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錄1、編制依據12、工程概況13、盾構機過礦山法隧道施工方案23.1、盾構機過礦山法隧道準備23.2、盾構機過礦山法初支隧道53.3、盾構過各接口施工方案84、工程數量及施工組織104.1工程數量表104.2施工組織105、安全文明管理目標及安全工作重點115.1 安全文明管理目標115.2 本工程安全工作重點126、 安全管理體系126.1安全管理組織機構136.2配置項目部安全管理人員136.3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131、編制依據(1)、xx地鐵五號線5302標翻靈區間隧道施工圖紙(2)、盾構施工驗收規范50204-2008(3)、xx地鐵五號線5302標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4)、
2、其他類似工程施工經驗2、工程概況翻身站靈芝站區間盾構法隧道左線設計里程范圍DK4+196.04DK5+474.01,短鏈12.411m,長1265.559m;右線設計里程范圍DK4+196.04至DK5+474.01,長1277.97。左線S465盾構機從靈芝站始發,掘進至翻身站吊出;右線S466盾構機從翻身站始發,掘進至靈芝站吊出。其中,區間部分里程因存在硬巖,采用礦山法開挖做初支再盾構通過拼裝管片的方式,具體里程如下:左線:DK4+196.04DK4+352、DK4+505.95DK4+669.947,共319.957m。右線:DK4+586.754 DK4+692.754,共106m。3
3、、盾構機過礦山法隧道施工方案3.1、盾構機過礦山法隧道準備(1)端頭墻施工:由于礦山法施工和盾構機推進相隔時間較長,礦山法隧道開挖掌子面暴露時間較長、地質較差,同時,為保證盾構機到達時,盾構機的推進力不至于將礦山法隧道掌子面推擠坍塌,在礦山法隧道與盾構隧道連接處設置端頭墻。端頭墻施工平面圖如下圖所示: 礦山法在施工到與盾構隧道連接處時,密排三排鋼格柵,水平放置的玻璃纖維筋格柵,隨隧道端頭最后三排格柵鋼架同步架設,全斷面設置單層玻璃纖維筋網,初噴40mm混凝土后,掛6玻璃纖維筋網。端頭處玻璃纖維筋格柵間距300mm,噴800mm厚的C20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為40mm。然后在玻璃纖維筋格柵噴射完的
4、混凝土后面,設置一道混凝土環梁,環梁鋼筋與礦山法隧道初支鋼格柵焊接。盾構機推進至礦山法隧道時,安排專人在礦山法隧道中玻璃纖維筋格柵墻前隨時值班觀察。玻璃纖維筋格柵配筋圖如下:玻璃纖維格柵配筋圖(2)礦山法初支段凈空檢查:在礦山法初支做完之后,應對成型隧道進行斷面檢查,看是否有侵入盾構機開挖限界,如有必須提前安排鑿除處理。(3)模筑導臺:盾構機導臺結構形式如下圖所示,導臺表面與盾構機刀盤外輪廓間預留10mm空隙,導臺內半徑為3.15m。采用HPB235級鋼筋、C30混凝土,導臺厚度為15cm。模注高度根據初期支護確定,礦山法隧道初期支護應盡量保證其設計凈空,以確保導臺上表面的標高符合設計要求,并
5、能保證混凝土導臺的設計厚度,以達到足夠的強度。導臺采取分段澆注,每段1520m,綁扎鋼筋前,將隧道初支噴射混凝土表面泥漿等清理干凈,以保證混凝土的結合緊密。嚴格控制鋼筋保護層,澆注混凝土時嚴格按照設計標高施工,以保證混凝土導臺的標高準確。導臺澆注混凝土時要注意振搗到位,保證混凝土的密實性。步進過程盾構機姿態的控制,主要依賴導臺的施工質量。所以在導臺施工過程中必須滿足設計要求、認真施工。導臺結構配筋圖為保證盾構機刀盤能順利轉動,在礦山法段進入盾構段接口處導臺留出3m不做,此處利用豆礫石與導臺面填平。3.2、盾構機過礦山法初支隧道盾構過礦山法隧道流程(1)盾構機步進盾構機上導臺后要步進安裝管片,每
6、步進1.5m安裝一環管片。在步進過程中要在盾構機前方提供反力,以確保管片安裝質量要求,增強管片防水效果。反力的提供采用在盾構機前方堆豆礫石的方法,堆放方量應根據能提供的反力確定,并隨盾構機推進時土方的損失增減土方量,保證提供足夠的反力增強管片防水質量。推進時,推進速度不能過快,控制在1025mm/min之間。(2)管片拼裝 管片在安裝前仍要進行一次檢查,再確認管片種類正確、質量完好無缺和密封墊粘結無脫落,才允許安裝。每塊管片安裝時須擰緊螺栓一次,在每環管片安裝結束后要再次及時擰緊各個方向的螺栓,且在該環脫出盾尾后再次擰緊。對掘進過程中出現的管片裂縫和其它破損,要及時觀察記錄并提醒盾構機操作手注
7、意,并要選擇合適時間對管片進行修補。管片安裝是盾構法施工的重要環節,其安裝質量的好壞不僅直接關系到成洞的質量,而且對盾構機能否繼續順利推進有著直接的影響。管片安裝采取自下而上的原則,由下部開始,先裝底部標準塊(或鄰接塊),再對稱安裝標準塊和鄰接塊,最后安裝封頂塊,封頂塊安裝時,先徑向搭接2/3,徑向推上,然后縱向插入。(3)反力提供為保證盾構過空推段時的管片拼裝質量,盾構機前方必須提供足夠的反力,以將管片環縫隙擠壓密實。采用在刀盤前方堆放豆礫石的方式提供反力,半段面6m長。推進時砼導臺對盾構機的摩擦阻力F1=摩Wg=0.33410=1023KNWg-盾構及附屬物總重=3410KN摩-摩擦系數取
8、0.3回填豆礫石受到的摩擦阻力F2=摩(D2/4/2) L石=0.3(3.146.62/4/2) 616=492KNL-回填渣土的長度,半斷面6m長。石取1. 6t/m3刀盤支撐豆礫石所受的側向阻力F3= SP (D2/4/2) k石h= (3.146.62/4/2) (0.39163.3/2) =176KN式中,S刀盤下半斷面面積,P刀盤下半斷面所受側向壓力,k側壓力系數。盾尾刷與管片之間的摩擦阻力(以2環管片計算)F4=磨2W管=0.52200=200 kN每環管片W管取200KN后部拖車的牽引阻力F5=磨W拖=0.51700=850 kN因此,盾構機掘進時堆土所提供盾構反作用力總計為:F
9、=F1+F2+F3+F4 =1023+492+176+200+850=2741KN止水條擠壓力2500KN。故前方堆土滿足止水效果要求。 (4)襯背回填豆粒石管片拼裝完成后,要及時進行管片外圍與地層間的背襯回填工作。管片背襯回填是采用510mm粒徑碎石,在刀盤前方將50導管從盾構機盾殼外伸入到盾構中體或者后體進行噴射。在背填時盾構機停止步進。豆礫石回填管片與初支輪廓之間間隙,間隙大小為300mm(初支內徑6600mm,管片外徑6000mm),每延m填充量為5.9m3,即每環至少需要填充豆礫石8.89m3。由于隧道開挖的不規整,每環豆礫石量不完全相等。吹填豆粒石是否密實,可從管片注漿孔進行檢查,
10、采用鋼筋插搗試探管片背后是否填充密實。砼噴射機放置于橋架位置,導管從噴射機引出,穿過人閘引至刀盤前方。(5)管片背填注漿注漿采用水泥砂漿,配比為:水泥:膨潤土:粉煤灰:砂:水=179:65:253:1165:338。注漿在每環管片噴射小碎石回填后進行,通過盾構機自身的同步注漿系統注漿,采用手控方式進行。注漿結束標準:采用注漿量控制。當注漿量達到小碎石理論空隙率的80%以上時,即可暫停注漿。孔隙率為37%,即每環同步注漿量不少于:V漿=8.890.37*0.8=2.6m3。(6)二次注漿由于管片背填注漿時,盾構機前方是敞開的,背后注漿填充不密實,必須對管片背后進行補充注漿。管片安裝10環后,間隔
11、6m在管片吊裝處開口檢查注漿效果,根據檢查結果,若注漿效果不好,則進行回填注漿。回填注漿采用水泥漿,通過普通注漿機,采用人工操作方式進行即可。注漿結束標準:采用注漿壓力單指標控制標準,即當注漿壓力達到23bar時,即可認為達到了質量要求。3.3、盾構過各接口施工方案右線 (1) 盾構段進入礦山法段接口處理技術措施右線盾構從翻身站始發,掘進至DK4+586.754時,到達礦山法初支段。將DK4+536.754 DK4+586.754長50m定為到達段施工。該段處于碧海花園下方,取向下27的坡度,隧道拱頂埋深21m23m,上半斷面為全風化花崗巖,下半斷面存在中風化花崗巖,巖石強度在4070MPa之
12、間。接口處采用玻璃纖維筋格柵封堵墻(詳見),同時對掌子面15m范圍土體進行了注漿加固,注漿有效長度15m,橫向及豎向加固范圍為隧道拱腰以上及拱頂周圍2m土體,見下圖:圖3.3-2豎向加固范圍1)到達50m段施工技術要求:掘進速度逐漸放慢,推力逐漸降低;前50m內進行導線和高程測量,多次復測,確保盾構機掘進方向準確及軸線精度;調整掘進參數,當盾構機推進最后三環時,降低盾構掘進推力,控制在600-1000t之間,同時降低掘進速度,控制在10mm20mm/min。盾構刀盤抵在封堵墻上后,停止掘進,利用盾構機中體、前體上的潤滑孔,對盾構機周圍采用注聚氨酯進行封堵,以防止盾殼與地層之間存在空隙形成匯水通
13、道。2)盾構機過掌子面封堵墻封堵墻為玻璃纖維筋格柵做的C20砼墻,采用盾構機直接掘削破除。安全技術措施:到達段15m范圍土體已進行了注漿加固,提高隧道周圍圍巖的自穩能力,同時減少了土體滲水量。因接口處處于碧海花園1#樓下方,距離1#樓基礎6m遠。為防止盾構刀盤破除封堵墻時引起接口處周圍土體出現涌水涌泥,引起地面沉陷,危及地面建筑物安全,在封堵墻掌子面前方堆放豆礫石,以阻止可能出現的涌水涌泥,同時為盾構推進提供足夠的反力,以保證管片拼裝質量。堆豆礫石縱向長度為16m,靠掌子面8m范圍內為全斷面,后8m采用半段面堆碼,形成自然坡度。(2)礦山法段進入2#豎井接口處理技術措施盾構機破除封堵墻后,推著
14、前方的沙袋及豆礫石前進,同時按盾構過礦山法措施進行管片拼裝、襯背注漿,到達2#豎井小里程結構端墻。施工順序:在刀盤面進入結構端墻外邊時,清除刀盤前面沙袋及豆礫石(豆礫石可倒運至2#井大里程礦山法內),在端墻洞門上安裝橡膠簾布及折頁壓板等密封系統。密封系統安裝完成后,盾構機繼續推進,盾體通過洞門橡膠簾布之后,盾體后方形成一個封閉系統,可保證管片背后注漿的效果。同時,在刀盤前方、導臺上方堆放沙袋,以提供足夠的反力,保證管片拼裝質量。豎井范圍的4環管片拼裝完成后,當區間隧道貫通時,拆除此4環管片,施做洞門現澆砼框梁及剩余的豎井主體結構封頂工作。(3)盾構從豎井進入礦山法初支段接口處理技術措施在刀盤距
15、離2#豎井主體結構大里程內邊墻1m左右的時候,清除刀盤前方的沙袋、豆礫石,進行洞門橡膠簾布的安裝。橡膠簾布安裝完成后,盾構機推進進入礦山法初支段,進行管片拼裝、背后豆礫石填充及注漿。(4)盾構機從礦山法段進入盾構段處理在盾構機刀盤距離封堵墻12m的位置,在保證推力不小于450t的前提下,啟動螺旋輸送機,將刀盤前方豆礫石往外運輸。控制掘進速度及出渣量,當刀盤頂住封堵墻掌子面時,確保土倉內為滿倉土。繼續轉動刀盤,掘削封堵墻掌子面噴射砼,土倉不出土,以建立土壓。當倉內土壓達到設定值(2.2bar)時,開啟螺旋輸送機出土,盾構機進入正常掘進施工。3.3.2左線 (1) 盾構段進入礦山法段接口處理技術措
16、施1#豎井大里程端頭在盾構機到達前1個月完成土體加固。左線盾構從靈芝站始發,掘進至1#豎井大里程端頭且刀盤頂在圍護結構上后,進行圍護結構鉆孔樁鑿除。鑿除順序及橡膠簾布安裝同盾構機到達車站。(2) 盾構過豎井同右線盾構過2#豎井。(3) 盾構從豎井進入礦山法初支段同右線。4、工程數量及施工組織4.1工程數量表過礦山法段工程數量見下表:項目里程長度(m)管片環數備注左線DK4+196.04DK4+352155.96104DK4+505.95DK4+669.947163.997110含1#豎井右線DK4+586.754 692.75410669含2#豎井4.2施工組織(1)勞動力組織過礦山法段施工仍
17、為盾構隊人員,每個班作業人員為22人。每臺盾構機共需配置44人。(2)工期安排礦山法段施工進度,參考類似工程施工經驗,每個班進度在34環左右,每天進度為68環,按平均每天7環考慮。具體時間安排如下表:項目里程空推段時間洞門密封裝置安裝洞門鑿除刀具檢查更換合計左線DK4+196.04DK4+35215d15dDK4+505.95DK4+669.94716 d2 d8 d2d28d右線DK4+586.754 692.75410d2d2d14d(3)主要機具設備和材料盾構過礦山法過程中,需要的主要機具設備和材料見下表:序號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單位備注1砼噴射機1臺2豆礫石510mm2439m3管片背后回
18、填3豆礫石510mm103m3刀盤前方提供反力4水泥砂漿715m3同步注漿5洞門鋼環66104個豎井主體結構邊墻洞門6洞門密封裝置66104套折頁壓板、橡膠簾布7管片KD283環8聚氨酯水溶性10.5m3到達端盾殼封堵,每處約3 .5m35、安全文明管理目標及安全工作重點5.1 安全文明管理目標(1)五杜絕:a)杜絕重大責任職工死亡事故;b)杜絕重大交通事故;c)杜絕壓力容器爆炸事故;d)杜絕重大火災事故;e)杜絕經濟損失二萬元以上機械事故。(2)杜絕職工年因工責任死亡率、重傷率控制在0人次,輕傷頻率控制在6人次以下;(3)創建安全文明標準工地;(4)隧道施工作業場所粉塵含量控制在J163-2
19、002標準。5.2 本工程安全工作重點(1)線路及用電設備器具的保護與使用;(2)盾構機安全操作及維護;(3)交通運輸及施工組織協調;(4)高空吊裝作業,臨邊防護。6、 安全管理體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橫向到邊,豎向到底。設安全辦公室,專門從事日常安全監督檢查。安全管理人員配備充足、到位,嚴格各項制度、系統管理,保證令行禁止。詳見圖6-1:安全管理體系框圖圖6-1 安全管理體系框圖6.1安全管理組織機構6.1.1 項目經理部成立以項目經理、總工程師、項目副經理、專職安全員為首的安全領導小組,組織領導安全施工管理工作,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召開安全分析會議,分析安全保證計劃的執行情況,及時發現問
20、題,研究改進措施,積極推動項目經理部全面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開展。6.1.2 各盾構隊也成立相應安全管理組織,并設置兼職安全員(工班長),負責各項安全工作的落實,做到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預測,抓好重點,預防事故的發生。6.2配置項目部安全管理人員見表6-1 安全管理人員名單。表6-1 安全管理人員名單 安全小組姓 名職 務聯系電話組 長李長山項目經理副組長呂振龍安保部部長高 瑞項目副經理劉 鵬項目副經理徐天生項目總工組 員豆小林技術部部長梁 濤辦公室主任13189751160黃俊輝設備部部長13189751053孫成果土建工程師秦茂林土建工程師陳朝飛物資主管于長安安全員131897508006.
21、3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6.3.1安全生產責任制按照項目經理總負責、專職安全員負專責、各級管理人員負相應責任的原則,全面建立并實行安全責任制和安全逐級負責制。把安全責任目標層層分解,橫向到職能部門,縱向到各級領導和每個職工,并逐級簽訂安全責任狀,形成一級保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安全生產責任保障體系。6.3.2安全技術交底制度針對本工程特點,有針對性的制定安全技術措施。每道工序開工前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及安全生產注意事項,交底至作業班組,并要求傳達到每個作業人員。具體要求如下:1)交底必須在施工作業前進行,任何項目在沒有交底前不準施工作業。 2)交底工作一般在施工現場項目部實施。3)交底必須履行交底人
22、和接底人的簽字模式,書面交底一式二份,一份交給被交底人,一份附入安全生產臺帳備查。 4)接底者在執行安全交底過程中,必須接受項目部的管理、檢查、監督、指導,交底人也必須深入現場,檢查交底后的執行落實情況,發現有不安全因素,應馬上采取有效措施,杜絕事故隱患。6.3.3安全教育制度1)加強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使廣大員工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意識,克服麻痹思想,組織員工有針對性地學習有關安全方面的規章制度和安全生產知識,做到思想上重視,生產上嚴格執行的操作規程。2)對特殊工種和施工安全有特殊影響的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門的安全操作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3)要經常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
23、教育,提高項目部全體人員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做到“三不傷害”(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4)對新入場的工人實行三級安全教育;工人變換工種,須進行新工種的安全技術教育并記錄入卡方可參加施工。5)定期輪訓各級領導干部和安全管理人員,每年至少一至二次,不斷提高安全意識、技術素質,提高政策業務水平。6)專職安全員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年度培訓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繼續從事安全員的工作。7)開展好相關主管部門及公司布置的各項安全生產活動,如“百日安全生產活動”、“安全月”、“安全周”等競賽活動,使安全生產警鐘長鳴,防范于未然。同時再根據施工生產的特點實施好“五抓”的安全教育,即:工程突
24、擊趕任務時,工程接近收尾時,施工條件好時,季節氣候變化時,節假日前后時這五個環節必須抓緊教育。 6.3.4安全檢查制度1)堅持經常檢查和定期檢查相結合的形式,及時發現事故隱患,堵塞安全漏洞。2)項目部組織月檢查,各施工隊進行周檢查,工班經常進行檢查,職工相互監督檢查。3)堅持以自查為主,互查為輔,邊查邊改的原則。安全檢查主要查措施落實、制度落實、人員落實、安全隱患和現場施工安全管理情況。4)檢查中發現的安全問題按照“三不放過”的原則制定整改措施,要求各部門配合各施工隊、各施工隊配合各工班立即進行整改,整改時一定要做到定人、定時間、定措施,保證“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真正落實。6.3.5安全員
25、跟班作業制度安全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員”標志,只要工地現場有施工就必須有安全員在場,認真貫徹崗位責任制,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及時處理。6.3.6安全警示制度禁止閑雜人員進入危險場所,危險場所要有相應的警示標志,使有關人員遵守。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嚴禁穿拖鞋、光腳,并且服從值班員指揮,遵守各項安全生產管理規定。6.3.7事故處理報告制度發生事故必須及時報告,及時處理,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事故的責任者或群眾沒受到教育不放過,整改措施得不到落實不放過,事故的責任者不得到嚴肅處理不放過。同時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針對事故原因制訂出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6.3.8班前安全活動制度建立班前安全活動制度,認真做好班前安全活動記錄,項目部及各施工隊負責人不定期對各個工班班前安全活動和安全活動記錄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6.3.9執證上崗制度所有參加特種作業的施工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未經培訓、未持操作證的人員嚴禁從事特種作業。6.3.10安全例會制度定期召開安全生產例會,分析安全生產形勢及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并研究制定改進和整改措施,提出下階段工作的安排及工作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