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貴陽市開陽縣縣城供水擴建工程加藥加氯間支模體系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審核:批準:二 0 一三年七月八日目錄第一章加藥加氯間工程概況.4 設計概況.4本層框架柱概況.4 本層框架梁概況.4 本層結構板概況.5 第二章加藥加氯間各工序施工流程.5結構層各工序施工流程.5施工流水段的劃分.6 施工時間.6第三章施工測量.6 基礎樓面控制線及一層結構內控點布置.7本層軸線、柱及梁邊線.7 高程控制測量.7第四章加藥加氯間模板施工.8模板體系選擇及施工工藝.8高支模設計及驗算.10 模板驗收.20 模板拆除.25 梁板模板支架搭設技術要求.30 第五章施工安全注意事項.35 加藥加氯間支模體系專項施工方案第
2、 1章加藥加氯間工程概況貴陽市開縣縣城供水擴建工程項目位于貴陽市開陽縣頂方村。單項工程加藥加氯間 建筑面積為 189.7平方米,層高(6.9m)較高,框架柱較高、框架梁的跨度(7.2m)較大,樓層板厚度為0.12m,對模板制作及安裝、鋼筋綁扎及砼澆搗具有較高的技術要求,為保證工程質量,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為此特編制該方案以指導該工程樓層安全順利施工!1.1 設計概況:加藥加氯間 結構類型為框架結構,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 年;耐火等級:二級,屋面防水等級級;抗震設防烈度:6 度;火災危險性分類為:丁類;腐蝕性等級為:中級。1.2 本層框架柱概況:框架柱為矩形形狀,截面面積為400 x500,層
3、高為 6.9m,模板支設、安裝及加固難度加大。框架柱鋼筋全部為三級鋼,鋼筋直徑為1820,鋼筋布置較密。第 2章樓層各工序施工流程2.1 結構層各工序施工流程:本層施工放線 柱鋼筋制綁 柱模板制安 柱砼澆搗(澆至層高 2/3 位置)框架梁鋼筋制綁 框架梁側模制安 板模制安 板鋼筋制綁 梁板砼澆搗 砼養護。放線施工流程:本層定位控制線軸線定位 柱邊線。本層柱施工流程:柱鋼筋制綁柱模制安及加固 本層梁底部柱砼澆搗柱模板拆除及砼養護。本層框架梁施工流程:梁模支架搭設及加固梁底板模制安 本層框架梁鋼筋制綁 梁側板模制安 梁板砼澆搗 砼養護。2.2 施工流水段的劃分:本單項工程施工段作業按A、B、C、D
4、 劃分為 4 個施工段,即 A 施工段支模體系、B 施工段鋼筋綁扎、C 施工段外架安全防護、D 施工段砼澆筑。2.3 施工時間:按總計劃要求加藥加氯間在2013 年 7 月 15 日澆筑完樓面砼。第 3章施工測量3.1 基礎面控制線及上部內控點布置該項工作在基礎面砼澆搗完畢并可上人后進行。根據基坑四周設置的外控點用全站儀或經緯儀引測放出各控制線,并在地梁及獨基面上彈出相應的墨線作為控制線。按“測量方案”在基礎面上布置出上部結構的內控點,并按要求作好相應的保護措施。3.2 本層軸線、柱及梁邊線該項工作在基礎面控制線施測完畢后進行。根據基坑四周引測放出控制線用5m 鋼卷尺分別按設計圖紙放出首層軸線
5、,并在砼地面上彈出相應的墨線。根據設計圖紙軸線用5m 鋼卷尺施放出各柱邊線,并在砼地面上彈出相應的墨線以作為柱子安裝模板的依據。根據設計圖紙軸線用5m 鋼卷尺施放出各梁邊線,并在砼地面上彈出相應的墨線以作為框架梁搭設、加固及梁模板安裝的依據。3.3 高程控制測量在該工程開工前將業主方提供的坐標控制點高程引測到施工現場且不受沉降影響的標志物上,用紅油漆作好標記并作為該工程建筑物、構筑物、室內外相對標高及高程控制的依據。在基礎面砼澆搗完成后將各建筑物首層+1.000m 相對標高引測到框架柱豎筋上,用紅油漆作好標記并作為樓層框架柱頂面、結構梁、結構板等底、面標高施工的依據。在樓面板鋼筋綁扎完畢后,將
6、本層+1.000m 相對標高引測至板面標高控制樁上并作為板面砼澆搗的依據。由于外架往上搭設1.5m 左右,砼澆搗時還得借助水準儀控制砼澆搗面標高。第 4章本層模板施工本單項工程層高(6.90m)較高;框架柱、框架梁跨度較大;樓層板為 0.12m,對模板制作、安裝及加固具有較高的要求!4.1 模板體系選擇及施工工藝:4.1.1 主要部位配模方案:序號工程部位模板支撐及加固體系1 框架柱模板散拼由 50 100mm木方、483.5mm鋼管、12 高強對拉螺栓及相應夾具等組成2 梁板模板散拼由 50100mm木方、可調節鋼支撐、48 3.5mm鋼管、碗扣式腳手架組成以及12高強對拉螺栓組成。3 梁、
7、柱接頭模板散拼由 50100mm木方、可調節鋼支撐、48 3.5mm鋼管以及12 高強對拉螺栓組成4.1.2 施工準備對施工班組做詳細的技術交底,對高支模等作專項計算。鋼筋等隱蔽工程檢查合格后,由項目部通知后有關施工人員方可進行梁、柱模板支設。施工段內支模順序是:框架柱模板框架梁底模板 框架梁側模板 樓板模板 梁柱接頭。4.1.3 模板施工工藝流程模板施工順序為:支架 柱模板 梁模板 頂板模板 粱柱頭模板。其中各段施工工藝流程:柱模:放線木模板 拼裝第一塊 拼裝第二塊背枋條 連接螺栓 背鋼管 調垂直及加固;梁、板模:軸線水平線復核 搭設支架 支梁底模 支梁側模 支頂板模 驗收。4.2 高支模設
8、計及驗算4.2.1 工程概況貴陽市開陽縣縣城供水擴建工程加藥加氯間層高為6.90m,根據貴陽市的有關規定,層高超過 4.0 米的模板支設即為高支模,必須進行專項的模板及支架設計,以確保施工安全并進行驗算。4.2.2 模板設計計算的相關參數及計算公式4.2.3 模板及支撐系統的相關參數本次施工模板支撐系統材料擬采用木方、焊接鋼管和對拉螺栓。根據簡明施工計算手冊(第二版)、混凝土結構工程以及相關規范和資料內容,確定所用材料相關參數如下:模板采用 915mm 1830mm 18mm(寬 長 厚)九夾板,有關力學計算參數如下:彈性模量 E=9.5 103N/mm2,抗彎強度 fm=13N/mm2,抗剪
9、強度 =2.2N/mm2。支撐柱、梁模板的小楞采用50 100mm 木方,有關力學參數如下:彈性 模 量E=9.5 103N/mm2,抗 彎 強 度 fm=13N/mm2,抗 剪 強 度=1.4N/mm2。支撐小楞的鋼管采用雙排483.5mm 焊接鋼管,有關力學計算參數如下:彈性模量E=2.1 105N/mm2,抗彎強度 f=215N/mm2,抗剪強度=110N/mm2,A=489mm2,I=12.19104mm4,W=5.08 103mm3。對拉螺栓采用 12 高強對拉螺栓(容許拉力達到750N/mm2),螺栓外加 PVC 套管,經試拉其容許最大拉力 N=57KN,其12 高強對拉螺栓、螺帽
10、、夾具等見以下兩張圖片(施工時必須強制采用,并不得更換)4.2.4 模板驗算的計算公式柱、梁的側壓力計算公式式中:砼的重力密度,取25kN/m3;t新澆砼的初凝時間,取 200/(T+15),取4h;T砼的入模溫度,取 25;V 砼的澆筑速度,取 10m/h;H砼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砼頂面總高度,柱取5m;梁取0.3m;1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 1.2;2砼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1.15。4.2.5 柱模板的設計計算4.2.5.1 相關參數資料及荷載計算根 據 工 程實 際 情況,本 次設 計選 用 KZ1 為 計算 對象,KZ1:400mm 500mm 6900mm(寬 長 高)柱模板基本
11、參數柱模板的截面寬度B=400mm,B方向對拉螺栓,柱模板的截面長度 H=500mm,H方向對拉螺栓,柱模板的計算高度L=6900mm,柱箍間距計算跨度d=500mm。柱模板豎楞截面寬度 50mm,高度 100mm,間距 150mm。柱箍采用圓鋼管 48 3.5,每道柱箍 2根鋼箍,間距 400mm。柱箍是柱模板的橫向支撐構件,其受力狀態為受彎桿件,應按受彎桿件進行計算。4.2.5.2 柱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砼側壓力和傾倒砼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砼側壓力。新澆砼側壓力計算:根據前述公式參數計算得出新澆砼側壓力標準值F1=96.01kN/m2實際計算中采用新澆砼側壓力標
12、準值F1=96.01kN/m2傾倒砼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F2=3kN/m2。4.2.5.3 柱模板面板的計算面板強度計算支座最大彎矩計算公式:跨中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其中:q強度設計荷載(kN/m);q=(1.2 85.87+1.4 3)0.4=42.9kN/m d豎楞的距離,d=150mm;經過計算得到最大彎矩M=0.1 42.898 0.15 0.15=0.097kN.M 面板截面抵抗矩W=400 18 18/6=21600mm3經過計算得到=M/W=0.097 106/21600=4.469N/mm2面板的計算強度小于 15N/mm2,滿足要求!抗剪計算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Q=0.6qd
13、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T=3Q/2bhT 其中:最大剪力 Q=0.6 0.15 42.898=3.86kN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T=3 3861/(2 400 18)=0.804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T=1.4N/mm2面板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面板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其中 q砼側壓力的標準值,q=85.87 0.4=34.348kN/m;E面板的彈性模量,取 6000N/mm2;I面板截面慣性矩 I=400 18 18 18/12=194400mm4;500 500 50018.28kN/mAB經過計算得到 v=0.677(85.87 0.4)1504/(100 6000 19
14、4400)=0.101mm v面板最大允許撓度,v=150/250=0.6mm;面板的最大撓度滿足要求!4.2.5.4 豎楞方木的計算豎楞木方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應該按照均布荷載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如下豎楞木方計算簡圖豎楞木方的計算寬度取BH 兩方向最大間距 0.153m。荷載計算值q=1.2 96 0.153+1.4 3 0.153=18.283kN/m 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載 q=9.142/0.5=18.283kN/m 最大彎矩 M=0.1ql2=0.1 18.283 0.5 0.5=0.457kN.m
15、最大剪力 Q=0.6 0.5 18.283=5.485kN 最大支座力N=1.1 0.5 18.283=10.056kN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 I和截面抵抗矩 W分別為:W=5 10 10/6=83.33cm3;I=510 10 10/12=416.67cm4;抗彎強度計算抗彎計算強度f=0.457 106/83333.3=5.49N/mm2抗彎計算強度小于 17.0N/mm2,滿足要求!抗剪計算 330 400 330 3.73kN 7.46kN 7.46kN 7.46kN 7.46kN 7.46kN 3.73kNAB0.7180.5880.0090.1210.930.932.802.801
16、0.2610.2611.19 11.193.733.733.733.7310.2610.262.802.800.930.93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Q=0.6ql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T=3Q/2bh T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T=3 5485/(2 50 100)=1.645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T=1.7N/mm2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撓度計算最大變形v=0.677 15.236 5004/(100 9500 4166666.8)=0.163mm 最大撓度小于 500/250,滿足要求!4.2.5.5 B方向柱箍的計算豎楞木方傳遞到柱箍的集中荷載P=(1.2 96+1.4 3)0.12
17、5 0.5=7.46kN 柱箍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集中荷載 P取木方傳遞力。支撐鋼管計算簡圖支撐鋼管彎矩圖(kN.m)支撐鋼管變形圖(mm)0.9140.5660.0110.124支撐鋼管剪力圖(kN)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max=0.717kN.m 最大變形 vmax=0.121mm 最大支座力Qmax=21.454kN 抗彎計算強度f=0.717 106/10160000=70.57N/mm2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N/mm2,滿足要求!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 400/150與10mm,滿足要求!4.2.5.6 B方向對拉螺栓的計算計算公式:NN=fA 其中
18、 N對拉螺栓所受的拉力;A對拉螺栓有效面積(mm2);f 對拉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750N/mm2;對拉螺拴的強度要大于最大支座力17.17kN。經計算 B方向采用12高強螺栓達到受力要求!4.2.5.7 H方向柱箍的計算豎楞木方傳遞到柱箍的集中荷載P=(1.2 96+1.4 3)0.153 0.5=9.14kN 柱箍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1.05 1.053.52 3.5212.6712.678.698.690.45 0.459.599.5916.2116.217.07 7.072.07 2.0711.2111.2113.7113.714.57 4.574.574.5713.7
19、113.7111.2111.212.07 2.077.07 7.0716.2116.219.599.590.45 0.458.698.6912.6712.673.52 3.521.05 1.05支撐鋼管變形圖(mm)支撐鋼管剪力圖(kN)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max=0.717kN.m 最大變形 vmax=0.121mm 最大支座力Qmax=21.454kN 抗彎計算強度f=0.717 106/10160000=70.57N/mm2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N/mm2,滿足要求!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 400/150與10mm,滿足要求!4.2.5.8 H方向對拉螺栓的計算計
20、算公式:NN=fA 其中 N對拉螺栓所受的拉力;A對拉螺栓有效面積(mm2);f 12 高強對拉螺栓,容許拉力達到750N/mm2;經計算 H方向采用 12 高強螺栓達到受力要求!4.2.5.9 柱模板 小結具體結構詳見“柱模板結構圖”及支撐系統:模板:915183018mm(寬長厚)九夾板內楞:50 100 4000(長)木方,間距為 150mm 外楞:雙排483.5mm 焊接鋼管,間距沿豎向中下部500,中上部500mm。M12 高強對拉螺栓:豎向中距500,水平向中距 400420mm,距柱邊統一為 200mm。4.3.1 梁模板的設計計算本工程框架梁截面尺寸分別有250*400、300
21、*600、300*700 等梁,在設計計算中應分別以以上截面尺寸進行驗算,最后確定出相應的設計數據,設計中擬采用下列數據:支架立桿:采用483.5mm 焊接鋼管,管頂設可調節的頂絲撐,對250300 700 梁設四根立桿支柱,立桿縱橫向間距均為450 450;對拉螺栓:采用 12 高強對拉螺栓,沿跨度方向的間距均為400。梁底木枋:采用 50 100 2000木枋,其擱置間距為150mm。梁側木枋:采用 50 100 2000木枋,其擱置間距為。梁底側模板:采用915 1830 18mm(寬 長 厚)九夾板,散支散拆。4.3.2 本層梁設計驗算(僅驗算 300 700梁木模板與支撐)4.3.2
22、.1 梁側模板、穿梁螺栓的計算4.3.2.2 梁側模板基本參數計算斷面寬度 300mm,高度 700mm,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膠合板。內龍骨間距 200mm,內龍骨采用 50 100mm 木方,外龍骨采用雙鋼管48mm 3.5mm。高強對拉螺栓布置 4 道,在斷面內水平間距 150+400+400+450+450mm,斷面跨度方向間距500mm,直徑 12mm。4.3.2.3 梁側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砼側壓力和傾倒砼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砼側壓力。0.4760.03813.1219.6816.4016.4019.6813.120.6560.820 250 250 2501
23、31.20kN/mAB新澆砼側壓力計算公式為下式中的較小值:根據前述公式參數計算得出新澆砼側壓力標準值F1=50kN/m2實際計算中采用新澆砼側壓力標準值F1=50kN/m2倒砼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F2=4kN/m2。4.3.2.4 梁側模板面板的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面板的計算寬度取2m。荷載計算值q=1.2 50 2+1.4 4 2=131.2kN/m 面板的截面慣性矩 I和截面抵抗矩 W分別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 I和截面抵抗矩 W分別為:W=200 1.8 1.8/6=108cm3;I=200 1.8 1.8 1.8/12=97.2
24、cm4;計算簡圖彎矩圖(kN.m)剪力圖(kN)變形圖(mm)150 400 400 450 450 20018.04kN/mAB0.1700.361經過計算得到從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別為:N1=13.12kN;N2=36.08kN;N3=36.08kN;N4=13.12kN。最大彎矩 M=0.82kN.m 最大變形 V=0.5mm 抗彎強度計算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f=0.82 1000 1000/108000=7.593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f,取15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ff,滿足要求!抗剪計算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T=3 19680/(2 2000 18)=0.82N/m
25、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T=1.4N/mm2抗剪強度驗算TT,滿足要求!撓度計算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v=0.476mm 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 250/250,滿足要求!4.3.2.5 梁側模板內龍骨的計算內龍骨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通常按照均布荷載連續梁計算。內龍骨均布荷載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計算寬度得到。q=36.08/2=18.04kN/m 內龍骨按照均布荷載下多跨連續梁計算。內龍骨計算簡圖內龍骨彎矩圖(kN.m)0.0050.0850.002.713.513.703.523.704.014.113.924.203.610.00內龍骨變形圖(mm)內龍骨剪力圖(kN)經過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26、M=0.360kN.m 經過計算得到最大支座F=8.025kN 經過計算得到最大變形V=0.1mm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 I和截面抵抗矩 W分別為:W=5 10 10/6=83.33cm3;I=5 10 10 10/12=416.67cm4;內龍骨抗彎強度計算抗彎計算強度f=0.360 106/83333.3=4.32N/mm2內龍骨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7N/mm2,滿足要求!內龍骨抗剪計算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T=3Q/2bhT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T=3 4199/(2 50 100)=1.26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T=1.7N/mm2內龍骨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內龍骨撓度計算最大變
27、形 v=0.1mm 內龍骨的最大撓度小于 450/250,滿足要求!4.3.2.6 梁側模板外龍骨的計算 500 500 500 8.02kN 8.02kN 8.02kN 8.02kN 8.02kN 8.02kN 8.02kNAB0.7020.6020.2310.0122.812.815.225.224.014.014.014.015.225.222.812.81外龍骨承受內龍骨傳遞的荷載,按照集中荷載下連續梁計算。外龍骨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集中荷載 P取橫向支撐鋼管傳遞力。支撐鋼管計算簡圖支撐鋼管彎矩圖(kN.m)支撐鋼管變形圖(mm)支撐鋼管剪力圖(kN)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
28、最大彎矩 Mmax=0.702kN.m 最大變形 vmax=0.231mm 最大支座力Qmax=17.253kN 抗彎計算強度f=0.702 106/10160000.0=69.09N/mm2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4.3.2.7 對拉螺栓的計算計算公式:NN=fA 其中 N對拉螺栓所受的拉力;A對拉螺栓有效面積(mm2);f 對拉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750N/mm2;對拉螺栓的直徑(mm):12 對拉螺栓有效直徑(mm):10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mm2):A=76 對拉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kN):N=57 對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N=16.756
29、 對拉螺栓強度驗算滿足要求!4.3.2.8 模板面板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靜荷載標準值q1=25 2.25 1.3+0.35 1.3=73.58kN/m 活荷載標準值q2=(2+2)1.3=5.2kN/m 面板的截面慣性矩 I和截面抵抗矩 W分別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 I和截面抵抗矩 W分別為:W=130 1.8 1.8/6=70.20cm3;I=130 1.8 1.8 1.80/12=63.18cm4;抗彎強度計算:f=M/Wf 其中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M面板的最大彎距(N.mm);W面板的凈截面抵抗矩;f 面板的
30、抗彎強度設計值,取15N/mm2;M=0.1ql2 450 350 350 450 1.46kN 0.60kN 0.60kN13.87kN/mAB其中 q荷載設計值(kN/m);經計算得到 M=0.1(1.2 73.58+1.4 5.2)0.2 0.2=0.382kN.m 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f=0.382 1000 1000/70200=5.446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ff,滿足要求!抗剪計算:T=3Q/2bhT 其中最大剪力Q=0.6(1.2 73.58+1.4 5.2)0.2=11.469kN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 14336/(2 1300 18)=0.919N/m
31、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N/mm2抗剪強度驗算TT,滿足要求!撓度計算:v=0.677ql4/100EIv=l/250 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v=3 11469/(2 1300 18)=0.735mm 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 200/250,滿足要求!4.3.3 梁底支撐木方的計算4.3.3.1 梁底木方計算作用荷載包括梁與模板自重荷載,施工活荷載等,荷載的計算: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q1=25 2.25 0.2=11.25kN/m 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q2=0.35 0.2 (2 2.250+1.3)/1.3=0.312kN/m 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
32、荷載(kN):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P1=(2+2)1.3 0.2=1.04kN 均布荷載 q=1.2 11.25+1.2 0.312=13.875kN/m 集中荷載 P=1.4 1.04=1.456kN 木方計算簡圖0.1800.2450.0790.0061.321.320.72 0.723.452.871.991.992.873.450.720.721.321.32木方彎矩圖(kN.m)木方變形圖(mm)木方剪力圖(kN)經過計算得到從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別為:N1=1.317kN;N2=6.315kN;N3=5.429kN;N4=6.315kN;N5=1.317kN。經過計算得到最大彎矩M
33、=0.244kN.m 經過計算得到最大支座F=6.315kN 經過計算得到最大變形V=0.1mm 截面慣性矩 I和截面抵抗矩 W分別為:W=5 10 10/6=83.33cm3;I=5 10 10 10/12=416.67cm4;木方抗彎強度計算抗彎計算強度 f=0.244 106/83333.3=2.93N/mm2木方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 17N/mm2,滿足要求!0.4850.6120.1180.0096.36 6.360.040.046.276.279.479.473.163.163.163.169.479.476.276.270.040.046.36 6.36 450 450 450 6
34、.31kN 6.31kN 6.31kN 6.31kN 6.31kN 6.31kN 6.31kNAB木方抗剪計算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T=3Q/2bhT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 3.445/(250 100)=1.034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7N/mm2木方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木方撓度計算最大變形 v=0.1mm 木方的最大撓度小于 450/250,滿足要求!4.3.3.2 梁底頂托梁計算托梁按照集中與均布荷載下多跨連續梁計算。均布荷載取托梁的自重q=0.096kN/m 托梁計算簡圖托梁彎矩圖(kN.m)托梁變形圖(mm)托梁剪力圖(kN)經過計算得到最大彎矩M=0.61
35、2kN.m 經過計算得到最大支座F=15.744kN 經過計算得到最大變形V=0.1mm 頂托梁的截面力學參數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 I和截面抵抗矩 W分別為:W=10 10 10/6=166.67cm3;I=10 10 10 10/12=833.33cm4;頂托梁抗彎強度計算抗彎計算強度 f=0.612 106/166666.7=3.67N/mm2頂托梁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7.0N/mm2,滿足要求!頂托梁抗剪計算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T=3Q/2bh T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 3445/(2 100 100)=0.517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T=1.7N/mm2頂托梁的抗剪強度
36、計算滿足要求!頂托梁撓度計算最大變形 v=0.1mm 頂托梁的最大撓度小于 450/250,滿足要求!4.3.3.5 扣件抗滑移的計算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 5.2.5):R Rc其中 Rc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kN;R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上部荷載沒有通過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無需計算。4.3.3.6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其中 N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橫桿的最大支座反力N1=15.74kN(已經包括組合系數 1.4)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1.2 0.139 7.7=1.288kN N=15.74
37、4+1.288=17.032kN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l0/i 查表得到;i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cm);i=1.58 A 立桿凈截面面積(cm2);A=4.89 W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5.08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N/mm2);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N/mm2;l0計算長度(m);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不考慮高支撐架,由公式(1)或(2)計算l0=k1uh(1)l0=(h+2a)(2)k1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1取值為 1.185;u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u=1.70 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0
38、.30m;公式(1)的計算結果:=176.71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f,滿足要求!公式(2)的計算結果:=90.13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f,滿足要求!如果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全因素,適宜由公式(3)計算l0=k1k2(h+2a)(3)k2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2取值為 1.01;公式(3)的計算結果:=125.74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f,滿足要求!4.3.3.7 梁模板總結經驗算,對梁模板的所有假定均滿足荷載,并可作為施工的依據!具體為:支架立桿:采用483.5mm 焊接鋼管,管頂設可調節的頂絲撐,對250300 700 梁設三根立桿支柱,立桿縱橫向間距均為100 100
39、。對拉螺栓:采用 12 高強對拉螺栓,沿梁跨度方向的間距均為600。梁底木枋:采用 50 100 2000木枋,其擱置間距為200mm。梁側木枋:采用 50 100 2000木枋,其擱置間距為300mm。梁底、側面模板:采用 915 1830 18mm(寬 長 厚)九夾板,散支散拆。4.3.4 板模板的設計計算本層板厚 120mm,憑施工經驗假定如下,并作相應的驗算,當驗算合格后,方可作為施工的依據:模板:915 1830 18mm 九夾板,散支散拆。小楞:50 100mm 木方,間距為 300mm 大楞:483.5mm焊接鋼管,間距為 900mm 立柱:483.5mm焊接鋼管,間距為 900
40、 900mm。4.3.4.1 相關荷載參數高支撐架的計算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模板支架搭設高度為6.7 米,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b=1 米,立桿的橫距 l=1 米,立桿的步距h=1.50米。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 3.5。4.3.4.2 模板面板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靜荷載標準值q1=25 0.2 0.9+0.35 0.9=4.815kN/m 活荷載標準值q2=(2+2)0.9=3.6kN/m 面板的截面慣性矩 I和截面抵抗矩 W分別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 I和截面抵抗矩 W分別為:W=90
41、1.8 1.8/6=48.6cm3;I=90 1.8 1.8 1.8/12=43.74cm4;抗彎強度計算:f=M/Wf 其中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M面板的最大彎距(N.mm);W面板的凈截面抵抗矩;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取15N/mm2;M=0.100ql2其中 q荷載設計值(kN/m);經計算得到M=0.1(1.2 4.815+1.4 3.6)0.3 0.3=0.097kN.m 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f=0.0971000 1000/48600=2.003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ff,滿足要求!抗剪計算:T=3Q/2bhT 其中最大剪力Q=0.6(1.24
42、.815+1.43.6)0.3=1.947kN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T=3 1947/(2 900 18)=0.18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T=1.40N/mm2抗剪強度驗算T T,滿足要求!撓度計算:v=0.677ql4/100EIv=l/250 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v=0.677 8.415 3004/(100 7500 437400)=0.141mm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 300.0/250,滿足要求!4.3.4.3 支撐木方的計算木方按照均布荷載下三跨連續梁計算。4.3.5 荷載的計算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q12=0.35 0.3=0.105kN/m 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
43、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m):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q2=(2+2)0.3=1.2kN/m 靜荷載 q1=1.2 1.5+1.2 0.105=1.926kN/m 活荷載 q2=1.4 1.2=1.68kN/m 4.3.6 木方的計算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載 q=3.245/0.9=3.606kN/m 最大彎矩 M=0.1ql2=0.1 3.61 0.90 0.9=0.292kN.m 最大剪力 Q=0.6 0.9 3.606=1.947kN 最大支座力N=1.1 0.9 3.606=3.57kN 截面慣性矩 I和截面抵抗
44、矩 W分別為:W=5 10 10/6=83.33cm3;I=5 10 10 10/12=416.67cm4;木方抗彎強度計算抗彎計算強度f=0.292 106/83333.3=3.51N/mm2木方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 17N/mm2,滿足要求!木方抗剪計算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Q=0.6ql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T=3Q/2bhT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T=3 1947/(2 50 100)=0.584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T=1.70N/mm2木方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木方撓度計算最大變形 v=0.677 2.805 9004/(100 9500 4166666.8)=0.315mm
45、 木方的最大撓度小于 900.0/250,滿足要求!4.3.7 橫向支撐鋼管計算橫向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0.7850.8571.9840.1212.622.620.950.954.524.523.573.570.000.003.573.574.524.520.950.952.622.62 900 900 900 3.57kN 3.57kN 3.57kN 3.57kN 3.57kN 3.57kN 3.57kN 3.57kN 3.57kN 3.57kNAB集中荷載 P取木方支撐傳遞力。支撐鋼管計算簡圖支撐鋼管彎矩圖(kN.m)支撐鋼管變形圖(mm)支撐鋼管剪力圖(kN)經過連續
46、梁的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max=0.857kN.m 最大變形 vmax=1.984mm 最大支座力Qmax=11.662kN 抗彎計算強度f=0.857 106/5080.0=168.66N/mm2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 9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4.3.8 扣件抗滑移的計算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 5.2.5):R R 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kN;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計算中 R取最大支座反力,R=11.66kN 當直角扣件的擰緊力矩
47、達40-65N.m 時,試驗表明:單扣件在 12kN 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8kN;雙扣件在 20kN 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12kN。為防止板下支架滑移,應將板下支架頂部水平受力桿底部采用雙扣件抗滑。4.3.9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荷載標準值4.3.9.1 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腳手架鋼管的自重(kN):NG1=0.129 8.750=1.130kN,鋼管的自重計算參照扣件式規范附錄A 雙排架自重標準值,設計人員可根據情況修改。模板的自重(kN):NG2=0.350 0.900 0.900=0.283kN 鋼筋混凝土樓板自重(kN):NG3=25.000 0.200 0.
48、900 0.900=4.050kN 4.3.9.2 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NQ=(2+2)0.900 0.900=3.240kN 4.3.9.3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N=1.2NG+1.4NQ4.4.1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11.09kN;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cm);i=1.58 A 立桿凈截面面積(cm2);A=4.89 W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5.08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N/mm2)
49、;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00N/mm2;l0 計算長度(m);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不考慮高支撐架,由公式(1)或(2)計算l0=k1uh(1)l0=(h+2a)(2)k1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1取值為 1.185;u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u=1.70 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0.30m;公式(1)的計算結果:=115.08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公式(2)的計算結果:=58.70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如果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全因素,適宜由公式(3)計算l0=k1k2(h+2a)(
50、3)k2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2取值為 1.016;公式(3)的計算結果:=82.78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2,875 8 100 梁875 8 100 懸臂構件-100 4.7 梁板模板支架搭設技術要求:4.7.1 模板支架搭設通用要求模板支架選用扣件式鋼管滿堂架搭設,鋼管直徑為 4.8cm,48 鋼管相應的技術參數見下表:外徑,d 壁 厚t 截面積 A(cm2)慣性矩 I(cm2)截面模量 A(cm2)回轉半徑 A(cm2)每米長質量(kg/m)(mm)48 3.5 4.89 12.19 5.08 1.58 3.84 支架底端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
51、距底端上的 200mm 處。橫向掃地桿亦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4.7.2 支架構造、立桿步距等的設置立桿接長除板頂層頂步可采用搭接外(采用搭接應用雙扣件緊固),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大梁立桿頂部應采用雙扣件連接。對接、搭接應符合下列規定: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 1/3。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采用不少于 2 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支架立桿應豎直設置,2m 高度的
52、垂直允許偏差為15mm。若支架立桿底部設可調支座,當其伸出長度超過300mm時,應采取可靠措施固定。立桿之間必須按步距滿設雙向水平桿,確保兩方向足夠的設計剛度;高支撐架水平桿步距以0.9-1.5m 為宜,不得超過 1.5m。4.7.3本層模板支架由于層高較高(達 6.9m),其剪刀撐的設置及構造應符合要求:剪刀撐的設置:垂直于梁方向間距為2500并向上連續設置,平行于梁間距為 3500。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根數宜按下表的規定確定。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 4 跨,且不應小于 6m,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 60 之間;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最多根數: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455060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最
53、多根數n 7 6 5 剪刀撐斜桿的接長宜采用搭接。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是150mm。沿支架四周外立面應滿足立面滿設剪刀撐。4.7.4 頂部支撐點的設計:在立桿頂部設置支托板,其距離支架頂層橫桿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頂部支撐點位于頂層橫桿時,應靠近立桿,且不宜大于200mm;支撐在頂部的橫桿與立桿的連接扣件應采用“雙扣件”;立桿頂部采用頂托支撐梁、板模板。4.7.5 支撐架搭設的要求:嚴格按照設計尺寸搭設,立桿和水平桿的接頭均應錯開在不同的框格層中設置;確保立桿的垂直偏差和橫桿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規范的要求;確
54、保每個扣件和鋼管的質量是滿足要求的,每個扣件的擰緊力矩都要控制在 45-60N.m,鋼管不能選用已經長期使用發生變形的;4.7.6 施工使用的要求:精心設計混凝土澆筑方案,確保模板支架施工過程中均衡受載,最好采用由中部向兩邊擴展的澆筑方式;嚴格控制實際施工荷載不超過設計荷載,對出現的超過最大荷載要有相應的控制措施,鋼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澆筑過程中,派人檢查支架和支承情況,發現下沉、松動和變形情況及時解決。第 5章施工安全注意事項戴好安全帽,并系好安全帶。鋼筋焊接前必須經動火審批后,方可進行施工。鋼筋焊接時,配備滅火器一個,旁站一人負責滅火及動火周邊安全。由于梁鋼筋綁扎是在未鋪平板模板的情況下進行,為此,梁鋼筋運輸,綁扎時必須作好必要的臨時操作平臺或操作架后再進行作業。操作工人連續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2 個小時,即禁止操作工人疲勞作業。臨邊洞口注意防護,禁止嘻笑打鬧!塔吊料斗未落地時,禁止操作工人爬上塔吊料斗上方下放砼料!其它未涉及的安全事宜嚴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操作規程有關條款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