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臺州灣大橋及接線工程PPP模式融資和部分路段施工總承包第一合同段(K99+000K119+500)鉆孔灌注樁專項施工方案編 制 : 審 核 : 審 批 : 2016年03月目錄一、編制目的、依據及原則11.1 編制目的11.2 編制依據11.3編制原則1二、工程簡介12.1 工程概況12.2 自然條件3三、施工部署43.1 分部管理機構43.2 資源準備5四、樁基進度計劃安排7五、樁基施工方案95.1 施工工藝流程95.2 施工質量控制要點及控制方法95.3 各工序施工做法及技術質量控制標準105.4 旋挖鉆機成孔125.5 沖擊鉆機成孔135.6 回旋鉆機成孔155.7 成孔質量驗收165.
2、8 鋼筋籠的制作與安裝175.9 混凝土灌注19六、施工質量控制226.1質量目標226.2質量保證體系226.3質量保證措施24七、 安全保證措施267.1風險源的分析267.2防范措施277.3鉆進過程安全規定287.4吊車安全管理規定28八、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298.1現場文明施工保證措施298.2環境保護29一、編制范圍、依據及原則1.1 編制目的根據目前設計圖紙及相關地質報告、水文條件、總進度計劃安排和施工組織設計編制本工程樁基施工方案,用以指導本合同段內除健跳港特大橋的其他橋梁樁基工程施工,安全、質量以及成本控制。1.2 編制依據(1)浙江省臺州灣大橋及接線工程第1標段兩階段施工圖
3、設計(2)浙江省臺州灣大橋及接線工程第1標段施工組織設計(3)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 F50-2011(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標準 JTGF190-2015(5)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12(6)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 D60-2004(7)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2007)(8)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 18-2003)(9)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1)(10)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12)(11)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JTG D62-2004(12)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
4、1-2014(13)公路工程基樁動測技術規程JTG/TF81-01-2004(14)浙江省高速公路標準化實施細則(15)其它相關應遵循的法律法規條例標準1.3編制原則(1)按圖施工,施工工藝科學合理,安全可靠。(2)質量目標明確,保證體系健全,保證措施完善,滿足結構質量要求。(3)安全目標明確,安全措施可靠,確保施工安全及人身設備安全。(4)工期目標明確,計劃安排合理,保證工期措施得力,確保工程工期。(5)保護環境,文明施工,少占農田,節約用地。優化方案,控制工程造價。二、工程簡介2.1 工程概況臺州灣大橋及接線工程第一合同段(K99+000K131+100)起于浙江省三門縣六敖鎮,止于三門縣
5、浦壩港鎮,設計樁號K99+000K131+100,施工總承包路段總長32.1公里。設計為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00km/h,路基寬度采用33.5m,橋涵設計荷載為公路-級。計劃開工日期2016年4月1日,計劃竣工日期2018年12月15日,建設工期32.5個月。本標段共有35座大小橋梁,其中健跳港特大橋為全線控制性工程,單獨編制施工方案,本方案不予考慮。除健跳港大橋外,其余橋梁設計樁徑均為100cm、120cm、130cm、150cm等四種規格,設計長度由13m至63m不等。共計樁基1747根。各橋梁樁基具體結構見表2.1-1所示。為加強現場管理,本標段共設立4個分部,其中一分部負責施
6、工K99+000K103+200里程范圍內的橋梁,二分部負責施工K103+200K106+500里程范圍內的橋梁,三分部負責施工K106+500K111+900里程范圍內的橋梁,四分部負責施工K111+900K119+500里程范圍內的橋梁工程施工。表2.1-1 樁基工程量表分部名稱根數樁長(m)樁徑(cm)100120130150合計一分部(K99+000K103+200)大沙灣中橋24/12/362332繁榮1號橋28/14/424252繁榮2號橋36/9/454252繁榮3號橋28/14/424252劉塘墩大橋/12/2222341363A匝道1號橋/30/36664560A匝道2號橋/
7、12/124354C匝道橋8/6/143947D匝道橋8/4/124049六橫分離立交/24/2012254361二分部(K103+200K106+500)西港中橋24/12/362336南新中橋24/12/365053三分部(106+500K111+900)大宅中橋24/12/363542肖灣1號中橋24/12/363550肖灣2號中橋24/12/361316小宅中橋12/12/242036岙口塘1#中橋24/24/482433岙口塘2#中橋24/24/482433岙口塘3#中橋12/24/363038里加畔中橋12/24/363036麻加中橋12/24/361824四分部(K111+900
8、K119+500)S74一號分離立交/24/841082158西里中橋24/12/362158S74二號分離立交/26/43692158下莊中橋28/14/422158A匝道橋/24/33572158B匝道橋8/4/122158下港一號中橋28/7/352158下港二號中橋24/30/542158西灣大橋24/18/422158龍坑一號中橋24/12/362158龍坑二號中橋12/12/242158龍坑大橋/2430/542158小灣中橋24/18/422158項目合計/54416442061917471363本方案針對施工主要工作內容為:根據施工圖紙組織相關人員、機械設備進場,完成人員、機械
9、調配,樁基施工機械設備的安拆、移位、鋼護筒制作及打拔,鉆機成孔、制作拆除泥漿循環系統并制漿護壁、清孔出渣(包括二次清孔)、鋼筋籠的制作安裝、聲測管安裝、導管安拆、樁基砼澆筑及配合樁基的檢測。2.2 自然條件2.2.1 氣象條件項目所在地處于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濕潤、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春季降水豐富且降水過程長;初夏因冷熱高氣壓對峙,造成連綿不斷的“黃梅雨”;盛夏受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控制,以東南風為主;秋季受蒙古高氣壓影響,天氣干燥;冬季受西伯利亞冷空氣影響,出現晴冷天氣,以西北風為主。年平均氣溫17.3,極端最高氣溫37.0,極端最低氣溫-6.6;多年平均降雨量1649.
10、6mm,最大降雨量2804.3mm,最小年平均降雨量902.5mm,每年平均降雨天數169.2天,雨季主要集中在34月春雨期和56月梅雨期。測區受臺風影響頻繁,常遇臺風在鄰近沿海登陸,出現狂風暴雨,水位猛漲,一般僅釀成洪澇災害,未見因暴雨而誘發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發生。2.2.2 水文地質條件(1)地表水項目區內河發育,河網密集,沿線經過的主要水系有兩條:健跳港和浦壩港。內河一般呈獨枝狀,流量受降雨量控制,隨季節變化明顯,水流逕流短、流量較小、流程短、排泄快,降雨數天即可注入東海。(2)地下水區域內地下水主要類型為松散巖類孔隙水、紅層孔隙裂隙水、基巖裂隙水。松散巖類孔隙潛水含水層為全
11、新統海積、沖海積的粉細砂、中細砂以及亞粘土夾薄層粉細砂;全新統、上更新統的沖積、沖洪積以及坡洪積的砂礫石和含粘性土砂礫石層。主要受大氣降水和地表河水的補給,松散巖類孔隙承壓水含水層為上更新統沖積、沖洪積砂礫石含粘性土含水層,主要賦存于測區的濱海及河口、海灣平原深部。基巖裂隙水分布于工作區內的丘陵區,其含水巖層由巨厚的晚侏羅系火山巖、次火山巖及燕山晚期侵入巖組成,主要分為構造裂隙水、風化帶網狀裂隙水。(3)地表水及地下水腐蝕性判定根據地勘報告,地表水及地下水對長期浸水的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微腐蝕性,對處于干濕交替處的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強腐蝕性。2.2.3 場地地震效應根據國家地震局出版的中國地
12、震烈度區劃圖(1990),擬建工程座落于地震烈度小于度的區域內。測區設計基本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小于0.05g,地震基本烈度屬小于度區。測區歷史上沒有發生強烈地震的記載,按公路橋梁抗震設計細則(JTG/T B02-01-2008)的規定,公路工程重要構筑物的抗震設計按度區設防。2.2.4 土層分布情況由地勘單位提供資料,在鉆探深度范圍內場區地層自上而下可分主要8層:雜填土、黏土、淤泥、淤泥質粉質粘土、礫砂、圓礫、粉質粘土、中風化凝灰巖。三、施工部署3.1 分部管理機構根據浙江省臺州灣大橋及接線工程第1標段(K99+000K131+100)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文件的統籌安排,本項目內鉆孔灌注樁施工由
13、一、二、三、四共計四個分部共同完成,各分部成立管理小組,對鉆孔灌注樁施工的質量、進度、安全等方面進行標準化管理,具體管理組織分工如下表所示:表3.1-1 各分部管理小組人員及職責分工序號管理職務姓名職責和權限一分部二分部三分部四分部1組長分部經理全面負責工程策劃、資源調配、安全生產等工作2副組長總工主要負責樁基方案編制、技術復核等技術質量管理工作3副組長生產經理負責現場資源調配、工期控制等生產管理工作4組員安全總監負責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5組員質量總監負責施工質量控制、技術指導、施工安全技術交底等工作6組員試驗負責人負責灌注樁施工試驗檢測工作、負責完成管樁第三方檢測7組員專業負責人負責工程的現
14、場實施,負責人員、設備的組織和安排,負責管樁工程各個工序的施工安排等工作8組員專責安全員負責現場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3.2 資源準備3.2.1 樁基施工勞動力組織計劃表3.2-1 需用人員計劃表序號人員或工種人員安排工作內容1單項工程負責人4全面管理2質檢員8工程質量檢查、監督3現場安全員8現場安全巡查4測量員8施工放樣與控制5試驗工程師、試驗員12樁基材料,泥漿比重進行檢測6成孔隊240鉆孔施工7鋼筋籠制作安裝隊240鋼筋等材料焊接8砼灌注隊40混凝土施工9司機班40現場罐車、機械設備操控10修理工12施工設備的維修與保養11電工8施工現場用電的安裝與維修12普工40挖設護筒、現場清理等合計
15、760人3.2.2 主要材料配置計劃表3.2-2 樁基主要材料計劃表序號分部名稱鋼筋(kg)C30水下砼(m)聲測管(kg)1一分部左線大沙灣61804.91032.63216.62繁榮1號橋101771.61889.610314.73繁榮2號橋106176.51808.510729.34繁榮3號橋101771.61889.610314.75劉唐墩大橋742593.718168.437340.96A匝道1號橋232239.95457.719699.37A匝道2號橋35060.4743.63032.98C匝道橋33112.96202373.79D匝道橋28337511.42796.810六橫立交
16、840146.820921.93023211二分部西港中橋794739942825.712南新中橋108933.61778.49904.513三分部大宅中橋873091342.85744.814肖灣1號中橋88608.41545.48647.915肖灣2號中橋42078.4501.21391.916小宅中橋47776.4695.81894.4917岙口塘1#中橋98780.81482.23740.718岙口塘2#中橋99194.61557.63853.519岙口塘3#中橋79797.81171.43292.920里加畔中橋60380.411463228.421麻加中橋62447757.4213
17、2.922四分部S74一號分離立交342142.66418.917482.623西里中橋58691.2836.82491.624S74二號分離立交282645.65296.815473.125下莊中橋78651.31200.23703.226A匝道橋228645.3418513835.327B匝道橋35642.2362990.228下港一號中橋178561.32376.64480.729下港二號中橋94276.51215.79079.630西灣大橋135634.72323.87239.831龍坑一號中橋78963.41185.83325.132龍坑二號中橋56348.2254.2670.233
18、龍坑大橋136473.62374.86279.734小灣中橋87524.11847.49885.1合計2283015.353043.3130050.93.2.3 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表表3.2-3 樁基施工主要機械設備表序號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數量國別產地制造年份額定功率1沖擊機CK150030上海2012752回旋鉆機GF30030洛陽2014753旋挖鉆機TR240(280)4徐州2013240(265)4泥漿泵3PNL100鄭州2015205汽車吊25t16長沙2013/6空壓機Y250M1-630洛陽2014/7螺紋軋絲機XWD516太原201268鋼筋彎曲機CJ7-4016成都20137.5
19、9鋼筋切斷機CJ5-4016成都2012/10鋼筋籠滾焊機CJ3-404成都2013/11電焊機BX1-500100重慶20127512發電機250KW8揚州2013250四、樁基進度計劃安排本工程計劃投入4臺旋挖鉆機、30臺沖擊鉆機、30臺回旋鉆機進行鉆孔灌注樁基的施工,考慮工序銜接及一些不可預見因素影響,成孔、鋼筋籠安放、混凝土灌注采用流水作業,保證在2017年5月31前完成全橋樁基的施工任務。計劃編制以暫定2016年4月1日開工,實際開工時間以總監理工程師開工令為準。表4.0-1 樁基施工計劃表序號分部橋梁名稱根數開工日期完工日期工期1一分部大沙灣中橋3622繁榮1號橋4223繁榮2號橋
20、4524繁榮3號橋4225劉塘墩大橋2348.56A匝道1號橋6627A匝道2號橋1218C匝道橋1419D匝道橋12110六橫分離立交225711二分部西港中橋36312南新中橋36313三分部大宅中橋36314肖灣1號中橋36315肖灣2號中橋36316小宅中橋24217岙口塘1號中橋482.518岙口塘2號中橋48219岙口塘3號中橋36220里加畔中橋36221麻加中橋36222四分部S74一號分離立交108223西里中橋36224S74二號分離立交69225下莊中橋42226A匝道橋578.527B匝道橋12228下港一號中橋35129下港二號中橋54130西灣大橋42131龍坑一號
21、中橋36732龍坑二號中橋24233龍坑大橋54234小灣中橋422五、樁基施工方案5.1 施工工藝流程施工主要工序包括:鋼護筒埋設及拔出、成孔、鋼筋籠制作及運輸安裝、泥漿制備、清孔、混凝土灌注等。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流程如圖5.1.1所示。制備泥漿棄渣外運補充泥漿沉渣合格沉渣不合格共二次清孔沉渣合格基樁定位鋼護筒埋設水下砼灌注吊裝鋼筋籠吊車就位鉆機就位鉆進下設導管終孔移機檢查驗收檢查驗收檢查驗收鋼筋進場下料鋼筋連接鋼筋籠成型檢查驗收檢查驗收檢查驗收檢查驗收李軍李李崔清郭敬選國民砼運送至孔口檢查驗收圖5.1.1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流程圖5.2 施工質量控制要點及控制方法為了確保工程優質、高效地完成
22、,施工時對各工序,尤其關鍵工序應嚴格控制,鉆孔灌注樁施工重點控制的環節及措施見表5.2.1。表5.2.1重點控制環節及控制措施施工環節技術質量控制要點主要措施原材料材料規格型號是否與要求相符;原材料質量是否符合國標、行業規范或甲方要求。材料員和質檢員對進場材料加強檢查,核對型號;配合甲方現場代表和監理工程師按照規范要求按批次進行取樣送往有相應資質試驗室進行試驗。成孔護筒下設深度、垂直度及偏差;樁位偏差;樁徑;成孔深度;孔垂直度;泥漿性能。現場技術員檢查,護筒中心與樁中心平面位置偏差應不大于50mm,護筒在垂直方向的傾斜度應不大于1%;嚴格控制鉆頭直徑;加強泥漿性能的控制;嚴格按照三級檢查一級驗
23、收制度執行。鋼筋籠制作鋼筋連接、焊接質量;籠長偏差;籠徑偏差;主筋間距;箍筋間距。嚴格驗收材料;用鋼尺丈量方法檢查;逐級驗收制度,最終報監理工程師驗收。水下砼灌注灌前沉渣厚度;鋼筋籠安放;導管密封性及埋置深度;樁頂超灌量。逐級檢查;嚴格控制導管埋深,最大埋深宜控制2.0-6.0m;砼面測量用2點測量;樁頂超灌量不少于50cm。5.3 各工序施工做法及技術質量控制標準5.3.1 測量放線施工測量采用全站儀坐標法設站極坐標法放點方法施工。水準測量采用水準儀施工,設置施工所需的各橋位獨立控制網及臨時水準點,并定期校核復測。對施工中所進行的一切測量工作,認真作好記錄,并嚴格執行手工復核制度。(1)鋼護
24、筒放樣鋼護筒的定位采用全站儀完成,放樣完成后進行鋼護筒埋設打入。鋼護筒下沉精度要求:平面中心位置允許偏差:5cm傾斜度:1/300(2)樁基定位放樣護筒安裝完成后,進行樁基定位放樣。樁位定位時,在護筒外固定點處埋設護樁,每根樁四個,護樁用大木樁打入地面后,用水泥混凝土固定,木樁頂部釘入小鐵釘標定位置。護樁要做到穩固,易于保存。復核樁位與護筒中心的距離偏差,當偏差5cm時,撥出護筒,進行重新安放。保證偏差小于5cm。樁位放樣后及時上報專業測量監理工程師,待專業測量監理工程師抽驗合格后方可使用。5.3.2 護筒安放本工程路域樁基直接在原地面整平壓實后施工,水上樁基采用筑島填筑施工平臺施工。施工前先
25、埋放鋼護筒,護筒的內徑應大于設計樁徑至少20cm,鋼護筒長度不小于2m;頂部焊接兩個吊環,供提拔護筒時使用。護筒埋設前先根據樁位引出四角控制樁,控制樁用木楔制作,四角控制樁必須經過現場技術人員復核無誤后方可施工,以保證護筒埋設精度。護筒中心豎直線應與樁中心線重合,平面允許誤差為50mm,豎直線傾斜不大于1%。護筒主要采用旋挖鉆機或挖機進行下沉安放,護筒底部和四周所填粘質土必須分層夯實,根據規范要求,護筒高度宜高出地面0.3m。5.3.3 泥漿的制備與處理為保證泥漿的性能指標,本工程將以各墩臺為單位集中制備,回收后集中凈化處理,重復使用,以降低施工成本,保證現場文明施工。規范對泥漿的性能指標選擇
26、如下圖所示:表5.3-1泥漿性能指標表鉆孔方法地層情況泥漿性能指標相對密度粘度(Pa.s)含砂率(%)膠體率(%)失水率(ml/30min)泥皮厚(mm/30min)靜切力(Pa)酸堿度(Ph)反循環一般地層1.021.06162049520312.5810易坍地層1.061.10182849520312.5810卵石層1.101.15203549520312.5810由于本工程存在大量淤泥層,對成孔質量影響較大,根據隊伍以往工程施工經驗,擬采用膨潤土、純堿、聚丙烯酰胺配備PHP泥漿。配置參數可按表6.3.1進行控制。表5.3.2泥漿參數項目原漿參數成孔過程中泥漿參數測定方式比重1.051.0
27、81.061.10泥漿比重計粘度1618s1824s漏斗粘度計含砂量2%4%含砂量測定儀PH值79810PH廣泛試紙為了增加泥漿的粘度,減少其失水率,在配置泥漿時加入適量的聚丙稀酰胺。泥漿的日常維護主要應該做到:經常測定泥漿參數,掌握其性能,然后根據測定的泥漿參數確定對泥漿的調整。由于地層泥砂、灌注過程中混凝土的污染,泥漿會逐漸失去原有性能而產生變質,所以在施工過程中要不斷除去所含泥砂,并調整泥漿性能指標在規定范圍內。鉆進中攜帶渣土的泥漿首先排入沉淀池,經自然沉淀,合格的泥漿流入儲漿池。施工時要及時清除循環槽和沉淀池內沉淀的鉆渣,鉆渣及時運出現場,循環使用后的濃泥漿抽至排污車外運,防止鉆渣廢漿
28、污染施工現場及周圍環境。5.4 旋挖鉆機成孔旋挖鉆機成孔施工工藝主要適用于入巖深度較淺的樁基施工,此施工工藝、技術措施較為成熟。根據設計地質情況,本工程選用TR240(TR280)旋挖鉆機應用于本工程入巖較淺的樁基施工,如圖5.4.1所示。根據施工經驗,旋挖鉆機成孔時為了防止孔內缺漿造成孔口坍塌,開孔前必須在護筒周圍挖出一個緩存泥漿池。鉆進過程中每當鉆具完全下到孔底后,必須及時向孔內補充泥漿,使圍堰內充滿泥漿,在鉆桿提升過程中,圍堰中的泥漿及時回流至孔內,確保鉆孔內不缺漿。泥漿初次注入時,應垂直向樁孔中間進行入漿,避免泥漿沿護筒壁沖刷孔壁使其底部孔壁松散坍塌;旋挖鉆施工初期提升鉆頭時,避免因筒
29、斗下部產生較大的負壓力作用產生“吸鉆”現象而造成孔壁縮頸,須對筒式鉆頭的筒壁對稱加焊護壁鋼板(或增設導流槽)進行改進,以減少鉆孔縮頸現象的發生。據規范要求采用旋挖鉆機鉆孔時,鉆進過程中應保證泥漿面始終不低于護筒底部500mm以上,并嚴格控制鉆進速度,避免進尺過快造成塌孔埋鉆事故。 TR240旋挖鉆機控制鉆頭升降速度,防止發生孔壁縮頸、坍塌事故。在鉆進過程中要經常檢查鉆頭通氣孔,必須保證鉆頭通氣孔的暢通無阻。鉆頭升降速度宜控制在0.75-0.80m/s;在粉細砂層,鉆頭升降速度宜小于0.6m/s;提下鉆鉆頭進出泥漿液面時要平穩,盡量減少鉆頭對液面的抽吸和沖擊。鉆孔作業應分班連續進行,應仔細觀察地
30、層變化,根據地層情況及時更換適合于地層的鉆頭。經常檢查鉆頭的磨損和連接部位,及時補焊,以保證鉆頭直徑和防止鉆頭或鉆頭底蓋掉入孔內。旋挖鉆機配置的監測孔、對中等電子裝置應確保完好,組裝鉆機時進行校準,每次提下鉆時監測,確保鉆塔垂直、鉆頭對準孔位。鉆進過程中應認真填寫鉆孔施工原始記錄,詳細記錄地層變化、鉆進過程中出現的有關問題、處理措施及效果等,鉆機操作手或班長必須在鉆孔記錄上簽字。5.5 沖擊鉆機成孔對于部分入巖樁基,采用CK1500沖擊鉆進行樁基施工。沖擊鉆如圖5.5.1所示。圖5.5.1沖擊鉆機沖擊鉆機就位前,應對鉆孔各項準備工作進行檢查。鉆機安裝就位后,底座應平穩,不得產生位移或沉陷。鉆進
31、過程中應經常觀察、注意鉆機穩固情況,發現位移應及時調整,并報測量部門及時檢測。根據要求打設鋼護筒才能鉆進施工,在穿越人工填土層及淤泥層前,鉆機沖程控制在1m以內,易坍塌地段宜用小沖程0.50.75m,減緩鉆進速度,并應提高泥漿的粘度和相對密度,進入粘土層厚鉆機沖程可控制在1.53m;當通過砂、砂礫石或含砂量較大的卵石層時,宜采用12m的中小沖程,并加大泥漿濃度反復沖擊使孔壁堅實,防止坍孔。當通過含砂低液限粘土的粘質土層時,因土層本身可造漿,應降低輸入的泥漿稠度,并采用11.5m的小沖程,防止卡鉆、埋鉆。當鉆至泥巖層時,可采用35m的大沖程,使基巖破碎。在任何情況下,最大沖程不宜超過6m,防止卡
32、鉆、沖壞孔壁或使孔壁不圓。沖擊鉆進鋼絲繩的松放長度取決于地層強度和鉆錐破碎能力,應注意防止松繩過少,形成“打空錘”現象,使鉆機、鉆架及鋼絲繩受到過大的意外荷載遭受損壞;松繩過多,則會降低鉆進速度,嚴重時會使卷揚機鋼絲繩混亂,發生糾纏事故。鉆進過程中,隨時觀測鉆錐提升鋼繩的垂直度、擺動度,注意地層的進尺變化和鋼繩的擺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沖擊鉆排渣采用補漿管跟進法結合掏渣進行孔底排渣。補漿管跟進法利用泥漿循環孔底排渣,選用大排量泥漿泵跟進鉆錐進行排渣。若泥漿循環過程中粗顆粒多、相對密度大時,應采用掏渣筒進行掏渣,以減少孔內鉆阻力。掏渣后應及時向孔內添加泥漿,以維護水頭高度。鉆進過程中因故停鉆
33、時,應保持孔內具有規定的水位和要求的泥漿相對密度和粘度。并必須將鉆頭提出孔外。鉆進過程中鉆錐檢查、修理是沖擊鉆孔不可缺少的工作,每一工作班次必須在交接班時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必須修理。防止鉆錐磨損縮孔。鉆進過程中,每4小時檢查一次鉆機的平整度和位置,發現偏差及時糾正。鉆孔達到設計深度和要求時應報請監理工程師驗收、設計確認同意后方可終孔。當與地勘資料有出入時應經監理、業主、設計代表同意后方可進行下一步工作。5.6 回旋鉆機成孔基巖鉆進主要采用GF300回轉鉆機。回轉鉆機就位根據護筒上標出的樁中心定位點使鉆機就位,并保持鉆塔中心、底盤(或鉆頭)中心、樁孔中心在同一鉛垂線上,其偏差不得大于2c
34、m。鉆機就位時,底座應平穩、牢固,在鉆進過程中鉆機不得產生位移或沉陷。圖5.6-1 GF回轉鉆機回旋鉆機鉆進時,上部覆蓋層鉆進采用梳齒刮刀鉆頭,基巖段鉆進采用滾刀鉆頭。護筒內開孔鉆進采用反吹法、輕壓慢轉鉆進,待鉆頭全部進入地層后,方可恢復正常鉆進,防止孔斜。具體鉆進參數見表5.6.3。表5.6.3回轉鉆機鉆進參數表地層鉆壓(kN)轉數(rpm)采用的鉆頭覆蓋層8068梳齒刮刀鉆頭基巖(泥質砂巖)200-3001014滾刀鉆頭(每個滾刀20kN)當鉆進至護筒底口位置時,應謹慎操作,發現蹩車或鉆進阻力較大時,應停鉆分析原因,必要時提鉆檢查,以防止鉆頭鉤掛護筒。在粘性土層鉆進時,要控制進尺,每鉆進一
35、個回次的單根鉆桿要及時進行掃孔,以保證鉆孔直徑滿足要求。在砂、卵礫石地層鉆進時,要控制泥漿參數,以滿足護壁要求,保證孔壁安全。基巖層鉆進,應加大鉆具配重,保證鉆進效率。在正常施工過程中,為保證鉆孔的垂直度,必須采用減壓鉆進。鉆進過程中注意往孔內及時補充漿液量,維持護筒內的水頭高度,保證孔壁穩定。升降鉆具應平穩,尤其是當鉆頭處于護筒底口位置時,必須防止鉆頭鉤掛護筒。加接鉆桿時,應先停止鉆進,將鉆具提離孔底810cm,維持泥漿循環5分鐘以上,以清除鉆進孔底沉渣并將管道內的鉆渣攜出排凈,然后加接鉆桿。鉆桿連接螺栓應擰緊上牢,認真檢查密封圈,以防鉆桿接頭漏水漏氣,使反循環無法正常工作。鉆孔過程應分班連
36、續進行,不得中途長時間停止。應詳細、真實、準確地填寫鉆孔原始記錄,精確測量鉆具長度,應注意地層的變化,在地層變化與地質報告提供資料不相一致時,應及時通知技術人員。鉆進過程中應保證孔口安全,孔內嚴禁掉入鐵件(如扳手、螺栓等)物品,以保證鉆孔施工正常順利進行。定時檢測鉆機底座的水平度(底座四角高差不得大于3mm)及鉆塔的垂直度,發現問題及時調整,以保證鉆孔的垂直度。鉆進過程中應認真填寫鉆孔記錄,詳細記錄地層變化、鉆進過程中出現的有關問題、處理措施及效果等,鉆機操作手或班長必須在鉆孔記錄上簽字。5.7 成孔質量驗收成孔檢驗合格方可進行清空,清孔主要目的是抽、換原鉆孔內泥漿,降低泥漿的相對密度、粘度、
37、含砂率等指標,清除沉渣,減少孔底沉淀厚度,防止樁底存留沉淀土過厚而降低樁的承載力。清孔時應將附著于護筒壁的泥漿清洗干凈,并將孔底沉渣及泥砂等沉淀物清除。清孔后孔底沉淀厚度必須符合圖紙規定值及規范要求。清孔要注意以下事項:1)清孔排渣時,注意保持孔內水頭,孔內水位應保持在地下水位以上1.5m2.0m,防止坍孔;2)清孔過程中的泥漿、渣土經過處理后均需運至指定的地點,盡量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3)禁用超深成孔的方法代替清孔。4)采用優質泥漿置換鉆渣,以縮短清孔時間。5.8 鋼筋籠的制作與安裝5.8.1鋼筋驗收、堆放與鋼筋連接鋼筋進場后,先對鋼筋原材和套筒外觀進行驗收,檢查鋼筋出廠質量證明書中的爐批
38、號是否與進場鋼筋銘牌的爐批號相符及檢查套筒的規格型號性能與外包裝是否一致,符合后配合甲方進行見證取樣復驗,經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堆放到鋼筋場內堆放區域及套筒堆放區域。5.8.2 主筋直螺紋鋼筋連接主筋直螺紋鋼筋連接流程:鋼筋下料加工螺紋安裝套筒安裝防護套做好標記現場安裝。鋼筋的端頭螺紋規格應與連接套筒的型號匹配,驗收合格后再及時連接套筒加以保護。對連接鋼筋可自由轉動或不方便轉動的部位,先將套筒全部擰入一個不連接鋼筋的螺紋內,而后反擰套筒到預定位置。5.8.3鋼筋籠加工具體制作步驟如下:(1) 根據施工圖紙及設計要求下料;按照圖紙規定的套筒連接。(2) 加強筋與主筋焊接,焊接要牢固;(3) 在
39、數控鋼筋籠滾焊機上制作成型;(4) 螺旋箍筋與主筋根據設計的間距要求在鋼筋籠滾焊機上進行自動焊接;(5) 鋼筋籠成型,將主筋接頭錯開,同一截面接頭數量不超過主筋總根數的50%,相鄰接頭縱向間距應大于35d。5.8.4鋼筋籠質量檢驗標準鋼筋籠質量檢驗標準序號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mm)(mm)檢查方法1鋼筋籠長度10用鋼尺量2鋼筋籠直徑10用鋼尺量3主筋間距10抽樣送檢4加勁筋間距20用鋼尺量5螺旋筋間距20用鋼尺量6主筋保護層厚度20用鋼尺量5.8.5鋼筋籠的驗收與成品保護鋼筋籠制作完成后,先由班長自檢,確定合格后提交技術員復檢,最后由質檢員檢驗。自檢合格后,填寫混凝土灌注樁鋼筋籠質量驗收
40、記錄和隱蔽工程檢查驗收記錄,并逐批提交甲方監理工程師驗收,驗收合格后及時會簽驗收記錄。5.8.6鋼筋籠安放(1)鋼筋籠的吊放鋼筋籠分節進行吊裝,以9m鋼筋長度為例,鋼筋籠標準節長度按9.0m進行制作,各節的長度為n9+(L-n9)m(其中L為樁長),樁基鋼筋采用25T汽車吊吊裝。吊裝時利用吊車大勾起吊鋼筋籠,待鋼筋籠離地面一定高度后,小勾停止起吊,利用大勾繼續起吊行走至孔口,直至把鋼筋籠放入。鋼筋籠制作好后應各方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安裝。鋼筋籠在起吊、運輸和安裝中應采取措施防止變形,起吊吊點設在加強筋部位。當鋼筋籠下降到頂部吊點附近的加勁箍接近孔口時,用工字鋼穿過加勁箍的下方,將鋼筋籠臨時支撐于
41、孔口。此時吊裝第二節鋼筋籠,使上下兩節鋼筋籠位于同一豎直線上,進行連接。對接時要銜接迅速,減少作業時間,連接完成后,稍提鋼筋籠,抽去臨時支托,將鋼筋籠徐徐下降,如此循環,使全部鋼筋籠降至設計標高為止。鋼筋籠的吊放圖鋼筋籠在拼裝連接時,下節鋼筋籠上端高出操作平臺高度宜為1m左右,上、下節鋼筋籠的主筋接頭絲頭保證完整無損傷,安裝時主筋軸線對正必須始終保持垂直狀態,接頭采用管鉗扳手擰緊,使鋼筋絲頭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頂緊,接頭安裝后的外露螺紋不宜超過2p(p為螺距),安裝后用扭力扳手校核擰緊扭矩。直螺紋接頭安裝時的最小擰緊扭矩值鋼筋直徑(mm)161820222528323640擰緊扭矩(Nm)100
42、200260320360根據測定的孔口標高計算出定位筋的長度,核對無誤后進行焊接,完成對鋼筋籠最上端的定位。然后在定位鋼筋骨架頂端的頂吊圈下面插入兩根平行的工字鋼,將整個定位骨架支托于鋼護筒頂端。兩工字鋼的凈距大于導管外徑30cm。其后撤下吊繩,用短鋼筋將工字鋼及定位筋的頂吊圈焊于鋼護筒上。既可以防止導管或其他機具的碰撞而使整個鋼筋籠變位或落入孔中,又防止鋼筋籠上浮的作用。注意事項:A、鋼筋籠下放時需嚴格檢查鋼筋籠保護層,確保其滿足設計要求。B、兩節鋼筋籠對接時,按照長線法拼接的標記對位,使上下節中心線保持一致,各鋼筋的對位準確。在鋼筋籠的接長、安放過程中,始終保持骨架垂直。 C、鋼筋籠安裝過
43、程時采取有效的定位和下放措施,確保鋼筋籠準確定位和防止碰撞孔壁,當下放困難時,應查明原因,不得強行下放。不得將變形的鋼筋籠放入孔內。對接時工效要銜接迅速,減少作業時間,力爭快下籠。D、為對成樁進行質量檢測,鋼筋籠制作時需按設計要求對稱布置3根聲測管,聲測管豎向綁扎于加勁箍上,單根長度大于樁長50cm(出口露出樁頂50cm)。E、聲測管之間的連接采用鉗壓連接。F、聲測管安裝在鋼筋籠上要固定牢靠,垂直度容許偏差不大于0.5,下鋼筋籠時管內要灌清水,不能直接用孔內泥漿,以免探測管底部沉淀、堵塞,導致超聲波檢測探頭下不到位。G、聲測管接頭鉗壓要牢固,不得漏漿,頂、底口要封閉嚴實,嚴防異物調入或漏水。5
44、.9 混凝土灌注5.9.1 導管安裝鋼筋籠下放好后,即下放灌注混凝土的導管至孔底,導管每節擰緊,確保封水性能。導管不得漏水,導管下放之前要先進行試拼、試壓,試壓的壓力為孔底靜水壓力的1.5倍。導管軸線偏差不宜超過孔深的0.5%且不宜大于10cm,導管內壁應光滑圓順,直徑宜為2030cm,標準節長宜為2m。5.9.2 二次清孔本工程采用反循環清孔,在澆注混凝土前30分鐘,通過導管將孔底沉渣排出,以達到設計孔底沉淀厚度的要求。泥漿濃度和含砂率等指標經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后,進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樁基灌注前嚴格控制樁底的虛渣厚度,摩擦樁保證虛渣厚度在15cm以內,端承樁保證虛渣厚度在5cm以內。5.9
45、.3 水下混凝土灌注(1)混凝土供應本工程采用自建攪拌站供應混凝土,混凝土拌和站集中供應,采用混凝土攪拌車運輸混凝土。本工程水下灌注樁采用C30水下砼,配制強度應比設計強度提高10%,水下砼必須具有足夠的流動性和和易性,灌注時坍落度控制在180mm220mm,首批混凝土初凝的時間不小于6小時。混凝土泵送前,現場檢查混凝土的塌落度,對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禁止灌注。(2)下設導管混凝土灌注采用的300絲扣連接導管,標準節3.0m,底管長度大于6.0m,另配備若干0.51.5m短節,以便調配導管。導管使用前要進行試拼接和試壓,檢驗其垂直度和密封性。導管下設總長度應根據砼灌注前實際孔深確定,導管下端距孔
46、底300500,導管下設的節數和總長度應記錄好。(3)砼灌注導管下設完成后應進行沉渣厚度的檢測,大于設計要求時采用氣舉反循環工藝二次清孔,直到滿足要求。清孔排渣時,應注意保持孔內水頭,防止坍孔。清孔后應從孔底提出泥漿試樣,進行性能指標試驗。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應立即澆注水下混凝土。a.初灌量(以1.5m樁徑,最長63m樁長計算)灌注前首先應根據泥漿比重和鉆孔深度計算首批混凝土灌注量,首次灌注后導管在混凝土中埋深不小于1m。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數量應能滿足導管首次埋置深度和填充導管底部的需要,所需灌注量計算如下:式中:-灌筑首批混凝土所需的數量(m3)-樁孔直徑:1.5m;H1樁孔底至導管底端間距,取
47、0.4m;導管初次埋置深度(m),1.0m;導管內徑,0.3m;-樁孔內砼達到埋置深度H2時,導管內混凝土柱平衡導管外壓力所需要的高度(m);=式中:井內水或泥漿深度井內水或泥漿的重度,11KN/m3混凝土拌和物重度(取24KN/m3)1.5m樁徑首批混凝土方量為:H=63-1.4=61.6m;h1=1161.6/24=28.2m;V=4.46m計算得出樁徑1.5m的首批混凝土灌注量為4.46m3,設計集料斗容量5m3。同理算出其余各墩位樁基首批混凝土灌注方量,設計集料斗容量為5m3能滿足需求。b.初灌時使用球膽作為隔水塞,隔水塞以略小于導管內徑1-2cm為宜,確保初灌混凝土順利灌注。混凝土運
48、至孔口后,應先檢查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和易性良好、坍落度滿足180-220mm設計要求的混凝土方可灌入孔內。c.使用鋼絲繩制作測繩,每米用細銅管砸刻度標識,可有效防止測繩變形,測繩使用前要進行校準,并填寫監視和測量裝置校準記錄。5.9.4 注意事項(1)初灌時使用球膽作為隔水塞,隔水塞以略小于導管內徑1-2cm為宜,確保初灌混凝土順利灌注。混凝土運至孔口后,應先檢查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和易性良好、坍落度滿足180-220mm設計要求的混凝土方可灌入孔內。(2)使用鋼絲繩制作測繩,每米用細銅管砸刻度標識,可有效防止測繩變形,測繩使用前要進行校準,并填寫監視和測量裝置校準記錄。(3)混凝土
49、灌注之前要組織好充足人力、物力,保證混凝土連續灌注,并在灌注前提請監理工程師檢查驗收,當監理工程師下達開灌指令后開始灌注。灌注過程中每澆灌4-6m3混凝土測一次混凝土面上升高度,計算導管埋置深度和混凝土充盈系數,確定導管拆卸長度。在灌注混凝土時要勻速澆注,減小混凝土對孔壁的沖擊力。(4)為保證樁頂混凝土質量,混凝土的超灌高度控制在1.0m,混凝土沖去翻出的浮漿體,當確認混凝土面高度、樁頂混凝土質量滿足要求后才可提拔最后一節導管,從而確保鑿除樁頂浮漿層后的混凝土質量,避免因鑿除過多造成浪費。(5)施工過程中要根據混凝土充盈系數及時調整鉆頭直徑,確保充盈系數滿足要求。(6)灌注過程中所有問題均應記
50、錄備案。六、施工質量控制6.1質量目標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工程質量是企業走向市場的立足之本。我們的質量目標就是:(1)原材料、試件合格率100%;(2)主墩樁基一次交驗合格率100%。6.2質量保證體系本工程將組成以項目經理為主,項目總工、質檢員和現場技術人員參與的質量保證體系,嚴格執行綜合管理體系質量標準,按照國家現行規范與招標方要求全面落實各項質量保證措施。強化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職能,使質量保證體系(如圖6.2-1所示)延伸到各施工部位和各項工作當中去,通過明確的分工,密切協調與配合,使工程質量得到有效的控制。物資部:季桂龍物資部:王文敏各鉆孔灌注樁作業隊專業負責人:舒瑩瑩專業負責人:王滔
51、技術部:黃繼偉試驗室:王兵物資部:毛躍凌專業負責人:顧毅超技術部:任飛革試驗室:莊國強專業負責人:趙金星技術部:李偉試驗室:劉君技術部:鐘帥試驗室:陳靚物資部:左天芝組長:楊寶定副組長:劉金峰、饒方平、熊朝陽、吳旭明、吳非一分部總工:陳志剛四分部總工:陳順先二分部總工:龍海永三分部總工:翟陽 圖6.2-1 質量保證體系圖(1)落實施工組織設計審批制度,加強技術培訓工作,針對本工程的技術要求,做好關鍵工序重點培訓,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崗;(2)整個施工過程嚴格按照綜合管理體系質量標準以及國家有關技術規范進行施工,建立質量保證體系,落實技術復核、隱蔽工程驗收制度;(3)建立起“金字塔”型的質量保證體系
52、,上至經理,下到技術負責、質檢員,層層把關,加強工程質量的自檢與監督;(4)設質量檢查員,作為工序的直接檢查和控制者,辦理工序質量的各項查驗收工作,對不合格產品和工序必須全程跟蹤糾正;(5)每個環節實行現場技術人員、甲方聯合驗收制,保證各環節的質量滿足設計規范要求;(6)施工過程中,自覺接受甲方、設計院、監理工程師、質量監督部門的技術指導與質量監督;(7)加強工程質量的自我檢查與監督,對不符合設計與規范要求的工序,必須返工或采取其它返修措施,否則不準進入下道工序施工;6.3質量保證措施6.3.1材料進場驗收把住原材料進口關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關鍵,原材料進場驗收應按程序進行。(1)凡合同規定,原材
53、料生產廠家的選擇須經監理部批準時,簽訂供貨合同前,應經監理部監理工程師對生產廠家的產品進行實地考察,經監理工程師認可后,方能簽訂原材料供貨合同。未正式簽訂合同的原材料不得進場。(2)原材料規格、型號、品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出廠合格證、材質證明齊全。(3)材料員必須對進場原材料進行外觀質量檢查。核對品名、規格、型號、尺寸、材質,不合規定的不得簽收。(4)原材料進場后,物資部門及時提供材質證明,并會同工程、質檢部門通知試驗室取樣檢驗。(5)試驗室根據物質部門提供的進貨驗收單進行抽檢,按“驗收標準”“施工規范”的取樣規定,由監理工程師、物資供應人員、試驗人員共同取樣。(6)依據有關規范操作要求進行試
54、驗,并及時給出試驗結果報告單。試驗工作要有試驗監理工程師旁站并簽字,試驗資料方能生效。(7)將試驗報告單及進貨驗收單反饋物質部門和質檢部門,對合格品實施放行,不合格品不準使用在工程建設中。施工測量質量控制(1)必須嚴格按測量程序和規范要求。(2)測量前必須熟悉施工圖紙和施工規范。(3)測量工作必須認真細致,計算資料必須仔細復核。(4)嚴格遵守合同協議書、招標文件等有關規定。(5)不得隱瞞施工中的測量控制質量事故,對出現的測量控制質量問題應及時按程序上報,,并主動查找原因,提出處置辦法,做到嚴肅對待,科學決策,迅速處置,不留后患。(6)定期檢校測量儀器,使測量儀器的精度滿足三官漢江公路大橋的測量
55、精度要求。(7)對測量資料進行嚴格的上報、簽認、歸檔等程序,確保萬無一失。(8)加強對測量工作理論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定期進行知識的學習和培訓,提高工作效率。6.3.3施工工藝質量控制(1) 鉆孔灌注樁在松散易坍孔粉砂地層鉆進時,要控制進尺,輕壓,低檔慢速,減少對粉細砂的擾動,同時加大泥漿比重和提高水頭,以加強護壁,防止坍孔。鉆進過程中每進尺58m,用與設計樁徑相同,長度為樁徑4倍的圓鋼筋籠,吊入孔內檢查孔徑和垂直度。(2) 鋼筋籠加工時對已加工的鋼筋接頭采用通規、止規進行接頭質量檢測。每個鋼筋隨進場批次進行送檢,鋼筋接頭也在施工時及時送自檢試驗室和質量監督站委托試驗室進行檢查,并及
56、時索取檢測報告。(3)灌注樁鋼筋籠在井口處焊接采用幫條焊時,可在地下兩節籠子接頭處各施焊一半,在起吊對接時焊完另一半,以減少井口停留時間。(4)以減少對鋼筋籠的沖擊;灌注過程中,適當減小管埋深,降低上浮力;防止鋼筋籠上浮。(5)勤測砼面,采用測錘確定導管埋深與拆管長度;當砼灌注后期孔內泥漿較稠時,向孔內注清水稀釋泥漿;加大測錘重量,保證探測的砼面準確。(6)鉆孔樁混凝土澆筑高程應比設計高程高出0.5m1.0m,以保證浮漿鑿除后,樁頭混凝土密實并達到設計強度要求;在灌注結束后,提升導管時,要緩慢進行,防止因過快在導管中心形成負壓,使泥漿涌入砼中。(7)加強泥漿質量檢測手段,采用專用泥漿檢測設備,
57、各施工期嚴格按要求控制泥漿的比重、密度、膠體率、粘稠度等主要性能指標,并按規范進行檢查和驗收。(8)樁基施工時及時編制樁基的報驗資料,做到資料同步。及時與市質量站和檔案館聯系,按要求編制樁基過程資料。6.3.4質量針對性措施(1) 加強與市質量站和監理單位溝通,嚴格控制現場施工質量;(2) 保證全橋樁基的施工質量,特別是3#橋臺的施工質量,杜絕出現二、三類樁;(3) 樁基灌注前嚴格控制樁底的虛渣厚度,摩擦樁保證虛渣厚度在10cm以內,端承樁保證虛渣厚度在5cm以內;(4) 嚴格控制鋼筋籠加工質量,材料按批次(60T一個批次,不足60T一個批次)送自檢單位和市站指定檢測單位進行檢測;(5) 嚴格
58、控制混凝土到場塌落度,不滿足要求的混凝土退場不得使用。施工時留取試塊以便檢測樁基強度。七、 安全保證措施7.1風險源的分析具體危險源分析見表7.1-1所示:表7.1-1 危險源分析表序號事故類別危險因素可能導致的傷害1起重傷害吊裝作業時不規范;操作人員無證上崗;起重機械未通過驗收,帶病作業;未遵守起重作業“十不吊”規章要求;起重機械作業時基礎不穩固。砸、碰、擠、機械傷害2機械傷害輔助機械使用不符合安全操作規程;鋼筋加工設備使用不符合安全操作規程;場內樁機使用不符合安全操作規程。砸、碰、擠、機械傷害、電擊傷害3物體打擊井洞周邊防護不到位;臨邊防護不到位;交叉作業沒有專人指揮。砸、碰、擠、淹溺4車
59、輛傷害場內違章開車;無證駕駛;車輛帶病行駛;超載;違規載人。交通事故5觸電現場電路鋪設不合格;違章使用劣質施工電器;電器接入時違章帶電接入;未配置合格的漏電保護器。觸電、火災6火災電焊、切割違章作業;電線電纜配置與用電負荷不配;易燃物品存放不符合要求;防火設備配備不齊全。火災,爆炸7淹溺臨邊防護不到位;井洞周邊防護不到位;救生器材配置不到位。淹溺、砸、碰、擠7.2防范措施7.2.1起重傷害(1) 吊車司機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起重作業,起重臂下嚴禁站人;(2) 檢查起重機械作業人員證件,加強安全交底,嚴禁無證上崗;(3) 加強進場起重機械的驗收管理,未通過驗收的機械禁止入場作業;(4) 嚴格按照“
60、十不吊”的要求進行現場吊裝作業;(5) 加強鋼棧橋、鋼平臺的施工質量監控及維護保養,汽車吊作業時支腿必須完全伸開并牢固可靠。;7.2.2機械傷害(1)安排專人指揮挖機使用,規范施工規程,挖機作業半徑內嚴禁站人;(2)加強鋼筋切割機、彎曲機保養維護,加強操作工人的安全技術教育;(3)加強橋梁樁機的進場驗收管理和日常保養,及時對操作工人安全技術教育。7.2.3物體打擊(1)及時將井洞符合,避免砸傷;(2)加強臨邊防護,避免砸傷:(3)現場交叉作業時安排專人進行指揮,嚴禁同一垂直面的交叉作業。7.2.4車輛傷害(1)場內車輛行駛時嚴格按交規和安全規程;(2)嚴禁無證駕駛,特種人員持證上崗;(3)加強
61、車輛檢修和保養,嚴禁帶病行駛;(4)車輛嚴禁超載行駛;(5)施工車輛嚴禁違規載人。7.2.5觸電(1)線路鋪設時嚴格按TNS系統設保護零線;(2)對入場電器進行檢查,證件不齊全不入場;(3)電器接入和檢修時必須斷電進行;(4)現場配置合格的漏電保護器。7.2.6火災(1)加強動火作業管理,配置專人指揮,并保證安全作業距離;(2)使用合適安全配置的電纜線,并保證一定的富余量;(3)加強易燃物品的存儲管理,保證安全距離;(4)配置足夠的滅火器,消防桶等消防器材。7.2.7淹溺(1)臨河臨湖設立安全警示牌、按規定設置防護欄桿;(2)樁基水上作業時,遇惡劣天氣時停止鉆孔作業,當風力超過六級以上時,將機
62、架放倒在地面上;(3)按要求配置足夠的救生器材。7.3鉆進過程安全規定(1)鉆機進場后組織驗收,檢驗鉆機產品合格證、操作人員證件、是否人證相符。(2)鉆機在轉移及行進時,制定加固措施,防止鉆機碰撞建(構)筑物等事故。鉆機就位后,對鉆機及配套設施進行全面的檢查,確保鉆機安設平穩、牢固。(3)鉆進時嚴密監視鉆進情況,觀察孔內有無異常情況,鉆架是否傾斜、各連接部位是否松動、是否有坍孔征兆等。(4)對于進場的鉆機,若需重新組裝,待組裝完成后應重新驗收。(5)對于已埋設護筒未開鉆或已成樁護筒尚未拔出的,加設護筒頂蓋或鋪設安全網罩。7.4吊車安全管理規定(1)起重機司機必須持證上崗,吊車作業應有專人指揮。
63、(2)工作前檢查傳動部分潤滑油量、鋼絲繩磨損情況(鋼絲繩有斷股、一個捻距內斷絲根數達到鋼絲數5%時應立即更換)及各種限位和保險裝置,如有不符要求,及時修整。(3)司機必須得到指揮信號后,方可進行操作,操作司機必須按電鈴發信號。信號不明或發現可能引起事故時,應暫停操作。各種運行操作,在動作開始前應鳴號示警。(4)吊物上升時,吊物應保持距起重臂端1.0m。(5)當機械出現不正常時,應及時停車,將重物放下,切斷電源,找出原因,排除故障后才能繼續工作,禁止在工作過程中調整、修理。(6)吊起重物后不能伸縮臂桿。接近滿負荷時不得降落臂桿,也不能急速回轉或緊急制動。(7)起重機要有標明起重性能的標牌,配用的
64、鋼絲繩安全系數不可小于6。(8)吊運重物回轉動作要平穩,不能突然停轉,平移遇障礙物時,應高出障礙物0.5m以上。當接近滿負荷時,不能在吊離地面0.5m以上的空中進行回轉。(9)吊車使用時,嚴格按照公司、分公司的相關安全規定。吊車進行進行嚴格驗收,司機上崗必須持特種作業證,嚴禁酒后上崗。起吊時嚴格遵守“十不吊”的安全規程。八、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8.1現場文明施工保證措施(1)在施工生產和生活中,加強對施工人員的文明行為教育。(2)成立現場文明施工領導小組,以項目經理為責任中心,健全各分部文明施工的管理制度,結合本工程實際情況,在項目經理部及各分部負責人中明確分工,落實文明施工現場責任區。制定相關
65、規章制度,確保文明施工現場管理有章可循。(3)施工和管理人員實行掛牌上崗制度,做到言行舉止文明,嚴格要求按照有關規范和標準進行施工操作,嚴禁違反操作規程進行野蠻施工。(4)準確計劃現場材料用量,及時清理施工現場,力爭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潔。(5)施工各區域及重點要害部位設立標志,要求明顯、清晰。同時各生產區設備、材料、工具擺放必須整齊、合理。(6)設置治安室加強施工現場的治安保衛工作,禁止閑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按有關部門要求布置防火、防盜設備,做好防火、防盜工作。(7)按照工程特點,加強現場文明施工的綜合管理,減少現場施工對周圍環境的干擾和影響。(8)合理安排施工總平面布置。要求:不占用紅線以外
66、的場地(租賃場地除外),選擇合適的地點合理布置臨時設施。(9)施工現場用水與用電所接的管線必須布置合理、走線明確、滿足防火要求;電纜和水管穿過施工道路時必須埋地深度超過20cm,防止施工車輛碾壓破壞。(10)加強檢查監督,從嚴要求,持之以恒,使文明施工現場管理真正抓出成效。項目經理組織對文明施工現場施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每月組織一次專項檢查,對照評分,嚴格獎懲,交流經驗,查缺補漏。8.2環境保護(1)加強施工管理,嚴格檢查各種施工機械,防止油料發生泄漏污染水體。(2)施工材料不堆放在地表水體附近。(3)采取所有必要的措施防止泥土和散體施工材料阻塞水渠。(4)土方、砂石料等散裝物料運輸和臨時存放
67、,應采取防風遮擋措施,以減少起塵量。水泥在運輸過程中采用密封的罐車。(5)未進行砼硬化的施工便道在無雨日、大風條件下極易起塵,可適當灑水降塵,縮短揚塵污染的時段和污染范圍,最大限度地減少起塵量。同時對施工便道進行定期養護、清掃、保證其良好的路況。(6)選用符合國家環保衛生標準的施工機械設備和運輸工具,確保其廢氣排放符合國家有關標準。(7)在施工過程中,操作人員要加強各種施工機械的維修保養,盡可能降低施工機械噪聲的排放。(8)在泥漿池底部置擋墻鋪設塑料膜,并在鉆孔施分部域周圍設置截留槽,防止鉆孔時泥漿外溢,鉆孔過程產生的廢漿和渣土將運離施分部域,避免污染環境。(9)加強渣土和泥漿的外運管理,現場設置沖洗設備,保證車輛出施工場地不帶泥進入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