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圳地鐵5號線5301標工程翻身站綜合接地工程施工方案編制: 審核: 批準: 中國中鐵深圳地鐵5號線5301標市政環保項目部 二八年八月十二日目 錄一、編制說明11、編制依據12、編制原則1二、工程概況21、翻身站概況22、綜合接地概況23、綜合接地設備材料3三、施工方法與工藝41、施工布置及分段42、施工方法及工藝要求43、接地網的連接54、接地體的施工95、接地引出線施工11四、資源配置及工期要求131、資源配置情況132、工期要求14五、安全、質量保證措施151、安全管理方面的措施152、安全會議和安全防護教育163、質量管理方面的措施16六、文明施工與環境保護181、文明施工保證措施1
2、82、環境保護18一、編制說明1、編制依據 (1)地鐵設計規范GB501572003 (2)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DL/T6211997 (3)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標準GB501692006 (4)接地裝置工頻特性參數的色量導則DL4752006 (5)翻身站主體圍護結構圖、主體結構圖、綜合接地圖2、編制原則(1)嚴格執行施工過程中涉及的相關規范、規程和設計標準;(2)遵守、執行合同文件各條款的具體要求,確保實現業主要求的工期、質量、安全、環境保護、文明施工等各方面的目標;(3)結合工程實際情況,應用新技術成果,使施工組織具有技術先進、方案可靠、經濟合理的特點;二、工程概況翻身站是深
3、圳地鐵5號線工程的一般站,位于寶安區翻身村創業一路和翻身大道交叉口西側。車站主體沿創業一路布置,附屬結構分布于道路兩側。車站有效站臺中心里程CK4+078,站臺寬為10.0m,車站總長度(結構外緣)為209.8m,標準段外包尺寸(結構外緣)為19.0m(寬)14.39m(高)。車站始點及終點端區間均為盾構法施工。車站兩端設盾構始發和接收井,端頭井長12m,兩側相對于標準段分別加寬2.3m,井底面較車站底面加深1.64m。本站為地下雙層10m寬島式站臺車站,地下一層為站廳層,地下二層為站臺層。建筑主要由站廳層、站臺層、出入口通道、風道及地面建筑組成。總建筑面11377.12m2,站廳層面積411
4、0.83m2,站臺層面積4174.06m2,出入口通道面積997.63m2,風道面積1308.2 m2,出入口上蓋、垂直電梯上蓋、風亭上蓋、冷卻塔面積786.4m2。圍護結構采用800厚地下連續墻鋼管支撐,樁頂設800mm800mm冠梁;部分圍護結構采用1000鉆孔灌注樁+600旋噴樁止水。采用明挖順做法施工。車站共設四個出入口,兩組風道。1號出入口位于車站主體西北側,與東西向規劃路平行;2號出入口位于車站主體東北側,與東西向規劃路平行;3號出入口位于車站主體西南側,與東西向規劃路平行;4號出入口位于車站主體東南側,與東西向規劃路平行。出入口通道凈寬均為4.4m; 1號風亭位于車站西北角,規劃
5、路邊;2號風亭位于車站東北角,規劃路側。2、綜合接地概況翻身站綜合接地系統的作用是同時滿足牽引供電設備、車站機電設備、通信、信號設備、給排水管及其它非電氣金屬管道、金屬構件等的接地要求。強電、弱電設備采用相互獨立的接地引線直接與接地體連接。車站設置一個綜合接地系統,接地電阻不大于0.5歐姆。其綜合接地裝置為由位于車站底板下的水平接地體和垂直接地體(A1A40)組成的人工接地體,并通過引線引出底板,接地引出線穿越地下結構底板時采用止水銅板進行防水處理。接地網及引線均與結構鋼筋絕緣。采用縱橫向交錯的網狀布置,外圍接地體距區間主體結構內邊為1.5m,布置于車站標準基坑二層處,外掛單層不設置接地網,縱
6、向3道,間距約7.4m,橫向每12m一道設置,交叉處均采用焊接。接地設施加裝降阻劑起到防腐作用。接地裝置在底板墊層下的埋設深度不小于0.6米,底板墊層底部標高有變化時,仍應保持0.6米的相對關系。接地體敷設完畢后用不含石塊的素土回填夯實。3、綜合接地設備材料本車站綜合接地外圍水平接地體、接地引出線及與其相連水平接地體為50mm5mm銅排,其余水平接地體為40mm5mm銅排,垂直接地體為504 L=5m銅管,銅材全部采用T2紫銅。本區間主要材料設備詳見表1。表1 翻身站主要接地設備材料表三、施工方法與工藝1、施工布置及分段施工分段根據本項目實際情況及車站土方及結構施工分段的原則,翻身站主體結構分
7、為(1)(13)共13個區段,施工時由東、西端分別向中間逐段施工,接地網施工分段與主體結構施工分段相同,詳見附圖1。2、施工方法及工藝要求基坑分段開挖至坑底標高后,按設計位置人工配合挖掘機挖溝,施作水平接地體,根據基底地質情況,如地下水豐富,土質不好時,可考慮先施作底板墊層,并預留水平接地體溝槽寬600mm,垂直接地體孔洞,預留接地引出線孔洞(800800mm),墊層達到強度后再施工水平、垂直接地體、接地引出線,然后回填,施工期間要注意保護接地引出線。區間接地敷設按四個階段進行:第一段1-7軸、第二段8-15軸、第三段16-22軸、第四段23-29軸。每一段施工完后(長約55m),應對已完接地
8、網進行接地電阻測量,以便推算出整體接地網的接地電阻值,如推算不能滿足要求,則將聯系設計單位調整余下段落的接地敷設方案,確保滿足接地電阻要求。整個接地網敷設完畢后,按要求實測接地電流,接觸電位差及跨步電位差,計算接地電阻R=U/I。附圖一:翻身站主體施工分段圖3、接地網的連接外圈水平接地體,接地引出線以及連接兩者的水平均壓帶,其本身及相互間的連接采用放熱焊接,應切實做到連接牢固、無虛焊。放熱焊接是通過鋁與氧化銅的化學反應(放熱反應)產生液態高溫銅液和氧化鋁的殘渣,并利用放熱反應所產生的高溫來實現高性能電氣熔接的現代焊接工藝。放熱焊接適用于銅、銅和鐵及鐵合金等同種或異種材料間的電氣連接,放熱焊接無
9、需任何外加的能源或動力。3.1放熱焊接工藝及操作步驟放熱焊接工藝如下圖示:(操作中注意安全)圖3-1 放熱焊接操作步驟示意圖放熱焊接過程描述:選用專用的模具,把表面已清潔過的導體放入模具焊接腔;合上模具,鎖緊夾具,固定模具并放入鋼碟于模具反應腔底部;將焊藥倒入模具反應腔,把引燃藥均勻撒在焊藥及模具沿口上;合上模具蓋并用專用點火槍點燃,待反應完畢后,打開模具并清除焊渣。3.2操作注意事項焊接前對模具及導體加熱去除水分。去除焊接部位渣子及氧化層。3.3工具描述 圖3-2 模具結構示意圖 模具模夾:3.4連接方式1、銅帶之間各型焊接模具規格銅帶規格焊粉用量夾具規格VE1B405405150VEC-1
10、VE1B505505200VEC-1模具規格銅帶A規格銅帶B規格焊粉用量夾具規格VE2B405/405405405150VEC-1VE2B505/505505505200VEC-2模具規格銅帶規格焊粉用量夾具規格VE3B405405150VEC-1VE3B505505200VEC-1模具規格銅帶A規格銅帶B規格焊粉用量夾具規格VE3T405/405405405200VEC-1VE3T505/505505505250VEC-1模具規格銅帶A規格銅帶B規格焊粉用量夾具規格VE5405/405405405200VEC-1VE5505/505505505200VEC-12、銅帶與銅管之間焊接模具規格銅
11、帶A規格銅管B規格焊粉用量夾具規格VE5505/504505504250VEC-13.5放熱焊接的檢驗接地體(線)為銅與銅的連接或銅與鋼的連接工藝采用熱劑焊(放熱焊接)時,其熔接接頭必須復合下列規定:1、被連接的導體必須完全包在接頭里;2、要保證連接部位的金屬完全熔化,連接牢固;3、熱劑焊(放熱焊接)接頭的表面應平滑;4、熱劑焊(放熱焊接)接頭的應無貫穿性的氣孔。4、接地體的施工垂直接地體:用鉆機鉆出孔徑為120150mm深5m的孔洞,為防止漿料稀釋,施作降阻劑前人工清理孔內積水,可采用深井泵抽出。成孔檢驗合格后放入銅管待灌漿,將各接地極焊接,搭接處不得小于規程要求。用機械漿料泵時,將管下部約
12、占管長1/3的管壁上,相隔200mm相錯不同方位鉆直徑1015mm的孔,按降阻劑廠家要求調制好降阻劑料漿,從管口壓入直至井口為止,降阻劑用量為每米33kg,應保證垂直接地體位于降組劑填充區中心部位。待料漿初步凝固后,回填細土層,垂直接地體與水平接地體交接處按設計要求焊接好。將銅管與水平接地體銅排焊接,搭接處不得小于規程要求。見圖4-1所示。圖4-1 垂直接地體敷設孔洞斷面示意圖水平接地體:挖溝斷面為上寬600mm,下寬400mm,深600mm梯形,基槽底部挖120120mm的降阻劑小槽。將水平接地體銅排放入槽內并按要求焊接;用支撐物將水平接地體支撐起來,方便降阻劑料漿包裹;降阻劑包裹水平接地體
13、銅排的尺寸為120*120,每米水平接地極降阻劑用量為19.5kg。將降阻劑和水按1:1的比例配置,在斗車或其它容器內攪拌均勻,制成漿狀,然后均勻地灌入溝槽,包裹住水平接地體,包覆厚度最薄處不應小于30mm才能達到防腐蝕的目的。待料漿初步凝固后,細土回填,并逐層灑水夯實,見圖4-2所示。回填土要求用粘性土壤回填密實,土中不允許有磚頭、大塊石頭、混泥土建筑及垃圾。以免影響接地電阻。圖4-2 水平接地體敷設孔洞斷面示意圖5、接地引出線施工本車站綜合接地引出線共4組 (每組接線點設3根引出線,兩根引至接地母排,第三根作為備用),共計12根接地引出線(P1P12),接地引出線要求引出車站底板0.5m,
14、并應設法妥善保護,嚴防斷裂和丟失。P1P3、P9P12為強電接地系統引出線,P4P6為設備接地引出線,P7P9為弱電接地系統引出線,各種引出線間相互絕緣,強電、弱電接地引出線間距大于20m。接地引出情況詳見附圖2。接地引出線在結構底板砼中部加焊3003505mm銅板作止水板,止水板與引出線間必須滿焊,止水板周圍(尤其是下部)注意填滿防水砼,接地引出線在底板鋼筋網孔中心穿過,并在鋼筋高度上、下不小于150mm范圍內和引出底板的部分用復合絕緣熱縮帶按其工藝要求包纏(熱縮帶重疊部分為帶寬1/31/2),用專用熱縮風筒加熱收縮帶與銅排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在土建施工時嚴禁損傷熱縮帶以保證結構鋼筋和引出線之
15、間的絕緣要求,引出線由站臺板外沿下隔墻內側引出底板大于0.5m,嚴防斷裂。并注意不可引入環控回排風道內。見圖5-1所示。圖5-1 接地引出線制作及安裝示意圖四、資源配置及工期要求1、資源配置情況表1 資源配置表2、工期要求為滿足業主施工計劃,本車站每個施工段(14m)的作業循環時間控制在2天以內,在基底達到作業條件后,作業班組組織人員快速施工,各類要用的小型機具、焊接材料等在開工之時全部備齊,以免影響正常施工。五、安全、質量保證措施1、安全管理方面的措施施工現場懸掛醒目的安全標語及安全標志牌,危險部位要設警告、警示標志并有專人負責。現場所用上下水管道、電氣線路、材料堆放、臨時設施的平面布置,都
16、必須符合安全、衛生、防火的要求,并加強管理,做到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各種電氣設備,電動工具等,線路,絕緣要良好,接“三相五線”時,須采用重復接地,現場電氣設備和線路的安裝,必須是持有操作證的電工(兩人以上)負責安裝。嚴禁電線拖地使用。現場的施工用電,臨時用電的供電線路敷設要整齊,固定要可靠、無亂拉、亂扯現象,任何人不準私自接電。配電箱符合統一的標準要求,箱內零件齊全,并符合規范,膠蓋閘只作隔離開關使用,不得加熔絲。碰插保險內保險絲的規格符合要求,嚴禁用銅、鋁、鐵絲代替保險絲,箱內漏電保護器靈敏、有效,無帶電裸露線,無雜物,箱門要有鎖,防雨措施良好。所有特殊工種人員、各種領班以上人員均必須符合有
17、關規定的資質,并且持有該項工作的上崗證,在施工期間佩帶其上崗證供監理工程師隨時檢查。必須為從事危險作業的職工辦理意外傷害保險。各種勞保用品必須符合勞動保護法相關規定。2、安全會議和安全防護教育在工序開工前組織有關人員學習防護手冊,并進行安全作業的考試,考試合格的職工才準進入工作面作業。定期舉行安全會議,并指定有關管理人員、工長和安全員參加,并做好記錄。作業班組在班前班后對該班的安全作業情況進行檢查和總結,并及時處理安全作業中存在的問題。對于危險作業,加強安全檢查,建立專門安全監督崗,并在危險作業區附近設置醒目的標志,以引起工作人員的注意。3、質量管理方面的措施施工過程中凡需覆蓋的工序完成后即將
18、進入下道工序前,均應進行隱蔽工程驗收。項目經理部設質量管理工程師和專職質檢人員,跟班檢查驗收。(1)隱蔽工程采用班組自檢,班組互檢及專業檢查相結合的方式控制質量。要求每工序的施工班組對本工序的施工質量負責,每一工序完成并自檢合格后,報專職質檢人員檢查,合格后通知監理工程師檢查。(2)每道需隱蔽的工序未經監理工程師的批準,不得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確保監理工程師對即將覆蓋的或掩蓋的任何一部分工程進行檢查、檢驗以及任何部分工程施工前對其基礎進行檢查,監理工程師認為已覆蓋的工程需要返工時,質檢工程師和施工員應積極配合并作好記錄。(3)所有隱蔽工程必須有嚴格的施工記錄,有隱蔽工程的檢查、驗收都必須認真做
19、好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和隱蔽工程檢查簽證資料的整理、存檔工作。將檢查項目、施工技術要求及檢查部位等項填寫清楚,記錄上必須有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質量檢查人的簽字。根據設計要求,分區域對接地體進行測量放線,測量放線應執行測量“三級”復核制。作業班組應嚴格按照測量放線來控制接地體的位置。工序作業完成后,全體作業人員應加強對成品的保護意識,切實避免因人為原因造成成品的損壞,給后續施工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對故意進行破壞的班組和人員,項目部將嚴懲不怠。六、文明施工與環境保護1、文明施工保證措施施工現場的用電線路、設施的安裝和使用必須符合安裝規范和安全操作規程,并按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架設,嚴禁任意拉線接電。施工
20、現場設置保證施工安全要求的電壓和工地照明。施工機械、車輛應當按照施工總平面布置圖規定的位置和線路行駛,不得任意侵占場內道路。各種施工機械進場需經過安全檢查,經檢查合格的方能使用。施工機械操作人員建立機組責任制,并按規定持證上崗,禁止無證人員操作。施工人員必須佩戴工作卡,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以顏色區分。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一律要戴安全帽。工序作業完成后,須做到工完場地清。2、環境保護在施工過程中我們將采取一切合理措施在合同實施中保護施工現場及附近的環境,以避免因施工引起的污染、噪聲和其他因素對公眾或公眾財產造成傷害或妨礙,避免施工污水對附近區域水質造成污染,同時注意保護城市資源。采取一切措施,對噪聲、振動、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進行全面控制。不明管線應先探明,后施工,妥善保護各類地下管線,確保城市公共設施的安全,提前做好相應的搶險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