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縣XX公館深基坑支護專項施工方案XX省XX工程公司XX年XX月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報審表工程名稱:XX公館B棟住宅樓致:XX市XX建設監理咨詢X縣公司我方已根據施工合同有關規定完成了 XX公館B棟深基坑支護專項施工方案 的編制,并經我單位上級技術人員負責人審查批準,請予以審查。附:腳手架工程施工方案 項目經 理: 項 目 部(章): 日 期: 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意見:專業監理工程師: 日 期: 總監理工程師審核意見: 項目監理機構: 總監理工程師: 日 期: X縣XX公館深基坑支護專項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1.1 本工程位于XX路與XX交匯處,基坑深度約5.2m,基坑面積約2000。為確保地
2、下室基礎施工安全。特制定本方案。二、施工安排 2.1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為加快施工進度。采取先卸載,后支護的方法。卸載即拆除基坑邊北向及東向磚砌圍墻1.8m高處。然后在基坑邊砌磚護壁。磚護壁即為鋼筋砼擋土墻的外模。 2.2 施工順序人工清理基坑按高度1m分段砌筑磚護壁磚護壁內側每砌1m高灌C20細石砼搭設腳手架砌第二段磚護壁磚護壁外側抹1:2水泥砂漿拆除腳手架。2.3 技術措施2.3.1 本工程屬深基坑,邊坡開挖前應作出系統的開挖監控方案,委托第三方實施監測。監控方案應包括監控目的、監控項目、監控報警值、監控方法和精度要求、監測點的布置,監測頻率、工序管理和記錄制度以及信息反饋系統等。2.3.
3、2 監控目的:確保建筑基坑安全和保護基坑周邊環境。2.3.3 監控項目:按下表選擇,采用儀器監測和巡視檢查相結合的方法。 建筑基坑工程儀器監測項目表監測項目測點布置位置監測類別深層水平位移基坑周邊中部、陽角處應測地下水位基坑周邊和被保護對象的周邊或兩者之間應測周邊地表基坑邊中部或基坑有代表性的部位和裂縫應測周邊管線變形管線一節點、轉角點應測2.3.4 在基坑內工程施工和使用期間,每天應進行巡視檢查,包括以下內容:2.3.5 支護結構:包括支護結構成型質量和有無裂縫和較大變形,沉陷和滑移,基坑有無涌土、流砂和管涌。2.3.6 施工情況:開挖后土質和巖土工程勘察報告的差異情況,基坑開挖分段長度、分
4、層厚度是否與設計相符,場地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否正常排放,基坑周邊地面是否超載。2.3.7 周邊環境:周邊建筑、道路、管線有無(新增)裂縫、沉陷、破損和泄露情況。2.3.8 監測設施:基準點、監測點、檢測儀器的完好及保護情況。2.4 監測點布置基坑開挖前在基坑邊及鄰近建筑物布置監測點,監測點間距一般不大于20m;在距基坑周邊2H3H(H為基坑深度)布置監測基準點,每個基坑工程至少應有3個穩定、可靠和通視良好的基準點;監測項目初始值應在相關施工工序之前測定,并取至少連續觀測3次的穩定值的平均值。2.5 監控報警值監測項目累計值變化速率(mm/d)絕對值相對基坑深度(h)控制值基坑周邊地表豎向位移50
5、6023地表裂縫寬度1015持續發展地下水位變化1000500管線位移剛性管道壓力103013非壓力104035柔性管線104035當監測數據達到監控報警的累計值,或控制值和變化速率超限,或巡視檢查中發現危機及支護結構安全和周邊建筑、管線的過大變形、壓屈、斷裂、松弛、拔出、裂縫、泄露及基坑出現流砂、管涌、隆起、陷落、嚴重滲漏等,必須進行危險報警、研究措施,阻止變形發展,達到穩定,確保基坑安全。2.6 監測頻率當監測數據達到報警值,應提高監測頻率;當有危險事故征兆時,應實時跟蹤監測。監測期應從基坑工程施工前開始,直至地下工程完成(回填后)為止。對有特殊要求的基坑周邊環境的監測應根據需要延續至變形
6、趨于穩定后結束。2.7 實施監測單位應嚴格實施監測方案,應及時處理、分析監測數據,并將監測結果和評價及時向建設方和相關單位做信息反饋,當監測數據達到監測報警值時,必須立即通報建設方及相關單位。 基坑開挖監測過程中,應根據設計要求提交階段性檢測報告。工程結束時應提交完整的監測報告。報告內容包括:2.7.1 基坑工程監測方案。2.7.2 測點布設、驗收記錄。2.7.3 階段性監測報告。2.7.4 監測總結報告。三、工期保證措施3.1 組織管理措施:根據本標段總工期,制訂詳細的施工進度計劃,明確進度目標,建立工期實施的目標體系,對提前完工的工程進行分析、總結,推廣其好的方法,好的經驗;對延期完工的工
7、程,要追查延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重新安排進度,將損失的工期搶回來。3.2 投入滿足需要的資源,包括人力、物力、財力。3.3 本工程工程量大,要合理安排交叉作業,協調好各隊、各班組、各施工作業面的關系。3.4 緊緊圍繞關鍵工期,按正確的施工工序進行施工,確保關鍵工期,以按時完成。3.5 建立獎罰制度:對將工期提前的班組給予一定的經濟獎勵,對將工期拖延的施工班組進行處罰或更換施工班組,做到工期與經濟效益掛鉤。3.6 協調好與甲方、監理、設計單位的關系,各單位互相配合,對圖紙上標示不明、錯誤或設計變更的部分要及時提出,不能因施工圖紙方面的原因拖延工期。3.7 在取得有關各方的支持下,積極推廣新技術
8、、新工藝,采取先進機械,以加快施工進度。3.8 盡量在天氣好的時間里加快施工進度,避免下雨或其他惡劣天氣影響進度和質量。3.9 在技術上,認真做好與各施工班組及各分部分項的技術交底工作。3.10 在質量上,做到精心組織施工,加強質量檢查,明確工藝的質量要求,做好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如出現質量問題而返工返修,就會影響工期的現象發生。四、施工進度計劃4.1 本基坑支護工程施工總工期為10天4.2 磚砌護壁施工進度計劃序號工期施工項目施工天123456789101施工準備12砌體工程63磚護壁抹灰64養護及掃尾階段注:砌體工程包括鋼筋及砼工程五、施工方案及工藝要求5.1 磚砌護壁采用MU10實心磚,M
9、10水泥砂漿砌筑。用于地下室8軸2-W軸,承臺處磚墻外邊平承臺邊并扣除粉灰厚度30mm,護壁為地下室砼擋土墻的磚模。5.2 磚砌護壁每次砌筑高度不超過1米。內側填C20細石砼。每次填筑高度不超過0.5米,并振搗密實。護壁內側沿基坑高度方向間距1米。水平間距0.5米。打入16錨筋。打入土層深度不少于400,伸入磚墻內不少于180。(其具體做法詳見附圖)5.3 本磚砌護壁要求砌筑質量較高,施工時一定要嚴格按操作規程,紅磚砌筑前,應提前1-2天濕水至紅磚內不少于20-30mm。砼澆搗前,墻體亦應澆水濕潤。施工過程中,砌體澆水養護不少于7天。砼養護不少于14天。5.4 砌體施工時嚴格按規范要求砌筑,砂
10、漿飽滿度必須達到85%以上。5.5 磚護壁砌筑時應搭設鋼管雙排腳手架,立桿橫距1.3m,縱距1.8米,步距砌筑時1.35m。粉刷時點距1.8米,在架體外則每隔3.6米設置斜撐1道。六、文明施工措施6.1 文明施工目標 嚴格執行XX省建設工程文明施工標準,創建清潔衛生的環境,保證現場文明施工的整潔、有序。6.2 文明施工保證措施6.2.1 工程實施時按XX省建設工程現場文明施工管理暫行規定執行。6.2.2 建立健全文明施工檢查考評制度,項目部每周進行一次自檢,同時要配合監理部門對文明施工的檢查。項目經理部指派項目副經理主抓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工作,并將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工作開展的成效優劣與否與各專
11、業班組和管理人員效益掛鉤。6.2.3 施工場地出入口應設置洗車槽,出場地的車輛必須沖洗干凈。6.2.4 施工場地道路必須平整暢通,排水系統良好。材料、機具要求分類堆放整齊并設置表示牌。嚴格用地管理,臨時工程等設施均安排于計劃用地紅線內。6.2.5 施工人員及管理人員均應佩戴胸牌上崗,上崗時并必須戴安全帽,并做好施工現場的安全保衛工作,采取必要的防盜措施,建立門衛值班制度,并設專職保安值勤,非施工人員不得擅自進入施工現場,施工人員著裝不合安全規定的也不準進入施工現場。6.2.6 主動協調好周邊關系,減少應施工造成不便而產生的各種糾紛。七安全技術措施7.1 根據工程情況,配備一名專職安全員。成立以
12、項目經理為組長,專職安全員為副組長,其他管理人員及班組長為組員的項目安全領導小組,加強安全管理。7.2 項目經理對本項目安全施工全面負責,專職安全員負責日常安全檢查工作并監督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7.3 責任具體落實到人,誰的環節出了問題追究其責任。做到層層把關,多級監督、檢查。7.4 坑頂處周邊設高不小于1.2m的圍護,基坑周邊頂部設置兩道護欄(上下道護欄高1.2m、0.6m),護欄柱采用483.0鋼管打入土中500m深,柱間距2000m,柱離基坑邊壁500m經檢查護欄不穩固處,加設鋼管斜撐支頂牢固,防護欄桿邊在夜間應設置紅燈示警。7.5 施工前,通過詳細調查勘測,核實周邊線和地下室(構筑物)
13、布置走向、幾何尺寸和埋深,確認基坑開挖和支護施工不會對其產生破壞作用時,方可進行施工,嚴禁施工破壞各種管線及地下室(構筑物)等。不可避免時,要報設計變更,采取措施處理。7.6 車輛限載限速。在基坑未支護之前,對激動車輛采取限載、限速措施,禁止載重超過5噸的重車進入,限制車速在15km/h/。7.7 基坑邊堆料應距基坑上部邊緣不少于2m,堆載值控制在設計允許值之內,堆料高度不大于1.0m。7.8 在基坑西向以設置運土斜道,基坑上下施工人員利用運土斜道,挖出運土斜道時,用扣件式鋼管搭設上人斜道,斜道寬度不應下于1.5m。7.9 施工臨時用電的安裝、拆除由持證電工操作,電器必須嚴格做好保護接零、接地和使用漏電保護器,實行一機一閘。7.10 在基坑的施工期和使用期,應控制不利于基坑側壁穩定的因素產生和發展,不應隨意開挖坡腳,防止坡頂超載。應避免地表水及地下水大時滲入坡體,并應對有利于基坑側壁穩定的相關環境進行有效保護。7.11 按照“舍小求大、顧全大局”的原則,以“保安全、保質量、保工期”為中心,以圓滿完成本工程為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