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單臺設備安裝主要施工方案一、 單臺設備安裝主要施工方案 (一) 主要工序施工方案: 1、 進場運輸 (1) 根據設備清單提供的單臺質量,標記選用恰當吊車和平板車; (2) 起吊設備用吊點應根據包裝標記或采用如圖方式: (3) 起吊與落物時應謹防發 (4) 設備拆前檢驗應作出下列項目的記錄,并由雙方簽字,外觀、拍攝照片記錄、設備名稱、型號和規格、設備技術文件、資料及專用工具;設備有無損件,表面有無損壞和銹蝕等;其它需要記錄的情況。 (5) 設備及其零部件和專用工具,均應妥善保管,不得使其變形、損壞、銹蝕或丟失。 (6) 設備技術文件、資料應提供給乙方作為施工依據。 2、 基礎驗收 (1) 依據甲
2、方提供的基礎施工圖和設備技術文件,質量要求檢查。 (2) 會同甲方代表共同驗收,并作驗收記錄,由雙方簽字認可。 3、 基礎放線 (1) 甲方代表應提供和有關建筑物的軸線或邊緣線或標高線,作為安裝基準線。 (2) 乙方根據基準線用經緯儀測出設備中心軸線或設備邊緣線。 (3) 互相有連接、 接或并列關系的設備,一次性測出軸線或邊緣線。 4、 設備就位、找正 (1) 單臺設備的平面位置與基礎軸線或邊緣線控制允許偏差為20毫米。 (2) 設備起吊用叉車或輪胎汽車起重機進行,用叉車時應有保護繩捆綁,用汽車吊使用設備吊點或吊索,吊索與設備接觸處應有保護墊層,防止拉傷表面。 (3) 設備地找正時,甲方代表應
3、指定設備安裝檢測面、線或點。 (4) 設備找正偏差依下表進行: 設備平面位置和標高對安裝基準線的允許偏差 項 目 允許偏差 (毫米) 平面位置 標高 與其它設備無機械聯系 +10-10 +20-10 與其它設備有機械聯系 +2-2 +1-1 5、 地腳螺栓 (1) 如設備采用地腳螺栓固定,按本節所述執行。 (2) 檢測設備基礎時,同時復核預留地腳螺栓孔,如若未預留地腳螺栓孔,經甲方代表確認,采用人工開鑿孔洞或改用脹錨螺栓等其他辦法。 (3) 預埋地腳螺栓孔中應無油污、碎石、泥土、積水等,尺寸無偏差。 (4) 地腳螺栓的選用應依據設備技術文件或甲方代表簽發圖(文)進行。 (5) 地腳螺栓孔灌漿采
4、用細碎石混凝土,標號與基礎混凝土標號高一號。 (6) 擰緊地腳螺栓應在預留孔中的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75%以上時進行,各螺栓擰緊力應均勻。 6、 墊鐵或可調螺釘、精平 (1) 設備精平用墊鐵或可調螺釘或其他方法來實現,依據設備技術文件或甲方代表簽發的文件選用的確定調平方法。 (2) 墊鐵的選用應依據設備底部形狀和地腳螺栓數量確定,墊鐵規格選用標準規格。 (3) 采用成對斜墊鐵,在調平后灌漿前用定位焊焊牢。 (4) 每一墊鐵放置整齊平衡,接觸良好,設備調平后每組墊鐵均應壓緊,用0.05毫米塞尺檢查墊鐵之間及墊鐵與底座面之間的間隙,在墊鐵同一斷面處以兩側塞入的總和不得超過墊鐵長(寬)度的1/3。 (
5、5) 基礎表面中,放置墊鐵的部位應鑿平。 (6) 設備采用調整螺釘,在調整螺釘下,基礎表面應穩固地放置支承板(100*100),支承板下基礎表面應鑿平,支承板的厚度應大于螺釘直徑。 (7) 精平設備時,采用找正時甲方指定測量基準面、線、點為檢測面,精平設備使達到設備技術要求。 (8) 設備精平后,采用無收縮混凝土進行二次灌漿,待灌漿層強度達到75%時,復測設備精度,調整直至合格。 (9) 氣溫低于4時,灌漿層應采取保護性措施。 7、 設備清洗 (1) 對需要裝配的零、部件配合尺寸、配合面、滑動面,整體設備配合面、滑動面,安裝檢測基準面應進行復查清洗處理。 (2) 對需要解體運輸的設備予以解體清
6、洗時,應作出裝配記錄和標記。 (3) 清洗到貨設備非油漆表面涂抹防護層采用溶劑油、煤油、乙醇進行擦洗。 (4) 如裝配面與運動接合面有銹蝕時,應進行除銹處理,采用粒度150號240號砂布或細油石沾機械油擦拭,或用細研膏進行磨光。 (5) 清洗后表面應呈現金屬光澤,重要接合面,導軌面用白布擦拭后,白布應無異物污染。 (6) 裝配時,被清洗的接合面涂抹潔凈的機械油,對工期較長的設備安裝,其裸露在外的運動面,導軌面應適時進行防銹辦法,除抹黃干油或機械油。 (7) 工程施工驗收后,如甲方暫不使用,進行一次涂抹黃干油或機械油防銹。 (二) 設備安裝主要技術要求 一、執行標準: (1)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
7、GB5005295) (2) 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 (3) 通用用電設備配電設計規范(GB5005593) (4)電力裝置的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設計規范(GB5006292) (5) 電力裝置的電測量儀表裝置設計規范(GBJ6390) (6) 建筑電氣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J30388) (7)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88) (8)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T1692) (9)橋架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范(GB5023138) (10) 連續輸送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7038) (11) 金屬切削機床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8、5027138) (12)起重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7898) 注:在安裝期間,若有新標準出現,則以新標準為準。 二、 設備工藝配管 (1) 設備工藝配管指機組外冷水、循環水、氣體管道連接。 (2) 管道配制依據設備技術文件或甲方簽發的通知和施工現場公用動力管道系統實際情況,由甲乙雙方核發方案。 (3) 管道材料的選定:DN(50毫米時,用鍍鋅鋼管絲扣連接,DN大于50毫米時,用焊接鋼管,焊接連接。 (4) 螺紋連接管、管螺紋加工精度符合國際管螺紋規定,螺紋清潔,規整,無斷絲,連接牢固,無焊接口。 (5) 焊接鋼管時,焊口平直,焊縫表面無結瘤、夾渣和氣孔,對有焊縫探傷檢查要求的
9、,應作焊縫探傷檢查。 (6) 管道支(吊、托)架安裝方式現場確定,并經甲方駐地代表認可,支架間距應符合規范。 (7) 氣流管道坡度沿氣體流動方向,向下傾斜,其坡度值大于10/1000毫米,潤滑油,乳化液系統回油管道向油箱方向傾斜,坡度值大于12.525/1000毫米。 (8) 管路中閥門安裝,其型號、規格、耐壓強度和嚴密性試驗結果,應符合技術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位置、進出口方向正確,連接牢固、緊密,開啟靈活。 (9) 管道的隱蔽與防腐,凡隱蔽工程經甲方代表認可簽字后,方能進行隱蔽,隱蔽工程的防腐層應符合施工規范規定,防腐層采用清漆玻璃布瀝清漆玻璃布瀝清漆防腐層、防腐層與管材附著,粘貼牢固。 (
10、10) 管道、支架涂漆采用兩層防銹漆,兩層面漆,漆色按規定要求選用,油漆為普通紅丹防銹漆和調合漆,漆面附著良好,無脫皮、起泡、漏刷現象,漆膜厚度均勻,無流淌及污染現象。 (11) 對于振動較大的設備與管道連接,在連接處加裝避振軟管。 三、 設備的調試 (一) 試車的通用技術要求 1、 流體介質途徑管路及腔(箱)體均不能有跑、冒、滴、漏、滲現象; 2、 傳動部分檢查,運轉部件應靈活,不應出現卡、塞、振、抖 現象,空轉盤車時未級運轉件轉數不得少于1周; 3、 對于試車中需進行打壓試驗的設備,試驗結束后應進行管道放空。 4、 安全制動系統必須動作靈敏,未級運轉部件的制動轉數或制動距離應滿足設備安裝使
11、用技術文件之規定; 5、 電氣元部件動作應靈敏可靠,不應有打火、漏電現象發生; 6、 設備各主要承載、受壓部位(如軸承、齒輪箱、電機等)的溫度、噪音均不能超過設備出廠設計要求; 7、 接地保護必須按照國家行業標準進行試驗; 8、 機臺配線、布管、電氣接線均應規范合理,不得有捆、拉、吊、綁現象; 9、 對通用部件安裝的檢查驗收則按照附件7中的有關標準執行; 10、 施工單位在對設備進行運輸、起吊、安裝及調試過程中如因乙方原因發生設備(或部件)損壞時,應視其情節輕重,按招標單位提出的要求進行責任賠償,賠償額度按商務部分執行。 11、 竣工資料要求齊全(包括各類變更及工圖紙、安裝記錄、試車記錄、材合
12、格證件、購件質量證明等) 12、 試車驗收技術要求應依據設備安裝、調試使用說明書和設備購置合同中的有關規定執行。 (二) 試車程序 試車程序:綜合檢查單元(車)點動空試單元(車)、 連續空試系統聯動空試綜合檢查整改負荷試車準備系統負荷試車竣工驗收 (三) 液壓、氣動系統的安裝調試 1、 液壓、氣動系統管路施工依據設備技術文件,排列、走向、坡度應做到正確合理。 2、 液壓、氣動管路需要彎曲時,采用冷彎,施工前,用壓縮空氣吹掃,必要時預以酸洗,保持脫脂。 3、 液壓系統管路需要焊接時,采用氬弧焊,需要探傷檢查時,其抽查量應達到50%。 4、 液壓系統充油時,檢查清洗度,按規格、品種及特性充油,并開
13、啟排氣器排凈空氣。 5、 系統進行壓力試驗,斷開系統中馬達,伺服閥比例閥、壓力傳感器、壓力繼電器,試壓時,緩慢加壓到試驗壓力,保持壓力10分鐘,檢查有無壓降,焊縫接口均有無滲漏。 6、 開啟液壓泵或氣源,調整系統中安全閥、保壓閥、壓力繼電器等閥單元元件達到規定值,檢查動作正確,可靠度,并檢查驅動件的行程和速度,運行狀況。 (四) 單機試運轉 1、 單機運轉在設備精平二次灌漿強度達到90%以上管路,電路全部施工完畢后進行。 2、 設備管路試驗、電路試驗合格,并在施工記錄、資料齊全后,書面通知甲方得到認可時,準備單機試驗。 3、 單機試運轉條件: (1) 需要的能源、介質、材料、工機具、檢測儀器、
14、安全防護設施及用具等,應符合試運轉需要。單機試運轉后仍需的潤滑油、油脂、乳化液、液壓油等均由甲方提供。 (2) 對精密設備,另編制運轉方案或試運轉操作規程。 (3) 參與試運轉的人員,事先由主管工程師進行設備構造性能、技術文件,操作規程交底或培訓。 (4) 清掃設備周邊環境。 4、 設備試運轉步驟: (1) 檢查設備安裝狀況,機床的移動,轉動部件其運動和平穩,手動盤車靈活、輕便、無阻滯現象,皮帶張力應一致,合乎設備技術要求;安全裝置調整正確可靠,制動和鎖緊機構調整合適。 (2) 安裝精度符合設備技術要求。(3) 地腳螺栓均勻緊固,并與設備接觸良好。 (4) 電氣(儀器)操縱控制系統及儀表的調整
15、試驗完畢(可另編施工方案) (5) 潤滑、液壓、氣冷卻等系統的檢查和調整達到設備技術文件要求,根據設備技術文件,對需潤滑的部分充注潤滑劑,并檢驗其潔凈程度。 (6) 潤滑油、液化油、氣、冷卻液,應在單系統啟動后,壓力,油溫、管路排氣均達到設備技術文件規定。 (7) 潤滑、液壓、氣、冷卻等系統閥件及機構動作調整應達到正確、可靠、靈敏,各系統工介質不得間斷和泄露,保持規定的壓力、溫度、流量。 5、 在設備電氣、管路、工作介質等系統調整檢查合格后,進行機械和各系統聯合調整試驗。 6、 聯合調試由部件開始至組件,至單機,直至整機成套設備,按設備技術文件和操作程序進行。 (1) 調整往復運動部件行程,限
16、位,觀察整個行程運行情況,不應有振動,爬行和停滯現象。 (2) 在主運動和進給速度各級速度下作運轉試驗觀察啟動,停止和制動,手動運行情況、自動運行狀況應無異常現象。 7、 系統空負荷試車,在進行機械和各系統聯合調整試驗合格后進行。 8、 空負荷試車按設備技術文件和國家標準進行。 9、 檢查導軌接合面,潤滑油等溫升,其數值不應超過驗收。 10、 空負荷試車應有甲方代表在場,并作好試車記錄。 11、 空負荷試車后切斷電源和其它動力源,進行放氣,排水及 防銹涂油,復查設備安裝幾何精度,檢查潤滑油清潔度,必要時更換新油。 四、 設備的檢測與測量: (一) 設備被檢測面標高通過精密水準儀S1(讀數誤差控
17、制在0.03毫米內),從甲方提供基礎標高。 (二) 設備平面位置由經緯儀從基準點引來。 (三) 設備基準面檢測方法: 1、 直線度測試:沿被測面方向,用框式水平儀,或精密水準儀等距離選擇測量點全長至少選取三個測量點分別測量讀數,其偏差以讀數最大代數差值計算。 2、 水平度測試,在被測量面中央或離邊緣50毫米處四周選取測量點,用平尺、等高塊或專用檢測工具和框式水平儀測量,在互成90度兩個方向測量,其偏差不得超過設備文件規定值。 3、 垂直度測試,用框式水平儀分別在被測面選取測量點,讀取讀數,或通過已被測量合格的水平面,用兩個水平儀讀數計算。 4、 平面平行度測量:在兩平面間用內徑千分尺分別按設備
18、形狀選擇測量點,其偏差為兩次測量讀數的最大代數差。 5、 回轉體中心軸線與移動件移動平行度檢測,如圖:測量應在測試芯棒互成90度兩個方向測量,測量偏差為兩個方向測量結果的代數和的一半。 6、具備設備依照設備技術文件進行檢測,或依照有關規范或會同甲方代表商議測量方法。 六、設備試車及驗收 1、試車檢驗項目: (1) 機械傳動系統運轉情況; (2) 電機溫升、振動、噪聲; (3) 減速機噪聲、溫度及振動; (4) 潤滑油脂品牌、量位、油溫、流通情況; (5) 安全制動保護系統的動作靈敏度; (6) 自動檢測與控制系統動作情況; (7) 主要承載軸承的溫度、噪聲變化情況; (8) 密封點檢查; (9
19、) 電器接線、接地保護檢查; (10) 各類緊固連(聯)接檢查; (11) 環保指標的檢查。 2、 試車及驗收 (1) 設備試車前,應檢查主要潤滑部件的清潔狀況,不清潔的應進行清洗。 (2) 設備試車應首先啟動潤滑系統,確認潤滑到位后再進行單車(元)空試,單車(元)空試合格后方可進行系統聯動空試。試車過程中應嚴密監視設備的承載、承壓、受熱部位(電機、軸承、齒輪箱等)的溫度、噪音、振動變化情況,超出規定時應及時排除。試車過程中出現的設備問題和設備故障(機械的、電氣的)均應立即整改,其責任與所發生的費用問題按照合同商務部分有關條款執行。 (3) 空車、負荷連續試車時間應按照設備購置合同中的相關規定執行。 (4) 對未達到技術要求的安裝內容要進行整改,對整改的驗收應達到技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