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車間澆筑混凝土施工方案施工流程:素土壓實砂礫石攤鋪壓實碎石攤鋪壓實找平地面打把充筋鋼筋綁扎、安裝定位放線模板支設混凝土攤鋪混凝土振搗粗刮表面揉漿細刮機械壓光養護割分格縫。1、素土壓實施工時以手握土料成團兩指輕捏解碎為宜。土過濕涼干、過干可灑水潤濕;素土回填應分層分段進行并夯實,用打夯機夯實時每層虛鋪素土厚2530CM,基本鋪平分層壓實。2、砂礫石攤鋪壓實天然級配砂石或人工級配砂石:宜采用質地堅硬的中砂、粗砂、礫砂、碎(卵)石、石屑或其他工業廢粒料。在缺少中、粗砂和礫石的地區,可采用細砂,但宜同時摻入一定數量的碎石或卵石,其摻量應符合設計要求。顆粒級配應良好。天然級配砂石材料,不得含有草根、樹葉
2、、塑料袋等有機雜物及垃圾。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徑不得大于墊層或虛鋪厚度的2/3,并不宜大于50mm。3、碎石攤鋪壓實找平視不同條件,可選用夯實或壓實的方法。大面積的砂石墊層,鋪筑厚度可達35cm,宜采用610t的壓路機碾壓。4、地面打把充筋用1:2水泥砂漿對底部找平,要嚴格控制頂標高,終凝后在墊層上放出鋼筋鋪設位置線。5、鋼筋綁扎、安裝本次混凝土地面施工鋼筋根據設計要求采用8200單層雙向鋼筋,鋼筋事先按要求長度加工好,中間的鋼筋要用事先加工好的馬鐙鐵墊起,馬鐙鐵高度要嚴格控制以保證鋼筋不下撓。6、定位放線本次施工定位放線重點在于控制側模的標高,混凝土設計厚度為160mm厚,使用12側模,其余3c
3、m為標高控制余量,具體做法為事先在側模下方做灰餅,以控制標高,間距不大于1500mm。待側模頂標高達到設計要求后使用鋼筋棍釘入地面下與側模點焊使槽鋼水平固定,再在槽鋼下方用橫向鋼筋棍點焊與立棍和槽鋼上,使其縱向固定。從而到達嚴格控制側模標高的要求。7、支側模經項目部仔細研究,本次施工順序為先B區再A區,每個區段內短向(36m)隔跨支模,從而做到隔跨澆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利用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地面作為第二次澆筑混凝土的側模進行第二此混凝土的澆筑。8、混凝土攤鋪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由混凝土罐車運至現場,汽車泵駛入廠房內,將混凝土泵送入模,人工協助攤鋪至設計厚度虛鋪高度(虛鋪高度
4、根據經驗為23cm)。攤鋪混凝土時應連續攤鋪,不得中斷。9、混凝土振搗用插入式振搗棒仔細振搗,快插慢拔直到水泥混凝土表面不再冒泡。出現乳漿停止下沉為止。振搗過程中人工協助整平,呈現出有乳漿又大致平整的表面。10、粗刮每條水泥混凝土振搗完畢,用槽鋼刮杠來回往返45次,達到上表面整平,布滿原漿且粗骨料被擠壓沉實到水泥混凝土中下部為止。11、表面揉漿為確保上表面原漿厚度均勻,特用75mm無縫鋼管(內灌細砂)沿混凝土澆筑方向來回滾動,反復揉漿,作為整平工序的補充。12細刮每條水泥混凝土揉漿完畢后,用鋁合金刮杠來人工仔細刮平,達到上表面整平,有光澤。13、機械壓光在混凝土地面初凝后且未到終凝時采用葉片式
5、混凝土壓光機對混凝土進行表面壓光,由于本工程地面為環氧樹脂自流平地面,因此混凝土基層的壓光不能灑水泥砂子粉,而是利用振搗和揉漿后表面反上來的乳漿進行壓光。在混凝土終凝結束后再用磨光機二次磨光。14、養護混凝土澆筑24h后進行養護,采用塑料薄膜覆蓋的方法來控制混凝土自身水化熱蒸發的水分不流失,從而達到養護的目的。15、割縫為克服溫度變化產生裂縫,需在已澆筑好的混凝土地面上垂直于混凝土澆筑方向用切割機切縫。切縫時間應從嚴掌握,過早切縫會使石子松動損壞縫緣:過晚切縫困難,且縫兩端易產生不規則開裂。適宜的時間為混凝土抗壓強度達到610MPa。根據經驗,本次施工在本季節通常養護3天后可進行割縫施工。具體操作方法如下:在擬切縫的水泥混凝土上彈出墨線,安好導軌導向架,將切縫機定位,開動切縫機,放水潤滑,轉動刀架手柄,緩慢進刀,采用0.7mm厚金剛石鋸片切縫,使鋸片首先達到設計縫深,然后旋緊螺絲,鎖住絲桿并開動行走,從而形成30mm深、0.8mm寬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