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了更高效的利用好檢修時間,磨輥吊裝設備必須在檢修之前進行專門的檢修和調試,確??梢哉5钠鸬鹾托凶摺R灾劣诓辉谄鸬醴矫娴⒄`時間。同時也要對高壓空氣設備進行檢查,確保在起吊磨輥時時有足夠的高壓空氣供給磨輥吊裝設備。一、起吊大梁的連接工具:安全帶(三條)、圓柱銷、螺絲(栓、帽)搭接板兩塊、梯子工序:停磨后打開磨門(上下)移動起吊大梁到內大梁對口位置用圓柱銷、螺絲通過搭接板連接內外梁。大梁的連接過程中關鍵有高空作業,一定要注意安全,穿戴好防護用具。二、對輥的外吊工具:手拉葫蘆(2T兩個)、繩扣四條工序:在吊對輥之前應先摘取掛在對輥上的液壓拉環(兩個)、密封空氣管路及內部的油管與電線,讓對輥完全獨立
2、。才可以對其進行起吊。注:(1)、摘取液壓拉環時,應先取除液壓缸上的進出油管,然后用手拉葫蘆對液壓拉環進行摘取。(2)、在對輥起吊前還應確定兩端的起吊點在對輥的中心線,起吊過程中2米內不得有人。三、輥套的更換方法1、磨輥水平放置時輥套水平放在一邊,將螺母從雙頭螺栓上卸掉,將螺絲釘從漲緊環上拆除。輥套現在一個升空。如果輥套釘住,則不能不能強行托出,否則,輥套有可能變形。這時就需要對輥套進行加熱。注意:加熱輥套時,不能讓軸承和徑向軸承密封過熱。方法2、磨輥立放對輥在從磨內吊出放在支座之后(平穩):漲緊環上的所有螺栓拆除(液壓扳手65#、75#)漲緊環取出輥套去除輥套如有頂死現象,同方法1相同,對輥
3、套進行加熱同時在輥套內側用千斤頂加壓。(輥套外事先安裝起吊外套,避免輥套猛然掉落在地)注: 方法1只有在磨輥需要更換軸承時用,如果光更換輥套直接用方法2. 畢竟要把一個接近100噸的對輥平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四、拆卸、安裝磨輥軸承:前提:對輥必須水平放置 (由于每個對輥的重量在97300KG左右,因此在要將其安全的水平放置就必須需要大型的起吊設備。預計三臺50T吊車)拆卸流程:對輥吊出后先放油對輥水平放置卸外部軸承蓋(大端蓋)卸油位傳感器和電阻式溫度計卸軸承漲緊絲且去掉漲緊蓋移開外部軸承內圈取出內部軸承端蓋的螺栓移開軸承室取出中間環松卸彈簧形直軸銷移開內部軸承內圈移開內部軸承壓蓋移開徑向軸密封
4、滑環移開空氣室蓋(需更換時再取出)。 在去除軸承漲緊蓋、內外環、中間環、徑向密封軸滑環時,它們本體上都帶有工藝孔(安裝拆卸絲空,空徑約16mm各三個),取三個起重環均勻的擰緊在要移開的部件上,依靠對輥的自重用吊車通過起重環慢慢起吊,使部件慢慢移開對輥(注意的是三點必須平均、平衡,不能傾斜起吊)安裝流程:與拆卸流程相反。注意添加密封圈的安裝。在安裝軸承內圈時,應對軸承用干凈的220#齒輪油加熱,用測溫槍測量油溫到130,抓緊用制作的專用工具壓緊推力軸承,讓軸承慢慢冷卻至環境溫度后在進行下一步。 備件及工具: 密封:滑環(1套+1件)、軸向密封圈(1套)、內部軸承蓋(1件)、軸承漲緊蓋(1件)、帶
5、螺栓的油位傳感器蓋(內1件、外上小蓋1件)、外部軸承蓋(1件)。 工具:直徑16起重環(3個)、鋼絲繩扣(3條一樣長)、液壓扳手、常用扳手、起吊軸承室時起吊環(3個)特別制作、油盆、220#齒輪油。安裝備注: 安裝磨輥軸承裝置是一個帶有中間環的錐面軸承,由于操作需要,需安裝一個永久性的預漲緊裝置。(有圖) 為了保證磨輥軸承的預緊力,軸承內環的距離(尺寸X)必須和輔助裝置(40)一起檢查。為此,軸承必須放入一個沒有軸承間隙的條件下 軸承外環的安裝:原說明書(安裝輥體軸承的外環,外環必須放在輥體的凸臺上,用一個厚度表來檢查正確的支撐,公差必須0.02mm。)根據說明書應該是外環安裝在軸承室底部并用
6、百分塞尺進行檢查間隙(外環與軸承室底面)必須0.02mm。在安裝外環之前一定要注意外環的正確朝向(大口朝外),可以用錘擊法和制作專用工具進行壓入式兩種方法。本環節注意的是要得到公差0.02mm。工具:百分塞尺、大錘和銅棒或特制壓入工具、吊車(軸承室反面)、軸承室吊裝外套。軸承內環的安裝:原說明書(安裝軸承內環4,將軸承放在對輥裝置的中心40.1上。注意在輥體連續旋轉時,將輥體底部8外環放在軸承內環4上。小心放進去并轉動外部軸承內環6,并使輥部件向側翼移動。將張緊拉桿40.2放進去,放在十字形張緊架上螺母緊固在基座上。在這個過程中輥體一直旋轉,運行中的軸偏差會導致螺母40.3鎖緊,必須用一個刻度
7、表監控。旋轉時軸的偏差小于0.05mm.)本環節注意是要得到軸的偏差0.05mm.在得到外環公差0.02mm和軸的偏差小于0.05mm兩個數之后。還要在輥部件底面和軸承內環側翼之間,通過厚度表進行連續檢查裂口,小心用螺絲刀舉起蓋座。如下圖注意所有的輥部件和側翼之間的裂口必須小于0.05mm.在準確的得到上述外環公差0.02mm、軸的偏差小于0.05mm、軸的偏差小于0.05mm后,在4點偏移90測量軸承內環(4和6)之間的距離X,測量值的公差小于0.05mm,每次必須記錄X必須做記錄。根據公式:XZ=L注:L的公差0.03mmX:內環間距 Z:軸承預張緊尺寸Z=0.1mmL:中間環(5)的正確長度中間環太長,必須打磨; 中間環段,必須更換。特殊情況,軸承外環必須在輥體的接觸表面進行打磨。可見在以上程序中得到的結果可以看出,只有在更換中間環的時候需要這么詳細的測量。因此可以認為在只更換軸承的情況下,我們只需要測量一個軸承外環的公差0.02mm就足夠了。在更換軸承時,2個徑向軸承密封和所以O型圈都必須更換。特注:在軸承安裝過程中,要注意在輥體連續旋轉時一步一步的將軸承張緊蓋(7)擰緊螺栓刻度表將監控整個動作,真實運行時軸偏差必須小于0.05mm五、人員分配:安全員:1人 (起吊作業比較多) 技術指導:1人 一組:8+1+1人組數:兩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