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m箱梁支架預壓施工工藝一、預壓目的為驗證支架的穩定,剛度及強度;消除支架非彈性變形,確保梁體不因支架沉降而產生開裂,需采用支架預壓措施。二、支架預壓荷載及范圍支架預壓范圍為底板正下方部分支架,翼板部分支架由于自重小并且支架高度低,因此可不作考慮。支架預壓荷載按該部分箱梁自重的1.1倍計算(芯模、人群荷載及結構物自重),預壓荷載在支架沉降穩定后拆除。對于一層門式支架即凈空小于250CM,支架穩定性經首次預壓試驗滿足要求下,預壓荷載可按結構物自重的80%考慮。三、預壓材料及加載總重預壓荷載的選用材料,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選用水袋加水作為預壓荷載材料。根據預壓荷載確定水袋的高度:底板部分水壓高度
2、為H3.0M(均布荷載:2),水箱采用塑料布定做,水袋尺寸為3.6m*3.5m*3m,每斷面設置2個水袋,水袋四周采用鋼管圍囹,上下采用拉桿固定,兩側支承在側模上;張拉接長端用土袋反壓,固定端也可用鋼管斜支撐,防止鋼管圍囹被破壞,橋縱向第一階長度為2M,土袋預壓高度1.9M,第二階長度1.2M,土袋預壓高度為1M(按預壓荷載50%遞減);每次預壓長度要比施工節段長2-3M。(具體見xx)。3、加載采用分級均勻加載,按四級進行,即25%、50%、75%和100%的加載總重,每級加載后均靜載3小時后分別測設支架和地基的沉降量,做好記錄。加壓過程中要注意每個水袋要均勻加載,防止預壓水袋的鋼管圍囹和底
3、部支架偏壓。加載全部完成后,等到支架及地基沉降穩定后,方可進行卸載。卸載應分級進行,即100%-75%-50%-25%-0。每級卸載后均靜載1小時后分別測設支架和地基的恢復量,做好記錄。卸壓過程中要注意每個水袋要均勻卸載。四、沉降現測沉降觀測是一道重要的程序,支架預壓的結果要通過沉降觀測得出.1、儀器配備和人員安排天寶5700GPS三臺;索佳SET2100全站儀標稱精度2mm+2ppm;DSZ2水準儀+測微器+銦鋼尺一套,DS3水準儀一臺;長3M以上鋼尺12根,線錘2KG以上12只;觀測員:付方軍記錄人:洪志慶復核人:邵盛強負責:黃應彬2、測點布置每跨支架要設三個觀測斷面,即跨中、支點附近三個
4、斷面。每個斷面設六個測點,即基礎3個點(底板兩側、梁中心處),支架3個點(與基礎點位置相對應底板位置),基礎點位用紅色油漆標識(最好埋鋼筋頭,支架上的點位采用掛鋼絲垂球綁鋼尺的辦法。3、觀測階段觀測分成五個階段:預壓加載前,25%荷載、75%荷載、100%荷載、卸載后。每個觀測階段要觀測2次。堆載結束后,測量觀測每天安排一次,持載觀察三天,若沉降不明顯趨于穩定經監理工程師同意后可卸載,卸載后繼續觀測一天。4、觀測成果沉降觀測數據要如實填寫在沉降觀測記錄表上。計算出支架彈性壓縮量及基礎沉降量,支架的彈性壓縮結果用于支架預高設置(底模預高),繪制加載-支架沉降曲線。5、沉降觀測應注意事項:a、沉降觀測儀器為專用精密儀器,專職測量人員負責。b、測站點要固定,三腳架的位置用紅漆作標識。c、不能隨意更換測量人員,防止出現人為誤差。d、專人負責對測點位置保護。e、如實填寫觀測數據,繪制彈性和非彈性變形曲線。如出現意外數據,應分析原因,不得弄虛作假。F、觀察過程中如發現基礎沉降明顯、基礎開裂、局部位置支架變形過大現象,應立即停止加載并卸載,及時查找原因,采取補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