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建筑節能與墻體材料革新工作意見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也是建筑節能與墻材革新目標責任考核兌現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對于推進我省“兩型社會”建設,完成“十一五節能行動計劃”及節能減排目標任務,為“十二五”開局夯實基礎具有重要意義。2010年建筑節能與墻材革新工作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實施節能減排戰略,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導向,以建設“低碳城市”,實現“低碳發展”為目標,大力推進建筑節能與墻材革新,不斷提高建筑能效水平,降低建筑溫室氣體排放強度,促進人居環境的改善和社會和諧發展。2010年主要工作目標:全省各市、州、直管市、林區城區新建建筑設計階
2、段節能標準執行率達到100%,竣工階段節能標準執行率達到95%,新型墻材自給率達到80%;縣城和縣級市城區新建建筑設計階段節能標準執行率達到90%,竣工階段節能標準執行率達到80%,新型墻材自給率達到65%。縣城和縣級市城區力爭全面“禁實”。為保證2010年建筑節能與墻材革新各項目標任務完成,提出以下工作意見:一、認真貫徹實施湖北省民用建筑節能條例。湖北省民用建筑節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是我省貫徹落實國務院民用建筑節能條例的重要地方配套法規,各地要認真學習,加強宣傳,嚴格貫徹實施“條例”所確立的各項建筑節能基本制度、激勵與約束政策,并結合地方實際,制定具體的工作措施和管理辦法。省發展改革、
3、財政、水利、住房城鄉建設等相關部門要抓緊研究和制定“條例”的配套政策法規,保證“條例”的順利施行。同時,配合省人大下半年開展對各地各部門貫徹實施“條例”情況的執法調研。二、進一步完善目標責任制。各地要根據與省政府簽訂的湖北省“十一五”建筑節能與墻體材料革新目標責任書,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加強目標責任管理,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實。根據湖北省建筑節能與墻材革新目標責任考核管理辦法,年底組織對各地“十一五”建筑節能與墻材革新目標責任完成情況的考核。繼續開展全省建筑節能與“禁實”專項檢查,各地目標責任制的完成情況作為專項檢查的重點內容。三、嚴格執行建筑節能標準。完善建筑
4、節能閉合管理制度,切實加強建筑節能在規劃引導、設計變更、現場監管、節能分部驗收、信息公示、能效測評標識等關鍵環節的監督和控制。強化規劃引導,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制定建筑節能規劃審查技術規程,明確節能標準規劃控制要求。嚴格設計變更管理,設計圖紙必須完整和符合技術標準,嚴禁以設計變更的形式降低節能標準甚至不實施節能標準,設計變更必須按規定履行手續。加強施工階段執行建筑節能標準的監督管理,確保落實各項節能措施和節能工程質量。認真開展建筑能效測評標識活動,未按規定進行能效測評或經能效測評達不到節能標準的項目,不得辦理竣工驗收和備案手續。省住房城鄉建設、工商等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房屋銷售合同的節能信息管
5、理,修改完善現有的商品房銷售合同示范文本。四、建立健全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加強建筑能耗統計、能源審計和能耗監測工作。各地要認真組織開展建筑能源消耗情況統計,落實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年度報送制度。武漢城市圈各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今年要啟動政府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審計工作,并選擇重點項目啟動節能改造。省發展改革、財政、住房城鄉建設、統計、機關事務管理等部門要制定加強建筑能耗統計管理的辦法和措施,組織開展不同類型建筑能耗定額標準的研究。推進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監測平臺建設,省建筑節能與墻材革新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辦公樓年內納入省級建筑能耗監測平臺統一監測管理。五、全面推
6、進“禁實”、“禁現”工作。列入國家一、二、三批“禁實”和一、二批“禁現”名單的城市要加強監督檢查,建立長效機制,鞏固“禁實”、“禁現”成果,防止反彈。2010年,所有縣城和縣級市城區力爭全面“禁實”,省轄市中心城區全面推廣預拌砼和預拌砂漿。省發展改革、財政、公安、國土資源、交通、水利、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及各級政府要采取措施,加強管理,對納入“禁實”名單的城市,妥善做好粘土磚廠關停、轉產工作,對區域內粘土磚廠項目,參照禁實用地項目目錄,不再供地;大力發展新型墻體材料和散裝水泥,推進“建材下鄉”,促進“禁實”、“禁現”工作向農村地區延伸。鼓勵建筑節能企業發展,對研發、生產新型建筑節能材料的項目,參
7、照湖北省優先供地目錄,優先供地;要扶持壯大一批新型墻材企業,不斷提升新型墻材檔次和品質,擴大應用規模,提高生產和應用水平。六、加強建筑節能產品和墻體材料監督管理。省質量監督、工商、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要切實加強建筑節能產品和墻體材料在生產、流通和使用環節的質量檢測與監督管理,規范市場秩序,對存在問題的責任單位根據有關規定及時處理。各地要立足當地資源,突出地方特色,研究確定適于本地的建筑節能主導技術、材料、產品及發展路線。推廣應用蒸壓加氣砼砌塊外墻自保溫標準設計圖集,大力發展墻體自保溫體系。省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結構調整的要求,認真開展新型建筑節能產品和新型墻體材料的征集、認定工作
8、,及時發布湖北省建筑節能材料、產品、技術和新型墻體材料推廣應用目錄;各地要依據“目錄”加強備案管理,對本地的備案工作進行一次清理,強化工作機制。對于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列入推廣目錄的產品給予大力扶持,落實稅收等優惠政策。七、擴大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各地要切實加強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推廣應用,重點是太陽能光熱、光電和地源熱泵技術的應用。推廣普及太陽能熱水系統與建筑一體化構造標準設計圖集,不斷擴大太陽能光熱與建筑一體化應用規模。省發展改革、財政、水利、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要采取措施,加強管理,完善相應的激勵措施和技術標準,提高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的質量和水平。加強各類建筑節能示范項目的建設與管理,完成1
9、9個國家級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的建設驗收。武漢、襄樊、鐘祥、鶴峰四個國家級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市、縣要建立“政府組織、部門負責、社會參與、大力推進”的工作機制,認真制定工作方案和激勵政策,落實地方配套資金等申報承諾,確保國家支持資金的專款專用,完成年度示范計劃,保證社會示范效應,其示范工作情況列入目標責任考核內容;省財政、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要制定示范市縣考核與監督管理辦法,及時做好服務工作。八、大力發展綠色建筑。綠色建筑的基本特征是與當地氣候條件、自然資源等要素的高度契合,并不是高技術、高成本的堆砌。各地要提高對綠色建筑的認識,充分結合本地自然資源和技術條件,建立適宜于本地的綠色建筑技
10、術體系。武漢城市圈要認真執行湖北省地方標準低能耗居住建筑設計標準,根據省政府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推進兩型社會建設合作備忘錄”的目標和要求,努力建設國家級綠色建筑試驗示范區。2010年,武漢市大力發展綠色建筑,達到120萬m2,其它城市積極開展綠色建筑試點示范。省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認真組織開展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工作。九、加強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征收使用管理。住房城鄉建設和財政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征收使用管理,發揮專項基金在建筑節能、“禁實”、新型墻體材料生產與應用中的積極作用,對符合建筑節能要求的科研項目和示范項目,要加大專項基金的扶持力度。各地不得以任何名義違規減征、免征、緩征新
11、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省財政、住房城鄉建設部門今年要開展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征收與使用情況專項檢查,并向領導小組報告。十、加強建筑碳排放研究。溫室氣體排放中,建筑業約占;在城市中,大約60%的碳排放源于建筑。減少建筑碳排放對改善人居環境,推進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省發展改革、統計、住房城鄉建設及相關部門要加強建筑碳排放的研究,制定措施降低建筑全壽命周期中的碳排放強度。各級政府要加強引導,積極宣傳和倡導“綠色生活”理念和“低碳生活”方式,推進低碳生態城市建設,各級政府機關要發揮帶頭和示范作用。十一、做好建筑節能與墻材革新“十二五”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在認真總結“十一五”各項工作實施和完
12、成情況的基礎上,根據節能減排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按照國家有關編制“十二五”規劃的總體部署和要求,研究編制建筑節能與墻材革新“十二五”專項規劃,以強化法律法規實施為主線,明確工作思路、目標和重點任務,加快建筑節能工作機制創新和建設。十二、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筑節能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行動,是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重要途徑。各地一定要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切實加強對各項工作的組織領導。進一步加強宣傳,貼近市民,貼近群眾生活,不斷增強建筑節能的社會意識,提高全社會開展建筑節能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建立政府主導和市場推進兩個方面共同促進的建筑節能工作機制,創新建筑節能發展模式,培育建筑節能服務體系,探索建筑節能市場化運作機制,促進建筑節能產業發展。各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加強配合協作,形成管理合力。省領導小組明年將對在建筑節能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