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施工方案(20150302)一、主要編制依據 1、標準規范序號名 稱編 號類 別1施工圖紙設計圖2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技術規程JGJ138-2001行業標準3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構造04SG523圖集 2、設計概況和招標文件要求(有針對性的寫出具體出處)(1)材料要求(2)質量要求(3)工藝要求(4)設計概況本工程塔樓采用了內筒外組合鋼框結構形式,其中包含多種形式的型鋼與鋼筋混凝土組合構件: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管混凝土方案詳見第七節)、鋼管混凝土柱、型鋼混凝土柱(H型鋼骨、十字型鋼骨)、H型鋼梁-鋼砼組合結構、型鋼骨-鋼砼核心筒組合結構、鋼板剪力墻核心筒組合結構、伸臂環帶桁架-
2、鋼砼組合結構、壓型鋼板組合樓板。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管混凝土柱型鋼混凝土柱(H型鋼骨、十字型鋼骨)KZZ1KZZ2KZZ3B3B1180018004根B3B1380018008根B3F35250015004根L1L416501650L1L438001500L1L425001500L5F1916501650L5F1935001500L5F1920001500L20L3815001500L20L3835001500L20L3820001500L39L6415001500L39L6430001500L39L6420001500L65L6915001500L65L6925001500L65L691500
3、1500L70以上150015004根L70以上150015004根L70以上150015002根85085080802 H 800100080100H 170080080100H型鋼梁-鋼砼組合結構型鋼骨-鋼砼核心筒組合結構鋼板剪力墻核心筒組合結構伸臂環帶桁架-鋼砼組合結構壓型鋼板組合樓板示意圖備注綠色陰影部分樓板均為鋼筋桁架樓板鋼筋桁架示意圖二、鋼管混凝土疊合柱施工方法和措施三、鋼管混凝土柱施工方法和措施四、型鋼混凝土柱施工方法和措施施工流程施工方法和措施(1)深化設計鋼筋連接器:在型鋼鋼骨上焊接與受力鋼筋同規格的鋼筋連接器,將鋼筋擰入連接器鋼筋連接板:在型鋼鋼骨上焊接連接鋼板,將受力鋼筋
4、焊接到連接鋼板上,同時在型鋼背面焊接加勁板。(此方法用于凈空或位置不利,不宜使用連接器的情況)鋼筋折彎或開孔:在型鋼腹板上開穿筋孔(鋼梁腹板阻擋柱箍筋通過的情況,也用于連接器排布不下的情況),其他方法還有:鋼骨邊緣阻擋受力鋼筋的情況,將鋼筋折彎繞開型鋼以通過,鋼筋等面積代換等等。(2)型鋼柱制作型鋼柱在加工前,首先對其進行設計細化,根據起吊重量的要求,對構件進行分節,解決運輸、安裝、與鋼筋連接、模板加固等問題。型鋼柱上鋼筋孔較多,型鋼柱開孔采用工廠預加工方案,在進行構件組裝焊接前,應先用搖臂鉆進行鉆孔。保證了開孔的位置,減少了現場糾偏、補開孔的工作量,保證了質量和施工進度。根據深化設計方案,對
5、鋼板開口的位置實施補強措施。構件制作質量合格,有出廠合格證和質量驗評。(3)測量定位將三維構件精確投影至二維平面,通過豎向投點控制網閉合、測量、排尺、放線,快捷、準確地完成型鋼混凝土柱構件的空間定位; 根據工程實踐,針對型鋼柱在施工及自重荷載下的變形影響和樓面混凝土收縮對型鋼柱位置的影響,采用了預留變形量的方法,保證了型鋼混凝土組合柱位置準確。(4)現場準備、型鋼柱安裝現場砼基礎復測已完,重大技術問題已處理,并以取得設計部門與業主有關部門確認,已與土建施工單位辦理交接手續。現場安裝施工機械、量具等已按計劃配備,結構安裝施工已獲業主和工程監理單位批準。構件進場后,技術人員要按照圖紙要求進行復核,
6、重點檢查構件的外形尺寸和在運輸、拼裝過程中的變形情況,對變形部位要進行修復處理。安裝就位后,對軸線、標高、垂直度進行校正,在焊接過程中應隨時對鋼柱的垂直度進行監測。鋼柱安裝工藝流程為:基礎測量放線、清理構件安裝前檢驗鋼柱吊裝鋼柱臨時耳板固定測量垂直度、軸線、標高焊接測量監測測量復測將耳板切除型鋼柱吊裝吊裝順序:根據流水段施工順序,從一側向另一側順序吊裝。腳手架搭設:在每根鋼柱處搭設井字架,柱子安裝位置上方空出,以便能將鋼柱從上面吊入。腳手架的高度應在柱頂標高以下3000mm左右。 如下圖示 鋼柱吊裝:預先測好軸線位置,按圖紙位置彈好安裝線,同時在柱腳處彈出安裝十字線,逐根按編號吊裝鋼柱,只有當
7、鋼柱連接耳板初步緊固后,用架管臨時固定后,方可松開吊鉤依次吊裝其它鋼柱。鋼柱找正:先用4m磁力線墜初步檢驗鋼柱鉛垂度,必要時使用纜風繩調正。焊接前后均須再用經緯儀進行垂直度校核,保證鋼柱軸線與基礎十字線重合。(5)鋼筋施工編號配 筋 圖樓 層主 筋箍 筋KZZ1B3B1444016100L1L19644016100L20頂524016100KZZ2L70至屋面截面變化B3、B21724018100B1L43244018100L5L383244018100L39L643244018100L65L691204016100L70頂1024016100KZZ3B3B1764016100L1L41204
8、016100L5L641024016100L65頂1024016100鋼筋的制作、安裝:梁柱節點核心區鋼筋施工,因配筋密集且鋼筋需穿過型鋼上的孔眼進行錨固,故施工時嚴格控制節點施工質量。針對不同的型鋼梁柱節點和配筋圖,畫出每個節點的施工大樣圖,從而確定每根鋼筋的走向、相對位置、接頭位置,并依據編號配料,采用機械連接,較好的完成梁柱鋼筋的節點施工。當個別鋼筋主筋遇到翼緣板或與腹板平行時,型鋼柱無法穿孔,鋼筋主筋須繞過,這部分鋼筋主筋直徑通常較大,須提前將該部位鋼筋后臺用彎曲機將鋼筋按照1:6打彎,避免現場強行打彎造成彎出部分超出構件截面尺寸,造成混凝土保護層不夠,露筋現象發生。柱插筋在下層梁板混
9、凝土澆筑前安裝完畢。插筋向下的錨固長度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出板面的長度應滿足:接頭位置相互錯開50,高低接頭間距大于35d;低接頭的位置距板面的尺寸應不小于柱長邊尺寸、六分之一柱凈高、500mm中的最大值。在梁面處用一套完整的箍筋對插筋進行定位,該箍筋與梁箍筋綁扎牢固,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必須有專人進行看護。箍筋綁扎:先安裝內箍筋,再安裝外箍筋。每一層內箍完成后,進行下一道內箍,內箍綁扎一步操作架高度后,再從下向上綁扎外箍。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箍筋轉角處與主筋交點均要綁扎,主筋與箍筋非轉角部分的相交點成梅花狀交錯綁扎。箍筋的彎鉤疊合處應沿柱子四周交錯布置,并綁扎牢固。本工程中鋼骨組合柱截面較大,鋼骨、
10、主筋、箍筋及拉筋密集,而且主筋與鋼骨之間的間隙小,再加上箍筋安放受到鋼骨栓釘的影響,鋼筋的綁扎難度非常大。在鋼筋綁扎過程中,不僅要考慮主筋和箍筋安裝順序,保證主筋連接的質量,而且有連接板的部位還要考慮鋼筋綁扎與連接板安裝的先后順序。因此,在鋼筋施工前,鋼筋綁扎組需要提前制定詳細的鋼筋綁扎措施,保證鋼筋施工質量。安裝保護層卡環,采用特制的塑料卡環,安裝在柱主筋上,隔筋布置,間距1000mm。自檢合格后進行隱蔽驗收。當下柱伸入上柱的鋼筋折角不大于1:6時,下柱鋼筋可不切斷而彎伸至上柱;當折角大于1:6時,應設置插筋或將上柱鋼筋錨在下柱內。本工程外框混凝土樓板厚度使柱主筋無法滿足1:6變折要求。因此
11、勁性柱變截面時主筋處理將采取右圖所示方式。按設計要求, KZZ2箍筋穿過型鋼腹板,為了便于箍筋綁扎,擬采用雙U型箍筋形式,箍筋與箍筋連接采用焊接。柱筋與鋼梁沖突處柱鋼筋處理:柱豎向主筋:在鋼梁上下翼緣焊接鋼板,柱主筋焊在鋼板上。柱箍筋:加工成半封閉箍筋,與鋼梁腹板焊接。(6)模板施工模板流水:本工程外框架柱共有16根柱子,柱子分成三種截面形式,分成四個施工流水段。 模板體系選擇:采用覆膜多層板+木工字梁+槽鋼柱箍體系。模板高度按標準層3700mm配置,當樓層高度為4500mm時,采用接長處理;超過4500mm高度時,分二次施工。模板截面按一層的柱截面配置,上部截面變小時,采用裁邊的方法處理。柱
12、編號標準層數量(根)模板配置平面圖和配置數量(塊/m2)KZZ141/6.11/6.11/51/5KZZ282/11.12/23.182/8.552/23.18KZZ341/5.551/7.6251/4.2751/7.625模板安裝施工a、安裝工藝流程焊接拉頂桿安裝錐型螺母、可拆卸螺桿檢查焊接拉頂桿及錐型螺母長度安裝模板安裝墊片、緊固螺母驗收b、主要施工方法施工前繪制柱鋼骨上焊接拉頂桿的分布圖按照拉頂桿的分布圖在相應部位的鋼骨上焊接拉頂桿 安裝錐型螺母(涂黃油),根據柱尺寸調整錐型螺母,之后安裝可拆卸螺桿樓層內巨柱模板以34個工人為一組安裝模板;模板面板朝柱由工人抬起,面板上穿好的孔對準可拆卸
13、螺桿水平推入,緊貼錐型螺母安裝墊片和緊固螺母混凝土達到拆模強度后,松開緊固螺栓,取出墊片和可拆卸螺栓,拆除模板;模板拆除后,旋出錐型螺栓(周轉使用);錐型螺栓在柱上留下的孔洞用水泥砂漿填補c、主要順序如下表:按照拉頂桿分布圖在相應部位鋼骨上焊接拉頂桿。可和鋼筋綁扎施工穿插進行,插入時間要以方便焊接拉頂桿為準,不能因為焊點部位鋼筋過密而無法焊接,部分位置設置連接套筒,用25鋼筋代替拉頂桿。 焊接拉頂桿大樣焊接拉套筒大樣安裝錐型螺母、可拆卸螺桿,檢查焊接拉頂桿及錐型螺母長度安裝錐型螺母、可拆卸螺桿大樣圖安裝連接鋼筋大樣圖安裝模板、墊片及緊固螺栓,上緊緊固螺栓模板就位大樣圖(7)混凝土施工型鋼砼框架
14、柱混凝土澆筑量層數層高(mm)層數混凝土等級混凝土量(m3)KZZ1KZZ2KZZ3合計B338001C704920857314B2360014719754298B190001117493135745L190001C6098410135643L2100001109456150715L38000187365120572L4449014920567321L5L1945001468626467564088L20L3437001446621706223258L35420013817650264L36L384500281378108567L39L53370014C5046618656222953L544
15、20013815150239L55480014317358274L56L644500832412964322052L6569600042167202161152L707360003C4016216281405L7467401616130152L7550001454523113屋14250138381995屋23550132321680混凝土澆筑設備本工程框架柱混凝土澆筑與混凝土樓板混凝土澆筑同時進行,使用的機械及泵管固定方法均與混凝土樓板相同。混凝土的澆筑a、在混凝土澆筑前,鋼結構必須做好埋件定位、現場對接焊、吊裝等工作,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要對鋼結構定位進行精確控制。振搗器振搗時不得與鋼結構
16、靠的太近或接觸,混凝土不得直接由泵管或布料管直接下料入模,避免沖擊鋼結構。b、混凝土澆筑前,先在底部均勻澆筑100mm厚與柱混凝土同配比的水泥砂漿。c、采用混凝土泵泵送下料。混凝土澆筑前需保持混凝土接觸面濕潤。澆筑混凝土時,從鋼骨柱外側下料,為保證下料自由高度不大于2m,施工時前端接DN100的軟管,下料時軟管離混凝土面高度小于1m。d、混凝土采用分層澆筑,每層澆筑高度不得大于600mm。軟管邊下料邊提升,同時輔以插入式高頻振動棒振搗,上下振動,垂直且緩慢拔棒,插點按梅花型三點振搗,逐點移動,按順序進行,根據所配混凝土的性能振動時間每點控制在2030s。為了更好地控制高頻振動棒按梅花點位置準確
17、下振,保證振動均勻,操作人員應用拉繩控制振動棒下振點。e、由于內部鋼骨限制混凝土的正常流動,故在澆筑過程必須四周對稱均勻下料、分層投料厚度一致、振動棒四周插振。f、當混凝土澆筑到要求標高處時,改用普通型振動棒振搗,并適當控制振搗時間,使混凝土中石子不完全下沉,呈均勻分布。若表面出現少量浮漿,則可用人工刮除浮漿至完成標高,并將混凝土表面進行拉毛處理。g、因與外框混凝土樓板混凝土同時澆筑,由于梁板接頭混凝土標號高于樓板混凝土,為了避免樓板低標號混凝土流入梁柱接頭中,需先澆筑梁柱接頭的高標號混凝土,再澆筑樓板混凝土。同時,為了減少柱頭高標號混凝土過多的流到壓型鋼板上,在柱頭周邊的壓型鋼板上設置攔截混
18、凝土的鋼絲網,如下圖所示:(8)混凝土養護采用澆水養護并外包塑料薄膜,澆水次數以保證混凝土墻面呈潮濕狀態為準,養護時間不少于7天。五、壓型鋼板組合樓板施工方法和措施施工流程施工方法和措施(1)深化設計鋼筋桁架樓承板懸挑邊模板大樣無梁洞口處節點鋼筋桁架垂直鋼梁布置鋼筋桁架平行鋼梁布置(2)鋼筋桁架樓承板吊運。按照建筑結構平面尺寸編制排版設計圖。施工前,由項目部提前15天制定提貨清單提交至生產廠家,配料按樓層、區域細分做到準確無誤,廠家根據計劃組織生產,運輸。到現場后,現場負責人檢查、核對,確保進料合格、準確。板料吊運。驗收合格后,塔吊將板吊運至施工區域。每捆用兩根專用吊裝杠,分別布置于兩端四分之
19、一鋼板長度處。(3)樓承板鋪設鋪板應嚴格按照排版圖指定位置來進行,板的直線度單跨偏差不大于10mm,板的錯口要求小于5mm,樓承板的端部與鋼梁翼緣搭接時搭接長度不得小于50mm。就位后,應立即將其與鋼梁點焊牢固,焊接采用手工電弧焊,焊點間距為300mm,特殊懸挑部位焊點間距為200mm。安裝樓承板時,對準基準線,安裝第一塊板,并依次安裝其它板,采用非標準板收尾。b.樓板與柱子交接處,將鋼筋桁架樓承板現場切割。切割前,仔細核對圖紙,明確樓承板與柱連接處的做法,對要切割的尺寸進行現場測量,復核后,在樓承板上放線。底模采用無齒鋸或等離子切割機切割,保證邊緣整齊;鋼筋采用氣焊切割。端部的支座鋼筋還原就
20、位后方可進行安裝。c.鋼筋桁架樓承板采用三跨連續板設計,為保證支撐鋼梁頂面與樓板混凝土緊密連接及栓釘焊接質量,在后續其他區域的施工中,將連續鋪設在鋼梁上的樓承板的底模在鋼梁頂面對應位置切割掉,使兩側樓層板底模在鋼梁上的搭接長度為50mm。切割前,對要切割位置的尺寸進行現場測量,在樓承板上放線。采用無齒鋸或等離子切割機切割,保證邊緣整齊,具體做法如下圖所示。 d.鋼筋桁架樓承板鋪設時應隨鋪設隨點焊,將鋼筋桁架樓承板支座豎筋與鋼梁、支撐角鋼點焊固定。e.板與板之間的連接采用扣合方式,拉鉤連接應緊密,確保在澆筑混凝土時不漏漿。f.鋼筋桁架樓承板長邊與鋼梁搭接時,需沿板邊將底模與鋼梁點焊固定,要求焊點
21、間距為300mm,焊點間距允許誤差為50mm封邊板安裝a.封邊板做法一:當封邊板緊貼鋼梁頂面,封邊板與鋼梁表面每隔300mm間距點焊25mm長、2mm高焊縫,焊點間距允許誤差為50mm。b.封邊板做法二:懸挑處封邊板施工時,采用圖紙相對應型號的封邊板,封邊板與鋼筋桁架底部鋼筋每隔300mm間距點焊,焊點間距允許誤差為50mm。洞口、邊模及平面形狀變化處施工:樓板開洞處,先在需要開洞樓板處放出定位線,然后按照設計要求在洞口四周焊接邊模、增設加強筋,邊模的外沿尺寸為洞口尺寸,切割后應按要求進行洞口防護。切割采用等離子切割機進行,切割后應現場補焊支座鋼筋。固定封邊結構柱處理邊模、洞口處理(4)栓釘焊
22、接。為使鋼梁與組合樓板能有效的協同工作,設置抗剪栓釘,栓釘主要承受鋼構件與混凝土樓板之間的剪力,使鋼結構與混凝土結構能共同受力。栓釘穿過鋼筋桁架樓承板焊在鋼梁頂面,為穿透焊,栓釘直接焊在鋼梁頂面為非穿透焊。(5)鋼筋施工樓板鋪設完鋼筋桁架及樓承板后,直接將鋼筋吊運至鋼筋綁扎作業面必須按照設計要求設置樓板附加鋼筋、支座連接鋼筋、負筋及分布鋼筋,并應與鋼筋桁架綁扎連接。樓板開孔處,必須按設計要求設洞邊加強筋,加強筋設置在鋼筋桁架面筋之下。洞口采用快意收口網及木模板支設邊模板。待樓板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時,方可切斷鋼筋桁架樓承板的鋼筋及底模。如有特殊需要,洞口處側面混凝土可用與樓板混凝土同配合比無粗骨
23、料的水泥砂漿抹平或用打磨機打磨平整。鋼筋綁扎時,預埋件、電線管、預留孔等及時配合安裝。節點處理措施a.鋼筋桁架及樓承板高低跨之間節點處理 b.組合樓板與核心筒墻及外框架柱交接位置節點處理組合樓板與核心筒墻位置鋼筋采用預埋“胡子筋”方式,組合樓板施工時,將剪力墻內預埋的“胡子筋”剔出并調直處理,將混凝土接茬處混凝土浮漿剔鑿清理干凈。鋼筋連接采用焊接連接,接頭長度10d。 (6)支撐架設當鋼筋桁架支撐鋼梁間距大于3m時需在鋼筋桁架下側搭設雙排碗口鋼管臨時支撐,架體立桿間距1200mm,排距900mm,橫桿步距1800mm,排距臨時支撐搭設在鋼筋桁架中部,架體搭設形式詳見下圖。(7)樓承板混凝土澆筑施工組織:本工程主塔樓外框筒采用鋼筋桁架組合樓板,組合樓板厚度為:標準層板厚120mm,設備層板厚200mm。a.劃分2個施工段進行施工: b.組合樓板混凝土澆筑方向c.樓承板與外框勁性柱施工進度基本相同,柱、板混凝土同期澆筑,先澆筑下層柱混凝土,再澆筑上層板混凝土。澆筑柱混凝土至板頂標高,且向板內延伸不小于600mm,再澆板混凝土,如下圖所示:混凝土澆注注意事項a、施工前仔細檢查DECK板與鋼梁的搭接必須牢固,確保澆筑混凝土時不塌陷。b、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樓板下禁止有非相關人員作業及人員通行。c、嚴格控制澆筑過程中的混凝土堆載高度,不能超過0.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