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方工程一、土方平衡依據本工程挖填方量情況,為便于施工,降低成本,根據本工程特點制定土方平衡方案。根據工程土料質量情況確定回填土料的利用。對于表層的建筑垃圾采取一次性清除外運,避免發生二次運輸。雨水溝槽開挖的土方大部分要作為溝槽回填土料,為降低工程成本,溝槽開挖的土方盡可能堆放于溝槽兩側,但應離開溝槽邊坡一定距離,以確保溝槽邊坡的穩定,同時,堆放土方時盡量集中,留出于吊裝、運輸鋼筋砼管道工程所需要的位置。溝槽回填土方工序一般滯后于開挖工作,為降低工程成本,因此有必要處理好開挖與填筑的關系,使開挖與填筑工作相互協調。二、土方開挖工程、道路路基土方開挖工程1、開挖方法按照土方平衡原則安排工程施工計
2、劃,盡量將土方的開挖與填筑工作結合起來安排。根據土方量和運距,我公司認為挖掘機挖裝、自卸汽車運輸土方不僅是較優的施工方案,而且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我公司經過仔細的研究決定:90%土方由挖掘機開挖、自卸汽車運輸,10%土方由人工開挖,但人工開挖的土方仍由挖掘機挖裝、自卸汽車運輸。路床開挖時預留20cm 的基面保護層,基面保護層采用人工開挖,在路基施工前突擊挖除。2、施工機械組合:(1)挖掘機、自卸汽車根據機械設備定額和施工經驗計算,需挖掘機2 臺,自卸汽車臺數為 6 輛。、管道溝槽土方填筑工程當管道安裝質量經檢查驗收合格并經業主、監理、質監等部門驗收后就可以回填溝槽土方?;靥钔亮现饕x自溝槽開挖
3、的粘土,若溝槽開挖的土料質量不能滿足要求,則選取符合質量要求的路床開挖土料或取土場土料。溝槽采用分層回填方法,層厚控制在30cm以內。溝槽底部由于工作面較窄、且有鋼筋砼管道,適宜采用蛙式打夯機進行夯實,上部(管頂50cm 以上)盡量采用壓路機碾壓。如果因場地狹小,壓路機無法進入溝槽工作面,則采用蛙式打夯機夯實。對于胸腔及檢查井周邊采用蛙式打夯機,必要時采用平夯及木榔頭人工夯實方法。回填溝槽土方時,如果溝槽內有因降雨、地下滲水或施工用水造成的積水應先排除,并清除表層被水浸泡過的軟弱土層。填筑土方前要對土質、鋪土厚度、壓實機具進行綜合試驗,測定各種壓實參數,作為施工質量控制的依據。填筑過程中由專業
4、人員,按試驗參數對回填土進行控制,并及時取樣試驗檢測,確保回填質量。經檢查發現不合格的填筑土方堅決返工。三、技術質量措施、土方開挖1、施工測量:開挖測量依據施工圖和監理工程師提供的平面控制網和高程點進行,并認真復核,確保精度。在開挖過程中,測量人員依據設計斷面不斷跟蹤復核,防止欠挖,嚴禁超挖。2、質量控制:路床或溝槽底部0.2m 左右出由人工開挖,如開挖到設計深度,發現在軟弱土層等特殊情況要立即向監理工程師報告,并提出處理建議方案.一旦方案批準后實施,縮短溝槽暴露時間。溝槽開挖結束后,做好下列檢查項目:基底平面位置、尺寸、高程等。檢查項目經自檢合格后,報監理工程師驗收。只有經監理驗收合格后才能
5、進行下一步工序的施工。、基礎處理開挖中如果出現了軟弱土層,應及時與業主、設計、監理等部門研究,采取諸如換土等技術措施。確保工程質量。軟弱土層換土處理的方法是:對于軟弱土層比較大的部位采取挖掘機挖掘、自卸汽車運輸的方法,對于軟弱土層較小的部位,采取人工開挖、人工填筑的方法。填筑土料選擇含水量適中的粉質壤土,分層攤鋪,分層壓實。路基土方完成后,用推土機對路床進行初步整平,穩定后再用人工進行精整后,壓實至規范要求的壓實度。(2)、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工程(1)試驗階段先在路幅一側的車道上,經監理工程師同意按混合料設計實驗所認可的配合比和批準的試驗方案,修筑長度不少于100m 的試驗段,施工設備和工藝的改
6、變,應試驗確定或工程師審定。試驗路段應采用不同的壓實厚度、測試其干容重、含水量、使混合料達到最佳含水量的壓實系數、壓實遍數、壓實程序等施工工藝。(2)、水泥穩定碎石的拌和與運輸水泥穩定碎石采用廠拌。水泥穩定碎石采用自卸汽車運輸方式。廠拌的設備及布置位置在拌和之前提交監理工程師并取得批準。水泥和集料按數量比例摻配,并以重量配比、加水。拌和時的加水時間及水量要有記錄,以備監理工程師檢驗。當進行拌和操作時,穩定料加入方式應能保證自始自終均勻分布于被穩定材料中,在通向稱量漏斗或拌和機的供應線上為抽取試樣,提供安全方便的設備。拌和機內的死角中得不到充分攪動的材料,應及時清除。運輸混合料的運輸設備,要分散
7、設備的壓力,均勻地在已完成的鋪筑層整個表面通過,速度宜緩,減少不均勻碾壓及車轍。當場拌離攤鋪點較遠時,混合料在運輸過程中應加覆蓋以防水份蒸發,保持裝載高度均勻以防水份蒸發,保持裝載高度均勻以防離析。攤鋪時注意卸料速度、數量與攤鋪厚度及寬度。拌和好的混合料要盡快攤鋪。(3)、水泥穩定碎石的碾壓試驗水泥穩定碎石攤鋪前要進行碾壓試驗,一是測定碾壓機的碾壓參數,包括碾壓機械的碾壓遍數、碾壓機械的型號;二是測定虛鋪厚度,以保證每次攤鋪的水泥穩定碎石經碾壓后基層設計厚度的要求,且一次性成型,不需要再添加或挖除,以提高工程質量。(4)、水泥穩定碎石的攤鋪水泥穩定碎石基層要盡可能大面積攤鋪,減少水泥穩定碎石攤
8、鋪接頭數量。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攤鋪的寬度采取整幅攤鋪的方法。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攤鋪的長度以一個施工小段為標準。自卸汽車將水泥穩定碎石卸至鋪筑工作面后,由推土機攤鋪、人工帶線(控制高程)整平。(5)、水泥穩定碎石的碾壓水泥穩定碎石經攤鋪和整型后立即進行碾壓。壓路機應從道路縱向某一邊線開始依次進行碾壓,壓路機的運行速度要均勻,各處的碾壓遍數應一致。碾壓成型后的輪跡應能滿足規范要求的標準。(6)、養護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碾壓后要及時進行灑水養護,以利于水泥穩定碎石材料強度的增長。養護時間應在 7 天以上,養擬期間禁止車輛通行,以保證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質量。(3)、鋪灑瀝青下封層在準備好的干燥水泥穩定粒料基層
9、上,采用瀝青灑布機噴灑一層約 11.3L/m2 的均勻熱瀝青,瀝青采用AH-70,瀝青噴灑時應保持瀝青溫度在 150170之間。(4)、砼面層的施工砼面層是路面最重要的一環,要各方緊密配合,精心測量,嚴格檢查,使各項指標達到設計要求?;炷僚浜媳?,應保證混凝土的設計強度、耐磨、耐久和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要求。混凝土拌和物應采用機械攪拌施工,其攪拌站宜根據施工順序和運輸工具設置,施工工地宜備有備用的攪拌機和發電機組。投入攪拌機每盤的拌和物數量,應按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和攪拌機容量計算確定,并符合下列要求。一、進入拌和機的砂、石料必須準確過秤。磅秤每班開工前應檢查校正。二、散裝水泥必須過秤。袋裝水泥當
10、以袋計量時,應抽查其量是否準確。三、嚴格控制加水量。每班開工前,實測砂、石料的含水量,根據天氣變化,由工地試驗確定施工配合比?;炷涟韬臀锩勘P的攪拌時間,應根據攪拌機的性能和拌和物的和易性確定?;炷涟韬臀锏倪\輸,宜采用自卸機動車運輸。當運距較遠時,宜采用攪拌運輸車運輸。混凝土拌和物從攪拌機出料后,運至鋪筑地點進行攤鋪、振搗、直至澆筑完畢的允許最長時間,由試驗室根據水泥初凝時間及施工氣溫確定。裝運混凝土拌和物,不應漏漿,并應防止離析。模板應采用鋼模板。模板制作與立模應符合下列規定:一、鋼模板的高度應與混凝土板厚度一致。二、立模的平面位置與高程,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支立準確穩固。接頭緊密平順,不
11、得有離縫、前后錯薦和高低不平等現象。模板接頭和模板與基層接觸處均不得漏漿?;炷涟韬臀飻備伹埃瑧獙δ0宓拈g隔、高度、潤滑、支撐穩定情況和基層的平整、潤濕情況、以及鋼筋的位置和傳力桿裝置等進行全面檢查?;炷涟韬臀锏臄備?,應符合下列規定:一、混凝土板的厚度不大于22cm時,可一次攤鋪。二、攤鋪厚度應考慮振實預留高度。三、采用人工攤鋪,應用鍬反扣,嚴禁拋擲,防止混凝土拌和物離析?;炷涟韬臀锏恼駬v,應符合下列規定:一、對厚度不大于22cm的混凝土板,靠邊角應先用插入式振搗器順序振搗,再用平板振搗器縱橫交錯全面振搗??v橫振搗時,應重疊 1020cm,然后用振動梁振搗拖平。有鋼筋的部位,振搗時應防止鋼
12、筋變位。二、振搗器在每一位置振搗的持續時間,應以拌和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氣泡并泛出水泥砂漿為準,并不宜過振,用平板式振搗器振搗時,不宜少于 15s,水灰比小于 0.45 時,不宜少于 30s。用插入式振搗器時,不宜少于20s。三、當采用插入式與平板式振搗器配合使用時,應先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后用平板式振搗器振搗。分二次攤鋪的,振搗上層混凝土拌和物時,插入式振搗器應插入下層混凝土拌和物5cm,上層混凝土拌和物的振搗必須在下層混凝土拌和物的初凝以前完成。插入式振搗器的移動間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徑的1.5倍,并應避免碰撞模板和鋼筋。四、振搗時應輔以人工找平,并應隨時檢查模板。如有下沉、變形或松動,應及時
13、糾正。砼攤鋪采用簡易砼攤鋪機械振動梁和平板振動器,插入式振搗器震動,滾桿碾平,抹面要求分三次進行。第一遍抹面:行夯和拉力夯整平后進行,用 60-70cm 長的抹子,采用揉壓方法,將較小顆粒擠緊壓實擠出漿來,并尺量排除表面浮水,至板面平整,砂漿均勻一致為度,一般約須抹 3-5 次;第二遍抹面,每二遍抹面要隔一段時間,也應變能力視天氣情況而定,進一步抹平壓實,使析水全部趕出模板。無鬃眼,形成一層濃度較高的砂漿。平整度要完全合乎設計要求,因而要求抹面用力要穩,速度要勻,抹動扇面要大;第三遍面:要用鋼抹子進行,在析水現象全部停止,砂漿具有一定稠度進行,這時混合料稍有強度,要進一步壓實趕光,細膩無任何小
14、坑洼,小點或砂眼為度。壓紋:為使砼板面有一定的粗糙度,以利安全行車,且使路面美觀,在成活后要用特制壓紋器進行壓紋。養生:在砼尚未達到足夠的強度前,不能由于干燥收縮而發生裂縫,因而心須防止水分蒸發過量。養生的方法采用草袋(或麻袋)覆蓋,每天灑水 3-4 遍,養護 14 天。為防止砼路面出現不規則斷裂,應采用的措施:1、在砼攤鋪前,應將基層灑水濕潤,以減少砼板塊與基層的摩擦阻力,增加拉應力,防止基層過多吸收砼中的水份,降低因翹曲而產生的彎拉應力。2、嚴格把握切縫時間,切縫時間為砼成活所經的時間,強度在5-10MPA 時進行。切縫要平順,縫口不掉楞,不掉碴,切縫深度為板厚的 1/3。3、嚴格控制砼拌
15、合時間,保持砼的攪拌均勻,控制用水量,不使水灰比發生變化。4、注意初期養護,保持砼路濕潤。5、控制開放時間,砼強度未達到設計值的80%,禁止車輛運行。4、養生:應不少于 3 天,在此期間,嚴禁行人、車輛的走動和碰撞。面層與其它構筑物應順接不得有積水現象。(5)、側石安裝工程先校核道路中心線并重新釘立邊樁,在直線部分樁距為10m,路口園弧為 1m,按新釘樁放線,直線部分用小線放線。曲線部分用白灰粉劃線。刨槽后安裝前再復核一次,并測定側平石頂面高程。釘樁掛線后,把側平石沿基礎一側依次排好,砂漿采用砂漿拌和機拌和,立側平石用 1:3 水泥砂漿,溝縫用 M10 水泥砂漿。砂漿拌和均勻后,勻鋪在基礎上,
16、按線位置安砌側平石,砌完的側平石頂面應平整,縫寬不大于 1cm,線條直順,彎道圓順。側平石選擇表面顏色一致,無蜂窩、露石、脫皮、裂縫現象,外露面邊棱完整,無掉角塌邊。路頭交叉口及綠化帶圓弧等側平石鋪筑采用與圖紙要求半徑相同的側平石鋪筑,避免用側平石折鋪,鋪筑后澆水養護,時間不少于三天,并做好防撞設施,進行成品保護(6)、人行道的施工1、鋪砌采用“先拿方、后沖筋”的方法施工。2、“沖筋”時應注意:(1)要查清預制人行道板邊長的最大值、最小值及邊長的平均值,以此做為縫寬的依據,避免出現砌縫過寬、過窄現象。(2)沖筋間距不宜過長,一般最好不超過5 米,否則容易在兩條筋之間產生塌腰現象。(3)沖筋的高程一定要準確,要用小線繃緊檢查,有否塌腰,防止出現坑洼積水現象。(4)為了保證人行道板縫寬均勻一致,一般五塊磚為一段,用紅鉛筆在小線上記號,防止沖筋間距過長時造成磚縫寬窄不均。3、鋪砌時應注意:(1)鋪道板時應輕輕平放,用橡皮錘敲打穩定,但不得損傷磚的邊角。(2)墊層不平時,應拿起方磚重新用砂漿找齊,嚴禁向磚底填塞砂漿或支墊碎磚等。(3)鋪好人行道板后應沿線檢查平整度,發現有人行道板移動時,應立即修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