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筏板基礎及承臺降溫施工方案為確保筏板基礎及承臺等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不因水泥水化熱作用產生溫度裂縫,特制訂如下降溫措施,消除混凝土內外溫差影響,以保證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1、 大體積混凝土在室外氣溫較低時澆筑,澆筑溫度不宜高于28。澆筑時分層澆筑,澆筑厚度30cm,并在前層混凝土初凝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施工現場的供水供電滿足混凝土連續施工的需要,混凝土澆筑完畢表面初凝后用薄膜覆蓋濕水養護。2、 告知混凝土廠家在保證混凝土強度及工作性能的前提下采用高性能減水劑,降低水膠比,并采用低水化熱的水泥,選擇最佳混凝土配合比,盡量減少水化熱。3、 冷卻水管冷卻排布 3#、4#、5#、6#樓筏板厚1.5
2、m,8#樓筏板厚800mm。采用內徑32mm,壁厚2.5mm鍍鋅管作冷卻水管,端頭車絲,并以彎管接頭和直管接頭連接,連接時纏好膠帶,以防漏水。澆筑前,將冷卻管用鐵絲與鋼筋固定牢固,以防冷卻管失效。排布間距:800mm厚筏板布置一排冷卻管,1.5m厚筏板上下布置兩排冷卻管,垂直間距80cm,管距筏板面40cm,上下兩層管,水平方向錯開布置 ,冷卻管水平間距80cm,呈之字形平面布置。在冷卻管的進出水口各設置一道閥門,以控制進水的方向和流量,使混凝土的內外溫差控制在25以下。對于筏板基礎,每個基礎布置兩個回路,見附圖,(以5#樓為例,其余均參照5#樓)。消防水箱2個(3m*4.2m*1.5m),水
3、泵3臺,兩個冷卻回路各裝1臺水泵,將冷水抽進冷卻管,熱水流入水箱,待水冷卻后可循環利用。當冷卻水箱水溫較高來不及利用時,另外1臺水泵及時將熱水抽入集水坑排走。冷卻水管安裝完成后,須通水試運行,檢查水管密閉情況。水循環時,派專人看管,防止堵管;在進出水口安排專人測溫度,每隔2小時記錄1次,混凝土澆筑10天后,待混凝土內外溫差趨于穩定后,即可停止冷卻水循環。用普通硅酸鹽水泥32.5級水泥,水灰比0.5,壓力不小于1.5MPA,灌漿封管。對于承臺厚度在的布置1排冷卻水管即可,承臺厚度在1.5m厚的布置2排冷卻水管。每個承臺準備2個大水桶和2根4m長的軟管,并做1個離地1.5m高的鐵架子,支承水桶,讓水自然循環冷卻。 4、在整個筏板基礎施工完后,加強砼養護,減少混凝土表面溫度升高,并經常噴灑冷水降低混凝土輸送管道的溫度,采取輔助措施來控制混凝土溫度升高。 廣東鴻高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水韻東方項目部 2014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