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血液中心擴建工程(室外工程)污水井專項施工方案編制人:審核人:審批人:馬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年 月 日.施 工 方 案一、工程概況本工程為園區污水井施工,污水井長7.4 米,寬 3.4 米,深度為 3.0 米,池壁為鋼筋混凝土現澆結構。所開挖的污水井基坑距離主樓約7 米,距離車庫約為2 米,主樓到車庫距離約為11 米。由于污水井深度較深達到3.0 米,長度到達7.4 米,按施工規范深度為-3.0 米以下污水井基坑只需要做護坡維護,但現場施工發現開挖到-2.6 米土質為含水量較多的粘性土,為了保證施工安全及施工質量故采取鋼板樁支撐維護。二、施工方案1、溝坑支撐溝坑開挖的支撐采用鋼板樁支撐長
2、度為7.4+7.4 米共計 14.8 米,按 15 米計算。結構如下圖:板樁豎撐板(28a 型熱扎坑鋼)長度為 6m,采用密搭接組合方式,用柴油打樁機打樁,單層圍檁打入法打設(形式如下圖):10 20塊樁柱樁豎直擋土板豎楞木橫楞木.2、基坑開挖基坑采用直坑開挖,挖土采用機械和人工結合的方法施工。為防止擾動坑底土層,機械挖除控制在距坑底土基標高2030 處采用人工挖土、修整坑底。溝坑挖土,隨挖隨運,及時外運至業主指定地點,溝坑邊不得堆土,以減少溝坑壁的側壓力。為保證坑底土的強度和穩定,施工時不得超挖,也不能擾動;當發生超挖或擾動時,必須按規程進行地基處理。溝坑排水根據當地水文、氣象等資料,管道施
3、工期間為多雨季節,我們必須在基坑底兩側設置排水明溝,確保基坑內無水施工。3、土方堆放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土質可能為三、四類土,按規范化可以作為溝坑的回填土,故開挖出來的土一部分可以運作回填,剩余土運到業主的指定點。4、溝坑排水處理本工程采用坑內明溝排水,在坑底隨同挖方一起設置集水井。并沿坑底的兩側挖排水溝,使水流入集水井內,然后用水泵抽出坑外,施工排水最后經過沉砂池,才排入市政污水管網。排水溝離坡腳 0.5m,斷面取 0.3 0.3m,坡度為 0.5%,集水井隔 40m左右設置一個,集水井的直徑為0.8m。深度隨挖土的加深適當設置。坑內排水簡圖如下:排水溝集水井水泵坑內排水三、污水井混凝土澆筑混
4、凝土墊層底板鋼筋綁扎底板模板安裝底板混凝土澆筑側墻內模.安裝側墻鋼筋綁扎側墻外模安裝側墻混凝土澆筑。1.混凝土墊層1.1 立模板:墊層邊模可采用 10#槽鋼或 100mm l00mm方木模板,模板背后用鋼釬或方木固定。1.2 澆筑墊層混凝土:采用平板振搗器振搗密實,根據標高控制線,進行表面刮杠找平,木抹搓壓拍實,待墊層混凝土強度達1.2MPa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2.底板鋼筋綁扎2.1 鋼筋的接頭形式與位置:鋼筋接頭形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混凝土結構中凡直徑大于22mm 的鋼筋買宜采用焊接或機械連接;其鋼筋接頭可采用綁扎搭接,其搭接長度應符合設計及相應施工規范規定。底板上、下層鋼
5、筋的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下層鋼筋接頭位置應在底板跨中1/3 部位,上層鋼筋接頭位置應在底板端部1/3 部位。2.2 底板鋼筋綁扎:底板上、下層雙向受力鋼筋應逐點綁機不得跳扣綁扎。底板上、下層鋼筋間設鋼筋馬凳支撐,馬凳間距應根據底板厚度不同而確定,一般為600 一 1200mm。鋼筋保護層應用砂漿墊塊或塑料卡扣固定,使保護層厚度符合設計要求。2.3 鋼筋接頭要求。(1)鋼筋綁扎接頭的位置,其搭接長度的末端至鋼筋彎曲處的距離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10 倍,且不宜在最大彎矩處。(2)鋼筋的連接,無論焊接或綁扎,設置在同一構件內的接頭均應相互錯開35 倍鋼筋直徑 (綁扎接頭不小于 30 倍鋼筋直徑,但不得
6、小于500mm。2.4 鋼筋加工質量要求應符合鋼筋加工質量檢驗標準。2.5 綁扎鋼筋接買的搭接長度和位置質量應符合綁扎接頭的有關規定。3.底板模板安裝3.1 模板選擇:基礎底板模板可采用組合鋼模板或膠合板模板現場拼裝。3.2 底板吊模安裝:墻體下部施工縫宜留于距底板面或梗斜以上不少于200一300mm 的墻身上,該部位采用吊模處理,吊模底部應采用同標號細石混凝土墊塊與鋼筋三角架支頂牢固。3.3 變形縫橡膠止水帶加固:當結構底板變形縫部位設計有橡膠止水帶時,應特別注意橡膠止水帶的加固與就位正確,在結構內的部分通過加設鋼筋支架夾緊,.結構外的部分可采用方木排架固定。4.底板混凝土澆筑4.1 一般要
7、求:底板混凝土應連續澆灌,不得留設施工縫;采取壓茬趕漿的方法澆筑。4.2 結構變形縫部位的澆筑:當設有結構變形縫時,應以變形縫為界跳倉施工。變形縫澆筑過程中應先將止水帶下部的混凝土振實后再澆筑上部混凝土;振搗過程中不得觸動止水帶,振搗時間以混凝土表面開始泛浮漿和不冒氣泡為標準。4.3 吊模部位的澆筑:吊模內混凝土需待其下部混凝土澆筑完畢且初步沉實后方可進行,振搗后的混凝土初凝前應給予二次振搗,以提高混凝土密實度。4.4 壓光收面:混凝土澆筑完畢,及時用平板振搗器和副杠將混凝土表面刮平,排除表面泌水。待混凝土收水后用木抹子搓壓平實,鐵抹子收光,初凝后立即覆蓋養生。4.5 混凝土試塊的留置。(1)
8、抗壓強度標準養護試塊:每工作班不應小于一組,每組三塊;每澆筑100m3或每段長不大于 100m時,不應少于一組,每組三塊。與結構同條件養護試塊應根據需要數量留置。(2)抗滲試塊:每澆 500m混凝土不得少于一組,每組六塊。(3)抗凍試塊留置組數按抗凍標號規定留置,每澆500m3或不足 500m3混凝土留置一組;當配合比和施工條件發生變化時,應增加留置組數。4.6 混凝土養護:常溫下,混凝土采用覆蓋澆水養護,每天澆水次數應能保證混凝土表面始終處于濕潤狀態,養護時間對于普通混凝土不得少于7d,其他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5.側墻內模安裝5.1 模板支架安裝:模板與支架宜采用碗扣式腳手架或
9、鋼管扣件腳手架,支架方案經計算確定。5.2 內模安裝。(1)內模安裝時水平和垂直支撐采用可調支撐,控制側墻、頂板標高。(2)側墻模板宜采用膠合板或鋼模板,鋼帶或木帶間距經計算確定。(3)模板接縫處用細海綿膠條填實,防止漏漿。(4)矩形管溝的直墻側模,應用兩側帶橡膠錐墊且帶有套管的定型穿墻螺栓固定,安裝螺栓的數量與布局應經過計算確定。拆模后剔除橡膠錐墊,抽出螺栓用微膨脹水泥砂漿塞孔壓平,或將螺栓.留在混凝土中只將橡膠錐墊內的螺栓切除,用微膨脹水泥砂漿補孔壓平。(5)矩形管溝的直墻側模不采用螺栓固定時,其兩側模板間應加設臨時支撐桿,澆筑應隨混凝土面接近撐桿時,將撐桿拆除。(6)模板表面應涂刷脫模劑
10、。(7)模板接縫處應緊密吻合,可以用膠條嵌縫,如果縫隙過大應重新加工或修改模板尺寸。6.側墻鋼筋綁扎6.1 墻體鋼筋綁扎前,應將預留插筋表面灰漿清理干凈,并將插筋校正到位,如有位移時應按 1:6 坡度進行糾偏。鋼筋綁扎應嚴格執行設計與施工規范的要求。6.2 墻體雙排鋼筋的固定:墻體雙排鋼筋凈距通過定位架立筋控制,架立筋的間距不宜超過 1000mm,并成梅花狀擺放,架立筋端頭不得直接接觸模板面。6.3 鋼筋保護層的控制:墻體鋼筋保護層厚度符合設計要求。鋼筋墊塊綁扎時,每 1m2中不得少于一塊,并呈梅花型布置;對于結構拐角及腋角等邊角部位應適當增加數量。8.側墻混凝土澆筑時的工藝要求8.1 一般要
11、求。(1)墻體混凝土澆筑前。應在底板接茬處均勻澆筑一層3050mm厚與墻體混凝土同標號的水泥砂漿或減石子混凝土。(2)墻體混凝土應分層連續澆筑,采用插入式振搗棒振搗實,每層澆筑厚度不大于500mm。(3)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過2m,否則應用串筒或溜槽的方法澆筑,防止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產生離析現象。(4)墻體分層澆筑時,上一層混凝土應在下一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兩側墻體應同步對稱澆筑,高差不應大于300mm。8.2 混凝土從攪拌機卸出到次層混凝土澆筑壓茬的時間不應超過有關的規定,當超過時,應設置施工縫。施工縫的留置見相關要求。側墻與頂板應該一次澆筑,但是在澆至墻頂后,應間歇l1.5h,再繼續澆
12、筑頂板。8.3 混凝土養護和試塊的留置應符合相關的規定。9、支撐的拆除拆除鋼板樁支撐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回填達到規定要求高度后,方可拔除鋼板樁;2)鋼板樁拔除后應及時回填樁孔;3)回填樁孔時采取措施填實,當采用砂灌填時,可沖水助沉;當控制地面沉降有要求時,宜采取邊拔樁邊注漿的措施。.四、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安全保證措施一般規定:1、在施工現場適當位置設置足夠安全標志,在基坑頂周圍要設置圍護欄,人員上下要有專用爬梯,配備專職安全員消除安全隱患。施工前做好三級教育和施工前的安全技術交底。2、司機、電工等特種工人必須持證上崗,機城設備操作人員或駕駛員必須經過專門訓練,熟悉機城操作專業管理部門考核取得
13、操作證或駕駛證。3、開始挖土土前對機械設備進行檢查,完工后對機械設備進行保養,施工中按安全操作規范進行操作。4、晚上施工時,照照明系統必須保持良好狀態,照明要充足。5、在場地內地形條件較差,土方開挖過程中確實保證機械操作人員施工安全。由專人負責指揮挖機操作,挖掘機上基坑必須保證有足夠的安全坡度,挖掘機行走地方土層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強度不足的地方,必須采取措施。6、進入施工現場人員,應按規定佩戴安全勞保用品,禁止赤腳或穿拖鞋上崗。有關專業人員必須做好交接班手續,班組應定期進行安全活動,并做好安全臺帳。7、現場設圍擋,在各段施工現場設置安全圍擋防止周邊傷人事故。.六、工期要求總工期為 40 天,詳見施工進度圖施工進度橫道圖日歷天項目名稱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施工準備污水井工程鋼板樁支護基坑開挖基礎澆筑池壁澆筑混凝土養護拔鋼板樁清場.勞動力投入計劃進場時間表序號隊伍名稱人數進場時間安排10 天10 天10 天10 天1 鋼筋班5 5 5 5 5 2 砼工班5 5 5 5 5 3 機械班5 5 5 5 5 4 普工10 10 10 10 10 5 合 計(峰值)25 25 25 25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