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辯證法思想在綠色建筑工程中的應用淺析郭凡夫(城市建設學院2014級研究生 學號:201408703002)摘要:自然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對于自然界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以及人類 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學,是辯證唯物主義的自然觀、科學技術觀、 科學技術方法論。它從人和口然界的關系出發,來考察作為這一關系中的客體的 自然界,作為這一關系屮主體的人的認識和實踐活動,以及作為這一關系的屮介 的科學與技術。貫穿其中的核心線索是人與自然的辯證關系,而社會的和諧發展 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先決條件,也是解決人與自然矛盾的最終口的與歸宿。 在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建筑工程正是一個重要的中介。通
2、過建筑工程的作用, 人類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越來越處于主導地位,并促使這種關系日益和諧、更加 友好。而建筑節能是執行國家環境保護和節約能源政策的主要內容,是貫徹國民 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今時代,建筑不應以環境為代價己成為人們 的主流共識。如何承擔環境責任,利用新技術、新理念來引導建筑的健康發展, 從而使綠色建筑為節能和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是至關重要的。以“口J持續發展觀” 作為動力源泉,減少對環境的人為破壞,以實現人類發展與口然的和諧共生是未 來的發展方向。關健詞:自然辯證法;可持續發展;綠色建筑;建筑節能1引言自然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對于自然界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以及人類 認識口然
3、、改造口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學,是辯證唯物主義的門然觀、科學技術觀、 科學技術方法。它從人和自然界的關系出發,來考察作為這一關系屮的客體的 自然界,作為這一關系中主體的人的認識和實踐活動,以及作為這一關系的中介 的科學與技術。貫穿其屮的核心線索是人與自然的辯證關系,而社會的和諧發展 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先決條件,也是解決人與自然矛盾的最終目的與歸宿。 在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建筑工程止是一個重要的中介。通過建筑工程的作用, 人類在人與自然的關系屮越來越處于主導地位,并促使這種關系日益和諧、更加 友好。對現代建筑工程的正確認識,是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實現人與自然協調 發展的重要前提。很多人認為建
4、筑是展現空間構筑物的藝術,建筑物反映了人 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的關系,人與自然、社會的需要也一直都是建筑界關注的 焦點,為了使這些關系融洽和諧,進而促進人類文明的提升和環境效益,新的時 代背景下冇必要發展綠色建筑。建筑節能是執行國家環境保護和節約能源政策 的主要內容,是貫徹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今時代,建筑不應 以環境為代價已成為人們的主流共識。如何承擔環境責任,利用新技術、新理念 來引導建筑的健康發展,從而使綠色建筑為節能和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是至關重 要的。以“可持續發展觀”作為動力源泉,減少對環境的人為破壞,以實現人類 發展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自然辯證法作為綠色
5、建筑的靈魂,建 筑結構的設計必然自覺或不自覺地遵循著辯證法思想。將綠色尅于建筑,意在把綠色生命賦于建筑,使建筑富有生機與活力,使建筑和可持續發展聯系在一起, 使建筑和生態系統緊密聯系在一起。2可持續發展理論與理念現代科學革命帶動了現代技術革命,進而又引起了新一輪的產業革命,最終 導致社會生產力的巨大進步,并帶來人類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和思維方式的極英 深刻的變化。這一方面為自然辯證法的基本理論提供了更充分的證據;另一方面 也大大豐富了自然辯證法的學科基礎和研究內容,使自然辯證法學科的發展在現 代大多數學科與研究領域獲得了強大的生命力。結合辯證法思想,不難看出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包含兩個基本耍素:“需
6、求” 和對需要的“限制”。發展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建筑是人類適應與改變周圍 環境的一種開發行為,建筑行為中包含了以不同形式大量消耗、改變和轉化自然 資源的過程,顯然這些行為在各方面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必將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人 類的可持續發展。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接踵而至的是一 系列的環境問題,如溫室效應、全球變暖、能源銳減、水質惡化等嚴重的環境危 機,這些問題正在嚴重地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同時也引發了一場全球性的 環境保護熱潮。對于建筑行業而言,更加關注綠色建筑與人類社會發展的聯系, 更加關注人與自然對象的哲學思考,最終確立起和諧的自然發展觀,也就是可持 續的發展思想在行業
7、內的最好體現。在進行建筑設計吋,以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 想為要求,基于高效使用資源和保護口然生態環境的原則進行建筑設計,而不僅 僅是滿足功能和美觀的要求以建設綠色、環保、節約型社會為目標,從而不斷捉 高人類的生活環境質量。綠色建筑的理念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牛的: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 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 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門然和諧共生的建筑。所謂綠色建筑的“綠色”,并不 是指一般意義的立體綠化、屋頂花園,而是代表一種概念或彖征,指建筑對環境 無害,能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并且在不破壞環境基本生態平衡條件下建造的 一種建筑,又可稱為可持續
8、發展建筑、生態建筑、冋歸大自然建筑、節能環保建 筑等。綠色建筑的室內布局十分合理,盡量減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陽光, 節省能源,為居住者創造一種接近門然的感覺。它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體現綠 色環保的理念,通過科淫的結構設計,集成綠化配置、自然通風、自然釆光、低 能耗圍護結構、太陽能利用、地熱利用、綠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術,充分 展現出了人文與建筑、環境與科技的和諧統一。在我國發展綠色建筑,不僅有其 合理性,更冇其必要性,若我們仍維持現在的發展模式,資源和環境的瓶頸作用 將使得建筑業的發展難以為繼,因此綠色建筑的實施將是建筑工程中一項意義重 大冃十分迫切的任務。3自然辯證法在綠色建筑中的實
9、際應用事物Z間又貝有普遍的內在聯系。建筑從占至今的不斷發展和變遷,反應了 社會整體的發展方向,它與其它事物是密切相關的。建筑是人類居住要求的一個 整休形式的體現,人們從各個方面對建筑展開了具體的研究,使建筑得到了長足 的進步,從而進入了人類居住環境科學研究的領域。個建筑的外在形式和輪丿郭 是建筑最直觀的體現,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與要求,從事建筑結構設計的人們開始 越來越注重建筑的內部結構,日益關注于建筑材料的節能性、環保性和可持續發 展性。3.1合理的建筑布局綠色建筑以人為本,以自然與人的和諧為基礎,以環境與發展為口標,推動 建筑向節能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因此,耍善于因地制宜、利用一切可以運用的
10、因素,并且高效地利用周邊的H然資源。結合實際建筑施工經驗,一棟建筑的規 模、功能、區域確定了以后,建筑外形和朝向對建筑能耗將有重大影響,合理的 建筑布局能夠大幅降低建筑使用過程屮的能耗;一般認為,建筑體形系數與單位 建筑面積對應的外表面積的大小成止比關系,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降低采暖空調 系統的電力使用載荷。從熱力學與空氣動力學的角度岀發,較小的體形系數與較 小的外部負荷呈現止比關系。用途為住宅的建筑物外部負荷不穩定其對能量消耗 占主要因素,而對運動場館、影院等大型公共用途的建筑物而言,其內部的發熱 量要遠遠高于外部的發熱量,所以在設計中較大的體形系數更加有利于散熱。也 就是說普通住宅與大型的公
11、共建筑由于用途不一樣,其發熱量影響因素也不一樣, 從節能的角度出發,其體形系數的設計要求是相反的。3. 2對建筑物進行外墻保溫建筑物進行外墻保溫能夠大幅降低建筑使用過程中的能耗。對建筑物進行外 墻保溫是一項能夠大幅提高熱工性能的綠色節能工程。其外墻保溫材料的鋪設厚 度與其保溫效果呈現止比例關系。外墻保溫工藝的廣泛應用不但可以在寒冷的冬 季有效地避免室內溫度的快速流失,而且在炎熱的夏季還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太 陽光輻射而導致的外墻溫度升高進而帶動室內溫度的上升,從而減小了空調等制 冷設備的工作載荷。這樣就減輕了冬季供暖壓力和夏季的降溫電力載荷,從而使 得建筑物的能耗得到降低。3. 3充分利用潔凈豐
12、富的太陽能天然能源能源,對于產品而言就意味著生命,而高能耗低效率的產品,不僅是導致能 源緊張的重要因素,而II更是使之成為制造大氣污染的元兇。1987年世界環境 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第一次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得 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力推廣清潔能源及電能的應 用,節約不可再生資源和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綠色 建筑中很重要的一點是節能降耗的設計,減少能源需求,可以通過減少實際應用 能源消耗和減少待機能源消耗來實現。在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同時減緩對資源、 能源的需求,從而節約資源和能源,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達到人與自然的可持 續發展目標
13、。太陽能為目前已開發的綠色能源中最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盡、用 之不竭、廣泛存在的天然能源,其具有極為潔凈和廉價等諸多顯著優點。目前, 在住宅建筑屮太陽能的利用主要有太陽能空調、太陽能熱水器和太陽能電池等。 現在制約著太陽能利用的最大因索在于其能量轉換率過低,但是從發展的角度來 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太陽能利用的范圍將會更廣,能量傳換效率將會更高。3. 4采用更為環保的建筑材料更為環保的建筑材料是指在材料采取、產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環以及廢料 處理等環節屮對地球環境負荷為最小和有利于人類健康的材料,亦稱之為環境調 和材料、綠色建材。綠色建材又稱生態建材、環保建材和健康建材等,是指采用 清潔生產
14、技術少用天然資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業或城市固態廢棄物生產的無毒 害、無污染、無放射性,有利于環境保護和人體健康的建筑材料。具體在建筑施 工中體現為:選用蘊能低、高性能、高耐久性的建材和本地建材,減少建材在全 壽命周期屮的能源消耗;選用可降解、對環境污染少的建材;使用原料消耗量少 和采用廢棄物生產的建材;使用可節能的功能性建材等。4結語通過分析可以發現,任何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和取得的進步,都是依靠遵守 自然辯證法和科學發展觀的結果,當然對于綠色建筑的研究取得的進步也是這樣 的。綠色建筑是未來建筑的一個方向標,在社會和科學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綠 色建筑將成為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發展方向,社會持續發展的理想建筑模式。 對于未來的建筑工程而言,只有做到了建筑與事物問關系的相互統一,才能產生 優秀的建筑設計和成果,才能符合可持續發展和科學發展的要求。參考文獻1 胡春風口然辯證法導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1.2 陳了辰,許為民.口然辯證法在工程中的理論與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岀版 社,2008:162. 田淑芬.綠色建筑與建筑業可持續發展J.建筑經濟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