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套最新安全管理理論模型 目錄杜邦經典管理理論常見管理理論模型事故致因理論蝴蝶結模型(BowTie)HSE管理體系相關理論事故調查常用模型事故因果連鎖理論模型瑞士奶酪模型PART1海因里希法則冰山理論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常見管理理論模型 重傷亡事故 輕傷害事故 未遂事件 事故隱患1000130029海因里希法則海因里希法則是美國著名安全工程師海因里希(Herbert William Heinrich)提出的1:29:300法則,是經過統計事故的數量得到的比例關系。1 重傷、死亡或重大事故 29 輕傷 300 未遂事故1293003000 3000 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海因里希法則p 對
2、傷亡者的治療、賠償p 對損壞設備的修理、更換p應急的費用p事故調查的花費p替換傷亡者的花費p加班工資p時間損失的報酬p停產的費用p保險費用的增加p清理現場的費用p員工士氣低落p商業和信譽損失p政府的罰款p 事故直接經濟損失事故間接經濟損失8-111冰山理論露出水面的冰山頂傷害的直接成本n醫療費用n工資補賠n索賠冰山的主體傷害的間接費用n設備和產品的損壞n產量和質量的損失n工藝中斷、單耗增減n人員替代、加班n訴訟n客戶關系和公眾形象的損壞死亡損工傷害醫療處理 急救事件 不安全行為不安全狀況隱藏成本是直接成本的8-11倍!需要關注冰山主體部分!冰山理論友情、愛情、性親密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資源所有
3、性、財產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職位保障、家庭安全呼吸、水、食物、性、睡眠、生理平衡安全需求歸屬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生理需求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對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道德、創造力、自覺性、問題解決能力、公正度、接受現實能力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PART2布萊德利曲線金字塔理論行為安全管理杜邦經典管理理論管理層承諾受雇的條件害怕/紀律規則/程序監督控制,強調,和目標重視所有人培訓個人知識,承諾,和標準 內在化個人價值關注自我實踐,習慣個人得到承認幫助別人遵守留心他人團隊貢獻關注他人集體榮譽 依賴 獨立本能依靠人的本能以服從為目標將職責委派給安全經理缺少管理層參與自然本能 嚴格監督自主管理團隊管理 傷
4、害率 互助布萊德利杜邦安全文化曲線布萊德利曲線傷害率法治監督自我管理團隊文化 管理承諾 雇傭條件 紀律約束 規則程序 監督控制 個人承諾 個人價值自主管理自我保護能力 和習慣自我約束幫助別人遵守留心他人團隊貢獻關注他人集體榮譽時間自然本能依賴人的本能以順從為目標主要仰仗安全管理人員管理層參與欠缺布萊德利曲線布萊德利杜邦安全文化曲線操作工滑了一下,摔倒在地,頭撞到泵上,死亡操作工滑了一下,摔倒在地,腿摔斷了操作工滑了一下,扭傷腳操作工滑了一下,但沒摔倒泵旁邊泄漏的潤滑油未及時清理 Incidents 金字塔理論與不安全行為有關的因素傷害比率人員反應14%個人防護裝備 12%人員位置/姿勢 30%
5、工具和設備28%工作環境與秩序 12%可以看出:導致工傷和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員的不安全行為。行為安全管理PART3博德事故因果連鎖理論損失起因模型事故因果連鎖理論模型海因里希多米諾骨牌模型亞當斯連鎖理論北川徹三連鎖理論從第1個骨牌倒下開始就拉開了事故發生的序幕遺傳與社會環境 點 不傷 亡 故 事 安 全 行 為 缺 的 人 與 狀 態H.W.Heinrich 海因里希1931年 工業事故預防海因里希多米諾骨牌模型n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連鎖的基礎上,博德提出了反映現代安全觀點的事故因果連鎖。n博德認為,盡管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是導致事故的重要原因。事故的產生是由于個人的原因:缺乏知識、技
6、能,工作態度不端正,身體和精神方面的問題等。n而其根本原因是管理失誤:對人的管理和對物的管理。管理失誤個人原因不安全行為及狀態事故傷亡博德事故因果連鎖博德事故因果連鎖理論缺 乏 控 制根 本 原 因直 接 原 因事 故損 失Frank Bird 博德1970年 損失起因模型博德損失起因模型直接起因不安全行為或不安全狀態引發事故事故接觸危險能源或物質損失人、環境、財產、生產、聲譽等事故調查與根源分析系統原因程序不妥或未被遵守缺乏控制 管理系統的缺陷損失起因和事故調查模型博德損失起因模型管理體制管理失誤現場失誤事故傷害或損壞目 標組 織機 能領導者在下述范圍決策錯誤或沒做決定政 策目 標權 威責
7、任職 責注意范圍權限授予安技人員在下述范圍管理失誤或疏忽行 為責 任權 威規 則指 導主動性積極性業務活動不安全行為不安全狀態傷亡事故損壞事故無傷害事故對人對物亞當斯事故因果連鎖理論基本原因間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傷害技術的原因學校教育的原因教育的原因社會的原因身體的原因不安全行為歷史的原因精神的原因不安全狀態管理的原因北川徹三事故因果連鎖理論PART4事故致因模型瑞士奶酪模型瑞士奶酪模型事故因果關系圖危險源意外傷害顯性失效設立保護、控制屏障,即:預防事故發生的硬件或管理程序James Reason 瑞士奶酪模型 1990年 Human error隱形失效瑞士奶酪模型具有隱患的決策隱蔽性失誤事因頻
8、繁失誤包括不安全操作控制與系統保護高層l決策人員中級管理人員,設計人員,計劃人員等中級管理一線操作人員,維修人員,司機等隨意順序 事故事故發生機會的有限窗口當地事故起因技術性失誤典型狀況環境狀況等涉及到人事故因果關系圖設備缺陷工作環境管理制度個人行為意外事故發生事故致因模型根據瑞士奶酪模型改編 設備缺陷管理制度個人行為零意外事故發生良好的工作環境能避免意外事故發生 良好的管理制度能避免意外事故發生 良好的人體工學設計和良好的個人行為能避免意外事故發生 良好的工地管理能避免意外事故發生工作環境如何避免意外事故發生?事故致因模型根據瑞士奶酪模型改編 PART5人因失誤屏障蝴蝶結模型(BowTie)
9、蝴蝶結模型(BowTie)人因失誤類型政策活動程序標準管理系統危險威脅升級因素升級因素主動屏障主動屏障主動屏障主動屏障干擾因素屏障升級因素屏障被動屏障被動屏障被動屏障被動屏障后果后果頂上事件威脅蝴蝶結模型(BowTie)威脅控制屏障恢復屏障后果后果后果危害因素分析-蝴蝶結模型事件/事故危險因素蝴蝶結模型(BowTie)后果1 后果2 后果3 后果 后果n隱患1隱患2隱患3隱患隱患n控制屏障補救屏障頂上事件 危險源簡圖BowTie模型蝴蝶結模型(BowTie)組織屏障制度屏障始發事件重大事件個人失誤包括知識/技能欠缺經驗不足管理屏障個人屏障組織的潛在不足 包括程序編寫低劣工作過程屏障失效/不存在
10、管理不善“縱深防御模式”(工作環境)(工作過程)人因失誤屏障模式LowHighLowHighKnowledge-Based Error(知識型失誤)十分之一的失誤率千分之一的失誤率Rule-Based Error(規則型失誤)百分之一的失誤率Skill-Based Error(技能型失誤)關注度熟悉度人因失誤類型能量轉移致因理論PART6安德森模型事故致因理論事故因果論瑟利模型綜合原因論軌跡交叉理論A1A1A2A2A3A3A4A4事故事故ABECD事故多因致果型連鎖型事故因果論N人、機和環境迫近的危險危險構成無危險對危險的構成有警告嗎?感覺到了這警告嗎?感覺認識到了這警告嗎?知道如何避免危險嗎
11、?決定要采取行動嗎?能夠避免嗎?認識行為響應YYYYYYNNNNNNYY傷害或損害無傷害對危險的顯現有警告嗎?感覺到了這警告嗎?認識到了這警告嗎?知道如何避免危險嗎?決定要采取行動嗎?能夠避免嗎?感覺認識行為響應危險輸出YYYYNNNNN瑟利模型為何使人遇到危險企業:目標、策略社會:市場、法律工作過程客觀的危險系統良好1.過程是可控制的嗎?2.過程是可觀察的嗎?3.察覺是可能的嗎?4.對信息的理智處理是可能的嗎?5.系統產生行為波動嗎?6.系統對行為波動給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嗎?7.能把系統修改成另一個更安全的等價系統嗎?8.屬于人的決策范圍嗎?Y=是N=否YNYYYYYYYNNNNNN瑟利模型
12、安德森模型管理失誤個人原因、環境原因不安全行為不安全狀態能量或危險物質意外釋放事故基本原因間接原因直接原因能量轉移致因理論不安全狀態不安全行為起因物致害物人事故現場安全管理缺陷物的原因人的原因接 觸 傷 害物(包括環境)人(包括肇事人和受害人)本質原因間接原因直接原因軌跡交叉理論模型社會因素安全缺陷不安全狀態起因物致害物不安全行為肇事人受害人基礎原因間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經過物的原因人的原因事故接觸安全管理方面的缺陷:本質原因軌跡交叉理論模型文化學校教育經濟民族習慣法律社會歷史管理缺陷不安全狀態不安全行為起因物肇事人社 會 因 素物質物體能量加害物受害人自己他人事故現象社會因素管理因素事故損失偶
13、然事件觸發生產中的危險因素(事故隱患)基礎原因間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過程事故現象(物的環境因素)(人的原因)綜合原因論事故模型PART7控制措施防護層次理論HSE管理體系相關理論HSE管理體系系統圖PDCA循環圖危害辨識與風險評估應急管理與響應工作場所管理生產用具管理生產管理職業健康系統監測與糾正預防安全健康環境理念與方針組織保障管理能力要求與培訓行為管理環境保護事故/事件管理HSE管理體系系統圖策劃檢查執行糾正PDCA規定的水平持續改進糾正措施糾正預防措施PDCADCAPDCA循環圖Step 01 消除:消除工作中的危險源Step 02 替代:用其它低危險源的材料、設備等替代高危險源的材料、設
14、備Step 03 削減:削減作業活動量和活動范圍,減少員工在風險下的暴露時間Step 04 隔離:用距離/屏障/護欄防止員工接觸危險源Step 05 程序:用規定降低風險Step 06 PPE:個人防護裝備Step 07 警告:設置警告牌Step 08 觀察: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危險源事故效果控制措施防護層次理論消除替代削減隔離程序PPE警告控制措施防護層次理論PART85 Whys 模型事故調查常用模型魚骨圖魚骨圖案例細要因特性機器方法其他人材料小要因魚骨圖導向柱缺陷側圍碰劃傷較高其它環境人員機器方法精神不佳疲勞操作身體狀況差夾具故障開關失靈頂升故障定位不準定位面焊渣,不平焊鉗開口大地面缺陷架
15、臺較滑地面油污來料不合格隱形傷裝箱,盛具造成運輸造成地面不平叉車技能操作技能裝配不到位人員配合人員結構操作不熟責任心不強設備銅墊松動不平氣壓不穩盛具破損隔板變形支撐變形設計缺陷裸露在外人為因素操作馬虎野蠻操作物料魚骨圖案例原因原因結果結果原因原因問題WhyWhy為什么為什么原因原因問題WhyWhy為什么為什么問題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因果關系可以通過右側模型,正常情況下前因后果,由原因導致結果。5 Whys 模型7070個最新理論安全模型分享個最新理論安全模型分享中南吳超前 言 模型有很多種類,如數學模型、物理模型、理論模型、仿真模型等,而模型方法已成為人們認 識世界、改造世界,使研究
16、方法形式化、定量化、科學化的一種主要思考工具和手段。科學模 型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物質形式的,一類是理論形式的。前者即實物模型,它成為人們觀察、實驗的直接對象,比較直觀;后者屬于思維形式,它是客體的一種抽象化、理論化的形態,一 般需要配上文字加以說明才比較清楚。在安全科學領域,安全模型的種類也很多,安全模型可分為實體安全模型和理論安全模型,這 里只給出理論安全模型。理論安全模型通常可以表達一個系統的安全機理、機制、模式等,從 科學原理層面來理解,理論安全模型是安全科學原理的核心內容。安全科學屬于典型的交叉綜合學科和復雜性科學,無論從哪個視角劃分的研究對象都具有復雜 性特點,并最終回歸到系統問題。
17、對于一個難于直接著手研究的復雜客體,怎樣著手研究,能 不能順利地進行研究,其重要方法之一是針對所要研究的系統安全問題構建出一個合適的理論 安全模型。迄今,安全科學領域的理論安全模型已經很多,但由于安全系統的復雜性和多樣性,現有的理 論安全模型遠遠不能滿足實際的需要,而且由于社會技術系統的不斷演變和發展,新的復雜系 統和新問題不斷涌現。因此,理論安全模型不僅需要不斷更新,而且需要不斷拓展和構建新的 理論安全模型。正是洞察到這一發展需求,本課題組近幾年積極地投入到理論安全模型的創建 研究中,并取得比較豐碩的研究成果,下面的理論安全模型是其中的一部分。如上述,理論安全模型是某一系統的安全要素及其作用
18、機制的抽象表達,一般需要配上文字加 以說明才比較清楚。因此,建議感興趣的讀者參閱相關的文獻或專著,以便于更好理解這些安 全模型的內涵。人 群機 群人的安全、健康、舒適、高效微 匹人本 配身 的 學 科對 人 直 接 防 護 的 學 科安 全 生 命 科 學 原 理對 人 直 接 作 用 的 學 科安 全 經 濟 安 全 教 育 安 全 文 化 安全法規安全管理 安全組織 等等安 全 社 會 科 學 原 理對 人 間 接 作 用 的 學 科安全社會結構 安全監察安全促進 等等等等安全檢測 安全設計 風險評價 事故預測 可靠性分析環境工程 等等對 人 間 接 防 護 的 學 科外 圍 防 護 與
19、應 急 的 學 科安 全 技 術 科 學 原 理安 全 自 然 科 學 原 理中 匹 配安 全 系 統 科 學 原 理安 全 人 性 安 全 心 理 安 全 生 理 安全倫理安全行為 安全技能 等等醫 學、健 康、政、德、文、史、哲、外、等數、理、化、力、電、計 算 機 等與 人 的 安 全 交 叉 的 眾 多 學 科與 機 的 安 全 交 叉 的 眾 多 學 科宏匹配宏系統中系統微系統信息關聯 無處不在直接程度直接程度機械安全 電氣安全 防火防爆 通風與空調安全 壓力容器安全 職業衛生 個體防護行業安全 保險體系防災減災 應急管理 等等來源:吳超,黃浪,賈楠,王秉.廣義安全模型構建研究J.科
20、技管理研究,2018,38(1):250-255.廣義安全模型來源:歐陽秋梅,吳超.安全觀的塑造機理及其方法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6,12(09):14-19.安全觀分類模型來源:歐陽秋梅,吳超.安全觀的塑造機理及其方法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6,12(09):14-19.安全觀塑造模型安 全 人 性安 全 外 顯 心 理人安 全活 動行 為待 人 安 全 行為 處 事 安 全行 為 接 物 安 全 行 為安 全 預 測 行為 安 全 決 策行 為 安 全 執行 行 為個 體 安 全 行 為 組 織 安 全 行 為正 常 后 果未 遂 后 果異 常 后 果發揚 為主防
21、控 為主 安 全提升 安全 感預防 傷害 損失34組 織 安 全 文 化根 源 原 因內 隱 安 全 行 為外 顯 安 全 行 為安 全 行 為 后 果處 置 方 式安 全 信 息 認 知 反 饋根 源 原 因直 接 原 因行 為 原 因 分 類成 敗 結 果處 置 方 式 及 安 全 管 理 目 的自組織系統他 組 織 系 統 因 素間 接 原 因安 全 觀 念安 全 意 識安 全 知 識 安 全 意 愿 個體安全文化管 理 目 的5安 全 技 能12來源:吳超,王秉.行為安全管理元模型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8,14(2):5-11.BBS-3M行為安全管理元模型來源:王銀峰,
22、吳超,黃銳,楊雅雯.安全人性學視域下的個體安全行為模型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8,28(09):1-6.安全人性學視域下的個體安全行為模型來源:王銀峰,吳超,黃銳,楊雅雯.安全人性學視域下的個體安全行為模型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8,28(09):1-6.基于模型的個體不安全行為過程模型來源:施波,王秉,吳超.企業安全文化認同機理及其影響因素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6):195-200.企業安全文化認同機理模型累積性與時代性嚴肅性與活潑性“硬件”性與“軟件”性變異性與穩定性目標性與創塑性系統性與獨特性個體性與群體性滯后性與長期性元素(內容)特點創造(建設)特點核心特
23、點 自然性與普遍性 人本性 與實踐性作用特點來源:王秉,吳超 著.安全文化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8.1安全文化特點的三角形模型滿 足 安 全 需 要 的 功 能規 范 與 調 控 功 能導向與認同功能情感與凝聚功能認 知 與 教 育 功 能融合與守望功能 輻射與增譽功能 激 發 與 躍 遷 功 能來源:王秉,吳超 著.安全文化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8.1安全文化功能的人形結構模型家庭安全文化企業安全文化學校安全文化行業安全文化民族安全文化國家安全文化空間維內容維物質安全文化行為安全文化制度安全文化精神安全文化高雅安全文化通俗安全文化時 間 維古代 安全文化中世紀 安全文
24、化近代 安全文化現代 安全文化傳統 安全文化現代 安全文化功能性質維先進安全文化落后安全文化主流安全文化亞安全文化事前安全文化事中安全文化事后安全文化事故維貧乏型 安全文化趨人型 安全文化趨物型 安全文化中立型 安全文化理想型 安全文化本 安 維城市安全文化社區安全文化情感安全文化來源:王秉,吳超 著.安全文化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8.1安全文化的六維分類體系模型安 全 教 育 對策安 全 法 治 對策認知、傳承、發展、創新安全文化 促進精神、情感與行為安全文化形成影響安全教育模式與內容 提升安全教育效果安 全 技 術 對策指導安全法治對策建立 促進安全法治對策有效落實保障安全文化
25、切實落地 促進制度與行為安全文化形成指導安全技術對策建立 促進安全技術對策有效落實保障安全文化切實落地 促進物質安全文化形成其 他 內 部 因 素協同促進協同促進協同促進領導安全素質成員安全素質組織類型發展階段外來安全文化與安全管理思想其 他 外 部 因 素其其他他外內部部因因素素組織安全發展活力現代組織安全管理架構保持構建統 一 協 同 的 共 生 關 系外部安全監督檢查形成人 安物 安組織核心安全能力建設組織安全發展的基礎與動力組織其他配套安全能力建設促進促進協同促進融合融合融合融合精 神 安 全 文化制 度 安 全 文化行 為 安 全 文化物 質 安 全 文化安 全 文 化 對策情感安全
26、文化情感安全文化情感安全文化情感安全文化推動與保障組織安全戰略目標實現來源:王秉,吳超 著.安全文化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8.13E+C”廣義安全管理模型I 誰 宣教者分析III 通過什么渠道 媒介分析IV 給誰 受眾分析V 取得什么效果 效果分析3.在什么安全狀況下?4.為了什么安全目的?5.受眾有什么需要、特點等?6.可以采用的媒介有哪些?7.媒介的宣教范圍有多大?8.受眾最喜歡和最易受哪種媒介的影響?9.受眾的切身利益是什么?10.受眾對待宣教的態度如何?11.受眾處于何種環境之中?12.受眾接受宣教的能力和水平如何?13.如何調查、測量宣教效果?1.宣教者的形象和受信任程度
27、如何?2.如何建立宣教組織(或機構)?II 采用何種安全文化符號說什么 內容(所指)分析采用什么形式 形式(意指)分析安全文 植 化基因入來源:王秉,吳超.安全文化宣教機理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6,12(6):9-14.安全文化宣教的“5-13”模型安 全 文 化 符 號 信息受眾感知覺受眾的非期待 視野受眾的期待 視野受 眾認知與 記憶自我安全承諾組織安全狀態 改變信 息 輸 入進入進入認 知 內 化反 應 輸 出心理驅動轉化主動強制信息反饋注意力資源長時間記憶心理效應受眾需求、興趣受眾行為反應承 諾 輸 出初識階段情感階段意向階段行為階段組織層面受眾個體層面組織層面來源:王秉
28、,吳超 著.安全文化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8.1受眾處理安全文化符號信息的過程模型準 備 階 段(“顯”)感 知 階 段(“知”)磨 合 階 段(“信”)轉 化 階 段(“行”)升 華 階 段(“習”)組 織 安 全 文化 落 地 效 果評 估反 饋 改 善組 織 安 全 文 化 落 地 的 主 體 操 作 過 程梳 理 整合 理 念表 達理 念 宣教 理 念滲 透制 度 完善 制 度執 行監 督 檢查 行 為干 預重 復 強化 持 續改 進落 地 組 織 安 全 文化 過 程體 系設 計落地 任務來源:王秉,吳超 著.安全文化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8.1組織安全文化落
29、地的操作過程模型安全為了誰為了自己(自我需要)為了家人(家人需要)為了他人(他人需要)要我安全次主“被愛”的需要的刺激我要安全(安全責任)我會安全(自主保安)安全 知識安全 技能學習掌握成功避免或 應對傷害判斷 反應驅動保障保障采 取 穩 妥 措施愛自己愛家人愛他人次主“愛”的需要的表現過渡過渡轉化轉化安全意識安全意愿安全行為對應對應對應安全 選擇出現對應來源:王秉,吳超.情感性組織安全文化的作用機理及建設方法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6,26(3):8-14.愛與被愛需要作用下的人的安全選擇行為模型安 全 教 育 受 教 者安 全 教 育 施 教 者安 全 信 息信 息 感 知信 息
30、認 知環 境(E)信 息 提 取信 息 傳 播信 噪HOW1HOW2WHO1 WHO2WHY WHERE WHAT WHENHOW MUCH安 全 教 育 設 計 (D)安 全 教 育 實 施 (I)安 全 教 育 評 估 (A)信 息 交 流遵循原則 明確目的 設 計 體 系施教者評估 受教者評估 第 三 方 評 估宣 傳 動 員 收 集 整 理 評 定 結 果總 結 評 估 結 論 分 析 診 斷 問 題 評 估 本 次 評 估 反 饋 信 息反 饋反 饋發 展準 備 工 作評 估 實 施結 果 處 理宏 觀 設 計中 觀 設 計課 程 內 容 體 系課 程 內 容 順 序授 課 形 式
31、安 排課 程 總 結學 習 計 劃動 機 激 發 器內 容 類 比課 程 順 序微 觀 設 計課 后 綜 合課 后 總 結認 知 激 發 器知 識 聯 結 器信信信息息息載通刺反饋體道激動 作 響 應信 息 組 織信 息 處 置傳 播來源:高開欣,吳超,王秉.基于信息傳播的安全教育通用模型構建研究J.情報雜志,2017,36(12):132-137.安全教育的DIA通用模型基于角色扮演的TTAE(Trainer-Trainee-Assessor-Environment)安全教育 信息認知模型來源:黃知恩,吳超,李明.基于角色扮演的TTAE安全教育模式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8,28(1
32、2):116-121.基于角色扮演的TTAE(Trainer-Trainee-Assessor-Environment)安全教育 信息認知模型來源:黃知恩,吳超,李明.基于角色扮演的TTAE安全教育模式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8,28(12):116-121.來源:黃璽,吳超.安全態度的轉變過程及方法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8,28(06):55-60.安全態度形成機制模型安全安全態態 度度轉變轉變來源:黃璽,吳超.安全態度的轉變過程及方法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8,28(06):55-60.安全態度轉變的外部作用模型來源:雷雨,吳超.安全數據素養的作用機制及其促進研究
33、J/OL.情報雜志:1-72019-08-09.http:/:80/rwt/CNKI/http/NNYHGLUDN3WXTLUPMW4A/kcms/detail/61.1167.G3.2 0190710.0939.008.html.安全數據素養的能力要求和累積效應模型來源:雷雨,吳超.安全數據素養的作用機制及其促進研究J/OL.情報雜志:1-72019-08-09.http:/:80/rwt/CNKI/http/NNYHGLUDN3WXTLUPMW4A/kcms/detail/61.1167.G3.2 0190710.0939.008.html.安全數據素養的作用機制模型通過分析能量流系統各因
34、素之間能量的轉換及流動過程,得到4種能量 流致災模式:能量串發型、能量發散型、能量集中型、能量混合型。來源:黃浪,吳超,楊冕,等.基于能量流系統的事故致因與預防模型構建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6,12(7):53-59.基于能量流系統的事故致因概念模型致災物 S(t,v)能量耦合、潛在、聚集能量觸發人-物-環境-管理的原因能量串發型能量發散型能量釋放SR(t,v)屏蔽是否有效(Ek)是工程防護是否有效(Ep)能量轉播個體防護是否有效(Eg)是否超過抗損能力(e)人員傷亡、設備損壞、環 境破壞是是能量作用于承災物系統安全能量聚集型能量混合型異常能量探測、自動報警 應 急 措 施 是 否
35、有 效 Er否否否否是是基基于于 能能 量量 流流 系系 統統 的的 事事 故故 預預 防防 概概 念念 模模 型型,.J.中國 來 安 源 全 :生 黃 產 浪科 吳學 超技術 楊冕等基 于 能 量 流 系 統 的 事 故 致 因 與 預 防 模 型 構 建,2016,12(7):53-59.安全信息流偏差(安全信息缺失)安全信息力F失控微觀層面的安全信息力失控中觀層面的安全信息力失控不安全行為事故(事件)宏觀層面的安全信息力失控微觀層面的安全信息流偏差中觀層面的安全信息流偏差宏觀層面的安全信息流偏差微觀層面的不安全行為中觀層面的不安全行為宏觀層面的不安全行為人 信息管理機環境資源來源:黃浪
36、(導師:吳超).理論安全模型的構建原理與新模型的創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8.基于安全信息流的事故致因的概念模型22 信道CC1SRI2CIS33 信噪NNss4Is5認知 信 息Iu6A7動 作 結 果R真失真信 源11級失誤信源 載體22級感失解知 信33級 息失控響失效應 44級動55級 作44 信饋FF11 (新認知過程)11 信源SS11SStt 11SStt2233 信宿HH11SStt 33SStt 44SStt 55SStt 66自 它 系 系 統 統它 自 系 系 統 統動態過程動態過程來源:吳超.安全信息認知通用模型構建及其啟示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7,13
37、(3):5-11.安全信息認知通用模型1 信源信源S12 信道信道C3 信宿信宿H11真真信信 源源SRI2CIS3 信噪信噪Ns4Is5Iu6A7R信信源源 載載體體2級級感感失解失解認認失控失控知知 知知 信信3級級信信4級級 息息息息響響失失效效動動應應 作作 動動5級級結結作作果果4 信信饋饋F1(新認知過程)St 1St2St 3St 4St 5St 6自它系系統統動態過程1失真失真2失失誤誤3451級級 1 真實性2對稱性3準確性4有效性5目的性光 宿人 環 而或功 與安全信息降噪 技術等安全認知心理學、安全教育心理學等安全人機學、安全人工 智能、安全控制學等安全信源傳真學、安 全
38、信源表達技術等人對組、電 信信織 事聲 能的 宿、熱 感間 感制 物色 知接 知因人 因 而 時 異 因因 智 因 腦因正負機成度、味 信因 產現素 生地因等而等等 象形 息影情異異失、等:響等敗安全模糊化安全可感知(可視、透明、真實)安全可知化安全可能化信息層事件層要素層方向層思想層安全 三可 思維 三化 發展模式來源:吳超.安全信息認知通用模型構建及其啟示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7,13(3):5-11.安全信息認知通用模型的拓展模型一級安全信息學原理下的二級安全信息學原理體系模型來源:羅通元,吳超.安全信息學原理的體系構建J.科技導報,2018,36(12):76-85.安全信息
39、學原理的“蜂巢”結構模型來源:羅通元,吳超.安全信息學原理的體系構建J.科技導報,2018,36(12):76-85.信源SI信道C信宿HI信饋FI有 源 信 源SIA無 源 信 源SIP偽信源SIF信載 體CIS信載 體CIC載 體CIHS外信信 道CIECIIIS知 覺 安 全 信 息IP認 知 安 全 信 息IU響 應 動 作正 確 行 為錯誤S1真信源SIT2356891112134 信噪N17 信噪N2失真源 失真 道 失真部 失真 宿內 失真 部信道感覺失解 安全 信 息失效 行為循環認知10傷害事故的安全信息認知模型來源:羅通元,吳超.傷害事故安全信息認知建模與機理研究J.中國安
40、全生產科學技術,2018,14(06):154-159.客觀風險組織風險告知短期記憶長期記憶(安全知識)選擇、比較、判斷安全預測與 決策基于技能的 不安全行為安全信息獲取安全信息分析安全信息利用基于規則的 不安全行為基于知識的 不安全行為自身因素的影響 組織因素的影響自身風險感知安全信息反饋人的安全信息處理模型來源:黃浪(導師:吳超).理論安全模型的構建原理與新模型的創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8.上級組織告知下級組織告知自身分析獲取組織安全信息獲取組織安全信息分析組織安全預測與決策安全理念、安全資源、安 全技術等因素的影響安全制度制定 安全管理實施 安全教育培訓 安全投入落實 等等安全信
41、息上報、反饋安全法律法規、安全方針 政策等因素的影響安全信息下達、反饋安全信息利用反饋組織安全信息處理模型來源:黃浪(導師:吳超).理論安全模型的構建原理與新模型的創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8.安 全 信 息 獲 取安 全 信 息 分 析安 全 信 息 利 用人 的 不 安 全 行 為事 故(事 件)危 險 釋 放危 險 出 現基 于 技 能 的 不 安 全 行 為 基 于 規 則 的 不 安 全 行 為 基 于 知 識 的 不 安 全 行 為 等 等安全知識 安全經驗 安全技能 等 等風險感知 安全心理 安全生理 等 等安 全 信 息 獲 取安 全 信 息 分 析安 全 信 息 利 用
42、內 部 組 織 的 不 安 全 行 為安 全 信 息 獲 取安 全 信 息 分 析安 全 信 息 利 用外 部 組 織 的 不 安 全 行 為安 全 信 息 獲 取安 全 信 息 分 析安 全 信 息 利 用政 府 層 面 的 不 安 全 行 為安全法律 法規缺陷 安全政策 方針缺陷 安全統籌 監管缺陷 等 等安全法律法規 制定 安 全 政 策 制 定 安 全 方 針 制 定 等 等安全評價 安全規劃 安全設計 等 等安全評 價缺陷 安全規 劃缺陷 安全設 計缺陷 等 等安 全管理缺陷 安 全培訓不足 安 全投入不足 等 等安全管理 安全培訓 安全投入 等 等安全理念 安全資源 安全技術 等
43、等內 部 組 織人外 部 組 織政 府系統固有 危 險基于技能的行為 基于規則的行為 基 于 知 識 的 行 為安全理念 安全資源 安全技術 等 等安全理念 安全資源 安全技術 等 等社 會 安 全 狀 況 社 會 經 濟 關 系法 律 法 規 信 息 內 部 組 織 信 息法 律 法 規 信 息 外 部 組 織 信 息 組 織 內 部 安 全 狀 況安 全 信 息 獲 取安 全 信 息 分 析安 全 信 息 利 用監 管 機 構 的 不 安 全 行 為安全標準 規范缺陷 安全審批 審核缺陷 安全監管 監察缺陷 等 等安 全標準制定 安 全規范制定 安 全 監 管 等 等監 管 審 批 機 構
44、安全理念 安全資源 安全技術 等 等法律 法規 信息 轄區 安 全 狀 況工 作 報 告、事 故 報 告 等法 律 法 規、安 全 方 針、監 督 管 理 等安 全 評 價、規 劃 等 咨 詢 服 務工 作 報 告、事 故 報 告 等行 為風 險 信 息所 需 的 評 價、規 劃 等 基 本 信 息安 全 監 管 監 察、行 政 審 批 等現 場 安 全 信 息安 全 管 理、培 訓 等 工 作 指 令、任 務 等微 觀 層 面中 觀 層 面 宏 觀 層 面 .D.長 沙:中 來 南 源 大 :學 黃,浪(導 師:吳 超)理 論 安 全 模 型 的 構 建 原 理 與 新 模 型 的 創 研
45、究2018.安安全全 信信 息息 流流 事事 故故 致致 因因 分分 析析IFAM模模 型型恢復優化維持應對系統安 全韌性事前的系統安全容 量、脆弱性等分析事后增強系統的自 適應與自組織能力積累事故風險應對 與消除經驗的能力恢復系統正常狀 態、功能的能力承受吸收重建系統安全韌性的日 常維持與調整能力提高事后安保與重建 工作能力事中應急、響應與 與救援能力系統的監測、檢測 與預警預報能力系統安全韌性內涵模型來源:黃浪,吳超,王秉.系統安全韌性的塑造與評估建模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6,12(12):15-21.管理子系統韌性承受能力物質流韌性能量流韌性信息流韌性關聯關系表征元 素 或 子
46、系 統組織成員子系統韌性物質技術子系統韌性外部環境系統韌性安全韌性功能優化能力恢復能力 吸收能力系統安全韌性系統安全韌性塑造體系概念模型來源:黃浪,吳超,王秉.系統安全韌性的塑造與評估建模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6,12(12):15-21.管 理 子 系 統物 質 技 術 系統組 織 成 員 系統系統安全 韌性風險沖擊與擾動傷亡損害造成吸收擾動承受力減輕恢復力減輕恢復韌性物質流信息流能量流外部環境減輕優化系統安全韌性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內部環境系統安全韌性塑造體系作用模型來源:黃浪,吳超,王秉.系統安全韌性的塑造與評估建模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6,12(12
47、):15-21.涉事人涉事物組 織環 境事事件故社 會公 眾社 會環 境圖注:層面:現象層(涉事內子系統)層面:本質層(涉事外子系統)灰箱事故信息傳遞發生關系 組織環境 =領導風格,人事關系,安全信息,溝通效率,安全科技,組織管理,安全文化,社會環境 =貧富差距,信息網絡,經濟水平,文教風俗,國家行動,政治力量,道德法紀,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信息 不 對 稱信 息 不 對稱信 息 不 對 稱復雜安全系統的不對稱信息模型來源:楊冕(導師:吳超).基于安全技術與安全管理反思的安全學理論體系構建D.長沙:中南大學,2017.知覺處理器行動結果 短期 安全記憶長期 安全記
48、憶工作 安全記憶安 全 信 息 刺激內部安全 信息刺激外部安全 信息刺激思維處理器 安全預測 安全決策行動處理器安全執行所在系統安 全狀態變化安全信宿處理安全信息的主體過程安全信息反饋能力型和規約型影響因素循環反饋安全信息處理的“3-3-1”通用模型來源:王秉,吳超,黃浪.基于安全信息處理與事件鏈原理的系統安全行為模型J.情報雜志,2017,36(9):119-126.個體人 安全 執行A1安全績效下降 G1N11N13個體人個體人 安全 Y11 安全 預測決策F1D1Y12Y13安全績效不變或升高 S1刺激 內 部 安 全 I1信息刺激安全 外部安全 信息 信息刺激思維處理器行動處理器知C1
49、視覺覺 聽覺處觸覺理 器 嗅覺感知 差錯能力型和規約型 影響因素 B1安全管理缺陷 G2N21N23組織人組織人安全 Y21 安全 預測決策F2D2Y22Y23 安全管理完善 S2I2刺激 內 部 安 全 信息刺激安全 外部安全 信息 信息刺激思維處理器行動處理器組織人 安全 執行A2知C2監測覺 觀察處檢查理 器 溝通感知 差錯能力型和規約型影響因素B2前提T1T2M1M2個體人 安全 行為 失誤 模式W1(N1)組織人 安全 行為 失誤 模式W2(N1)饋培訓反防御 機制規章 文化安全行為失誤因果發展方向圖例:Y(Yes)=行為正確;N(No)=行為失誤安為失回性方安全行為失誤回溯性分析方
50、向1個體人層 面 機 理2組 織 人 層 面 機 理觸發器N22觸發事件N12結果事件他系統影響系 統技術安 全全 行行 為失 誤誤因溯果發 分展析方向 向基于安全信息處理與事件鏈原理的系統安全行為模型來源:王秉,吳超,黃浪.基于安全信息處理與事件鏈原理的系統安全行為模型J.情報雜志,2017,36(9):119-126.信息收集,安全行為失誤具體描述安全行為任務描述和情景分析 確定安全行為失誤機理確定安全行為失誤防控失效點 分析安全行為失誤影響因素還有其他 安全行為失誤否安全行為失誤分析綜合提出安全行為失誤防控對策 安全行為失誤防控效果評價是反 饋系統安全行為失誤分析及防控步驟模型來源:王秉
51、,吳超,黃浪.基于安全信息處理與事件鏈原理的系統安全行為模型J.情報雜志,2017,36(9):119-126.SISU被認識SIN 轉化SID 問 題 解 決否滿足實現是 行 為終 止激發SIM SISB 完成系統他系統影響反饋SIU的SIB過程安全信息需要(SIN)安全信息需求(SID)安全信息動機(SIM)安全信 息搜尋行為(SISB)安全信息利用行為(SISU)安全信息行為的元模型來源:王秉,吳超.安全信息行為研究論綱:基本概念、元模型及研究要旨、范式與框架J.情報理論與實 踐,2018,41(01):43-49.安 全 信 息 需求安 全 信 息 搜尋安 全 信 息 行 為 元模型安
52、 全 信 息 利用安全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信息定 定 定 定 定 義 義 義 義 義 1 2 3 4 5定 義11基本概念時空視角時間視角:人類進化/生命 周期視角的安 全信息行為空間視角:不同系統的安 全信息用戶的 安全信息行為多 學 科 視 角人類學社會學哲學情報學安全科學心理學行為科學方 法 視 角質性方法:扎根理論法 比較法 敘事法 行為研究量性方法:實驗法 統計學方法 建模方法 模擬法建構 理論驗證 理論基 于 安 全 信 息 行 為 的 系 統 安 全 行 為 管理研 究 要 旨研系統觀究 范式用戶觀安全信息行為的集成化研究框架模型來源:王秉,吳超.安全信息行為研究論綱:基本概念、元模
53、型及研究要旨、范式與框架J.情報理論與實 踐,2018,41(01):43-49.安信 息 Ib安 全 信 源 S安信 道 A安全信宿 的安全特性系統安全全 訊息Is全 篩選過程過程實際獲 得的安 全信息 IS安 全 預 測 所 需 的 安 全 信息I1N安全預測問題P1安 全 信 道 B If安全 訊息 Ik安全信宿 的安全特性解釋 過程Id安 全 信 道 C 安全 訊息Iy實際獲 得的安 全信息 IK安 全 決 策 所 需 的 安 全 信息I2N安全決策問題P2(安 安 安全預全 全 測訊息信 預 宿 測 者 )解釋安全信宿 的安全特性過程(安 安 安全決全 全 策訊息信 決 宿 策 者
54、)(安 安全 全信 執 宿 行 者 )解釋實際獲 得的安 全信息 IY安 全 執 行 所 需 的 安 全 信息I3N安全執行問題P3SB系 統 安 全 行 為()空 間安全 預測 信息安全 決策 信息內外環境影響SI系 統 安 全 信 息()空 間安全 訊息Ig安全信息 采集者噪音噪音噪音安全信息-安全行為(SI-SB)系統安全模型發出行為內外環境影響來源:王秉,吳超.安全信息安全行為(SI-SB)系統安全模型的構造與演繹J.情報雜志,2017,36(11):41-49+98.(個 安 體 全 安 能 全 力 信 缺 息 陷 力 的 偏 本 差 質)個 體 不 安 全 行 為安 全 信 息 流
55、 偏 差認 知 流 偏 差行 為 流 偏 差方向偏差大小偏差作用點偏差個體安全信息力F個體安全信息獲取力F1個 體 安 全 信個體安全信息力 F個體安全信息力與不安全行為的關系模型息 分 析 力F2個體安全信息利用力F3來源:黃浪,吳超,王秉.個體安全信息力的概念模型及其作用機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7,27(11):7-12.安全績效方向OF安 全 信 息 阻 力 方 向安全信息自身復雜特性O1正常安全信息流異常安全信息流AF1合 理 安 全 信 息 力區域滿足要求的安全信息力區域B個體信息認知偏差F2個體不安全行為12個人安全信息力作用機制模型來源:黃浪,吳超,王秉.個體安全信息力的
56、概念模型及其作用機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7,27(11):7-12.安全數據 質點數據力流數據場安全數據 安全數據空間信息關聯價值關聯安全大數據安全大數據場場景景(以人的行為為原點)可視化 可感化行為類型行為時間行為頻率行為過程行為地點行為主體碰撞、裂變、聚合中效中效應應安全信息意外釋放 安全信息不對稱 數據能量意外釋放行為致因宏宏 效效 應應關聯分析事故涌現新數據 新信息 新物質 新能量 新關聯 新價值微效微效應應認知流意識流 動作流作 業 流 時 間 流 反應流安全涌現失效有效安全空間數據場效應表達模型來源:歐陽秋梅,吳超.復雜安全系統數據場及其降維理論模型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
57、017,27(8):32-37安全數據質點集N1 (離散獨立無價值)數據 力安全數據流數據 場安全數據空間Qn (連續關聯有價值)信息關聯價值關聯N維有序數據組關聯度符合 判斷標準舍去N維有序數據集是M維局部 最大值點集映射 到N組不同維度的數 據 場維度向量多因素 關聯分析映射局部 數據場關聯度符合 判斷標準M維有序數據集 安全數據空間Qm(MN)(MN)舍去提取關聯分析M個安全薄弱點提取安全涌現采取安全 控制措施安全性大 于危險性事故涌現自自聚聚類類過過程程維維內內降降容容過過程程正交化否維維間間降降維維過過程程是否維維內內(間間)降降變過變過程程是 否基于數據場的安全系統降維理論模型來源
58、:歐陽秋梅,吳超.復雜安全系統數據場及其降維理論模型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7,27(8):32-37建立健全共享法規標準規范塑造良好的共享氛圍政府主導,多方參與資資源源擁擁有者有者建 立安全 數 據 庫建立資源共享 標準化制度確定資源需求需求獲取與識別需求資源搜索提取特選需求 數據集Cn相似度分析匹配度安全基礎數據庫事故案例數據庫安全模型數據庫 安全監管數據庫 安全應急數據庫 低共享思維 觀念轉變數據采集與 整合能力拒加數數絕強據據資數采結源據集構多化壟安元能斷全化力數 據 整 合 能 力制度 標 準 化 能 力 提出請求達成契約式共享明確使用目的基礎 建立安全大數據資源共享庫資源對接與
59、傳遞效果評估與反饋獲取資源達到目的否是人才培養激勵機制安安全全大大數數據據共共享享觀觀外外部部環環境境資資源保存者(平臺)源保存者(平臺)資資源需求者源需求者安 全 大 數據集安 全大數 據 技 術安 全大數 據 思 維安 全 大數 據 共 享 機 制高具體內容共享思維轉變安全大數據技術 應用與創新契約式共享安 全 大 數 據采 集 技 術安 全 大 數據預 處 理 技 術安安全全大大數數據據存挖儲掘技技術術安 全 大 數據可 視 化 技 術建立安全大數據技術庫安全大數據共享模型來源:歐陽秋梅,吳超.安全大數據共享影響因素分析及其模型構建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7,13(02):27-
60、32.公 公 公 公 公 公 共 共 共 共 共 共 安 安 安 安 安 安 全 全 全 全 全 全 基 案 模 規 監 應 礎 例 型 則 管 急 數 數 數 數 數 數 據 據 據 據 據 據 庫 庫 庫 庫 庫 庫關聯分析位 置關 系 結 構關 系 功 能關 系 行 為關 系 組 織關 系 行 為關 系 影響關系數聚組構多維共享數 聚解構條數據網 線 節 點 脈絡邏輯運行規律重構多維共享新數據新 信 息 新 物 質 新 能 量 新價值多維共享安全資源整合原理 安全數據核心原理數據關聯交叉原理 安全價值轉化原理安全科學導向原理公共 公 職 信 食 社 交 共 業 息 品 會 通 衛 健 安
61、 安 安 安 生 康 全 全 全 全人環 機系統 管塊數據 面數據條數據條數據塊 數 據 塊 數 據 塊數據狹義公共安全大數據集共享主要是非泄密的公共安全基礎數據集廣義公共安全大數據資源共享公共安全大數據思維公共安全大數據技術政府為主主體不限,包括政府、企業、組織、個體等多維共享 具具體體模式模式公共安全大數據集法 規 標準 規 范信 息 化 能 力政 府 主 導多 方 參 與共共享享流程流程共共享享機制機制公共安全大數據資源共享模型來源:歐陽秋梅,吳超.安全大數據共享影響因素分析及其模型構建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7,13(02):27-32.5w2hWhy信息不對稱Who多采集對象
62、使用主體決定WWhhaattW W h h e a r t e 無邊界多時空尺度 多專題尺 度 多來源對象數據框(場景)WWhheant以問題 為導向WHho wa t動靜態態采 采 采 采 采場 關聯 描集 集 集 集 集景述思 方 技 工 方數數路 法 術 具 式據據HoWwhmatuch數據量不在多堵、獨、漏、慢根本原因具體表現關聯程度串聯價值場景作用被動采集歷史數據實時數據 預測數據感知互聯存儲物聯化互聯化智能化采集者的自主思 考和辨識能力思維路徑過程路徑技術路徑安全生產大數據采集的通用模型來源:歐陽秋梅,吳超.安全生產大數據的5W2H采集法及其模式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
63、6,12(12):22-27.個 體 安 全 預 測F1事 故 發 生 或 擴 大 G1安 全 信 息N11N1 2N1 3 Y11個 體安 全 Y1 2決 策D1自 組 織預 測F2自 組 織 安 全 執 行A2安 全 自 控 存 在 缺 陷 G2安 全 S2安 全 Y2 1自 組 織安 全 Y2 2決 策D2N2 1安 全 他 控 存 在 漏 洞 G3安 全 S3他 組 織安 全 Y3 1預 測F3N3 11個 體 層 面 因 素2自 組 織 層 面 因 素直 接 原 因間 接 原 因 組 織 內 部 因 素3組他 織組 外織 部因 因素 素N3 2N3 3N2 2N2 3 他 組 織安
64、全 Y3 2決 策D3他 組 織 安 全 執 行A3 Y3 3Y2 3個 體 安 全 執 行A1 Y1 3行 為 失 誤 模 式(N1)行 為 失 誤 模 式(N2)行 為 失 誤 模 式(N3)個 體 必 要 安 全 信 息I1個 體 安 全 欺 騙C1M11M安 全 信 息自 組 織 必 要 安 全 信 息I2自 組 織 安 全 欺 騙C2M22M安 全 信 息他 組 織 必 要 安 全 信 息I3內 外 環 境 影 響他 組 織 安 全 欺 騙C1M33M圖 例:Y(Y e s)=行 為 正 確;N(N o)=行 為 失 誤;M=必 要 安 全 信 息 缺 失;M=必 要 安 全 信 息
65、 充分事 故 系 統(AS)不 安 全 物 態W安 全 S1FDA(安全預測安全決策安全執行)事故致因模型來源:王秉,吳超.安全信息視域下FDA事故致因模型的構造與演繹J.情報雜志,2018,37(04):120-127+146.安 全 信 源安(全 安 信 全宿 預 測安(全安 信全宿決策安(全安 信全宿執行安全 信號安 全 預 測 信號安 全 決 策 信號安 全 執 行 信號安 全 信 道安 全 信 道安全 信號安 全 信 道安全 信號安 安全 全消 信息 息安全 信息解釋 過程者)安 全 預 測 信息解釋 過程者)安 全 決 策 信息解釋 過程者)安 全 執 行 信息安全信宿 的知識結構
66、安全信宿 的知識結構安全信宿 的知識結構安 全 信 息載 體安 全 預 測 信 息載 體安 全 信 息載 體安 全 決 策 信 息載 體安 全 信 息載 體安 全 執 行 信 息載 體(真信源)篩選過程噪聲噪聲噪聲安全信息流動的一般模型來源:王秉,吳超.安全信息視域下FDA事故致因模型的構造與演繹J.情報雜志,2018,37(04):120-127+146.安 全 信 源安全 信號安全 信號安 全 信 道安 安全 全消 信息 息安全 信息解釋過程安全 信息(真信源)篩選過程知 識 結 構安 全 信 宿篩選不力,無法或未完整篩 選有效信息噪聲 作用與影響 故障要素與原因連接線 故障原因 安全信息
67、流動主體 安全信息不對稱主體“真信源安全信源”信息不對稱模型來源:王秉,吳超.安全信息視域下FDA事故致因模型的構造與演繹J.情報雜志,2018,37(04):120-127+146.安 全 信 源安全信號安全信號安 全 信 道安 安全 全消 信息 息安全信息解釋過程安全信息(真信源)篩選過程知 識 結 構安 全 信 宿 信道不暢 信道雜亂交叉,沖突碰撞 無法或未完整篩選有效信息 無法接收安全信息 無法正確理解安全信息 載體不夠明 顯、不易被 識別 擾動和阻礙噪聲 “安全信源安全信宿”信息不對稱模型來源:王秉,吳超.安全信息視域下FDA事故致因模型的構造與演繹J.情報雜志,2018,37(04
68、):120-127+146.安 全 信 源安 全 信 宿 k安 全 信 宿 n安全 信號安全 信號安全 信號安全 信號安 全 信 道安 全 信 道安 全 信 道安 安全 全消 信息 息安全 信息解釋安全過程信息解釋安全過程信息解釋安全過程信息安全信宿1 的知識結構安全信宿k 的知識結構安全信宿n 的知識結構(真信源)篩選過程無法接收安全信息無法正確理解安全信息信道不暢信道雜亂交叉、沖突碰撞載體不夠明 顯、不易被識別擾動和阻礙安 全 信 宿 1噪聲噪聲噪聲“安全信宿安全信宿”信息不對稱模型來源:王秉,吳超.安全信息視域下FDA事故致因模型的構造與演繹J.情報雜志,2018,37(04):120-
69、127+146.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載體演繹(承災物、避災物、減災物)固態氣態演繹耦合液態表征聚集形成聚集耦合傳輸轉換耗散機械能熱能化學能電能輻射 能,等能 量 轉 換事故 效應形 成表 征光聲速波溫,等表 征輻射轉化傳播干涉耗散體態損傷作用力度破壞強度標識導向觀測警戒調控正作用表征負作用輸出事 故 災 難次生事故外因激發信 息 表 征正作用外因激發(人、環境)利用事故起因(人、物、環、管)輸入動力載體形態顯現形態顯現載體 載體重大事故鏈式演化模型來源:黃浪,吳超,王秉.基于熵理論的重大事故復雜鏈式演化機理及其建模J.中國安全生產科 學技術,2016,12(5):10-15.事故發生發展規律事故
70、鏈階段劃分特征載體信息監測數據確定事故鏈式演化階段潛伏期爆發期危險辨識、分析、評估、控制在可控情況下 誘導事故發生事故即將發生應急救援、搶險措施事故已經爆發失或減小Y事故破壞力喪無 效事故鏈未擴大防止次生事故發生斷鏈減災形成事故鏈 事故規模擴大有效阻止或控制事 故發生終結期人流管理 物質流管理能量流管理 信息流管理環境的管理有 效無效無 效斷鏈減災,阻止事故鏈繼續擴大蔓延期進入事故預防與控制策略框架模型來源:黃浪,吳超,王秉.基于熵理論的重大事故復雜鏈式演化機理及其建模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6,12(5):10-15.此時 此地確定 本人概率維度空間維度時間維度社會性維度不確定性時間
71、距離社會關系(社會距離)空間距離一 定 時 間 一 定 空 間 一 定 概 率 一定人群風險感知偏差心理距離模型來源:黃浪,吳超.風險感知偏差機理概念模型構建研究J.自然災害學報,2017,26(1):60-66.客觀風險以知識為基礎以技能為基礎以規則為基礎風 險 知 覺風 險 認 知風 險 溝 通風 險 評價與 決 策采 取 風 險 應 對 行 為空間距離社會性距離概率距離感知路徑感 知 過 程主觀感知風險風 險 感 知 偏 差(個 體)時間距離簡捷化直覺心理情景組織直接受害人間接 受 害 人波及 相 關 單 位波及 整 個 社 會風險感知偏差放大風 險 事 件風險感知偏差機理概念模型來源:
72、黃浪,吳超.風險感知偏差機理概念模型構建研究J.自然災害學報,2017,26(1):60-66.人的安全信息認知模型來源:黃浪,吳超,王秉.基于信息認知的個人行為安全機理及其影響因素J.情報雜志,2018,37(08):121-127.基于信息認知的個人行為安全機理模型來源:黃浪,吳超,王秉.基于信息認知的個人行為安全機理及其影響因素J.情報雜志,2018,37(08):121-127.個人行為安全影響因素及其機制模型來源:黃浪,吳超,王秉.基于信息認知的個人行為安全機理及其影響因素J.情報雜志,2018,37(08):121-127.工傷事件工傷員 工調 查 者 知 情 者 救援者勞 動 能
73、 力 鑒 定 委員會用人單 位幸存者 目擊者員工家 屬社 會 保 險 經 辦 機構工傷嚴重程度身體創傷心理創傷勞動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創傷類型影 響創傷體現輕傷 重傷致殘 死亡一般表現(生理、心理)人格特征創傷后應激 障礙創傷分析層工傷經歷 認知評價 社會支持影響因素替代性心理創傷直接性心理創傷工傷保險賠償刺激創傷結構層工傷認證與勞動能力鑒定結果交 納征 收接觸創傷工傷心理創傷關聯模型來源:方勝明,吳超.心理創傷與工傷保險賠償關聯性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6,26(11):37-42.(心 理創 傷改 善 區(區)惡 化 區(區)平 衡 區(區)工 傷 保 險賠 償工 傷 保 險 法 律
74、體 系正 常 區 區)無 效 區(區)O作 用 區 間G心創F賠償F賠 償F期下FF賠 償期 上賠 償 區 間期 望 賠 償 值 下 限F期 下 F賠 償F期上期 望 賠 償 值 上 限F期F賠償F期=?勞動能力鑒 定委員會及 心 理 專 家 組社 會 保 險 行 政 部 門工傷保險賠償與心理創傷“定滑輪”關聯模型來源:方勝明,吳超.心理創傷與工傷保險賠償關聯性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6,26(11):37-42.大大數數 據據 的的 系系 統統 安安 全全 理理 論論 建建 模模 范范 式式 模模 型型,J.系統 來 工 源 程 :理 黃 論 浪 與 吳 實 超 踐 王秉大 數 據
75、視 閾 下 的 系 統 安 全 理 論 建 模 范 式 變 革.,2018,38(07):1877-1887.混合視聽信號認知的通用模型來源:龍增,吳超,石英.多級視聽混合交替安全信號的認知模型構建及其故障模式分析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8,14(07):154-160.串聯形式下的多級視聽混合交替安全信號的認知模型來源:龍增,吳超,石英.多級視聽混合交替安全信號的認知模型構建及其故障模式分析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8,14(07):154-160.并聯形式下的多級視聽混合交替安全信號的認知模型來源:龍增,吳超,石英.多級視聽混合交替安全信號的認知模型構建及其故障模式分析J.中
76、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8,14(07):154-160.聚合形式下的多級視聽混合交替安全信號的認知模型來源:龍增,吳超,石英.多級視聽混合交替安全信號的認知模型構建及其故障模式分析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8,14(07):154-160.混聯形式下的多級視聽混合交替安全信號的認知模型來源:龍增,吳超,石英.多級視聽混合交替安全信號的認知模型構建及其故障模式分析J.中國 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8,14(07):154-160.結結 語語理理論論安全模型是某一系安全模型是某一系統統的安全要素及其作用機制的安全要素及其作用機制 的抽的抽象表象表達達,一般一般需要需要配上配上文字文字加以加以說說明明才比才比較較清清楚楚。因此,建因此,建議議感感興興趣的趣的讀讀者參者參閱閱相關的文獻或相關的文獻或專專著,以著,以 便于更好理解便于更好理解這這些安全模型的內涵。些安全模型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