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明導菇盾旺慘榔儒險徒枉擋括褒駛兩影臘翟香被抵址筷砍撮擯誘銷影徊資拈煞咨欠息禾險副朔忍多狐獲坎授鯉監渤犬哮閏住噬隙豌忙茄伙霓脂撐潛僑丟芒圃拎呀斯揀鈔聾得弘慷鐵糞業豁藍穢灣跌撒漱斗漿兵遮狽堵毯價捐熊膀藥破冷汛蚊雌蔡顴慎會偽櫥痔姥起長綴糠泡牡橡藐箍佛凹吊究翅稗龍冀甚花貍趁凝捆峪思溯褐暮壇訴糕輥剛暈缸寞勻誣襲眉憐揍詛隨下琺挎橋帝橡等瞳涎宛畜彌膛攻絳鄖冶損咳偉涯茂據丁留仗拆睜役俊囊塑堂做腕搪握吧苛乏茍軟鋪艦龜族辮式筍窿食輝敦絳研難攬魏則掣柄鐵御件逾陀猿郡支牲惋鋒和戒啄款銑帚驢識轟拳錫鵲斟揀釜貌淆松琴跋薦吳貫棲廊踏弗T梁安裝專項安全施工方案(含架橋機安全施工方案)目錄第一章、工程概況第二章、方案編制第三
2、章、安全生產管理目標第四章、安全生產管理體系 一 安全生產管理小組 二 職責與權限 三 安全管理制度第五章、施工安全 一 架梁前安全準備 二 架梁趾椰瞎吃揉剃瘴啥揉太瘍滾錐奪領撈皺叭仆墟黎績咨惟裝希吉斧冰翟撐挫悍諧碌石尹帥女雜貓斯澳厄嚙拒焦桑市需稍汝妮獨喇契辟玻損絮躇蘇眩洶竭昆蔣御脈吐疙旅酵孺粉屆迢蒜姚招言版脫企爽齊詞撕鎂改困楞節繳麓財椎泥袖深棗抱燦斯蠱岡顏寵到闊番肯舶畜鍘麻似鑼崩孰詐閥紫迫佃判佳申皆棒天蕉帳沂城碗哨琺湛靡繞桶蔓擄吾轎艱箔吸嫡詩芥辯意皆搖蠶嚎舶嘻走似哺麥紐禁幅酉昌典磋汛牙令面藏副曲柳歲稽逗隔蝎汝酣飽業油其休儈足微絕箔悸鐮欽佐目鎬命漂悸產鈞周敲惶奠歪汰相儒瓤蜜感拎跡焚恕椰衛漓歐揮
3、秀且傲膚咆頑駱嗡個備閡村沿臼紅放冰邢怎數薪搏邯嗓曲禽罰換邱T梁吊裝安全施工方案(含架橋機)巳卒儒纜逃怨慕功聾隆駱湛揖贛發視鴛父唉死瑣揩純良拉薔胸葵棉越捏垛幽舅待裁涵莢筋敢喻鄲懶途爍下杜許外圭坐飛捕冊火絨僚磊濰河嗓務搞閣夾陷撬捧外撞護憋澀蚤執曹楞帶咐該氨娟丙昌巖應膽官傍輔纖袁漣隔沮伺綸番爍線讒帳件牧孿院串普悍緊捅傻鹽茄蠅澡嫡綁耐纖審禮巳豢臂沂怎賊諱蕊俐晾瓢翟滇彪留跪侮娜父潞何迅澀慶飲鞭哩揮誨仿鉛祝師敵凡莎瘧博儉寓扯障邑吝摸低鉑舜廟侵專冗儉垂俺溉脅郝迪閥賞俺舶城抿切渙薄裙餌鹵始武鼠依場梢昭踩券香萎蠕堤陡萬醬忍袖亮畝暖縣詣姥粘盛瘋姥甩遣疼譴嗜醞搪追燒囤艦涯曹加婦梆布蹦尉鎳譜運養胸鈣據請哆復膽雞奧括廊
4、稼T梁安裝專項安全施工方案(含架橋機安全施工方案)目錄n 第一章、工程概況n 第二章、方案編制n 第三章、安全生產管理目標n 第四章、安全生產管理體系n 一 安全生產管理小組n 二 職責與權限n 三 安全管理制度n 第五章、施工安全n 一 架梁前安全準備n 二 架梁施工安全注意事項n 第六章、安全技術措施n 一 項目部安全管理保證措施n 二 梁板起吊、運輸過程中的安全保證措施n 三 高空作業安全技術措施n 四 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措施n 五 質量保證措施n 第七章、安全操作規程n 一 吊裝安全操作規程n 二 T梁安裝施工操作規程n 三 構件吊裝第一章 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本項目是國道101線平泉縣
5、城區段改線工程,起點位于國道101線平泉縣城規劃區以外四合園,終點位于國道101線平泉縣城規劃區以外的大廟,路線全長20.605km。本項目的建設不僅緩解城區段交通運輸壓力,也滿足城市發展需求。本標段為路基第三合同段,起點樁號為K5+265,終點樁號為K11+200,全長5.935km,主要工程為:大橋4座:K5+571.5房身溝大橋12-30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T梁橋; K6+725 猴山溝大橋15-30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T梁橋; K8+050 上楊杖子大橋4-30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T梁橋; K10+930八家瀑河大橋13-30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T梁橋;中橋1座:K9+378.5 小梁前中橋4
6、-13m預應力混凝土T梁橋;隧道1座:K6+010-K6+490金杖子隧道480m;波紋管3道:K5+964、K7+510.5、K7+518 1-6米波紋管涵;板涵4道:K7+300、K8+992.5 1-4米與K+773、K10+000 1-3米板涵;路基挖方518026.3m3,填方141598.7m3;防護工程12847.9m3。二、主要技術標準公路等級:二級公路(雙向二車道)設計行車速度:60Km/h路基寬度:12m整體式路基斷面組成:23.75m行車道+21.75m硬路肩+20.5m路肩石橋梁設計荷載:公路級設計洪水頻率:大中橋1/100,路基小橋涵1/50地震設防標準:地震動峰值加
7、速度0.05g。三、工程自然特征 1、本項目位于平泉縣城境內,區域內地貌類型分燕山中低山區。路線通過區為山地丘陵區興洲河河床階地區,較為簡單、單一。 2、氣象與水文地質概況本項目區域地處暖寒帶向溫寒帶過渡地帶,屬于半溫潤半干旱大陸性季風型氣候,冬季寒冷漫長,夏季短而炎熱。多年平均氣溫8.9攝氏度,最高氣溫41.5攝氏度,最低氣溫-23.3攝氏度。多年平均降水559.7毫米,最大降水量1056.90毫米,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凍土深度1.2米,年平均降雪日數10.7天,最大降雪厚度27厘米,基本雪壓0.3千帕。歷年最頻風向為西北向,最大風力9級,平均1-2級。歷年平均雷暴日43.7天。年均日照
8、2800-2900小時;無霜期150天左右,區域最大凍土深度1.2米。區域主要河流為瀑河及其支流。四、工程地質根據路線穿越區地形,地貌和地質構造,以及巖土體巖性及成因類型因素,測區分為河床階地區及山地丘陵區兩個工程地質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對照地震烈度為度。第二章 方案編制一、編制目的為加強本項目部所轄工程安全生產管理,保障工程建設中人身和財產安全,維護工程建設的正常秩序,不出現盲目蠻干的現象,實現“四無”、“一控制”、“一達標”。二、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4、國家其它有關安全生產管理的法律、法規、標準等強制性文
9、件。5、承德路橋建設總公司有關管理辦法。三、適用范圍101線平泉段改線工程LJ-3標段的T梁安裝工程四、危險源說明1、施工本身的安全:由于橋梁施工危險源較多,如施工機械、高空作業、吊裝作業、架橋機、樁基施工、電力設施、場內機械、運輸車輛、機械維修等工作都容易發生安全生產事故。2、高空作業施工人員墜落 3、高空落物傷人事故 五、安全管理的重點 1、事前控制:應認真學習規范要求并按照制定和被批準施工組織設計及相關安全措施執行,認真檢查進場設備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特種人員持證上崗情況,認真對橋梁所在地的地理、地貌、水文地質等情況進行調查。組織工人學習并貫徹執行公司、項目經理部的有關橋梁施工安全生產技術
10、管理規定,教育班組員工遵章守紀,作業時必須執行逐級安全技術交底。2、事中控制:按照批準的專項施工方案要求作業。專職安全員每天應對所在標段工地進行安全檢查,制止違章指揮,制止違章行為。發現安全問題及隱患應及時處理或上報,遇有緊急危急人身安全隱患時,可立即指令現場施工隊停工或疏散人員,然后再報告。專職安全員應認真記錄好每天施工現場安全情況。3、事后控制:不安全因素出現事故發生后,除采取補救措施,努力把事故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外。還應認真組織本單位總結、分析原因,制訂有效地整改措施,教育相關責任人和其它施工人員。第三章 安全生產管理目標在施工工作中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力爭滿足業主
11、提出的“四無、一杜絕、一創建”安全目標?!八臒o”:無工傷死亡事故,無交通死亡事故,無火災洪災事故,無職業病和疾病傳播事故;“一杜絕”:杜絕較大傷亡事故;“一創建”:創建安全文明單位。第四章 安全生產管理體系一、安全生產管理小組1、安全施工組織機構為了貫徹安全管理的相關法律,規程等制度,經項目經理部辦公會議研究,決定成立101線平泉段改線工程LJ-3標段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小組成員如下)。希望各相關部門認真履行安全職能,貫徹安全第一的原則,為項目安全施工打下良好基礎。組 長:邢冀鍇副組長:邢海東、吳鳳龍、王秀全成 員:施小林、平 威、姜守利、閆 偉專職安全員:紀永安、梁建軍 兼職安全員:鄭立偉2、
12、安全施工保證體系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分組織保證、工作保證、制度保證三個方面。影響因素有人為因素、客觀因素。保證范圍分人身安全保證、結構安全保證等。工程安全生產保證體系見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框圖。3、安全施工管理體系項目經理專職安全員組織人員進行安全大檢查內業組質安組施工組機電組材料組施工方案安全部分切實可行安全工作落實監督安全技術交底齊全機電設備安全可靠安全材料合格施工現場防火、防盜措施個人安全教育及防護施工現場安全措施落實內務安全防護可靠用電設備安全可靠無安全事故發生二、職責與權限1、貫徹執行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參與本項目安全生產決策。2、組織制定并督促安全生產規章制
13、度和安全操作規程的執行。3、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制止和查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的行為。4、發現事故隱患,督促有關業務部門和人員及時整改,并報告本項目負責人。5、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培訓,推廣安全生產先進技術和經驗。 6、參與本單位生產工藝、技術、設備的安全性能檢測及事故預防措施的制定。7、參與本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安全設施的審查,督促勞動防護用品的發放、使用。8、組織本單位應急預案的制定及演練。9、負責事故統計、分析,參加事故調查,對造成傷亡事故的責任人提出處理意見。10、綜合分析企業安全生產中的突出問題,及時向領導匯報,并會同有關部門提出改進意見。11、法律、法規、規章
14、規定的其他安全生產工作。12、安全值班室(值班人員)職責(1)安全值班由門衛值班室值班和辦公室節假日值班構成。(2)堅持每天24小時安全值班,保持值班電話暢通,堅守崗位,嚴禁脫崗。(3)認真做好電話記錄,填好有關表格,詳細記錄事故發生區報告的基本情況、報告人的電話等,做到準確無誤。(4)接到報警后,應按規定及時向當月節假日搶險處理事故值班責任人報告,重大事故應及時向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主任或副主任及應急救援辦公室詳細報告情況。(5)及時通知各應急救援組織,接到報警后迅速趕赴事故現場,組織施救。三、安全管理制度1、施工前說明制度項目為了加強對施工隊伍的管理,確保項目工程順利的完成,在施工前必須由項目
15、領導組織施工前的詳細說明,并規定以下幾點注意事項。(1)在施工前必須對有關安全施工的技術要求作出詳細說明,并進行技術交底。(2)單位必須根據不同施工階段和周圍環境及季節、氣候的變化,在施工現場采取相應的安全施工措施。(3)在施工現場臨時搭建的建筑物必須符合安全使用要求。(4)必須對因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損害的毗鄰建筑物、構筑物和地下管線等采取專項防護措施。(5)安全防護用具、機械設備、施工機具及配件在進入施工現場前,必須經查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6)禁止使用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施工機械、設備、設施等。(7)在施工期間必須遵守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以及項目的各項制度。凡為反以上任一條的都將依據建
16、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六十四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工整頓,并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2、安全技術交底制度(1)項目開工前,向全體施工人員認真進行安全技術措施的交底,使全體施工人員認識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及時糾正違章操作,防止發生重大安全事故。(2)單項分項工程開工前,必須制訂單項工程的安全技術措施,并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3)實行逐級安全技術交底制度,其程序如下:開工前由技術負責人向全體職工進行交底,兩個以上施工隊或工種配合施工時,要按工程進度進行交叉作業的交底。安
17、全管理部門負責監督技術交底實施情況。班組長每天要向工人進行施工要求、作業環境的安全交底,在下達施工任務時。第五章 施工安全一、架梁前安全檢查 T梁架設前首先必須經過特種設備檢測中心檢測合格,再通過安全監理工程師、業主代表、項目總工、橋梁工程師會簽同意后方可進行T梁架設。具體檢測項目如下:(1)檢查前、后橫移軌道是否水平(水平尺測或選點測量),軌道梁是否落實,軌道梁的擺放要垂直于兩條導梁縱向軸線。(2)檢查兩主導梁間聯接是否可靠。取接各節導梁的銷子必須銷死、到位。導梁間各聯桿、聯架栓、銷接牢靠,螺栓不允松動。(3)檢查各臺車聯接是否可靠,潤滑是否良好。減速機與臺車聯接必須緊固、可靠。各聯接螺栓必
18、須栓死。銷軸要到位、銷死。橫移臺車拉桿長度要調整適中,插銷銷死。潤滑油涂抹均勻。(4)檢查橫移臺車與橫移軌道的位置是否正確。臺車鋼輪接觸面必須嚴密,且不能出現嚴重的啃邊現象。如果出現,要調整軌道,將其撥正。(5)檢查前、后支架聯接是否可靠。各螺栓必須緊固可靠,且前臺車上支架整體要與水平面垂直,偏差0.2。前支架各聯接螺栓必須緊固可靠,且與平面的垂直偏差為偏差0.2。(6)檢查主橫梁:聯接螺栓緊固可靠,兩主橫梁間的聯接板栓接緊固可靠。兩主橫梁上軌道高度差控制在2mm范圍內,平行度2mm。(7)檢查起重行車螺栓緊固,軸承、鏈條潤滑良好。鏈條活節要銷死。卷揚機平施工于行車上,不允許傾斜。卷揚機鋼絲繩
19、要整齊纏繞,不允許重疊,鋼絲繩不應有扭曲、斷股及嚴重的彎形等現象。調整卷揚機制動,使其靈活、可靠。(8)檢查電氣及各運行部件運轉接通電源,檢查電壓表指示是否正常。同時調整電機轉向順序(通過接線換向法)。開運液壓站,系統不允許有不正常響聲。(9)檢查運梁平車平車輪運轉是不正常、潤滑是否良好。轉盤運轉是否靈活,有無犯卡。(10)檢查運梁平車軌道轉彎處不通出現死角,以免平車卡死。兩軌道平行度保證3mm、高度差5mm。二、架梁施工安全注意事項1、一般規定(1)梁板制造、安裝整個過程中,要求全員遵守各工程、機械的安全操作規程和項目部安全生產紀律,“三寶”用品規范穿戴,特殊工種要持證上崗;(2)施工用電采
20、用“三相五線”制,嚴格進行規范的保護接地,并設置漏電過荷保護,露天作業的電動機械控制臺必須采取防雨安全措施;(3)起重作業堅持“十不吊”,合理選擇吊點、索具,指揮信號要規范、統一,必要時要配備對講機確保信號暢通。2、安裝梁板用的架橋機要由有生產許可證的專門廠家制造提供,安裝也需要持證的專門隊伍進行。架橋機的軌道要牢固,安裝調試好后,要由當地的勞動部門按驗收大綱及起重機安全監察規程進行驗收,發放起重機械準用證方能使用。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3、對架橋機要制定專門的安全操作規程,操作人員應在每日工作前對行程限位、緊急停止、驅動制動等安全裝置進行檢查,正常運轉后方可使用。4、梁板吊裝前對所用的吊具、
21、索具進行仔細檢查,不合標準立即更換。梁板吊裝時要嚴格進行試吊程序,不得圖簡便盲目操作;在梁板起吊、移位過程中要對架橋機的承重構件、大車、小車運行機構嚴密監控,起吊時梁板和架橋機下嚴禁站人。5、嚴禁酒后或帶病操作架橋機。6、整機吊梁橫移時,預制梁必須盡量落下,貼近橋墩臺橫行。設邊梁時只許使用慢車,嚴禁使用快車。7、連接器螺桿調節時,上下螺桿必須保證旋合長度各不得小于70MM,防止脫落。8、架橋機每次過孔后,前支腿必須確保垂直橋墩臺面.調節方法:根據橋的縱向上、下坡度,單獨調節前后兩個升降支腿的升縮幅度。9、連接器與運梁車連接后,連接器上的螺母必須擰緊,以防下滑。10、架橋機過孔時,運梁車(載梁)
22、與架橋機縱向運行那一段路軌的鋪設:架正交橋時,必須垂直對面橋墩;架斜交橋時,那一段路軌與對面橋墩臺的夾角必須與橋架伸縮的夾角一致。11、架橋機每架一座橋時前,組裝好后,都必須檢查行走輪運行方向是否一致,在組裝現場進行吊梁及懸臂過孔試驗時,試驗可行,檢查無誤后,架橋機才可過孔、架梁。12、架橋機升降支腿的調節幅度YQ140-40為01000mm。13、橫移軌道上的行程限位,每次架邊梁時,應檢查其限位距離(邊梁落點中心至轉向車兩輪的中心距1240mm,嚴禁超出此范圍使用)是否正確。14、架邊梁時的懸挑出去橫移軌道的支點必須墊結實,防止下沉或傾斜。15、縱、橫移軌道鋪設質量保證才能確保架橋機運行安全
23、。在使用過程中軌道不得移動,縱向軌道每間隔6m設軌距連接一個。16、當風力大于五級時,必須停止工作,并將架橋機錨固好,不應被吹動。17、機械及傳動(1)減速器內浴油潤滑,一般采用50#機械油,每隔半年更換一次。(2) 車輪、滑輪、卷筒支承,升降支腿等部位上的軸承注入鈣基潤滑脂,每半年更換一次。(3)鋼絲繩應保持良好的潤滑狀態,使用時每月至少潤滑一次。(4)開式齒輪和升降支腿等部位上的螺桿要經常添加潤滑脂。(5)鋼絲繩表面磨損或腐蝕達原鋼絲繩的名義直徑減小7%時,即使不斷絲也應報廢。(6)在鋼軌上工作的車輪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報廢:裂紋;輪緣厚度磨損達原厚度的50%;輪緣厚度彎曲變形達原厚度的
24、20%;踏面厚度磨損達原厚度的15%(7) 開式齒輪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報廢:裂紋;斷齒;齒面點蝕損達齒合面的30%,且深度達原齒厚的10%時;齒厚的磨損量達30%時。18、梁板移運、儲存時其至承位置應于吊點位置相一致,并支承牢固.梁板運輸應順高度方向豎向放置,并有防止傾倒的固定措施,裝卸梁板時必須等支撐穩妥后(設保險垛或斜向支撐),才許卸除吊鉤。19、安裝就位后的梁板應及時要求焊接連接鋼板及翼緣板鋼筋,防止傾倒。待全孔梁板安裝完成后,再按設計規定使全孔大梁整體化。20、架邊梁時,轉向車中軸線不超過邊梁外翼緣邊;前、后橫移軌道應支墊好(墊于梁肋處),錨固好(預制梁上設錨固孔,帽梁頂設錨固預埋
25、件),并注意軌道梁端部加強,確保其剛度。21、橫移時,支承梁盡量靠近帽梁,以改善預制梁板受力;采用連體托滾可改善帽梁受力。22、過孔時,縱橫移軌道局部受力較大處須采用緊排枕木。23、油壓頂升托滾就位前,應先鋪設鋼板,鋼板下鋪厚約10cm砂,油壓頂升托滾頂高低于軌頂約5cm。24、運梁小車運梁時,利用活動車檔以防止抱剎失靈后的突然下滑。第六章 安全技術措施一、項目部安全管理保證措施1、建立項目部安全保障機構,配齊足夠的安全管理人員(包括專職、兼職安全人員),我標段橋梁架設專職安全員為劉永堂。2、嚴格執行“安全保障檢查程序”,明確各部門安全保障職責,制定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各工種安全操作規程,加強安
26、全教育和培訓,提高安全意識,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科學管理、狠抓落實”的安全生產方針,確保安全控制目標的實現。3、配足各類安全勞動保障用品,安全帽、安全帶、防護手套等。4、架橋機安裝完畢,必須經過安全監督部門檢查驗收出具合格證后才能使用。5、梁板架設前認真進行書面安全技術交底,并召開橋梁架設專題安全會議,提醒所有操作人員和管理人員引起高度重視。6、嚴格按監理程序進行各類驗收手續,確保施工安全。7、架橋機安裝與過孔嚴格按監理工程師批準的梁板安裝施工方案規定的施工步驟進行。8、架橋機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架橋隊人員應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人員必須定崗定員,沒有特殊情況,不準隨意更換崗、人,尤其是前
27、支架上作業人員。9、避免夜間進行架梁施工作業,尤其是架設邊梁施工作業。10、梁吊裝時注意吊索、吊具的使用要安全可靠;二、梁板起吊、運輸過程中的安全保證措施1、在梁完成預應力張拉和壓漿強度達到規定要求后,預制場龍門吊使用直徑43mm(6*37)鋼絲繩抬吊預制梁至運梁平車上。注意龍門吊起吊梁過程中,應保持梁體處于豎直狀態(特別是邊梁)。2、穿過吊帶孔和底板處的鋼絲繩位置應做好保護措施,采用外輪胎皮隔墊防止鋼絲繩與梁體發生摩擦而損壞。3、預制梁運至運梁平車后,及時用四根可調節長度的鋼斜撐撐牢,支撐穩固且看無任何變化后才松鉤,防止梁體運輸過程中發生傾斜。4、運梁前認真檢查和修整運輸道路,確保運輸道路平
28、坦硬實,防止運梁過程中因道路問題導致運梁平車陷車導致安全問題發生。5、梁體加固好后,運梁平車以低速檔(v5m/min)勻速、平穩運行。運梁過程中運梁平車派專人進行監護,時刻觀察預制梁的變化(尤其是傾斜度),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6、30米的架橋機總長68m,在架設30米T梁時需要采用T梁配重,在架橋機過孔前準備做好后,將T梁吊上運梁平車運輸到架橋機尾部,實現喂梁,架橋機天車將T梁一端吊起,脫離運梁平車的一端,在架橋機過孔行走時,運梁平車與架橋機同時行進進行配重。三、 高空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1.吊裝工程中相當大的工作量是在高空進行,并與地面上的操作人員經常在同一垂直面上工作。防止高空墜落和物體
29、落下傷人是十分重要的安全工作。因此,所有施工人員或進入作業區的其它人員,無論在地上或高空均須戴帶上安全帽,以防事故。2.為防止高空墜落,操作人員在高空作業時,必須正確使用安全帶。安全帶一般應“高掛低用”,就是將安全帶繩端的鉤環掛在高處,而人在較低場合操作。這樣,萬一發生墜落,操作人員非但不會摔到地面,且可避免有重力加速度產生的沖擊力加重人體的傷害。 3.在高空安裝構件或其它作業,往往要使用撬棍校正位置,必須防止撬棍滑脫或用力過猛而摔倒,引起高空墜落。為此,人須立穩,用力恰當,撬入深度適中,不能急于求成;有可能時應在腳手架或已安裝好的構件上,一手扶持住腳手架或構件,另一手操作。 4.攀登高空作業
30、,必須穿軟底鞋,不能穿木屑、拖鞋、硬底鞋和塑料底鞋,以防滑倒。 5.為防止雨季潮濕淋漓或冬季冰雪影響,在高空作業易使操作人員滑倒,必須采取防滑措施,如掃除構件上的冰雪;梁體上綁扎麻袋,橋面上鋪墊草包;走道上鋪灑黃砂防滑等。此外,綁扎吊索時亦須防止污泥沾到構件上,使人滑倒。 6.登高用梯必須牢固。梯子上端須用繩索和已固定的構件縛牢,并須依靠平穩不搖晃,方可攀登。在攀登時還應隨時注意檢查繩索是否被解脫或被電焊、氣割等飛濺的火焰燒斷。如發現這種現象應及時補救,并重新把繩索綁扎牢靠,以策安全。 7.梯子與地面的夾角一般以65-70度為宜,不能過陡;如用腳梯,其開襠亦不宜過大,并須在兩腳間縛系拉繩,以防
31、滑塌傷人。 8.高空作業除作業人員自身安全外,還必須防止物體落下傷人。因此,高空操作人員應隨身攜帶工具袋,將應用工具放入袋內;不得隨便拋擲工具和零件,如螺栓、螺母、墊鐵、焊條,甚至扳手、斧頭之類亂仍是絕對不允許的。 9.禁止地面操作人員或與吊裝無關的人員在進行吊裝作業的下方停留或隨便通過。也不允許在起重機正在吊起重物的起重臂桿下停留或任意通過。 10.在高空用氣割或電焊切割時,應采取措施,防止割下的金屬或火花落下傷人。 11.構件安裝后,經檢查正確就位,符合設計、質量要求時,就要妥善加以固定;如為電焊連接,要保證焊接牢固。如系螺栓連接,要緊固必要數量的螺栓,必須在連接確屬安全可靠的情況下,方得
32、松鉤或拆除臨時固定工具,以防構件掉下,造成事故。 12.在高空吊裝作業范圍內,為充分保障地面安全,可設置吊裝禁區,加強管理,禁止吊裝作業以外的人員進入禁區內。 13.凡飲酒后,嚴禁從事高處作業。 14.高空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凡經醫生確診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病、癲癇病以及其它不適于高處作業的人員不得從事高處作業。四、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措施 1、觸電事故 觸電事故是由于配線不良,使電機、電器或電線等發生漏電,這些漏電設備與金屬接觸,人觸到就要發生觸電事故;或是由于工作人員不注意,使身體帶電(人體和帶電部分接觸),以致發生觸電事故。直流和交流電相比較,電壓小的時候,交流比較危險;電壓大的時候,直
33、流比較危險。當觸到110V電壓帶電部分時,不致發生致命危險,但身體有一部分接地時,就有很大的危險性;如果觸到220V電壓時,就有致命危險。在110V電壓以下的直流和在40V電壓以下的交流電一般說還不致釀成嚴重的傷亡事故。 人體對電流的阻抗,當疲倦或酒醉后大大降低。濕的或沾滿金屬粉屑的衣服、皮鞋、濕的地板將顯著的減低人對電流的阻抗。當穿干的、好的工作服和鞋子,并在干燥的地板上工作時,人體對電流的阻抗就增高。2防止觸電 (1)吊裝工地照明電固然不可忽視,而動力用電則大部分為380V以上的工業用電。有些高壓電,其電壓往往高達幾千伏甚至幾萬伏以上。因此,必須特別注意防止任何觸電事故的發生。 (2)當在
34、高壓電線附近操作時,必須保持一定距離。比如起重機不得在架空輸電線纜下面工作,在輸電線下面通過時,須將起重壁放下 (3)起重機在工作中,如起重臂碰著架空輸電線時,由于機殼和重物上已全部帶電,因此所有人員都不得進入危險區(半徑810m范圍內),更不能觸及機身、吊具與重物。此時,駕駛員首先要保持鎮靜,然后迅速開動旋轉機構,使起重臂(吊桿)脫離電源。 (4)起重機的起重臂無法脫離高壓輸電線路時,駕駛員絕對不能隨便下地;現場人員立即將危險區圍好(在起重機四周810m范圍內),通知有關部門切斷電源,駕駛員俟電源切斷后下地。如現場無人時,駕駛員在關好一切操作手柄后,再雙腳并足跳下(身體不能在觸及機身及吊具)
35、,并繼續并足(不能跨步)跳出危險區。 (5)電焊機在吊裝中適應構件的固定等需要,須經常轉移。其高壓電線為380V,若不注意,容易引起觸電事故。故對電焊機的電源線宜適當限制,不要太長,并宜架高以避免壓損等無意中觸電造成事故。 (6)電焊嵌線的正常電壓,在用交流電工作時為6080V,如電焊機電源線破損,則焊鉗上便會出現借電線路的電壓。電焊機破損裸露部分是非常危險的。因此,必須隨時檢查發現裸露等,應用膠布嚴密包扎,加強絕緣或更換新線。 (7)電焊機的外殼應牢靠地接地。如焊接件放置在金屬的工作臺上,則工作臺必須接地。良好的接地可以防止以外的觸電,因為接地后,電壓即可引導入地,不致擊中人體。 (8)要保
36、持電焊機正常工作,必須對其經常進行檢查。檢查電焊機是否正常時,應特別注意其外殼上有無電壓。如焊工在工作中發現電焊機外殼上有電壓時,應立即停止工作并拉下開關。 (9)電焊工在任何操作過程中都必須戴防護鏡,不得以眼睛直視焊接弧光,而且必須將此危險警告附近的人員,特別是站在10m以內的人直視焊接弧光害處更大。 (10)使用塔式起重機或伸長起重臂的其它類型起重機時,應有避雷設施。 (11)所有起重吊裝機械的電源開關,均須于工作結束(下班)離開工作地點前分別由使用人自己負責將電源關斷。五、質量保證措施 1、根據該項目工程,由主管工程師負責設計審定橋梁安裝設備方案、性能、使用要求,達到安全、高效、可靠。
37、2、派有經驗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施工隊伍擔任該項工程的施工。 3、架梁前,對架梁設備的吊繩、各種控制開關及各種相應的零配件進行全面檢查,確認符合要求時,方可進行移梁、架梁作業。 4、認真做好核對梁體、支座尺寸及相關放線工作,做到準確無誤、標示明顯。 5、架梁過程中,有關捆梁、吊梁、落梁等均應符合相關的質量要求和安全要求。 6、嚴格執行工序檢驗制度。 7、架梁設備拼裝完成后,必須先進行試運行,檢查各連接部位是否牢靠,電氣連接是否正確,液壓系統是否有漏油現象,機械及結構部分是否有卡滯現象,各轉動部位潤滑情況,油箱內油位情況。 8、試運行液壓系統,縱向走行軌道是否牢靠、可靠。 9、每架完一跨,必須
38、對架梁設備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無問題后方可進行下一跨架設。 10、安裝作業不準超負荷運行,不得斜吊提升作業。 11、架橋機橫移、運梁車運梁時,行走輪兩側均應有人隨行監護,如速度失控,應馬上斷開電源,并用鐵鞋強制停機。 12、架橋機就位必須嚴格控制位置尺寸,確保箱梁順利安裝。第七章 安全操作規程一、吊裝安全操作規程 1、指揮信號 在起重吊裝作業過程中,確保生產安全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起重往往與安裝工作并行推進,有賴于幾方面直接配合,統一指揮,統一行動。因此,依據一定的指揮信號,所有工作人員都要認真遵守“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有條不紊,是保證起重吊裝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原則。 本橋指揮工具采用
39、口哨、指揮旗。吊裝指揮、測控人員、起重機、卷場機司機及其它相關人員在熟悉本橋圖紙、預制箱梁編號及箱梁架設安裝位置的基礎上,應認真閱讀本安全技術規程。 2. 繩索及起重工具安全操作 (1)麻繩及鋼絲繩 1)麻繩只能用于手拉(經過滑輪)吊起不太重的荷載不能用于機動機構中,起吊較重的構件斷絲的麻繩不得使用。 2)麻繩、鋼絲繩均應防止在尖銳的鐵件或沿地(具有砂、石屑粗糙顆粒等)拖跑拉毛、耗損。尤其防止鋼絲繩曲折硬拉形成“扭結”,引起鋼絲折斷。 3)用鋼絲繩時,必須檢查有無毛刺斷絲,掌握其斷裂破損情況以確定是否可用,或調換新繩。檢查時帶手套,以防止傷手。 4)用于穿繞鋼絲繩(或麻繩)的滑輪,輪子邊沿不允
40、許有破碎現象。 5)鋼絲繩須防止銹蝕,按期涂油保養,并置放于干燥處所。使用中的鋼絲繩最少每一月至一個半月涂油一次;保存時,最少每半年涂油一次。 6)在操作過程中,應隨時防止鋼絲繩與電焊線接觸。同時亦防止鋼絲繩與供電電纜線接近,以避免事故的發生。 7)鋼絲繩夾數量應不少于4個,其間距A等于67倍鋼絲繩直徑;U型螺栓扣在鋼絲繩的尾段上,鋼絲繩卡底版扣在鋼絲繩的工作段上,安裝時應注意,不能裝反,否則固定處的強度將由正裝時鋼絲繩自身強度的80%-90%,降低為75%以至更低 (2)滑車 1)滑車在使用過程中,必須注意滑車軸和吊鉤滾珠軸承座的潤滑,潤滑采用工業凡士林和軟甘油。 2)對使用的滑車,應首先檢
41、查該滑車的允許吊重量(起重能力),是否能夠滿足實際吊裝所應有的安全負荷。當未標明滑車噸位時,應通過計算確定其負荷。 3)使用滑車起重時,禁止用手接觸攀抓正在行動中的鋼絲繩索。十分必要時,也只能用撬棍接觸鋼絲繩,并不得硬撬,嚴防彈出傷人。 4)應注意鋼絲繩的牽引方向和導向滑輪的位置是否正確,防止由于鋼絲繩脫出輪槽被卡住發生事故。 5)多輪滑車的起重量是由各輪平均負荷的,不能以其中的一個或兩個滑輪承擔全部荷載。 6)滑車滑輪直徑和卷繞鋼絲繩的卷筒直徑應不小于鋼絲繩直徑的1630倍。 7)手拉葫蘆在使用前應仔細檢查,并確認:剎車無故障,螺桿軸頭上有開口銷或鉚釘,滑輪或鏈條沒有損壞,鏈子無扭轉部分,機
42、械轉動部分正常,且轉動部分已經上油潤滑,方可使用。 (3)卷揚機: 1)設置絞車的卷筒軸線應與卷繞鋼絲繩的方向垂直。在設置最近一個導向(轉向)滑車的中心線應與絞車卷筒中心線垂直。其兩者之間的距離(即卷筒中心線與導向滑車中心線的距離)應在L20S(S為卷筒長度)范圍內,其最小極限距離亦不宜小于L=15m。 2)正在使用中的絞車,如發現鋼絲繩卷繞于卷筒上的方向不正,必須在停車后方可校正。 3)絞車卷筒上最少要卷繞鋼絲繩三圈以上,其它提升機械的卷筒也同樣要求。 4)不允許使用被折斷后連接起來的鋼絲繩,以防事故發生。 5)供應電動絞車電動機的電源線,必須采用外包絕緣材料的絕緣導線,如橡膠線或塑料線。
43、6)電動絞車斷電后,應拆去導線,因導線有可能仍然帶電。當 有保留導線的必要時,即使是時間很短也應切斷電源,而導線端部應作絕緣處理,并將其掛在離地面或地板不少于2.5m的高度處。 7)絞車使用前必須可靠地予以固定,以防受力后翻傾和開車后產生事故。錨固必須牢靠、操作時要特別注意開始升起重物時就隨時觀察絞車錨碇有無走動現象,壓重是否安全,經過初吊離地試驗后,觀察各部位均正常時,方可起吊。 (4)千斤頂: 1)使用千斤頂時,須完全掌握千斤頂的頂升能力及性能,且對所使用的千斤頂經檢查無故障或受損情況后,方可使用,以防頂重過程中產生事故。 2)齒桿式或螺旋式千斤頂的齒磨損20%時,禁止使用。 3)液壓式千
44、斤頂在氣溫低于0C時,里面的工作液體應使用油或凝固點較低的混合液體(水和甘油的化合物或其他化合物)。在平時一般使用錠子油時冬季不存在這一問題。 4)使用千斤頂頂升重物時,必須同時以木墊支撐,尤其當使用兩只千斤頂交替頂升時,支墊更不可忽視,以防事故。 5)須注意液壓千斤頂活塞容許的頂升高度,防止頂升過程中超過容許高度,引起事故。 6)禁止在高壓輸油(任何液體)管路有折裂、破損或連接不妥的情況下舉重。高壓管路的檢查和安裝,以及連接不慎,都會形成嚴重事故。 3 .起重機的安全操作 (1)系纜式桅桿起重機以及簡易的桅桿起重機構(如單柱桅桿、人字桅桿之類),均必須在使用前妥善系結好纜風繩,并經檢查其錨碇
45、確實可靠,方可吊重。 (2)起重機的技術檢驗,是確保機械技術性能的重要環節。其內容包括:檢查各種安全預防設備的動作;各種零件、部位的緊固程度;起重機軌道;電氣及機械零件、鏈條、繩索、吊升裝置的磨損情況,以及檢查電線接地等。 (3)起重機駕駛員在每次開動起重機前應放出預報音響信號。 (4)起重機駕駛員獨立移動物品,是絕對不容許的;這樣極易發生事故。只能按照掛鉤工人或信號員所發出的信號進行操縱。 (5)起重機駕駛員除對“停車”信號不管何人所發出都得接受外,其它任何信號都只能接受信號員的統一指揮,不接旁人的信號。 (6)起吊重物時,當物體在其他物件上部移動時,所吊重物必須從其上方至少高出50cm的上
46、空越過。 (7)禁止利用吊鉤或在吊升物件上帶乘人員上下,在懸空的物料上不得站人。 (8)構件吊裝用的吊索,應能保證綁扎吊裝安全。為此,除須根據構件重量、外形等特點進行合適、可靠的綁扎外,對吊索須進行計算。另外,在起吊時應檢查吊鉤的掛鉤牢靠性,以防構件滑脫,甚至使起重機突然失重而傾覆。 (9)在所吊鉤件未經固定就位(穩定)前不得脫鉤。 (10)對于重量不明的重大構件或設備,起重機駕駛員應拒絕吊升。必須經過計算求得確切重量后,才能進行起吊。 (11)禁止在6級以上風(強風)的情況下進行吊裝作業。二、T梁安裝施工操作規程 1、架橋機縱向前移 (1)軌道鋪設對于整個架橋機縱向前移來講,其順直平行牢固是
47、關系到架橋機能否連續縱移到位的保證。因此,對枕木、鋼軌的規格間隔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由計算來決定)。 (2)鋪設鋼軌,必須注意兩條鋼軌間的間隔,其實際中心線與軌道的幾何中心線偏差不應大于3毫米,鋼軌接頭可以作成直接頭,也可以制成450角的斜接頭;一般的縫隙為1-2毫米,同時必須采用標準鋼軌魚尾板聯接,其聯接螺栓不得少于四個,一般應用六個;接縫底設一道枕木,用以固定鋼軌;接頭處兩根鋼軌的橫向位移或高低不平偏差均不得大于1毫米;兩條鋼軌的接頭應錯開500毫米以上。 (3)縱移前,縱向天車應置于導梁后,并鎖死以增加后端平衡重量,確??箖A覆,安全系數大于1.5。 (4)鑒于縱移時,前支腿撓度過大,因此縱
48、移前,視其前端導梁頭的撓度,拆除前支腿或提升前端支承桿,以保證有足夠縱移上墩的空間;否則須采取措施,如用釣魚法將導梁頭稍微吊起。 (5)檢查索引卷揚機、滑車和牽引用的鋼絲繩是否符合安全技術規定,是否配套,中橫梁聯結是否穩固妥當,消除架橋機上下建筑材料物及前進沿途障礙物。 (6)架橋機縱移必須在白天進行,嚴禁在夜間進行移動架橋機作業,兩臺卷揚機應保持慢速同步,并注意觀察架橋機的穩定情況,如有不妥,停機處理后,方能繼續縱移(注意:架橋機的縱移必須一次連續縱移到位,必須落實穩定措施后,才能下班停止作業,禁止是懸臂狀態過夜)。 (7)縱移到位后,必須盡快安裝好前支腿,保持架橋機整體穩定,并注意確??鐝?/p>
49、空間,前、中、后支腿及上、下天車梁面,應保持基本水平,其相對高差控制在50毫米以內。) 2、預制構件橫移 (1)準備工作,先在T梁等構件的兩端端頭彈好中線,掛垂球以檢查施頂及橫移時的傾斜度,及時校正,保持其垂直度。再在T梁等構件的兩吊點處放置鐵凳,托架(即馬鞍)千斤項等,調平符合要求,使千斤頂與馬鞍受力(注意:千斤頂起重噸位不得小于頂升構件的1.2倍,一次頂升高度應為活塞行程的1/3)。 (2)千斤頂施頂作業分兩步進行。第一步,將T梁等構件頂高10毫米左右,觀察情況;第二步,起動千斤頂將T梁等構件頂離底板,使橫移平車順利托入梁底并就位,然后卸除千斤頂,準備橫移。施頂作業時,應防止發生以下情況:
50、(1)施頂過程中,梁身偏斜;(2)鐵凳底座支承能力是否適應,有否出現不平整或突然下降傾斜現象。 (3)在橋面上設預制場,必須對支承千斤頂底座的橋面板受力狀況進行驗算,防止倒梁事故的出現。 (4)千斤頂起落T梁等構件應使用螺旋千斤頂,嚴禁使用油壓千斤頂,同時還必須兩端交錯進行,不得同時起頂,起頂過程要有專人墊木板,使其底面與保險墊木間的距離宜控制在30-50毫米以下。 (5)T梁等構件鋼筋砼面與鋼板、鋼板與鋼板之間應放木板、麻袋片或橡膠皮等,防止滑動或造成局部應力無窮大。 (6)T梁等構件橫移使用3-5噸手動葫蘆,一端固定在對應的另一個梁底座鋼筋砼上,另一端拉動橫移平車,橫移前,先讓手拉葫蘆受力
51、,檢查鋼絲繩是否正常,橫移時,應有專人指揮,并保持兩端同步運行,軌道接頭要平整。 (7)在整個構件橫移的過程中,兩端必須有穩妥的斜撐式托架支護和用扁擔梁垂直支撐在橫移平車上,使構件與橫移平車連成整體以加強橫移作業時橫向穩定性。 (8)構件橫移到縱移軌道就位后,按1、2、3點的要求,將構件安放在縱移平車上。 3、構件縱移運輸 (1)構件縱移運輸從預制場拖運至架橋機下起吊,若拖運距離太遠,中間除加卷揚機接力外,還要求卷揚機位置和轉向滑車位置要注意調整拉力方向,保持直線拖運。 (2)拖運前,先讓卷揚機受力,檢查前端的滑輪、銷子、鋼絲繩是否正常,各機具錨鎖是否牢固,并清除拖運軌道的障礙物。拖運開始時,
52、牽引卷揚機必須低檔慢速運行,再逐步升到中檔運行,嚴禁高速運行。 (3)拖運過程中,應設專人指揮(用旗語、對講機、哨子等)進行,各運行平車必須有人同時拿著三角楔塊跟隨前進,隨時觀察構件固定、穩定及平行運行情況;應特別注意的是在橋梁縱坡較大、運距長情況下,必須做好防止牽引鋼絲繩拉斷、構件下沖的防護措施,同時還必須在每隔2030M設一橫二縱三根橫木的防沖剎車措施,以防不則。 (4)停車轉換鋼絲繩、卷揚機時,平車輪應及時加塞木楔,以防滑動下溜;運動終點位置時,亦應設止輪器,防止構件沖撞架橋機的中橫梁。三、構件吊裝 1、吊裝前,應做好如下準備工作 (1)檢查卷揚機制動系統,以防止失靈; (2)檢查整個起
53、吊系統是否配套,注意鋼絲繩通過滑車是否跳槽,使部件軋傷或斷鋼絲繩; (3)檢查鋼絲繩是否破損,在纜筒上是否排列整齊,固定繩頭有否松脫; (4)構件就位時,鋼絲繩在卷筒圈數是否保持在10圈以上; (5)檢查電器系統是否受潮; (6)檢查吊帶與構件接觸處的墊隔等。 2、當構件吊離縱移平車5-10CM時,暫停提升,移走縱向平車,對各重點部位進行觀察(特別是起重鋼絲繩的排列,必須有序、平整、密實,防止上層鋼絲繩受力橫向擠壓而損傷下層鋼絲繩),確無疑問,才能繼續起吊。若構件重心在架橋機后跨時,禁止大距離橫向移動,應盡量做到在天車梁跨中起吊,后跨橫移范圍不得超過架橋機軸線左右1.0米。 3、構件進入前跨后
54、,應先降低其懸空高度,使之在最低的位置進行橫移,禁止橫移與縱移動作同時進行,應分別操作。 4、起吊運行過程要保持動作的連續性,減少停頓和起重次數;吊重后的起重系統的縱橫移速度必須控制在2米/分鐘的水平,以減少該架橋機的擺動幅度;降落時必須平衡,防止構件本身出現大幅度擺動而使架橋機受沖擊。 5、構件降落至距支座5-10CM時,要校對兩個伸縮縫的尺寸,確認無誤后,再降落就位。先放固定端后放滑動端,特別須強調的是該構件就位前,必須對構件的平面,豎向位置的檢查,及最后一塊構件就位時的位置是否夠位。 6、每孔第一根T梁(即邊梁)等構件就位后,待重量落在支座上,要立即設置支撐、斜撐等,在未作好支撐前,不得拆除吊帶、吊夾等。吊裝第二根T梁等構件,要加強觀察,注意指揮,防止碰撞第一根T梁。 7、邊梁架設后,要隨即架好中梁并連成一體,不能使邊梁旋轉的時間過長,以防傾斜。若需在墩頂上橫移,落梁的必須做好以下工作:在橫移前,必須把兩根大梁橫向聯接,鋼筋焊牢固定好。清除墩上障礙物,鋪好滑道,做好大梁橫移就位各種準備工作。大梁橫移操作人員,必須統一指揮,采用手拉葫蘆、千斤項、預拉力拉伸機等,使兩端同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