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建XX至XX鐵路客運專線XX標路基基床表層級配碎石填筑工藝性試驗段方案中鐵XX局集團有限公司哈齊客專項目部二分部二0一三年九月目 錄一、試驗目的-3二、試驗依據-3三、試驗段位置及斷面形式-3四、試驗內容-4五、試驗準備-4六、試驗步驟-5七、檢測標準-6八、施工組織計劃-7九、注意事項- 8十、試驗成果整理-9路基基床表層級配碎石填筑工藝性試驗段方案 一、 試驗目的1、通過填筑工藝試驗,確定合理的壓實機具組合和作業程序;2、通過填筑工藝試驗,確定合理的松鋪厚度、壓實遍數、填筑工藝。二、試驗依據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TB10751-2010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技術指南鐵建設【20
2、10】241號路基標準橫斷面設計圖 哈齊客專施路通-01路基橫斷面設計圖 哈齊客專施線-15軟土及松軟土路基設計圖 哈齊客專施路通-33三、試驗段位置及斷面形式1、試驗段位置及計劃試驗時間 試驗段位置DK23+150-DK23+250(100m),于2013年9月1日開始試驗。 2、試驗段路基斷面形式及填料選擇該試驗段路基填筑高度中部0.4米,兩側0.56米,底寬為14.93米,頂寬13.4米,邊坡度比為1:1.3,頂面兩側2.8米范圍內坡比4%。級配碎石拌合采用20-40mm碎石摻量15%、16-31.5mm碎石摻量17%、5-10mm碎石摻量18%、5mm以下石料摻量50%,水泥外摻含量5
3、%。四、試驗內容根據本試驗段所處部位的斷面形式,本次填筑壓實工藝試驗進行基床表層級配碎石施工工藝性試驗。1、基床表層計劃分兩層填筑,松鋪厚度均為28cm填層試驗,選擇合理的填層松鋪厚度;2、每層碾壓完成,進行壓實系數K、動態變形模量Evd、地基系數K30;每臺班檢測一次EDTA指標。五、試驗準備1、施工前應做好級配碎石的備料及取樣送樣試驗工作。2、基床表層填筑前應檢查基床底層幾何尺寸,路基中心線及路肩標高,復檢路基檢測的各項指標,不符合標準的基床底層應進行修整,達到基床底層驗收標準。3、施工前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對施工圖進行詳細審核,測量人員按設計院提供的測量控制點進行測量。先確定級配碎石的填筑位
4、置、厚度以及坡比、寬度、各部尺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確定位置無誤后,請監理工程師進行現場檢查復核。4、各種原材料在施工前必須具備相應的材料檢驗報告,合格材料才能進場。進場后做好二次試驗檢測,檢測合格后才允許使用。5、貫通施工便道,平整施工現場場地,為下一步施工創造有利環境。六、試驗步驟施工工藝流程:1、基床表層填筑前應檢查基床底層幾何尺寸,路基中心線及路肩標高,復檢路基檢測的各項指標,不符合標準的基床底層應進行修整,達到基床底層驗收標準。2、測量放樣:根據設計圖紙精確放出級配碎石平面位置,根據線路控制樁恢復道路中線、邊線,直線段中樁每20m設一樁,曲線段每10m設一樁,樁上注明里程。3、布置卸料
5、網格:根據試驗要進行的松鋪厚度,按照每車填料的方量計算攤鋪面積,確定縱向、橫向網格尺寸,用石灰線灑出攤鋪網格。4、布料攤鋪:按照“劃格布料,掛線施工,推土機整平,平地機精平”的要求施工。派專人指揮車輛按照網格均勻卸料,采用推土機粗平,并且從邊緣到中間依次推平,人工配合平地機精平,做到攤鋪面在縱橫向平順均勻。5、壓實作業采用重型振動壓路機,在攤鋪成型后、級配碎石的最佳含水率范圍內,直線段:先兩側后中間,曲線段:從曲線內側路肩向曲線外側路肩的順序,先慢后快,先靜壓后振動的操作程序進行碾壓。具體碾壓次序為靜壓1遍,弱振碾壓1遍,強振碾壓1遍,最后靜壓1遍消除輪跡收光處理。從第2遍碾壓結束后開始,每碾
6、壓一遍由試驗室進行現場試驗檢測,取得現場試驗數據。6、試驗檢測:每層填料壓實后,按規定頻率進行壓實度檢測。檢測指標為壓實系數K、動態變形量Evd檢測,抽樣檢測地基系數K30指標;每臺班檢測一次EDTA指標。7、修整養護:對試驗檢測合格的路基段再次進行人工修整成型,消除混合料粗細集料離析造成的“窩”或“帶”現象,并在天氣干燥時,進行灑水養護,嚴禁車輛在其上通行。七、檢測標準 基床表層級配碎石壓實標準填 料壓實標準地基系數K30(Mpa/m)動態變形模量Evd(Mpa)壓實系數K級配碎石190550.97基床表層填筑厚度的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施工單位檢驗數量檢驗方法級配碎石
7、厚度-20mm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3點測量儀器測量基床表層級配碎石表面的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序號檢驗項目允許偏差施工單位檢驗數量檢驗方法1中線高程10mm沿線路縱線每100m抽樣檢驗5點測量儀器測量2路肩高程10mm測量儀器測量3中線至路肩邊緣距離20、0mm沿線路縱線每100m抽樣檢驗5處尺量4寬度不小于設計坡度5橫坡0.5%沿線路縱線每100m抽樣檢驗5個斷面坡度尺量6平整度不大于15mm沿線路縱線每100m抽樣檢驗10點3.0m直尺量7級配碎石厚度-20mm沿線路縱線每100m抽樣檢驗3點測量儀器測量八、施工組織計劃1、工期計劃:路基基床表層級配碎石填筑試驗段計劃工期為3
8、天,時間為2013年9月1日2013年9月3日。2、勞動力組織方式:采用架子隊組織模式,每個作業面人員配備表:負責人1人技術主管1人專兼職安全員1人工班長2人防護員4人技術、質檢、測量及試驗人員4人機械工、普工10人3、主要施工機械設備配備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推土機臺12裝載機臺13自卸車臺64挖掘機臺15壓路機臺16平地機臺17灑水車輛14、主要設備配置序 號名 稱數 量備 注1GPS1套已鑒定2水準儀1臺已鑒定3水準尺1把已鑒定4K30 平板載荷儀1套已鑒定5Evd測定儀1臺已鑒定6灌砂筒1個已鑒定7案秤1把已鑒定8EDTA檢測設備1套已鑒定九、注意事項1、測量隊放出的所有點必須進行復測,采用釘釬標樁掛線的方法,嚴格控制標高,如發現與圖紙不符的馬上進行調整。2、級配碎石到場后實驗員對其各項指標進行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布料時現場技術人員全程監控,采用人員配合機械的方法,保證布料的質量。3、嚴格控制級配混合料的含水率,試驗員全程監控,確保混合料為最佳含水率,以保證試驗的準確性。十、試驗成果整理1、松鋪厚度和松鋪系數:根據兩層高程測試結果計算,采用算術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2、壓實系數K、動態變形量Evd、地基系數K30指標;每臺班檢測一次EDTA指標按頻率統計匯總結果。3、根據試驗記錄,橫向縱向對比選確定最優壓實遍數、壓實機具組合和作業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