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張法預應力箱梁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預制廠設在王家后大橋西100米處,全長200m,寬80m,主要用于第十一合同段B標王家后大橋和趙溝大橋的46片20米空心板和56片30米箱梁預制,箱梁外模采用定型組合鋼模板,外掛高頻附著式振動器,內模用定型鋼模,設5個獨立的澆筑平臺,每片箱梁獨立預制達到設計強度90%以后再進行對稱張拉,張拉達到設計要求后立即進行壓漿,符合設計要求后起吊存入梁場。張拉設備采用4個200噸千斤頂對稱張拉,起重用18m跨50T跨動門架兩付,砼拌和用500L電腦自動控制配料拌和站。備用30KW發電機一臺,以備高壓停電時急用。二、工期及人員安排計劃2007年4月10日開工,2007年
2、7月10日完工,工期3個月。為保證此項工程的質量、進度、安全成立預制小組,由項目經理宋小巖為管理組長,毛萬全為副組長。管理組分工如下:技術負責人:楊 峰 施工負責人:張建文質檢負責人:馬京茹 安全負責人:楊光甫三、施工方案(一)、預留孔道1 預應力筋預留孔道的尺寸與位置應正確,孔道應平順,端部的預埋鋼墊板應垂直于孔道中心。2 管道應采用定位鋼筋固定安裝,使其能牢固地置于模板內的設計位置,并在混凝土澆筑期間不產生位移。固定各種成孔管道用的定位鋼筋的間距,對于鋼管不宜大于;對于波紋管不宜大于.8m;對于膠管不宜大于0.5m;對于曲線管道宜適當加密.3 金屬管道接頭處的連接管宜采用大一個直徑級別的同
3、類管道,其長度宜為被連接管道內徑的5-7倍。連接時應不使接頭處產生角度變化及在混凝土澆筑期間發生管道的轉動或移位,并應纏裹緊密防止水泥漿的滲入。4 所有管道均應設壓漿孔,還應在最高點設排氣孔及需要時在最低點設排水孔。壓漿管、排氣管和排水管應是最小內徑為20mm的標準管或適宜的塑性管,與管道之間的連接應采用金屬或塑料結構扣件,長度應足以從管道引出結構物以外。5 管道在模板內安裝完畢后,應將其端部蓋好,防止水或其他雜物進入。(二)、預應力筋安裝1預應力筋可在澆筑混凝土之前或之后穿入管道,對鋼絞線,可將一根鋼束中的全部鋼絞線編束后整體裝入管道中,也可逐根將鋼絞線穿入管道。穿束前應檢查錨墊板和孔道,錨
4、墊板應位置準確,孔道內應暢通,無水和其他雜物。2預應力筋安裝后的保護1)對在混凝土澆筑及養生之前安裝在管道中但在下列規定時限內沒有壓漿的預應力筋,應采取防止銹蝕或其他腐蝕的措施,直至壓漿。不同暴露條件下,未采取防腐蝕措施的筋在安裝后至壓漿時的容許間隔時間如下:空氣濕度大于70%或鹽分過大時 7d空氣濕度40%70%時 15d空氣濕度小于40%時 20d2)在力筋安裝在管道中后,管道端部開口應密封以防止濕氣進入。采用蒸汽養生時,在養生完成之前不應安裝力筋。3)在任何情況下,當在安裝有預應力筋的構件附近進行電焊時,對全部預應力筋和金屬件均應進行保護,防止濺上焊渣或造成其他損壞。3對在混凝土澆筑之前
5、穿束的管道,力筋安裝完成后,應進行全面檢查,以查出可能被損壞的管道。在混凝土澆筑之前,必須將管道上一切非有意留的孔、開口或損壞之處修復,并應檢查力筋能否在管道內自由滑動。(三)、張拉1對力筋施加預應力之前,應對構件進行檢驗,外觀和尺寸應符合質量標準要求。張拉時,構件的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未規定時,不應低于設計強度等級值的75%。2預應力筋的張拉順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未規定時,可采取分批、分階段對稱張拉。3應使用能張拉多根鋼絞線或鋼絲的千斤頂同時對每一鋼束中的全部力筋施加應力,但對扁平管道中不多于4根的鋼絞線除外。4預應力筋張拉端的設置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
6、規定:1)對曲線預應力筋或長度大于等于25m的直線預應力筋,宜在兩端張拉;對長度小于25m的直線預應力筋,可在一端張拉。2)曲線配筋的精軋螺紋鋼筋應在兩端張拉,直線配筋的可在一端張拉。3)當同一截面中有多束一端張拉的預應力筋時,張拉端宜分別設置在構件的兩端。預應力筋采用兩端張拉時,可先在一端張拉錨固后,再在另一端補足預應力值進行錨固。5后張預應力筋的張拉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規定時,其張拉程序可參照表進行。6后張拉預應力筋斷絲及滑移不得超過表的控制數。7預應力筋在張拉控制應力達到穩定后方可錨固。預應力筋錨固后的外露長度不宜小于30mm,錨具應用封端混凝土保護,當需長期外露時,應采取防止銹蝕的措
7、施。一般情況下,錨固完畢并經檢驗合格后即可切割端頭多余的預應力筋,嚴禁用電弧焊切割,強調用砂輪機切割。8鋼絲線束對于夾片式等具有自錨性能的錨具,低松馳力筋0初應力con(持荷2min錨固)四、質量保證和安全具體措施(一)、質量保證措施1、健全質量控制機構此項工程由橋梁工程師張建文為主要負責人,在項目部質量管理小組的領導下,全面負責質量管理工作,項目部質量管理小組將不定期對其檢查。2、嚴格按質量控制體系程序執行3、強化質量意識,健全規章制度(1) 技術復核(a) 明確復核內容,部位,復核人員及復核方法。(b) 技術復核結果要做好復核紀錄,作為施工技術資料歸檔。(2)、技術、質量交底制度技術、質量
8、的交底工作是施工過程基礎管理中一項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內容,交底必須采用書面簽證確認形式,具體可分為以下幾方面:(a) 組織施工人員對圖紙進行認真學習。(b) 施工方案編制完畢并送業主和監理審批確認后,組織施工人員認真學習方案,并進行技術、質量、安全書面交底,列出關鍵工程的施工要點。(c) 本著誰負責施工誰負責質量工作的原則,對施工班組進行書面技術質量交底。 3、材料質量管理(a )嚴格控制外加工、采購材料的質量。各種施工材料到現場后必須有質檢和材料人員進行抽樣檢查,發現問題立即與供貨商聯系,直到退貨。(b)搞好原材料二次復試取樣、送樣工作。水泥必須按批號取樣進行物理實驗,現場貯藏時間過長或因其
9、他原因造成水泥質量下降時,必須重新取樣進行物理實驗,重新確定標號后按實際標號使用。 (二)安全保證措施1、為確保施工安全,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將對工程施工全過程進行安全管理,施工隊設兼職安全員1人。2、安全教育要經常化、制度化。開工前進行系統安全教育,開工后定期培訓。3、完善安全監督、安全檢查制度。安全領導小組要定期組織檢查。安全員要現場監督,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真正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4、按施工組織設計和工藝流程科學組織施工,嚴格各工序銜接,所有施工設備和機具在使用之前有專職人員負責進行檢查,維修,保養,確保狀況良好。電工等特殊工種必須經過培訓并經過考核取得合格證,方可持證上崗操作,杜絕違章作業。5、做好現場管理,堅持文明施工,保障人身,機械和器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