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寒假山東民居建筑測繪要求1.測繪流程及要求:繪測繪 學術型測繪圖圖面的完美與準確2.測繪成果內容攝影、錄像、文字記錄、測量、繪圖等手段形成包括:文字記錄(歷史沿革等建筑概貌)、圖片、圖紙(手繪與計算機繪圖)成果,其中:A 手測稿:內容完整,投影準確,交代清晰,可讀性強,尺寸標注清楚、合理,線條清晰肯定、流暢優美。B 計算機成圖:總平面圖及院落平面圖1:5001:100;、剖面圖與立面圖 1:501:30。3 計算機成圖線型及分層要求:地基線1.0 (PL黃線); 剖斷線:0.7(黃);外輪廓線:0.6(紅); 內輪廓線:0.25(綠); 標注線:0.15(青);填充線:0.05(灰8
2、),其他:0.1(墨綠76).山東民居測繪典型錯誤速查表(草稿)一般性問題錯誤級別錯誤表現說明及改正重要數據不完整或有嚴重錯誤以致不能完成全部圖紙取消測繪補助及后續測繪編造數據杜撰、臆測不可見部分平面圖相關問題錯誤級別錯誤表現說明及改正無定位軸線或定位軸線尺寸有誤欠缺建筑周圍道路、散水及重要附屬文物欠缺與相鄰建筑的交接內容或交接關系有誤鋪地漏畫或未能準確反映其鋪裝規律北方清代官式做法中一般中央一路第一塊磚為整磚門窗未按投影畫而誤按圖例畫按詳圖畫成投影門未“打開”按打開90畫漏畫墻體下堿看線剖切部位應為下堿以上柱礎不完整,如未畫古鏡、鼓座等立面相關問題錯誤級別錯誤表現說明及改正翼角端部瓦件交待不
3、清或有誤,例如:1空間中水平線的正面投影誤畫成傾斜2控制尺寸有誤1空間中的水平線其正面投影亦為水平脊上的平行線腳誤畫為不平行忽略正、斜當溝高度翼角椽、翹飛椽、角梁走向與剖面不合漏畫墻體上的磚縫或所畫有誤,包括行數及砌筑形式(十字縫、三順一丁等)臺基角柱石及砌筑形式交待不清或所畫有誤椽子數及分布與開間的關系有誤注:北方清代官式做法中一般為椽當對柱中外墻上的柱門氣孔未對柱中歇山屋頂中岔脊、垂脊、山花、掛尖交接處交待有誤,例如1正、斜當溝交界處不對筒瓦排山溝滴有誤,例如:1有傾斜而誤畫為水平;2正立面中筒瓦均勻分布;3側立面中筒瓦的投影有誤;1按實際坡度畫出;2按側立面求出正確投影;3筒瓦一般為豎直
4、吻座或獸座未畫或草率了事垂獸前漏畫托泥當溝如果有應畫出,若為其他形式應按實際畫出檐口曲線、屋脊曲線有誤柱子與梁枋交接處相貫線有誤,柱子與簽尖、圍脊等斜面的截交線有誤其他截交線、相貫線類同剖面圖相關問題錯誤級別錯誤表現說明及改正檐口部分有誤,例如:1苫背太薄;2有飛椽而漏畫3飛椽走向不對,造成椽尾過長或過短4檐椽誤分成兩段5畫出檐椽后尾等臆測部分漏畫閘擋板或相應部位填充的磚、泥等套獸、戧獸等畫反(錯誤地套用立面圖形)角梁走向與翹、沖尺寸不符角梁看線漏畫或投影有誤(包括后尾、梁身)后尾應為45投影,梁身應能看到底面漏畫升頭木誤用梁身尺寸代替梁頭尺寸梁上的桁(檁)碗弧線大于180(半圓)不可能大于半
5、圓脊檁上構造做法有誤不是只有扶脊木一種做法,應按實際情況畫出漏畫梁頭或柱頭科斗栱次間或稍間剖面漏畫翼角椽和升頭木翼角瓦壟有誤,例如:1誤畫出溝頭正面(橢圓)2瓦壟數目不對,起點有誤3瓦壟不平行4斜當溝處高度不足1應為圓面的積聚投影2按實際畫3實際應為平行4按當溝實際高度畫縱剖面中漏畫椽子或椽子排列有誤漏畫墻面磚縫梁架仰俯視圖、屋頂平面等相關問題錯誤級別錯誤表現說明及改正翼角椽、翹飛椽排列有誤翼角椽、翹飛椽誤畫成“一頭大、一頭小”仰視圖采用鏡像投影的未注明“鏡像”二字一般均采用鏡像投影格式、標注、輪廓線等相關問題錯誤級別錯誤表現說明及改正不理解三道尺寸線的層次遞進關系,胡亂標注,例如:1中間尺寸
6、線未標注軸線尺寸或下檐出尺寸而誤標其他內容2總尺寸線(最外尺寸線)未標注臺基尺寸而誤標墻體外包尺寸或散水尺寸(特殊情況者除外)重要尺寸數字有誤標注文字大小不統一尺寸界線漏畫和方向不對,同一組標注中尺寸界線未對齊標高標注有誤,例如:1誤以毫米為單位2正數前誤加“+”號3零值前未加任何符號4指示不明的情況下未加說明文字1以米為單位2負數前加“-”號,但正數前不加任何符號3零值前加“”號,AutoCAD中輸入“% p”4加必要的說明文字以免混淆 無圖框、圖簽圖簽內容有誤剖斷線不閉合斷面內部交界線誤用粗實線改為細實線剖面圖或平面圖中外輪廓線過粗山東民居測繪攝影指導原則一、攝影目的1、 以圖像形式盡可能
7、全面地記錄所測建筑或建筑群的環境、空間、造型、色彩、結構、裝飾、附屬文物等信息。2、 記錄所測建筑具體、特殊的構造節點,可從外觀形式上輔助檢驗測繪圖的正確性。3、 按攝影測量的技術要求,記錄建筑的細部紋飾,用于測繪制圖。二、攝影內容1、 建筑組群及其環境,包括建筑組群四周的自然環境或街區環境,建筑群內部的道路、建筑、院墻、碑刻、綠化、輔助設施及其相互關系,建筑組群形成的空間氣氛、場所感和意境等。2、 建筑外觀形式,包括正面、側面、背面、斜視角度,以及平視、俯視、仰視等所有有意義的視點。3、 建筑內部的空間,包括構圖中心、內部及內外空間的分隔滲透、家具陳設、隔斷、天花、壁畫、幔帳及其色彩,以及上
8、述因素所形成的空間氣氛、場所感和意境等。4、 建筑結構和構造做法,包括整體結構形式和柱、梁、枋、檁、斗栱、墻體、臺基、踏跺等各類節點,以及門窗、槅扇、天花、藻井等裝修部件及其節點。5、 建筑細部和裝飾,包括建筑的彩畫、木雕、磚雕、石刻、瓦件、脊飾、吻獸等。6、 建筑與周圍環境,包括建筑與周圍建筑、圍墻、道路、樹木的關系以及建筑排水系統等等。7、 有意義的工作照和生活照,生動反映測繪實習生活。三、技術要求1、 曝光正確、構圖合理、目的明確、內容清晰。2、 拍攝建筑外觀時應盡量選擇自然光線最佳時段拍攝。3、 室內光線不足時應首選利用三角架在自然光下拍攝。4、 采用數字相機拍攝時,盡量采用最大分辨率;不得已使用較低分辨率時,不能低于16001200像素。5、 禁用數字相機的數字變焦功能。6、 照片及時分類存檔。 建筑理論教研室建筑遺產測繪教學組 編 201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