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移植法苗木移植無論是常綠或落葉大樹,均采用帶土移植法。2、xx的準備工作 A、按苗木移植要求的品種、規格號苗。并將苗木品種、規格(高度、干徑、分枝點、冠幅)分別登記。 B、對所選苗木的土質、周圍環境等進行詳細的調查,以確定是否有條件按規格標準掘起土球,是否具備安全運送到栽植現場的條件。 C、移植前準備各種工具、材料、機械、運輸、安全標志。 D、移植前進行第二次修剪,修剪量控制在三分之一左右。 E、修剪完后,要用麻繩樹冠收攏,繩索著力點要襯墊軟物,以防倒狀。 G、挖掘前應用草繩將樹干卷圍,草繩間不留縫隙,樹干卷圍高度從地莖到分枝點3、起苗 A、以樹桿為中心比土球規格大3-5厘米劃一圓圈,土球
2、大小為胸徑的8-10倍,灌木為樹高的三分之一,然后按圓圈線進行挖掘。 B、挖溝修球遇到樹根時,直徑3公分以下的樹根用手剪或鋒利的花撬斷樹,3厘米以上的樹根用手鋸斷根。當切斷第一層根系后,即修削土球,呈外低內高的斜面,并將土球邊緣修成圓弧角,當土球挖至二分之一深度后,逐漸向內收縮,最后收底,土球挖成“炸彈形”。 C、土球修好后,采用桔子包法進行包扎,用花扣將橫堅草繩連接起來。 D、包扎完畢后,在倒向一側下挖20厘米左右,并用花手撬將底部坐根斬斷。同時以土球嘗試為依據加寬倒向一側的溝漕,使土球能倒平在坑內。 E、倒樹用花撬插底,背向樹干用力將樹推倒,倒樹后修平底土,用草袋,栓緊封底。4、人工裝卸
3、A、土球直徑在1.0米以下,難以使用吊車的情況下,進行人工裝卸。 B、人工抬運,抬繩不許用雙股活扣栓系在土球上,不得栓樹干莖部。檢查設備是否牢固。 C、起坑前,應在前進方向挖一斜坡,寬度大于土球直徑60厘米。抬平樹干,緩緩出坑。 D、人工裝車須使用跳板,跳板厚度不小于6厘米,寬度不小于30厘米,長度不小于4米。跳板安放要穩固,上端與車的接頭不能少于10厘米。兩個跳板之間的寬度為土球的直徑。上跳板時,樹干要抬下,并向上用力推進。上車后,土球轉向車頭方向,待樹干轉順后下肩安放。 E、人工卸車與裝車相同,但應注意下跳板時前扛要有人摻扶,抬樹干的要往后帶力,使前沖力不能過大。5、吊裝 A、吊裝用帶鉤鋼
4、絲繩或雙股大繩捆土球,避免勒破土球。鋼絲繩應套在土球由下面上五分之三的位置上,活鉤的位置應視樹身重量而確定,以起吊后樹梢稍向上斜為度。若樹身特重,還應在樹干上拴一根大繩與鋼絲一起套在吊鉤上面“三角形”起吊。在樹干分枝點處應系一根導向繩,控制土球在空中的轉動方向,吊裝時要有專人指揮,起重臂下不準站人。 B、裝車時,土球向前、樹身向后,后車廂板要墊草袋或其他軟材料,土球放穩后兩側要塞墊木卡緊,并用繩索將土球與車廂固定起來,若樹身較重或使用平板車運輸時,應用碼凳代替后車廂板放置樹干。 C、裝車后,如樹冠超寬太多,應用繩索再次收攏椏枝上懸掛紅色標志,若樹梢過長拖地時,應用繩索吊穩在兩側車廂板上。6、運
5、輸、卸車 A、運輸苗木時,有專人在車廂上押運,隨車攜帶支舉電線用竹竿兩根,并隨時注意行車情況,如發現捆綁不牢、土球晃動、樹梢拖地和有障礙物時,應立即通知駕駛員停車處理。 B、行車要穩,車速要慢(30-40km/h),路面不好、情況復雜、障礙物較多的路段,車速還要降低。 C、卸車時,吊車應停放在緊靠樹坑的適當位置,支穩肢架。起吊前應解開固定繩索,收緊鋼絲繩或大繩。收短樹干吊繩,緩緩起吊,當土球吊離車廂后,卡車應立即開走,然后下降土球離地至50厘米左右,才能開始轉動吊臂至坑位下落。7、栽植 A、栽植前,應根據設計要求檢查現場土質,定好位置,編好坑號,以便栽植時對號入座。 B、栽植坑的規格,比土球直
6、徑大60-100厘米,深度大于球高30厘米,在下坑前應先檢查樹坑是否符合標準,栽植前坑底應填土成“包子形”,栽植深度以土球表面低于地面10厘米為準。 C、吊裝入坑時應轉動樹冠,使最佳形態的方向朝向主要觀賞面,然后吊入坑內,安放在坑的中央,吊裝角度要盡量使樹身直立,入坑后不能使樹身橫倒地面,使用吊車將樹扶正,填土墊實后才能松鉤。 D、樹木吊正后,要盡量取完包扎材料(實在難取的可剪斷后壓入坑底溝漕中),修剪斷根,再分層填土夯實,填土深度為球深度的五分之四。 E、夯實后要用樹桿支撐,綁扎處用軟材料襯墊,同時放開樹冠,進行二次修剪整形。 F、定根水分兩次澆灌。第一次在支柱、修剪完畢后滿淹水至坑面,經檢查確定浸透后覆土回填至地平,并筑水圍,高30cm,再進行第二次澆水,直至圍堰水不浸為止。 G、大樹的澆水量,樹坑直徑為150厘米、200厘米、250厘米、300厘米的澆水量分別為600千克、700千克、800千克、10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