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帷幕灌漿施工方案1.1 編制依據(1)施工設計圖紙及設計說明;(2)錦凌水庫工程壩基固結灌漿、帷幕灌漿施工技術要求(3203-LC-02);(3)水利水電工程鉆孔壓水試驗規程(SL31-2003);(4)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范(DL/T5148-2001);(5)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范(SDJ338-89);(6)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J301-88);(7)硅酸鹽水泥、變通硅酸鹽水泥(GBJ107-87)。1.2 工程概述1.2.1 壩址地質條件壩址區基巖巖性主要為安山巖和熔巖,以安山巖為主,壩址區分布較廣;熔巖以凝灰巖和火山角礫巖為主,局部為熔結流紋巖、凝灰質砂巖等,
2、主要分布于壩址區河床部位和右岸岸坡。基巖風化程度較弱,風化界線有一定的規律性;巖體完整程度及強度因巖性不同有一定的差異,安山巖強度較高,一般為中硬,巖體完整性差較完整;熔巖強度較低,一般為較軟巖中硬巖,完整性差較完整。壩基全、強風化巖透水性較強,一般為弱中等透水;弱風化巖,一般為弱中等透水;微風化新鮮巖,一般微弱透水。壩基安山巖和熔巖堿活性成份含量均低于0.1%,無潛在危害。壩址區構造簡單,未發現大的構造。壩址區基巖節理裂隙較發育,局部中等發育,以剪性為主,節理面多平直光滑或粗糙,閉合或微張,無充填或鈣質充填,最小間距15cm左右,結合一般,延伸中等。順河向節理不發育。1.2.2 主要項目和工
3、程量錦凌水庫工程右岸建筑及安裝工程的帷幕灌漿施工主要包括左右岸土石壩帷幕灌漿、混凝土壩段帷幕灌漿。帷幕灌漿為單排,灌漿孔孔距為2m。連接壩段帷幕灌漿孔深約為基巖下29m,擋水壩段、引水壩段、底孔壩段帷幕灌漿孔深約為基巖下27m,溢流壩段帷幕灌漿孔深約為基巖下23m。右岸土石壩段帷幕灌漿孔約為1622個,左岸灘地段帷幕灌漿孔約為266個,混凝土壩段帷幕灌漿孔約為69個,共計1957個灌漿孔,總長度為13330m。孔位編號見施工圖紙,孔間距2m,鉆孔孔位偏差不大于100mm,先導孔沿帷幕線每隔16m布置一個,先導孔灌漿應在序孔之前進行,孔深至設計帷幕底線以下5m。1.3 灌漿進度安排根據現場實際施
4、工進度安排,右岸混凝土壩段帷幕灌漿時段為2010年8月21日至2010年11月19日,右岸土石壩段帷幕灌漿時段為2010年9月21日至2010年11月19日,左岸灘地段帷幕灌漿時段為2010年9月30日至2010年11月30日。左岸明渠及縱向圍堰占壓段帷幕灌漿于2010年10月14日開始,2011年1月30日結束。1.4 施工布置1.4.1 風、水、電系統(1)施工用風采用移動式空壓機供風,風壓不小于0.7Mpa。(2)施工用水采用潛水泵抽水,供水能力不小于30m3/h,出口水壓不小于0.3MPa。(3)施工用電采用系統供電。施工段配置配電柜,由主電纜線(90mm2)接入,布線長度根據現場實際
5、距離而定。1.4.2 設備布置本工程擬選用YJL-100型潛孔鉆、XU-300型回轉鉆機及XY-2PC型地質鉆機完成所有灌漿孔、檢查孔及勘探孔的鉆孔作業,同時在制漿站根據需要布置高速攪拌機、泥漿泵輸漿,在各灌漿點根據需要配備足夠的灌漿泵、雙層攪拌機及自動記錄儀等主要灌漿設備。1.4.3 制漿系統本工程采用集中制漿法制漿,擬設一個移動式制漿站,根據施工進度安排布置在右岸土石壩處、左岸灘地處和溢流壩段下游需適時灌漿部位。制漿站安設2臺NJ-600型高速攪拌機制漿,2臺JJS-2A立式雙層普通攪拌機儲漿,2臺BW-200/40型泥漿泵,以及供水、輸漿管路系統。制漿站規模為500L/min。通過150
6、輸漿干管和2550支管將漿液送至各灌漿點。集中制漿站制備水灰比為0.5:1的純水泥漿液,輸送漿液流速為1.42.0m/s,各灌漿點測定來漿密度,并根據各灌漿點的不同需要調制后使用。1.4.4 施工中的排水、排污當直接在開挖面上進行鉆孔灌漿時,將廢水、廢漿匯集引入到附近低洼處集水坑內;在砼面上進行灌漿時,在施工場地周圍布置擋水埂,使廢水、廢漿集中,用潛水泵引出壩外。1.5 施工程序1.5.1 施工順序灌漿施工順序為:左右岸土石壩段須先進行防滲墻、砼蓋板的澆筑,待防滲墻、砼蓋板達到一定強度后進行帷幕灌漿;混凝土壩段在固結灌漿完畢并檢查驗收合格后進行帷幕灌漿。1.5.2 施工程序混凝土壩段:砼澆筑孔
7、位放樣帷幕灌漿鉆孔孔壁沖洗孔口阻塞裂隙沖洗壓水實驗灌漿封孔質量檢查土石壩段:覆蓋層清理孔位放樣預埋灌漿管砼蓋板澆筑帷幕灌漿鉆孔孔壁沖洗孔口阻塞裂隙沖洗壓水實驗灌漿封孔質量檢查設備安裝孔口管埋設鉆 孔沖 洗 孔壓水試驗灌 漿封 孔先導孔施工確定孔深材 料 采 購制 漿輸 漿圖1 帷幕灌漿施工流程圖1.6 具體施工工藝1.6.1 砼蓋板施工由于土壩壩基柔軟破碎,不能進行裂隙沖洗,灌漿壓力受到限制,灌漿效果有限,因而在風化層較淺部位須布設砼蓋板,以改善灌漿條件,提高灌漿效果,并且能有效地截斷壩基表層的滲漏,減少了壩基因接觸沖刷而遭到破壞。經現場地質勘測,本工程右岸土石壩段樁號1+237.01+132
8、.0、1+025.70+882.5之間須布設砼蓋板。根據設計要求,砼蓋板型式為:厚500mm,寬度根據土壩心墻所在部位厚度確定,澆筑分段取數可根據現場進度及清基情況合理制定。(1)砼蓋板施工流程:灌漿軸線放樣覆蓋層開挖人工清基巖面驗收孔位放樣預埋灌漿管砼澆筑(2)技術要求:蓋板開挖采用1.5m3反鏟開挖,人工修槽,嚴禁超挖,對松散部位進行夯實加密處理。孔位放樣需嚴格控制,對過于松散部位,根據規范適當增設埋孔數量。砼按設計要求采用C20標號砼進行澆筑,有拌和系統提供,采用6m3砼攪拌車或10T自卸汽車進行運輸。(3)砼澆筑1)開倉澆筑前,對開倉前組織的各項計劃到位情況進行檢查,項目包括工序安排、
9、人員、材料、機具、備用設備等是否就位。然后,由指揮員根據倉面的實際情況,安排相應人員及其分工。2)開倉前,施工員對澆筑隊班組長進行現場技術交底,內容如下:澆筑部位及高程、開倉時間、砼標號、澆筑順序及方式、入倉強度及相應的設備配置、收倉面處理等。3)砼入倉前,一切進入倉內的機具、設施、工具、材料由澆筑隊沖洗干凈。不允許任何進倉設施和人員帶雜物進倉,影響砼澆筑質量。4)澆筑過程中,各方面專(兼)職人員必須認真堅守崗位:a砼帶料人員要及時把砼料從拌和樓帶到澆筑倉位并經常查看砼料質量,若遇異常,迅速報告值班質檢人員進行處理。b對于入倉砼料的質量情況,帶料人員應隨時反饋信息,有利于及時鑒別和調整,以利砼
10、質量和改進。c振搗人員在平倉之后應立即進行振搗工作。振搗棒應快插、慢拔。5)在澆筑過程中,當遇到下列問題時進行如下處理:a當砼料供應不上或運輸設備故障,時間過長,造成澆筑面初凝,已難以恢復澆筑時,及時向質安部報告,由質檢人員及時報告監理工程師,并根據監理工程師指令處理。b當澆筑中遇大雨、暴雨時,及時采用防雨布遮蓋全倉,并將已入倉的砼振搗完,以免雨后挖倉。1.6.2 灌漿鉆孔帷幕鉆孔分序進行,先施工序孔,再施工后序孔。其中序孔鉆孔采取分段鉆進的方式施工,序孔鉆孔采取一次性鉆進至要求深度的方式施工。(1)孔距帷幕灌漿為單排,灌漿孔孔距為2m。帷幕灌漿檢查孔位置可在基本孔之間布置,孔數為基本孔的10
11、%。(2)孔深帷幕灌漿孔深要求達到巖層透水率5Lu處,檢查孔深度比所在檢查部位的灌漿孔深度少2m。壩基帷幕灌漿孔深延至地質建議帷幕灌漿線,遇斷層破碎帶須加深加密。(3)孔徑帷幕灌漿先導孔孔徑為75mm,灌漿孔孔徑為56mm,灌漿檢查孔孔徑為75mm。(4)鉆孔精度開孔孔位與設計位置的偏差不大于100mm,孔底偏差不得大于300mm;鉆孔時全孔測斜,及時糾偏,超過規定值的重新鉆孔。其它灌漿孔和檢查孔的孔底偏差應小于1/40孔深。鉆孔的終孔深度應符合設計規定。對各項鉆孔的實際深度、孔位、孔斜均應有記錄。1.6.3 鉆孔取芯和芯樣試驗(1)灌漿先導孔、檢查孔應予鉆取芯樣,普通灌漿孔不鉆取芯樣。巖芯取
12、獲率不小于80%。(2)對鉆取巖芯和混凝土芯樣應進行試驗,并將試驗記錄和成果作為驗收文件報交監理.(3)對鉆取芯樣應進行系統管理和有效保存,待工程竣工后統一移交管理單位。1.6.4 鉆孔沖洗帷幕灌漿采用回轉式鉆機和金剛石鉆頭鉆進的方式進行施工。混凝土壩段首先采用75mm金剛石鉆頭鉆進,按技術要求或監理工程師指示埋設孔口管后,改用小口徑60mm金剛石鉆頭分段鉆進,直至終孔;土石壩鉆孔時,使用91mm合金鉆頭鉆至要求深度。鉆孔至設計深度后,對孔深和孔底殘留物進行檢查,不符合要求的,應及時處理。對合格鉆孔采用大流量壓力水脈動方式進行孔壁沖洗與裂隙沖洗,直至回水澄清并延續10min結束,沖洗水壓力為灌
13、漿壓力的80%,讀值若大于1Mpa時,采用1Mpa。采用自下而上灌漿法時,各灌漿孔可在灌漿前進行一次性裂隙沖洗。灌漿孔沖洗后應立即連續進行灌漿作業,因故中斷超過24h。則應在灌漿前重新進行灌漿沖洗。1.6.5 壓水試驗壓水試驗是為了檢查巖石條件,確定灌漿參數及檢測灌漿質量。灌漿先導孔和檢查孔必須逐個進行正規壓水試驗,普通灌漿孔應進行簡易壓水試驗。壓水試驗成果按下述公式計算q值:q=Q/P.L式中,q為透水率,單位為Lu Q為壓入流量,單位為L/minP為作用于試段內的全壓力,單位為MPaL為試段長度,單位為m(1)正規壓水試驗,將壓力調到規定數值,在注入率保持穩定后,至少進行4次注入率的測量,
14、每10min測讀一次壓入流量,當試驗結果符合下列標準之一時,壓水試驗工作即可結束,并以最終流量讀數作為計算流量。當流量大于5L/min時,連續四次讀數,其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終值10%。當流量小于5L/min時,連續四次讀數,其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終值15%。連續四次讀數,流量均小于0.5L/min時。(2)普通灌漿孔每一灌漿段在灌漿前均要做30min的簡易壓水試驗,每5min讀一次壓入流量,共測六次,以最后一個讀數計算Lu值。(3)試驗壓力當灌漿壓力大于1Mpa時,壓水試驗壓力采用1Mpa;當灌漿壓力小于或等于1Mpa時,壓水試驗壓力采用0.3Mpa。(4)試驗記錄每次壓水試驗所必須
15、的數據,包括孔號、段長、壓力表的高程、地下水位的高程、壓水壓力、流量、壓水時間和單位吸水量、試驗日期等。1.6.6 灌漿(1)灌漿材料水泥:采用P.O 42.5普通硅酸鹽水泥,細度要求通過80um方孔篩余量不大于5%。水:現場灌漿用水均采用抽取潔凈河水至施工部位直接使用。(2)制漿制漿材料稱量制漿材料必須稱量,稱量誤差應小于5%。水泥等固相材料應采用重量稱量法。漿液攪拌各類漿液必須均勻攪拌,測定漿液密度并作好記錄。純水泥漿液的攪拌時間:使用普通攪拌機時,不小于3min,使用高速攪拌機時,不少于30s。漿液在使用前過篩,從開始制備至用完的時間應小于4h,超過4h則視為廢漿。集中制漿集中制漿站制備
16、水灰比0.5:1的純水泥漿液,各灌漿地點按要求測定來漿密度,并根據各灌漿點的不同需要調制使用。漿液溫度保持在5-40,低于或超過此標準的視為廢漿。輸漿輸漿時應保證輸漿管路中暢通,避免水泥漿在管中沉積。輸漿壓力不宜過高,輸漿管路盡量平整、光滑、轉彎半徑不能太小,過流斷面不得產生突變。輸送漿液流速為1.42.0m/s。(3)灌漿方法帷幕灌漿按分序加密,分段施灌的原則進行。先施工序孔,再施工后序孔。其中序孔灌漿采取自上而下、孔口封閉、孔內循環的灌注方式施工,序孔灌漿采用自下而上的灌注方式施工。序孔灌漿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循環法進行施工,每段長度5-6m。帷幕灌漿時,首先進行砼和基巖接觸段的灌漿并待凝,接
17、觸段在巖石中的長度不大于2m。其它孔段灌漿時,孔口無涌水的孔段灌漿結束后不用待凝,但在地質條件復雜有斷層、破碎帶的地區灌漿后要待凝,待凝時間根據實際情況來定。灌漿時灌漿塞塞在已灌段段底以上0.5m處,以防漏灌。(4)灌漿壓力帷幕灌漿壓力隨著基巖性質及灌漿孔位的不同而變化,因此,灌漿壓力須在灌漿試驗時確定。灌漿時,灌漿壓力應盡快達到規定的極限值,接觸段和注入率大的孔段采用分段升壓;灌漿過程中,不允許降壓,必須保證在規定的恒壓下連續灌漿。初步擬定的灌漿全壓力為:土壩、擋水重力壩、溢流壩壩基灌漿為全壓力;接觸段為0.3MPa,漸深漸增原則。(5)漿液水濃度標準漿液水灰比按灌漿試驗確定的參數執行,漿液
18、由稀到濃逐級變換。漿液水灰比可采用5:1、3:1、2:1、1:1、0.8:1、0.6:1或0.5:1共六個比級,開灌水灰比可采用5:1比級。變漿標準為當灌漿壓力保持不變,注入率持續減少時,或當注入率保持不變而灌漿壓力持續升高時,不得改變水灰比。當某一級漿液注入量已達300L以上,或灌漿時間已達1h,而灌漿壓力和注入率均無顯著改變時,更換濃一級水灰比漿液灌注,當注入率大于30L/min時,根據施工具體情況,可越級變濃。灌漿過程中,注漿壓力或注入率突然改變較大時,應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處理。必要時可灌注水泥砂漿,水泥砂漿配合比采用水:水泥:砂為1:1:1或0.6:1:1兩種比級的漿液。灌漿
19、過程中應定時測記漿液比重,必要時應測記漿液溫度。灌漿壓力表應安裝在回漿管上,并配有油漿隔離設備,灌漿時以指針擺動的平均值作為控制壓力的標準。(6)特殊情況處理1)帷幕灌漿孔的終孔段,其透水率大于設計規定時,在征求設計、監理、業主意見后,確定鉆孔是否繼續加深。2)灌漿過程中,發生冒漿、漏漿,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嵌縫、表面封堵、低壓、濃漿、限流、限量、間歇法進行處理。3)灌漿過程中發生串漿時,如串漿孔具備灌漿條件,可以同時進行灌漿,一泵灌一孔,否則將串漿孔用塞塞住,待灌漿孔灌漿結束后,串漿孔再行掃孔沖洗,而后繼續鉆進和灌漿。4)灌漿過程中如回漿變濃,換用相同的水灰比的新漿進行灌注,若效果不明顯,延續灌
20、注30min即可停止灌注。5)灌漿工作必須連續進行,若因故中斷,可按照下述原則進行處理:應及早恢復灌漿,否則應立即沖洗鉆孔,而后恢復灌漿。若無法沖洗或沖洗無效,則應進行掃孔,然后恢復灌漿。恢復灌漿時,應使用開灌比級的水泥漿進行灌注。如注入率與中斷前的相近,即可改用中斷前比級的水泥漿繼續灌注;如注入率較中斷前的減少較多,則漿液應逐級加濃繼續灌注。恢復灌漿后,如注入率較中斷前的減少很多,且在短時間內停止吸漿,應采取補救措施。6)孔口有涌水的灌漿孔段,在灌漿前應測記涌水壓力和涌水量,根據涌水情況可選用下列措施處理:自上而下分段灌漿、短的段長、高的灌漿壓力、濃漿結束、屏漿、閉漿、純壓式灌漿、摻加速凝劑
21、、待凝、壓力灌漿封孔。7)灌漿段注入量大,灌漿難于結束時,可選用如下措施處理:低壓、濃漿、限流、限量、間歇灌漿;漿液中摻加速凝劑;灌注穩定漿液或混合漿液。該段經處理后仍應掃孔,重新依照技術要求進行灌漿,直至結束。1.6.7 灌漿結束標準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時在設計壓力下,當注入率不大于1L/min時,持續灌注60min后,灌漿即可結束;采用自下而上灌漿時在設計壓力下,當注入率不大于1L/min時繼續灌注30min,灌漿可以結束。1.6.8 封孔全孔灌漿結束后,會同監理工程師及時進行驗收,驗收合格的灌漿孔才能進行封孔。序孔封孔采用“分段壓力灌漿封孔法”,序孔采用“全孔灌漿封孔法”施工。封孔漿液采
22、用水灰比0.5:1的水泥漿液,封孔灌漿壓力采用最后一段帷幕灌漿的壓力進行。1.6.9 質量檢查帷幕灌漿質量檢查主要是對帷幕體的滲透性、密實性、連續性進行檢查,在該部位灌漿結束14d后進行,檢查孔數為總數的10%。(1)帷幕灌漿檢查孔布置原則:巖石破碎、斷層、大孔隙等地質條件復雜的部位;注入量大的孔段附近;灌漿情況不正常以及經資料分析認為帷幕質量有影響的部位。(2)帷幕灌漿質量檢查以檢查孔壓水試驗成果為主,結合對竣工資料和試驗成果的分析。 (3)檢查孔施工:鉆孔孔徑76mm,芯樣要求裝箱、填牌編號,并加以描述。采取率不少于85%。檢查孔壓水采用單點法壓水,壓水穩定標準:在穩定的壓力下,每5min
23、測讀一次壓入流量,連續四次讀數中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終值的10%或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時,本階段試驗即可結束,取最終值作為計算值。(4)帷幕灌漿質量評定標準:混凝土與基巖接觸段的合格率應為100%,其它部位的合格率不低于90%。1.7 灌漿試驗灌漿作業開工前14天,編制詳細的試驗大綱,報送監理工程師審批。灌漿試驗結束后,對試驗成果進行分析,并將試驗的詳細記錄和試驗分析成果報送監理工程師。1.7.1 漿液試驗(1)純水泥漿可不進行室內試驗,其他類型漿液根據工程需要,有選擇性地進行下列性能試驗:1)漿液配制程序及拌制時間;2)摻合料的細度和顆分曲線;3)漿液流動性或流變參數;4)
24、漿液的沉淀穩定性;5)漿液的凝結時間,包括初凝或終凝時間;6)漿液結石的容重、強度、彈性模量和滲透性。(2)用于現場灌漿試驗的漿液水灰比以及摻合料、外加劑等的品種及其摻量通過漿液試驗選擇,并將試驗成果報送監理工程師。1.7.2 現場灌漿試驗(1)根據工程的建筑物布置和地質條件,選擇地質條件與實際灌漿區相似的地段作為灌漿試驗區。(2)根據灌漿工程施工圖紙的要求或按監理工程師批示選定試驗孔布置方式、孔深、灌漿分段、灌漿壓力等試驗參數。(3)在每一灌漿試驗區,按批準的灌漿試驗大綱擬定的施工程序和方法進行灌漿試驗檢查灌漿的效果,整理分析各序孔和檢查孔的單位吸水率、單位耗灰量等試驗資料,并將灌漿試驗成果
25、報送監理工程師。(4)不得在帷幕灌漿線上進行灌漿試驗。1.8 質量控制措施1.8.1 原材料質量控制灌漿用水符合要求,水泥須有廠家質保書,且按規定每200T須進行一次復檢且合格,水泥要保持新鮮無結塊,出廠期超過三個月的水泥不得使用。1.8.2 造孔所有灌漿孔必須按施工詳圖的規定布孔,孔徑、孔深、孔距、孔斜等均應符合施工詳圖和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范中的有關規定。1.8.3 灌漿壓力裂隙沖洗、壓水試驗和灌漿時的壓力要嚴格按照試驗確定壓力執行并有專人控制,以免壓力過大造成抬動或壓力過小而影響灌漿質量。1.8.4 漿液配制嚴格按照試驗確定的水灰比配制漿液,對水、水泥、摻和料、外加劑等進行稱量配
26、制,并經常測量漿液比重。1.9 安全文明施工(1)工程開工前,應進行工程規模、施工工期、工程特點、難點等設計技術交底和施工技術交底,對參加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工作規程培訓。(2)設備進場前要進行現場考察,了解現場實際情況,為保證施工安全、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生產措施提供依據。(3)設備進場后需要進行維護、保養。通過檢查、試車發現的故障、不安定因素須及時進行維護。設備進場后的就位、拼裝要有熟練作業人員或專業機械人員現場指揮,按先后順序,有序進行;施工過程中按“十字”作業法進行維護、保養。設備投入使用前應由項目部機電、安全部門聯合組織安全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產。(4)施工器材檢查:對施工需用工
27、具、管材、電纜及其它輔助器材均應進行仔細檢查,對存在安全隱患,影響施工質量、安全的器材嚴禁進入施工現場。(5)施工作業人員應按要求勞保著裝,配戴必備的安全防護用品。拌制灰漿人員應有防塵措施,帶電作業人員應有防觸電安全措施。(6)施工現場風、水、電、照明等由施工管理、調度部門組織進行統一安裝,使用前須經檢查驗收。(7)高危作業及其施工部位須有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并懸掛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保證照明充足。(8)按相關要求認真開展“三工”活動及“預知危險”活動。1.10 施工設備及勞動力配置1.10.1 主要設備配置主要設備配置見表11。表11 主要施工設備配置表序號設備名稱型號及規格功率(KW)數量
28、備注1潛孔鉆YJL-100373最大鉆孔深度100m鉆孔口徑80mm146mm2地質鉆機XY-2PC178最大鉆孔深度200m鉆孔口徑56mm146mm3回轉鉆XU-30017.52最大鉆孔深度300m鉆孔口徑56mm146mm4空壓機LY-13/12902風壓可達1.2MPa5高壓灌漿泵SGB-101126中壓灌漿泵3SNS2247砂漿泵SNS200/100738泥漿泵BW250/501529泥漿泵BW-150B7.5410高速攪拌機NJ-6005224h制漿量120t攪拌時間30s11立式雙層攪拌機JJS-2A10224h制漿量50t攪拌時間3min12灌漿自動記錄儀J-21213測斜議KXP-1314潛水泵5215潛水泵2.2416潛水泵1617蓄漿桶2m5.5218電焊機1521.10.2 勞動力配置勞動力配置見表12。表12 勞動力配置表工種技術員質檢員安全員電焊工鉆探工灌漿孔普工機長合計人數241216101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