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裝配式建筑發展的阻礙因素與應對策略分析摘 要 裝配式建筑是建筑業升級轉型的產物,順應社會的發展,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是當務之急。文章首先分析了裝配式建筑在國內外的發展背景與現狀,總結出幾個主要的阻礙因素,鑒于此分別提出了應對策略,可為我國裝配式建筑發展提供有益的建議。關鍵詞 裝配式建筑;標準化;阻礙因素;應對策略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1. 040中圖分類號 TU-09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11- 0084- 020 引 言為了順應時代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為了給人們帶來更為優質的生
2、活質量與環境,裝配式建筑正如雨后春筍,拔地而起。與傳統現澆混凝土施工方式相比,它具有生產效率較高,耗能少,環境污染小等綠色環保理念,實現了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信息化管理、工業化施工等優越性1,因此裝配式建筑將會推動我國建筑業的健康發展。裝配式建筑就是建造產品的構件或者部品在工廠里統一制作并加工,然后運送到現場進行連接安裝,形成一體的建筑產品。裝配式建筑目前已成為了建筑業的發展趨勢,是建筑業轉型的有效途徑,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有很多阻礙因素,應該找到解決途徑,實現裝配式建筑質的飛躍。1 發展背景與現狀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最初的萌芽是在20世紀初期,在二戰之后,興起于歐洲國家,發展于美國、日
3、本、加拿大等國2。美國政府相繼出臺了推進其發展的政策和標準規范,日本形成了本國獨有的裝配式技術體系,因此兩國發展水平較高。此外,法國、英國和新加坡等國的裝配式建筑也形成逐漸成熟的技術體系,并在工業和民用建筑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國最初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了裝配式建筑,借鑒了東歐國家及前蘇聯等國的經驗,在國內推行標準化、工廠化、機械化生產,但因為經濟基礎等因素,沒能發展起來。但在近十年來,裝配式建筑進入了黃金發展期。2016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鼓勵并支持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提升勞動生產率和質量安全水平,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為我國建筑業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2 裝配式建
4、筑發展的阻礙因素2.1 造價成本較高目前,由于裝配式構件市場占有額小,不能形成統一的標準化、工廠化生產,加上稅收較高,企業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所以預制構件價格會偏高,再加上運輸安裝費以及人工設備費等費用偏高,導致建造整體成本較高。數據顯示,與傳統現澆相比,造價高出1/51/63。2.2 缺乏統一的標準體系我國要想發展推廣裝配式建筑,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標準體系,無論是在技術還是質量方面,都應該出臺相應的實施標準以及規程,并且要有配套的實施細則。在裝配式建造的整個過程,缺乏相應配套的標準技術體系,模塊化標準化程度低,各種構件缺乏統一的標準,因此阻礙了裝配式建筑的發展與推廣。2.3 缺乏健全的管理體
5、制和相關規范裝配式建造是生產方式轉型的產物,在轉變的同時配套的管理體制及相關規范標準也應及時跟隨步伐。在施工現場中,對預制構件的精度達不到要求以及現場粗放型的管理等方面都缺乏統一的專業化管理體制,不利于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再者,如果全國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以及相關政策法規作為依據,企業缺乏相應的參考標準,那么嚴重制約裝配式建筑的發展。2.4 缺乏完善的產業鏈首先,我國裝配式建筑發展還不算成熟,預制構件的生產廠家不足且構件的單一,導致在市場上的占有份額小,沒有形成較大的市場規模,很難滿足市場的需要。在運輸物流方面,缺乏配套的物流系統。在建筑產品設計、生產、運輸、施工產業鏈不完善,沒有進行協調組織,缺
6、乏有效地信息溝通。2.5 缺乏?等瞬諾吶嘌?由于裝配式建筑是新興產業,且對參與人員的能力、素質、經驗要求較高,所以在人才培養方面是匱乏的。目前來說,對這一行業的設計人員以及施工技術人員和標準化生產的產業工人的培訓渠道是缺乏的;企業之間的高技術人員缺乏溝通與交流學習;普通的施工隊伍缺乏相應的施工經驗,達不到對預制構件的安裝運輸以及吊裝設備的要求,阻礙裝配式建筑的發展。3 應對策略3.1 經濟成本方面首先,工廠應該進行大規模工業化的生產方式,應用標準化流程提高產品的合格率,優化設計,通過減少資源的消耗來降低原材料成本,由此就降低預制構件的價格。再者,施工單位應注重對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術的培訓,事先統
7、籌準備,提高預制構件的安裝效率,保證安裝構件的重復率低,從而通過減少人工費與管理費來降低成本。目前過高的增值稅也大大影響其推廣發展,可以通過適當降低增值稅來縮小成本4。3.2 建筑產業方面在裝配式建筑建造過程中,一條完善的產業鏈能把設計制作、加工生產、現場施工以及后期的運營維護統一成戰線,不僅充分利用各種優勢資源,還能夠提高生產效率。預制構件從設計到工廠生產制作,應該不同的環節制定不同的設計生產方法,減少資源的消耗,保證產品的質量。在構件運輸到現場到施工過程中,應該建立現代物流管理系統,能夠適時適量的運送到現場,避免堆積亂放,應注重專業人才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技術能力。同時,還可以有效的利用BI
8、M技術,充分整合企業之間的優勢資源,使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相互協調配合,建立管理信息數據化平臺,做到信息和資源的共享性,能夠有效地對整個產業鏈進行完善。3.3 政策方面國家政策的鼓勵支持是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的關鍵因素。當前我國裝配式建筑不成熟,也就是說沒有足夠的市場規模,缺乏政策的引導以及市場的導向,沒有體現出真正地經濟和社會效益,導致我國裝配式建筑處于緩慢發展階段。如果說國家給予比較完善的相關扶持政策與法律法規,進行鼓勵發展,建立有關部門專門負責并進行有效地監督實施,從而保證其健康穩定的發展。3.4 社會認知度方面裝配式建筑的發展離不開百姓的支持與消費,應該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百姓對其認知度。首
9、先可以對示范項目進行擴大宣傳,打造宣傳教育基地,讓老百姓看到其帶來的益處,了解實實在在的實惠,突出比傳統現澆混凝土的優勢,鼓勵他們的積極性,政府部門應該做好市場向導,全心全意為人民,提供對示范工程的科研經費,吸引更多的企業進行投入建設6。4 結 論從國家建筑業的前景來看,裝配式建筑快速發展指日可待,只有解決了絆腳石,才能讓路途更順暢。筆者首先了解了國內外發展背景與現狀,找出了阻礙裝配式建筑發展的主要的因素,并針對給出相應的解決對策。裝配式建筑改變了傳統現澆的建造方式,實現了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信息化管理、工業化施工的建設目標,帶來健康的社會和經濟效益。裝配式建筑所體現的綠色理念以及體現的優
10、越性,將決定了裝配式建筑的可持續發展以及成功的推行,將會實現我國建筑業成功升級轉型,促進建筑工業化的健康發展。主要參考文獻1戴超辰,徐霞,張莉,等.我國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發展的SWOT分析J.建筑經濟,2015,36(2):10-13.2齊寶庫,張陽.裝配式建筑發展瓶頸與對策研究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2015,17(2):156-159.3史玉芳,康坤,王秀芬.基于SWOT分析的我國裝配式建筑發展對策研究J.建筑經濟,2016,37(11):5-9.4施嘉霖,唐婧,張凱.上海預制裝配式建筑發展研究與對策J.住宅科技,2014(11):1-5.5高懿鳳.淺析預制裝配式建筑發展過程中的問題與對策J.四川水泥,2016(12):278.6楊闖,劉香.我國裝配式住宅現存問題及應對策略分析J.建筑技術,2016,47(4):3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