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C30鋼筋砼底板方案,具體施工如下:1、底板基礎的尺寸按圖紙尺寸放線,用白灰灑出基礎開挖的輪廓線,并報請監理工程師復核。2、對基礎區域地表的樹、草、魚塘淤泥及其他雜物進行清除。3、清除含有樹根、草根、等有機物。4、土方采用明挖分段從上至下分層依次進行,分層厚度控制在0.3米左右,開挖邊坡為1:1.5,開挖過程中保證邊坡穩定。為了能及時將地表雨水及時排出,土方開挖時在基坑底部設置排水溝和集中井。基礎開挖過程中機械開挖接近設計標深時,預留30厘米保護土層,在基礎施工前,由人工分塊突擊挖除。5、邊坡開挖過程中,需及時觀測基礎穩定情況,并做好記錄,開挖過程中隨時校核基坑的軸線和開挖尺寸是否符合設計
2、要求,確保開挖質量。基坑開挖中嚴禁超挖,對于超挖部分按監理工程師指示用同類材料填筑。二:C30鋼筋混凝土底板:施工工序:施工前準備測量放線基礎開挖基底平整砼墊層施工砼底板施工素土回填1、砼墊層和底板的澆筑模板支好了之后,澆筑10cmC15素砼墊層和60cm厚的C30鋼筋砼底板,底板澆筑時每間隔20m設置2cm沉降縫,采用聚丙乙烯板材,硅膠溝縫,待底板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要求后進行砼擋墻澆筑。2、C30鋼筋加工、根據設計圖紙要求,認真審閱圖紙,及時提出有關問題并形成書面記錄。熟悉現行規范及操作規程要求,根據施工設計圖紙進行C30鋼筋翻樣,并繪制出大樣圖,注明各彎起鋼筋的位置和角度。、根據施工圖和鋼
3、筋翻樣單數量制作標簽,對提供的盤圓線材先進行拉伸調直。鋼筋調直宜采用機械方法,嚴禁采用冷拉方法。鋼筋表面應潔凈、無損傷、油漬、污染和鐵銹等應清除干凈,并盡量利用調直工序進行除銹。鋼筋下料一般先斷長料,后斷短料,做到長短搭配,減少短頭,節約鋼材,斷料時,長度必須準確,并不得有馬蹄形和起彎等現象。、成型鋼筋的彎鉤和彎折應符合下列規定:、級鋼筋末端需作180彎鉤,其彎弧內直徑D不應小于鋼筋直徑d的2.5倍,彎鉤的彎后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于鋼筋直徑d的3倍。、級鋼筋末端需作90或135彎折時,級鋼筋不宜小于鋼筋直徑d的5倍,平直部分長度應按設計要求確定。、彎起鋼筋中間部位彎折處的彎曲直徑D,不應小于鋼筋
4、直徑d的5倍。、除注明內彎起鋼筋、彎終點外平直段長度不小于20(為鋼筋直徑)。、縱向受力鋼筋錨固、搭接長度C30砼的錨固長度為41d,搭接長度為57d。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于件。成型鋼筋應按不同規格、級別、長度、用途分類堆放整齊,系上所抄料牌。3、鋼筋綁扎根據設計圖紙、相關圖集、操作要求及鋼筋翻樣料單,對號入座,如有錯、漏應及時糾正和增補。、鋼筋綁扎應符合下列規定:、對需接長的鋼筋優先采用焊接,并有專業隊伍施工。鋼筋接頭位置應在受力較小處并相互錯開,采用焊接時位于同一連接區段(長度為35且500mm)內的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50%;采用搭接連接時位于同一連接區
5、段(長度為1.3倍搭接長度)內的鋼筋接頭百分率;對于梁板類構件25%,對于柱類構件50%。在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的箍筋間距取5倍較小搭接鋼筋的直徑和100 mm中的較小值。凡接頭中點位于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接頭均屬于同一連接區段。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面積百分率為該區段內有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與全部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板筋規格、間距及板厚相同的相鄰板跨間可以根據施工需要將鋼筋拉通設置。除注明外短跨方向板底筋放在最下排,板面筋放在最上排。、板與墻的鋼筋網,除靠近外圍兩行鋼筋的相交點全部扎牢外,中間部分交叉點可間隔交錯扎牢,但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產生位置偏移,雙向受力的鋼筋必
6、須全部扎牢。、墻身的箍筋,除設計有特殊要求外,應與受力鋼筋垂直設置,鋼筋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置。、直徑不大于12mm的受壓鋼筋以及軸心受壓構件中任意直徑的受力鋼筋之搭接長度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35d。、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扎牢。4、注意事項:鋼筋綁扎前應清理污物,銹斑、油污等;鋼筋綁扎完成后,應認真做好自檢工作,按要求不同部位墊好保護層;做好分項驗收和隱蔽工程驗收工作;對規范規定不允許采用綁扎的受力鋼筋及設計中有明確規定的不允許采用綁扎接頭;對綁扎接頭處箍筋必須加密,滿足規范和設計圖紙要求。5、模板的支設安裝、基礎的模板進行中心線和位置的放線:首先放出基礎的中線,根據施工圖用
7、墨線彈出模板的外框邊線的控制線和十字中心線,以便于模板的安裝和施工。做好標高測量工作:用水準儀把建筑水平標高根據實際標高的需求,直接引測到模板安裝位置。進行模板基底找平工作:模板承墊底部預先找平,以保證模板位置正確,防止模板底部漏漿。在沿外墻部位繼續安裝模板前,設置模板承墊條帶,并校正其平直。設置模板定位基準:按照構件的斷面尺寸先用同強度等級的細石混凝土定位塊作為模板定位基準。或采用鋼筋定位,即根據構件斷面尺寸確定一定長度的鋼筋或角鋼頭,點焊在主筋上,并按主筋的中心位置分檔,以保證鋼筋位置的準確。按施工需用的模板及配件對其規格、數量逐項清點檢查,未以修復的模板不得使用。、墻身的模板:(根據實際
8、情況選用)墻身的模板均用鋼管支撐,以保證支架的強度、剛度、穩定性。支設模板時,在復核墻身、板底標高并校正軸線位置無誤后,搭設和調整模板支架(包括安裝水平拉桿和剪刀撐),固定鋼楞,再在橫楞上鋪設底模板,拉線找直,加以固定。在綁扎鋼筋后,安裝并固定兩側模板。按設計要求起拱(一般跨度大于4m時,起拱1-3)。上層模板支撐安裝在豎向中心線上,模板底標高、斷面尺寸,平整度均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模板安裝質量要求:組裝的模板符合施工設計的要求:各種連接件、支撐件、加固配件安裝牢固,無松動現象,模板拼縫嚴密。、模板的拆除模板的拆除,除了側模以能保證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壞方可拆除外,底模必須按混凝土
9、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有關規定執行。模板拆除:砼強度必須達到設計強度75%方可拆除,墻身砼強度必須達到設計強度100%方可拆模。模板拆除的順序遵守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承重部位按自上而下的原則,拆模時,嚴禁用大錘和撬棍硬撬。拆模時,操作人員站在安全處,以免發生安全事故,待該片模板全部拆除后,方準將模板、配件、支架等運出堆放。拆下的模板、配件等,嚴禁拋扔,要有人接應傳遞,按指定地點堆放,并做到及時清理、維修和刷涂好隔離劑,以備待用。6、混凝土澆筑1、砼材料要求:商品砼應提前預定,并派人檢查商品砼的材料質量,商品砼的坍落度必須嚴格控制,到達現場為14cm,嚴
10、禁有任意加水現象產生,并按規范要求制作砼試塊和標養工作。現場設置坍落度筒,必須對每一車砼進行坍落度檢驗。2、作業條件:管線已埋設完畢,各類預埋件已埋設完畢,鋼筋隱檢、模板預檢已完畢。施工人員的通道架設、泵管的架子已搭設完成。振搗設備調試正常及備有一定數量的振搗棒。勞動力安排已妥當,名單按班組已上報,后備人員已準備好。檢查模板接縫是否嚴密,模板隔離劑涂刷情況、支撐系統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是否滿足要求。澆灌前,對模板內的雜物和鋼筋上的油污等應清理干凈,對模板的縫隙和孔洞給予堵嚴,對模板應澆水濕潤,但不得有積水。3、施工工藝:、選擇細心的工人負責振搗,振點移動控制在0.35m左右,確保基礎振搗密
11、實,無蜂窩麻面,表面平整,特別注意結構交接處要多振搗。在砼澆筑過程中,應經常觀察模板、支架、鋼筋、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情況,當發現有變形、移動時,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澆筑時注意澆搗接頭時間不宜過長,防止初凝。澆筑時由專人負責砼傾倒。施工時現場施工要派專人負責檢查。鋼筋密實處可采用斜向振搗,其它部位可采用垂直振搗,振搗點的距離為300400mm,插點距模板不大于200mm。、振搗時采用快插慢撥的原則,防止先將上層砼振實,而下層砼氣泡無法排出,且振搗棒略微上下抽動,使振搗密實。振搗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控制在表面出浮漿且不再下沉為止。、表面處理:用2m長括尺括拍平整,工作完成的面層必須同步及時覆蓋
12、表面養護保溫。、標高控制:在模板上用紅墨水彈出標高控制線。、砼養護:按砼溫控檢測單位的方案執行。、溫度控制:宜將砼內外溫差控制在25以內。、機械及人員配置:一臺泵配置兩只振動棒,按兩只振棒后各一只振動棒的標準備足后備振動棒。每臺振動棒配備15人,分別負責振搗、收頭工作。、做好商品砼的澆灌記錄和并按試塊制作計劃做好砼試塊的留置工作。、砼澆筑施工時,鋼筋班組、水電安裝及其它施工班組或單位就派人跟班作業,負責檢查本工種的檢查、糾正工作。7.素土回填施工擋土墻的墻體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時,方可進行墻后填料施工。回填土根據設計要求采用好土回填,并在排水孔下填筑一層粘土,再做好排水孔的反濾層。填土前還需對隱蔽工程進行驗收,排除盡積水、雜物、淤泥等,再進行填土作業。回填土用壓路機分層壓實,每層松鋪厚度不大于30CM。墻后必須回填均勻、攤鋪平整,填料頂面橫坡符合設計要求。墻后1.0m范圍內,不得有大型機械行駛或作業,為防止碰壞墻體,應用小型壓實機械碾壓,分層厚度不得超過20cm。壓實度達到設計壓實度后方可進行下一層填土施工。回填土質量控制標準:r14.5KN/m3,回填壓實度要求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