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品資料推薦-1-一、適用范圍本方案適用于 333工程材料站及施工現場物資、材料、機械、設備、工器具的起重裝卸。二、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70 號;2、建設工程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93號;3、起重機械安全規程(GB 6067.1-2010);4、建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規定(JGJ 59);5、起重機械吊具與索具安全規程(LD48-93);6、起重機用鋼絲繩檢驗和報廢實用規范(GB/T 5972-2006);7、起重滑車安全要求(GB 13308-1998);三、工程概況本標段線路全長 623km,共使用鐵塔 10 基,其中直線塔 6 基,直線轉角塔2 基,耐
2、張塔 2 基。標段內導線采用 LGJ-150/25 型鋼芯鋁絞線,本標段地形分為高山和山地,其中高山占 89%,山地占 11%。2、起重吊裝作業概況2.1 起重吊裝作業項目本標段主要起重吊裝作業項目有:基礎鋼材、塔材、導線軸、地線軸、導引繩、牽引繩、放線滑車等材料和器具的裝卸。2.2 起重吊裝作業機械本標段所有起重吊裝作業將采用12t、16t 和 25t 流動式起重機車(以下簡稱:汽車吊)。2.3 起重吊裝作業概況2.3.1 成批到貨的基礎鋼材在材料站裝卸。2.3.2 鐵塔包裝重量每捆不超過4000kg。2.3.3 鋼芯鋁絞線每軸 2000m,毛重約 2300kg;鋁包鋼絞線,單軸重量約 20
3、00kg。2.3.5 導引繩、牽引繩、滑車等工器具單件重量不超過1000kg。四、安全技術設計1、汽車吊選擇精品資料推薦-2-吊車的選擇按吊件重量選擇型號合適的吊車,吊車參數見附表。2、鋼絲繩設計與計算鋼絲繩是吊裝中的主要繩索,它具有強度高、彈性大、韌性好、耐磨、能承受沖擊載荷等優點,且磨損后外部產生許多毛刺,容易檢查,便于預防事故。鋼絲繩允許拉力按下列公式計算:Fg Fg/K(1)式中 Fg 鋼絲繩的允許拉力(kN);Fg鋼絲繩的鋼絲破斷拉力總和(kN);換算系數,按表1 取用;K鋼絲繩的安全系數,按表2 取用。鋼絲繩破斷拉力換算系數表 1 鋼絲繩結構換算系數6190.85 6370.82
4、鋼絲繩的安全系數表 2 用途安全系數用途安全系數作吊索、無彎曲時67 作捆綁吊索810 用于手動起重設備4.5 用于機動起重設備56 施工現場采用的為全部為619 形式的允許拉力 Fg=1550Mpa的鋼絲繩,根據公式(1)、表 1、表 2 進行驗算得以下各個最小鋼絲繩直徑。序號起吊重量(kg)起重方式換算系數安全系數最小鋼絲繩直徑(mm)1 1 單根吊索無彎曲0.85 7 8 2 2 單根吊索無彎曲0.85 7 12 3 3 單根吊索無彎曲0.85 7 14 4 4 單根吊索無彎曲0.85 7 16 5 5 單根吊索無彎曲0.85 7 19.5 6 8 單根吊索無彎曲0.85 7 21.5
5、精品資料推薦-3-3、鋼絲繩的安全檢查鋼絲繩使用一定時間后,就會產生斷絲、腐蝕和磨損現象,其承載能力減低。一般規定鋼絲繩在一個節距內斷絲的數量超過表3 的數字時就應當報廢,以免造成事故。鋼絲繩報廢標準(一個節距內的斷絲數)表 3 采取的安全系數鋼絲繩種類619637661交互捻同向捻交互捻同向捻交互捻同向捻6 以下12 6 22 11 36 18 67 14 7 26 13 38 19 7 以上16 8 30 15 40 20 當鋼絲繩表面銹蝕或磨損使鋼絲繩直徑顯著減少時應將表3報廢標準按表 4折減并按折減后的斷絲數報廢。鋼絲繩銹蝕或磨損時報廢標準的折減系數表 4 鋼絲繩表面銹蝕或磨損量(%)
6、10 15 20 25 3040 大于 40 折減系數85 75 70 60 50 報廢斷絲數沒有超過報廢標準,但表面有磨損、腐蝕的舊鋼絲繩,可按表 5 的規定使用。鋼絲繩合用程度判斷表 5 類別鋼絲繩表面現象合用程度使用場所I 各股鋼絲位置未動,磨損輕微,無繩股凸起現象100%重要場所II 1各股鋼絲已有變位、壓扁及凸出現象,但未露出繩芯2個別部分有輕微銹痕3有斷頭鋼絲,每米鋼絲繩長度內斷頭數目不多于鋼絲總數的 3%75%重要場所III 1 每米鋼絲繩長度內斷頭數目超過鋼絲總數的50%次要場所7 10 單根吊索無彎曲0.85 7 26 精品資料推薦-4-3%,但少于 10%;2有明顯銹痕IV
7、 1繩股有明顯的扭曲、凸出現象2鋼絲繩全部均有銹痕,將銹痕刮去后鋼絲上留有凹痕3每米鋼絲繩長度內斷頭數超過10%,但少于25%40%不重要場所或輔助工作4、吊裝工器具起重吊鉤常用優質碳素鋼鍛成。鍛成后要進行退火處理,要求硬度達到 95135HB。吊鉤表面應光滑,不得有剝裂、刻痕、銳角、裂縫等缺陷存在,并不準對磨損或有裂縫的吊鉤進行補焊修理。吊鉤在鉤掛吊索時要將吊索掛至鉤底;直接鉤在構件吊環中時,不能使吊鉤硬別或歪扭,以免吊鉤產生變形或使吊索脫鉤。1)帶環吊鉤規格帶環吊鉤規格見表6。帶環吊鉤規格(mm)表 6 簡圖起重量(t)A B C D E F 適用鋼絲繩直徑(mm)每只自重(kg)mm 0
8、.5 7 114 73 19 19 19 6 0.34 0.75 9 133 86 22 25 25 6 0.45 1 10 146 98 25 29 27 8 0.79 1.5 12 171 109 32 32 35 10 1.25 2 13 191 121 35 35 37 11 1.54 2.5 15 216 140 38 38 41 13 2.04 3 16 232 152 41 41 48 14 2.90 3.75 18 257 171 44 48 51 16 3.86 精品資料推薦-5-4.5 19 282 193 51 51 54 18 5.00 6 22 330 206 57
9、54 64 19 7.40 7.5 24 356 227 64 57 70 22 9.76 10 27 394 255 70 64 79 25 12.30 12 33 419 279 76 72 89 29 15.20 14 34 456 308 83 83 95 32 19.10 2)卡環(卸甲、卸扣)+型號使用負荷D H H1 L d d1 d2 B 重量(N)(kg)(mm)(kg)0.2 2450 250 16 49 35 34 6 8.5 M8 12 0.04 0.4 3920 400 20 63 45 44 8 10.5 M10 18 0.09 0.6 5880 600 24 72
10、 50 53 10 12.5 M12 20 0.16 0.9 8820 900 30 87 60 64 12 16.5 M16 24 0.30 1.2 12250 1250 35 102 70 73 14 18.5 M18 28 0.46 1.7 17150 1750 40 116 80 83 16 21 M20 32 0.69 2.1 20580 2100 45 132 90 98 20 25 M22 36 1 2.7 26950 2750 50 147 100 109 22 29 M27 40 1.54 3.5 34300 3500 60 164 110 122 24 33 M30 45
11、2.20 4.5 44100 4500 68 182 120 137 28 37 M36 54 3.21 6.0 58800 6000 75 200 135 158 32 41 M39 60 4.57 精品資料推薦-6-7.5 73500 7500 80 226 150 175 36 46 M42 68 6.20 9.5 93100 9500 90 255 170 193 40 51 M48 75 8.63 六、安全管理1、起重作業安全措施1.1 起重機的行駛道路必須平坦堅實,地下墓坑和松軟土層要進行處理。必要時,需鋪設木頭或路基箱。起重機不得停置在斜坡上工作。1.2 起重作業人員屬特種作業人
12、員,必須持相關部門頒發的安全作業證,經考試合格方可上崗操作。1.3 起重作業人員,必須分工明確,各負其責。起重吊裝的指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作業時應與起重機駕駛員密切配合,執行規定的指揮信號。駕駛員應聽從指揮,當信號不清或錯誤時,駕駛員可拒絕執行。1.4 起重作業前,應預先劃定起重警戒區域,并設置安全標志,非施工人員禁止入內。1.5 起重作業前,對各種起重器具(吊車、卷揚機、鋼絲繩、葫蘆、卡環、吊鉤、滑輪組等)應進行全面檢查,各種起重器具上的安全裝置必須按規定裝配齊全、靈敏可靠,正式起吊前,必須進行試吊。1.6 在起重現場,作業人員必須配戴安全帽,高空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禁止酒后作業。1.7 吊
13、運物體在空中運行時,不得碰撞任何機械設備、電氣線路或其他物體。1.8 吊裝作業應指派專人統一指揮,參加吊裝的起重工要掌握作業的安全要求,其他人員要有明確分工。1.9 塔材吊裝時應墊方木或包覆麻布,避免鐵件、鋼繩和塔材直接接觸,防止構件彎曲和鍍鋅層磨損。1.10 吊裝導地線線盤時應保證線盤不變形、不損傷導線。放置時,不可水平倒放,以免線層紊亂。線盤放好后需加以固定。1.11 起重機具不得超負荷使用。1.12 作業中遇有特殊情況,應將重物落至地面,不得懸掛在空中。1.13 起重作業中,要嚴格執行“十不吊”,即:精品資料推薦-7-1.13.1 無人指揮或多人指揮或指揮信號不明不吊。1.13.2 超負
14、荷或吊物重量不明不吊。1.13.3 光線陰暗、可見度差,看不清重物不吊。1.13.4 斜拉重物不吊。1.13.5 重物上面站人不吊。1.13.6 埋地重物不吊。1.13.7 安全裝置失靈不吊。1.13.8 重物越過人頭不吊。1.13.9 棱刃物體沒有襯墊措施不吊。1.13.10 重物緊固不牢、繩打結、繩不齊不吊。1.14 雙機抬吊時,要根據起重機的起重能力進行合理的負荷分配,各單機載荷不得超過其允許載荷的80,并在操作時要統一指揮,互相密切配合。在整個抬吊過程中,兩臺起重機的吊鉤滑車組應基本保持垂直狀態。1.15 綁扎構件的吊索需經過計算,綁扎方法應正確牢靠。所有起重工具應定期檢查。1.16
15、禁止在雷雨天氣和六級及以上風的情況下進行吊裝作業。1.17 嚴禁起吊重物長時間懸掛在空中,作業中遇突發故障,應采取措施將重物降落到安全地方,并關閉發動機后進行檢修。1.18 起重機的吊鉤和吊環嚴禁補焊。當吊鉤、吊環表面有裂紋、嚴重磨損或危險斷面有永久變形時應予更換。1.19 吊車司機應經常對設備進行檢查與維護,保證鋼絲繩與剎車的良好運行。1.20 車上必須配備必要的滅火器,駕駛室內不得存放易燃品。1.21 工作完畢后將機車停放在堅固的地面上,釣鉤收起,各部制動器剎牢,操縱桿放到空擋位置。3、應急預案3.1 基本原則處理事故險情時,首先考慮人員安全,疏散無關人員,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其次應盡可
16、能減少財產損失和環境污染,按有利于恢復生產的原則組織應急行動。3.2 項目部應急組織機構3.2.1 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構成精品資料推薦-8-組長:888 副組長:999 成員:922776553 3.2.2 應急聯絡方式3.3 應急措施3.3.1 應急救援原則3.3.1.1事故后,現場負責人在報警和按程序向上級主管領導報告的同時,搶救受傷人員是第一位的任務。3.3.1.2事故發生后要迅速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和蔓延。3.3.1.3 事故發生后要在積極搶救傷員的同時立即在周圍設置警戒線,迅速撤離所有無關人員并阻止人員和車輛進入危險區域,盡最大努力保護好事故現場。3.3.2 應急搶救措施3.3.2.1各種創傷急救1)各種打擊造成的創傷急救,應先使傷員安靜平躺,判斷受傷程度,如有無出血、骨折和休克等。2)外部出血時應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過多而休克。3)外部無傷,但受傷者呈現休克狀態、神志不清或昏迷,表現為面色蒼白,脈搏細弱,氣促,冷汗淋漓,則可能有內臟破裂出血,應迅速使傷者躺平,抬高下肢,保持溫暖,速送醫院救治。4)肢體明顯有骨折時可用木板或木棍、竹竿等物將斷骨上、下兩個關節固定,并避免骨折部位移動,以減少疼痛,防止傷勢惡化。衛生院急救電話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