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鐵車站建筑設計理念與方法一、地鐵車站建筑設計的理念城市地鐵作為一類大型的公益性快速交通設施,其最直接的功能應該是方便乘客的出行,是乘客的代步工具。那么在設計時,就必須倡導和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理念,力求為乘客提供便捷、舒適、安全的乘坐環境。與此同時,在設計時,必須符合小噪音、低污染、低成本的要求,選擇有利于乘客身心健康的設計方案。除此之外,城市地鐵在設計過程中還應當尊重“綠色”這一基本理念,打造成為城市快速綠色交通系統。二、地鐵車站建筑設計所遵循的基本原則(1)實用性原則:地鐵車站建筑在設計之初必須考慮到乘客密度與流動速率,在樓梯出入通道的設計時,必須確保乘客人流有序進出站和便捷換乘其他線路
2、,在客流高峰時能夠滿足乘客進出對樓道、電梯等的寬度要求。(2)安全性原則:基于城市地鐵進出站建筑主要是位于城市主要道路、廣場、商場以及人口密度大的地方等的地下,在設計時,必須考慮到地鐵建造及運營過程中整個建筑工程在結構布局上的安全性,避免造成對周邊居民以及過往路人的安全傷害。(3)識別性原則:城市地鐵作為一種定時、安全、快速、高校運作的公共軌道交通系統,其運營過程中的行駛速度較快,站與站之間的時間間隔較短,這就要求在設計時必須重視各個主要區域和位置的標示,不能讓乘客浪費較長時間還找不到候車站臺,避免乘客出現走失和迷路現象。(4)經濟性原則:城市地鐵的建造和運營是一種較高投資行為,按照我國已建成
3、地鐵建筑設計,其每公里的平均造價為67億人民幣,單車站建筑的土建工程總造價就足有占到了總投資的13%,這就要求在設計時應當注重經濟性這一原則,避免出現資源利用和資金投入的浪費現象。三、地鐵車站建筑設計的方法1.地鐵車站內部布局的設計方法地鐵車站建筑的設計是一個復雜性、綜合性的系統工程,不但要確保線路上行駛車輛、接受和發送信號、車體通風等的協調關系,還必須運用專業化知識來實現整體設計方案的最優組合以降低地鐵車站的造價。所以,在地鐵車站主要建筑設計上必須采用最佳的方法,重點是對設備管理用房區、乘客公共區等進行設計。在設備管理用房與乘客公共區的綜合布局設計上,可采用斷頭廳式的布置方式,即分別將主要相
4、關設備和管理用房分布在地鐵車站的兩端,將乘客公共區與地鐵車站兩側的站廳層連接在一起,增大乘客公共區的空間,進而減少乘客的壓抑感、恐慌感以及緊張感。還可以按照不同區域的使用性質和功能來確定設計方法,例如可以針對通風、通信、消防等的要求和相互關系來合理布置通風用房、信號用房和消防設備用房。對于乘客公共區的設計,可依據雙層島式、雙層側式的布置方法,選用集中布置類型,增加公共區可利用空間,開闊乘客視野,縮小車站建筑規模。還可以采用分散布置形式,在地鐵車站的兩端分別設計成乘客公共區,有利于乘客流動和快速乘降。2.地鐵車站內部環境的設計方法地鐵車站建筑作為高投入的公共交通工程項目,必須重視內部環境設計。在
5、設計地鐵車站內部環境時,可保持與車站設計相協調,一方面可實現地鐵車站的安全性和適用性,另一方面有利于乘客的通達與換乘。可采用較為單一的地鐵車站內部空間布局模式,在通長的地鐵車站空間里,設計支撐柱子時必須考慮其節奏感,注重頂面處理以實現形體美觀,還可以搭配不同的裝修材料以美化空間。在地鐵車站內部環境設計時,要采用合適的功能技術手段、造型藝術手段以及建筑裝潢技巧,突出“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3.地鐵車站出入口和通風亭的設計方法在設計地鐵車站出入口布局方式時,可依照設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和設計經驗,參照其他已建成地鐵車站的地面建筑特征,結合地鐵車站地上街道的實際情況來設計。應當將地鐵車站的出入口位置選擇
6、在那些客流量大、地面交通便利的位置,也可以選在城市主要商業區、商場以及地下人行通道等位置,這樣可以大大節約施工成本。此外,在設計地鐵車站出入口時,還要重視其經濟引導功能以及交通疏散功能。根據我國地鐵車站建筑相關標準和要求,本著安全、經濟的設計原則,可以在設計地鐵車站的通風亭的進、排風口時,一方面要保持與地面的一定高度,另一方面還要考慮相關設備自身的工作效率,其發出的震動和噪音不能影響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地鐵車站出入口和通風亭都是地鐵交通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往往會被設置在建筑密集居民區和商業區,其有效可用空間往往會被限制,在設計時,必須注重于周邊環境的協調,突出地鐵車站建筑的良好形象。四、結語城市地鐵以“安全、快捷、高效、舒適”的服務宗旨為廣大乘客提供著出行服務,在出入口電梯設計、站臺布局、公共衛生間該方面處處體現著“以人為本,為民服務”的理念,其車站建筑從設計到建設再到運營管理都嚴格依據地鐵設計規范以及其他行業和國家規范執行。地鐵車站建筑設計理念與方法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