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 工 方 案 一、工程概況風峪溝大橋中心里程樁號為k14+382,采用6-20鋼筋砼連續箱梁,本橋為R=1300m的曲線上,本橋下部結構采用肋板式橋臺,橋墩采用柱式墩,樁基為鉆孔灌注樁基礎,上部結構采用鋼筋砼連續箱梁。下部構造完成后,根據規定要求進行鋼筋砼連續箱梁的施工,主要工程量有50#砼2779m3,鋼筋1028922kg。二、施工方案(一)1、地基處理方法清除表面腐植土(地表土),平整場地、碾壓,完成后進行地基承載力的試驗,要求地基承載力不得小于150Mpa,如果達不到要求,則采取砂礫換填,直至達到要求為止。完成底層碾壓后,上鋪20cm厚水穩砂礫,水穩砂礫的水泥摻量不得小于5%,水穩砂
2、礫攤鋪后用壓路機進行碾壓,局部壓路機碾壓不到的地方則采取振動夯進行夯實,碾壓完成后進行遞交承載力試驗,要求其承載力不得小于150Mpa。2、處理范圍地基處理范圍縱向為現澆長范圍各加2m,橫向為橋寬外各加寬11.5m,地基高出地面的高度為1520m。3、排水設施的布置現澆支架地基縱向兩邊均應設置排水溝,并保證排水溝的暢通,橫向應設置2%的排水坡,保證橫向排水的要求。(二)桁架與支架搭設及預壓1、本橋第三、四孔跨于河渠,砼箱梁采用桁架施工,桁架基礎為C25砼,厚0.75m,寬2.0m,基礎砼強度達到要求后,按圖紙設計要求布置桁架。(附圖)2、地基處理完成后,在上面鋪設枕木或方木,開始支架的搭設。3
3、、本橋一、二、五、六孔箱梁施工采用碗扣式支架,支架搭設應嚴格按照施工設計圖紙進行,支架高度可根據實際地形進行調整,局部立桿的水平距離需做調整的地方應征得設計人員同意方可調整。交叉桿件布置為:支架高度小于7m,每3-5排布置一道交叉桿件;支架高度大于7m,除3-5排布設一道小交叉桿件外,7-9排還需布設一道大交叉桿件。4、支架在進場時應進行檢查,對于有銹蝕、破損及不順直的支架堅決不允許使用,以保證支架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5、鋪設支架頂分配梁及底模。6、支架預壓為保證支架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消除支架及地基產生的非彈性變形,箱梁底模安裝完成后應進行預壓(為了保證底模在預壓的時候表面不
4、損壞,底面應鋪設方木支墊)。預壓采取分段進行,分段與箱梁澆筑時分段一致,預壓位置分為底板和翼緣板兩個部位,翼緣板預壓在支架頂分配梁頂進行,預壓重量為該部分重量的100%。其余在底板范圍內進行預壓,重量為該部分重量的70%,預壓材料采用砼預制塊,預壓期間應對地基的沉降進行觀測,并根據觀測值確定預壓時間,但最小預壓時間不得小于7天。沉降觀測點的布設支架預壓時要求在一跨中的L/2和L/4三個斷面布設觀察點,每一個斷面底模上及支架底各布設三個點,分別觀測支架的變形及地基的沉降值,并列表進行記錄。預壓完成后卸除支架頂面的荷載,調整底模的標高。底模的標高應加上支架彈性變形值及預拱值,預拱值一般為1-2cm
5、(跨中)。(三)現澆箱梁分段及豎向分層澆筑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在滿足設計的情況下,箱梁現澆分段如下:1、縱向分段本橋分為左、右幅620m,現澆箱梁時分段進行澆筑。2、豎向分層所有箱梁每一節段均分兩次澆筑,第一次澆筑底板及腹板內倒角以下10cm,剩余的一次澆筑。第一次砼澆筑腹板頂面應平整,保證裂縫在一條平線上。在澆筑第二次砼之前接縫處應進行鑿毛處理。(四)模板工程1、箱梁底模及外模采用噴塑模,內模采用木模。2、模板安裝前,放樣工作要及時準確,底模用水準儀以33m間距設點,現場檢查底板標高及平整度。側墻邊線點每隔4m用經緯儀測設于板頂混凝土面上,同時以20cm垂間距設好側墻邊線檢查點,以利模板
6、最終尺寸及垂直度檢查,保證結構尺寸正確。3、使用前在模板與砼的接觸面上涂機油或植物油。使用的機油或植物油應均勻為新油,不得采用使用過的有廢渣的舊油,以確保砼的外觀光潔明亮。4、按照施工荷載的設計要求布置支架分配梁,在分配梁上鋪設底模,并于底模下設置底模調節器,以便調節底模各部位的標高。底模的安裝在測量的監測下按照設計要求調整到位,在支座處要堵塞嚴密,不得出現漏漿現象。5、所有模板的制作與安裝必須嚴格按照施工設計的要求辦理確保模板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6、模板的安裝不能影響鋼筋的綁扎,內模安裝時不能直接支承于底板鋼筋上,必須有獨立的支承系統。7、箱梁頂板設置進入孔,其位置選在L/8和L/4
7、范圍內,其尺寸順橋向不應大于1米,橫橋向不應大于0.8米,四角設置0.20.2米倒角,并布置直徑12毫米倒角鋼筋。8、模板安裝完畢后,應對其平面位置、箱梁斷面尺寸、腹板厚度、頂面標高、模板的整體穩定性等進行檢查,并得到簽認后方可澆筑砼。(五)梁體砼的施工1、砼使用的材料:砂、石、水泥、水等的質量要求必須符合公路橋梁施工技術規范JTJ041-2000的有關規定,抽樣檢查后,呈報監理工程師批準,然后再進行砼的配合比實驗。砼的配合比試驗提前作出,其強度設計及規范的要求,并取得監理工程師的認可。2、梁體砼的澆注澆筑砼前,應對支架、模板、鋼筋和預埋件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符合設計要求和得到監理工程師的簽
8、認后方可澆筑砼。模板內的雜物、積水和鋼筋上的污垢應清里干凈。澆筑砼前,檢查砼的均勻性和坍落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落實澆筑混凝土指揮系統、操作層的崗位責任。在澆筑過程中配有專職技工,監控檢查模板、支架和鋼筋,檢修各種機具。澆筑順序:箱梁砼按一定的厚度、順序和方向分層澆筑,在下層砼初凝前澆筑完成上層砼,但不得出現縱向施工縫。箱梁混凝土分層澆筑時的順序為:底板 腹板 頂板。頂板上預留拆模小孔,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值的80%以上時,拆模后封口,及時復原結構鋼筋并立模澆筑封孔混凝土。澆注前根據交通情況選擇合適運輸線路,確保供應暢通,連續澆筑。在澆注現場,先核對報驗單,并在現場對砼坍落度,離析現象進行檢查,
9、坍落度允許誤差2cm,超過者立即通知攪拌站調整,嚴禁在現場隨意加水。攪拌車到達澆筑地點,一般先加大馬力自轉2030s,砼離析檢查合格后才可卸料。坍落度及離析現象檢查每班不少于兩次。使用前插入式振動器,移動間距不得超過振動器作用半徑的1.5倍:與底模應保持50100mm的距離;插入下層砼50100mm;后一處振動完畢后應邊振邊徐徐提出振動棒;同時應避免振動碰撞模板、鋼筋及其預埋件,在整個澆注過程中,要有專人作澆注記錄,有專人檢查鋼筋,模板及支架,以確保梁體整個砼的澆注過程順利完成。各孔均由跨中向支點對稱分段澆筑,施工結合面必須按規范要求進行鑿毛,清洗,以保證強度。砼的養護,梁體砼澆筑完成后,采用
10、灑水養護,使砼表面經常處于濕潤狀態,養護時間要滿足其有關規定。底板采用濕麻布遮蓋養護,頂板采用覆蓋5cm砂加濕麻布養護,側墻定期灑水養護。養護過程中,板面應遮蓋嚴實。麻布始終保持濕潤,防止表面泛白或出現干縮小裂縫。 為防止混凝土裂縫和邊棱破損,并滿足砼局部強度要求,混凝土強度達到40Mpa時方可拆除側模和頂模。三、質量保證措施(一)1、鋼筋加工及安裝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規定分1受力鋼筋間距(mm)兩排以上排距5每構件檢查2個斷面,用尺量30同排梁板、拱肋10基礎、錨錠、墩臺、 柱20灌注樁202箍筋、橫向水平鋼筋、螺旋筋間距(mm)+0,-20每構件檢查5-10個
11、間距15(25)3鋼筋骨架尺寸(mm)長10按骨架總數的30%抽查20(25)寬、高或直徑54彎起鋼筋位置(mm)20按骨架抽查30%20(0)5保護層厚度(mm)柱、梁、拱肋5每構件沿模板周邊檢查8處15(20)基礎、錨錠、墩臺、10板3就地澆筑梁(板)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規定分1混凝土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按附錄D檢查352斷面尺寸(mm)+8,-5檢查3個斷面153長度(mm)+0,-10用尺量104軸線偏位(mm)10用經偉儀測量3處105平整度(mm)8用2m直尺檢查106支座板平面高差(mm)2查澆筑前記錄102、保證原材料質量的技術措施砼:本項目
12、部所用砼全部采用商品砼,開工前組織試驗,質檢人員配合監理工程師共同做好砼配合比試驗工作,及其原材料抽樣檢測工作,合格后方可使用。鋼筋:鋼筋除必須有廠家產品質保單位,按不同規格不爐號每60t為一批檔,進行力學性能即:屈服點、極限強度、抗彎工藝、延伸率及可焊性試驗等檢測,每批取樣9根,3根做拉伸試驗,3根做冷彎試驗,3根做可焊性試驗。3、砼澆搗與養護施工時要按構造物的幾何尺寸和砼量的大小采取分層分段的施工方法,砼要振搗密實,盡量避免砼一次下料入模多等現象,防止砼收縮變形集中,產生開裂。砼澆搗后初凝前可先在砼表面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再覆蓋1-3層麻袋片或(草簾)進行保溫、保濕養護,配合灑水養護,養護時
13、間要達7天以上,防止砼中的水分急劇蒸發和砼表面溫度變化過快而產生開裂。澆筑后的砼應防風,防止風速對流造成水分蒸發,砼工程完成后,應進行覆蓋,減少風對砼的危害。4、質量管理制度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在組織上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制定質量目標,并制定和貫徹確實有效的措施。質量保證體系:a、實行項目經理親自掛帥,項目主管工程師負責制的組織體系,實行全面質量管理,執行ISO9002標準。b、這一體系要組織全體施工人員明確工作內容范圍、工作標準、工作程序及反饋渠道。c、全員全面全過程進行質量管理,特別是強化工作質量的提高。質量方針、目標質量第一、信譽至上是企業的宗旨,質量是企業的生命,企業求發展、求生存必須致力注重自己的建筑產品質量,用質量和良好的企業的形象贏得社會信譽。本項目的質量方針是滿足顧客要求為宗旨、實現質量承諾為準則,領先行業標準為目標;質量目標是確保工程的質量承諾。具體要求是:工程一次檢查合格率達100%,優良率達95%以上。組織保障措施成立全面質量管理小組和創優工程管理委員會,第一管理者親自抓。配齊專職質檢工程師和質檢員,制定相應的對策和質量崗位責任制,卓有成效地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和目標責任管理,從組織措施上使創優計劃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