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人工挖孔灌注樁施工工藝1、工藝流程 測量放線、定樁位 開孔成孔作業(分節挖土和出土)安裝護壁模板、同時校核孔位灌注混凝土護壁(C15)拆模重復作業至設計樁底標高驗孔吊放鋼筋籠灌注樁身混凝土驗收2、施工準備挖土設備:挖土用鐵鍬、鐵釬、鐵錘、風鎬。出土機具:手搖轆轤和提土桶。通風機具:1.5kW的鼓風機和空壓機,配以直徑100mm的塑料送風管,用于向樁孔內強制送入風量不小于25l/s的新鮮空氣。護壁模板:采用鋼結構半圓模板。3、施工方法(1)測量放線、定樁位放出樁位中心線并進行復核,以樁孔中心為圓心,以樁的設計半徑加護壁厚度為半徑,畫出樁的開挖輪廓線并撒白灰標示。安裝提升設備時,應使吊桶的粗繩
2、中心與樁孔中心線一致,以作挖土時粗略控制中心線用,吊桶頂應進行鋼筋加固,制作成三角架,防止吊桶搖晃。(2)開孔成孔作業挖土應分層進行,每層應先開挖中間部分后周邊,并與護壁施工緊密配合,一般挖深1.0m為一個開挖節段。挖進時,吊大線錘作中心控制用,用鋼尺以地面上的基準點測量孔深,以保證樁位、垂直度和截面尺寸正確。開挖時,應間隔開挖,嚴禁相鄰兩孔同時開挖。(3)安裝護壁模板護壁模板高度為1.0m,為成型模板,由4塊組成。當一步挖深達1.0m時,應立即安裝模板,然后對模板的上口直徑和中心進行復核。對于可能滲水,或進入易坍塌的砂卵石層時,應安放護壁鋼筋:主筋為6.5盤條,間距200300mm,兩端60
3、mm做彎鉤,插入下節護壁長度應大于10mm,上下主筋應搭接,以防止護壁因自重而斷裂。(4)灌注護壁混凝土護壁混凝土采用現場攪拌。護壁厚度不小于1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于C15,混凝土拆模強度不低于13MPa,每挖一節,施工一節。首節護壁應高出地面150200mm,以防目前雨季雨水灌入孔中。(5)樁孔護壁施工圖:.。 提升裝置300c15混凝土護壁人工挖孔混凝土護壁結構圖Dt300300100900 tD+2t第一步挖孔護壁鋼筋網片配筋示意圖R10孔口周圈鋼筋設置2根均勻布置30cm30cm100cmDtttt(6)拆模拆模時間一般大于24h,必要時可提高混凝土強度等級,或加入適量速凝劑,
4、以縮短拆模時間,但拆模時間仍不得小于12h。(7)驗孔在成孔過程中應注意觀察地層變化情況,及地下水情況,及時做好記錄。成孔至設計深度后,由測量人員校核孔徑、孔深等參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8)吊放鋼筋籠鋼筋籠安放要對準孔位,扶穩、緩慢下放,避免碰撞孔壁,到位后立即固定。鋼筋籠起吊時,應兩點起吊,防止鋼筋籠發生變形。鋼筋籠安放完畢后應加查確認籠頂標高。(9)灌注混凝土鋼筋籠安放無誤后,即灌注混凝土,成孔到灌注混凝土的間隔時間不宜小于2d。4、雨季施工(1)做好現場排水,保證挖孔部位比大面場地高2030cm。(2)孔口比挖孔地面高1520cm,防止雨水倒灌進入孔中。(3)應對挖孔過程中使用的供電線路
5、即機具進行全面檢查,做好施工機具的防雨、防淹措施。二、質量標準人工挖孔鋼灌注樁實測項目允許偏差項目檢查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主控項目鋼筋籠主筋間距10鋼尺量鋼筋籠長度100鋼尺量樁中心100拉線、尺量孔深+300重錘混凝土強度符合設計要求試件報告一般項目鋼筋籠箍筋間距20鋼尺量鋼筋籠直徑10鋼尺量鋼筋材質符合設計要求抽樣送檢樁徑(不含護壁厚度)+50鋼尺量垂直度0.5吊線錘量樁頂標高+30,-50鋼尺量混凝土坍落度160220坍落度儀混凝土充盈系數1檢查灌注量三、成品保護1、進行護坡樁施工時,應注意保護好現場的軸向樁和高程樁。2、灌注混凝土前應加蓋孔口蓋對成孔進行保護,并做好標記,防止雜
6、物落入孔內。3、保護好已成型的鋼筋籠,防止扭曲、松動和變形,鋼筋籠吊入樁孔時,不要碰壞孔壁。四、應注意的質量問題1、挖土過程中,每挖完一步,應復核孔位中心及護壁與樁中心的相對關系是否正確,隨時校正偏差,以防樁中心位置、樁身垂直度和樁徑偏差過大。2、每一步挖孔結束后,應立即支模施工混凝土護壁,以免坍孔。3、鋼筋籠制作應在專用平臺上進行,鋼筋交叉點應焊接牢固,吊放時防止變形、扭曲。4、人工護壁混凝土現場攪拌,為保證攪拌質量,應在施工前做配比試驗,施工時按配合比要求,采用計量工具稱重,攪拌機攪拌,保證攪拌均勻,要做到現攪現澆。5、成孔開挖后,如發現鋼筋籠預埋鋼管位置不滿足錨桿機作業條件,可采用鉆孔機
7、在護坡樁適當位置重新開孔,以保證錨桿機正常作業。6、做好工人下井前的氣體檢測工作及通風工作。工人每日下井前要向井內放入小白鼠等檢查有無有害氣體,并對孔內通風不小于10分鐘后,方許進入作業。五、安全環保措施1、現場管理人員應向施工人員仔細交待挖孔樁處的地質情況和地下水情況,提出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應急處理措施。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備有充足的應急措施所用的材料、機械。要制定安全措施,并要經常檢查和落實。2、孔下作業不得超過2人,作業時應戴安全帽。孔下作業人員和孔上人員要有聯絡信號。地面孔周圍不得擺放鐵錘、鋤頭、石頭和鐵棒等墜落傷人的物品。每工作1h,井下人員和地面人員進行交換。3、井下人員應注意觀察孔
8、壁變化情況。如發現塌落或護壁裂紋現象應及時采取支撐措施。如有險情,應及時發出聯絡信號,以便迅速撤離。并盡快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險情。4、地面人員應注意孔下發出的聯絡信號,反應靈敏快捷。經常檢查支架、滑輪、繩索是否牢固。下吊時要掛牢,提上來的土石要倒干凈,卸在孔口1m以外。 5、施工中抽水、照明、通風等所配電氣設備應一機一閘一漏電保護器,供電線路要用三蕊橡皮線,電線要架空,不得拖拽在地上。并經常檢查電線和漏電保護器是否完好。6、當天挖孔當天澆注護壁。人離開施工現場要把孔口蓋好,必要時要設立明顯警戒標志。7、由于土層中可能有腐殖質或鄰域腐殖質產生的氣體逸散到孔中,因此,要預防孔內有害氣體的侵害。施工人
9、員和檢查人員下孔前30min把孔蓋打開,如有異常氣味應及時報告有關部門,排除有害氣體后方可作業。挖深超過10.0m時,應向孔中通風,每次下孔前10min向孔中通風,然后人員再下孔作業。8、每天至少通風2次,孔下作業人員如果感到呼吸不暢也要及時通風。9、成孔時有少量滲水、一般采用吊運土、水方法,如滲水量大,可先挖小坑,用潛水泵排水,并加強支護。10、施工現場應指定專人定時灑水降塵。六、應急措施1、挖孔過程中,因有毒氣體中毒,應立即從孔中搶救出來,并送醫院進行治療。2、開挖過程中,如遇電纜、光纜等,應立即停止開挖。如不慎遭電擊,立即送醫院治療。3、挖孔過程中,孔中隨時準備軟梯或者爬繩,以備孔內人員逃生。4、挖孔過程中挖到老的人防,用鐵鍬或風鎬,破除人防頂板,通風換氣,然后破除底板,在頂板和底板之間的空洞用磚砌好,形成樁的護壁。如人防中有水,可先用抽水泵抽水,然后再進行開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