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1三、方案設計11、腳手架12、施工梯(人行斜道)23、附屬設施24、安全防護措施2四、材料要求21、鋼管22、扣件23、腳手板34、連墻件35、安全網、平網36、墊板3五、施工準備工作3六、管理架構3七、腳手架搭設41、施工流程42、施工準備43、施工要求44、底座、墊板設置55、鋼管立桿施工56、縱、橫向水平桿施工67、連墻件的設置78、剪刀撐與橫向斜撐的設置79、扣件安裝810、腳手板的設置811、欄桿和擋腳板912、架體上開洞的設置913、斜道1014、安全通道11八、腳手架拆除111、施工流程112、拆除施工準備113、拆除施工11九、質量控制措施11
2、十、安全保證措施131、安全保證措施132、安全防護措施143、防雷電、雨霧、臺風措施144、防火消防措施14十一、腳手架變形監測15十二、文明施工15十三、主要材料及機械配備16十四、外腳手架搭拆應急救援預案16附件1:建筑施工扣件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程JGJ130-2011 強制性條文21附件2:腳手架計算書22D幢腳手架計算書22E幢腳手架計算書33華亭苑DE幢工程鋼管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一、 編制依據1、 項目工程施工圖紙2、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3、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2006版)4、 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5
3、、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6、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 80-91)7、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8、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2011版)9、 一般用途鋼絲繩GB/T20118-200610、 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200611、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12、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手冊(第二版)13、 建設部、xxxx有關腳手架施工技術、質量、安全和文明規定。二、 工程概況1、建筑概況xxxx工程位于xxxx府前路市府廣場東側,本期工程為二期,包括D、E、H幢工程。建筑主要功能為民
4、用商住樓。D幢建筑總面積14590.39,其中地下室2439.58,地上12150.81;建筑層數:地下2層、地上15層(折算層數:16),建筑總高度48.00 m。E幢建筑總面積15573.41,其中地下室3258.00,地上12315.41;建筑層數:地下2層、地上15層(折算層數:16),建筑總高度47.25m。框支剪力墻結構。本工程建設單位:xxxx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設計單位:xxxx建筑設計研究院;施工單位:xxxx建筑集團有限公司;監理單位:2、水文、氣象特征 xxxx位于西江的北側,屬于亞熱帶氣候,終年盛行東風和南風。云浮市年平均氣溫22C,最高氣溫為38.1C(7月份)。年降
5、雨量1644.5mm,有80%集中在雨季49月,特別在58月期間多有雷暴雨。屬于我省常濕區之一。三、 方案設計1、 腳手架本工程考慮到施工工期、質量和安全要求,結合實際情況,決定采取如下方式搭設鋼管腳手架:1). 本工程腳手架雙排 單管落地+拉吊卸荷的搭設形式;D幢腳手架的搭設高度53.3m(建筑物標高48.0m+腳手架起搭部位標高3.8m+防護高度1.5m),卸荷點標高+16.00m(6層)、35.2m(12層),E幢腳手架的搭設高度54.5m(建筑物標高49.1m+腳手架起搭部位標高3.9m+防護高度1.5m),卸荷點標高+18.9m(7層)、37.8m(13層)。腳手架坐落在地下室頂板上
6、。2). 腳手架內立桿離墻0.15m;立桿步距h=1.80m,立桿縱距La=1.50m,立桿橫距0.80m;橫向水平桿在下,橫向水平桿上設有1根縱向水平桿。3). 拉吊卸荷構造:拉吊卸荷采用16mm鋼絲繩1.50m,吊環20mm光面圓鋼。吊環錨固在框架梁上,若要錨固在非框架梁上需通過設計方驗算、補強。4). 外腳手架平橋外側設兩道護欄,護欄材料為鋼管,并加設擋腳板。5). 腳手板按每步距鋪設,每層滿鋪、鋪穩、鋪實,材料為鋼筋網。6). 樓板處理:腳手架坐落于樓板上,腳手架鋼管落地處鋪設通長槽鋼或厚木枋,以分散腳手架對樓板的集中壓力。參見腳手架基地做法示意圖2、 施工梯(人行斜道)1). 本工程
7、施工梯采用雙排 單管落地的搭設形式。2). 施工梯內立桿離墻1.1m,立桿步距h=1.80m,立桿縱距La=1.50m,立桿橫距0.9m,橫向水平桿在下,橫向水平桿上設有2根縱向水平桿。連墻件按2步3跨 菱形布置(布置方式參見腳手架),連墻件與結構剛性連接,采用預埋16鋼筋焊接技術固定。3). 施工梯 梯段寬0.9m,在拐彎處搭設平臺,平臺寬度1.0m ,施工梯采用踏步式,與架體進行連結,踏步間距為250mm ,踏步高175mm。3、 附屬設施1). 連墻件腳手架、卸料平臺、斜道連墻件按2步3跨 菱形布置,即水平方向設置間距為3根立桿間距(3跨),縱向按每層(約2跨)樓面高度(約2跨)設置,上
8、下層相互錯開,花排布置。連墻件與結構剛性連接,采用預埋16鋼筋焊接技術固定。連墻件材料為預埋鋼筋,鋼筋直徑16mm,預埋鋼筋焊縫長度60.00mm,連接件厚度4.00mm。2). 架體兩側設全長全高剪刀撐。作業層與樓層結構面基本持平,滿鋪腳手板、設防護欄和擋腳板,滿掛密目安全網。4、 安全防護措施1). 平橋以上立桿、施工梯兩側及平臺外圍均設置防護欄桿及擋腳板;欄桿高度為1.2m,材料為鋼管或竹竿;擋腳板高度為180mm。2). 腳手架、施工梯(人行斜道)外側滿掛密目式安全網,立網拉掛要平整順直。3). 平二層結構面設首層平網,往上每隔不大于 10m 設隔層平網,施工層設隨層平網。4). 主要
9、出入口(建筑物、井架、斜道出入口)位置搭設雙層安全平擋,高度約4.2m,寬度約4m。擋面架設密竹,面滿鋪密目網,下層滿鋪腳手板。平擋上方每 6 步平 橋設斜擋 1 道,從立桿向外伸出水平寬度 2m,每一立桿設一斜挑鋼管,與腳手架柱夾角 60,斜鋼管上橫向設密竹,并以密目網滿蓋。四、 材料要求1、 鋼管1). 鋼管采用Q235普通鋼管,其鋼材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碳素結構鋼(GB/T 700)中Q235級鋼的規定。2). 使用型號大于或等于483.0的鋼管。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且涂有防銹漆,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3). 每批鋼材進場時,應有材質檢驗合格證。凡沒有
10、質量證明材料或質量證明材料不齊全的,不得進入工地現場。2、 扣件1). 扣件應采用KTH 330-08的可鍛鑄鐵或ZG 230-450鑄鋼制作,其質量和性能應符合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規定。若采用其他材料制作的扣件,應經試驗證明其質量符合標準(GB15831)的規定方可使用。2). 連接桿件選用旋轉扣件、直角扣件、對接扣件。扣件主要部位不得有縮松、夾渣、氣孔等缺陷,扣件不得有裂縫、變形、螺栓出現滑絲等,毛刺、氧化皮等清除干凈。表面應進行防銹處理。3). 扣件活動部位應能靈活轉動,旋轉扣件的兩旋轉面間隙應小于1MM。扣件與鋼管的貼合必須嚴格整形,應保證與鋼管扣緊時接觸良好,當扣件夾緊鋼管時
11、,開口處的最小距離應小于5MM。4). 螺栓擰緊力矩不小于40Nm,且不大于65Nm。5). 扣件進入施工現場時,應進行抽樣復試,抽檢數量和技術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的規定。扣件在每次使用前應逐個挑選,有裂縫、變形、螺栓出現滑絲的嚴禁使用。鋼管等其它構配件使用前,也必須按照規范要求進行質量檢查,不符合質量要求的產品不能使用。3、 腳手板采用鋼筋網滿鋪設置。鋼筋網不得有斷裂。4、 連墻件采用標準鋼筋,預埋、焊接固定,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鋼結構(GB/T700-2006)中Q235A鋼的要求。5、 安全網、平網采用綠色密目式塑料安全網,其材質須符合密目式安全網GB16909-1997標準,
12、并經xxxx安監站檢測室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平網材質符合安全網GB5725-2009標準。6、 墊板采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墊板。五、 施工準備工作1、 技術準備組織現場管理人員熟悉、審查施工圖紙,重點對大體積梁高支模、樓板高支模結構施工等分項工序的技術、質量和工藝要求進行學習,并將其質量和工藝的要點向作業班組作詳細的交底,并做好文字記錄。2、 物資準備按照施工方案做好模板結構體系的主要材料計劃,根據施工平面圖的要求,組織好所需的材料、機具按計劃進場,在指定地點,按規定方式進行儲存、堆放,確保施工所需。3、 勞動組織準備根據項目經理部架構,按照勞動需要量計劃,組織勞動力進場,并對其進行安
13、全、防火、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向施工班組、工人進行施工方案、計劃和技術交底。并建立、健全各項現場管理制度。六、 管理架構本施工屬于關鍵工序,其施工難度較大,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尤為重要,為了安全、優質、高效、如期的完成該分項工程,特成立管理小組進行管理,組織結構如下圖。項目經理:xxxx項目技術負責人xxxxx項目副經理:xxxx技術部:xxxx材料部:xxxx安全部:xxxx質量部:xxxx施工技術質量安全成本核算施工監測材料采購設備管理文明環保財務計劃會議接待治安保衛行政后勤總包協調園建施工組綠化施工組特殊專業隊安裝施工組勤雜后勤隊七、 腳手架搭設1、 施工流程1). 落地式鋼管腳手架施
14、工底座制作立桿水平掃地桿掃地小橫桿第一、二步大橫桿、小橫桿水平桿連墻件接立桿剪刀撐腳手板擋腳板安全網循環搭設。2、 施工準備1). 腳手架搭設前,按專項方案向施工人員進行交底。2). 對施工使用材料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品不得使用。規劃堆放場地,分類整齊堆放,場地不得有積水3). 地基與基礎面標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100mm。4). 腳手架基礎驗收合格后,應安專項方案要求放線定位。3、 施工要求1). 必須使用合格材料,對于有變形和不合格的扣件均不得使用。在外腳架搭設過程中,必須嚴格按規定的構造方案和尺寸進行搭設,并及時與結構拉結或采用臨時支撐,確保搭設過程的安全。2). 必須按規范規定設置
15、連墻桿。應隨架體搭設進度,及時跟進做好安全網等安全防護措施的張掛。腳手架外側采用安全網全封閉;圍網設于靠外側立桿的內側,與立桿、橫桿綁扎牢固,綁點間距30cm,安全兜網兩層設置一道,綁扎牢固,不得漏設。3). 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在每層主體施工前完成該層腳手架搭設,腳手架高度必須始終保持高于作業1.2m;頂層高出1.8m。連墻件和剪刀撐及時設置不得滯后超過2步。4). 腳手架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兩步距;如果超過,無法設置連墻件時,應采取撐拉固定措施與建筑結構拉結。5). 在鋪設腳手板的操作層上必須設防護欄桿和踢腳板,踢腳板高度180mm。護欄一道,距離平橋面1.2m。6)
16、. 必須在外側立面的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剪刀撐斜桿與地面夾角在45 60之間,每組剪刀撐跨越立桿根數不少于5根。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4跨,且不應6m 。剪刀撐斜桿應與立桿進行連接,底部斜桿的下端應置于固定物上,嚴禁懸空。剪刀撐斜桿的連接均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應1.0m,設置3個旋轉扣件。7). 在外腳手架搭設過程中腳手架里、外兩排立桿均要豎直,尤其不得向外傾斜,搭設過程中應隨時校正桿件垂直度和水平偏差;避免累積偏差過大。搭設時必須在垂直方向,水平方向按50%錯開接頭,所有立桿必須落地,不得在水平桿上加懸空立桿。搭設第一節立桿時應選用長短不一的鋼管,確保錯開立桿接頭位置;縱向水平桿的搭
17、設應與橫向水平桿垂直,橫向水平桿兩端應伸出縱向水平桿外10cm以上。連接縱向水平桿的對接扣件,開口應朝架子內側,螺栓向上,十字形扣件不得使開口朝下,螺栓應適度擰緊。4、 底座、墊板設置1). 外腳手架內外立桿全坐落于地下室或二層樓層混凝土結構梁板上,底座、墊板均應準確地放在每條立桿管內定位線上,且必須鋪放平穩,不得懸空;墊板采用定制作成品的立桿底座。不能漏設以確保滿足承載能力要求。2). 墊板及底座地面標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100mm;并應準確地放在定位線上。5、 鋼管立桿施工1). 起搭立桿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件桿與立桿安裝穩定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2). 每搭完一步腳手架
18、后,應校正步距、跨距、排距及立桿垂直度。3). 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腳手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于1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如下圖6.3.2 4). 腳手架底層步距不應大于1.8m,5). 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搭接應符合下列規定:(1). 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
19、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在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2). 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距離不應小于100mm。6). 立桿頂端欄桿高出女兒墻上端1.0m,高出建筑物檐口上端1.5m。6、 縱、橫向水平桿施工1). 縱、橫向水平桿要平整,隨立桿按步搭設。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與立桿扣緊固定。縱向水平桿固定在立桿的內側,用直角構件與橫向水平桿扣緊固定;同一步縱向水平桿必須四周交圈設置,并用直角扣件與內外角部固定。2). 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該桿軸線偏離主節點的距
20、離不大于150mm。3). 橫向水平桿設于縱向桿之下。橫向水平桿上設2根縱向水平桿(不含兩側水平桿),等間距布置。4). 橫向水平桿靠墻一端至裝飾面的距離不大于100mm。5). 縱向水平桿接長宜采用對接扣件連接,也可采用搭接。對接、搭接應符合下列規定:(1). 縱向不平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1;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如下圖);(2). 搭接長度不小于1m,并應等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桿端的距離不應100mm。 6). 縱向水平桿單根
21、長度一般不小于3 跨,并不小于6m。7). 作業層上非主節點處的橫向水平桿,根據支承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大于縱距的1/2。8). 連接縱向水平桿的對接扣件,開口應朝架子內側,螺栓向上,避免開口朝上,以防雨水進入,螺栓應適度擰緊。9). 掃地桿必須按要求進行搭設,水平桿必須扣接在立桿上,不得相互扣接。扣件螺帽一定要擰緊。10). 各種連接扣件要扣接牢固,扣件螺栓擰緊扭力矩應在4065Nm之間,以防扣件未能有效承力或扣件破壞,搭設完成后應用扭力扳手隨機均布抽樣檢查,不合格的必須重新擰緊,直到合格為止。7、 連墻件的設置1). 施工時按豎向間距不大于二步距,水平間距不大于三跨距,每間距
22、之間必須設置一道牢固的連結點。擬在每層邊梁進行預埋鋼筋,并通過水平桿與外架進行焊接連接,將架體附著到主體框架梁上。2). 連墻件宜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3). 應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當該處設置有困難時,應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4). 宜優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5). 開口型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連墻件,連墻件的垂直間距不應大于建筑物的高層,并不應大于4m。6). 連墻件中的連墻桿應呈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應向腳手架一端下斜連接。7). 連墻件必須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壓力的構造,采用剛性連墻件與建筑物連接。8). 當腳手架下部暫不能設
23、連墻件時可搭設拋撐。拋撐應采用通長桿與腳手架可靠連接,與地面的傾角應在45度60度之間;連接點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拋撐應在連墻件搭設后方可拆除。9). 架高超過40m且有風渦流作用時,應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連墻措施。10). 當架體搭設置有連墻件主節點時,連墻件安裝隨腳手架搭設同步進行。在搭設完該處的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后,應立即設置連墻件,不得滯后安裝。8、 剪刀撐與橫向斜撐的設置1). 腳手架設置剪刀撐和橫向斜撐。2). 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根數宜在57根之間,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 跨,且不小于6m,斜桿與地面的傾角應在4560之間。按下表確定。3). 腳手架
24、外側全立面連續設置剪支撐。4). 剪立撐斜桿的接頭采用搭接方式接長時不應小于3個扣件連接固定,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 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大于150mm。5). 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6). 高度在24m及以上的雙排腳手架應在外側全立面連續設置剪刀撐;高度在24m以下的單、雙排腳手架,均必須在外側兩端、轉角及中間間隔不超過15m的立面上,各設置一道剪刀撐,并應由底至頂連續設置。7). 橫向斜撐應在同一節間,由底至頂層呈之字型連續布置,采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旋轉扣件
25、中心線距中心節點距離不應150mm。8). 除拐角應設置橫向斜撐外,中間應每隔6跨設置一道。9). 開口型雙排腳手架的兩端均必須設置橫向斜撐。10). 剪刀撐和橫向斜撐應隨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等同步搭設,不得滯后安裝。9、 扣件安裝1). 扣件規格應與鋼管外徑相同。2). 螺栓擰緊扭力距不應小于40Nm,且不大于65Nm。3). 在主節點處固定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剪刀撐、橫向斜撐等用直角扣件、旋轉扣件中心點的相互距離不大于150mm。4). 對接扣件開口朝上或朝內。5). 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小于100mm10、 腳手板的設置1). 采用鋼筋網片作為腳手板,且應與水平
26、桿綁扎牢固,不得有探頭板;2). 腳手架平橋均滿鋪腳手板,腳手板鋪穩、鋪實;離墻面的距離不大于150mm。3). 在拐角、斜道平臺處的腳手板用鍍鋅鋼絲固定在橫向水平桿上,防止滑動。4). 雨天后上架施工必須采取防滑措施。11、 欄桿和擋腳板1). 欄桿和擋腳板均應搭設在外立桿的內側;2). 上欄桿上皮高度為1.2m;3). 擋腳板高度不小于180mm;4). 中欄桿居中設置。12、 架體上開洞的設置1). 施工時提升架等運輸機械要求在架體上開洞作為出入口,不允許斷開鋼管立桿,如斷開縱向水平桿,則要求加設斜桿及設置橫向支撐予以加強。2). 門洞采用上升斜桿、平行弦桿桁架結構,斜桿與地面的傾角a應
27、在45。60。之間。按要求,門洞桁架形式采用B型(如下圖)。3). 腳手架門洞處的空間桁架,除下弦平面外,應在其余5個平面內的圖示節間設置一根斜腹桿(如上圖中的1-1,2-2,3-3剖面)4). 洞口處增設的斜腹桿采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距中心節點距離不應150mm。5). 斜腹桿宜采用通長桿件,當必須接長時,宜采用對接扣件連接,也可采用搭接,其搭接構造要求同立桿搭接構造要求(參見本方案立桿搭接要求)。6). 門洞桁架下的兩側立桿應為雙管立桿,副立桿高度應高于門洞口12步。7). 門洞桁架中伸出上下弦桿的桿件端頭,均應增設一個防滑扣件,如下圖,該扣件宜緊
28、靠主節點處的扣件。(見上圖)8). 洞口兩側增設的橫向支撐應伸出增設的斜桿端部,增設的短斜桿端部應用雙扣件扣死。13、 斜道1). 人行并兼作材料運輸的斜道的形式宜按下列要求確定:(1). 高度不大于6m的腳手架,宜采用一字型斜道;(2). 高度大于6m的腳手架,宜采用之字型斜道。2). 斜道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1). 斜道宜附著外腳手架或建筑物設置;(2). 運料斜道寬度不宜小于1.5m,坡度宜采用1:6;人行斜道寬度不宜小于1m,坡度宜采用1:3;(3). 拐彎處應設置平臺,其寬度不應小于斜道寬度;(4). 斜道兩側及平臺外圍均應設置欄桿及擋腳板。欄桿高度應為1.2m,擋腳板高度不應小
29、于180mm;(5). 運料斜道兩側,平臺外圍和端部均應按規定設置連墻件(參見連墻件的設置16.4.6條);每兩步應加設水平斜桿;并按規定設置剪刀撐和橫向斜撐(參見剪刀撐和橫向斜撐的設置及6.6.5條)。3). 斜道腳手板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1). 腳手板橫鋪時,應在橫向水平桿下增設縱向支托桿,縱向支托桿間距不應大于500mm;(2). 腳手板橫鋪時,接頭宜采用搭接;下面的板頭應壓住上面的板頭,板頭的凸棱處宜采用三角木填順;(3). 人行斜道和運料斜道的腳手板上應每隔250300mm設置一根防滑木條,木條厚度宜為2030mm。14、 安全通道為保證施工人員進出施工現場時安全,防止高空墜物傷人
30、,特在建筑物首層入口、井架出入口及斜道出入口設置安全通道。安全通道采用鋼管架支撐,上部滿鋪竹桿及防護網以防止墜物。八、 腳手架拆除1、 施工流程腳手架拆除的順序與搭設相反,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為安全網側擋板腳手板扶手(欄桿)剪刀撐(隨每步腳手拆除)大橫桿小橫桿立桿。2、 拆除施工準備1). 拆除前全面檢查腳手架的扣件連接、連墻件、支撐體系,確保符合構造要求牢固穩定,必要時進行加固。2). 對拆卸施工班組進行安全技術交底。3). 清除腳手架上的雜物和地面障礙物。3、 拆除施工1). 腳手架拆除作業必須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連墻件、安全網必須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
31、拆除后再拆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差大于兩步時,應增設連墻件加固。2). 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長立桿的高度(約6.5m)時,先在適當位置搭設臨時拋撐加固后,再拆除連墻件。當采用分段、分立面拆除時,對不拆除腳手架兩端,應按規定設置連墻件和橫向斜撐加固。3). 卸料時,各種構配件嚴禁拋擲地面。平橋上的鋼管應及時清理至地面,地面構配件及時檢查、整修與保養,按品種、規格分別存放。九、 質量控制措施1、 搭設前要進行書面交底,交底雙方簽字。搭設一步架后按規范規定校正腳手架的垂直、跨度、步距和架寬,并進行驗收、記錄。2、 施工現場建立鋼管、扣件及其它構配件的使用臺帳,詳細記錄其來源、數量、使用次數、使用部位和質量檢
32、驗等情況,防止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扣件在施工中使用。要嚴格報廢制度,凡有嚴重銹蝕、變形、出現裂紋及其它不符合標準情況的產品必須作廢處理,嚴禁再度使用,并錄入使用臺帳備查。3、 腳手架每次搭高必須高于作業面1.2m以上,分段搭設完畢要進行檢查,分段量化驗收,檢查合格后才能使用,不合格不得交付使用。4、 腳手架及其地基基礎應在下列階段進行檢查與驗收,合格后,方允許投入使用或繼續使用:1). 基礎完工后及腳手架搭設前;2). 作業層上施加荷載前;3). 每搭設完68m高度后4). 達到設計高度后;5). 遇有六級強風及以上大風或大雨等強力因素作用之后。6). 施工中停止使用超過一個月,在重新使用之
33、前。7). 連續使用達到6個月8). 在使用過程中,發現有顯著變形、沉降、拆除桿件和拉結以及存在安全隱患的情況時。5、 腳手架定期檢查內容:1). 桿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件、支撐、門洞桁架等地構架應符合要求。(參見上述腳手架搭設 施工要求)2). 地基無積水,底座無松動,立桿無懸空。3). 扣件螺栓無松動。4). 立桿的沉降與垂直度的偏差符合要求。(參見下述腳手架驗收標準及表格1、2項次)5). 安全防護措施符合要求。(參見安全防護措施、防雷雨、臺風措施、防火措施)6). 無超載使用。6、 腳手架驗收標準:1). 構架結構符合規定,個別部位的尺寸變化應在允許的調整范圍內。2). 節點連接可靠,
34、其中扣件的擰緊程度應控制在扭力距4060Nm。3). 腳手架立桿垂直度1/300,且同時控制其垂直偏差值:當架高20m時為不大于50mm;當架體高度20m時不大于75mm。4). 縱向水平桿的水平偏差1/250,且全架長的水平偏差不大于50mm。5). 作業層腳手板滿鋪、鋪平、鋪穩、鋪實,綁扎穩固。7、 新鋼管應符合下列規定:1). 應有產品質量合格證;2). 應有質量檢驗報告,鋼管材質檢驗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金屬材料 溫室拉伸試驗方法(GB/T 228)的有關規定,質量應符合規范的規定;3). 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4). 鋼管外徑、
35、壁厚、端面等的偏差,應分別符合規定。5). 鋼管必須涂有防銹漆。8、 舊鋼管表面銹蝕深度應符合規定。銹蝕檢查應每年一次。檢查時,應在銹蝕嚴重的鋼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銹蝕嚴重的部位橫向截斷取樣檢查,當銹蝕深度超過規定值時不得使用;9、 扣件應符合下列規定:1). 新扣件應有生產許可證、法定檢測單位的測試報告和產品質量合格證。當對扣件質量有 懷疑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的規定抽樣檢測;2). 舊扣件使用前應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滑絲的螺栓必須更換;3). 新、舊扣件均應進行防銹處理。4). 扣件進入施工現場應檢查產品合格證,并應進行抽樣復試,技術性能應符
36、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的規定。扣件在使用前應逐個挑選,有裂縫、變形、螺栓出現滑絲的嚴禁使用。10、 腳手架搭設的技術要求、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應符合規定。11、 安裝后的扣件螺栓擰緊扭力矩應采用扭力扳手檢查,抽樣方法應按隨機分布原則進行。不合格的必須重新擰緊,直至合格為止。十、 安全保證措施1、 安全保證措施各級管理人員要以對職工生命負責的態度去嚴格要求,嚴格管理,認真抓好安全工作,搞好安全設施。1). 人員要求(1). 腳手架搭設前應對施工班組進行交底,雙方簽字確認后方可進行作業。(2). 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現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5036考核
37、合格的專業架子工。上崗人員應定期體檢,合格者方可持證上崗。(3). 作業人員進入現場必須正確扣戴安全帽、安全帶,穿防滑鞋。安全帶要高掛低用,掛點必須牢固可靠。(4). 作業人員嚴格遵守高處作業的各項規定,做好防滑措施,嚴禁穿拖鞋、硬底鞋或赤腳進行作業。嚴禁酒后作業。嚴禁從高處向下拋擲任何物品。(5). 上下腳手架必須走設有安全防護的出入通道/梯道,嚴禁攀登腳手架上下。(6). 嚴格參照外架搭設要求進行施工。(7). 必須服從管理人員的安排。遵守項目各項安全管理規定和制度。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帶,做好防護設施。不得穿拖鞋等,必須穿防滑鞋上班。(8). 積極配合外架搭設完畢后的
38、工作。(9). 必須負責搭設前和搭設后的日常檢查和維修。(10). 聽從管理人員安排積極配合項目安全員日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11). 施工操作人員在搭拆腳手架時,須隨身攜帶工具袋,細件物件要隨手放入工具袋內,細小的工具如扳手等應有防甩脫措施。待裝或拆除的構件要放好放穩,嚴禁亂扔,防止墜物傷人;用人力傳遞構件時,必須站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上下傳遞要特別小心,雙方的交接穩固可靠。(12). 搭拆長鋼管要兩人配合操作,嚴禁單人操作。(13). 必須進行焊割工作的,按現場動火作業要求做好申報、監焊、檢查等工作。2). 腳手架使用安全要求(1). 要保證腳手架體的整體性,不得與井架、升降機一并拉結
39、,不得截斷架體,外腳手架使用期間不得拆除連墻緊固拉桿,主節點處的大小橫桿及掃地桿。(2). 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外腳手架取平橋施工荷載最大值為(3+2)kN/m2,限2步平橋同時作業,各使用外腳手架的施工單位必須教育工人不得堆放過重的建材或雜物于平橋上。卸料平臺應懸掛限載標牌,嚴禁超載,以策安全。(3). 不得將模板支架,纜風繩、混凝土和砂漿的泵送管道等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任意懸掛起重設備。(4). 結構施工時嚴禁將外架做支模架,不得在外架上堆放鋼筋、木枋、電纜等材料。(5). 必須在腳手架的適當位置配備滅火器材,防火措施要落實。嚴禁直接在外腳手架上架設電線。(6).
40、主節點處桿件的安裝,連墻件、支撐、門洞等的構造是否符合施工組織設計要求,扣件螺栓是否松動,腳手架立桿的沉降與垂直度允許偏差是否符合規定要求。(7). 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任意拆除下列桿件:a). 主節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b). 連墻體;c). 支撐;d). 欄桿、踢腳板;e). 安全防護設施。確印操作要求需要臨時拆除時,必須經主管人員同意,采取相應彌補措施,并在作業完畢后,及時予以恢復。(8). 上下腳手架必須走設有安全防護的出入通道/梯道,嚴禁攀登腳手架上下。(9). 每班工人上架作業時,應先行檢查有無影響安全作業的問題存在,在排除和解決后方可開始作業。在作業中發現不安全情況時,應立即停
41、止作業進行檢查,解決后才能正常作業。發現有異常和危險情況時,應立即通知架上所有人員撤離。(10). 遇六級以上大風要立即停止作業并將作業人員疏散到安全的地方。(11). 在六級大風與大雨后或停用超過一個月后復工前,必須經檢查后方可上架操作。如發現變形、下沉、鋼構件銹蝕嚴重、扣件松脫等情況,要及時加固維修后方可使用。做好腳手架 搭拆過程的臨邊圍護措施。(12). 有關安全、防火、質量管理、文明施工方面本方案未詳之處,除執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 外,還須執行公司及上級的標準和規定。3). 拆除施工安全措施(1). 拆除腳手
42、架,周圍應設圍欄或警戒標志,并設專人看管,嚴禁入內,拆除應按順序由上而下,一步一清,不準上下同時作業。(2). 拆除腳手架縱向水平桿、剪刀撐,應先拆中間扣,再拆兩頭扣,由中間操作人往下順桿子。(3). 拆除的腳手架立桿、腳手板、鋼管、扣件、鋼絲繩等材料,應向下傳遞或用繩吊下,禁止往下亂扔。2、 安全防護措施1). 嚴格按照專項施工方案和技術交底要求組織施工。2). 重點加強滿堂架與外架間隔的封閉。3). 重點加強施工作業人員安全勞動意識。4). 安全網必須用符合安全部門規定的防火安全網。5). 在作業層下必須搭設水平網一道,水平網要求牢固、嚴密。6). 外架上必須配備足夠的滅火安全器材,成立義
43、務消防隊。3、 防雷電、雨霧、臺風措施1). 外架用的預埋件必須用一根細鋼筋與墻體中的主鋼筋搭焊,以便于架體避雷,保證防雷安全。2). 雷雨天氣和六級以上大風應停止架上作業,撤離人員疏散到安全的地方。設專人對腳手架進行觀察,發現異常情況,在腳手架地面掛起警戒牌,禁止人員進入警戒范圍。3). 大風過后要對架上的腳手板、安全網等認真檢查一次,檢查合格方可繼續使用和施工。4、 防火消防措施1). 建筑施工用腳手架大多為金屬的,因此電線不能直接綁扎在腳手架上。如必須綁扎在腳手架上時,應有可靠的絕緣保護。2). 防火以預防為主,及時清理腳手架上的易燃建材,在腳手架的適當位置(如主要安全出入口、施工梯平臺
44、、各施工層四角及中部位置等)設置手提式滅火器材。3). 各施工層設置施工消防水管。4). 限制在腳手架上動用明火。動用明火(如電、氣焊作業等)要審批,設專人監護,配備手提式滅火器,并做好防止火星飛濺和切割物墜落措施。5). 禁止在腳手架上吸煙,杜絕火種來源。十一、 腳手架變形監測 1、檢測內容和監測要求1)監測項目:腳手架沉降、位移和變形。 2)測點布設:沿建筑物縱橫向每 1015m 布設一個監測剖面,每個監測剖面布設2個腳手架水平位移監測點、3個腳手架沉降觀測點。監測儀器精度應滿足現場監測要求。 3) 監測頻率: 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實施實時監測, 監測頻率2030分鐘一次。 2、監測報警指標
45、 監測項目監測報警值腳手架沉降5mm腳手架水平位移10mm3、監測方法 支撐的變形監測采用水準儀進行。做法是:在首層柱的側面標示出 觀測基準點, 分別在腳手架鋼管上標示觀測點 (位置在首層結構面上約 1.5m 處)。在整個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安裝專人在首層外圍進行監測。 4、處理方法當監測數據接近或達到報警值時,立即組織有關各方采取應急或搶險措施,同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十二、 文明施工1、 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正確配戴安全帽、高處作業系安全帶,穿防滑鞋。安全帶要高掛低用,掛點必須牢固可靠。2、 施工現場嚴禁吸煙。嚴禁酒后作業。嚴禁從高處向下拋擲任何物品。3、 愛護場內各種設施和標識牌,不得隨
46、意拆除和移動。4、 施工現場按平面圖堆放材料及半成品,材料要編碼,堆放整齊,擺放合理,專人保管,并建立嚴格的領料手續。5、 施工現場要經常保持整潔衛生,施工人員做到活完料凈、腳下清,確保施工材料不浪費;搭設后應當班把余下的材料堆放整齊、雜物清理運走。6、 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現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5036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上崗人員應定期體檢,合格者方可持證上崗。凡高血壓、貧血、心臟病及其他不適宜高空作業者,一律不得上架操作。7、 上下腳手架必須走設有安全防護的出入通道/梯道,嚴禁攀登腳手架上下。8、 運至地面的材料應按指定地點隨拆隨運,分類堆放,當天拆當天清。
47、拆下的扣件和鋼絲要集中回收處理、及時整理、檢查,按品種、規格堆放整齊,妥善保管。9、 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腳手架構件,如需拆改,必須經主管部門同意,由架子工操作。10、 不得在腳手架上任意懸掛或固定物件、設備等11、 安全立網掛設要整齊、美觀。12、 定期對腳手架進行檢查,及時整改處理,排除安全隱患。13、 遇有六級或以上大風、大雨、大霧及雷電天氣停止腳手架作業。在雨期經常檢查地基、腳手板、斜道板上有無積水雜物,隨時清掃,并采取防滑措施。14、 在每層施工完成的要檢查場地的雜亂情況,如有不符合安全文明施工要求的要馬上整改。十三、 主要材料及機械配備1、 材料配備名稱單位數量規格普通鋼管t2234
48、83.0腳手板610鋼篩網密目安全網47430兜底網68直角扣件個36300旋轉扣件個3490對接扣件個11620鍍鋅鋼絲30連墻件鋼筋m35000162、 機械配備名稱單位數量備注架子扳手把100搭設和拆除架子用力矩扳手把4檢查架子扣件擰緊力度是否到達要求倒鏈葫蘆個2調整架子水平彎曲度十四、 外腳手架搭拆應急救援預案1、 應急預案啟動的涉及的事故內容:按公司編制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中應急預案涉及的事故內容、級別要求:本外腳手架搭拆施工項目應急預案的事故內容主要涉及在搭設及拆除過程中防止作業人員的高處墜落、物體拋落打擊、坍塌、火災及不可預見的突發性事件。2、 應急救援預案的組織機構的建立
49、:企業已經設置有應急預案的組織機構分:公司、項目部,編制有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在公司一級的應急預案中均設置有:組織機構、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的響應、應急救援預案需建立的運行體系、應急救援設備。就本工程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如下: .組長:項目經理 xxxx任指揮長,主持領導小組會議;負責啟動救援預案,布置救護行動,全盤指揮救護工作,組織善后處理。.副組長:項目負責人、項目技術負責人 xxxx 項目負責人:xxxx 任副指揮長,協助指揮長布置現場救援行動,平時負責組織定期救援演練。項目技術負責人xxxx負責編制應急預案、計劃和總結,參加生產安全事故的調查,針對事故原因,從技術方面提出防范措施并貫
50、徹實施,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成員:項目部各成員。總施工管理員xxxx負責組織現場救援的具體人員安排和第一時間搶救行動并及時向指揮長匯報,以及維護保護事故現場。安全員:xxxx 參加事故調查,對安全措施督促檢查,負責在指定時間內將事故情況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 材料員:xxxx 負責總后勤,包括組織應急資金,購置救援器材,如擔架、綁扎帶、止血膠布、應急醫藥箱等等(日常配備),以及救護交通等。 全員參加第一時間搶救,協助總工長組織維護現場,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施工班班長:其責任和工作是對事故進行第一時間搶救,搶救傷員,疏散人群,排除搶救障礙和存在的安全隱患,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故的擴展,并協助保護現場
51、,調查事故原因,吸取教訓,教育工人提高安全生產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圖組長 :xxxx副組長:xxxx副組長:xxxx事故現場調查班組事故現場通訊班組事故現場搶救班組事故現場保護班組事故現場救護班組施工班長:xxxx施工班組員3、 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和響應:本工程的場所發生有下列情況時,應啟動應急救援預案。1)施工的工程,造成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時。2)對施工場區的影響有明顯的破壞和人身傷亡時。3)項目部應急救援預案小組認為必須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時。4、 應急救援預案具體措施:1)當發生事故時,發現者以最快的時間、最直接的方法向項目部的現場施工管理人員報告。2)現
52、場相關人員進行自救、防止事故進一擴大。3)當事故中有人員受傷時,在確保救援人員安全的前提下,應進行搶救。4)保護好事故現場,對移動過的人員物體采取標識或其它保存證據的方式。5)當事故有擴大、自救無法控制時,應按預案的措施,啟動對受影響區域的疏散機制,包括事故發生后的疏散、警戒、交通管制,即在確保事故現場和受影響區域人員安全的前提下,按應急救援預案事先確定的路線和方向疏散、撤離,對事故場區周邊進行警戒隔離以保護事故現場、維護現場秩序,防止外來干擾,如有必要,協助交警部門對事故現場的周邊道路實施有效管制,為應急救援工作提供暢通的道路。5、 應急報警體系應急救援預案中必須確定有效的可能使用通訊系統,
53、以確保應急救援預案和各個人員,機構之間有效地聯系,包括應急救援預案工作小組負責人電話、工程項目部應將110、119、120各級應急救援小組人員的手機號碼、當地安監部門的電話號碼明示施工現場顯眼位置,管理人員及保衛應熟知這些號碼,保證在應急救援在由下面上、由內到外,形成有序、通暢的網絡應急報警機制。6、 應急救援程序圖相鄰可依拖力量上級主管部門、政府、安全監督部門救助應急救援機構救助求救求援上報指令報告報告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隊公司應急救援預案小組事故現場指令求援啟動救助救助各事故應急救援班相鄰可依拖力量7、 事故的應急處置(附下表)序號事故類別事故原因現場救援措施1坍塌失穩發生坍塌事故后,由項目
54、部經理負責現場總指揮。發現事故發生的人員首先高聲呼喊,通知現場安全員,由安全員組織施工人員緊急撤離至安全區域,如有人員受傷,立即撥打事故搶救電話“120”,向上級有關部門或醫院打電話搶救,總工長組織有關人員按部位清理搶救被砸人員。其他組員采取有效防護措施,防止事故發展擴大。在向有關部門通知搶救電話的同時,對輕傷人員在現場采取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應急小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重傷人員送外搶救,值勤門衛在大門口迎接來救護的車輛。如事故嚴重,應立即上報公司有關部門,并啟動項目部應急救援預案。2物體打擊機械1、高空墜落物,2、未戴安全帽等3、違章操
55、作機械1、按應急程序處置。2、按應急救援措施基本要求處置。3、要給傷者及時止血。3火災1、電器使用、線路短路等。2、使用明火或電焊等1、最早發現者立即大聲呼救,并根據情況可立即采取正確方法撲救,當判斷火勢無法控制時,要迅速報警或向有關部門人員報告。2、按照應急程序處置,指揮部門迅速成立。3、義務消防隊員和其他救援專業小組成員戴好有關防護用品和現場和各處配置的消防滅器村、有關應急器械迅速往事故地點實施撲救,控制火勢。4、指揮部根據火災的影響范圍,迅速指揮疏散無關人員到施工消防布置平面圖所畫的指定安全區。作業區火災,可采用建筑物樓梯,外腳物架上梯、離火災部位較遠外施工電梯等到疏散,不得使用離火災部
56、位較近的外用電梯,嚴楚使用室內電梯。在火災現場的管理人員和班組長不得搶選逃離,要負責指揮疏散,防止恐慌而發生其他事故。5、當火勢一時無法控制,要及時采取隔離火源措施或搬出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的貴重物品,防止火勢蔓延到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存放貴重物品的地點,當有可能發生氣瓶爆炸等或火勢已無法控制且會危及人員生命安全時,指揮部要必要時可決定撤離救火人員到安全地方,等待專職消防隊救援或采取其他必須措施。6、醫療救護應急人員應對受傷人員立即搶救和實施必要性的處理,并將受傷較重的人員送往醫院。當專業防消專業醫療人員到達現場后,義務防消人員和急救人員應協助他們進行施救,并服從他們指揮。7、保衛消防負責人要組織安
57、治隊員擔負治安和指揮交通指揮,在事故周圍設崗,劃分禁區,加強警戒和巡邏檢查。4觸電事故1、觸碰外電線路。2、設備漏電,未按規定安裝漏電保護裝置。3、未按有關規定,違反操作規程等。1、最早發現者大聲呼救,并根據情況,可立即采取正確方法施救使觸電迅速脫離電源。方法:(1)條件許可應首選切斷電源開關(2)用干燥的絕緣木條、布帶等將電源線從觸電者身上拔離,或將觸電者拔離電源。注意:要防止地面導電,使救護者觸電。如地面導電,救護者應采取措施,使自己站在不導電的物體上施救。2、按照應急程序處置,迅速成立指揮部。3、觸電者脫離電源后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是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覺,剛應使傷員在空氣清新、流通的
58、地方靜臥休息;如已停止呼吸、心臟停止跳動,或雖有呼吸,但比較困難,應立即采用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進行搶救。4、有關人員迅速聯系門診部、醫院、或120急救中心。5、急救人員按照有關救護知識救護傷員,在等待醫生救治或送入醫院搶救過程中,不要停止或放棄施救,是否死亡由醫生判斷。5高空墜落1、無臨邊、洞口防護措施等。2不戴安全帶高空作業。3、違反操作規程和紀律要求、違章施工等1、發現者大聲呼救,并根據情況可立即采取正確方法進行施救,向有關人員報告或報警。2、按照應急程序處理,指揮部迅速成立。3、迅速解救傷員。因高空墜落一般會有骨傷傷害,因此在施救過程中要特別防止給傷者造成第二次傷害。4、同上3、4點。8
59、、 事故處理流程圖發生事故 必要時監理發出停工令上報主管部門暫停施工完成處理、自檢、驗收施工單位實施處理方案研究制定處理方案事故原因分析監理檢查、驗收施工單位提交事故調查報告監理組織審查報告研究確定處理方案監理組織、協助施工單位事故調查發出復工令監理提交事故處理結果報告恢復施工1倒塌事故12小時內上報2重大事故24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并逐級上報3一般事故每月匯總集中上報補充調查提出新方案原因不明不處理發出監理通知單附件1:建筑施工扣件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程JGJ130-2011 強制性條文關于建筑施工扣件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程的標準編號為JGJ130-2011,自2011年12月1日起實施,其中以下
60、是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可調托撐抗壓承載設計值不應小于40KN,支托板厚不應小于5mm。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腳手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度差不應大于1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單排、雙排與滿堂腳手架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開口型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連墻件,連墻件的垂直間距不應大于建筑物的層高,并且不應大于4m。高度在24m及以上的雙排腳手架應在外側全立面連接設置剪刀撐;高度在24m以下的單、雙排腳手架,均必須在外側兩端、轉角及中間間隔
61、不超過15m的立面上,各設置一道剪刀撐,并應由底至頂連續設置。開口型雙排腳手架的兩端均必須設置橫向斜撐。單、雙排腳手架拆除作業必須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連墻件必須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度大于兩步時,應增設連墻件加固。卸料時各構配件嚴禁拋擲至地面。扣件進入施工現場應檢查產品合格證,并應進行抽樣復試,技術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的規定。扣件在使用前應逐個挑選,有裂縫、變形、螺栓出現滑絲的嚴禁使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裝與拆除人員必須是經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架子工應持證上崗。鋼管上嚴禁打孔。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
62、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不得將模板支架、纜風繩、泵送混凝土和砂漿的輸送管等固定在架體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嚴禁拆除或移動架體上安全防護設施。滿堂支撐架頂部的實際荷載不得超過設計規定。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下列桿件:1 主節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2 連墻件。當在腳手架使用過程中開挖腳手架基礎下的設備基礎或管溝時,必須對腳手架采取加固措施。附件2:腳手架計算書D幢腳手架計算書 計算書說明:1. 本工程采用“單管落地+拉吊卸荷”的雙排腳手架搭設形式。2. 本計算書采用最不利條件組合計算,組合條件如下:1). 腳手架立桿材料采用483.0鋼管,步距1.8m,縱距1.5m。2). 腳手
63、板采用鋼篩網,自重標準值為0.30kN/m2。欄桿、擋腳板采用鋼管,自重標準值為0.16kN/m按每步距設置一層。3). 腳手架搭設高度53.30m。腳手架起搭標高取最低標高 -3.80m ;最大標高為+49.50 m。 4). 基本風壓按規范取值,取重現期n=10的對應風壓值0=0.30kN/m2 (廣東云浮) 計算依據: 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 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 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 4、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 一、腳手架參數腳手架設計類型結構腳手架,裝修腳手架腳手板設計荷載(k
64、N/m2)3,2同時施工作業層數1,1卸荷設置有腳手架搭設方式雙排腳手架腳手架鋼管類型483腳手架架體高度H(m)53.3腳手架沿縱向搭設長度L(m)243立桿步距h(m)1.8立桿縱距或跨距la(m)1.5立桿橫距lb(m)0.8內立桿離建筑物距離a(m)0.15 二、荷載設計腳手板類型鋼篩網腳手板自重標準值Gkjb(kN/m2)0.1腳手板鋪設方式1步1設密目式安全立網自重標準值Gkmw(kN/m2)0.01擋腳板類型鋼管欄桿與擋腳板自重標準值Gkdb(kN/m)0.08擋腳板鋪設方式1步1設每米立桿承受結構自重標準值gk(kN/m)0.129橫向斜撐布置方式5跨1設結構腳手架作業層數nj
65、j1結構腳手架荷載標準值Gkjj(kN/m2)3裝修腳手架作業層數nzj1裝修腳手架荷載標準值Gkzj(kN/m2)2地區廣東云浮安全網設置全封閉基本風壓0(kN/m2)0.3風荷載體型系數s1.254風壓高度變化系數z(連墻件、單立桿穩定性)1.153,0.796風荷載標準值k(kN/m2)(連墻件、單立桿穩定性)0.434,0.299 計算簡圖:立面圖側面圖 三、縱向水平桿驗算縱、橫向水平桿布置方式縱向水平桿在上橫向水平桿上縱向水平桿根數n2橫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橫桿截面慣性矩I(mm4)107800橫桿彈性模量E(N/mm2)206000橫桿截面抵抗矩W(mm3)449
66、0縱、橫向水平桿布置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q=1.2(0.033+Gkjblb/(n+1)+1.4Gklb/(n+1)=1.2(0.033+0.10.8/(2+1)+1.430.8/(2+1)=1.192kN/m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q=(0.033+Gkjblb/(n+1)+Gklb/(n+1)=(0.033+0.10.8/(2+1)+30.8/(2+1)=0.86kN/m 計算簡圖如下: 1、抗彎驗算 Mmax=0.1qla2=0.11.1921.52=0.268kNm =Mmax/W=0.268106/4490=59.731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max=0
67、.677qla4/(100EI)=0.6770.8615004/(100206000107800)=1.327mm max1.327mmminla/150,10min1500/150,1010mm 滿足要求! 3、支座反力計算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max=1.1qla=1.11.1921.5=1.967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max=1.1qla=1.10.861.5=1.419kN 四、橫向水平桿驗算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由上節可知F1=Rmax=1.967kN q=1.20.033=0.04kN/m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由上節可知F1=Rmax=1.419kN q=0.033kN/m 1、抗
68、彎驗算 計算簡圖如下: 彎矩圖(kNm) =Mmax/W=0.527106/4490=117.418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計算簡圖如下: 變形圖(mm) max1.168mmminlb/150,10min800/150,105.333mm 滿足要求! 3、支座反力計算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max=1.983kN 五、扣件抗滑承載力驗算橫桿與立桿連接方式單扣件扣件抗滑移折減系數0.85 扣件抗滑承載力驗算: 縱向水平桿:Rmax=1.967/2=0.983kNRc=0.858=6.8kN 橫向水平桿:Rmax=1.983kNRc=0.858=6.8kN 滿足要
69、求! 六、荷載計算腳手架架體高度H53.3腳手架鋼管類型483每米立桿承受結構自重標準值gk(kN/m)0.129 立桿靜荷載計算 1、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NG1k 單外立桿:NG1k=(gk+lan/20.033/h)H=(0.129+1.52/20.033/1.8)53.3=8.355kN 單內立桿:NG1k=8.355kN 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NG2k1 單外立桿:NG2k1=(H/h+1)lalbGkjb1/1/2=(53.3/1.8+1)1.50.80.11/1/2=1.837kN 1/1表示腳手板1步1設 單內立桿:NG2k1=1.837kN 3、欄桿與擋腳板自重標準值NG2
70、k2 單外立桿:NG2k2=(H/h+1)laGkdb1/1=(53.3/1.8+1)1.50.081/1=3.673kN 1/1表示擋腳板1步1設 4、圍護材料的自重標準值NG2k3 單外立桿:NG2k3=GkmwlaH=0.011.553.3=0.799kN 構配件自重標準值NG2k總計 單外立桿:NG2k=NG2k1+NG2k2+NG2k3=1.837+3.673+0.799=6.309kN 單內立桿:NG2k=NG2k1=1.837kN 立桿施工活荷載計算 外立桿:NQ1k=lalb(njjGkjj+nzjGkzj)/2=1.50.8(13+12)/2=3kN 內立桿:NQ1k=3kN
71、 組合風荷載作用下單立桿軸向力: 單外立桿:N=1.2(NG1k+ NG2k)+0.91.4NQ1k=1.2(8.355+6.309)+ 0.91.43=21.377kN 單內立桿:N=1.2(NG1k+ NG2k)+0.91.4NQ1k=1.2(8.355+1.837)+ 0.91.43=16.01kN 七、鋼絲繩卸荷計算鋼絲繩不均勻系數0.85鋼絲繩安全系數k9鋼絲繩繩夾型式馬鞍式拴緊繩夾螺帽時螺栓上所受力T(kN)15.19鋼絲繩繩夾數量n3吊環設置共用花籃螺栓在螺紋處的有效直徑de(mm)10花籃螺栓抗拉強度設計值ft(N/mm2)170卸荷系數Kf0.8上部增加荷載高度(m)6腳手架
72、卸荷次數N2 第N次卸荷卸荷點位置高度hx(m)卸荷段凈高hj(m)鋼絲繩上下吊點的豎向距離ls(m)上吊點距內立桿下吊點的水平距離HS(mm)上吊點距外立桿下吊點的水平距離HS(mm)卸荷點水平間距HL(m)119.8(標高+16.0m)19.23.21509501.5239.0(標高+35.2m)16.33.21509501.5鋼絲繩卸荷鋼絲繩繩卡作法鋼絲繩連接吊環作法(共用) 第1次卸荷驗算 1=arctan(ls/Hs)=arctan(3200/150)=87.316 2=arctan(ls/Hs)=arctan(3200/950)=73.465 鋼絲繩豎向分力,不均勻系數KX取1.5
73、 P1=KfKXNhj(n+1)/HHL/la=0.81.516.0119.2/53.31.5/1.5=6.921kN P2=KfKXNhj(n+1)/HHL/la=0.81.521.37719.2/53.31.5/1.5=9.241kN 鋼絲繩軸向拉力 T1=P1/sin1=6.921/sin87.316=6.928kN T2=P2/sin2=9.241/sin73.465=9.639kN 卸荷鋼絲繩的最大軸向拉力Fg=maxT1,T2=9.639kN 繩夾數量:n=1.667Fg/(2T)=1.6679.639/(215.19)=1個n=3個 滿足要求! 花籃螺栓驗算:=Fg103/(de
74、2/4)=9.639103/(102/4)=122.732N/mm2ft=170N/mm2 滿足要求! Pg=kFg/=99.639/0.85=102.063kN 鋼絲繩最小直徑dmin=(Pg/0.5)1/2=(102.063/0.5)1/2=14.287mm 吊環最小直徑dmin=(4A/)1/2=(4Fg/(f)1/2=49.639103/(65)1/2=14mm 注:f為拉環鋼筋抗拉強度,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9.7.6 每個拉環按2個截面計算的吊環應力不應大于65N/mm2 第1次卸荷鋼絲繩最小直徑14.287mm,必須拉緊至9.639kN,吊環最小直徑為14mm。第2次卸荷鋼絲繩最小
75、直徑13.164mm,必須拉緊至8.183kN,吊環最小直徑為13mm。根據規范要求,鋼絲繩采用16鋼絲繩,吊環采用20吊環。 八、立桿穩定性驗算腳手架架體高度H53.3立桿計算長度系數1.5立桿截面抵抗矩W(mm3)4490立桿截面回轉半徑i(mm)15.9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N/mm2)205立桿截面面積A(mm2)424連墻件布置方式兩步三跨 1、立桿長細比驗算 立桿計算長度l0=Kh=11.51.8=2.7m 長細比=l0/i=2.7103/15.9=169.811210 軸心受壓構件的穩定系數計算: 立桿計算長度l0=kh=1.1551.51.8=3.118m 長細比=l0/i=3
76、.118103/15.9=196.132=210 滿足要求! 2、立桿穩定性驗算 不組合風荷載作用單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1.2(NG1k+NG2k)+1.4NQ1k)(hx1+(1-Kf)(Hx頂-hx1)+max6,(1-Kf)hj頂)/H=(1.2(8.355+6.309)+1.43)(19.8+(1-0.8)(39-19.8)+max6,(1-0.8)16.3)/53.3=12.121kN 查規范表A得,=0.188=N/(A)=12121.331/(0.188424)=152.064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組合風荷載作用單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1.2(NG
77、1k+NG2k)+0.91.4NQ1k)(hx1+(1-Kf)(Hx頂-hx1)+max6,(1-Kf)hj頂)/H=(1.2(8.355+6.309)+0.91.43)(19.8+(1-0.8)(39-19.8)+max6,(1-0.8)16.3)/53.3=11.888kN Mw=0.91.4Mwk=0.91.4klah2/10=0.91.40.2991.51.82/10=0.183kNm =N/(A)+ Mw/W=11887.77/(0.188424)+183095.64/4490=189.913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九、連墻件承載力驗算連墻件布置方式兩步三跨連墻件
78、連接方式焊接連接連墻件約束腳手架平面外變形軸向力N0(kN)3連墻件計算長度l0(mm)600連墻件截面類型鋼管連墻件型號483連墻件截面面積Ac(mm2)424連墻件截面回轉半徑i(mm)15.9連墻件抗壓強度設計值f(N/mm2)205對接焊縫的抗拉、抗壓強度ft(N/mm2)185 Nlw=1.4k2h3la=1.40.43421.831.5=9.843kN 長細比=l0/i=600/15.9=37.736,查規范表A.0.6得,=0.896(Nlw+N0)/(Ac)=(9.843+3)103/(0.896424)=33.806N/mm20.85 f=0.85 205N/mm2=174.
79、25N/mm2 滿足要求! 對接焊縫強度驗算: 連墻件的周長lw=d=3.14248=150.796mm; 連墻件鋼管的厚度t=3mm; =(Nlw+N0)/(lwt)=(9.843+3)103/(150.7963)=28.389N/mm2ft=185N/mm2 滿足要求!E幢腳手架計算書 計算書說明:3. 本工程采用“單管落地+拉吊卸荷”的雙排腳手架搭設形式。4. 本計算書采用最不利條件組合計算,組合條件如下:1). 腳手架立桿材料采用483.0鋼管,步距1.8m,縱距1.5m。2). 腳手板采用鋼篩網,自重標準值為0.30kN/m2。欄桿、擋腳板采用鋼管,自重標準值為0.16kN/m按每步
80、距設置一層。3). 腳手架搭設高度54.5m。腳手架起搭標高取最低標高 -3.9m ;最大標高為+50.600m。 4). 基本風壓按規范取值,取重現期n=10的對應風壓值0=0.30kN/m2 (廣東云浮) 計算依據: 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 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 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 4、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 一、腳手架參數腳手架設計類型結構腳手架,裝修腳手架腳手板設計荷載(kN/m2)3,2同時施工作業層數1,1卸荷設置有腳手架搭設方式雙排腳手架腳手架鋼管類型483腳手架架體高度
81、H(m)54.5腳手架沿縱向搭設長度L(m)243立桿步距h(m)1.8立桿縱距或跨距la(m)1.5立桿橫距lb(m)0.8內立桿離建筑物距離a(m)0.15 二、荷載設計腳手板類型鋼篩網腳手板自重標準值Gkjb(kN/m2)0.1腳手板鋪設方式2步1設密目式安全立網自重標準值Gkmw(kN/m2)0.01擋腳板類型鋼管欄桿與擋腳板自重標準值Gkdb(kN/m)0.08擋腳板鋪設方式2步1設每米立桿承受結構自重標準值gk(kN/m)0.129橫向斜撐布置方式5跨1設結構腳手架作業層數njj1結構腳手架荷載標準值Gkjj(kN/m2)3裝修腳手架作業層數nzj1裝修腳手架荷載標準值Gkzj(k
82、N/m2)2地區廣東云浮安全網設置全封閉基本風壓0(kN/m2)0.3風荷載體型系數s1.254風壓高度變化系數z(連墻件、單立桿穩定性)1.126,0.796風荷載標準值k(kN/m2)(連墻件、單立桿穩定性)0.424,0.299 計算簡圖:立面圖側面圖 三、縱向水平桿驗算縱、橫向水平桿布置方式縱向水平桿在上橫向水平桿上縱向水平桿根數n2橫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橫桿截面慣性矩I(mm4)107800橫桿彈性模量E(N/mm2)206000橫桿截面抵抗矩W(mm3)4490縱、橫向水平桿布置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q=1.2(0.033+Gkjblb/(n+1)+1.4Gklb/
83、(n+1)=1.2(0.033+0.10.8/(2+1)+1.430.8/(2+1)=1.192kN/m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q=(0.033+Gkjblb/(n+1)+Gklb/(n+1)=(0.033+0.10.8/(2+1)+30.8/(2+1)=0.86kN/m 計算簡圖如下: 1、抗彎驗算 Mmax=0.1qla2=0.11.1921.52=0.268kNm =Mmax/W=0.268106/4490=59.731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max=0.677qla4/(100EI)=0.6770.8615004/(100206000107800)=1.3
84、27mm max1.327mmminla/150,10min1500/150,1010mm 滿足要求! 3、支座反力計算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max=1.1qla=1.11.1921.5=1.967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max=1.1qla=1.10.861.5=1.419kN 四、橫向水平桿驗算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由上節可知F1=Rmax=1.967kN q=1.20.033=0.04kN/m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由上節可知F1=Rmax=1.419kN q=0.033kN/m 1、抗彎驗算 計算簡圖如下: 彎矩圖(kNm) =Mmax/W=0.527106/4490=117.418N/m
85、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計算簡圖如下: 變形圖(mm) max1.168mmminlb/150,10min800/150,105.333mm 滿足要求! 3、支座反力計算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max=1.983kN 五、扣件抗滑承載力驗算橫桿與立桿連接方式單扣件扣件抗滑移折減系數0.85 扣件抗滑承載力驗算: 縱向水平桿:Rmax=1.967/2=0.983kNRc=0.858=6.8kN 橫向水平桿:Rmax=1.983kNRc=0.858=6.8kN 滿足要求! 六、荷載計算腳手架架體高度H54.5腳手架鋼管類型483每米立桿承受結構自重標準值gk(kN/m)0
86、.129 立桿靜荷載計算 1、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NG1k 單外立桿:NG1k=(gk+lan/20.033/h)H=(0.129+1.52/20.033/1.8)54.5=8.543kN 單內立桿:NG1k=8.543kN 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NG2k1 單外立桿:NG2k1=(H/h+1)lalbGkjb1/2/2=(54.5/1.8+1)1.50.80.11/2/2=0.938kN 1/2表示腳手板2步1設 單內立桿:NG2k1=0.938kN 3、欄桿與擋腳板自重標準值NG2k2 單外立桿:NG2k2=(H/h+1)laGkdb1/2=(54.5/1.8+1)1.50.081/2
87、=1.877kN 1/2表示擋腳板2步1設 4、圍護材料的自重標準值NG2k3 單外立桿:NG2k3=GkmwlaH=0.011.554.5=0.818kN 構配件自重標準值NG2k總計 單外立桿:NG2k=NG2k1+NG2k2+NG2k3=0.938+1.877+0.818=3.632kN 單內立桿:NG2k=NG2k1=0.938kN 立桿施工活荷載計算 外立桿:NQ1k=lalb(njjGkjj+nzjGkzj)/2=1.50.8(13+12)/2=3kN 內立桿:NQ1k=3kN 組合風荷載作用下單立桿軸向力: 單外立桿:N=1.2(NG1k+ NG2k)+0.91.4NQ1k=1.
88、2(8.543+3.632)+ 0.91.43=18.39kN 單內立桿:N=1.2(NG1k+ NG2k)+0.91.4NQ1k=1.2(8.543+0.938)+ 0.91.43=15.157kN 七、鋼絲繩卸荷計算鋼絲繩不均勻系數0.85鋼絲繩安全系數k9鋼絲繩繩夾型式馬鞍式拴緊繩夾螺帽時螺栓上所受力T(kN)15.19鋼絲繩繩夾數量n3吊環設置共用花籃螺栓在螺紋處的有效直徑de(mm)10花籃螺栓抗拉強度設計值ft(N/mm2)170卸荷系數Kf0.8上部增加荷載高度(m)6腳手架卸荷次數N2 第N次卸荷卸荷點位置高度hx(m)卸荷段凈高hj(m)鋼絲繩上下吊點的豎向距離ls(m)上吊
89、點距內立桿下吊點的水平距離HS(mm)上吊點距外立桿下吊點的水平距離HS(mm)卸荷點水平間距HL(m)122.8(標高+18.9m)18.93.151509501.5241.7(標高+37.8m)12.83.151509501.5鋼絲繩卸荷鋼絲繩繩卡作法鋼絲繩連接吊環作法(共用) 第1次卸荷驗算 1=arctan(ls/Hs)=arctan(3150/150)=87.274 2=arctan(ls/Hs)=arctan(3150/950)=73.217 鋼絲繩豎向分力,不均勻系數KX取1.5 P1=KfKXNhj(n+1)/HHL/la=0.81.515.15718.9/54.51.5/1.
90、5=6.308kN P2=KfKXNhj(n+1)/HHL/la=0.81.518.3918.9/54.51.5/1.5=7.653kN 鋼絲繩軸向拉力 T1=P1/sin1=6.308/sin87.274=6.315kN T2=P2/sin2=7.653/sin73.217=7.994kN 卸荷鋼絲繩的最大軸向拉力Fg=maxT1,T2=7.994kN 繩夾數量:n=1.667Fg/(2T)=1.6677.994/(215.19)=1個n=3個 滿足要求! 花籃螺栓驗算:=Fg103/(de2/4)=7.994103/(102/4)=101.778N/mm2ft=170N/mm2 滿足要求!
91、 Pg=kFg/=97.994/0.85=84.638kN 鋼絲繩最小直徑dmin=(Pg/0.5)1/2=(84.638/0.5)1/2=13.011mm 吊環最小直徑dmin=(4A/)1/2=(4Fg/(f)1/2=47.994103/(65)1/2=13mm 注:f為拉環鋼筋抗拉強度,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9.7.6 每個拉環按2個截面計算的吊環應力不應大于65N/mm2 第1次卸荷鋼絲繩最小直徑13.011mm,必須拉緊至7.994kN,吊環最小直徑為13mm。第2次卸荷鋼絲繩最小直徑10.707mm,必須拉緊至5.414kN,吊環最小直徑為11mm。根據規范要求,鋼絲繩采用18鋼絲繩
92、,吊環采用20吊環。 八、立桿穩定性驗算腳手架架體高度H54.5立桿計算長度系數1.5立桿截面抵抗矩W(mm3)4490立桿截面回轉半徑i(mm)15.9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N/mm2)205立桿截面面積A(mm2)424連墻件布置方式兩步三跨 1、立桿長細比驗算 立桿計算長度l0=Kh=11.51.8=2.7m 長細比=l0/i=2.7103/15.9=169.811210 軸心受壓構件的穩定系數計算: 立桿計算長度l0=kh=1.1551.51.8=3.118m 長細比=l0/i=3.118103/15.9=196.132=210 滿足要求! 2、立桿穩定性驗算 不組合風荷載作用單立桿的
93、軸心壓力設計值N=(1.2(NG1k+NG2k)+1.4NQ1k)(hx1+(1-Kf)(Hx頂-hx1)+max6,(1-Kf)hj頂)/H=(1.2(8.543+3.632)+1.43)(22.8+(1-0.8)(41.7-22.8)+max6,(1-0.8)12.8)/54.5=11.245kN =N/(A)=11244.852/(0.188424)=141.069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組合風荷載作用單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1.2(NG1k+NG2k)+0.91.4NQ1k)(hx1+(1-Kf)(Hx頂-hx1)+max6,(1-Kf)hj頂)/H=(1.2(
94、8.543+3.632)+0.91.43)(22.8+(1-0.8)(41.7-22.8)+max6,(1-0.8)12.8)/54.5=10.994kN Mw=0.91.4Mwk=0.91.4klah2/10=0.91.40.2991.51.82/10=0.183kNm查規范表A得,=0.188=N/(A)+ Mw/W=10993.777/(0.188424)+183095.64/4490=178.697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九、連墻件承載力驗算連墻件布置方式兩步三跨連墻件連接方式焊接連接連墻件約束腳手架平面外變形軸向力N0(kN)3連墻件計算長度l0(mm)600連墻
95、件截面類型鋼管連墻件型號483連墻件截面面積Ac(mm2)424連墻件截面回轉半徑i(mm)15.9連墻件抗壓強度設計值f(N/mm2)205對接焊縫的抗拉、抗壓強度ft(N/mm2)185 Nlw=1.4k2h3la=1.40.42421.831.5=9.616kN 長細比=l0/i=600/15.9=37.736,查規范表A.0.6得,=0.896 (Nlw+N0)/(Ac)=(9.616+3)103/(0.896424)=33.208N/mm20.85 f=0.85 205N/mm2=174.25N/mm2 滿足要求! 對接焊縫強度驗算: 連墻件的周長lw=d=3.14248=150.7
96、96mm; 連墻件鋼管的厚度t=3mm; =(Nlw+N0)/(lwt)=(9.616+3)103/(150.7963)=27.887N/mm2ft=185N/mm2 滿足要求!腳手架架在樓板上計算書 計算依據: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一、工程屬性腳手架基礎所在樓層數1第1層混凝土樓板厚度h1(mm)180第-1層層高H-1(m)3.5第-1層混凝土樓板厚度h-1(mm)180樓板的計算單元長度Bl(m)6.4樓板的計算單元寬度BC(m)4.5樓蓋板配筋信息表樓層鋼筋位置配筋量及等級鋼筋面積(mm2)第1層X向正筋H
97、PB30012150ASX =753.6Y向正筋HPB30012150ASY =753.6X向負筋HPB30012150ASX, =753.6Y向負筋HPB30012150ASY, =753.6第-1層X向正筋HPB30012150ASX =753.6Y向正筋HPB30012150ASY =753.6X向負筋HPB30012150ASX, =753.6Y向負筋HPB30012150ASY, =753.6 二、支架搭設參數 1、模板支架搭設參數樓層立桿的縱向間距La(m)立桿橫向間距Lb(m)立桿步距h(m)支座周長(m)-10.90.91.50.8 2、腳手架搭設參數腳手架搭設方式平行長邊腳手
98、架內排立桿離樓板長邊距離a1(m)0.25立桿排數N2立桿底部墊板尺寸(m)【ab】0.20.1立桿縱、橫向間距(m)【lalb】1.50.8 設計簡圖如下:腳手架樓板_平面圖腳手架樓板_立面圖 三、荷載參數每根立桿傳遞荷載qk(kN)12.12板上活荷載標準值Qk(kN/m2)2鋼筋混凝土自重標準值NG1K(kN/m3)25.1模板及支架自重標準值NG2K (kN/m2)0.3 四、各樓層荷載計算 1、第1層荷載計算鋼筋彈性模量Es(N/mm2)210000砼彈性模量Ec(N/mm2)28000砼的齡期T(天)7砼的強度等級C30砼的實測抗壓強度fc(N/mm2)12.87砼的實測抗拉強度f
99、t(N/mm2)1.29 腳手架立桿傳遞荷載標準值:qk=12.12kN; 板的短邊計算跨度:l=Bc=4.50m 立桿荷載作用間距:e=la=1.50m 立桿底墊板作用面平行于板跨寬度:bcx=btx+2s+h=b+2s+hi=0.10+0+0.18=0.28m 立桿底墊板作用面垂直于板跨寬度:bcy=bty+2s+h=a+2s+hi=0.20+0+0.18=0.38m s為墊板的厚度,此處忽略不計。 當bcxbcy,bcy2.2*l,bcxl時,b=2/3*bcy+0.73*l=2/3*0.38+0.73*4.50=3.54m 當局部荷載作用在板的非支承邊附近,即db/2時,荷載的有效分布
100、寬度應予折減,b1,=b/2+d=1.97m 當eb時,荷載的有效分布寬度應予折減,b2,=e=1.50m b,=min b1,b2,=1.50m 得:Mmax 板短邊等效樓面均布活荷載標準值:q1=8 Mmax/(bl2)=8*12.18/(1.504.502)=3.21kN/m2 板的長邊計算跨度:l=Bl=6.4m 立桿荷載作用間距:e=lb=0.80m 立桿底墊板作用面平行于板跨寬度:bcx=btx+2s+h=a+2s+hi=0.20+0+0.18=0.38m 立桿底墊板作用面垂直于板跨寬度:bcy=bty+2s+h=b+2s+hi=0.10+0+0.18=0.28m s為墊板的厚度,
101、此處忽略不計。 當bcxbcy,bcy0.6*l,bcxl時,b=bcy+0.7*l=0.28+0.7*6.40=4.76m 當局部荷載作用在板的非支承邊附近,即db/2時,荷載的有效分布寬度應予折減,b1,=b/2+d=2.63m 當eb時,荷載的有效分布寬度應予折減,b2,=b/2+e/2=2.78m b,=min b1,b2,=2.63m 得:Mmax 板短邊等效樓面均布活荷載標準值:q2=8 Mmax/(bl2)=8*42.66/(2.636.402)=3.17kN/m2 故樓板等效均布活荷載:q=maxq1、q2= 3.21kN/m2 樓蓋自重荷載標準值:g1=h1/1000*NG1
102、K=180/1000*25=4.52 板計算單元活荷載標準值:q1=q+Qk=3.21+2.00=5.21 2、第-1層荷載計算鋼筋彈性模量Es(N/mm2)210000砼彈性模量Ec(N/mm2)28000砼的齡期T(天)14砼的強度等級C30砼的實測抗壓強度fc(N/mm2)12.87砼的實測抗拉強度ft(N/mm2)1.29 立桿傳遞荷載標準值:q-1=NG2K=0.30kN/m2 樓蓋自重荷載標準值:g-1=h-1/1000*NG1K=180/1000*25=4.52kN/m2 3、各樓層荷載分配 假設層間支架剛度無窮大,則有各層撓度變形相等,即: P1/(E1h13)=P2/(E2h
103、23)=P3/(E3h33)則有:Pi=(EihiPi)/(Eihi3) 根據此假設,各層樓蓋承受荷載經模板支架分配后的設計值為:樓層各樓層混凝土彈性模量Eci(MPa)各樓層板厚hi(mm)樓蓋自重荷載標準值gi(kN/m2)立桿傳遞荷載標準值qi(kN/m2)分配后各樓層恒載的設計值Gi(kN/m2)分配后各樓層活載的設計值Qi (kN/2)128000.001804.525.215.423.86-128000.001804.520.305.423.86Gi=1.2(Ecihi3/(Ecihi3+Eci-1hi-13+Eci-2hi-23)(gi+gi-1+gi-2)Qi=1.4(Ecih
104、i3/(Ecihi3+Eci-1hi-13+Eci-2hi-23)(qi+qi-1+qi-2) 五、板單元內力計算 1、第1層內力計算腳手架樓板_第1層鋼筋布置圖 第1層板單元內力計算板的支撐類型四邊固支Bc/Bl4500/64000.703m10.032m20.011m1-0.073m2-0.057四邊簡支Bc/Bl4500/64000.703mq10.068mq20.03 第1層板內力計算荷載組合設計值計算(kN/m2)GiQiGi=Gi+Qi/2Gq=Gi+QiQi=Qi/25.4223.8557.3499.2771.928內力計算m1m2m1m2mq1mq2Bc內力值(kN.m)M10
105、.0320.0110.0680.030.24.57.978M20.0320.0110.0680.030.24.54.338M1-0.0730.24.5-13.77M2-0.0570.24.5-10.685M1=(m1+m2)GiBC2+(mq1+mq2)QiBC2M1=(m2+m1)GiBC2+(mq2+mq1)QiBC2M1=m1GqBC2M2=m2GqBC2 第1層板正截面承載力驗算 依據工程結構設計原理板的正截面極限計算公式為: 公式類型參數剖析使用條件Mu=1sfcbh02Mu板正截面極限承載彎矩用于單筋截面1截面最大正應力值與混凝土抗壓強度fc的比值,低于C50混凝土1取1.0s截面
106、抵抗矩系數fc混凝土抗壓強度標準值,參照上述修正系數修改h0計算單元截面有效高度,短跨方向取h-20mm,長跨方向取h-30mm,其中h是板厚Mu=1sfcbh02+fyAs(h0-s)fy受壓區鋼筋抗拉強度標準值用于雙筋截面As受壓區鋼筋總面積s縱向受壓鋼筋合力點至受壓區邊緣的距離默認取20mmMu=fyAs(h0-s)fy鋼筋抗拉強度標準值用于雙筋截面當2s時As受拉鋼筋總面積=Asfy/(fc1bh0)-受壓區相對高度,=Asfy/(fc1bh0)=(fyAs-fyAs)/(1fcb)混凝土受壓區高度 矩形截面受壓區高度As(mm2)fy(N/mm2)h0=h-20(mm)1fc(Mpa
107、)b(mm)fy(N/mm2)As(mm2)(mm)s比較753.982270160112.871000270753.9820202s 矩形截面相對受壓區高度As(mm2)fy(N/mm2)b(mm)h0=h-20(mm)fcm(N/mm2)753.982270100016012.870.099753.982270100016012.870.099備注Asfy/bh0fcm Mui1sfc(N/mm2)b(mm)h0(mm)板正截面極限承載彎矩(kN.m)Mi(kN.m)Mu110.09512.87100016031.37.978Mu210.09512.87100016031.34.338比較
108、Mu1m1符合要求Mu2m2符合要求 MUify(N/mm2)As(mm2)h0(mm)s(mm)板正截面極限承載彎矩(kN.m)Mi(kN.m)Mu1270753.98216020-28.501-13.77Mu2270753.98216020-28.501-10.685比較Mu1m1符合要求Mu2m2符合要求 2、第-1層內力計算腳手架樓板_第-1層鋼筋布置圖 第-1層板單元內力計算板的支撐類型四邊固支Bc/Bl4500/64000.703m10.032m20.011m1-0.073m2-0.057四邊簡支Bc/Bl4500/64000.703mq10.068mq20.03 第-1層板內力計
109、算荷載組合設計值計算(kN/m2)GiQiGi=Gi+Qi/2Gq=Gi+QiQi=Qi/25.4223.8557.3499.2771.928內力計算m1m2m1m2mq1mq2Bc內力值(kN.m)M10.0320.0110.0680.030.24.57.978M20.0320.0110.0680.030.24.54.338M1-0.0730.24.5-13.77M2-0.0570.24.5-10.685M1=(m1+m2)GiBC2+(mq1+mq2)QiBC2M1=(m2+m1)GiBC2+(mq2+mq1)QiBC2M1=m1GqBC2M2=m2GqBC2 第-1層板正截面承載力驗算
110、矩形截面受壓區高度As(mm2)fy(N/mm2)h0=h-20(mm)1fc(Mpa)b(mm)fy(N/mm2)As(mm2)(mm)s比較753.982270160112.871000270753.9820202s 矩形截面相對受壓區高度As(mm2)fy(N/mm2)b(mm)h0=h-20(mm)fcm(N/mm2)753.982270100016012.870.099753.982270100016012.870.099備注Asfy/bh0fcm Mui1sfc(N/mm2)b(mm)h0(mm)板正截面極限承載彎矩(kN.m)Mi(kN.m)Mu110.09512.8710001
111、6031.37.978Mu210.09512.87100016031.34.338比較Mu1m1符合要求Mu2m2符合要求 MUify(N/mm2)As(mm2)h0(mm)s(mm)板正截面極限承載彎矩(kN.m)Mi(kN.m)Mu1270753.98216020-28.501-13.77Mu2270753.98216020-28.501-10.685比較Mu1m1符合要求Mu2m2符合要求 六、樓板裂縫驗算 1、本結構按壓彎構件進行計算 公式參數剖析使用條件max=crsk1.9c+0.08d/(te )/ Esd鋼筋的直徑最大裂縫寬度驗算As縱向受力拉鋼筋的截面面積Mk按荷載短期效應組
112、合計算的彎矩值c最外層縱向受拉鋼筋外邊緣至受拉區底邊的距離():當c20時,取c=20,當c65時,取c=65ftk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標準cr構件的受力特征系數,綜合了前述若干考慮,軸心受拉構件取2.7,受彎、偏心受壓取2.1,偏心受拉取2.4;縱向受力鋼筋表面特征系數,對于帶肋鋼筋取1.0,對于光面鋼筋取0.7;Es鋼筋的彈性模量te=As/Atete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積計算的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在最大裂縫寬度計算中,當te0.01,時取 te=0.01tk/(tesk)裂縫間縱向受拉鋼筋應變不均勻系數,在計算中,0.2時,取=0.2;當1.0時,取=1.0.對于直接承受重荷載的構件,取
113、=1.0Ate=0.5bh+(bfb)hfAte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積;對于軸心受拉構件,取構件截面面積對于受彎、偏心受壓和偏心受拉構件Ate=0.5bh矩形截面sk=Mk/(Ash0), h0 =h-(c+d/2)sk裂縫處鋼筋應力 2、最大裂縫寬度計算樓層crc(mm)d(mm)skteEs(N/mm2)max(mm)第1層2.10.2201278.97110.012100000.021第-1層2.10.2201278.97110.012100000.021比較第1層 max/0.31符合要求第-1層 max/0.31符合要求 七、樓板抗沖切驗算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規
114、定,受沖切承載力應滿足下式 公式參數剖析F=(0.7hft+0.15pc,m)umh0Fl局部荷載設計值或集中反力設計值h截面高度影響系數:當h800mm時,取h=1.0;當h2000mm時,取h=0.9;中間線性插入取用。f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pc,m臨界面周長上兩個方向混凝土有效預壓應力按長度的加權平均值,其值控制在2范圍內um臨界截面周長:距離局部荷載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積周邊h0 /2處板垂直截面的最不利周長。h0截面有效高度,取兩個配筋方向的截面有效高度的平均值=min(1, 2)1=0.4+1.2/s , 2=0.5+ash0/4Um1局部荷載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積形狀的影響系數2臨界截面周長與板截面有效高度之比的影響系數s局部荷載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積為矩形時的長邊與短邊尺寸比較,s不宜大于4:當s 2時取s =2 ,當面積為圓形時,取s=2as板柱結構類型的影響系數:對中柱,取as =40 ,對邊柱,取as =30 :對角柱,取 as=20說明在本工程計算中為了安全和簡化計算起見,不考慮上式中pc,m之值,將其取為0,作為板承載能力安全儲備, 承載力計算樓層F0.7hftumh0F1hftumh0F第1層11.2910.616086.68811.132第-1層11.2910.8160115.5847.514比較第1層 F/F11符合要求第-1層 F/F11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