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茂龍灣三期一組團(77-86樓、90-93樓、98-99樓、104-105樓、110-111樓)多 塔 作 業專項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審 批: 施工單位: 寶業湖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日 期: 二零一二年七月二十日 目 錄1、編制依據2、工程概況3、塔吊選型4、塔吊布置5、危險源分析及對應安全措施6、塔吊防碰撞措施 6.1塔吊在水平面方向的防碰撞措施 6.2塔吊在垂直方向的防碰撞措施7、塔吊安全操作規程8、塔吊安全技術措施9、使用作業具體規定10、塔吊安全管理措施11、塔機安全組織機構及管理職責 11.1參建各方的組織機構圖 11.2參建各方的管理職責12、應急措施13、應急預案 13
2、.1目的 14.2適用范圍 14.3應急預案施救項目的具體施救方法 14.4應急準備 14.5應急響應15、平面布置圖1、 編制依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令第549號);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建設部第166號令);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GB5144-2006);塔式起重機操作使用規程(JG/T100-99);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除、安全技術規程(JGJ196-2010);武漢市建筑起重機械備案登記與監督管理實施辦法(武建2008142號);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質200987號文);武漢市建筑設計院設計的本工程結構、建筑施工圖紙;塔機使用說明書;施工現
3、場平面布置圖、工程施工進度安排表及塔機周邊環境。2、 工程概況 工程名稱:世茂龍灣三期一組團(77-86樓、90-93樓、98-99樓、104-105 樓、110-111樓) 建設單位:武漢世茂新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寶業湖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監理單位:北京中協成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 設計單位:上海中建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地勘單位:中南勘察設計院(湖北)有限責任公司 世茂龍灣三期一組團(77-86樓、90-93樓、98-99樓、104-105樓、110-111樓)工程由武漢世茂新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建設,本工程位于武漢市蔡甸區天鵝湖大道以南、知音湖大道以東、后官湖以北。本次設計范
4、圍為三期一組團住宅部分,其中包括低層住宅77#113#樓。本工程主樓采用筏板基礎及柱下獨立基礎,主體結構形式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嵌固端設在基礎頂面,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建筑結構的安全等級為二級;裂縫控制等級為三級;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抗震等級為框架四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丙級;建筑耐火等級為二級;屋面防水等級為級,防水層耐用年限為15年。 工程規模:總建筑面積34198M2 。結構形式:框架、剪力墻結構。3、塔吊選型本工程現場場地狹小,施工工期緊,根據工程結構類型、施工進度,結構尺寸及現已施工情況要求,共設置4臺塔吊,1#樓安裝一臺QTZ7013型塔吊,2、3#樓各安裝一臺TCT
5、5512型塔吊作為垂直運輸設備。塔吊的基礎位置設置:均在基礎底板內設置(基礎面標高與底板齊平);塔吊的參數:1#樓設置1臺(QTZ7013型)塔吊,安裝臂長60M,末端吊重1.3T(實際限重不大于1T),安裝高度195M(有附著最大安裝高度209M);共設七道附墻。2#樓設置1臺TCT5512型塔吊,安裝臂長40M,末端吊重1.6T(實際限重不大于1.2T),安裝高度135M(有附著最大安裝高度140M);共設道六道附墻。3#樓設置1臺TCT5512型塔吊,安裝臂長40M,末端吊重1.6T(實際限重不大于1.2T),安裝高度130M(有附著最大安裝高度140M);共設道六道附墻。塔吊技術參數如
6、下表:額定起重力矩 KN.m1620最大起重量10總 體最大臂 m40455055606570最大臂長端部起重 t4.13.63.02.52.1161.3平衡重 t12.513.514.515.5171820壓重 t120起升高度 m有附著式 209工作溫度 -2040起升機構速度m/min滑輪倍率24起重量 t24410額定起升速度120606030低速就位速度5電 動 機YZRSWF280M-4/8 55/55kW 1450/725 r/min減 速 機圓柱齒輪減速機 ZQ65-10-VCA i=10.35制 動 器YWZ-400 / 90鋼 絲 繩規格: 357-14-1770 多層股不
7、旋轉鋼絲繩變 幅 機 構變幅速 m/min40.5050電 動 機YZRW160M1-6 5.5kW YEJ132M2-4 7.5kW減 速 器WHC12-25-F蝸輪蝸桿減速器WHC12-31.5-F鋼 絲 繩規格:718FC-8-1570多層股不旋轉鋼絲繩行走機構行走速度 m/min18.5電 動 機型號:YZR160M2-6 功率:7.5kw 減 速 機圓弧齒圓柱蝸桿減速器 WHC180-20回轉機構回轉速度 r/min0.43電 動 機型號:YZRW132M2-6V2 23.7kW n=908r/min減 速 器XX4-100-180 i=180電磁制動器DZB-8 80N.m DC2
8、4V頂升機構頂升速度 m/min0.55電 動 機型號:Y132M-4 V1 功率:7.5 KW轉速:1440r/min泵 站 型 號HSGK01-220/160F-1521-1740-2430油 泵 型 號CBK1012 (Pm=28Mpa, Q=12ml/r)油缸行程 m1.74工作頂升力 KN650工作油壓 MPa16QTZ7013塔吊參數TCT5510塔吊參數總體起重力矩 KN.m885最大起重量 t6臂架長度 m3040455055平衡重 t6.258.331011.512.5臂端起重量 t2.952.051.751.451.2起升高度 m附著式 140壓重 t55工作溫度 C-20
9、+40起升機構速度起升滑輪倍率24起重量 t31.362.6額定起升速度m/min34741737低速就位速度m/min52.5電 動 機型號:YZRW200L-6B3功率:22KW轉速:962r/min減 速 機圓柱齒輪電磁離合換檔變速減速器 i9.49/20.72或圓柱齒輪手動變檔減速器 i7.277/14.72制 動 器YWZ300/45 制動力矩:618N.m卷筒直徑 mmD0=450鋼 絲 繩357-12-1870 多層股不旋轉鋼絲繩變 幅 機 構變幅速度 m/min40/20電 動 機型號:YDEJ132S8/4功率:2.2/3.2KW轉速:750/1500r/min減 速 器蝸輪
10、蝸桿減速器 SCWV1100-40-IVF鋼 絲 繩規格:6196.21670FC行走機構行走速度 m/min23電 動 機型號:Y132S24B3功率25.5KW轉速:1420r/min減 速 機蝸輪蝸桿減速器回轉機構回轉速度 r/min0.56電 動 機型號:YZRW132M26 功率:3.7KW 轉速:908r/min減 速 器行星齒輪減速器 XX4100180自升機構自升速度 m/min0.52電 動 機型號:Y112M4V1功率:4KW轉速:1400r/min油 泵型號:CBK1008-B1F Q=8ml/r P=28 Mpa油 缸GGK1160/110130115002018工作頂
11、升力 KN350工作油壓 Mpa18塔吊臂長及最終安裝高度一覽表:序號塔吊編號臂長(m)安裝位置最終高度(m)11#60(1-33)-(1-38)/(D-a)19522#40(D-3)-(D-4)/ (D-R)-(D-Q)13533#40(D-11)-(D-12)/ (D-Q)1254、塔吊布置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及施工需要,1#、2#、3#樓各安裝1臺塔吊,塔吊具體位置詳見施工總平面布置圖、塔吊基礎施工方案。5、危險源分析及對應安全措施根據現場塔機布置及周圍環境,分析其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危險源及可能導致危險的情形,針對危險情形擬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表,各塔機分別依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安全措施。與臨近在
12、建建筑物的塔吊:因2、3#樓南面的工地為另外一施工單位(承建4、5、6、7#樓),該工地進場時間早,與我方相鄰的4、5#樓開工較早,其塔吊已安裝,我方與該項目的負責人就多塔作業安全問題取得協商,達成如下意見:4、5#樓地下室做至+0.000后,其材料堆場一致4、5#樓與6、7#樓之間,4、5#樓塔吊運行時,采取限制大臂回轉角度的措施,避免對我方的2、3#樓建筑物及塔吊發生碰撞。危險源分析及對應安全措施表如下:序號危險源可導致危險的情形必要安全措施1多塔作業1.相鄰塔起重臂處于同一水平高度,起重臂相撞1.塔機高度錯開;2.實行塔機升節審批制度2.兩塔同時進入交叉區域,起重臂與鋼絲繩或吊物相撞1.
13、制定交叉區域作業避讓規則;2.設置交叉區域回轉報警裝置;3.加強指揮,向作業人員安全交底;4.規定工作、非工作狀態下吊鉤的停置位置。3.作業過程一塔吊鉤未升到安全高度突然失電,風力推動塔機向相鄰塔旋轉相撞1.配備回轉剎車備用電源;2.備用限制回轉的木楔;3.實施突然停電應急措施;4.非工作狀況塔機鉤未停置在安全范圍,風力推動塔機起重臂與鋼絲繩相撞1.塔機釣鉤停置安全區域,并設置地錨;2.向作業人員安全交底;3.監督檢查;2道路加油站臨設吊物在其上空運轉時,發生高空墜物1.搭設道路安全防護棚(雙層硬質);2.加強指揮,吊物不超越圍墻;3.設置小車幅度報警裝置;3突然停電突然停電、遭遇大風,慣性和
14、風力致使塔機旋轉發生碰撞增設剎車備用電源、控制旋轉木楔4限位失靈設備旋轉限位失靈,回轉失控,導致發生碰撞經常檢測、調試,設置強制檔5頂升加節拉斷電纜、突然起風、回轉失控,零件插銷未緊固提前放松電纜,起風后及時緊固,停止加節,設置強制檔,加節后安排專業人員檢查6、塔吊防碰撞措施:6.1塔吊在水平方向的防碰撞措施:低位塔吊的起重臂端部與高位塔吊塔身之間防碰撞措施。塔吊在現場的定位布置是關鍵,可通過嚴格控制兩臺塔吊之間的位置關系,來預防低位塔吊的超重臂端部碰撞高位塔吊塔身。依據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GB5144-2006)中的10.5之規定“兩臺起重機之間的最小架設距離應保證處于低位的起重機的臂架端部
15、與另一臺起重機的塔身之間至少有2M的距離”。由塔吊現場平面布置可知,3臺塔吊中,相鄰塔吊的距離均大于各自起重臂長度,即滿足了施工需要,又克服了處于低位的塔吊的起重臂端部與高位的塔吊塔身之間的碰撞。6.2塔吊在垂直方向的防碰撞措施:6.2.1低位塔吊的起重臂與高位塔吊起重鋼絲繩之間防碰撞措施。高位塔吊的起重鋼絲繩位于低位塔吊起重臂工作區間時,有可能引起低位塔吊的起重臂與高位塔吊的起重鋼絲繩發生碰撞事故。為杜絕此類事故發生,必須對每一臺塔吊的工作區進行合理劃分,避免出現塔吊交叉工作區。同時,必須配備有合格操作證的、經驗豐富的信號指揮工,確保指揮塔吊回轉作業時,低塔的起重臂不碰撞高塔的起升鋼絲繩。當
16、現場風速達到5級風,相當風速達到10.812米/秒時,塔吊必須停止作業。另外,機租分公司配備操作熟練、有責任心的塔吊司機為現場服務,塔吊在每次使用后或在非工作狀態下,將塔吊的吊鉤至頂端,同時將起重小車行走到起重臂根部。6.2.2高位塔吊的起重臂下端與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上端防碰撞措施。由于相鄰塔吊的作業面有交叉處,所以低位塔吊起重臂與高位塔吊的起重臂有可能發生碰撞。為此,塔吊安裝時高塔起重臂比低塔起重臂高差不小于8M,高塔起重臂下端距低塔起重臂拉桿上端高差不小于2.5M。7、塔吊安全操作規程1).塔吊夜間作業必須有足夠照明。2).所有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格遵守各項安全管理規定及相關的安全操作規
17、程。3).塔吊的防雷接地必須符合有關規定。4).塔吊在起重作業時必須嚴格執行“十不吊”規定,嚴禁違章作業。5).工作中休息或下班時,不得將吊物懸掛在空中。6).塔吊在工作中,不允許任何人上下爬梯、檢修及調整機件。7).定期對塔吊各部位進行檢查、維護,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嚴防“帶病作業”。8).司機接班時,應對制動器、吊鉤,鋼絲繩和安全裝置進行檢查。發現性能不正常時,應在操作前排除。9).開車前,必須鳴鈴或報警。操作中接近人時,亦應給以斷續鈴聲或報警。10).操作應按指揮信號進行。對緊急停車信號,不論何人發出,都應立即執行。11).當起重機上或其周圍確認無人時,才可以閉合主電源。如電源斷路裝置上加
18、鎖或有標牌時,應由有關人員除掉后才可閉合主電源。12).閉合主電源前,應使所有的控制器手柄置于零位。13).工作中突然斷電時,應將所有的控制器手柄扳回零位;在重新工作前,應檢查起重機動作是否都正常。14).司機進行維護保養時,應切斷主電源并掛上標牌或加鎖。如有未消除的故障,應通知接班司機。15).有下述情況之一時,司機不應進行操作。超載或物體重量不清。如吊拔起重量或拉力不清的埋置物體,及斜拉斜吊等;結構或零部件有影響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損傷。如制動器、安全裝置失靈,吊鉤螺母防松裝置損壞,鋼絲繩損傷連到報廢標準等;捆綁、吊掛不牢或不平衡而可能滑動、重物棱角處與鋼絲繩之間未加襯墊等;被吊物體上有人或浮
19、置物;工作場地昏暗,無法看清場地、被吊物情況和無法聽到指揮信號等。 16)、司機操作時,應遵守下述規定:不得利用極限位置限制器停車;不得在載荷的情況下調整起升、變幅機構的制動器;吊運時,不得從人的上空通過,吊物下不得有人;起重機工作時不得進行檢查和維修;所吊重物接近或達到額定起重能力時,吊運時前應檢查制動器,并用小高度、短行程試吊后,再平穩地吊運;無下降極限位置限制器的起重機,吊鉤在最低工作位置時,卷筒上的鋼絲繩必須保持有設計規定的安全圈數。起重機工作時,臂架、吊具、輔具、鋼絲繩、纜風繩及重物等,與輸電線的最小距離不應小于6M。五級以上大風及大雪、大霧、大雨等惡劣天氣停止塔吊一切作業。8、塔吊
20、安全技術措施本工程共安裝3臺塔吊,屬多塔吊交叉作業,為保證多塔交叉作業安全進行。擬采取以下措施來保證:1)、塔機在塔臂交叉區域作業時,應遵守以下規則:低塔讓高塔:安裝高度相對較低的塔機在回轉前應先觀察高塔運行情況再進行作業。 后塔讓先塔:在塔機起重臂作業交叉區域內運行時,后進入該區域塔吊應避讓已在該區域作業的塔吊。動塔讓靜塔:在塔機起重臂作業交叉區域內運行時,需運轉的塔機應避讓靜止狀態的塔吊。輕車讓重車:兩塔同時運轉時,起吊重物較少(相對于塔機本身起重特性)的塔機,應主動避讓起吊物較重的塔機。客塔讓主塔:進入相鄰的其他塔吊的主作業區時應主動避讓他方塔機。作業中,塔司、信號工應始終目視本塔吊鉤位
21、置,運轉過程中注意相鄰塔吊的工作狀態,必要時信號工發出安全語言提示塔司,塔司應控制旋轉速度,低速運行。2)、本工程共布置3臺塔吊,平面交圈的有。1#塔吊覆蓋2、3#塔吊形成平面交圈;2#塔吊覆蓋1、3#塔吊形成平面交圈;3#塔吊覆蓋1、2#塔吊形成平面交圈;因此該部分塔吊安裝高差應不少于5M,并應在運轉過程及頂升加節中保證互相交叉塔吊之間的高差。3)、設置塔機交叉區域回轉報警裝置。利用回轉多功能限位開關觸點與電鈴連接,塔機旋轉交叉區域時限位觸點動作,電鈴報警,提醒司機與指揮:塔機已進入危險區域,應謹慎操作;電鈴延時斷電自動斷電。4)、增設回轉剎車備用電源即蓄電池,塔吊在工作狀況時對其進行充電。
22、工作中突然停電,吊鉤未提升到位時,應使用備用電源進行回轉制動。然后用外力稍松稍緊起升機構剎車,慢慢將吊物放下。5)、每臺塔機上預備4塊木楔,遇停電情況除利用備用電源回轉制動外,還應及時將轉齒圈與回轉小齒輪用木楔楔緊,防止風力推動起重臂旋轉碰撞其他塔機或建筑物。來電時將吊鉤收回后應及時將木楔松脫。6)、搭設現場臨時道路及安全防護棚,防護范圍以塔機起重臂覆蓋范圍的道路長度,臨時設施全部搭設防護棚,搭設標準以武漢市建筑施工現場安全質量標準化達標實施手冊為準。7)、設置障礙燈,夜間施工時,紅色障礙燈必須打開。提醒兩臺夜間施工塔機保持安全距離。8)、操作司機必須隨時檢查塔機的是否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特別
23、是起升和回轉的制動裝置,必須保證操縱控制可靠,制動靈敏。鋼絲繩無損壞或缺陷,小車主吊鉤完好無缺陷,運行靈活自如。9)、塔吊吊物時應避免在鋼筋棚、木工棚等臨設上空經過,為防止吊運物體墜落傷人,應對現場各種加工棚搭防護層。10)、設置小車幅度報警裝置,變幅小車行至15M處時電鈴報警,塔機在回轉前必須變幅至15M以內幅度。11)、塔吊安裝高度超過60M時設置風速儀。12)、頂升作業安全技術措施頂升前必須檢查液壓頂升系統各部件連接情況,并調整好頂升套架導向滾輪與塔身的間隙,然后放松電纜,其長度略大于頂升高度,并堅固好電纜卷筒。頂升作業必須在專人指揮下操作,非作業人員不得登頂升套架的操作臺,操作室內只準
24、一人操作,嚴格聽從信號指揮。頂升應在白天進行,特殊情況需在夜間作業時,應在充分的照明。風力在四級以上時,不得進行頂升作業。如在作業中風突然加大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并使上下塔身連接牢固。頂升時,必須使用起重臂和平衡臂處于平衡狀態,并將回轉部分制動住。嚴禁回轉起重臂及其他作業。頂升中如發現故障,必須立即停止頂升進行檢查,待故障排除后方可繼續頂升。如短時間內不排除故障,應將頂長套架降到原位,并及時將各連接螺栓堅固。頂升時,必須確認頂升撐腳穩妥就位后,方可繼續下一動作。頂升工作中,隨時注意液壓系統壓力變化,如有異常,應及時檢查調整。還要有專人用經緯儀測量塔身垂直度變化情況,并作好記錄。頂升到規定高度
25、后,必須先將塔身附著建筑物上,方可繼續頂升。頂升完畢后,各連接螺栓應按規定的預緊力緊固,頂升套架導向滾輪與塔身吻合良好,液壓系統的左右操作桿應在中間位置,并切斷液壓頂升機構的電源。 作業現場必須設置安全區,非工作人員不得入內,操作人員必須熟知機械的安全操作規程并取得上崗證的人員,非作業人員未經許可不得攀登塔機。施工前應逐級進行安全技術教育交底,落實所有安全技術措施和人身防護用品,未經落實不得進行施工。施工中對高處作業的安全技術設施,發現缺陷和隱患時,必須及時解決,危及人身防護用品,必須停止作業。在作業前,必須對索具、滑輪組和鋼絲繩等部位進行周密檢查,并根據需要進行必要的載荷試驗。 對自升塔式起
26、重機頂升液壓系統的液壓缸和油管,頂升套架結構、導向輪、頂升撐腳等進行檢查,及時處理存在的問題。對作業人員的使用的工具、安全帶、安全帽等進行檢查,不合格者立即更換。檢查作業中配備的起重機、運輸汽車等輔助機械應狀況良好,技術性能應保證頂升作業的需要。 作業現場電源電壓、運輸道路、作業場地等應具備作業條件。安全監督崗的設置及安全技術措施的貫徹落實已達到要求。作業人員進入工作現場時,必須穿戴安全保護用品,高處作業時必須系好安全帶,穿防滑鞋,熟悉并認真執行頂升工藝和操作規程,當發現異常情況或疑難問題時,應及時向技術負責人反映,不得自行其是,應防止處理不當而造成事故。 13)塔吊的防雷的技術措施。 塔吊塔
27、身為導體,只需在塔吊基礎做接地,塔吊基礎施工時,從塔吊的兩個對角樁各引出1根直徑14的圓鋼,圓鋼與塔身焊接,地下室施工時將直徑14的圓鋼與地下室防雷網連接,要求接地電阻不大于4。9、使用作業具體規定1)、風力達到5級以上或回轉剎車失靈或起重臂定位較困難時,嚴禁塔機作業。2)、塔機司機每班作業前,必須檢查回轉限位是否可靠。3)、吊物起升時,在吊物離地30到50CM左右應作停頓,塔機指揮應對吊物綁扎情況進行檢查。4)、塔機回轉或變幅時,吊物臨近道路、臨時設施、交叉區域前,必須注意觀察并提前減速,吊物不得超過工地圍墻范圍。5)、每班作業后,塔機吊鉤應停置在起重臂10M幅度內、距起重臂垂直距離23M,
28、吊鉤上不得懸掛吊物、吊索。6)、夜間保持塔機紅色障礙燈開啟。7)、作業過程中,發生兩塔碰撞一臺鋼絲繩與另一臺塔起重臂纏繞后,應立即停止動作,并對回轉進行制動,通知維修人員解除纏繞后方能動作,并將事故通知項目部。10、塔吊安全管理措施1).塔機司機應選派責任心強,服務態度好,操作技能高,熟悉塔機性能和有一定的經驗的人持證上崗,每天做好塔式起重機交接班記錄,每月做好塔吊保養維修記錄及塔吊設備月檢表。2).塔機司機上崗必須進行安全作業交底,要根據本項目制定的安全防范措施,結合現場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交底,交底要履行簽字手續。3).定期對塔機操作人員進行培訓和考核,及時換發有效證件,提高作業人員的安
29、全技術素質。4).督促做好對塔機的檢查,維護和保養工作。日常檢查由塔機機長和操作人員實施,檢查要記錄在臺班記錄中,重要情況要及時報修和報告。安全部門在平時巡檢的基礎上,每月進行一次例行檢查,做好檢查記錄,對檢查出涉及安全隱患的問題,必須下整改單,督促整改并進行復檢。對塔機的保養實行“日常保養、一級保養和二級保養”制度,日常由操作人員完成,利用班前、班后和間隙時間實施。一級保養由機長負責安排完成,每月一次;二級保養由現場機電工長組織完成,每三個月一次。每級保養均要做好記錄,交有關部門備查。對塔機的維修實行現場和基地修理制度,現場必須滿足施工需要,隨時保證塔機正常運行,基地修理必須全面徹底修復故障
30、和除掉隱患,恢復性能水平。維修和修理都要做好記錄,由有關人員簽字后備查。5).塔機指揮人員應選派責任心強,有工作經驗,有上崗證的人員專業指揮,指揮人員應佩戴顯目標志,用標準語音指揮,使用對講機必須聲音洪亮、淺析、無信號干攏,不串臺。另外,指揮人員要對鋼絲繩和吊斗進行檢查監控,確保起重吊運作業的安全。 6).加強對塔機的現場管理,安全合理用好塔機控制作業時間,對節假日和加夜班進行合理安排和高度,防止設備和人員疲勞作業。同時每月按排適當的時間對設備進行例行保養。嚴格執行“塔機安全操作規程”、塔機“十不吊”原則,堅決制止盲目指揮和違章冒險作業。對塔機的頂升、附墻作業必須實行申報審批制度,由項目安全責
31、人報項目監理審批后,方可實施。 經常定期對塔機的作業進行安全檢查和監督,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和處理。7).各臺塔機制責任人為該棟樓的工程負責人。11、塔機安全組織機構及管理職責11.1參建各方的組織機構圖11.2建設單位項目總監項目經理項目安全負責人塔機承租方租賃安全負責人塔機機組 塔機機電班長11.2參建各方的管理職責項目部對塔機安全使用建立監理監督、項目部管理、作業人員實施的管理機制。(1)建設單位安全職責A 施工單位在同一施工現場使用多臺塔式起重機作業時,建設單位應當協調組織制定防止塔式起重機相互碰撞的安全措施。B 安裝單位、使用單位拒不整改安全事故隱患的,建設單位接到監理單位報告后,應當責
32、令安裝單位、使用單位立即停工整改。(2)監理單位安全職責A 審核建筑起重機械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制造監督檢驗證明、備案證明等文件;B 審核建筑起重機械安裝單位、使用單位的資質證書、安全生產許可證和特種作業人員的特種操作資格證書;C 審核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專項施工方案;D 監督安裝單位執行建筑機械安裝、拆卸工程專項施工方案情況;E 監督檢查建筑起重機械的使用情況;F 發現存在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的,應當要求安裝單位、使用單位限期整改,對安裝單位、使用單位拒不整改的,及時向建設單位報告。(3)項目經理職責對塔機在現場的施工安全負有領導責任,督促執行上級有關安全管理的法規文件,并根據
33、本項目的缺點制定安全管理規定并督促實施,向塔機租賃單位提出要求,對項目安全負責人的工作進行檢查和指導。(4)塔機租賃經理職責對塔機的完好和安全性能負責,遵照執行上級有關起重設備的安全管理規定,提供和安裝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的設備。督促制定本單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對安全技術部門負責人的工作進行指導和檢查,使塔機在安拆、加節附墻、使用與維修各個環節都能得到安全控制和保障。(5)項目安全負責人職責督促執行上級頒發的安全法規、項目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塔機的專項安全防范措施或方案。經常對塔機的安全進行了檢查,發現有安全隱患或違章作業,及時提出整改意見,督促實施并跟蹤復查,嚴禁違章作業,盲目指揮。嚴禁無證上崗。經常
34、對塔機的指揮人員和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統一指揮現場塔機的作業時間和人員安排,在塔機裝拆、加節附墻時,統一指揮調度。(6)塔機租賃安全負責人職責嚴格執行上級頒發的起重設備安全監督法規和本單位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在塔機安裝或維修過程中,嚴把質量關,嚴格驗收,確保塔機的安全運行。崗前和定期對安拆,維修和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和培訓,提高相關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業務技能。定期和不定期到現場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整改。(7)塔吊司機職責塔司應熟悉作業環境,全面了解塔式起重機的構造原理,正確的使用方法,保養、維修的基本知識和安全操作規程;并能熟練地進行操作、使用;塔司應愛護機械,認真做好日常維護保養
35、,精心操作,努力提高塔式起重機的生產能效,延長使用壽命;塔司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的各項規定,拒絕執行違反操作規程的指揮,保護機上各種安全限位、報警裝置靈敏有效;塔司隨機進入場后,應主動力熟悉工程概況、環境及施工條件,服從指揮,遵守現場有關安全技術的各項規定,不擅離職守,不接待非機組人員登機,認真填寫機械運轉記錄;在操作塔式起重機時,如突然發生機械故障或事故時,應立即停機排除或進行搶救,并及時報上有關部門協助處理;及時填寫交接班和運轉記錄,定期交機電工長歸檔。(8)指揮職責能按現場平面布置圖和相關工藝要求指揮起吊、就位構件、材料和設備等;掌握常用材料的重量和吊運就位方法及構件重心位置,并能計算非
36、標準構件和材料的重量;正確的使用吊具、索具,編插各種規格的鋼絲繩;有防止構件裝卸、運輸、堆放過程中變形的知識;掌握起重機最大起重量和各種高度、幅度時的起重量,熟知吊裝、起重有關知識;具備指揮單機、雙機或多機作業的指揮能力。(9)塔機機電工長職責認真執行設備維修和保養規定,做好設備的應急修理,維護維修,保證設備正常安全運行。嚴格執行塔機安全防范專項方案,落實方案中對塔機采取的技術措施,確保塔機各安全裝置完好可靠。按要求對塔機進行定期保養,減少故障率,消除安全隱患。(10)嚴格執行塔機司機日常檢查、項目部每周檢查、租賃公司每月檢查的檢查制度。(11)項目部每月對塔機作業人員組織一次安全學習,并針對
37、塔機使用中出現過的問題制定糾正措施。(12)現場配備塔機總指揮,與各塔指揮聯絡;每臺塔機配備2名指揮,塔吊司機和指揮使用對講機聯絡,并認真落實碰撞措施。12、建立附著升節審批制度12.1塔吊頂升工作由塔吊安裝公司負責。12.2塔吊附墻部位,應對墻體或頂板結構進行驗算,不滿足強度要求時作加強處理。12.3塔吊附著完畢后的標準節頂升,必須根據當時其他施工段塔吊的狀況進行合理安排,若受其他施工段塔吊大臂影響,可將塔吊的標準節頂升分2次進行,先頂升本道工序的一部分標準節后,等所干涉的其他施工段塔吊下次附著頂升后,再頂升本塔本道工序所剩作的標準節,以便錯開大臂的干涉,因此產生“一次附著,兩次頂升”現象。
38、12.4因本工程的特殊性,塔吊頂升前應向項目部提出申請,項目部與租賃公司共同確認附著位置及加節高度后,填寫頂升加節審批表,報監理單位總監審批,最后報建設單位審核方可頂升。審批程序為:棟號生產經理項目經理總監代表建設單位現場負責人。審批責任人如下:A 申請人:租賃公司負責人與棟號生產經理共同提出申請;B 確認人:項目經理(方文輝)進行確認;C審批人: 湖北東泰建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頂升加節審批表格式如下:頂升加節審批表工程名稱:綠地新都會B地塊1、2、3#樓塔吊編號塔機型號設備編號安裝單位頂升高度頂升日期頂升后塔臂與架空線路是否大于安全距離頂升后塔基之間的最小架設距離是否符合規范要求申請:申請人
39、:(租賃單位)(蓋章) 棟號生產經理:(簽字) 年 月 日確認:項目經理:(簽字蓋章)年 月 日審批:總監代表:(簽字蓋章)年 月 日審批:審核人:(簽字蓋章)年 月 日12.5每次頂升加節后,保證交叉塔吊臂差在8以上。12.6機起始高度和最終安裝高度如下表:編號初裝高度最終高度1#36195M2#28135M3#20130M12.7塔機附墻高度一覽表QTZ7013塔吊(1#塔)TCT5512塔吊(2、3#塔)附墻高度(m)附墻樓層附墻高度(m)附墻樓層第一道附墻33.6第9層第一道附墻21.4第4層第二道附墻54.6第16層第二道附墻38.8第10層第三道附墻75.6第23層第三道附墻56.
40、2第16層第四道附墻96.6第30層第四道附墻73.6第22層第五道附墻117.6第37層第五道附墻88.1第27層第六道附墻138.6第44層第六道附墻102.6第32層第七道附墻159.6第51層塔吊附墻高度均從塔基承臺面算起13、應急措施發生塔機安全事故時,應及時啟動項目部應急預案。以下就一般性危險情況制定應急措施。1.塔機運轉過程中突然停電。塔機司機應及時利用備用電源制動回轉并采用木楔楔回轉齒輪與齒圈,塔機指揮應及時向項目部負責人反映情況,爭取盡快送電,停電期間塔機司機和指揮不得離開工作崗位。停電超過1小時,應想法用麻繩等方式對起重臂進行臨時錨固。2.出于操作失誤塔機回轉過度可能引發碰
41、撞,應迅速對塔機的危險性做出判斷,并考慮選擇:A 通過起升和變幅動作避免碰撞;B 間斷對回轉進行制動,減小回轉慣性直到制動;C可能的情況下,反檔間歇制動;D 塔機指揮迅速觀察周邊環境,與相鄰塔機取得聯系,采取其他必要措施。3.作業過程中,發生兩塔碰撞一臺塔鋼絲繩與另一臺塔起重臂纏繞后,應立即停止動作,并對回轉進行制動,通知維修人員解除纏繞確定鋼絲繩 沒有受損后塔機方能動作。4、作業過程中,發生塔機碰撞建筑物后,應立即停止動作,并對回轉進行制動,待清楚能否動作后方能向相反方向運行。14、應急預案14.1目的為提高建設工程起重設備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的快速反應能力,確保及時、有效地遏制安全事故的發生,
42、最大限度減少事故中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以最快速度對事故的傷亡人員進行施救以及事故現場設備險情和安全隱患的迅速排除,以避免事故繼發性發生。14.2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綠地新都會B地塊1、2、3#樓項目部施工作業現場塔式起重機。14.3應急預案施救項目的具體施救方法1.觸電應急(急救)方法對于觸電者的急救應分秒必爭。發生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病情都非常嚴重。這是應一面進行搶救,一面緊急聯系專業救護機構,就近送病人去醫院進一步治療;在轉頭病人支醫院途中,搶救工作不能中斷。關掉電閘,切斷電源,然后施救。無法切斷電源時,可以用干木棒、干竹桿將電線挑離觸電者身體。如挑不開電線或其他致觸電的帶觸電的帶電電器
43、,應用干的繩子套住觸電者拖離,使其脫離電流。救援者最好戴上橡皮手套,穿橡膠運動鞋等。切忌用手去拉觸電者,不能因救人心切而忘了自身安全。傷者神志不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應讓傷者就地平臥,嚴密觀察,暫時不要站立或走動,防止繼發休克或心衰。傷者喪失意識時要立即叫救護車,并嘗試喚醒傷者。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臥解松衣扣,通暢氣道,立即口對口人工呼吸。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應立即做胸外心臟扣壓。發現其心跳呼吸停止,應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摩等復蘇措施(少數已證實被電死者除外),一般搶救時間不得少于6090分鐘。直到使觸電者恢復呼吸、心跳,或確認已無生還希望時為止。現場搶救最好能兩人分別實行
44、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按壓,以1:5的比例進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臟按壓5次。如現場搶救僅有1人,用15:2的比例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臟按壓15次,再口對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進行,搶救一定要徹底。2.機械傷害(急救)方法當傷害事故發生后,應立即撥通120急救電話,報告出事地點、受傷人員及傷情,同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傷員進行現場急救。對傷員的現場搶救包括:A 對心跳呼吸停止者,現場施行心肺復蘇。B 對出血多的傷口應加壓包扎,有博動力性或噴涌狀動脈出血不止時,暫時可用指壓法止血;或在出血肢體傷口的近端扎止血帶,上止血帶者應有標記,注明時間,并且每20分鐘放松一次,以防肢體的缺
45、血壞死。就地取材固定骨折的肢體,防止骨折的再損傷。C 遇有開放性顱腦或開放性腹部傷,腦組織或腹腔內臟脫出者,不應將污染的組織塞入,可用干凈碗覆蓋,然后包扎:避免進食、飲水或用止痛劑,速送往醫院診治。D 若有胸壁浮動,應立即用衣物,棉被等充填適當加壓包扎,以限制浮動,無法充填包扎時,使傷員臥向浮動壁,也可起到限制反常呼吸的效果。E 若有開發性胸部傷,立即取半臥立,對胸壁傷口應進行嚴密封閉包扎。使開放性氣胸改變閉合性氣胸,速送醫院。救護人員中若能斷定張力性氣胸者,有條件時可行穿刺排氣或上胸部置引流管。3.制動器失靈情況下的應急措施:A 突然失靈;當在實際操作中遇到制動器突然失靈時,首先要進行一次點
46、車或反向操作,并立即發出緊急信號,同時尋找物件可以降落的地點,如當時物件所處位置即可下落,就要把控制器手柄正常的操作方法轉到下降速度最慢一檔,使物件降落。決不允許讓物件自由墜落。如果當時的情況下不允許直接降落物件,就要迅速地把控制器手柄逐級地轉到上升速度最慢一檔,千萬不要一下子把控制器手柄轉到上升最快一檔。因為轉矩變化大,會使電流繼電器觸點脫開把電源切斷,使重物立即自由墜落,造成吊運作業機械事故。B 由電氣引起的制動失靈:如果在點車或反向操作之后,重物仍在下滑,那么可以認為這種失靈現象是由電氣方面原因造成的,遇上這種情況應立即拉下保護箱閘刀開關,切斷電源,使制動合閘,把被吊物停住,然后查明原因
47、,排除故障,避免事故發生。4.失控情況下的應急措施:所謂失控,就是電動機處于通電情況下,控制器卻失去了對機構正常控制作用。這屬于操作不當引起的。此外,控制線路及電氣元件的故障也會造成失控,如發現這一情況,必須立即發出警報信號,警告行人離開吊物下方,并查明原因迅速排除故障。14.4應急準備A 工地生產安全事故一級應急救援指揮機構職務負責人工作職責備注總指揮莊和平主持全面工作副總指揮林 颯應急救援協調指揮工作成員項目部其他管理人員應急救援實施工作B 項目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職責領導小組常設機構在項目部,承擔起重機機械的安裝、頂升(降節)拆除及使用作業過程中突發事件的日常工作,指導和監督起重機械安裝和
48、操作人員的安全防范工作。在接到突發事件通知的第一時間立即向領導小組組長及成員報告,并根據事發情況制定所要采取的救援措施。施工現場生產安全二級應急救援小組職務工作職責負責人姓名指揮長現場協調莊和平成員對外聯系林 颯專業搶險樊惠均切電和接送自備電高智取救護桂勝茍C 應急救援隊職責應急救援隊是對起重設備突發事故予以施救和搶險的常設機構。其成員均受過起重機械專業知識培訓,并取得國家頒發的特種作業操作證且具有應急救援工作經驗,是項目部職工隊伍中的技術骨干。應急救援隊在接到項目部應急救救援領導小組的指令后,立即趕赴事故現場,采取緊急措施,盡一切可能搶救傷員,并根據施工方案,將起重機械解體拆除,防止事故進一
49、步擴大。D 救援物資準備1)載人車輛:中小型客車(8座)一臺 駕駛員: 手機號碼:小車一臺 駕駛員: 手機號碼:2)吊車(50T)一臺外協大噸位吊車(80120T)聯系單位:武漢宏大發搬家起重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84771818聯系單位:武漢川軍搬家起重吊裝有限公司,吊裝服務服務有限公司聯系單位;武漢大吉搬家起重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847777403)工具準備鋼絲繩、繩卡、卸扣等吊索具氧氣、乙炔各兩瓶專用工具、撬扛、手拉(電動)葫蘆等工具4)應急器材安全帽、安全帶、防毒面具、應急燈、對講機、電焊機、水泵、滅火器、防水服等。5)藥品及醫療器材準備:消毒藥品急救物品(創可貼、繃帶、仁丹、無菌敷料等
50、)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等。6)資金準備:根據公司制定的安全生產資金保障制度,設立專項資金帳戶,由財務部門按月度生產統計產值的1%劃入專戶,由公司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管理使用、財務部門監督管理。14.5應急響應1).在接到突發事故的第一時間內,立即通知組織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和應急救援成員以及相關車輛駕駛人員,準備好各種工具及必須的資金,立即趕赴事發現場。2).在地方有關職能部門的指導協調下,以最快的速度盡一切力量搶救傷員,并根據起重機事發現狀制定相應的設備拆除方案。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盡快將設備拆除,以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3).積極配合并協助當地政府職能部門做好事故的調查取證工作,認真分析事故原因,實事的寫出事故分析報告,并根據政府權威部門關于事故鑒定及責任的劃分,承擔本公司應負相應責任。4).發生重大危險事故或險情時,及時向社會求助:火警119 救護120 警察11015、塔吊平面布置圖:(附后)寶業湖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2012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