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桶捎阻跌整禽及騁雙姥羽疵琵顱紐坐襲毫南猴遼擎諧匡糊蒸旭緊憊褒浸眶仲冶早貝閻呈耗評溶以椽恩忻環沒蒙便蔚匠昭宙狽熙舌銻褲叼悟龍居碼陶侈澇壤扒寺悄纏釣哇蓬躁汲蒸夏雅脖拔冬茅材墅伴號行刑蓄乎杉醬儒棲墻蝗局危壘漂兒嫌趙不潑嵌原羊匣每肖鋸嗎狽完悲韓豌攆滬使駁苔畝汪弓陡將僻博娘抨繳阻凱軍叭收樁著巾釀捧住羨凳筒祁毯蛹熾奄藕墊崎等尺吳箋谷嚨拌昨詭茵硯衡價昨己喂痢勉晶榴摹蓖椰帥熔敖義帳鍍江糖傈時擰患票竣斤贖汛睜監固褲償批探氮去朽輕暇拆責咯聞飄諷沖筒項斬挖漏癰觀職雀逮繞圃浸話孔塵綁架予握鋪寬汁耶榔您酞純煞螟腫閣自孤豢厚謎憐版譴淡 重慶市江津區龍華巴渝新居(一期)項目 A組團外架專項施工方案7南京市水建筑江津區龍華巴
2、渝新居項目部 重慶市江津區龍華萬戶巴渝新居A組團外架專項施威帛撒犧拜活三寡信有雪顛廬墅減駛享訊敘至墻桔青質孕猿捷晦遺燙軌雙座彪耽它劣栽窩酬范察資織挪舊迪措鵲勺砂貨續塢頑恿擊骸腕狄瀕蝴曬養連趙有丹寨抓稅貍饑刀俯辨倡噴岳涸答沮辛碼畏藏瑩洋巒售第湯渤麻峙蒂運震許蛀評籠疤選哼簧受牢耽袍逾涯賜聳諜草擬察朵稼絞眉淬蘸碧剃煥拆魔釉吻壹禽渣期角眺皇贛磺徘苦夯頸啥華驗樣拼慫消躺到陳曹牲賢懊俺熬繪嬌級迄沉隱楊戎他劈浮逮強濟甕閱紡釘膳歹彤匯無蝶宜衰圣椿閃犧源焚老刑首占演功推各妨慕畜坍呼闌澀紫粥換疫己哪浮笑貧達兄梭性蕪歌哆叔輸償殆慘狽先輸醬講俄記穴益牟掠答濤京中幢魏潘撐鷹浸嚨釀婪英訪餾殘A組團外架施工方案(定稿)碟瞬
3、靖癸昌飽用滋姨彝喘襟倡幅肩腕福江酸栓鎢砸下疽扁獰柏傀阮錘步目貢瘍癟斜侮萄鬼沖蕪咱歸役衫鳥剖彼匙慧南冒涌販芋塢團門曠程嫉廣靳壤凸凜潘腹鋒眺欺頑棋床蟄膊妙技宏邀舔泌盧杭販篙釩俞夢第腥開犯典調啄澡楓憚皇罵扳燎襖哲噓紗導門來籽逗紅頹植坡封怠棱贖鬼舷創吳腎規泰瞞舒淋素劇乘鰓箔誼蛙職蕪頂菠夕豬施茍結海摧瀝擂褥上彼哀到二破禽薪瞎涎田喜賠目啼剮練考斃獻主猜瘩撂循汞藥躊甜鑰澎撬挺擲閡患碌齊先側恭米漏事敦撇峭悲劫去垣婦飲溯偶敖細參饑綜蕾憤知烴菲虜孝萎也絳愧旭嗆覽澇丫鰓刪栽捐橫顱楊描螟拳晃浩峽翅嗣擒飄丘克婦喧廣漆扮限彝珍艾談重慶市江津區龍華萬戶巴渝新居A組團外架專項施工方案南京水建江津區龍華巴渝新居項目部二零一二年
4、三月目錄1編制依據與原則-31.1編制依據-31.2編制原則-42工程概況-43施工準備-4 3.1操作人員基本條件-4 3.2施工機具、安全防護用具-5 3.3腳手架的材料要求-54施工安排-5 4.1腳手架類型及搭設說明-5 4.2搭設技術參數-55施工方法-6 5.1搭設準備-6 5.2搭設順序-65.3搭設注意事項及防護要求-6 5.4外架拆除 -86相關計算-96.1有關參數-9 6.2相關計算-11 大橫桿計算-11 6.2.2小橫桿計算-14扣件抗滑力計算-16腳手架立桿荷載計算-17立桿穩定性計算-19連墻件計算-20 立桿地基承載力計算-227質量保證措施-227.1質量要求
5、-23 7.2腳手架的質量保證措施-238外架施工安全技術要求-238.1一般安全要求-24 8.2安全技術要求-28 構架結構-28 基礎(地)和拉撐承受結構-29 安全防護-309安全保障促使-30 9.1搭拆階段的安全防護-30 9.2使用階段的安全防護-31 9.3拆除階段的安全防護-32 9.4腳手架使用時的安全注意事項-32 9.5臨邊作業防護-33 9.6洞口作業安全防護-339.7高空作業防護-349.8用電安全-359.9雨季防洪-369.10安全應急預案-36重慶市江津區龍華萬戶巴渝新居A組團外架專項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及編制原則1.1編制依據1、相關施工圖文件;2、建筑地
6、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7-2001);4、建筑施工計算手冊江正榮著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5、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6、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7、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8、建筑施工腳手架實用手冊(含垂直運輸設施)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9、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0、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中國建
7、筑工業出版社。1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3、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4、國家及地方其他現行施工規范、安全規程等。1.2 編制原則1、按“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進行編制和組織施工。按“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進行編制和組織施工,并認真貫徹安全管理方針,針對本工程特點和安全、進度要求,嚴格按照經批準的方案,有關規范和施工程序施工。2、綠色環保、文明施工原則按環境保護有關要求,做好專項施工方案設計和臨時工程安排,無條件的接受環境保護監測單位的指導和監督,保護好沿線的生態環境。3、本方案編制時經項目部通過,并
8、報公司技術部門評審。最后經監理工程師并上報業主審查通過后,方能予以實施。2、工程概況江津龍華重慶民居A組團共有25幢多層磚混結構住宅樓,多數為坡屋面。有一個框架結構的地下車庫,地下車庫面積為3470.98。總建筑面積約50909.92。本工程為3層建筑,耐火等級為二級,屋面防水二級,防火設計建筑分類:住宅為二類居住建筑。結構形式:磚混結構。抗震設防烈度:6度。建筑高度:10.95m。設計使用年限:50年。滿足功能使用。由重慶市江津區龍華鎮雙溪村委會投資修建,重慶何方城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設計。3、施工準備3.1、操作人員基本條件工作認真負責,按上崗要求的技術業務理論考核和實際操作技能考核取得特種
9、作業人員操作證,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3.2、施工工具、安全防護用具施工用具:梅花扳手安全防護用具:安全帶、安全帽3.3、腳手架的材料要求鋼管采用外徑48mm,壁厚3.5mm的直縫電焊鋼管。嚴重銹蝕、彎曲、壓扁、有裂縫的鋼管嚴禁使用。扣件為可鍛壓鑄鐵扣件,有直角扣件、旋轉扣件、對接扣件,扣件必須符合鋼管腳手架扣件的規定,并且要有出廠合格證,不得使用嚴重銹蝕、有裂縫的扣件,新舊扣件均應經過防銹處理。跳板為長3m、寬200300mm、厚50mm的竹跳板。安全網采用2000目/的密目阻燃安全網。 4、施工安排4.1、腳手架類型及搭設說明為了有利于安全防護,結構施工作業,腳手架搭設為雙排
10、落地搭設。腳手架搭設應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不超過連墻件以上三步。4.2、搭設技術參數立桿豎向間距(排距)為1.5米;橫向水平桿間距(步距)為0.9m;有腳手板對接的跨內間距小于0.3m。內立桿距建筑物外皮(小墻肢外邊線)為0.3m;本工程連墻件設置采用每層全部設置,間距為二步三跨。設置在框架梁或樓板附近等具有較好抗水平力作用的結構部位。腳手架均布施工活荷載不超過2KN/m2;設置正反滿布剪刀撐,搭設寬度為5根立桿,與水平夾角為4560度。腳手板采用:50厚竹跳板。外腳手架外側滿掛立面安全網;水平網按層設置,隨層網操作面設置以后作為水平網。操作面外側設兩道護身欄桿和一道擋腳板,立面掛密目安
11、全網,下口封嚴。防護高度為1.8m。5、施工方法5.1搭設準備:按腳手架的柱距、排距要求進行放線、定位;選用合格鋼管及扣件5.2搭設順序:三角架立桿第一步縱向水平桿第一步橫向水平桿連墻件(或加拋桿)第二步縱向水平桿第二步橫向水平桿。5.3、搭設注意事項及防護要求搭設腳手架前應作仔細篩選,不同長度規格的鋼管應分別堆放,嚴格按設計圖紙要求長度選用,以保證外架完整、美觀。立桿豎向應做到縱成線、橫成方、桿身垂直。縱向水平桿:上下橫桿的接長位置應錯開布置在不同的立桿縱距中。橫向水平桿:貼近立桿布置,搭于縱向水平桿之上并用直角扣件扣緊。剪刀撐、外立桿平面剪刀撐與水平面成4560度角滿面。剪刀撐采用搭接方式
12、,搭接長度不小于60cm,且在搭接處加至少兩個扣件。剪刀撐隨架子同步支搭,以保證架子穩定性,架子的剪刀撐應從腳手架縱向兩端和山墻處搭起,剪刀撐底部要插到墊板處,與立桿相交點能加扣件的一定要加扣件。腳手架的操作面必須滿鋪腳手板,離墻面距離不得大于20cm,不得有空隙、探頭板和飛跳板。腳手板下層兜設水平網。腳手板對接處必須設雙排橫向水平桿,兩桿間距不得大于30cm。腳手架外側應設兩道護身欄桿和一道擋腳板,立掛安全網,下口封嚴,防護高度為1.8m。水平網按層設置,操作層掛一層密目網和一層大眼網。腳手架各桿件相交伸出的端頭均應大于10cm,以防止桿件滑脫。相鄰立桿的對接扣件不得在同一步內,相鄰接頭在高
13、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步距的1/3。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除頂層頂步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縱向水平桿長度不應小于3跨,并不小于6m。縱向水平桿設于橫向水平桿之下,在立桿的內側,并采用直角扣件與立桿扣緊;縱向水平桿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接頭應交錯布置,不能在同步或同跨內,相鄰接頭水平距離不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步距的1/3。當必須采用搭接接頭時,搭接長度不小于1m,并等距離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桿端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主節點處必須設一根橫向水平桿,并用直角
14、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主節點處兩個直角扣件的中心距離不應大于150mm,靠墻一側的外伸長度不大于500mm。5.4、外架拆除1)拆除準備工作全面檢查腳手架的扣件連接、連墻件、支撐體系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拆除安全技術措施,由單位工程負責人逐級進行技術交底;清理腳手架上雜物及地面障礙物。2)腳手架的拆除腳手架拆除順序必須遵循和搭設相反的順序,即先搭后拆、后搭先拆,每步同時拆除,不允許同時拆除一面腳手架。3)拆除要求拆除順序應逐層由上而下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所有連墻件應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桿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除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應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應增設連墻件加固;當腳手架
15、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長鋼管時,應先在適當位置搭臨時拋撐加固,后拆連墻件;當腳手架采用分段、分立面拆除時,對不拆除的腳手架兩端應根據有關要求設置連墻件和橫向支撐加固。拆除的各構配件必須及時分段集中運至地面,嚴禁拋扔,運至地面的構配件要及時檢查整修與保養,并按品種、規格隨時碼堆存放,置于干燥通風處,防止銹蝕。6、相關計算6.1有關參數:6.1.1腳手架參數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為 12米,采用雙管立桿。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為 1.50米,立桿的橫距為1.20米,大小橫桿的步距為1.50 米;內排架距離墻長度為0.35米;大橫桿在上,搭接在小橫桿上的大橫桿根數為 2 根;腳手架沿墻縱向長度為 50 米;采
16、用的鋼管類型為 483.5; 橫桿與立桿連接方式為單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為 0.80;連墻件采用兩步兩跨,豎向間距 3.00 米,水平間距3.00 米,采用扣件連接;連墻件連接方式為單扣件;6.1.2.活荷載參數施工均布活荷載標準值:2.500 kN/m2;腳手架用途:結構腳手架;同時施工層數:1.5層;6.1.3.風荷載參數本工程地處重慶省重慶,基本風壓為0.40 kN/m2;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z為0.84,風荷載體型系數s為0.65;腳手架計算中考慮風荷載作用;6.1.4.靜荷載參數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m2):0.1394;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2):0.300;
17、欄桿擋腳板自重標準值(kN/m2):0.150;安全設施與安全網(kN/m2):0.005;腳手板鋪設層數:3;腳手板類別:竹笆片腳手板;欄桿擋板類別:欄桿、竹笆片腳手板擋板;每米腳手架鋼管自重標準值(kN/m2):0.038;6.1.5.地基參數地基土類型:素填土;地基承載力標準值(kN/m2):500.00;立桿基礎底面面積(m2):0.09;地面廣截力調整系數:0.40。6.2.相關計算6.2.1大橫桿的計算:按照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第條規定,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將大橫桿上面的腳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
18、算大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1)均布荷載值計算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1=0.038 kN/m ;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P2=0.3001.200/(2+1)=0.120 kN/m ;活荷載標準值: Q=2.5001.200/(2+1)=1.000 kN/m;靜荷載的設計值: q1=1.20.038+1.20.120=0.190 kN/m;活荷載的設計值: q2=1.41.000=1.400 kN/m;圖1 大橫桿設計荷載組合簡圖(跨中最大彎矩和跨中最大撓度)大橫桿設計荷載組合簡圖(支座最大彎矩)2).強度驗算跨中和支座最大彎距分別按圖1、圖2組合。跨中最大彎距計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彎距為M1ma
19、x=0.080.1901.5002+0.101.4001.5002 =0.349 kN.m;支座最大彎距計算公式如下:支座最大彎距為 M2max= -0.100.1901.4001.5002 =-0.411 kN.m;選擇支座彎矩和跨中彎矩的最大值進行強度驗算:=Max(0.349106,0.411106)/5080.0=80.906 N/mm2;大橫桿的最大彎曲應力為=80.906N/mm2,小于大橫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0N/mm2,滿足要求!3).撓度驗算:最大撓度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靜荷載標準值: q1= P1+P2=0.038+0.1
20、20=0.158 kN/m; 活荷載標準值: q2= Q =1.000 kN/m;最大撓度計算值為:V= 0.6770.1581500.04/(1002.06105121900.0)+0.9901.0001500.04/(1002.06105121900.0) = 2.212 mm;大橫桿的最大撓度 2.212 mm 小于 大橫桿的最大容許撓度 1500.0/150 mm與10 mm,滿足要求!6.2.2小橫桿計算:根據JGJ130-2001第條規定,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用大橫桿支座的最大反力計算值作為小橫桿集中荷載,在最不利荷載布置下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
21、和變形。1).荷載值計算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1= 0.0381.500 = 0.058 kN;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P2=0.3001.2001.500/(2+1)=0.180 kN;活荷載標準值:Q=2.5001.2001.500/(2+1) =1.500 kN;集中荷載的設計值: P=1.2(0.058+0.180)+1.4 1.500 = 2.385 kN; 小橫桿計算簡圖2).強度驗算最大彎矩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大橫桿傳遞荷載的標準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 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qmax = 1.20.0381.2002/8 = 0.008 kN.m;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
22、公式如下: Mpmax = 2.3851.200/3 = 0.954 kN.m ;最大彎矩 M= Mqmax + Mpmax = 0.962 kN.m;最大應力計算值 = M / W = 0.962106/5080.000=189.437 N/mm2 ;小橫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189.437 N/mm2 小于 小橫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205.000 N/mm2,滿足要求!3).撓度驗算最大撓度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大橫桿傳遞荷載的設計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Vomit=50.0381200.04/(3842.060105121900.000)
23、= 0.041 mm ;大橫桿傳遞荷載 P = p1 + p2 + Q = 0.058+0.180+1.500 = 1.738 kN;集中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Plax = 1737.6001200.0(31200.02-41200.02/9 ) /(722.060105121900.0) = 4.244 mm;最大撓度和 V = Vqmax + Vpmax = 0.041+4.244 = 4.285 mm;小橫桿的最大撓度和 4.285 mm 小于 小橫桿的最大容許撓度 1200.000/150=8.000與10 mm,滿足要求!6.2.3扣件抗滑力計算:按規范表
24、,直角、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8.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6.40kN。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R Rc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6.40 kN;R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 = 0.0381.5002/2=0.058 kN;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2 = 0.0381.200=0.046 kN;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 P3 = 0.3001.2001.500/2=0.270 kN;活荷載標準值: Q = 2.5001.2001.500
25、/2 = 2.250 kN;荷載的設計值: R=1.2(0.046+0.270)+1.42.250=3.529 kN;R 6.40 kN,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6.2.4、腳手架立桿荷載計算: 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為0.1394 NG1 = 0.1394+(1.502/2+1.502)0.038/1.50(21.00-20.00) = 0.255;NGL1 = 0.1394+0.038+(1.502/2+1.502)0.038/1.5020.00 = 5.860;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
26、值(kN/m2);采用竹笆片腳手板,標準值為0.30 NG2= 0.30031.500(1.200+0.3)/2 = 1.013 kN;3)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采用欄桿、竹笆片腳手板擋板,標準值為0.15 NG3 = 0.15031.500/2 = 0.337 kN;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kN/m2);0.005 NG4 = 0.0051.50021.000 = 0.158 kN;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NG =NG1+NG2+NG3+NG4 = 1.762 ken;NGL =NGL1+NG1+NG2+NG3+NG4 = 7.622 ken;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
27、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2.5001.2001.5002/2 = 4.500 kN;風荷載標準值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其中 Wo - 基本風壓(kN/m2),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的規定采用: Wo = 0.400 kN/m2; Uz -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的規定采用: Uz= 0.840 ; Us - 風荷載體型系數:取值為0.649;經計算得到,風荷載標準值 Wk = 0.7 0.4000.8400.649 = 0.153 kN/m2;不考慮風
28、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s = 1.2NGL+1.4NQ= 1.27.622+ 1.44.500= 15.447 kn;Ned = 1.2NG+1.4NQ= 1.21.762+ 1.44.500= 8.415 kn;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為 Ns = 1.2 NGL+0.851.4NQ = 1.27.622+ 0.851.44.500= 14.502 kn;Ned = 1.2 NG+0.851.4NQ = 1.21.762+ 0.851.44.500= 7.470 kn;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W 為 Mw = 0.85 1.4WkLah2/10 =0.85
29、0 1.40.1531.500 1.5002/10 = 0.061 kN.m;6.2.5 立桿穩定性計算(20.00米以下)不組合風荷載時,雙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為: 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 :N =7.723 kN;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i = 1.58 cm;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得 :k = 1.155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得 : = 1.530 ;計算長度 ,由公式 lo = kh 確定 :l0 = 2.651 m;長細比 Lo/i = 168.000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的計算結果查表得到 := 0.251 ;立桿凈截面面積 : A =
30、 4.89 cm2;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5.08 cm3;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000 N/mm2; = 8415.000/(0.251489.000)=68.556 N/mm2;立桿穩定性計算 = 68.556 N/mm2 小于 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000 N/mm2,滿足要求!考慮風荷載時,雙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 :N =7.251 kN;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i = 1.58 cm;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得 : k = 1.155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得 : = 1.530 ;計算長度 ,由
31、公式 l0 = kuh 確定:l0 = 2.651 m;長細比: L0/i = 168.000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 := 0.251立桿凈截面面積 : A = 4.89 cm2;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5.08 cm3;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000 N/mm2; = 7469.520/(0.251489.000)+61305.968/5080.000 = 72.925 N/mm2;立桿穩定性計算 = 72.925 N/mm2 小于 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000 N/mm2,滿足要求!6.2.6連墻件計算:
32、連墻件的軸向力設計值應按照下式計算:Nl = Nlw + N0風荷載標準值 Wk = 0.153 kN/m2;每個連墻件的覆蓋面積內腳手架外側的迎風面積 Aw = 9.000 m2;按規范條連墻件約束腳手架平面外變形所產生的軸向力(kN), N0= 5.000 kN;風荷載產生的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kN),按照下式計算:Now = 1.4WkAw = 1.923 ken;連墻件的軸向力設計值 Nl = Nlw + N0= 6.923 kN;連墻件承載力設計值按下式計算: Nf = Af其中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 300.000/15.800的結果查表得到 =0.9
33、49,l為內排架距離墻的長度;又: A = 4.89 cm2;f=205.00 N/mm2;連墻件軸向承載力設計值為 Nf = 0.9494.89010-4205.000103 = 95.133 kN;Nl = 6.923 Nf = 95.133,連墻件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連墻件采用單扣件與墻體連接。由以上計算得到 Nl =6.923小于單扣件的抗滑力 8.0 kN,滿足要求!連墻件扣件連接示意圖6.2.7立桿地基承載力計算: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 fg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fg = fgkkc = 200.000 kN/m2; 其中,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gk= 500.0
34、00 kN/m2 ; 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kc = 0.400 ;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p = N/A =82.995 kN/m2 ;其中,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 :N = 7.470 kN;基礎底面面積 :A = 0.090 m2 。p=82.995 fg=200.000 kN/m2 。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7、質量保證措施7.1質量要求立桿垂直偏差:縱向偏差不大于H/400,且不大于100mm;橫向偏差不大于H/600,且不大于50mm;縱向水平桿偏差應不大于總長度的1/300,且不大于20mm橫向水平桿偏差不大于10mm腳手架的步距、立桿橫距偏差不大于20mm;7.2腳
35、手架的質量保證措施本工程中使用的鋼管架采用合格分供方的方式進行管理。由項目部采購小組通過調查、考核、檢驗、審批等方式選擇數家滿足合同要求、質量穩定、規模適當、管理科學、品牌優良、信譽良好的生產廠商或供應商,報監理及業主等審批后作為合格分供方。腳手架材料必須具有生產合格證、產品合格證和質量保證書,并按規定在進場前經鑒定合格后放可使用。確需緊急放行的物資要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并由項目技術負責人作出明確標識,一旦發現不合格立即追回和更換,并作好處置和驗證記錄。項目部、房建施工分部設專職質量員、班組設質量員,明確各級責任。分項工程施工的現場應實行標識牌管理,寫明作業內容和質量要求,認真執行三檢制度,即自
36、檢、互檢、專檢檢驗制度,要根據合同的規定切實做好隱蔽工程的檢查工作。8、外架施工安全技術要求8.1一般安全要求 1).腳手架搭設前必須根據工程的特點按照規范、規定。制定施工方案和搭設的安全技術措施。 2).腳手架搭設或拆除人員必須符合勞動部頒發的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經考核合格,領取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的專業架子工進行。 3).操作人員應持證上崗。操作時必須佩帶安全帽、安全帶、穿防滑鞋。4).腳手架與高壓線的水平距離和垂直距離必須按照“施工現場對外電線路的安全距離及防護的要求”有關條文要求執行。5).大霧及雨、雪天氣和大風時,不得進行腳手架上的高處作業。雨雪天后作業,必須采取安全防
37、滑措施。6).腳手架搭設作業時,應按形成基本構架單元的要求逐排、逐跨河逐步地進行搭設,矩形周邊腳手架宜從其中的一個角部開始向兩個方向延伸搭設。確保已搭設部分穩定。7).搭設作業,應按以下要求作好自我保護和保護好現場作業人員的安全:在架上作業人員應穿防滑鞋和佩掛好安全帶。保證作業的安全,腳下應鋪設必要數量的腳手板,并應鋪設平穩,且不得有探頭板。當暫時無法鋪設落腳板時,用于落腳或抓握、把持的桿件均應為穩定的構架部分,著力點與構架節點的水平距離應不大于0.8m,垂直距離應不大于1.5m。位于立桿接頭之上的自由立桿(尚未與水平桿連接者)不得用作把持桿。架上作業人員應分好工和配合,傳遞桿件應掌握好重心,
38、平穩傳遞。不要用力過猛,以免引起人身或桿件失衡。對每完成的一道工序,要相互詢問并確認后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作業人員應佩戴工具袋,工具用后裝于袋中,不要放在架子上,以免掉落傷人。架設材料要隨上隨用,以免放置不當時掉落。每當收工以前,所有上架材料應全部搭設上,不要存留在架子上,而且一定要形成穩定的構架,不能形成穩定構架的部分應采取臨時的撐拉措施予以加固。在搭設作業進行中,地面上的配合人員應避開可能落物的區域。8).架上作業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作業前應注意檢查作業環境是否可靠,安全防護設施是否安全有效,確認無誤后方可施工。作業時應注意隨時清理落在架面上的材料,保持架面上規整清潔,不要亂放材料、工具,
39、以免影響作業的安全和發生掉物傷人。在進行撬、拉、推等操作時,要注意采取正確的姿勢,站穩腳根,或一手把持在穩固的結構或支持物上,以免用力過猛身體失去平衡或把東西甩出。在腳手架上拆除模板時,應采取必要的支托措施,以防拆下的模板材料掉落架外。當架面高度不夠、需要墊高時,一定要采用穩定可靠的墊高方法,且墊高不要超過50cm;超過50cm時,應搭設規定升高鋪板層。才升高作業時,應相應加高防護措施。在架面上運送材料經過正在作業中的人員時,要及時發出“請注意”、“請讓一讓”的信號。材料要輕擱穩放,不許采用傾倒、猛磕或其他匆忙卸料方式。嚴禁在架面上打鬧戲耍、退著行走和跨坐在外防護橫桿上休息。不要再架面上搶行、
40、跑跳,相互避讓時應注意身體不要失衡。 9).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要鋪鐵皮接著火星或移去易燃物,以防火星點著易燃物。并應由防火措施。一旦著火時,及時予以撲滅。 10).其他安全注意事項: 運送桿配件應盡量利用垂直運輸設施或懸掛滑輪提升,并綁扎牢固。盡量避免或減少用人工層層傳遞。除搭設過程中必要的上下外,作業人員不得攀緣腳手架上下,應走安全爬梯。在搭設腳手架時,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架設材料。作業人員要服從統一指揮,不得自行其是 11).架上作業應按照規范設計規定的荷載使用,嚴禁超載。并應遵守如下要求:作業面上的荷載,包括腳手板、人員、工具、材料,當施工組織設計無規定時,應按規范的規定值控制,即
41、結構腳手架不超過3KN/m2。腳手架的鋪腳手板層和同時作業層的數量不得超過規定。垂直運輸設施(如物料提升機等)與腳手架之間的轉運平臺的鋪板層數和荷載控制應按施工組織設計的規定執行,不得任意增加鋪板層的數量和在轉運平臺上超載堆放材料。架面荷載應力求均勻分布,避免荷載集中于一側。較重的施工設備(如電焊機等)不得放置在腳手架上。嚴禁將模板支撐、纜風繩、泵送混凝土及砂漿的輸送管等固定在腳手架上及任意的懸掛起重設備。 12).架上作業時,不要隨意拆除基本結構桿件和連接件,因作業的必須拆除某些桿件時,必須取得施工主管和技術人員的同意,并采取可靠地加固措施后方可拆除。 13).架上作業時,不要隨意拆除安全防
42、護設施,未有設置或設置不符合要求時,必須補設或改善后,才能上架進行作業。 14).腳手架拆除作業前,應制定詳細的拆除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并對參加作業全體人員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在統一的指揮下,按照確定的方案進行拆除作業,注意事項如下:一定要按照先上后下、先外后里、先架面材料后構架材料、先輔件后結構件和先結構件后附墻件等順序、一件一件地松開聯結、取出并隨即吊下(或集中到毗鄰的未拆的架面上,扎困后吊下)。拆卸腳手板、桿件、門架及其他較長、較重、有兩端連接的部件時,必須要兩人或多人一組進行。禁止單人進行拆卸作業,防止把持桿不穩、失衡而發生事故。拆除水平桿件時,松開連接后,水平托持取下。拆除立桿時,
43、在把穩上端后,在松開下端連接取下。多人或多組合進行拆卸作業,應加強指揮,并相互詢問和協調作業步驟,嚴禁不安程序進行的任意拆卸。因拆除上部或一側的附墻拉結而使架子不穩時,應加設臨時撐拉措施,以防架子因晃動影響走也安全。拆卸現場應由可靠地安全圍護,并設專人看管,嚴禁非作業人員進入拆卸作業區內。嚴禁將拆卸下的桿部件和材料向地面拋擲。已吊至地面的架設材料應隨時運出拆卸區域,保持現場文明。8.2 安全技術要求 確保腳手架在搭設、使用和拆除過程中的安全應以如下所述的安全技術要求。8.2.1構架結構 在滿足使用要求的構架尺寸的同時,應確保以下安全要求:1)構架結構穩定(1)構架單元不缺基本的穩定構造桿部件。
44、(2)整體按規定設置斜桿、剪刀撐、連墻桿或撐。拉件。(3)在通道、洞口以及其他需要加大尺寸(高度、跨度)或承受超規定荷載的部位,根據需要設置加強桿件或構造。2)聯結節點可靠(1)桿件相交位置符合節點構造規定。(2)聯結件的安裝和緊固力符合要求。8.2.2 基礎(地)和拉撐承受結構1)腳手架立桿的基礎(地)應平整夯實,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和穩定性。設于坑邊或臺上時,立桿距坑、臺的上邊緣不得小于1m,且邊坡的坡度不得大于土的自然安息角,否則,應作邊坡的保護盒加固處理。腳手架立桿之下必須設置墊座和墊板。2)腳手架的連墻點、撐拉點和懸空掛(吊)點必須設置在能靠地承受撐拉荷載的結構部位,必要時應進行結構驗算
45、。作業及安全系統的增加架體安全以及作業安全依然是一個關注的焦點。(1) 作業平臺和安全網本方案提供了腳手板設計。在搭建或施工過程中,采用腳手板,便于作業人員站立及施工行走,降低體力消耗,提高作業安全性。同時,需設水平安全網,避免施工人員墜落荷載穩定性的確定本方案支撐系統搭建完成后,必須進行如下確認程序: 搭建確認:應對系統搭建的部件緊固確認。確保連接件安裝到位,并有效卡緊。 確認搭建的整體尺寸符合設計要求。 在施工箱梁前需進行支架預壓和地基壓縮試驗:為保證箱梁砼結構的質量,鋼管腳手架支撐搭設完畢鋪設底模后必須進行預處理,以消除支架、支撐方木和模板的非彈性變形和地基的壓縮沉降影響,同時取得支架彈
46、性變形實際數值,作為梁體立模的拋高預拱值數據設置的參考。8.2.3 安全防護 腳手架上的安全防護設施應能有效地提供安全防護,防止架上的人員和物品發生墜落。1) 搭設和拆除作業中的安全防護:(1)作業現場應設安全圍護和警示標志,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區域。(2)對尚未形成或已失去穩定結構的腳手架部位加設臨時支撐或拉結。(3)在無可靠地安全帶扣掛物時,應拉設安全網。2) 設置材料提上或吊下的設施,禁止投擲。(1)作業面的安全防護: (2)作業面的外側立面的防護設施視具體情況可采用相應防護措施:。9、安全保障措施9.1、搭拆階段的安全措施搭拆架子的工人必須佩帶安全帶。搭拆過程中劃出安全區,設專人負責警
47、示,掛標志,禁止行人進入。沒有搭拆完的腳手架在每收工時一定要確定架子的穩定,并有臨時附墻和加固措施,以免發生意外。拆腳手架應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當解開與另一個有關的扣件時先告知對方,以防墜落。拆除腳手架應一步一清,不準采用踏步式拆除方法。縱向剪刀撐應先拆除中間扣,然后拆除兩邊扣。拆下的鋼管、扣件應按類分放,零配件裝在容器內,然后用井架送到地面,嚴禁高空拋擲。9.2、使用階段的安全措施現場通道、加工場地應搭設雙層安全棚。各通道、洞口、臨邊和易爆用品處應懸掛安全標志,配置足夠數量的滅火器,尤其是電焊工操作時必須設專人監護防止火星點燃安全網,竹籬笆、腳手架上禁止吸煙。腳手架四角應與建筑物避
48、雷,接地有可靠的連接。各種電線不得直接纏繞在鋼管上,在萬不得已時必須確保電線、電動器具和腳手架接觸部位有可靠的絕緣措施。夜間施工應設置足夠數量的碘鎢燈照明,照明不得有死角,在腳手架四角搭超出操作面的簡易鏑燈架,安裝鏑燈使用。腳手架使用過程中不得進行架下開洞澆筑等施工作業,必要時須有妥善加固措施。9.3、拆除階段的安全措施除腳手架時必須劃出安全區,設警戒標志,并設專人警戒。拆除腳手架前必須指派專人檢查腳手架上的材料雜物等是否清理干凈,否則不許拆除,拆除時應按規范程序拆除。嚴格遵守腳手架的拆除順序,由上而下,后搭者先拆,先搭者后拆,一般是先拆欄桿、腳手板、剪刀撐,而后拆小橫桿、大橫桿、立桿等。9.
49、4、腳手架使用時的安全注意事項腳手架搭設完成后,必須經技術安全部門檢查驗收后才能使用。在腳手架搭設過程中,如需使用,必須由施工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檢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腳手架未經檢查驗收前,除架子工以外嚴禁其它人員攀登,驗收后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需要做局部拆除時,必須經過方案制定人及審批人同意由架子工進行操作。大風雨后,施工負責人要及時組織有關人員對腳手架進行檢查,對有松動的及不符合要求的立即進行加固。在進行腳手架搭設施工時,施工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不許穿帶釘、易滑的鞋上架操作。五級以上大風或雷雨天氣嚴禁在腳手架上施工。腳手架搭拆及使用時注意對成品的保護。腳手架上集中荷載嚴禁超過規范允許
50、值2.5KN,杜絕集中堆放材料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守。 嚴禁在腳手架上堆放多層板、鋼管、扣件、鋼筋等各種材料,派專人負責檢查腳手架鋼管有無變形、連墻件是否齊全,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以便盡快處理。9.5、臨邊作業防護: 露臺外側因無攔板,必須設高1.5m的兩道防護欄桿,滿掛安全網;建筑物樓層臨邊四周無圍護結構時,必須設高1.5m的兩道防護欄桿;分層施工樓梯口、梯段邊及休息平臺處必須安裝臨時護欄。9.6、洞口作業安全防護樓板、屋面和平臺等面上短邊尺寸為2.5cm25cm的洞口必須設堅實蓋板,不許隨意移動。2525cm5050cm的洞口,必須設置固定蓋板,保持四周擱置
51、均衡,并有固定其位置措施。5050cm150150cm的洞口,四周設防護欄桿,用密目網圍擋且下設200擋腳板。150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必須搭設圍護架,并設雙道防護欄桿,洞口中間支掛水平網,網的四周要栓掛牢固、嚴密。墻面等處的豎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應綁防護欄桿,下設擋腳板。電梯井口必須設不低于1.20m的柵門,井內首層設一道硬水平防護(穿鋼管滿鋪腳手板),以上每兩層設一道水平網,安全網應封閉嚴密。電梯井內不得做垂直運輸和垃圾通道。洞口必須按規定設置照明裝置和安全標志。9.7、高空作業防護高處作業應符合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的要求。按國家標準高處作業分級GB360
52、8-83規定的“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為高處作業。1).對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必須經過體格檢查,經醫務人員證明 后,方可登高作業。凡有高血壓、心臟病、痢疾病、精神病,或因精神欠佳和其他原因不適宜于高處作業的人,禁止進行高處作業。2).高處作業的環境、通道必須經常保持暢通,不得堆放與操作無關的物件。3).超過2m的高處或懸空作業時,如無穩固的立足點或可靠防護措施,均應扣好安全帶。4).高處作業衣著要靈便,禁止穿拖鞋、高跟鞋、贏底鞋和帶釘易滑的鞋或光腳。所有材料要堆放平穩,工具應隨手放入工具袋內。上下傳遞物件禁止拋擲。橋面上的磚、木條等零碎件均應用溜槽滑落
53、地面。5).沒有安全防護措施,禁止在支撐、未固定的構建上行走或作業。6).凡遇惡劣氣候,大霧、下雪、暴雨、雷電和6級以上大風時,停止露天和高處作業。建筑物出入口應搭設長6m寬與出入通道兩側各1m的防護棚,建筑周圍有行人的地方應搭設行人通道防護棚,防護棚頂應滿鋪5cm厚的腳手板,非出入口和通道兩側必須封嚴。高處作業使用的高凳應牢固,兩凳之間間距不得大于2m,跳板鋪設不得有探頭板、單跳板,高處作業嚴禁拋擲物料。9.8、用電安全1).所有移動電具,都應在漏電開關保護之中,電線無破損,插頭插座應完整,嚴禁不用插頭而用電線直接插入插座內。2).各類電動工具,要管好、用好,經常清洗、注油,嚴禁機械帶“病”
54、運轉,各類防護罩應完整無缺。3).電器設備所用保險絲的額定電流應與其符合容量向適應。禁止其他金屬代替保險絲。4).現場所用各種電線絕緣不準有老化、破皮、漏電等現象。5).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要鋪鐵皮接著火星或移去易燃物,以防止火星點著易燃物。并應有防火措施:6).嚴禁施工人員雷雨天氣上腳手架作業,做好防雷電工作。7).鋼管腳手架必須安裝避雷裝置,并安裝在建筑物各角的腳手架立桿上,將最上層的所有橫桿全部連通形成避雷網路。8).安裝接地極和接地線裝置,接地極可采用角鋼或鋼管,接地線采用圓鋼或扁鋼,并應設在人不易到的地方。9).防雷措施施工完畢后應測試接地電阻,接地電阻不大于4,測試合格后方
55、可使用。9.9、雨季防洪1)加強與氣象部門、水文部門聯系,掌握雨情水情,按當地政府和建設方的防汛要求,組織好防汛隊伍,備足防汛物資和器材,安排專人24小時防汛值班,確保通訊暢通。2)施工中注意保護好防汛設施,不損壞外架周邊排水系統,9.10、安全應急預案 為了對施工過程中肯能會出現的突發事故及時采取有效控制和實施搶救,防止事故影響蔓延,最大限度降低損失,特制訂相應的預防和應急措施。1)可能發生的事故 機械事故;高空墜物以及高空墜落;觸電;火災;腳手架坍塌。2)搶先組織 為保證工程施工安全,危險源一旦出現險情,能夠做到及時。迅速、有效搶險,將險情控制在最小范圍,將損失減小到最低限度,特成立項目搶
56、險組織機構。詳見現場搶險組織機構圖及職責分工表。 現場搶險組織機構圖 應急預案領導小組及成員職責分工表序號姓名職務職責聯系方式1項目部經理(組長)2項目部總工(技術方案)3項目部副經理(后勤保障)4項目部安全總監(安全管理)5物資保障6項目副總工7項目部技術員(現場監督實施)提供救援單位電話表序號提供援助單位電話號碼備注1江津區消防隊1192急救電話1203龍華鎮醫院3)報告程序 在施工生產中,一旦出現突發事故,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盡力控制事態發展,以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并及時上報并同時搶險傷員及疏散人員,避免事故蔓延。以及報告程序,詳見應急報告程序圖 應急報告程序圖4)
57、報警系統 (1)值班室24小時有專人值班,發生事故后以電話方式進行報警,值班室及施工現場五牌一圖均有應急預案領導小組成員聯系電話。(2)事件發生后,立即與上級領導部門保持電話聯系,以便應急指揮。(3)項目部各部門辦公室有應急領導小組電話及相關單位聯系電話。(4)項目部各部門有應急領導小組人員分工表,一旦險情出現,項目部所有人員均能迅速參加搶險。5) 事故應急救援程序 搶險領導小組接到險情后立即對事故現場情況進行分析,明確救援步驟、所需設備、設施及人員,按照分工實施救援。可能發生模板支撐體系坍塌(1) 發現險情的人員立即向領導報告。(2) 指揮員召集搶險小組進入應急狀態,并上報。(3) 事故現場
58、應急處理 警戒隔離:搶險隊員在事故現場周圍用警戒線、帶在現場設置警戒隔離區,非搶險人員不得進入警戒區內,以防發生連鎖事故,為更好地進行搶險工作創造條件。 設置向導:在事故現場入口及進入現場的主要通道邊安排引導人員,以引導救險車輛、人員、物資等迅速準確地進入事故現場。 人員疏散:搶險隊員將事故現場被困人員,及時組織轉移到安全地帶,并將現場非搶險人員轉移出事故現場。 人員搶救:如有人員被砸應首先清理被砸人員身上的材料,對輕傷人員在現場采取可行的應急救援,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重傷人員送外搶救。 控制險情:搶險隊員使用預備的應急物資,對有進一步傾斜、倒塌發展趨勢的腳手架進行加固,以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 對已倒塌的腳手架進行的拆除,根據垮塌情況,局部混凝土清楚后設置施工縫,在采用千斤頂頂起模板重新加固支架;整體垮塌時采用高壓水清洗混凝土和清楚鋼筋,重新搭設加固支架,縱橫向加密剪刀撐間距以增加支架整體穩定性。記錄:事故發生后,由安質部有關人員對事故的發生、發展以及搶險救護等過程情況進行記錄,為事后的調查、分析提供資料。6 )善后處理現場搶險工作完成后,由項目經理組織項目部有關部門和人員,配合上級部門,對事故的發生、發展等方面的情況進行調查,形成相關的調查記錄并進行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