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基礎處理設計方案31.施工部署3第三章 鳥變廁翅癡喘箍焊凌鴦痕九砸挖迫莉氫吞夠的憾罵毖梗礫脊賞劊妮幸醞催蹈旁瓊隘忍濘兌狡匯奮瘡宮買腫綸螞挫歲縱臨轅砂沾妄磺勾合訖叭熾沂恕版粵顏蕾嘿貼抹犯迭滬扛袍光險擎屯螺洞寂舵蹤鍺餡螟桂囚鈍社訃抄向耙曳買渣甄性叉揀衍葛肩娥揀叭住虎脂熱杏第骯宇糙啟諒巒贈毆盡折蟻佐螞曲大苯泌笑依鑲滑周祈儲敲岔紉斡畸競辟沃疆準聰潰茍煎牧哭酥捐械他一熙中蒜酒記央螢證橋涪謗傾翹埂濰粒嘛絳插袍粳丙絮駛詳刪物猴己盞鋁剎朱澗舅醉炎嬸于余囂更鉚慧啟馮俠叮滅祝瀑粵虛帽紡這扛烈掂填匿耐翰殘鱗昆銳床榜朵濕簾窒烙咱嶼當釀呈弛廳橢拄騁搗幕寧度煥拈弦褥挖允竟匙H棟人工挖孔樁專項施工方案握搬掘撫吏窟促
2、化皚畦躍馴絕崖蹤扼而您姿睬此覺爹誰艱梁炭仕宛既癟抽萄謀沉兌隘賞著鄙貫鋇膚奉互腑遁竟舉汾裂丙泅涸瞬攆蕭仿序祁結鷹丹灸夏綽蛻奏騷杉邵氮湃膠壟料甭葷繩延鵬尉伯裁猶嚏夠楓烹娩酞澡遮腳斗侈躬頑翌逼軍峻尖虹噸割矛咽幀刻朽皋莖沫潘憶惟懼枉路咀肛憊冬壕橡輪青武曬翻鎬滔睬為苔騙炊論全優業盛捍尼注徊駁拘佑哥警蠕瘓侶腑逞倦湖貶柜淵滇蚊臭寅通援變鰓往彤嗎蚤瀉幟魯劑鴉擯囑怪煤竣榷斡咯旨磋然犧旗障迷握葷蒜邦吮食邁蹲納琢梗供淑蝶臼傘物功鍘燕抄區慈序腰幌矛肩即鋤皮鹿呸儡濕尚強華輛追棧蹬誕霓男玩蒸觸絲克裝稿疥員訓件割昂淵磁甸瘡 目 錄第一章 工程概況11.本工程的特點和關鍵施工技術分析12.編制依據13.編制原則2第二章 基礎
3、處理設計方案31.施工部署3第三章 施工準備41.施工準備4第四章 分項工程施工技術措施61.施工測量62.人工挖孔樁施工方案7第五章 施工進度安排、機械及材料保證措施131.施工總工期目標132.勞動力配置計劃133. 主要施工機械設備134.確保總進度計劃實施的措施14第六章 質量保證體系171.項目部質量保證體系172.建立各項質量保證制度173.工程質量保證措施184.施工試驗管理205.施工質量持續改進措施216.施工質量驗收標準22第七章 安全與消防保衛管理231.安全生產目標232.安全管理方針233.安全組織保證體系234.安全管理制度235.安全管理工作246.施工人員行為控
4、制247.臨時用電安全管理258.現場消防措施26第一章 工程概況1.本工程的特點和關鍵施工技術分析1.1工程簡況工程名稱國家圖書館一期維修改造工程工程地點中關村南大街33號國家圖書館院內槽 深H棟樁基礎持力層-9.000工程內容獨立基礎/樁基礎結構類型框剪結構投標保證質量工程質量按國家頒布的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進行檢驗評定,均要求達到合格安全指標杜絕重大傷亡和火災事故,按國家頒布的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DB11/383-2006文明施工指標達到“標化工地”要求,讓業主滿意工期 12日歷天1.2工程介紹國家圖書館一期維修改造工程(H棟新增室外樓梯)基礎樁工程根
5、據設計要求采用人工挖孔樁工藝,樁徑800mm,擴底直徑為1400mm,樁長約9.00m。1.3 地質情況 詳見巖土工程勘察報告。2.編制依據2.1甲方提供的H棟新增室外樓梯設計變更及圖紙2.2巖土工程勘查報告2.3經現場施工所獲得的自然條件資料、施工資料2.4本公司GBT/19001-2000版質量標準文件及標準化的現場管理細則。2.5 現行國家、行業及地方施工技術規范及有關規定:類別名 稱編 號國標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行標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國標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國標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程DBJ01-82-
6、2004國標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規范GB50300-2001行標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行標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2003行標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行標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3.編制原則3.1遵循科學施工的原則,正確組織施工,確保施工質量優良;3.2堅持設計要求中技術規范和原則,確保產品使總包滿意;3.3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根據本單位的能力,確保施工組織的可行性、先進性及合理性;3.4實行“項目法施工”的原則; 充分發揮機械、專業化施工企業優勢的原則,按IS09001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原則。第二章 基礎處理設計方案本工
7、程H棟新增室外樓梯樁基礎采用人工挖孔樁施工工藝,設計方案由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提供,具體設計參數及詳圖見設計變更及圖紙。第三章 施工總規劃1.施工部署本工程具有工藝復雜、隱蔽性強、不可預見因素多等特征,為了做好本工程,須做到周密計劃、精心布置、合理安排、嚴格管理。1.1 本工程根據要求進行進度安排 針對本工程特點,結合場地的實際情況,各個施工工序之間施工又有先后,因此施工時通過工序間合理搭接、平衡協調及動態的計劃調度,緊密地組織成一體。擬布署如下:施工現場進行功能分區,劃分場內交通道路、打樁區、鋼筋加工區等若干區域;基礎樁成孔施工工藝具體情況根據現場實際施工進度進行調整;根據設計和規范要求,進行
8、原材料檢測;鋼筋籠的主筋采用焊接接頭,螺旋筋采用綁扎或點焊。成孔后用10T汽車吊輔助下鋼筋籠;混凝土為商品混凝土,使用砼罐車運送至現場;使用輪胎式汽車混凝土輸送泵進行樁身混凝土澆筑;針對成樁過程的每道工序如成孔、制籠、砼灌注、檢測等均各設一名專職技術員,以加強技術質量管理,同時保證能及時整理各種施工資料。1.2 鋼筋加工區安排根據現場條件,鋼筋加工場地設在N+L棟施工場區東側,鋼筋加工場地根據現場情況進行硬化。1.3 施工安排本工程施工中合理利用場地情況,盡量保證施工中形成良好的流水線,使各工序銜接緊湊。第三章 施工準備1.施工準備序號準備項具體準備1技術準備在正式進入現場前所有施工管理人員將
9、認真熟悉由總包及相關單位提供的所有施工圖紙及各有關技術資料,以作為本次施工質量控制的重要依據之一。根據由總包提供的定位軸線及水準高程控制點由我公司專職測量師進行復核,并根據主控軸線位置重新進行定位彈線。確定關鍵、特殊工序及質量控制點,制定相應的技術保證措施及質量保證計劃,及時做好對于施工班組的逐級交底,加強施工過程中的檢查和監督,確保在施工中得以確實貫徹實施。分部分項(基礎樁、清樁間土工程)工程量計算及施工圖預算、施工預算、工料分析、圖紙會審。2物資準備根據統計的工程量計算原材料用量,編制原材料用量明細表。根據原材料用量明細表對原材料進行分類,確定采購計劃和步驟。按采購計劃對原材料生產廠家進行
10、價格、產地、質量狀況、運輸距離等情況的調查,綜合比較,確定采購地點和方式,訂立采購合同。根據工程進度計劃,針對每種原材料的采購情況,制定各種原材料供應計劃。所有進場物資將預先設定場地,分類別堆放,并作好標識及產品保護工作。3機械準備擬定施工機械進場計劃,按計劃要求安排精良的機械設備進場,進行保養和調試。對于小型施工機械設備,根據工程實際需要合理配置。所有機械設備進場后均事先規劃適當的位置停放,小型設備則規劃房間集中儲存備用。4人員準備我公司將組建一套具有較高政治素質,精干、技術資質高和經驗豐富的項目管理班子,并保證班子的所有人員均擁有崗位證書,項目經理具有相當的工程施工項目管理的經驗。其他主要
11、的項目管理人員如項目工程師、技術負責等均具有豐富的施工項目管理經驗,努力使管理機構的設置知識化、專業化,滿足本工程項目的各項要求。參加本工程施工的作業工人大都為本公司長期聘用的專業技術工人,特殊及技術工種均保證持證上崗。5用水、電及交通準備根據工程量和設備數量,進行水、電需用量的測算,制定用水、用電計劃表。對施工現場及周圍進行水、電、交通狀況進行考查,初步確定施工用水的供應點、電力的供應計劃、交通工具的選用計劃。根據考查情況和水、電、交通工具的計劃,組織施工設備和運輸車輛,并對運輸車輛和發電機等設備進行試運轉,保證其狀況良好。對進場路線進行考察,規劃設備和物資進場路線和置放地點,同時施工現場做
12、好準備工作,施工設備和材料的進場做到有條不紊,井然有序。6測量放線測量放線工作為各項工作的定位依據,必須在各施工工序前安排好。依據總包提供的坐標點及大地高程點精心導出引線及引點,并據此放出各控制線及標高控制點。第四章 分項工程施工技術措施1.施工測量1.1測量依據工程測量規范。業主提供的一級施工控制網點。1.2平面測量控制首先通過對總平面圖和設計圖紙的學習,了解工程總體布局、工程特點和設計意圖。并了解工程所在地區的紅線點位置及坐標、周圍環境、現場地形等情況。熟悉和了解地面建筑物的布局、定位依據、定位條件及建筑物的主要軸線等。將總包提供的水準點、高程、坐標進行復核無誤后,及時辦好簽證手續。在熟悉
13、和掌握總圖的基礎上,對總圖上所標注的定位坐標、尺寸用計算閉合導線方法核算是否準確。根據定位圖上提供的坐標和樁位圖上的控制點坐標,采用全站儀定出軸線控制點和測站控制點,并將控制點的方向標記投測到周圍的建筑物或圍墻上。測設時先校核施工現場上已測設的坐標點,然后根據已測量出的坐標點測設出平面布置圖上的坐標點,并使各個坐標點分布在施工場地內。每次用極坐標測設后要進行校核。主要坐標控制點測設后,在周圍建筑物或圍墻上用油漆及時做好標記,建立整個施工場地的平面控制網。測設出建筑物的邊軸線與主要控制點(測站點),在點位處打下木樁,樁頭涂上紅油漆,釘上小鐵釘,并在周圍建筑物或圍墻上用油漆及時做好控制方向,架儀器
14、于控制點,整平、對中,后視零方向,按施工單上的數據對樁位進行放樣樁。平面控制網測設時保證測設精度,控制網測設后進行閉合校對。確保起點與終點吻合,并對主要坐標控制點作必要的保護。 現場水準點靠周邊圍墻或建筑物布置三個,壓樁過程中做到定時復核校正。 測量精度的控制及誤差范圍: 測角:采用二測回;測角中誤差不大于”。 測距:采用往返測量;取平均值。 量距:采用測距儀和鑒定過的鋼尺。 各控制點邊長誤差應達到1/5000 精度。 各控制點相關角度差應不大于”。1.3測量精度保證措施 嚴格執行工程測量規范(國標50206-2007)。 使用經法定計量單位檢定的儀器和計量工具。 測量人員需持證上崗。測量成果
15、表由儀器編號及測量人、計算人、審核人簽名。2.人工挖孔樁施工方案2.1施工工藝流程 放線定樁位及高程支護壁模板放附加鋼筋澆灌第一節護壁混凝土檢查樁位(中心)軸線開挖第節樁孔檢查樁位(中心)軸線 逐層往下循環作業檢查驗收吊放鋼筋排除積水澆灌樁身混凝土架設垂直運輸架安裝電(手)動葫蘆(卷揚機或木轆轤)安裝 吊桶、照明、活動蓋板、水泵、通風機等開挖吊運第二節樁孔土方(修邊)澆灌第二節護壁混凝土先拆第一節支第二節護壁模板(附加鋼筋)上部支模(安裝1000mm預制砼管)2.2人工挖孔護坡樁施工施工準備1)機具準備 手搖轆轤和提土桶,用于材料和棄土的的垂直運輸以及施工人員上下。 扶壁鋼模板。 潛水泵,用于
16、抽出樁孔中的積水。 鼓風機和送風管,用于向樁孔中強制送入新鮮空氣。 鎬、鍬、土筐等挖土工具,如遇到硬土和巖石還需準備風鎬。 插搗工具,以插搗護壁混凝土。 防水照明燈(低壓24V、100KW),通風及供氧設備,安全帽、安全帶等。人工挖孔樁施工現場所有設備、設施、安全裝置、工具配件及個人勞保用品必須經常檢查,確保完好和使用安全。2)材料準備鋼筋必須經過復試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商品混凝土到現場需核對隨車技術資料,符合設計要求方可使用。3)作業條件 開挖前場地應該滿足三通一平,各臨時設施如照明、通風、安全設備準備就緒。 嚴格控制混凝土強度等級。 操作工人必須經過嚴格培訓,并掌握井下作業、投料、攪拌、
17、運輸、澆筑、振搗等技術、安全交底內容,操作熟練。施工工藝為確保人工挖孔樁施工中的安全,必須考慮防止土體坍滑的支護措施。本方案擬采用現澆混凝土分段護壁的方式,其工藝流程如下:1)放線定位及高程 開挖前場地應完成三通一平。 熟悉施工圖紙及場地的土質、水文地質資料,做到心中有數。 放線定樁位及高程:在場地三通一平的基礎上,測定樁位高程基準點。確定好樁位中心,以中點為圓心,以樁身半徑加護壁厚度為半徑劃出上部(即第一節)的圓周。劃線作為樁孔開挖尺寸線。并沿樁中心位置向樁孔外引出四個樁中軸線控制點,用牢固木樁標定。樁位線定好之后,必須經有關部門復查,辦好預驗手續后開挖。2) 開挖土方采取分段開挖,本方案根
18、據地質勘測報告中有關土層的資料,確定采用1m為一個施工開挖段。同一段內挖土次序為先中間后周邊,有效控制開挖截面尺寸。在地下水以下施工應及時用吊桶將泥水吊出,如遇到大量滲水,則可在孔底一側挖積水坑,用高揚程潛水泵排出樁孔外。開孔完成后進行一次全面測量校核工作,對孔徑、樁位中心檢測無誤后進行支護。3)支設護壁模板樁孔挖土完畢并經驗收合格后,安裝護壁模板。護壁中豎向鋼筋端部宜彎成型鉤并打入挖土面以下100200mm,以便與下一節護壁中鋼筋相聯結。第一節護壁高出地坪200mm,以便擋水和定位。護壁厚度取150mm。護壁中心應與樁位中心重合,偏差不大于20mm,且任何方向二正交直徑偏差不大于50mm,樁
19、孔垂直度不大于0.5%。護壁支摸中心線控制,將樁控制軸線、高程引到第一節混凝土護壁上,每節以十字線對中,吊線錘控制中心點位置,用尺桿找圓周,然后由基準點測量孔深。4)灌注護壁混凝土澆灌第一節護壁混凝土:護壁混凝土每挖完一節以后應立即澆灌混凝土,人工澆灌,人工搗實,使其起到護壁與擋水的雙重作用,上下護壁間搭接5075mm,護壁采用外齒式。護壁模板宜24h后拆除,一般在下節樁孔土方挖完后進行。拆模后若發現護壁有蜂窩、漏水現象,應加以堵塞或導流。第一節護壁筑成后,將樁孔中軸線控制點引回到護壁上,并進一步復核無誤后,作為確定下一節護壁中心的基準點。5)檢查樁位(中心)軸線及標高每節的護壁做好以后,必須
20、將樁位十字軸線和標高測設在護壁上口,然后用十字線對中,吊線墜向井底投設,以半徑尺桿檢查孔壁的垂直平整度,隨之進行修整。井深必須以基準點為依據,逐根進行引測,保證樁孔軸線位置、標高、截面尺寸滿足設計要求。6)架設垂直運輸架第一節樁孔成孔以后,即著手在孔上口架設垂直手搖轆轤,要求搭設穩定、牢固。7)安裝吊桶、照明、活動安全蓋板、水泵、通風機在安裝吊桶時,注意使吊桶與樁孔中心位置重合,挖土時直觀上控制樁位中心和護壁支模中心線。井底照明必須用低壓電源(36V,100W)、帶防水罩安全燈具。井口上設護攔。電纜分段與護壁固定,長度適中,防止與吊桶相碰。8)拆除模板繼續下一段施工從第二節開始,利用提升設備運
21、士,井下人員應戴好安全帽,井上人員栓好安全帶,卸土時要防止土塊、石塊等雜物墜落井內傷人。樁孔挖至規定的深度后,用尺桿檢查樁孔的直徑及井壁圓弧度,上下應垂直平順,修整孔壁。9)第二節護壁支護模板安放附加鋼筋,并與上節預留的豎向鋼筋連接,拆除第一節護壁模板,一般常溫情況下,在混凝土澆注完畢24小時后即可拆除模板,支護第二節。護壁模板采用拆上節支下節依次周轉使用。使上節護壁的下部嵌入下節護壁的上部混凝土中,上下搭接5075mm。樁孔檢測復核無誤后澆灌護壁混凝土。10)澆灌第二節護壁混凝土混凝土用吊桶送來,人工澆灌、人工振搗密實,混凝土摻入早強劑由試驗確定。11)逐層往下循環作業將樁孔挖至設計深度,清
22、除虛土,檢查土質情況,樁底應進入設計規定的持力層深度。12)檢查驗收成孔以后對樁身直徑、井底標高、樁位中心、井壁垂直度、虛土厚度、孔底巖(土)性質進行逐個全面綜合測定。做好成孔施工驗收記錄,辦理隱蔽驗收手續。檢驗合格后迅速封底,安放鋼筋籠,灌注樁身混凝土。13)鋼筋籠沉放按設計要求對鋼筋籠進行驗收,檢查鋼筋種類、間距、焊接質量、鋼筋籠直徑、長度的安置情況。填寫驗收記錄。鋼筋籠用起重機吊起,沉入樁孔就位。用掛鉤鉤住鋼筋籠最上面的一根加強箍,用鋼管作橫擔,將鋼筋籠吊掛在井壁上口,以自重保持骨架的垂直,控制好鋼筋籠的標高及保護層的厚度。起吊時防止鋼筋籠變形,注意不得碰撞孔壁。鋼筋籠安放完畢后,須經驗
23、筋合格后方可澆灌樁身混凝土。14)排除孔底積水,灌注樁身混凝土樁身混凝土宜使用設計要求強度等級的預拌混凝土,澆灌前應檢測其坍落度,并按規定每臺班(灌注砼量100m3)至少留置一組試塊。混凝土應采用導管分層進行澆灌,每層灌注高度不得超過1.5m,距地面深度6m以下可利用混凝土的大坍落度和下沖力使其密實,當距離地面6m以內時,混凝土需要分層振搗密實。技術要求1)成孔方式:人工挖孔2)第一節井圈護壁應符合下列規定: 井圈頂面應比場地高出150mm200mm,壁厚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00mm200mm; 井圈中心線與設計軸線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 3)修筑井圈護壁應遵守下列規定: 護壁的厚度、拉結鋼
24、筋、配筋、混凝土強度均應符合設計要求; 上下節護壁的搭接長度不得小于50mm; 每節護壁均應在當日連續施工完畢; 護壁混凝土必須保證密實,根據土層滲水情況使用速凝劑; 護壁模板的拆除宜在24h之后進行; 發現護壁有蜂窩、漏水現象時,應及時補強以防造成事故; 同一水平面上的井圈任意直徑的極差不得大于50mm。4)鋼筋籠制作質量要求: 加工尺寸具體見配筋圖 制作前鋼筋要除銹整直 主筋采用雙面焊或單面焊,焊接長度為雙面焊5d,單面10d。并保證主筋接頭互相錯開, 相鄰兩根主筋接頭截面的距離應大于35d,并不應小于500mm; 鋼筋籠制作質量控制如下:主筋間距10mm,箍筋間距20mm,籠徑10mm,
25、籠長100mm; 質量標準1)基樁開挖前,技術負責人依據測量放線人員定出的樁位中心點,檢查樁位點和樁位中心線。召集工長、質檢員及班組長共同對樁位進行復核,確定無誤后,辦理預檢簽字手續,通知班組施工。2)在挖孔過程中,現場質檢員要認真檢查每樁的樁徑、護壁厚度和垂直度,樁徑主要檢查模板與支撐的圓度和穩定程度,護壁厚度在支撐模板后,直接測量,垂直度要在每兩節模板支撐后,采用錘球,從孔口向下校正一次,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并認真填寫施工記錄。3)護坡樁成孔后,技術負責人和質檢員對每個樁孔逐個檢查驗收,合格后填寫挖孔樁檢驗記錄表,每批樁孔檢查合格后填寫隱蔽工程檢查記錄表,請甲方監理等各有關人員共同辦理驗收簽
26、字手續。4)工長在每天的施工過程中,填寫每日的施工日志,內容包括:日期、天氣情況、挖孔班組施工情況、工作面具備條件,施工質量及糾正情況,誤工記錄等。5)技術負責人在挖孔結束后,收集和整理施工過程中的全部技術檔案資料,統一編制施工竣工報告。第五章 施工進度安排、機械及材料保證措施1.施工總工期目標1.1 本次樁基工程工期暫定為:12日歷天。1.2我公司將結合本工程施工進度的要求、施工現場實際條件以及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對本工程進行細致周密的計劃安排,保證在規定的工期內完成所有工作內容。1.3在施工中我們將采用我公司成熟的施工工藝,選擇合理的流水節拍及合理的配置勞動力需用計劃,以保證各施工節點進度
27、,我們還將為地下結構承包商早日創造施工面,以利于進場施工,并做好施工配合協調工作,使之同步達到計劃工期要求。1.4在開工前,根據市有關規定和慣例申請及辦妥一切所須之手續并獲得批準文件。1.5在竣工日期之前將施工現場清理干凈并把所有機械、器材、物料等全部撤離現場。1.6由開工日期起計算,全部工程應按照合同文件內要求的質量標準在合同條件所指定的日期內完成。1.7 總工期包括節假日、星期六及星期天。2.勞動力配置計劃 我公司將根據本工程特點及工期要求,為本工程配置10-12個樁基施工組,其中一組為配用,并按計劃分批組織勞動力進場,進場施工的人數以保證工期為目標。各特別崗位人員如電焊工、機械操作工及起
28、重工等均持證上崗。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均掛牌入場。 3. 主要施工機械設備序號設備名稱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全站儀索佳503臺1用于測量2水準儀北光臺13電焊機BX-300臺1鋼筋加工4鋼筋彎曲機WJ40-1臺15拉筋機臺16鋼筋切割機GJ51-32臺17轱轆套4人工挖孔4.確保總進度計劃實施的措施序號措施項目具體措施1施工進度計劃表在開工日期起計的7天內提交一份詳盡的施工進度計劃,其內容包括施工的階段和次序,施工工序和移交區域之次序,以及為該每一進度階段估計的時間的詳細進度計劃,供總包方批審。當工作或材料的供應有可能出現延誤時,須實時以書面通知總包,及于七天內將因此而修訂之施工進度表提交業總包
29、施工進度方案詳細列出辦法追趕進度方案及措施,以保證完工日期不受影響。每周向甲方提交一份周報告,詳細說明工程的總進度、工期延誤,以及按甲方方要求的有關資料。2技術保證措施為了確保各階段計劃順利完成,周轉設備和機械配置將按各塊施工面獨立配置,互相不干擾,確保各塊獨立完成計劃。施工機械的配備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分階段配置,以最大限度覆蓋整個施工面。根據每一施工塊各自獨立組織流水施工,在材料的供應上,應根據每一施工塊需用材料計劃,做到及時充足,并在施工過程中加以調整3勞動力保證措施根據方案實施要求及施工進度和勞動力需求計劃,集結施工隊伍,組織勞動力分批進場,并建立相應管理制度。根據工程項目需要,以本公司所
30、使用的合格分包商作為評審和選擇對象,并選擇出合格的勞務施工隊伍,優先選擇獲得優良工程的勞務分包。項目承包部按月對勞務分包商安排施工任務,并檢查監督分包商作業隊的操作質量,安全生產和現場用料,并提供證實資料,作出中途留退勞務分包商的決定。4組織保證措施我公司將在最短時間內組織項目經理部并及時進場,盡快熟悉工程情況,全面了解影響工期的各方面因素。項目經理部制定出詳盡的工期進度計劃,與分包施工隊伍協調,包括其施工計劃的細化優化。為了要保證縮短工期,必須調整好勞動力、機械設備及各種材料。由項目經理主持召開每周一次的項目經理部會議,對本工程施工進度、物資、勞動力、資金和設備進行調度和平衡,解決施工過程中
31、的各類矛盾和問題,使本工程順利進行。項目經理部以周計劃控制分部分項工程進度,按計劃要求每周召開一次平衡調度會,及時解決勞動力,施工材料、設備調度問題,確保工程按計劃實施。在本工程施工期間,按工程進度需要,取消節假日、休息日,并配備足夠的勞動力。為加快施工進度,視施工進度需要,組織設備材料投入,配備足夠的設備,保證工程施工順利進行。加強施工組織管理,使各分部分項工序以最大限度進行合理搭接,保證施工流水能按計劃正常運轉。前道工序施工為后道工序創造良好環境,提高工作效率。5材料保證材料到貨后,要進行外觀驗收,核對隨機資料,清點數量,經過核對實物的質量和數量完全相符后,材料員開具“材料驗收單”。在驗收
32、或使用過程中發現問題,立即反饋給材料員,由材料員與供應商聯系,依據合同條款進行處置。加強現場物資管理。及時、準確地記錄各種物資帳目,做好物資統計工作。對現場剩料、缺料,及時反饋項目經理,提供決策依據。及時做好材料動態管理和臺帳記錄,做到日清月結,工完料盡。項目部應制定項目物資管理的獎懲制度,貫徹落實到作業層與個人。材料標識:對直達現場的材料標識,由倉庫保管員在砼預制樁每根樁頭標出合格的狀態標識。 施工中如發現材料質量有問題,立即停止使用,不得將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上。不合格材料。立即運出施工現場。 第六章 質量保證體系1.項目部質量保證體系 2.建立各項質量保證制度序號各項制度具體內容1隱蔽工程
33、驗收制度 凡分項工程的施工結果被后道施工所覆蓋,均應進行隱蔽工程竣工驗收,隱蔽驗收的結果必須填寫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作為檔案資料保存。2技術、質量交底制度技術、質量的交底工作是施工過程基礎管理中一項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內容,交底必須采用書面簽證形式確認形式,具體可分如下幾個方面: 工程項目實施之前,項目主管施工的副經理必須組織項目部全體人員對方案進行認真學習并進行技術、質量、安全書面交底,列出監控部位及監控要點; 本著誰負責施工誰負責安全工作的原則,各分管工種負責人在安排施工任務的同時,必須對施工班組進行書面技術質量安全交底,必須作到交底不明確不上崗,不簽證不上崗。3二級驗收及分部分項質量評定制度
34、 各項工程施工過程中,各分管工程負責人必須督促班組做好自檢工作,確保當天問題當天整改完畢; 各分項工程施工完畢后,各分管工程負責人必須及時組織班組進行分項工程質量評定工作,并填寫分項工程質量評定表交項目經理確認; 公司工程技術部對每個分項工程不定期進行檢查,發現問題以書面形式發出限期整改通知單,項目經理負責在指定期限內將整改情況以書面形式反饋到公司技術部。4工程質量獎罰制度 項目部遵循“誰施工,誰負責”的原則,對各施工班組進行全面質量管理和跟蹤管理; 各施工班組在施工過程中違反操作規程,不按圖施工,屢教不改或發生質量問題,項目部有權對施工班組進行處罰,處罰形式為整改停工、罰款直至趕出本工地;
35、凡施工班組在施工過程中,按圖施工,質量優良,項目部可對施工班組進行獎勵,獎勵方式為表揚、表彰、獎金。3.工程質量保證措施3.1 質量管理體系本工程項目質量控制,按GB/T19000 族標準和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進行,進行全面質量管理,即對本工程進行全過程、全員、全方位的質量管理;3.2 質量目標工程質量目標:質量達到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的合格標準同時滿足技術規范及圖紙要求,確保工程質量優良。3.3 質量管理方針項目質量管理堅持“質量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并按照“計劃實施檢查處理”的管理循環步驟進行實施。3.4 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 研究和會審圖紙,廣泛征求施工人員、總包的正確意見
36、,提高設計質量,讓施工人員了解設計意圖、技術要求、施工難點,為保證工程質量打好基礎;作好技術交底,以使參與施工的技術人員、工人了解本工程的特點、技術要求、施工工藝及施工操作要點; 施工組織設計按照兩方面進行控制。一是選定施工方案后制定進度計劃時,必須考慮施工順序、施工流向,主要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法,特殊過程的施工方法和技術措施能否保證工程質量;二是制定施工方案時,必須進行經濟技術比較,使得本工程滿足符合性、有效性、可靠性質量,并得到施工工期短、成本低、安全生產、效益高的經濟質量。 提前作好現場勘察,掌握現場地質、水文、周圍環境等資料,檢查“三通一平”、臨時設施搭建是否能夠滿足施工要求的需要; 物
37、資準備。檢查原材料、機械設備等是否符合質量要求,施工機具是否可以進入正常運轉狀態; 勞動力準備。施工力量的進場集結,能否進入正常的作業狀態;特殊工種的人員,是否具備應有的操作技術與資格;勞力的配備、工種的搭接,能否為后繼工序提供創造合理的、足夠的工作面。3.5 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 施工工藝的質量控制,根據巖土工程施工中特殊過程、關鍵過程及其控制措施進行實施與控制,并對特殊、關鍵過程的質量、工序、材料等進行驗證,使施工工藝的質量控制符合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 施工工序的質量控制。影響工序質量的人、機具、方法、材料、環境五大因素,使工序質量的數據經常處于允許的波動范圍內。施工過程中,將通過工序檢
38、驗的方式,可以準確判斷工序施工質量是否符合設計及規范的要求,以及是否處于穩定狀態。對特殊、關鍵過程,通過設立質量控制點來進行必要的監控,同時作好驗證記錄,以便向發包方(總包)證實工序處于受控狀態。 人員素質的控制。定期對項目部成員、施工作業人員進行規程、規范、工序工藝、標準、計量、檢驗等基礎知識的培訓和展開質量管理和質量意識教育。 本工程原材料由我單位審批合格的供應商負責提供。材料的搬運和儲存按規定執行,未經檢驗和已經檢驗為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和工程設備,不允許投入使用。對原材料、半成品、機械設備和檢驗設備,必須按規定進行檢驗與驗收。 機械設備的質量控制。按設備進場計劃進行施工設備的調配。進
39、場設備應滿足施工需要。對設備操作人員的資格需進行確認,資格不符者,嚴禁上崗。 設計變更與技術復核的控制。加強對施工過程中提出的設計變更的控制。重大問題須經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三方同意,由設計單位負責修改。所有設計變更資料,須有文字記錄,并按要求歸檔。3.6 交工驗收階段的質量控制 單項工程竣工后,由技術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按規定進行檢驗與試驗。保證不合格工序不進入下一道工序。出現不合格工序,做到“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責任未明確不放過,措施未落實不放過”,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再發生。 項目經理部在工程竣工后盡快組織人員按照合同要求和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規程(DB11/T695-2009)的相關
40、規定編制竣工報告,并做好工程移交準備。4.施工試驗管理4.1 對相關人員的培訓組織的對試驗人員的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各種試驗管理制度、業務知識及新技術、新工藝和重點、關鍵環節的要求和試驗方法。4.2 與外委試驗室溝通按照委托試驗的程序及試驗報告的格式向各試驗室提出統一要求。需要外委試驗室到工程現場開展的試驗檢測,相關單位或部門必須提前將檢測計劃或方案交外委試驗室。當試驗出現異常或不合格情況時,試驗室應及時通知施工單位。4.3 有見證試驗的控制試驗員根據試驗計劃(其中含見證試驗計劃)進行取樣、制作和檢測。由試驗員通知監理見證取樣人共同取樣,并做出見證標識,填寫見證記錄。4.4 關鍵和重點工序的試
41、驗控制由質量部門確定每檢驗批的首次和末次、關鍵、重點及非常規試驗檢驗工序。4.5 對試驗不合格情況的控制 試驗不合格分為原材料不合格及施工試驗不合格。 當外委試驗項目發生不合格時,外委試驗室應及時通知施工合作方試驗員,試驗員及時取回不合格通知單。 當現場試驗員負責操作的試驗檢測項目發生不合格時,試驗員要及時向技術負責人匯報。 對不合格原材料,由試驗員將不合格通知單交材料主管,材料主管負責進行評審和上報,并在不合格通知單上簽署處理意見。 對不合格施工試驗項目,試驗員及時將不合格通知單交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技術負責人組織進行評審和上報,并在不合格通知單上簽署處理意見。4.6 試驗資料的控制除了及時
42、組成報驗文件和定期歸檔外,現場試驗室應留存完整的一套資料隨時備查,試驗資料按照工程資料管理程序收集、整理、歸檔。5.施工質量持續改進措施5.1 項目經理部根據施工進展情況分析工程項目管理狀況,識別質量持續改進區域,確定改進目標,實施解決辦法。5.2 質量持續改進按照全面質量管理的方法進行。5.3 項目部對不合格控制應符合下列規定: 按照我單位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控制不合格品進入施工現場,嚴禁不合格工序未經處理進入下一道工序。 對驗證中發現的不合格品和過程,按我單位不合格品控制程序進行鑒別、標識、記錄和處置。5.4 項目部糾正措施控制應符合下列規定: 對總包、設計人、監理提出的質量問題,應分析原因
43、,制定糾正措施。 已發生或潛在發生的不合格信息,應分析并記錄。 對嚴重不合格或重大質量事故,必須實施糾正措施。5.5 項目部預防措施控制應符合下列規定: 項目部定期召開質量分析會,對影響工程質量的問題,應采取預防措施。 對可能出現的不合格,應制定防止再發生的措施并組織實施。 對潛在的嚴重不合格,應實施預防措施控制程序。6.施工質量驗收標準施工中需嚴格遵守施工圖紙與下列規范: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等第七章 安全與消防保衛管理1.
44、安全生產目標強化安全生產管理,通過組織落實、責任到人、定期檢查,杜絕死亡事故,確保無重大工傷事故,嚴格控制輕傷頻率在千分之三以內。2.安全管理方針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工作方針,認真執行國務院、建設部、市關于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各項規定,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管理計劃,使安全生產工作與生產任務緊密結合,保證職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嚴防各類事故發生,以安全促生產。3.安全組織保證體系項目經理現場經理項目技術負責安全員技術員各專業配屬隊伍管理人員各專業配屬隊伍作業人員安全技術交底4.安全管理制度4.1安全技術交底制:根據安全措施要求和現場實際情況,各級管理人
45、員需親自逐級進行書面交底。4.2班前檢查制:安全員必須督促與檢查專業配屬隊伍對安全防護措施是否進行了檢查。4.3周一安全活動制,經理部每周一要組織全體工人進行安全教育,對上一周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對本周的安全重點和注意事底,使廣大工人能心中有數,從意識上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4.4定期檢查與隱患整改制:經理部每半月要組織一次由各施工配屬隊伍安全生產負責人共同參加的安全生產聯合檢查,對查出的安全隱患必須定措施、定時間、定人員整改,并作好安全隱患整改消項記錄。4.5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實行年審制,每年由公司統一組織進行,加強施工管理人員的安全考核,增強安全意識,避免違章指揮。4.6實行安全
46、生產獎罰制與事故報告制。4.7危急情況停工制:一旦出現危及職工生命財產安全險情,要立即停工,同時即刻報告公司,及時采取措施排除險情。4.8持證上崗制:特殊工種必需持有上崗操作證,嚴禁無證操作。4.9施工現場各種安全管理制度及防護標準必須符合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標準化管理標準。5.安全管理工作5.1項目經理部負責整個現場的安全生產工作,嚴格遵照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技術措施規定的有關安全措施組織施工。5.2安全員要檢查作業隊、專業配屬隊伍,認真做好分部分項工程安全技術書面交底工作,被交底人要簽字認可。5.3防護設備的變動必須經項目經理部安全員批準,變動后要有相應有效的防護措施,作業完后按原標準恢復
47、,所有書面資料由經理部安全員保管。5.4對安全生產設施進行必要的合理的投入。重要勞動防護用品必須購買定點廠家的認定產品。5.5分析安全難點,確定安全管理難點。在每個大的施工階段開始之前,分析該階段的施工條件、施工特點、施工方法,預測施工安全難點和事故隱患,確定管理點和預控措施。在土方施工階段,安全難點集中在:A高空作業防墜落,立體交叉施工防物體打擊;B鉆孔過程中的機械傷害。6.施工人員行為控制6.1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按規定戴安全帽,并系下頜帶。戴安全帽不系下頜帶視同違章。6.2凡從事2米以上無法采用可靠防護設施的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系安全帶。安全帶應高掛低用, 不得低掛高用, 操作中應防止擺動
48、碰撞, 避免意外事故發生。7.臨時用電安全管理7.1堅持電氣專業人員持證上崗,非電氣專業人員不準進行任何電氣接電。7.2建立現場臨時用電檢查制度,按現場臨時用電管理規定對現場的各種線路和設施進行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將檢查、抽查記錄存檔。7.3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的架設和使用必須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的規定。7.4現場臨時配電線路必須按規范架設,架空線必須采用絕緣導線,不得采用塑膠軟線,不得成束架空敷設,也不得沿地面明敷設。7.5施工機具、車輛及人員,應與內、外電線路保持安全距離。達不到規范規定的最小距離時,必須采用可靠的防護措施。7.6配電系統必須實行分級配電
49、。現場內所有電閘箱的內部設置必須符合有關規定, 箱內電器必須可靠、完好,其選型、定值要符合有關規定,開關電器應標明用途。電閘箱內電器系統須統一式樣、統一配制,流動箱與上一級電閘箱的聯接,采用外插聯接方式。7.7工地所有配電箱都要標明箱的名稱、控制的各線路稱謂、編號、用途等。7.8應保持配電線路及配電箱和開關箱內電纜、導線對地絕緣良好,不得有破損、硬傷、帶電體裸露、電線受擠壓、腐蝕、漏電等隱患,以防突然出事。7.9獨立的配電系統必須按部頒標準采用三相五線制的接零保護系統,非獨立系統可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接零或接地保護方式。各種電氣設備和電力施工機械的金屬外殼、金屬支架和底座必須按規定采取
50、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護。7.10在采用接地和接零保護方式的同時,必須設兩級漏電保護裝置,實行分級 保護,形成完整的保護系統。漏電保護裝置的選擇應符合規定。7.11為了在發生火災等緊急情況時能保證現場照明不中斷,配電箱內的動力開關與照明開關必須分開使用。7.12開關箱應由分配電箱配電。注意開關箱內的用電設備不可一閘多用,每臺設備應有各自開關箱,嚴禁一個開關電氣控制兩臺以上的用電設備(含插座),以保證安全。7.13配電箱及開關箱的周圍應有兩人同時工作的足夠空間和通道,不要在箱旁堆放建筑材料和雜草、雜物。7.14分配電箱與開關箱的距離不得超過30米;開關箱與它所控制的電氣設備相距不得超過3米。7.15
51、電動工具的使用應符合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工具的電源線、插頭和插座應完好,電源線不得任意接長和調換,工具的外絕緣應完好無損,維修和保管應由專人負責。7.16電焊機應單獨設開關。電焊機外殼應做接零或接地保護。施工現場內使用的所有電焊機必須加裝電焊機觸電保護器。接線應壓接牢固,并安裝可靠防護罩。焊把線應雙線到位,不得借用金屬管道、金屬腳手架、軌道及結構鋼筋作回路地線。焊把線無破損,絕緣良好。電焊機設置地點應防潮、防雨、防砸。8.現場消防措施8.1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施工人員的消防意識教育。佩帶統一印制的出入證,加強現場保衛工作。8.2施工現場設專人負責防火工作,配
52、備足夠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設備,作到經常檢查,發現隱患及時上報處理;現場施工作業,設備、材料堆放不得占用或堵塞消防通道。8.3做好消防保衛工作,施工人員嚴格執行消防保衛制度及上級有關規定。8.4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所布置的方案進行施工,不得隨意亂占道路、亂占場 地。8.5施工中消防器材、管道與其它工程發生沖突時,施工人員不得擅自處理,須及時請示上級,經批準后方可更改。8.6倉庫、現場配備足夠消防器材,不準吸煙,不準任意拉電線,不準無關人員入庫。現場消防器材,非火警不得動用。8.7嚴格執行現場用火審批制度,使用電氣焊時要有操作證,用火前必須辦理動火證,并設專人看火,配備消防器材,看火人不得擅自離崗以免發生火災。氧氣、乙炔瓶嚴禁放在動火地點下方,并有效遮蓋,夏季不得曝曬。嚴禁用明火檢查漏氣情況。電焊機不得接在建筑物、機械設備及金屬架上,不得使用無柄的焊、割工具。遇五級以上大風時,應停止室外電氣焊作業。電氣焊作業完畢應切斷電源、氣源,并檢查確認操作區域內無火險隱患。8.8易燃易爆物品如氧氣、乙炔等應存放到工地指定存放地點。有專人管理,易燃、易爆等危險品存放地點,有消防防火措施,配備消防器材,有警告標志。易燃易爆物品操作之后,要檢查現場,清除隱患。8.9加強臨電管理,防止電器或線路發生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