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漢市軌道交通二號線一期工程第十標段堵漏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現場情況及材料特性、適用范圍。2:建筑防水工程技術規程DBJ15-19-273:建筑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4: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15: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026:設計要求及相關規定二、工程概況青年路站位于青年路與航空路交叉口的西北側,平行青年路布置,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車站站位東側為武漢建工集團黨校,青年路客運站,省委黨校職工宿舍及臨街商鋪、房屋,西側為電業新村住宅小區,臨街為商鋪及低矮住宿房屋。車站共設置4個人行通道和4個出入口,分別設置于青年路兩側,風道設置在車站兩端,風亭分別設于青
2、年路的西側南北端,共設置2組。車站結構形式為雙層雙跨箱形框架結構,車站起點里程為DK8+175.257。車站形式:車站主體為南北向,外包總長220m,標準段外包寬度18.5m,北端頭井凈尺寸為:22.913.4m(長度寬度),南端頭井凈尺寸為:22.613.4m(長度寬度),車站頂部覆土約3m。車站內除頂板有幾處集中漏水外,其余主要為側墻豎向裂縫及蜂窩麻面引起的漏水。三、漏水原因分析根據滲漏水現狀,分為以下四種情況進行分析。1、蜂窩麻面漏水現象 蜂窩麻面的形成直接與混凝土施工有關。主要原因是在施工時漏振動時間不走而發生的,這種蜂窩麻面在混凝土結構中有的是獨立一片存在。有的則呈連貫性的,所以,在
3、發生滲、漏時表現為成片漏、或成股漏水的現象。2、新舊混凝土接縫(施工縫)滲漏水現象 在原有的混凝土結構物上繼續澆灌混凝土時,原來的混凝土基礎表面沒有進行鑿毛處理或鑿毛后未清理干凈,或者是未用水沖洗,就在原混凝土基礎上澆灌混凝土拌合物。這樣就會造成新舊混凝土的接縫之間形成一道滲、漏的縫隙。3、混凝土的自應力裂縫滲漏水現象 混凝土的自應力裂縫往往是在混凝土墻板上容易產生,它的形式一般為上下貫通的裂縫,在整個混凝土墻壁上呈現出有規律性的裂縫,一般在35m一道。該種裂縫是混凝土的自應力引起的,原因是混凝土在水泥水化熱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混凝土的膨脹應力開始消失而此時的混凝土開始產生收縮。這種收縮是均勻
4、的收縮,所以在此種條件下,混凝土墻板的裂縫呈現出有規律性的裂縫。4、混凝土的變形縫滲漏水現象 在施工過程中止水帶的安裝不牢固,造成搗固時止水帶移位。另外一種情況是止水帶附近的混凝土漏搗固不密實,造成變形縫兩側的混凝土存在漏水空洞。四、施工方法1清理:詳細檢查、分析滲漏情況,確定灌漿孔位置及間距。清理干凈需要施工的區域,鑿除砼表面析出物,確保表面干凈。 2鉆孔:使用鉆孔工具沿孔洞四周鉆泄壓孔,鉆頭直徑為14mm,鉆孔角度宜45,鉆孔深度結構厚度的2/3,鉆孔必須斜穿過主漏水孔。但不得將結構打穿,因動水較大孔洞內的粉塵會自行沖洗干凈。墻面慢滲則分別在滲水面鉆梅花孔。用清洗機沖洗灌漿孔,直至灌漿孔出
5、水清澈則可進行下一步工作。3埋嘴:觀察主漏水孔的壓力,水流不急壓力不大時可用快干堵漏劑埋注灌漿止水針頭,(根據施工情況也可打入木楔再用快干堵漏劑封堵,結構穩固后再重新鉆開木楔再安裝膨脹止水針頭)。當結構達到一定的強度沒有滲漏時,其它泄水孔分別安裝膨脹止水針頭,用專用內六角扳手擰緊,使灌漿嘴周圍與鉆孔之間無空隙,不漏水。墻面慢滲也依次安裝膨脹止水針頭。漏水點分別按層次錯位安裝25CM、10CM、8CM止水針頭,這樣灌漿可以從深層至表層完全密實灌漿。堵塞所有孔洞、縫隙。4灌漿:使用高壓灌漿機試壓,不得超過砼結構受壓范圍。向灌漿孔內灌注化學灌漿料。單孔逐一連續進行。當相鄰孔開始出漿后,保持壓力35分
6、鐘,即可停止本孔灌漿,改注相鄰灌漿孔。待所有的孔都灌完后,回到先前第一個灌漿孔,再次灌漿以保證壓力最大化。墻面灌漿順序則為由下向上;待所有的孔灌完后同樣也是回到先前第一個灌漿孔回灌一次。5拆嘴:灌漿完畢24小時,確認不漏即可去掉或敲掉外露的灌漿嘴。清理干凈已固化的溢漏出的灌漿液。 五、具體情況操作1、結構體龜裂漏水1、于裂縫最低處左或右5cm10cm處傾斜鉆孔至結構體厚度之一半深,循序由低處往高處鉆,孔距為25cm30cm為宜,鉆至最高處后再一次埋設止水針頭,由于一般結構體龜裂的屬于不規則狀,故須特別注意鉆孔時須與破裂面交叉。注射才會有效果。(欲達到良好的效果可縮短孔距之距離)2、 止水針頭設
7、置完成后,先檢視結構體之結構強度:若結構強度不足時,以高壓灌注機注入音單液型疏水性發泡劑至發現注射材于結構體表面滲出。3、 灌注完成后,待材料完全固化即可去除止水針頭。 2、 施工縫漏水1、 于施工縫最低處左或右5cm10cm處傾斜鉆孔至結構體厚度之2/3深,循序由低處往高處鉆,鉆至最高處后再一次埋設止水針頭。(欲達到良好的效果可縮短孔距之距離)2、 止水針頭設置完成后,先檢視結構體之結構強度:若結構強度不足時,以高壓灌注機注入音單液型疏水性發泡劑至發現注射材于結構體表面滲出。3、 灌注完成后,待材料完全固化即可去除止水針頭。4、若滲水情況依然無法改善時,再以單液型親氺性發泡劑修補即可。 3、
8、蜂巢漏水1、在蜂巢范圍處,每隔25cm30cm鉆一孔,深度為結構體厚度之2/3為宜,再埋設止水針頭并加以旋緊固定。 2、止水針頭設置完成后,先以高壓灌注機注入單液型親水性發泡劑至發現注射材于結構體表面滲出:再以高壓灌注機注入單液型親水性止漏材料,即可完全解決漏水問題。3、灌注完成后,待材料完全固化后即可去除止水針頭。 4、環片隧道止水1、環片縫漏水:先于環片縫處直接鉆孔,鉆孔深度必須超過環片厚度,埋設止水針頭后注入單液型疏水性發泡劑;再于環片裂縫處左或右5cm10cm處傾斜鉆孔至環片厚度之2/3深埋設止水針頭;注入單液型親水止漏劑。2、環片與環片之間漏水:先于環片與環片之間滲水處鉆孔,鉆孔深度必須超過環片厚度,埋設止水針頭后注入單液型疏水性發泡劑;灌注完成后再注入單液型親水性止漏劑。3、灌漿孔滲水:灌漿孔蓋孔5cm孔,再由此孔注入單液型親水性止漏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