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15素混凝土墊層施工方案1、范圍:1.1 本工藝標準用于基礎工程C15素混凝土墊層。2、 施工準備:2.1 材料及主要機具: 2.1 主要機具:翻斗車、鐵鍬(平頭和尖頭)、平板振動器、刮杠、木抹子、等。 2.2 作業條件: 2.2.1 基礎軸線尺寸、基底標高和地質情況均經過檢查,并經自檢合格后報請監理驗收后繼續下步施工。 2.2.2 在基槽內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標志,大面積澆筑的基槽每隔3m左右釘上水平或彈墨線。3、操作工藝:3.1 工藝流程槽底內清理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振搗混凝土養護3.2 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雜物,并應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對于干燥土應用水潤濕,表面不得留有積水。 3.4
2、 混凝土的澆筑 3.4.1 C15墊層厚度為150,采用翻斗車運輸人工攤鋪,平板振動器振搗,振搗器的移動間距,應能保證振動器的平板覆蓋已振搗的邊緣,且搗密實,其振搗頻率宜為50-100HZ,澆筑混凝土時禁止加水,清洗車輛應離開澆筑混凝土工作面。 3.4.2 混凝土不能連續澆筑時,一般超過2h,應按施工縫處理。 3.4.3 混凝土振搗密實后,按事先做好的控制標高樁找平,表面應用木抹子搓平。 3.4.4 混凝土的養護: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在12h內加以覆蓋和澆水,澆水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夠的潤濕狀態。養護期一般不少于7晝夜。氣溫過低時要采取保溫措施。 4、質量標準:4.1 保證項目: 4.1.1
3、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劑等必須符合施工規范和有關標準的規定。 4.1.2 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計量、攪拌、養護和施工縫處理,必須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 4.1.3 評定混凝土強度的試塊,必須按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CJJ1-2008)的規定取樣、制作、養護和試驗。其強度必須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 4.1.4 對設計不允許有裂縫的結構,嚴禁出現裂縫;設計允許出現裂縫的結構,其裂縫寬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4.2 基礎項目: 4.2.1 混凝土應振搗密實,蜂窩面積一處不大于200cm2,累計不大于400cm2,無孔洞。 4.2.2 無縫隙無夾渣層。 4.3 允許偏差項目,見表2-14。
4、素混凝土基礎允許偏差 表2-14項次項 目允許偏差 (mm)2表面平整度8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3基礎軸線位移15用經緯儀或拉線尺量檢查4基礎截面尺寸+15 -10尺量檢查5、成品保護5.1 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以后,方可在其上來往行人和進行上部施工。 5.3 在施工中,應保護好暖衛、電氣暗管以及預留洞口,不得碰撞。 5.4 基槽內應根據設計要求預留孔洞或安置螺栓和預埋件,以避免后鑿混凝土。6、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6.1 混凝土不密實,有蜂窩麻面:主要由于振搗不好、漏振、配合比不準或模板縫隙漏漿等原因造成。 6.2 表面不平、標高不準、尺寸增大:由于水平標志的線或木橛不準,操作時未認真找平,或模板支撐不牢等原因造成。 6.3 縫隙夾渣:施工縫處混凝土結合不好,有雜物。主要是未認真清理而造成。 6.4 不規則裂縫:基礎過長而收縮,上下層混凝土結合不好,養護不夠。本工藝標準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7、質量記錄 7.1 結構用混凝土應有試配申請單和試驗室簽發的配合比通知單。7.2 混凝土試塊28d標養抗壓強度試驗報告。商品混凝土應有出廠合格證。8、施工安全84 采用翻斗車運輸混凝土時,注意車輛四周有無人員走動,裝車不應過滿;卸車時應有專人指揮,不得隨意卸料,以防車傷人。85 混凝土澆筑前,應對振動器進行試運轉,振動器操作人員應穿膠靴、戴絕緣手套;濕手不能接觸電源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