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砂回填專項施工方案一、 編制依據: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 GB50300-2001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2-2002二、施工準備:1、材料及主要機具(1)砂的要求,宜采用顆粒級配良好,質地堅硬的中粗砂,砂中的有機含量不超過5%,含泥量應小于5%,含水率不低于10%。(2)主要機具:挖機2臺、平板振動器2臺、鐵鍬10把、水管200米、手推車3輛等。2、作業條件(1)設置控制鋪設厚度的標志,如水平標準木樁或標高樁,或在固定的建筑物土壁上、槽和溝的邊坡上彈上水平標高線或釘上水平標高木橛。(2)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面的工程中施工時,應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平的
2、措施,使基坑(槽)保持無水狀態。(3)鋪筑前,應組織有關單位共同驗槽,包括軸線尺寸、水平標高、地質情況,如有無孔洞、溝、井、墓穴等。應在未做地基前處理完畢并辦理隱檢手續。(4)檢查基槽(坑)、管溝的邊坡是否穩定,并清除基底上的浮土和積水。三、操作工藝1、工藝流程:檢驗砂質量分層鋪砂灑水夯實或振搗找平驗收。2、分層鋪砂(1)鋪筑砂的每層厚度,一般為2030cm,不宜超過30cm,分層厚度可用樣樁控制。視不同條件,可選用夯實和振搗的方法。(2)分段施工時,接槎處應做成斜坡,每層接岔處的水平距離應錯開0.51.0m,并應充分壓(夯)實。(3)夯實和振搗;夯實振搗的遍數,由現場試驗確定,一般橫向和縱向
3、不少于4遍。夯實振搗時半邊壓半邊。邊緣和轉角處應補夯密實。3、找平和驗收;(1)施工時應分層找平,夯壓振搗密實,并應設置檢查點,用200cm3的環刀取樣,測定干砂的質量密度。下層密實度合格后,方可進行上層施工。用貫入法測定質量時,用貫入儀、鋼筋或鋼叉等以貫入度進行檢查,小于試驗所確定的貫入度為合格。(2)最后一層振搗(夯)完成后,表面應拉線找平,并且要符合設計規定的標高。四、質量標準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1、地基承載力。由設計提出要求,在施工結束后,一定時間后進行地基的承載力檢驗。其檢驗方法也因各地設計單位的習慣、經驗等不同,選用標貫、靜力觸探及十字板剪切強度或承載力檢驗等方法。按設計指定方法檢驗
4、。其結果必須達到設計要求的標準。每個單位工程不少于3點,1000m2以上,每100m2抽查1點;3000m2以上,每300m2抽查1點;獨立柱每柱1點,基槽每20延長米1點。2、振搗密實系數。現場施工隨時檢查分層鋪筑厚度,分段施工搭接部位的密實情況,加水量區振搗遍數,按規定檢測密實系數結果應符合設計要求。檢查施工記錄。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規定主控項目1地基承載力設計要求2密實系數設計要求一般項目1砂料有機質含量(%)52砂料含泥量(%)54含水量(與最優含水量比較)(%)25分層厚度偏差(與設計要求比較)(mm)50五、成品保護1、回填砂時,應注意保護好現場軸線樁、標準高程樁,防止碰撞位移,并應
5、經常復測。2、地基范圍內不應留有孔洞。完工后如無技術措施,不得在影響其穩定的區域內進行挖掘工程。3、施工中必須保證邊坡穩定,防止邊坡坍塌。4、夜間施工時,應合理安排施工順序,配備足夠的照明設施;防止砂鋪筑超厚。六、應注意的質量問題1、大面積下沉:主要是未按質量要求施工,分層鋪筑要嚴格執行操作工藝的要求。2、局部下沉:邊緣和轉角處夯打和振搗不密實,留接槎沒按規定搭接和夯實。對邊角處的夯打振搗不得遺漏。3、密實度不符合要求:堅持分層檢查砂地基的質量。每層的純砂檢查點的干砂質量密度。必須符合規定,否則不能進行上一層的砂施工。4、砂墊層厚度不宜小于100mm;凍結的天然砂不得使用。七、質量記錄1、施工現場的工程地質勘察報告。2、地基釬探記錄。3、地基隱蔽驗收記錄。4、砂的試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