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下管線、地上設施、周圍建筑物保護措施(2頁).doc
-
資源ID:469056
資源大小:18.89KB
全文頁數:2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注冊后免費下載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11.地下管線、地上設施、周圍建筑物保護措施(2頁).doc
1、地下管線、地上設施、周圍建筑物保護措施11.1 地下管線的保護措施本工程現場內除施工臨時用水、用電管線外,無任何其它管線。施工過程中我們仍對場內地下管線進行探測,并按照以下措施進行:1、根據業主提供的地下管線敷設圖,制定相關的保護措施。2、于基坑開挖可能暴露的管線,提前試挖,并做保護和標識。3、遇有車輛需通過的管線(特別是南側鄰近北苑的入口處), 對大門等出入口首先要辦理正式的審批手續,對大門處的地下管線首先要觀察分布和深度,進出門口范圍路面采用250厚C25混凝土,內配18200鋼筋網片,做成鋼筋混凝土剛性路面,以便大型車輛的通行。另外,對于臨時出入口,要在其上鋪設25厚鋼板后,才能過往臨時
2、車輛。4、基坑開挖影響不到的地下管線,在現場平面布置時,不得占壓,如有特殊要求, 則按實際情況采取相關措施。A懸吊法 一些暴露于基坑內的管線或因土體可能產生較大位移的管線采用懸吊法固定,注意吊索的變形伸長以及吊索固定點位置應不受土體變形的影響。懸吊法中,管線受力、位 移明確,并可以通過吊索不斷誦整管線的位移和受力點。B支撐法 對于土體可能產生較大沉降而造成管線懸空的,沿線設置若干支撐點支撐管線。支撐體可考慮是臨時的,如打設支撐樁、磚支墩等;也可以是永久性的對于前者,設置時 要考慮拆除時的方便和安全;對于后者結合永久性建筑物進行。C土體加固法 由于土體開挖或坍塌而導致地面沉降和土體位移的,采取注
3、漿加固土體的方法,一是施工前對地下管線與施工區之間的土體進行注漿加固;二是施工結束后對管壁或井壁 松散土和空隙進行注漿克填加固。D對管線進行搬遷、加固處理 對便于改道搬遷,且費用不太的管線,可在基礎工程施工之前先行臨時搬遷改遭,或者通過改善、加固原管線材料、接頭方式。設置伸縮節等措施,增大管線的抗變形能 力,確保土體位移時也不失去使用功能。E卸載保護 施工期間,卸去管線周圍、尤其是上部的荷載、或通過設置卸荷板等方式,使作用在管線上及周圍土體上的荷載減弱,以減少土體的變形和管線的受力,達到保護管線的目的。以上各種管線保護方案視現場具體情況具體實施。11.2 地上設施、周圍建筑物的保護措施1、進場
4、前,配合業主作好施工用地范圍及場區范圍內必須保存廣告牌、管線、建 筑物、構筑物的移交工作,并簽署移交文件,做好原始記錄。2、在基坑開挖前做好地上設施、周圍建筑物的保護方案。3、根據地上設施、周圍建筑物的保護方案,在基坑開挖前做好地上設施、周圍建筑物的沉降觀測預埋工作。4、在基坑開挖過程中做好沉降觀測,在地上設施、周圍建筑物的沉降觀測出現異常時,及時采取措施并增加觀測密度。5、加強地表沉降監測,根據地表沉降信息及時調整基坑開挖和施工方案,將地表 沉降值控制在允許值內。6、在地上設施、周圍建筑物附近不進行有較大震動的作業。7、對樹木、路牌、廣告牌、電桿、等設立圍擋,安設夜間亮光標志。11.3 周圍環境監測1、在降水開始前布設地表沉降、管線沉降、建筑物沉降和傾斜測點,并協同監理、 業主和有關管理部門作好周圍環境原始狀況記錄;2、抽水開始前 3 天初測三次,取其平均值作為初始值;3、抽水開始后,在水位未達到設計降水深度以前,每天進行三次沉降監測;4、當水位已達到設計降水深度,且趨于穩定時,每天觀測一次;5、沉降監測精度為0.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