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流充電樁施工方案2018年6月目錄1設計范圍32配電布線33低壓配電設計34防雷及電氣安全接地系統45.電纜布線與基礎施工工藝設計45.1電纜敷設45.2技術要求45.3電纜敷設施工要求5&安裝位置示意圖67、安裝效果圖7(1) 0.4KV低壓供配電系統(2) 照明配電與控制系統(3) 一般動力配電與控制系統(4) 防雷與接地系統(5) 通訊系統2配電布線充 .電、位、位Z、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X位/I *1234567910111213.可|11 可可可可河阿 何 網 回 可 14配 電 箱B1圖1交流充電橋布線示意圖場站所有設備輸入線纜采用單相三線制,7KW線纜規格YJV-6mm
2、2*3,在配 電箱內,對應每路充電設備設置一個與之容量相匹配的斷路器,方便設備檢修和 維護。3低壓配電設計供電系統:低壓配電系統采用樹干和放射相結合方式,分層分區配電。功率 因數:由于建筑物內照明電設備功率因數較低,設計采用無功功率就地自動補償 方式,以達到減少主干線容量,節約電能目的。4防雷及電氣安全接地系統接地保護采用TN-S或TN-C-S制。照明插座回路均設置漏電保護開關。強、弱電井設置等位聯結線,正常情況下建筑物內不帶電金屬設備均須與等 電位聯結線可靠連接。筑物防雷采用法拉第籠式方法。5.電纜布線與基礎施工工藝設計5.1電纜敷設本項目所有電纜敷設采用橋架、鋪管及穿線方式布線。主要布線有
3、動力線和 通信線纜。即充電樁至配電房動力電纜、充電機至監控機房通信線纜(也可以用 無線方式)。5.2技術要求(1)電纜通道應暢通,不可積水。金屬部分的防腐層應完整。(2)電纜型號、電壓、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3)電纜外觀應無損傷、絕緣良好。(4)敷設前應按設計和實際路徑計算每根電纜的長度,合理安排電纜,減 少電纜接頭。(5)帶電區域內敷設電纜,應有可靠的安全措施。(6)電纜各支持點間的距離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規定時,應滿足相 關規程規范的要求。(7)控制電纜的最小彎曲半徑不得小于其外徑的10倍;交聯聚乙稀絕緣電 力屯纜的最小彎曲半徑不得小于其外徑的15倍。其它電纜的最小彎曲半徑不得 小于該
4、型電纜規定的要求。(8)并列敷設的電力電纜,其接頭的位置應相互錯開;電纜敷設排列整齊, 不宜交叉。(9)在電纜終端頭、電纜接頭、拐彎處及直埋電纜的兩端應設置標志牌,標志牌規格統一,具有防腐措施,安裝牢固。編號清晰不易脫落。(10) 電纜在進入電纜管、建筑物、盤(柜)及其它可能受到機械損傷的地 方時,出入口和管口須用速固防火堵料密封。(11) 護層有絕緣要求的電纜,在固定處應加絕緣襯墊。5.3電纜敷設施工要求(1) 電纜敷設時,把電纜卷筒放到電纜卷筒支架上,對電纜進行卷放,電 纜按順序及編號放到電纜架上,同吋進行電纜的穿管敷設,當電纜及電氣設備安 裝到位后,再進行電纜的對號、接線。電纜接線由持電工操作證的電氣工作人員 嚴格按規范進行。(2) 電力電纜、通訊電纜不應敷設在支架的同一層,若受客觀條件限制而 必須敷設在同一層時,電力電纜和控制電纜、通信電纜Z間應設置金屬隔板。(3) 電纜敷設完畢,及時清除雜物,蓋好蓋板。因預埋件補遺、開孔、擴 孔等需要而造成的局部破損應進行修飾。6 安裝位置示意圖7、安裝效果圖立柱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