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錄1編制依據22工程概況23施工準備23.1材料準備23.2機具準備3主要施工機具表3作業條件準備34施工部署及施工要點34.1灰土回填施工方法及主要技術措施3工藝流程3施工工藝3質量標準54.1.3.1.保證項目:54.1.3.2.允許偏差項目見下表54.2素土回填施工方法及主要技術措施5工藝流程5施工工藝54.3級配砂石施工方法及主要技術措施6工藝流程6施工工藝6級配砂石回填質量控制及標準64.4施工注意事項75安全技術措施86附圖8-10教育部綜合辦公樓基礎回填土施工方案1 編制依據l 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提供的設計圖紙l 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范 (JGJ33-86)l 建筑現場
2、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 (JGJ46-88)l 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GBJ301-88)l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 (GB50300-2001)l 教育部綜合辦公樓施工組織設計l 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標準管理標準2 工程概況l 教育部綜合辦公樓工程位于北京市西單大木倉胡同國家教育部院內,北臨辟才胡同,工程性質辦公用房。剪力墻抗震等級二級,框架抗震等級為三級。工程建筑面積25746.16m2,場地面積7346m2。本工程呈“一”字型,地下兩層,地上9層,局部10層,建筑總高38.0米,主樓東西方向76.3米,南北方向25.9米。室內外高差600mm(400mm)。l 按照設計要
3、求,本工程地下二層底板回填良好級配砂石;1-10/E軸處基槽標高-7.45以上回填良好級配砂石,地下室結構室外肥槽回填2:8灰土, 1-10/E-H軸-1.200標高以上回填素土。l 室外肥槽回填至散水做法。3 施工準備3.1 材料準備l 土:使用前應過篩,其粒徑不大于50mm,不得含有有機雜質。含水率應符合規定。l 石灰:使用前應充分熟化過篩,不得含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塊,其粒徑不得大于5mm,也不得含有過多的水分。l 級配砂石:級配砂石要級配良好,不含有機雜質,級配砂石夯實后密度不小于96%,回填級配砂石干容重不小于21KN/M3。 3.2 機具準備3.2.1 主要施工機具表蛙式打夯機、人力夯
4、、平板振動器、手推車、篩子(孔徑40-60 mm)、標準斗、2m靠尺、耙子、鐵鍬(尖頭及平頭)、膠皮管、小線、鋼尺、刮杠。3.2.2 作業條件準備l 基礎室內外回填土前必須辦完隱檢手續。回填前將基底的木方、混凝土塊等雜物清理干凈,清除基坑內積水、淤泥至基礎底標高處。l 施工前,應根據工程特點、填方土料種類、密實度要求、施工條件等,合理確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圍、虛鋪厚度和壓實遍數等參數。l 施工前,應抄平做好水平高程標志。如在基坑邊坡上,每隔3m釘上水平橛;或在室內墻上彈水平線。素土回填每200mm高做一道回填厚度控制線,級配砂石250mm高一道控制線。l 在回填土未完成前,如遇下雨,必須用塑
5、料薄膜覆蓋基槽,并采取措施防止地表雨水流入填方區。4 施工部署及施工要點4.1 灰土回填施工方法及主要技術措施4.1.1 工藝流程槽底清理 檢查土和石灰的質量并過篩 灰土拌合 分層鋪灰土、耙平 夯打密實 找平驗收4.1.2 施工工藝l 首先檢查土質和石灰的材料質量是否符合標準要求。土要用15mm篩子過篩。l 灰土拌合:灰土配合比按設計規定為2:8,嚴格控制執行配合比。灰土必須經過標準斗,拌合時必須均勻一致,至少翻拌兩次;拌合好的灰土顏色應一致。灰土要做最佳干密度試驗,但最小干容重不小于1.55g/cm3。l 灰土拌合時,應適當控制含水率,工地檢驗方法是:用手將灰土緊握成團,兩指輕捏即碎為宜。如
6、土料水分過多或不足時,應晾干或撒水濕潤。l 填土前應將基坑底的木方、落地混凝土、雜質等清除干凈。l 分層鋪素土:每層鋪土厚度應根據土質、密實度要求和機具性能確定。用蛙式打夯機每層鋪灰土厚度為200mm-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 mm。各層鋪灰土厚度都應找平,與坑邊壁上的標高相等,或用尺、標準桿檢查。l 夯打密實:每層灰土的夯實遍數應根據設計要求的干密度在現場試驗確定,但夯壓的遍數不少于三次。打夯應一夯壓半夯、夯夯相連,縱橫交叉。夯壓應按規范規定進行環刀取樣,在現場實驗,測出干土的質量密度,達到要求后再進行下道工序。l 深淺兩基坑相連時,應先填夯深基坑,填至淺基坑標高時,再與淺基坑一起填
7、夯。如必須分段填夯時,交接處應填成階梯形,梯形高度250mm。上下層錯縫距離不小于1.0 m。(見下圖) l 回填土遇到管道時,為防止管道中心線位移或損壞管道,應用人工先在管子兩側填土夯實;并應由管道兩邊同時進行,直至管頂0.5 m以上時,在不損壞管道的情況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機。l 靠近墻柱邊緣200mm寬范圍內,配合蛙式打夯機夯實,應用100*100木方人工夯實。l 每天灰土回填土夯實后應作臨時遮蓋,防止雨淋,夯實后的灰土,在三天內不得受水浸泡。l 找平和驗收:灰土上層完成后,應進行表面拉線找平,或用靠尺檢查平整度,凡高出允許偏差的地方,應及時依線鏟平;凡低于規定高程的地方應補土夯實。4.
8、1.3 質量標準4.1.3.1. 保證項目:l 基底處理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l 回填的土料和石灰,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或施工規范的規定。l 回填土必須按規定分層夯壓密實。并按取樣平面圖取樣,測定夯(壓)實后土的干土密度,合格后再鋪上層的灰土,其合格率不應小于90%;不合格干土質量密度的最低值與設計值的差不應大于0.08g/cm3,且不應集中,環刀法取樣的方法及數量應符合規定。4.1.3.2. 允許偏差項目見下表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標 高0-50用水準儀或拉線尺量檢查2表面平整度20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4.2 素土回填施工方法及主要技術措施4.2.1 工藝流程清理 檢
9、查土質量并過篩 分層鋪灰土、耙平 夯打密實 找平驗收4.2.2 施工工藝l 首先檢查土質的材料質量是否符合標準要求。土要用40mm-60mm篩子過篩。l 應適當控制含水率,如土料水分過多或不足時,應晾干或撒水濕潤。素土最佳干密度1.65g/cm3。l 填土前應將基坑底的木方、落地混凝土、雜質等清除干凈。l 夯打密實:夯壓的遍數不少于三次。打夯應一夯壓半夯、夯夯相連、夯夯相連,縱橫交叉。每層夯壓后都應根據取樣平面圖按規范規定進行環刀取樣,在現場試驗,測出干土的質量密度,達到要求后再鋪上層的土。l 回填土遇到管道時,為防止管道中心線位移或損壞管道,應用人工先在管子兩側填土夯實;并應由管道兩邊同時進
10、行,直至管頂0.5 m以上時,在不損壞管道的情況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機。l 靠近墻柱邊緣200mm寬范圍內,配合蛙式打夯機夯實,應用100*100木方人工夯實。l 找平和驗收:回填土最上一層完成后,應進行表面拉線找平,或用靠尺檢查平整度,凡高出允許偏差的地方,應及時依線鏟平;凡低于規定高程的地方應補土夯實。4.3 級配砂石施工方法及主要技術措施4.3.1 工藝流程級配砂石進場檢驗 分層鋪平 夯打密實 找平驗收4.3.2 施工工藝l 回填級配砂石前將基層的垃圾雜物清理干凈。l 檢驗回填砂石的含水率是否在控制范圍內,通過擊實試驗測定最優含水率與相應的最大干密度,施工含水率與最優含水率之差控制在-4
11、%+2范圍內,如含水率偏高,可采用晾曬措施;如果回填砂卵石的含水率偏低,可采用預先灑水潤濕等措施。l 回填級配砂石分層鋪攤,每層250mm,使用人力夯和蛙式打夯機,每層鋪攤后,隨之耙平。l 回填級配砂石用平板式打夯機、人工夯實,每層至少夯打三遍。靠近墻柱邊緣200mm寬范圍內,配合平板打夯機夯實,應用100*100木方人工夯實。打夯應一夯壓半夯,夯夯相連,行行相連,縱橫交叉。嚴禁用水澆使土下沉的所謂“水夯”法。l E軸處地下二層與地下一層交界處回填措施:1、 EG軸防水板已甩出的鋼筋7根一束綁扎固定,留出下土通道。2、 該處級配砂石使用平板振動器振實,無法使用振動器的部位采用枕木或鋼板做好的木
12、夯人工夯實。3、 使用木夯時每步回填土高度不得大于200mm。4、 人工夯時,舉高高度不得小于500mm,一夯壓半夯,按次序進行。4.3.3 級配砂石回填質量控制及標準4.3.3.1 質量控制級標準l 回填砂石每層夯實后,按取樣平面圖,室內每層300m2取樣一組。測出的質量密度,達到要求后再鋪上一層砂石。中間每層頂面必須清理干凈方可繼續回填,填砂石全部完成后,在表面拉線找平。l 質量檢查,可用環刀取樣,測定其干容重。l 嚴格要求消防水池底板上級配砂石夯實后密實度不小于96%。干容重不小于21KN/m3 。4.3.3.2 允許偏差項目,見下表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表面平整度10用2
13、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2標 高10用水準儀檢查3坡 度2/1000,且不大于30用坡度尺檢查4厚 度個別地方不大于設計厚度1/10尺量檢查4.4 施工注意事項l 夜間施工時,應合理安排施工順序,設有足夠的照明設施,防止鋪填超厚,嚴禁汽車直接倒土入槽。l 施工時,應注意保護定位樁、軸線樁、標高樁,防止碰撞位移。l 未按要求測定土的干土質量密度:回填土每層都應測定夯實后的干土密度,檢驗其密實度,符合設計要求才能鋪攤上層土。試驗報告要注明土料種類、取土點布置示意圖、要求干質量密度、試驗日期、試驗結論及試驗人員簽字。未達到設計要求的部位應有處理方法和復試結論。l 回填土下沉:因虛鋪土超過規定厚度或夯實不
14、夠遍數,甚至漏夯,坑底雜物清理不干凈。l 管道下部夯填不實:管道下部應按要求填夯回填土,如果漏夯或夯不實會造成管道下方空虛,造成管道折斷而滲漏。l 回填土夯壓不密實:應在夯壓前對干土適當灑水加以濕潤;回填土太濕同樣夯壓不密實,呈“橡皮土”現象,這時應挖出換土重填。 l 用人工夯實時,每層鋪土厚度不得超過20cm,夯實厚度為15 cm。5 安全技術措施l 進入施工現場要戴好安全帽,并系好帽帶。嚴禁吸煙打鬧及酒后作業。l 每臺夯機的電機必須是加強絕緣或雙重絕緣電機,并裝有漏電保護裝置。夯機必須安裝保護接地或接零。每班工作前必須對夯機進行檢查。l 夯機操作開關必須使用定向開關,并保證動作靈敏。進線口
15、必須加膠圈。每臺夯機應單獨使用插座。l 夯機的操作手柄必須加裝絕緣材料,夯機作業前方2m以內不得有人。l 每臺夯機應設兩名操作人員。一人操作夯機一人隨機整理電線。操作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l 操作夯機者,應先根據現場情況和工作要求確定行夯路線。操作時按行夯路線隨夯機直線行走。嚴禁強行推進、后拉、按壓手柄強猛拐彎或撤把不扶任夯機自由行走。l 搬運夯機時,應切斷電源,并將電線盤好,夯頭綁住。往坑槽下運送時,應用繩索系送,嚴禁推扔夯機。l 停止操作時,應切斷電源,鎖好電源閘箱。l 夯機用后必須妥善保管,應遮蓋防雨布,并將其底部墊高。l 夯機的電器設備發生故障后,應由電工進行檢查、修理,確定電器設備完好后,方可使用。未經檢查合格的夯機,嚴禁使用。l 在基坑內施工作業時,上部不得有其它人員施工,如需作業,應在基坑上部加搭防護棚,要在基坑邊防護欄桿上掛好警示標志,以免墜物傷人。6 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