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XXXXXXX標段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XXXXXX)編 制 人: 審 核 人: XXXX集團工程有限公司XXXXXXXXX標段項目部XX年X月X日 XXXXXXXX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及結構特點:我XXXX集團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XXXXXX標段小龍溪橋(KXX+XXXX KXX+XXXXX),設計為:下部結構X號、X號橋臺采用樁柱式橋臺,2DX.Xm挖孔灌注樁基礎; X號、X號、X號橋墩采用樁柱式結構,2DX.Xm樁基礎,2DX.Xm柱式墩身,柱頂設置X.Xm高蓋梁。X號、X號橋墩樁柱式結構,2DX.Xm,2DX.Xm樁基礎,2DX.Xm柱式墩身,柱頂設置1.3m高蓋梁。橋墩采用
2、人工挖孔樁施工。上部采用620m現澆鋼筋混凝土T梁橋,橋梁全長125.08m。橋址位于半徑55.00m的平曲線內,橫向超高5%,考慮1.2m平曲線內側加寬。主梁橫向由2片邊梁及3片中梁組成,梁肋中距1.8m。T梁梁高為1.6 m,梁肋寬度2235;行車道板全寬9.2 m。橋下凈高:第一跨:1.5 m4 m,第二跨:凈高6 m13 m,第三、四跨:凈高27 m,第五跨:凈高26 m,第六跨:凈高14 m4 m。二、滿堂支架的地基處理:第一跨:地基全部為頁巖,必須清除現表面松動浮土,將高出T梁的部分頁巖鑿出至1.5 m高,以便施工操作,達基本平整,對高差較大的部位,鑿出臺階。搭架時,為分散應力、防
3、止應力集中,避免因單根立桿地基沉降過大導致支架整體失穩,每根立桿均加墊1510方木。第二跨:首先清除現表面松動浮土,對不密實的地基進行夯實,對高差較大的部位,鑿出臺階夯實。搭架時,為分散應力、防止應力集中,避免因單根立桿地基沉降過大導致支架整體失穩,每根立桿均加墊1510方木。第三、四跨:因橋下凈高達27 m,地基采用壓實后硬化15厚混凝土(現已硬化),對三號墩下的坡巖,鑿出小的臺階。搭架時,為分散應力、防止應力集中,避免因單根立桿地基沉降過大導致支架整體失穩,每根立桿均加墊1510方木。第五跨:位置處于鄉村公路及頁巖上,首先清除現表面松動浮土,對高差較大的部位,鑿出臺階。搭架時,為分散應力、
4、防止應力集中,避免因單根立桿地基沉降過大導致支架整體失穩,每根立桿均加墊1510方木。第六跨:全部在開挖的頁巖上,必須清除表面浮土,對坡巖部分鑿出小的臺階。搭架時,為分散應力、防止應力集中,避免因單根立桿地基沉降過大導致支架整體失穩,每根立桿均加墊1510方木。三、腳手架搭設材料(一)鋼管1、腳手架搭設主要采用48mm,壁厚3.5mm的鋼管,其質量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規定。2、鋼管的尺寸、橫向水平桿最大長度2.0m,其它桿最大長度為6.0m,每根鋼管的最大質量不小于25KG。3、鋼管表面平直光滑,無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剌、壓痕和深的劃痕。4、鋼管上嚴禁打孔,鋼管在便用前先涂刷防銹漆。(
5、二)扣件1、扣件材質必須符合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規定:新扣件具有生產許可證,法定檢測單位的測試報告和產品質量合格證。對扣件質量有懷疑時,按現行國家規定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規定抽樣檢測。對不合格品禁止使用。舊扣件使用前,先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滑絲的螺拴進行更換處理。新、舊扣件均進行防銹處理。2、扣件貼合面應平整,活動部位靈活轉動,夾緊鋼管時開口處最小距離不小于5毫米。腳手架采用扣件要求擰緊扭矩達6.5N.M時,不發生破壞。(三)腳手板腳手板采用毛竹或楠竹制作的竹串片板(規格0.31.5米)時,應無發霉、腐蝕;采用木板時,應依據橫桿間距,木板厚度保
6、證在35厘米以上。(四)安全網安全網有產品生產許可證和質量合格證及建筑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發放的準用證。欄桿圍網選用合格的聚氯乙烯編織的1.86m的密目式安全立網,安全網應為不小于2000目/100cm2的密目式綠色圍護立網。四、滿堂支架的布置設計及驗算:(一) 滿堂支架的布置設計:該橋為620m現澆鋼筋混凝土T型梁板,主梁橫向由2片邊梁及3片中梁組成,梁肋中距1.8m。T梁梁高為1.6 m,梁肋寬度2235;行車道板全寬9.2 m(含邊板翼緣)。各跨需搭設滿堂腳手架才能滿足混凝土一次性的澆筑施工。各跨支架橫向立桿以中板中心線向兩邊按90間距排列各6根,位置在T梁和腹板的中線,共排列立桿13根。縱
7、向以橫向延伸按70排列29排,個跨總共布設立桿:13根29根=377根。在支架體系中,立桿主要承受垂直荷載的作用,立桿之間通過橫桿及斜撐(剪刀架)的連接,使整個支架體系保持整體垂直、穩定,有效地避免了荷載的橫向傳遞,并具有較強的平面剛度及抗失穩能力。為確保施工安全及工程質量,需結合工程的具體情況,對支架的強度、穩定性等進行驗算。(二)、立桿的縱、橫向間距及橫桿步距等搭設要求如下:采用立桿橫橋向間距縱橋向間距橫桿步距為70cm90cm150cm布置形式的支架結構體系。主橋一跨寬度9m,長20m采用7090150cm跨中支架來驗算:支架橫向13排;(16m+21.5m=19m)支架縱向29排;高度
8、27m(最高一跨);共需要6686個;立桿需要10029m;縱向橫桿需要13*27/1.5*22=5148m;橫向橫桿需要29*27/1.5*11=5742m;故:鋼管總重(10029+5148+5742)*0.038KN/m; (,483.5鋼管自重:38.4N/m)根據本橋現澆T梁的結構特點,對該現澆連續T梁其最高一跨(27米)支架立桿進行荷載及穩定性驗算: q1 T梁自重荷載,其容重取26KN/m3,q1 =取1.2的安全系數,則q114.21.217.04kPa注:B 一跨主梁,取7.2m,將梁、板全部重量平均到底寬范圍內計算偏于安全。 q2 T梁底模、側模槽鋼,按均布荷載計算,經計算
9、取q21.5kPa(偏于安全)。 q3 施工人員、施工材料和機具荷載,按均布荷載計算,取2.5kPa。 q4 振搗混凝土產生的荷載,對底板取2.0kPa。 q5 傾倒混凝土產生的水平荷載,取2.0kPa。 q6 支架自重,經計算高度最高的一跨支架產生荷載4.2 kPa。、立桿強度驗算根據立桿的設計允許荷載,當橫桿步距為120cm時,立桿可承受的最大允許豎直荷載為N28kN(參見公路橋涵施工手冊中表135)。立桿實際承受的荷載為:N=1.2(NG1K+NG2K)+0.851.4NQK(組合風荷載時)NG1K支架結構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NG2K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NQK施工荷載標準值;
10、于是,有:NG1K=0.70.9q1=0.70.917.04=10.73KNNG2K=0.70.9q2=0.70.91.5=0.95KNNQK=0.70.9(q3+q4+q5+q6)=0.63(2.5+2.0+2.0+4.2)=4.36KN則:N=1.2(NG1K+NG2K)+0.851.4NQK=1.2(36+0.95)+0.851.44.36=19.2KNN28KN ,強度滿足要求。、立桿穩定性驗算根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有關模板支架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N/A+MW/WfN鋼管所受的垂直荷載,N=1.2(NG1K+NG2K)+0.851.4NQK(組合風荷載時),同前計算
11、所得;f鋼材的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N/mm2參考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表5.1.6得。A48mm3.5鋼管的截面積A489mm2。軸心受壓桿件的穩定系數,根據長細比查表即可求得。i截面的回轉半徑,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附錄B得i15.8。長細比L/i。L水平步距,L1.5m。于是,L/i76,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查附錄C得0.744。MW計算立桿段有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彎距;MW=0.851.4WKLah2/10WK=0.7uzusw0uz風壓高度變化系數,參考建筑結構荷載規范表7.2.1得uz=1.38us風荷載腳手架體型系數,查建筑結構荷
12、載規范表6.3.1第36項得:us=1.2w0基本風壓,查建筑結構荷載規范附表D.4 w0=0.8KN/m2故:WK=0.7uzusw0=0.71.381.20.8=0.927KN/ m2La立桿縱距0.9m;h立桿步距1.5故:MW=0.851.4WKLah2/10=0.851.40.9270.91.52/10=0.223KNW 截面模量查表建筑施工扣件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附表B得W=5.08則,N/A+MW/W19.2*103/(0.744*489)+0.223*106/(5.08*103)96.672KN/mm2f205KN/mm2計算結果說明支架是安全穩定的。五、腳手架搭設工藝流程在牢固的地基掛線、立桿定位擺放掃地桿豎立桿并與掃地桿扣緊裝掃地小橫桿,并與立桿和掃地桿扣緊裝第一步大橫桿并與各立桿扣緊安第一步小橫桿安第二步大橫桿安第二步小橫桿加設臨時斜撐桿,上端與第二步大橫桿扣緊(裝設與柱連接桿后拆除)安第三、四步大橫桿和小橫桿安裝二層與柱拉桿接立桿加設剪力撐鋪設腳手板,綁扎防護及檔腳板、立掛安全網。六、腳手架搭設方案與方法(一)搭設前準備1、腳手架搭設前,根據所在墩臺的地質情況和各解面尺寸,確定搭設的大致范圍,需回填土時應對基底先進行夯實整平。墩身高度大于XX米后原則上要求用C20砼澆筑厚度大于10cm硬化,2m平面沿桿基礎周邊位置。2、腳手架基底底面標高應高于自然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