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程冬季施工方案措施及落實情況 秋季即將過去,冬季就要到來,工程施工將進入冬季施工,冬季施工因施工分項工程不同,要求有所不同。冬季施工的起止日期為:當冬天到來時,如連續五天的日平均氣溫穩定在5以下,則此5d的第一天為進入冬季施工的初日,當氣溫轉暖時,最后一個5d的日平均氣溫穩定在5C以上,則此5d的最后一天為冬季施工的終日。(日平均氣溫是1d內2、8、14和20時等4次室外氣溫觀測結果的平均值,這是在地面以上1.5m處,并遠離熱源的地方測得的)。所有工程均應注意,各分項工程可按下列條件進行控制: 一、冬季施工特點 、冬季施工由于施工條件及環境不利,是工程質量事故的多發季節,尤以砼工程居多。
2、2、質量事故出現的隱蔽性、滯后性。即工程是冬天干的,大多數在春季才開始暴露出來,因而給事故處理帶來很大的難度,輕者進行修補,重者重來,不僅給工程帶來損失,而且影響工程的使用壽命。 3、冬季施工的計劃性和準備工作時間性強。這是由于準備工作的時間短,技術要求復雜。往往有一些質量事故的發生,都是由于這一環節跟不上,倉促施工造成的。 二、冬施規定: 砌體工程:在預計10天內的平均氣溫低于5,即進入冬季施工階段。 砼工程: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d穩定低于5或最低氣溫降低于0或0以下時,砼施工進入冬季施工。 進入十一月份后,各單位都要隨時注意收聽當地的氣象預報,開始每天測溫,并做好氣溫突然下降的防凍準備工作
3、。 三、冬施準備工作 、組織措施 、進行冬季施工的工程項目,在入冬前組織了專人編制冬季施工方案。編制的原則是:確保工程質量;經濟合理,使增加的費用為最少;所需的熱源和材料有可靠的來源,并盡量減少能源消耗;確實能縮短工期。冬季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內容:施工程序;施工方法;現場布置;設備、材料、能源、工具的供應計劃;安全防火措施;測溫制度和質量檢查制度等。方案確定后,組織了有關人員學習,并向隊組進行交底。 、進入冬季施工前,對摻外加劑人員、測溫保溫人員、鍋爐司爐工和火爐管理人員,專門組織技術業務培訓,學習本工作范圍內的有關知識,明確職責,經考試合格后,方準上崗工作。 、與當地氣象臺站保持聯系,及時接收
4、天氣預報,防止寒流突然襲擊。 、安排專人測量施工期間的室外氣溫,暖棚內氣溫,砂漿、砼的溫度并作好記錄。 、圖紙準備 凡進行冬季施工的工程項目,必須復核施工圖紙,查對其是否能適應冬季施工要求。如與墻體的高厚比,橫墻間距有關的結構穩定性,現澆改為預制以及工程結構能否在冷狀態下安全過冬等問題,應通過圖紙會審解決。 、現場準備 、根據實物工程量提前組織有關機具、外加劑和保溫材料進場。 、搭建加熱用的鍋爐房、攪拌站,敷設管道,對鍋爐進行試火試壓,對各種加熱的材料、設備要檢查其安全可靠性。 、計算變壓器容量,接通電源。 、工地的臨時供水管道及白灰膏等材料做好保溫防凍工作。 、做好冬季施工混凝土、砂漿及摻外
5、加劑的試配試驗工作,提出施工配合比. 、安全與防火 、冬季施工時,要采取防滑措施。生活及施工道路、架子、坡道經常清理積水、積雪、結冰,斜跑道要有可靠的防滑條。 、大雪后必須將架子上的積雪清掃干凈,并檢查馬道平臺,如有松動下沉現象,務必及時處理。 、施工時如接觸汽源、熱水,要防止燙傷;使用氯化鈣、漂白粉時,要防止腐蝕皮膚。 、亞硝酸鈉有劇毒,要嚴加保管,防止發生誤食中毒。 、現場火源,要加強管理;使用天然氣、煤氣時,要防止爆炸;使用焦炭爐、煤爐或天然氣、煤氣時,應注意通風換氣,防止煤氣中毒。 、電源開關,控制箱等設施要統一布置,加鎖保護,防止亂拉電線,設專人負責管理,防止漏電觸電。 、冬季施工中
6、,凡高空作業應系安全帶,穿膠底鞋,防止滑落及高空墜落。 、施工現場水源及消火栓應設標記。 四、冬季施工措施 (一)、樁基工程: 冬季砼灌注樁的施工應采取加熱原材料或摻防凍劑的方法進行,砼灌注溫度不得低于5C,當砼樁身位于凍土層內時,砼澆筑后頂部應覆蓋保溫,保證砼強度未達到設計標號的50%之前不得受凍. (二)、土方工程: 、土在冬季,由于遭受凍結,變為堅硬,挖掘困難,施工費用比常溫時高,所以新開工項目的土方及基礎工程應盡量搶在冬季施工前完。 、必須進行冬期開挖的土方,要因地制宜地確定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制定切實可行的技術措施,做到挖土快,基礎施工快,回填土快。 、地基土以覆蓋草墊保溫為主,對大
7、面積土方開挖應采取翻松表土、耙平法進行防凍,松土深度30-40cm。 、冬期施工期間,若基槽開挖后不能馬上進行基礎施工,應按設計槽底標高預留300mm余土,邊清槽作基礎。一般氣溫0至10覆蓋二層草墊,10以下覆蓋三至四層草墊。 、準備用于冬期回填的土方應大堆堆放,上覆蓋二層草墊,以防凍結。 、土方回填前,應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溫材料。 、土方回填每層鋪土厚度應比常溫施工減少2025,預留沉降量比常溫施工時適當增加。用人工夯實時,每層鋪土厚度不得超過20cm,夯實厚度為1015c m。 、當用含有凍土塊的土料用作填方時,室內的基坑(槽)或管溝不得用含有凍土塊的土回填;室外的基坑(槽)或管溝可用含
8、有凍土塊的土回填,但凍土塊體積不得超過填土總體積的15%,管溝底至管頂0.5m范圍內不得用含有凍土塊的土回填,凍土塊的粒徑不得大于15cm,鋪填時,凍土塊應分散開,并逐層壓實。 、灰土墊層可在氣溫不低于-10時施工,但必須采取保溫措施,使基槽、素土、白灰不受凍,白灰施工時應采取隨悶、隨篩、隨拌、隨夯,隨覆蓋的五隨措施,當天夯實后并覆蓋草墊二至三層。 10、土方施工應遵循現行規范有關冬期施工的規定。 (三)、砌體工程: 、砌筑前應將石材表面的污物、冰、雪、霜清除掉,遭水浸泡凍結后的砌塊不得使用。 、石灰膏、粘土膏或電石膏等宜保溫防凍,如遭凍結,應經融化后方可使用。 、拌制砂漿所用的砂,不得含有直
9、徑大于1cm的凍結塊和冰塊. 、冬季砌筑砂漿的稠度,宜比常溫施工時適當增加。可通過增加石灰膏或粘土膏的辦法來解決。 、砌筑砂漿標號一般不應低于M2.5,重要部位和結構不應低于M5,宜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拌制,冬季砌筑不得使用無水泥拌制的砂漿。砂漿摻用的外加劑使用前必須了解其化學成份、性能,使用摻量必須準確。 、拌合砂漿時,水的溫度不得超過80,砂子的溫度不得超過40。使用時砂漿的溫度在環境最低氣溫低于10以內時,不應低于5。當環境氣溫在10至20時,則不應低于10。砌筑時砌塊表面與砂漿的溫差不宜超過30,石表面與砂漿的溫差不超過20。施工時砂漿的稠度一般控制在9-12cm。 、砌體工程的冬季施工
10、,可以采用摻外加劑法、凍結法和暖棚法,凍結法施工應事先與設計聯系有關加固事宜。一般以摻氯鹽熱拌砂漿為主。 (四)、砼工程 A、一般規定 1、冬期施工砼對原材料的要求 (1)、水泥優先選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水泥,應注意其中摻合材料對砼抗凍、抗滲等性能的影響,水泥標號不應低于425號,砼的水泥最小用量不應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應大于0.6。摻用防凍劑的砼,嚴禁使用高鉛水泥。 (2)、砼所用骨料必須清潔,不得含有冰雪等凍結物及易凍裂的礦物質。在摻用含有鉀、鈉離子防凍劑的砼中,骨料中不得混有活性材料,以免發生堿骨料反應。 (3)、在冬季澆筑的砼工程,根據施工方法,合理選用各種外加劑,應注意含氯
11、鹽外加劑對鋼筋的銹蝕作用,宜使用無氯鹽防凍劑,對非承重結構的砼使用氯鹽外加劑中應有氯鹽阻銹劑這類的保護措施。氯鹽摻量不得超過水泥重量的1%,素砼中氯鹽摻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3%。外加劑的種類、用途見附表。 (4)、拌合水,一般飲用的自來水及潔凈的天然水都可作為拌制砼用水,但污水、工業廢水、ph值小的酸性水、硫酸鹽含量(按so4)超過水重約1的水,不得用于混凝土中。為了減少凍害,應將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降低至最低限度.辦法是:控制塌落度,加入減水劑,優先選用高效減水劑。 2、砼的攪拌 冬期砼攪拌應制定合理的投料順序,使砼獲得良好的和易性和使拌合物濕度均勻,有利于強度發展。其投料順序一般先投入骨料和粉
12、狀外加劑,干拌均勻再投入加熱的水,等攪拌一定時間后,水溫降至40左右時投入水泥,拌合均勻.注意攪拌時要絕對避免水泥遇到過熱出現假凝現象。砼的攪拌時間應比常溫延長50并符合有關規定。 3、砼攪制好后,應及時運到澆灌地點,在運輸過程中,要注意防止砼熱量散失、表層凍結、砼離析、水泥砂漿流失、坍落度變化等現象。在運輸距離長,倒運次數多的情況下,加強運輸工具的保溫覆蓋。保證砼入模溫度10左右,最少不低于5。當通過熱工計算,砼的入模溫度達不到5以上時應對攪拌水及骨料加熱,砼在澆灌前,應清除模板和鋼筋的冰雪和污垢,裝運拌合物用的容器應有保溫措施,澆灌過程中發生凍結現象時,必須在澆筑前進行加熱拌合,保證砼的入
13、模溫度不低于15。 4、熱水源、砂、石加熱,現場有可利用的蒸汽設施,可優先采用;沒有熱水源時工地可安裝1-2t立式熱水鍋爐供熱水,煤用量可參考200kg/1t鍋爐.h進行估算。也可使用電熱器,砂、石加熱可用砂漿中有關說明。 5、砼試塊的留設 按規范應較常溫至少多留置2組同條件養護試件,一組用來測定砼受凍前的強度即臨界強度,另一組用作檢驗28d的強度,砼試塊應在澆筑現場用澆筑結構的拌合物制作。試壓前試件應在擁有正溫條件的室內停放,解凍后再進行試壓,停放時間需4-12h。 6、模板和保溫層,應在砼冷卻到5C后方可拆除.當砼與外界溫差大于20C,拆模后的砼表面,應臨時覆蓋,使其緩慢冷卻。對承受荷載的
14、構件模板,應在構件達到設計及規范要求的條件下方可拆除。 7、發現凍害要及時處理。 B、冬季施工的超高層砼結構 目前采用較多的有:綜合蓄熱法、熱模法。 綜合蓄熱法是對砼原材料進行加熱,以提高砼的入模溫度,成型后對其表面進行覆蓋保溫,同時可利用水泥的水化熱和摻外加劑的方法,使砼在受凍前達到抗凍臨界強度,轉入負溫后,強度繼續增長。 綜合蓄熱法養護工藝簡單,費用低,技術上可行,優先采用。 、模板的保溫可采用模板外掛一層石棉被,外腳手架沿四周掛上一層擋風的編織布,施工的最后一層樓板覆蓋石棉被,樓層洞口封閉起來,在樓層中采取措施,提高養護溫度。 、砼標號提高一級,水泥宜優先選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水泥,砼中可
15、添加減水劑、早強劑、泵送防凍劑等。 、采用蓄熱法施工,均需在砼的外露面進行覆蓋保溫,并要在墻體上設測溫孔,定時進行測溫,以觀察砼的溫度變化。 、采用蓄熱法的砼的拆模強度,一般控制在4Nmm2,當氣溫在5C8時約48h,在8-12約72h,拆模后應噴刷一層M9養護劑后,繼續掛石棉被養護。墻體砼保溫用石棉被應配備34層。 5、砼采用蓄熱法養護,在砼達到抗凍臨界強度之前,砼表面應覆蓋,具體措施:柱子可用一層塑料布、二層草墊包裹,樓板可用一層塑料布、二層草墊覆蓋等. 五、冬季施工技術管理 、冬季施工前,各單位技術負責人應針對實際編寫詳細的冬施工方案,并依方案配備人員、機械、購置材料、工具等。 、在冬施
16、前,各單位應對測溫工作、計量工作、現場安排統一部署,落實到人,建立起冬施的領導班子,確保冬施措施落到實崐處。 、在冬季施工中,測溫工作極其重要,不僅是提供溫度數據對施工起參考作用,而且也是對冬施工程質量的鑒定方法,所以在施工中必須定時堅持做好下列測量工作。 、日大氣最高最低溫度; 、砼、砂漿攪拌前水、砂的加熱溫度; 、砼及砂漿的出機、入模或鋪砌等階段溫度; 、對已澆灌的結構,應有測溫孔平面布置圖或應在施工平面上注明編號, 溫孔應布置在結構最不利位置。采用蓄熱法養護時,在養護期間至少應每6h測定一次。不摻用防凍劑的砼,在強度未達到3.5Nmm2以前,每2h測定一次,以后每6h測定一次。 、測溫孔
17、用10mm長250mm的白鐵管埋置在結構中,白鐵管應封嚴下口,并加錫焊焊縫,管內放10cm深的機油。測溫孔的埋置深度: 梁、柱、基礎中為1020cm,測溫管應露出結構表面50mm以上,在梁、板等水平結構中應垂直插入,在墻柱等垂直構件中,測溫孔與水平成30角。 、測溫時溫度計插入測溫孔的時間最短不得少于3分鐘,讀數要快、準,測溫后將測溫孔塞緊并蓋好保溫材料。 、測溫人員應及時向項目經理部或施工隊技術負責人及工長匯報,以便及時采取措施。 、各單位需做配比試驗應提前與試驗室聯系,以免延誤工程,外加劑必須有出廠合格證書,經復試合格后方可使用。 、試驗員要負責天氣預報收聽工作,掌握氣溫變化情況,及時傳達氣象信息,逐日做好氣象記錄,并有應付氣溫驟變的技術措施和物資準備。 、作好外加劑的管理工作,計量準確,配比恰當。 、加強冬季施工期間砂漿,砼試塊的管理工作,按照現行規范留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