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錄1.工程概況.22.施工準備.22.1技術準備.22.2施工人員及有關組織準備.22.3材料準備及要求.23.搭設參數.33.1防護棚整體設計.33.2臨結構外墻和大陽角的防護棚的搭設.34.施工工藝.44.1施工流程.44.2基本質量要求.55.防護棚的拆除.65.1防護棚拆除前的準備工作.65.2防護棚拆除的注意事項.66.防護棚的驗收與保護.76.1防護棚的驗收.76.2防護棚的成品保護.77.安全措施及要求.8.1.工程概況洪江市順揚錦繡名邸二期工程共2 棟主樓外架使用懸挑式腳手架,現階段 12#、13#、棟主樓外側為施工主干道,主干道旁邊有鋼筋加工棚和多種材料堆場,工作面離外
2、架較近,人流量較多。為保證施工人員在交界處工作面的施工安全,防止主樓墜物,需在主樓外架外圍設置 3m寬懸挑式防墜棚,該墜棚設置于各主樓十層頂板高度,防護棚采用外挑鋼管搭設主次龍骨,平鋪竹笆片下掛安全大眼平網,外側設護欄滿掛竹笆片和安全密目網。2.施工準備2.1 技術準備技術人員應熟悉圖紙,熟悉各個部位及高度的結構變化。在施工前,應對作業班組進行作業前技術、安全交底。2.2 施工人員及有關組織準備勞動力安排:有關作業班組應組織足夠的作業人員,準備懸挑式防墜棚的搭設。施工人員要求:架子工必須具備國家標準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的條件,經過培訓、考核、取得安全操作證并經體檢合格后方可從事腳
3、手架安裝、拆除作業。施工前對相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及安全技術交底,明確施工中可能遇到的突發情況及處理方法。2.3 材料準備及要求2.3.1材料準備:施工前項目部應組織必要的物料進場,其中包括 483.0 鋼管、各類卡扣和安全網、竹笆片、舊木膠板等,以備防墜棚搭設使用。2.3.2各材料要求.鋼管:采用 48*3.0 鋼管,材質應符合GB/T13793或 GB/T3092規定,質量應符合GB700 79普通碳素結構鋼技術要求中Q235A鋼要求。彎曲變形、銹蝕鋼管不得使用;腳手架鋼管每根最大質量不應大于 25kg。扣件:扣件及其附件符合GB978-67可鍛鐵分類及技術條件 的規定,機械性能不低于 KT
4、33 8 的可煅鑄鐵的制作性能,其附件的制造材料應符合 GB700 79 中 A3鋼的規定,螺紋應符合GB196-81 普通螺紋的規定,墊圈應符合GB95-76 墊圈的規定??奂c鋼管的貼合面必須嚴格整形,保證鋼管扣緊時接觸良好,扣件活動部位應能靈活轉動,旋轉扣件的旋轉面間隙小于1mm,扣件表面應進行防銹處理。腳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擰緊扭力矩65N?m時,不得發生破壞。3.搭設參數3.1 防護棚整體設計防墜棚搭設于各主樓十層結構樓板高度,防護棚采用48*3.0鋼管搭設,主梁鋼管卡扣與外架立桿連接,鋼管主梁縱向間距1.5m同外架立桿間距懸挑出外架3m。次梁間距 750mm,與主梁用扣件連接??v
5、橫梁外側節點處采用直徑14 的鋼絲繩與上層結構外邊進行斜拉構造,鋼絲筋間距 3 米一道。防護棚采用單層防護滿鋪設竹笆板,防護棚下面和立面滿掛安全網。防護棚外立面用間距1.5m,長 1.3m 短鋼管下端與懸挑鋼管用扣件連接,上端與水平桿相連形成護欄,護欄中部加一道水平攔腰桿,防護棚立面用斜鋼管拉至防護棚地面。護欄立面滿掛安全網,安全網內側設置竹笆板。3.2 臨結構外墻和大陽角的防護棚的搭設臨結構外墻和主樓結構外墻大陽角部分的懸挑防護棚增加斜拉.鋼管和斜拉鋼絲繩與主體建筑連接,具體做見附圖。4.施工工藝4.1 施工流程4.1.1防護棚的搭設嚴格遵守以下施工流程主梁鋼管搭設次梁鋼管搭設拉桿鋼管搭設鋼
6、絲繩竹笆板、安全網鋪設外沿護欄搭設4.1.2防護棚的搭設除了按順序搭設處,還得注意下列事項.4.1.2.1架子工應熟悉圖紙,熟悉現場具體情況,了解技術交底意圖和施工操作方法,按照規定的構造方案和尺寸進行搭設,并將符合要求的鋼管、扣件等材料運至現場,分類存放,搭設前清除障礙物。4.1.2.2及時與結構拉結或臨時支頂,以確保搭設過程的安全;4.1.2.3隨時校正桿件的垂直和偏差避免偏差過大;4.1.2.4未完成的防護棚,每日收工時,一定要確保鋼管網架穩定,以免發生意外;4.1.2.5,防護棚要滿掛安全網,網邊沿與橫桿或建筑物要牢固的扎結,固定點的間距應不大于50cm,邊沿投擋板,相臨兩網之間的拼接
7、要嚴密。4.1.2.6架子工作業時,必須佩帶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嚴禁穿高跟鞋、拖鞋或硬底帶釘易滑鞋作業,工具及零件應放在工具包內,服從指揮,集中思想、相互配合,拆除下來的材料不亂拋、亂扔。腳手架作業下方不準站人,架子工不準在鋼管網架上非工作停留。4.1.2.7凡遇六級以上大風或下雨天氣時,不得進行作業。雨后作業應待管架上雨吹干后進行,防止滑落。4.1.2.8在靠近電源處拆除腳手架時,必須將電源先切斷或嚴密防護,必要時變更位置后方可進行作業,不允許將電源線拉在腳手架止,以防止漏電傷人。4.1.2.9不在防護棚上附裝機械設備、拉纜風繩等。4.1.2.10搭設防護棚必須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選用材料,對
8、于壓扁、彎曲、銹蝕和有裂縫的鋼管及不合格的構件,嚴禁使用,扣件螺栓應滿足正常狀況下的扭力矩要求(5-6kgm)。4.2 基本質量要求4.2.1橫平豎直、整齊清晰、圖形一致、平豎通順連接牢固,受荷安.全、有安全操作空間、不變形、不搖晃,腳手架搭設的技術要求及允許偏差見下表:序號項目允許偏差1 間距步距偏差20mm 柱距偏差50mm 排距偏差20mm 2 橫桿高差桿兩端20mm 同跨同一橫截面內的高差10mm 3 扣件安裝扣件距離中心節點150mm 相鄰立柱對接扣件高差-50mm 4 腳手板外伸偏差、搭接050mm 5.防護棚的拆除5.1 防護棚拆除前的準備工作5.1.1對防護棚進行安全檢查,確認
9、不存在安全隱患。如存在影響拆除防護棚安全的隱患,應先對防護棚進行修整加固,以保證防護棚的拆除過程中不發生危險;5.1.2在拆防護棚時,應先清除鋪設層上的垃圾雜物,清除時嚴禁高空向下拋擲,大塊的裝入容器內由垂直運輸設備向下運送,能用掃帚集中的集中裝入容器內運下。5.1.3防護棚在拆除前,應先明確拆除范圍、數量、時間和拆除順序、方法、物件垂直運輸設備的數量,拆除的安全措施和警戒區域。5.2 防護棚拆除的注意事項5.2.1嚴格遵循拆除順序,由后搭者先拆、先搭者后拆,同一部位拆除順序是:鋪設層次梁鋼管主梁鋼管。5.2.2拆除防護棚時,下部的出入口必須停止使用,對此除監護人員要特別注意外,還應在出入口處
10、置明顯的停用標志和圍欄,必須內外雙面都加以設置。.5.2.3在拆除的防護棚周圍,在墜落范圍設置“禁止入內”字樣的標志,并有專人監護,以保證拆腳手架時無其他人員入內;5.2.4防護棚拆除時,拆下的鋼管、扣件及其他材料運至地面后,應及時清理,將合格的,需要整修后重復使用的和應報廢的加以區分,按規格堆放。對合格件應及時進行保養,保養后送倉庫保管以備今后使用;5.2.5防護棚拆除時遇大風、大雨、大霧天應停止作業;5.2.6拆除時操作人員要系好安全帶,穿軟底防滑鞋、扎裹腿。5.2.7防護棚拆除過程中,不中途換人,如必須換人,則應該在安全技術交底中交代清楚。6.防護棚的驗收與保護6.1 防護棚的驗收6.1
11、.1防護棚在投入使用之前必須進行驗收,合格后方準使用。主要檢查拉桿、鋼絲繩的可靠連接,各鋼管連接卡扣的緊固,根部懸挑主梁的卸載措施,鋪設層的完整性。6.1.2在檢查驗收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扣件的緊固程度,扣件并不是擰得緊越好。對于擰緊力矩大于70N m的扣件,要認真檢查有無裂縫、變形,如果發現有上述弊病應立即調換,調上的扣件的螺栓應緊固在 4070N m。6.2 防護棚的成品保護6.2.1防護棚在驗收合格通過投入使用后,必須對其進行日常的保養和定期的全面檢查和整修,才能保證其安全使用。防護棚日常的保養和維修必須每天進行一次,定期的維護保養一般每月進行一次。所以要求作業隊防護棚進行日常的和定期的保
12、養和維修,尤其是每次強風、暴雨過后都要認真檢查整修后方可使用。防護棚保養整修的主要.內容有:6.2.1.1檢查主梁連接是否有所松動,面層有無過多堆放雜物;6.2.1.2檢查明確防護棚的整體和局部的垂直、水平偏差。如發現垂直度有異?,F象,應及時加固和消除隱患。6.2.1.3各類扣件的涂油和緊固。檢查扣件時先檢查扣件的外觀,而后將扣件上的螺栓逆時針方向松幾牙螺紋,再涂油緊固螺栓至規定的力矩范圍內。6.2.1.4檢查腳手板有否松動、懸挑,還要檢查四角是否用鐵絲扎牢,如發現問題應及時糾正。6.2.1.5與建筑物連接的檢查,檢查連接件是否齊全和完好,有無松動、移動。6.2.1.6要對外包安全網、外挑安全
13、網、安全隔離設施、外側擋松、欄桿和接地防雷等安全設施進行檢查,保證這些安全設施完整、牢固,能正常發揮安全作用。如果有損壞者要及時調換,如有松動者應及時緊固,如發現松動和開口要及時連通。6.2.1.7檢查防護棚的荷載情況,使其不超過設計荷載,如有超載應及時卸荷至設計荷載。6.2.2防護棚的日常保養和定期檢查,都要有記錄。6.2.3防護棚使用中必須經常檢查,清除回面層上的雜物,嚴禁在防護棚上堆積施工材料,或上人,以免管架發生超載,造成事故。7.安全措施及要求1.所有操作人員應持證上崗,操作人員進入現場后,應做好進場三級教育,并做好會議記錄,進行詳細的安全技術交底。2.每一道防護棚搭設完畢后,必須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3.及時收集氣象資料,并通知全體施工人員,便于安排工作和進.一步采取措施。4.焊接作業時,要注意防火,遇風時,應設置擋風板,避免火花飛濺。5.防護棚上不得堆放鋼筋,模板等材料。防護棚拆除程序與安裝程序相反,拆除時,應將防護棚材料逐一傳遞至樓層或轉料平臺上,再按步驟拆除,嚴禁亂丟及高空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