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時光隧道洞門墻施工方案1 編制依據及編制范圍1.1 編制依據本實施性施工方案根據以下文件資料進行編制:(1)英山縣工業新城和諧大道西路時光隧道施工招標文件及相關來往文件、施工圖紙、施工承包合同。(2)國家現行規范、標準、技術資料及有關法律法規。(3)工地現場調查、采集、咨詢所獲取的資料。(4)我公司擁有的技術裝備力量、機械設備狀況、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及歷年來在類似鐵路工程施工中積累的施工經驗。(5)依據GB/T19001-2000質量標準體系、GB/T2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和GB/T28001-2001職業健康安全標準建立的質量和環境管理體系、JGJ 130-2011腳手架搭
2、設規范和程序文件。1.2 編制目的為了有效指導時光隧進出口洞門墻施工順利進行,確保時光隧道進出口洞門墻施工質量和安全,特編制本方案。1.3 編制范圍英山縣工業新城和諧大道西路時光隧道及接線工程時光隧道進出口洞門墻施工。2 工程概況2.1 工程主要情況英山縣位于湖北省東部,地理位置東經115353 11642,北緯30310 31858,北與安徽省金寨、霍山毗鄰,東與安徽省岳西、太湖交界,南與蘄春、浠水接攘,西與羅田相鄰。西距省會城市武漢170 公里,東距安徽省會合肥200 公里,規劃的武合高速公路貫穿全境。工業是縣域經濟的重要支柱。為加快英山縣工業經濟發展步伐,英山縣樹立了工業強縣理念。英山縣
3、是一個集老區、山區、庫區為一體的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工業發展滯后于周邊城市,工業建設處于起步階段,英山經濟發展是農業相對突出,工業滯后,第三產業不足,近幾年來,英山縣委、縣政府緊緊把握改革開放的歷史機遇,科學決策,提出“特色富縣、工業強縣、旅游活縣、科教興縣”戰略,全面建設“全國名茶縣、新型工業縣、生態旅游縣”。工業新城建設是英山實現經濟騰飛的必然選擇。和諧大道西路是英山工業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城市設計路網中的一條東西向道路。明洞襯砌采用C25鋼筋混凝土,復合式襯砌二次襯砌采用C25鋼筋混凝土。2.2 設計情況隧道洞門結構采用C25鋼筋混凝土結構,墻底地基承載力300kpa。3 施工準備
4、情況3.1技術準備技術準備工作分為內業技術準備和外業技術準備。內業技術準備主要包括:認真閱讀、審核施工圖紙和施工規范;編寫各種有針對性的質量、安全保證措施;編寫施工安全手冊,組織施工人員崗前技術培訓。外業技術準備主要包括:現場詳細調查與地質勘探;進行地材調查、原材試驗;各種砼、砂漿配合比的配制選定;施工作業中所涉及的各種外部技術數據。技術準備工作做到準備項目齊全,執行標準正確,內容完善齊備,超前計劃布局,及時指導交底,重在檢查落實。3.2勞動力組織洞門墻施工勞動力配置情況統計如下:表3-1 進洞施工勞動力配置情況序號工種數量備注1模板工10人2電焊工5人3混凝土工6人4普工5人5電工2人6鋼筋
5、工12人7腳手架工8人合計483.3機械配備 見表3-2主要施工機械設備配置表。表3-2 主要施工機械設備配置表序號機械設備名稱規格及型號數量技術狀況備注1裝載機廈工953C1良好2挖掘機ZX200-31良好3鋼筋切斷機GQ401良好4發電機400kw1良好5鋼筋調直機GJT5-121良好6交流弧焊機BX1-500-A10良好7混凝土罐車陜汽德龍F20002良好8空氣壓縮機FHOGD-132F4良好9彎曲機HDJZQ-201良好10砼輸送泵HBT601良好11砼攪拌站HZS751良好3.4物資材料準備進出口洞門施工物資材料準備情況如下:表4-3 物資配備表序號材料名稱規格及型號數量備注1商品砼
6、C251210.78m2模板鋼模300m23鋼管5010000m4鋼筋2268t4鋼筋82.3t4 施工方案4.1 總體方案根據設計圖紙的要求,并結合施工現狀,制定總體施工順序如下:清理基礎立鋼管腳手架鋼筋綁扎模板安裝加固混凝土澆筑。4.2 施工要求(1)尺寸:洞門端墻按施工設計圖結構尺寸施工。(2)材料:時光隧道進出口洞門墻采用C25混凝土。(3)施工規定:洞門墻施工總體遵循從下往上分層澆筑。(4)洞門墻混凝土施工完成后,依據圖紙對洞門墻砌筑花崗巖飾板及人工裝飾石。(5)洞門端墻應避開雨、雪季施工,并及時做好邊仰坡周圍的截水溝和洞門的排水、截水設施。(6)洞門墻基礎開挖后,對基礎超挖部分應采
7、用與基礎同級混凝土進行澆筑。4.3洞門墻施工(1)基礎處理先采用挖掘機及人工開挖洞門墻基礎;開挖完后,報請監理、設計及業主進行現場勘察后,經核對,與設計圖紙無誤(達到規范要求)后,再澆注C25混凝土至設計高度。基礎處理時,應將隧道內污水采用水泵抽排至洞外且施工應迅速,避開陰雨天氣,以防水流浸泡基坑。 (2)洞門墻模板制作要求本隧洞門墻模板均采用鋼模板制作,每塊模板尺寸為(1.5m0.3 m)。模板及支架安裝必須穩固牢靠,接縫應嚴密不漏漿。(3)混凝土立模加固為防止洞門墻澆注出現有跑模現象,可進行分層澆注但每次澆注高度不得大于2m,應將施工縫設置在模板接縫處,立模中應控制好兩側模板高度,確保施工
8、縫在同一平面內,施工縫處設置接茬鋼筋按要求進行布設并應進行鑿毛處理。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必須清理干凈并涂刷隔離劑,混凝土澆注前,模板內的積水和雜物應清理干凈。洞門內、外處搭設50鋼管雙排腳手架,橫桿間距0.9m, 每排立桿均安裝通長剪刀撐,為確保不影響洞內施工腳手架搭設時預留寬5.4m高4.8m行車道。在最外層設置4560斜撐以確保整體腳手架穩定,洞門墻內側設置拉桿穩定模板。 4.4 混凝土澆筑混凝土采用商品砼,混凝土輸送車輸送,汽車泵泵送入模;采用插入式振動棒振搗密實。混凝土振搗時,振動棒不得觸碰模板。端墻及擋墻混凝土標號為 C25。5 安全質量措施5.1 安全措施1、建立以分部經理為首的“
9、安全保證體系”,以加強施工作業現場控制和職工的安全生產教育為重點,采取定期檢查、專人檢查、班組自查、職工互查相結合,深入開展創建安全標準工地活動,確保本工程施工安全。2、執行安全教育制度并做好登記。工程開工前,對所有參加本工程施工的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組織學習有關安全規則、規定,并結合本合同段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安全措施,進行宣傳教育。3、所有特種作業施工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非特殊工種從事特種作業。4、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并按規定佩戴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帶等安全用具。5、施工現場設安全標志,危險作業區要懸掛“危險”或者“禁止通行”、“嚴禁煙火”等標志,夜間設紅燈示警。6、規范
10、用電管理:現場電工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電工作業必須按規定使用勞動保護用品及絕緣工具,并定期檢查,不合格產品嚴禁使用;配電線路采用架空或埋地,現場移動式電器一律采用橡皮絕緣電纜,加裝觸電保護器,通過道路必須穿管埋地敷設;施工用電設備和配電箱金屬外殼連接專用的保護零線,并明顯標識;配電系統按總配電(一級)分配電(二級)開關箱(三級或末級)設置,并實行兩級漏電保護;末級按一機一閘一漏一箱的要求設置,閘具、熔斷器參數與設備容量相匹配;建立現場用電管理檔案,做好電工巡視檢查維修記錄;配電箱做好防漏措施,門鎖齊全,各級箱體進行統一編號,箱內線路按用途進行標記,箱內張貼電氣線路圖和檢查維修記
11、錄表。7、洞門施工前,要做好統籌安排,盡量避免交叉作業。8、盡量保證夜間施工作業人員有足夠的睡眠,避免夜間作業人員出現疲勞狀態,避免發生不必要的質量、安全事故。9、加強施工照明,保證施工現場有足夠的照明。10、作業區域車輛限速行使,并派專人指揮洞內交通。成洞地段車速不得大于20km/h。11、洞門施工時,應搭設全封閉的腳手架作業平臺。5.2 質量措施1、項目部成立質量管理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任組長,項目總工程師、副經理任副組長,各職能部門和各項目負責人任組員,全面負責質量創優計劃的貫徹落實。實行三級質量管理體系,即項目部安全質量部質檢工程師工區質檢員班組兼職質量檢查員,形成自上而下的工程質量檢
12、查網絡。2、采取各種形式進行職工教育、培訓,把工程質量教育形成制度,使之貫穿于施工的全過程。達到職工的崗前教育面100%,使各級人員在對工程質量的理解上、認識上樹立全新的質量意識和質量觀念,不斷提高施工工藝及工程質量的水平。3、項目經理部成立測量組,負責本標段工程的施工控制測量。配備先進的全站儀和高精度的自動安平水準儀,以提高測量精度。洞門施工前,按照設計尺寸、位置及高程,對施工部位進行放樣,并詳細記錄。4、洞門施工前,必須由主管工程師向全體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包括設計要求、施工方案、技術標準、測量方法、結構幾何尺寸及與其它工程的相互關系、施工注意事項等,使全體人員在理解設計意圖及工程質量標
13、準的情況下投入施工,并做到勤檢查、多指導,把工程技術質量標準落實到工程各部位。5、嚴格執行“三檢”制及定期檢查與經常性檢查相結合的檢查制度。在施工過程中班組之間實行“三檢”制度,即:自檢、互檢、交接檢,隱蔽工程經監理工程師檢查簽證后方能隱蔽,進行下道工序施工。6、施工過程中施工準備工作不充分不施工,試驗未達到標準不施工,施工方案和質量保證措施未確定不施工,施工方案和質量保證措施未達到標準不施工,沒有技術交底不施工,上道工序質量不合格堅決不施工下道工序。7、嚴把材料進場關,對水泥、砂石料等均進行嚴格檢測,檢測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8、項目部建立質量獎勵基金,用于工程施工過程質量控制獎勵。對施工
14、中出現不重視工程質量的班組和個人實施經濟罰款,對質量控制嚴格、規范并取得良好效果的班組和個人給予獎勵。通過經濟杠桿作用,激勵約束,充分調動全體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6 文明施工和環保、水保措施6.1 機具、材料管理(1)按照業主及本公司文明工地建設的有關要求,建立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樹立施工企業的良好形象。(2)各項臨時設施、住地,按照批準的平面圖布設,因地制宜,布局合理,整齊有序,安全衛生,禁止擅自隨意搭設。(3)各類建筑材料、砂石料、設備等要分類、分規格、分品種堆碼,放置整齊,標識齊全。(4)施工便道,場區道路要合理規劃布置,專人整修,保證暢通,做好場區、生活區的排水系統,經常清理,保持
15、排水暢通。(5 )現場布置各類警示牌,大力宣傳安全和文明施工。(6)工點施工,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做到有序展開,工完料盡、及時平整恢復場地。6.2 施工環境水土管理6.2.1防止水源污染(1)施工場地不設在水體旁,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和糞便設化糞池處理,并定期清理,生活垃圾裝入垃圾桶定時清運到環保部門指定地點堆放。(2)施工中的廢燃料、廢油及其它固體廢物不得傾倒或排入河流、池塘、水渠等水體,也不得堆放在水體旁,應及時清運至當地允許設置的地點。(3)生產廢水不得排入河流,不得在飲用水源附近清洗施工器具、機械等,防止水環境污染。(4)含有害物質的建材(如水泥等)不得堆放在水體附近,并設蓬蓋,必要時
16、設圍欄,防止被雨水沖刷入水體。(5)機械嚴禁漏油,嚴禁化學品灑落水體。(6)按要求在洞口附近設置三級沉淀池,施工廢水經三級沉淀凈化,達到排放標準后,方可排入自然水體。6.2 .2防止水土流失(1)在施工期間始終保持工地排水系統良好,臨時排水系統與永久排水設施相連接,不得淤積和沖刷。(2)洞口邊坡及時進行防護,防止雨季時雨水流沖刷坡面造成水土流失,影響排水系統,污染附近水源。(3)施工過程中的廢棄物在工程完工時及時清除干凈,以免堵塞河道或妨礙交通。(4)棄土場、施工便道在工程施工完畢后,及時按設計要求整修、復耕、恢復植被。6.2.4 防止噪聲污染(1)施工期間,由大型設備和運輸車輛等機械產生的噪聲夜間施工會對居民產生一定影響,故在村鎮居民區等環境敏感區,噪聲大的施工作業,按規定的作業時間施工,盡量避開夜間施工。6.2.5 綠色植被保護(1)因修建臨時工程破壞的地范圍之外的現有綠色植被,在拆除臨時工程時予以恢復。(2)施工期間,嚴格控制破壞植被的面積,除不可避免的工程占地,不再發生其它形式的人為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