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磚砌圍墻施工方案1 設計要求(1)圍墻采用磚砌,墻厚240mm,高 2.5m,總長約 1.3km(以業主代表現場收方為準) 。兩側用灰白色合成樹脂乳液外墻涂料,墻面分格條寬 12mm 深 8mm。(2)沿圍墻縱向每 4m 設置 360360mm磚壁柱。(4)挖填方交界處,基礎高差較大時或圍墻長度超過30 米(實土地基 )或 9 米(填土地基 )時,應設置沉降縫或伸縮縫(可合在一起設置),縫寬 25mm,縫內用瀝青麻絲填充,縫處設雙壁柱。(5)圍墻基礎下土層為填土地基時,基礎下回填土層應分層壓實,壓實系數不小于 0.94,每層厚度為 300mm,再置換 3:7 砂石墊層壓實,厚 0.5m,每邊比
2、基礎寬 300mm。基礎寬 500mm,高 600mm。采用 M7.5 漿砌片石基礎。(7)磚墻外側50cm 處沿墻走向設排水溝,排水溝采用磚砌,2cm 厚 M10 砂漿抹面,溝內側寬300mm,深 600mm,墻厚 120mm。第五,磚墻基礎 0.000m標高以下部分采用同一材質, 0.000m標高處設防潮層,用1:2 水泥砂漿,內摻 5防水劑 25mm厚;第六,磚采用蒸壓灰砂磚等符合要求的砌體材料,磚墻砌筑砂漿采用混合砂漿或水泥砂漿, 強度等級 M10, 砂漿飽滿度不得小于80%,縫寬 10mm。(9)質量要求:第一,軸線位移偏差5mm(每 100m) ;第二,平整度偏差 5mm;第三,垂
3、直度偏差 10mm;第四,墻頂水平偏差10mm;第五,墻身截面尺寸偏差-5mm8mm。圖 1.3-1 圍墻平面圖圖 1.3-2 圍墻外立面圖圖 1.3-3 圍墻內立面圖圖 1.3-4 圍墻剖面圖圖 1.3-5 圍墻水溝2 施工工藝要點(1)在圍墻基礎施工過程中,對軸線控制樁應經常進行復測,以防樁位移影響圍墻施工定位。(2)圍墻基礎基槽開挖時, 至基底設計標高, 留 300mm 土層人工清底、修坡,基槽挖好后,要防止雨水及地下水浸泡,開挖完成后應立即對基坑進行墊層及基礎施工。(3)回填土分層鋪攤和夯實,采用振動打夯機,每層鋪土厚度為 300mm,每層至少夯打三遍,要求一夯壓半夯;在氣候干燥時須加
4、速回填,如遇雨天,回填土應做含水率測定,采取翻曬、晾干或參入干土等措施。(5)圍墻砌筑要點:第一,砌筑前,應將砌筑部位清理干凈,澆水濕潤;第二,砂漿攪拌宜用機械攪拌,攪拌時間不少于2 分鐘。(6)抹灰工程要點:第一,底層砂漿抹好后第二天,將墻面濕潤后,進行抹罩面灰的工作; 第二,抹時先薄薄地刮一道使其與底層抓牢,接著抹第二遍,用大杠刮平找直,用鐵抹子壓實壓光。3 工程數量表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 圍墻土方開挖m3 2210 2 水溝土方開挖m3 1357 3 C15 混凝土墊層m3 187.2 4 M7.5 漿砌片石m3 390 5 水溝砌磚m3 187.2 6 圍墻砌磚m3 367 7 M10 砂漿抹面m2 9360 8 沉降縫m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