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邊坡監測專項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況巫山縣早陽新城蘭澤路一標段工程規模:K0+000-K0+720道路土建工程(含道路土石方、路基路面工程、地質災害治理防護、綠化工程)及該項目全段安裝工程(包含交通安全設施、燃氣管網、給排水管網、電力通信照明工程);工程地點:工程位于巫山縣龍門街道辦事處龍江村。本工程重、難點在于地質災害治理防護工程,根據邊坡的復雜程度、地形條件、地質環境條件、結構設計需要、工程的施工程序、支護方法、有效監測及保護措施。二、監測措施1、邊坡監測監測工作是高邊坡防護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為了掌握茗園度假村現狀擋墻在實施及營運過程中受諸如降雨、開挖等不利因素的影響程度,便于及
2、時分析邊坡的安全狀態,進行動態設計,優化施工工藝,保證施工安全和施工質量,確保道路營運期間邊坡的長期穩定。2、監測工點根據本次工程的特點,對本項目所有支護結構均進行監測;特別是左側邊坡上方涉茗園度假村,因此該區域為本工程重點監測工點(詳見監測工點分布圖,附后)。3、監測項目高邊坡監測項目根據邊坡的復雜程度、地形條件、地質環境條件、結構設計需要、工程的施工程序與支護方法、工程的重要性及經費的承受能力等綜合確定。本工程的邊坡監測項目根據各個工點的具體需要選定,根據邊坡情況制定監測方案。三、監測實施流程邊坡監測工作與邊坡施工需要反復交叉開展,為了使邊坡監測工作與邊坡施工作業協調一致,特制定如下作業流
3、程:監測資料1、資料報送程序斷面監測測斜管與測力計埋設與安裝監理確認測點儀器按時提交月報、階段報告、總結報告(含普通斷面)開挖期間半月提交一次重點斷面監測資料有斷面危險時當天向業主、標段駐地監理報管填寫報告上報業主、監測單位重點斷面綜合分析、穩定判斷監測單位數據與記錄綜合整理停止開挖或其他加固措施監理確認后資料提交監測單位(匯總后交業主)埋設記錄提交業主普通斷面資料整理分析人工巡視與日常監測監理確認埋設記錄監測斷面儀器埋設記錄埋設記錄提交業主、監理、監測單位監測斷面測點埋設記錄監理確認埋設記錄業主、監理等審核確定重點監測斷面坡面及裂縫觀測點埋設監理確認測點儀器確定坡面觀測點與裂縫觀測點業主、監
4、理審核2、資料報送內容2.1、人工巡視記錄表;2.2、坡面變形觀測點埋設考證表;2.3、裂縫觀測點埋設考證表;2.4、坡面觀測點觀測記錄表;2.5、裂縫觀測記錄表;2.6、報警聯系函四、監測方案1、人工巡視和裂縫觀測:人工巡視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我標將安排專人堅持每天進行巡視。當坡體表面發現裂縫時監測組及時在裂縫處埋設裂縫觀測裝置,通過觀測裂縫的變化過程和變化規律來分析坡體的變形情況和破壞趨勢。2、坡面觀測:高邊坡坡面的變形觀測是指在平臺上設置坡面變形觀測點,利用精度為2的全站儀進行觀測,采用直角坐標法量測。通過數據處理分析,分析坡面幾何外觀的變化情況,繪制坡面各點在施工過程中的水平位移變化情
5、況,從而了解邊坡滑動范圍和滑動情況,提供預警信息,它是一種簡單,直接的宏觀監測方法。3、高路堤沉降觀測和水平位移觀測:沉降觀測主要通過埋設沉降板觀測路基的沉降情況,通過數據分析指導施工;水平位移觀測主要為地面水平位移,采用位移邊樁觀測。五、報警方法1、穩定控制標準; 邊坡穩定性評價主要根據以下幾點進行綜合判斷:1.1、最大位移速率小于2mm/d;1.2、邊坡開挖停止后位移速率呈收斂趨勢;1.3、坡面、坡頂有無開裂,裂縫的變化趨勢如何; 在實際監測的過程中如果出現有上述一點或幾點現象時,都應引起注意,及時對各項監測內容作綜合分析,并通過其他項目的監測資料相互進行對照、比較,以進一步討論邊坡的穩定
6、性,以便及早發現安全隱患情況,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2、報警流程 2.1、報警工作及穩定控制按照資料報送程序執行; 2.2、普通監測的邊坡穩定性由我標監測組作為主要控制方,第三方予以輔助并在必要時提供穩定性協助判別。重點監測斷面由第三方監測單位與我標監測組共同完成。 2.3、普通邊坡監測指標超過控制標準并經綜合判定邊坡具有失穩危險時,及時填寫報警聯系函并立刻提交駐地監理。六、監測技術要求1、人工巡視巡視檢查是邊坡監測工作的主要內容,它不僅可以及時發現險情,而且能系統地記錄、描述邊坡施工和周邊環境變化過程,及時發現被揭露的不利地質狀況。項目部將堅持每天安排專人進行巡視,巡視的主要內容包括:1.1、
7、邊坡地表有無新裂縫、坍塌發生,原有裂縫有無擴大、延伸;1.2、地表有無隆起或下陷,滑坡體后緣有無裂縫,前緣有無剪口出現,局部楔形體有無滑動現象;1.3、排水溝、截水溝是否暢通、排水孔是否正常;1.4、擋墻基礎是否出現架空現象,原有空隙有無擴大;1.5、有無新的地下水露頭,原有的滲水量和水質是否正常。2、裂縫監測2.1、測點設置:裂縫一般產生在邊坡平臺和邊坡體邊緣,部分分布在邊坡體上結構層,人工巡視中在發現裂縫的位置埋設裂縫監測點。如果邊坡在開挖過程中坡面沒有出現裂縫則此類測點無需布置。人工巡視發現裂縫后及時埋設(12天內完成),測點間沿裂縫的間距以2030m為宜,其方向平行滑坡的主滑方向或邊坡
8、的位移方向(不一定垂直裂縫)。2.2、埋設要點:首先,在裂縫的兩邊穩定土體內開挖一個A4紙平面大小的洞約50cm深,之后用混凝土澆注至地面高度,用兩塊長方形鐵片分別埋設在裂縫兩邊的混凝土內,并使這兩塊鐵片在裂縫處互相搭接約50cm長,在搭接處用紅油漆涂色。2.3、測試要點:由于一般的裂縫變形是微小而且蠕變的,本工程選擇游標卡尺對邊坡的變形裂縫進行監測。如果裂縫變形增大,則在搭接處兩塊鐵板的紅油漆涂色處就會產生一個縫隙,用游標卡尺測出這條縫隙的寬度數據,該數據作為所測邊坡裂縫增加的寬度。3、坡面觀測 觀測網采用方格形網絡,邊坡體上的觀測點布置在各級邊坡平臺上,每級平臺不少于5個,觀測點間距為15
9、30m,對可能形成的滑動帶、重點監測部位加深加密布點。當同一邊坡上有深層位移觀測點時,坡面上其中一條縱向觀測線與深層位移觀測點在同一直線上,以便觀測數據的相互驗證和對比分析。 監測點在挖除表土后開挖一0.5m0.5m的孔約80cm深,用鋼筋砼澆注底盤至地面高度,在底盤中心埋設一根鋼筋,鋼筋頭伸出底盤約0.5cm,鋼筋頂端設標記作為監測基點。坡體上的監測點同樣按照上述方法埋設。觀測點埋設完畢后,穩定2-3天之后再進行初測。對石質邊坡利用穩固石塊作為觀測標記代替觀測樁。監測基點設置在穩定的區域并遠離監測坡體,避免在松動的表層上設點。測點埋設在邊坡開挖前完成。4、沉降觀測和水平位移觀測 沉降觀測采用
10、沉降板,沉降板底槽平整,其下鋪設60cm60cm的砂墊層,沉降板的金屬測桿套管和接駁的垂直偏差率不大于1.5,每斷面按設計分左中右安置沉降板。水平位移觀測采用位移邊樁,位移邊樁埋設在路堤兩側趾部,每側2個。50100米設置一監測斷面,在潛在沉降和位移較大地段加密設置監測斷面。5、監測頻率邊坡及其支護結構監測工作時間主要為施工期和使用初期,總的監測時間應為項目建成使用后不少于兩年。監測頻度應與施工和降雨量相適應,在雨季、邊坡開挖期間和已出現變形破壞時應加密觀測。連續3日降雨量大于50mm/日時,應連續觀測3次,間隔時間不大于2天。竣工后監測次數可減少。七、人員及儀器設備我標段成立以技術負責人為組
11、長的監測小組,測量員、施工員及安全員為成員,共4人,采用南方全站儀和蘇光水準儀進行監測。八、監測設施保護為保證監測工作達到“三性”,即準確性、及時性與連續性,測點保護很重要。測點保護是多方面的事,需要各團隊共同努力。在每觀測點設置醒目標志,提醒土方、錨桿、錨索、綠化等施工注意保護測點。 監測儀器的完好性對監測工作十分重要,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對現場所埋設的儀器與測點進行保護,對損壞觀測點,在監理確認下進行及時修復,并做好修復記錄,采取以下保護和恢復措施。1、在各監測斷面及監測點處豎立標示牌,在標桿上作醒目的警示,盡量減少外露測桿數量,外露沉降標桿用套管加以保護,標桿露出路基面高度不大于50cm。2
12、、做好施工期間現場指揮管理工作,避免儀器或測點破壞,對于裂縫測點或坡面測點的損壞應在2日內修復,對測斜管及錨力計損壞應及時通知第三方并盡快進行恢復和復測工作,確保監測數據的連續性和有效性。3、測斜管按照埋設要點要求精確定位,錨索施工中應保證鉆孔方向,避免鉆孔時破壞測斜管。4、路基填筑時,沉降套管四周用人工夯實,避免機械對沉降套管的碰撞破壞。九、突發事件的處理當觀測值驟然加大時,或山體產生裂縫、滑坡等突發事件時,應立即用電話或OA平臺通知業主、甲方、總監等有關人員,并提出處理意見。此外,立即填寫停止施工通知書呈交業主、總監辦、承包人簽收。以便采取相應措施以減少損失。同時觀測人員應立即趕赴現場,進
13、行24小時跟蹤監測。十、監測安全管理因邊坡監測往往坡度較陡,且高度較大,監測過程中的安全問題比路基監測要突出,因此,在進行高邊坡監測過程中必須重視監測人員的安全問題。本次監測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安全監測工作。1、加強安全生產教育1.1、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部省、市有關安全的方針政策、規章、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1.2、針對本工程特點,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強化作業人員安全意識,使作業人員掌握安全生產必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未經安全教育的監測人員不準上崗。1.3、通過安全教育,增強作業人員安全意識,樹立“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的觀念,提高作業人員遵守施工安全規章
14、的自覺性,認真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做到:不違章指揮,不違章操作,保護自己,保護他人,提高安全防護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2、做好監測施工現場安全措施2.1、進入施工現場的監測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等防護用品。在上高邊坡進行監測時必須佩戴一定的安全防護用品,如安全繩,穿防滑安全鞋等,在埋設監測儀器時,必要時在邊坡的臨空面四周應布設安全網。2.2、指定專人查詢近期天氣情況,遇到五級以上大風,暴雨等惡劣天氣,一律禁止室外作業,特別是在大風季節,更應嚴密關注氣象信息,做好各項安全防護措施。2.3、在埋設儀器和監測時要注意和邊坡施工交叉作業的安全,既要自身防護避免施工作業機械傷人,也要防止監測施工中對施工人員的
15、傷害。2.4、在高邊坡上進行觀測,監測人員必須搞好自身安全的防護工作,要做到“走到不看景,看景不走路”。雨天或雨天過后五天以內在高邊坡處進行觀測時,必須由專職安全員在安全地段監視被測土體的發展勢態,提前告知監測人員作好撒離準備,以策安全。3、制定相關應急預案嚴格履行項目部整合型體系方針,針對本項目的施工實際,制定危險作業點的安全技術措施,對危險因素和環境因素進行識別和評價,制定突發事故應急預案。應急措施中,配備車輛、手機與一些急救器材,收集齊全報警電話如:報警電話:110、巫山縣人民醫院醫療急救電話:023-57682643(120)、龍門街道值班點話:023-57623190;具體實施按本項目上報的應急預案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