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滲井施工方案一、準備工作1、滲井施工前,首先查清沉井部位的地質水文及地下障礙物情況,摸清臨近建筑物、地下管道等設施的影響情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施工中出現問題,影響正常施工。2、做好滲井下沉過程中的降排水工作,并配備備用電源,以保證沉井挖土過程中不出現大量涌水、涌泥或流砂現象,以避免造成淹井事故。3、滲井上部設置安全平臺,周圍設置欄桿,井內上下層立體交叉作業,設安全網、安全擋板,避開在出土的垂直下方作業。二、施工工序場地平整、測量放線-機械挖土至標高-安裝墊架、刃腳地基處理-坑內制作滲井刃腳-刃腳混凝土養護-(至70%混凝土強度)-滲井井壁1次制作-井壁混凝土養護(至70%混凝土強度)-拆除模
2、板、墊塊-滲井挖土下沉-接高滲井-滲井頂面處理-滲井封底。1、平整場地清除地面雜物后,鋪筑0.5m厚的砂礫墊層,以確保第一節滲井結構的穩定。2、第一節滲井施工 由于滲井自重較大,刃腳踏面尺寸較小,應力集中,場地土承載力較小,在平整后的場地上刃腳踏面位置處對稱的鋪滿墊木,加大支持面積,在刃腳位置放置刃腳角鋼,立內模綁扎鋼筋,立外膜,開始澆筑第一節滲井混凝土,待強度達到設計強度時進行下沉。施工采用的模板經檢算滿足剛度要求,外模板光滑經利于井節的下沉。3、拆模及抽墊滲井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時可拆除模板,待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抽撤墊木。抽撤墊木對稱進行,以免引起滲井井壁開裂、移動或傾斜,在抽撤
3、墊木過程中,每一根墊木應立即用砂礫回填并搗實。4、挖土下沉滲井挖土下沉采用人工挖土,以便使滲井均勻下沉,同時方便清除井下障礙物,滲井深度較大時應可以采用小型鼓風機向井下送風,保證氧氣供給,確保安全施工。5、接高滲井第一節滲井頂面下沉至地面還剩12m時停止挖土,接筑第二節滲井,接筑前應使第一節滲井位置正直、頂面鑿毛,然后立模澆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再拆除模板繼續挖土下沉。6、滲井頂面處理滲井頂面應高出地面80cm以防止泥土或雜物進入井內,并在滲井頂部設置鋼筋護欄。滲井外設置隔離柵、井壁涂刷警示標語。在滲井下沉過程中,加強觀測,如發現隨著深度的增加,下沉速度加快,及時進行處理,達到
4、設計標高后,對基底承載力檢驗和沉降性觀測,如發現不穩定,及時采取處理措施。7、沉淀池施工 主井完成后,進行沉淀池施工,用全站儀放出中心坐標,在四周埋設定位龍門樁,放樣出沉淀池輪廓線,然后開挖基坑,澆筑C20混凝土封底?,F場綁扎、安裝鋼筋,內側支立定型鋼模板,外膜采用土模,就地澆筑混凝土,混凝土澆筑后至少養護7天。8、集水井施工集水井和通道或路基邊溝一起現場澆筑。9、埋設橫向排水管根據滲井、沉淀池、集水井的位置,放樣排水管的埋設位置,依據設計要求確定埋置深度,控制基坑開挖深度?;A開挖后應用平板振動夯夯實,并人工清理平整基底。關節從下游開始安裝,使接頭面向上游,每節管應緊貼于基底上,以保證受力均勻。兩管節接頭間預留1沉降縫,為防止滲水接縫應做止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