1、.目錄1工程概況.22現況情況:.23地質水文情況 .23.1地質情況:.23.2 地下水條件概述.33.3現況地上、地下障礙物情況.43.4工程設計情況.44加固方案.44.1注漿加固措施.44.2注漿面積及深度.54.3注漿孔布置.54.4垂直注漿 .54.5注漿壓力控制.64.6注漿注意事項.74.7安全保護:.7.1工程概況蓮花橋立交橋雨水管線是1992年修建的,雨水管線沿西三環主路和匝道鋪設,在雨水檢查井處設置雨水口,雨水口分為單蓖、雙蓖和三蓖,由于立交橋下積水多為強降雨,雨水口的數量不能及時排除瞬間強降雨的雨量。根據北京市市政府指示精神,要求橋區低點排水系統重現期提高至10 年標準
2、,目前橋區主路及部分輔路的雨水口破損嚴重且收水系統不能滿足要求,對蓮花橋橋區低水雨水口進行改造。本段管線為新建2#調蓄池進水干干線。原設計為 D=1600mm 頂管施工。因該段管線大部分位于西三環西側輔路。頂管工作豎井須掘路占路施工,交通管理部門不同意,施工單位現提出修改調整施工工藝計劃,上報甲方、監理單位,以確保該段管道施工。2現況情況:本工程管線原設計為D=1600 頂管施工,因原設計雨2#1#井位于三環西側輔路上,頂管施工需要占路掘路交通部門不同意。經與甲方、設計協商后,把雨3#井作為暗挖工作豎井,分別向1#及 2#調蓄池閘井 4#進行暗挖施工,并采取注水泥水玻璃漿土體加固措施。3地質水
3、文情況3.1 地質情況:將場地附近地面以下30.00m 深度范圍內的地層按成因類型、沉積年代可劃分為人工堆積層、新近沉積層、第四紀沉積層及第三紀沉.積層四大類,共劃分7 個大層及亞層,現分述如下:(1)人工堆積層表層為人工堆積的卵石、碎石填土層及粉質粘土素填土1層。(2)新近沉積層人工堆積層以下為新近沉積的含有機質粉質粘土、重粉質粘土層及粘質粉土、砂質粉土1層;卵石層、細砂、粉砂1層及粘質粉土、砂質粉土2層。(3)第四紀沉積層新近沉積層以下為第四紀沉積的卵石層。(4)第三紀沉積層第四紀沉積層以下為第三紀沉積的礫巖層及粘土巖1層。擬建場地附近的地層分布概況及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可參考“工程地質剖面圖
4、”及附表 1。根據地勘報告圖顯示此段施工處于卵石層。3.2 地下水條件概述地下水位情況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資料(電信局培訓中心巖土工程勘察報告.(1993 年 6 月下旬),于勘察鉆孔內實測到1 層地下水,其靜止水位標高為31.2331.51m(埋深 16.1016.40m),地下水類型為潛水。歷史高水位調查擬建場區1959 年最高水位標高在47.00m左右,近35年最高水位應在地面下15m 以下。擬建管線(管底高程約38.90m)位于新近沉積層及地下水位以上故暫不考慮施工降水。3.3現況地上、地下障礙物情況此段暗挖覆土深約4.0 米,經現場勘查及物探,暗挖需穿越不明管道一根(深約 1.4m),電
5、信一根(深約1.5m)。3.4工程設計情況隧道結構為馬蹄形,直邊墻,平底板,斷面尺寸凈寬凈高分為 1.6 1.6m,初襯結構厚 300mm,采用 C25混凝土噴射,二襯結構厚 300mm,采用 C25抗滲等級 S6的抗滲防水免振搗混凝土。隧道開挖初支采用超短臺階法施工;初期支護、二襯之間設置柔性全包 PE防水層。二襯采用移動式輸送泵泵送,組合鋼模板模筑混凝土。4加固方案4.1 注漿加固措施垂直注漿目的是為了對路面及管道之間土層、土壤進行加固處理,防止隧道開挖時土層坍塌,擾動通道基礎下及南側土層。.4.2 注漿面積及深度本次注漿范圍,寬為6 米為注漿加固范圍。注漿深度根據暗挖隧道深度為6 米,分
6、層進行,由下向上,每層為 2.0 米,通過注漿土壤從上至下充實板結,起到穩定作用。4.3 注漿孔布置孔距橫向為 2-3 米,縱向為 1 米。垂直注漿加固現況路面暗挖位置注漿加固平面圖4.4 垂直注漿、垂直注漿采用 ZLD-250D鉆機,注漿深度為59米,分層進行。、漿液采用水泥漿配比為1:0.6 濃度。土壤孔隙率參數表.表一土壤名稱孔隙率雜填土3035 粉質粘土 砂土2025 粉細砂 砂層4045 中粉中粗砂5060 單液水泥現場配置表(1m3漿液)表二水灰比0.6:1 0.8:1 1:1 1.5:1 2.0:1 180L 373L 200L 400L 200L 400L 183L 366L
7、水泥(袋)4 8 3.5 7 3 6 2 4 水120 240 140 250 150 300 150 300 食鹽(kg)1.0 2.0 0.88 1.76 0.75 1.5 0.5 1.0 三乙醇胺(kg)0.10 0.20 0.09 0.18 0.07 0.15 0.05 0.1 水玻璃180L 272L 200L 400L 200L 400L 183L 366L 4.5 注漿壓力控制壓力控制根據注漿壓力,一般注漿壓力控制在11.5 MPa,不得大于 1.5MPa,根據地面結構隆起的情況,及時進行調整注漿壓力。.4.6 注漿注意事項(1)注漿之前,清理注漿孔,檢查注漿泵及壓力表,安裝好注
8、漿管,保證其暢通,必要時應進行壓水試驗。(2)注漿必須連續作業,不得任意停泵,以防漿液沉淀,堵塞管路,影響注漿效果。(3)注漿時,必須嚴格控制注漿壓力,以防大量跑漿和使結構產生裂縫。(4)當注漿壓力穩定上升,達到設計壓力并持續穩定10 分鐘(土層中要適當延長時間)后,不進漿或進漿量很少時,即可停止注漿,進行封孔作業。(5)停漿后,立即關閉孔口閥門,然后拆除和清洗管路,待漿液初凝后,再拆卸注漿管。(6)注漿管理A為了確實地獲取注入漿液質量和數量,必須保管好測量數據。B根據注漿情況,事先應計算出注漿量,并與實際注漿量進行對照,及時跟蹤、變更施工參數。C注漿加固完成后,必須對注漿效果進行檢查分析,做好每個孔的注漿記錄,所有實際量上報甲方監理確認進行審核。4.7 安全保護:施工前掌握地下管線位置及埋深,注漿打孔要避開管線,施工打孔采用先人工后機械,以上采用人工打孔,確定沒障礙物,方可采用機械施工,確保管線安全。.做好注漿地面構筑物的監測,防止因注漿過量而造成地面凸起,破壞構筑物造成嚴重事故。施工地處道路邊要做好安全防護,確保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