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熱熱電電有有限限公公司司供供熱熱管管道道工工程程穿越鐵路膠濟線穿越鐵路膠濟線 K390+980K390+980 夯管夯管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編制:審核:審批:1目錄一、編制依據二、編制原則三、工程概況四、TT 夯管錘結構五、TT 夯管錘工作原理六、鋼管壁厚與夯進長度的關系七、鋼管前利用切削護環八、安裝導軌九、鋪管十、焊接十一、夯管方向的控制十二、以下經驗供參考:十三、質量保證措施十四、質量管理措施十五、營業線安全施工管理措施、十六、應急預案2一、編制依據一、編制依據1.1工程設計圖紙及相關技術規范和標準。1.2 根據濟南市鐵路施工現場管理有關文件和標準。1.3施工現場狀況及對周圍環境的調查。二、編
2、制原則二、編制原則2.1 在充分理解設計圖紙的基礎上,采用先進、合理、經濟、可行的施工方案。2.2 施工全過程對環境破壞最小、占用場地最少,并有較周密的環境保護措施。2.3 施工工藝與施工規范、設計要求相符,并達到完善。2.4 確保工程質量和工期。三、工程概況三、工程概況3.1 工程簡介濟南熱電有限公司供熱主管道需穿越京膠聯上行線、膠濟上下行線、京膠聯下行線及站內七股、九股鐵路。穿越供熱管道管徑為 DN600mm。根據有關規定,需于膠濟線 K390+980 處增設 2 孔102022mm 螺旋縫焊接鋼管,L360 級螺旋焊縫鋼管,管外壁采用 3PE 加強外防腐。距京膠聯上行線路肩 18 米開挖
3、工作坑。本次增設防護套管采用氣動夯錘夯進施工,套管與供熱管道間間隙壓注水泥漿填充,且需按防腐專業相關要求設置犧陽極的陰極保護措施。熱力管線工程管道穿越鐵路線方案采用非開挖夯管法設計施工,夯管法施工無需后背力,用大功率空壓機作為動力使夯錘動態沖擊鋼管夯入土中,(帶土夯進)夯擊時鋼管與土壤緊密結合在一起,不會造成鐵路的沉降,對穿越的鐵路路基也不會造成影響,考慮到動態沖擊時地下水位較高,對3周圍土體的擾動并且工作坑較深,所以必須對主坑和接收坑斷面進行鋼板加固以保證人員安全。夯管鋼套管選用102022mm 螺旋縫焊接鋼管,單根長度為 12 米,全長 168.0m(暫定)。3.2 施工方法采用非開挖夯管
4、錘夯進鋪管施工的方法。(一)主要工作量1開挖夯管工作坑 1 個,接收坑 1 個,夯管工作坑及接收坑大小應根據實際需要。2在工作坑內,夯擊直徑102022mm 鋼管 2 孔,單孔長度 84 米。3焊接鋼管嚴格執行市政工程施工規范中鋼管對口焊接的規定。4清除鋼管內渣土。(二)場地工程地質條件1地形地貌場地地形比較平坦,場地空間寬敞。2地層情況(1)根據本工程穿越區域以粉質粘土為主。(2)根據地勘報告及現場勘察,膠濟鐵路線兩側地下水位深度為2.5m3.0m,因地下水位高于工作坑底,夯管工作坑及接收坑需要進行墊土施工,至少保證工作坑底以下 0.5m 無水。(三)施工組織1 人員組織為保證該施工順利進行
5、和優質、高效完成,成立指揮部,并且成立以項目經理為主的項目經理部,負責工程的組織協調、質量監督、安全管理等,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具體組織如下:4項目技術負責項目經理工作坑施工組質檢員施工員材料員安全員套管鋪設組測量組材料供應組安全保衛組52 施工前準備熟悉施工圖紙,領會設計意圖,組織項目經理部進行設計交底,深入現場進行實際勘察,進行比較分析,如與設計發生原則沖突,及時與有關部門聯系解決。工程所用材料、設備和儀器序號設備、材料、儀器名稱規格數量1夯管錘TT450 型12空壓機0.7Mpa/30 13全站儀14管線探測儀雷迪 38515電焊機KW50026吊車25 噸17運輸車輛10 噸18發
6、電機75kw 臺19柴油桶2410夯管潤滑油Kg15011導軌米2012鋼管102022mm168 米13氧氣、乙炔套114夯環、卡瓦、風管套115注漿管4”168 米16泥漿泵臺217膨潤土Kg220018對講機75Km463 預計工期預計總工期 20 天施工準備3 天夯管施工16 天尾工撤場1 天合計20 天施工進度計劃表施工進度計劃表工序第 1-4 天 第5-8天 第9-12天第 13-16天第 17-20天第 17-20天測量放線平整場地鋪滑道導軌夯進取土撤場74 夯管法施工工藝流程圖施工工藝設備進場做地基導管安裝吊裝下管、錘緊固安裝試夯、復測正常夯進夯 進竣工驗收資料整理清理場地進行
7、修正排土8四、TT 夯管錘結構五、TT 夯管錘工作原理四、TT 夯管錘結構五、TT 夯管錘工作原理六、鋼管壁厚與夯進長度的關系六、鋼管壁厚與夯進長度的關系對于 1020mm 直徑的鋼管應按照具體的施工長度選擇適當的壁厚,本次工程夯管距離在 84 米,應選用 22mm 的壁厚的鋼管進行施工。空壓機技術參數夯管錘采用 TAURUS450 型沖擊力 1000t/次;夯管錘動力設備采用兩臺 ATLAS30 立方米,NGERSOLL-RAND30 立方米空氣壓縮機(噪音低于 50 分貝)總輸出氣量為 30 立方米;鋼套管采用 DN1020*22 螺旋焊縫 L360 級 12m 長的鋼管;分瓣錐體張緊帶切
8、削環鋼管出土器夯管錘高度調整墊后夯環9夯管動力設備采用 INGERSOLL-RAND30 立方米空氣壓縮機設計夯進鋼套管長度為 84m;夯管錘、套管托架采用20 槽鋼焊制;導軌采用 30 號工字鋼;空壓機壓力控制在 6.57.0Mpa。七、鋼管前利用切削護環七、鋼管前利用切削護環切削護環的基本作用如下:1.切削履的作用:為加強套管在夯進過程中管端的剛度,使其不變形,需在管端加設切削履。10切削履2.增加鋼管橫斷面的強度,以利擊碎較大障礙物。3.切削履置于管端,并附著于套管外徑,減少了管壁與土壤在夯進過程中的摩擦力。4.使土體與鋼套管間形成 0.5-1.0cm 間隙,使鋼管防腐免遭破壞。5.施工
9、中為避免管身和進入管口土石的自重引起在夯進過程中下沉偏離方向的可能,切削履與鋼管采取一道焊縫固定。6.套在鋼管前的切削護環通過內外凸出于管壁的結構部分減小管壁與土壤的摩擦。并且在切削護環外凸出于管壁的后面焊接一圈 4分直徑的注漿管,通過注漿管給鋼管減阻。7保護有表面涂層鋼管的涂層。八、安裝導軌八、安裝導軌8.1 在管道位置放樣完成后,需對夯管工作坑大樣進行放樣。工作坑放樣完成后,隨即使用挖掘機進行開挖工作坑,由于本工程工作坑開挖深度較深,需在開挖過程中進行放坡開挖,基坑邊坡靠近鐵路路基側應達到1:1.5,其余三面基坑邊坡應達到 1:1。工作坑開挖過程中應隨時對基底標高進行測量,在挖至離設計標高
10、還用 20cm 時,采用人工清底。工作坑開挖完成后,人工在基坑四面開挖排水溝,并在基坑四個角上挖集水坑,以便于在施工過程中進行降水。基底處理完成后,采用碎石鋪底,做一層碎石墊層,碎石墊層厚 20cm。在工作坑處理完畢后,應在工作坑頂四周設置防護欄桿,并設置警示標志,夜間使用紅色燈泡警示。11用水平儀調節夯進鋼管的傾角8.2 按照設計要求高程進行測量,在夯管工作底板進行夯實找平后鋪20mm 渣石墊底層,再在上面鋪設預先割好的 30 號工字鋼按照 800mm 的間距以(工)型平行放置在工作坑的地基上,鋪設 30 號工字鋼兩根單根的長度為 15 米,根據交接樁和實際測量,制定出兩條導軌的中心線,放置
11、導軌后再精確找正,測量是否達到預制角度要求,再將 30 號工字鋼兩側分別夯入1米長的地錨兩根,地錨入土不能低于700mm,在進行測量,無誤后在與工字鋼焊接牢固.由于鋼管軌跡設計為水平,因此,槽鋼作為導向軌道,自身必須平直無彎曲。用水準儀多點測量控制槽鋼的水平,再根據需要的水平角度調節導軌的傾角。.由于所夯套管位于地基不實地段,所以夯管錘、鋼套管需放置于工字鋼導軌上,導軌下部為 25mm 厚的整塊鋼板,鋼板下部為墊土層。在夯管錘工作時慣性沖擊力較大,所以鋼板能起到減振作用,以加強整體性。12準備試夯九、鋪管九、鋪管9.1 按工作平臺長度,將1020 鋼管長 12 米第一根前端安裝好切削環。將第一
12、根鋼管和夯管錘安放在軌道上,用張緊器將夯管錘通過錐套與鋼管連為整體。安裝完成后,檢查鋼管的所需的傾角、垂直位置。送風后夯管錘即開始工作。第一根管操作上應緩慢開啟注油器、控制空氣量,采用“輕錘慢進”,防止鋼管和夯管錘一起往復串動。鋼管夯進土層 30-50cm后,停錘校核鋼管位置,無誤后,再繼續輕錘夯進 2-3m,再次校核鋼管位置,繼續采用“輕錘慢進”參數將第一根管夯入土層。9.2 試夯、復測套管、夯管錘安裝就位后,需進行試夯,試夯距離為夯進 0.5-1.0m,重要目的是檢查動力是否滿足要求,排土錘體與鋼套管是否緊密貼實,緊固器具是否將錘體與套管連接成一整體。試夯后需進行復測,主要目的在于檢查導軌
13、、套管在沖擊力作用下是否仍處于設計高度。如工程在試夯時緊固器不緊,出現錘體與管體撞擊時回彈產生縫隙,應采取調整緊固器具,并在二次試夯前以緊固帶將管體與支承架“抱死”,防止回彈時“跳管”,進入正常夯進時再拆除緊固帶。13調整拉索、使夯錘與套管緊密貼合試夯調整緊固器具試夯緊固帶將管體與支承架“抱死”,防止“跳管”14十、焊接十、焊接校核導軌位置無誤后,吊裝第二根鋼管,鋼管之間采用 V 型剖口焊縫焊接,(按照德國 TT 要求焊接標準焊接)。套管間的焊口,在夯進過程中最大需承受 1000t 左右的沖擊力。管口焊接采取三遍焊接“外二內一”,管口間隙 2mm 左右,管端口在沖擊力作用后,需進行“打磨”,兩
14、管間坡口為 60,加強高為 2mm 左右,以保證焊接質量。焊接前,應檢查兩鋼管的水平、垂直位置及兩管的同軸情況。鋼管焊套管焊接15接好后,夯管錘送風工作,此時,完全打開注油器閥進入正常參數夯管。直至第二根管進入土層,校核導軌位置,吊裝第三根管,再校核鋼管對接情況,焊接、夯管,如此循環,直至鋼管進入接收坑。焊接時,兩同心軸管需保持 3-5mm 的縫隙,再進行焊接、打磨。十一、夯管方向的控制十一、夯管方向的控制(1)應正確安裝導軌對于一次鋪設 12m 長的鋼管,安裝導軌是非常必要的,而導軌的穩固性、方向正確性是最關鍵的。因此,軌跡的穩固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對于硬基底,可只填碎石,并搗實,對軟地層基底
15、可澆注混凝土墊層,保證在夯管過程中,錘的震動力至于引起導軌下沉。其次,應正確安裝導軌,保證導軌方向的正確。(2)遵循勤勘測勤糾偏施工過程中遵循勤勘測勤糾偏的原則,特別是開始的第一、第二根夯管過程,要增加校核次數,哪怕發現微小的偏差,都要糾正過來,否則,出管位置將會出現較大的偏差。導軌偏差可通過調整軌基校正。(3)夯管錘工作參數的調整注意夯管錘工作參數的調整,特別是第一根管,應“輕錘慢進”夯入土層,同時,反復校核鋼管方向。第一根管入土后,就基本決定了整條管的方向,切忌“重錘快進”,這樣容易出現偏差。把好焊接關。首先,鋼管端面必須平,切口平面垂直于管軸。有條件在車間切好最理想。在焊接過程中,兩節管
16、道外壁應平順,并防止焊接過程中出現兩節管道不順直,從而造成夯進過程中出現偏移。16(5)夯進過程中測量控制:A 測量控制標準:因鋼套管夯進距離較長,所以套管的夯進精度要求較高,在施工過程中執行的是目前頂管標準,管徑DN1020 時,允許偏差:高程10mm,20mm;中線+30mm。B 測量控制點:重點從導軌驗收、過程糾偏兩方面控制。導軌驗收:導軌的中線位置及高程直接決定預夯套管的“軌跡”,所以其高程中線偏差控制于 2mm 之內。過程糾偏:不能按常規夯進后一次取土模式,采取邊夯進邊取土,邊測量邊糾偏,即每進行 3m 夯進做取土及控制測量工作。頭節管每夯進 2m 時測量一次,以保證首節管的精度。C
17、.測量控制效果:邊在夯管過程中采取邊夯進邊取土的施工方法,通過及時掌握管體位置,并及時糾偏有效的控制了偏差。(6)出土因精度要求較高,采取的是“邊夯進邊取土”的施工方法以加強糾偏,所 以 夯 進 速 度 較 水 壓 法、氣 壓 法 的 速 度 相 比 大 大 降 低。套管直徑為 DN1020,可以采取機械和人工出土的方法進行管內出土。在夯進時,考慮到地下水豐富,計劃前 4 節鋼套管入土時保持頭一節鋼套管測量監控,每夯進測量監控,每夯進 3m 進行一次測量,以保證精準度進行一次測量,以保證精準度17含土夯進,后 3 節管采用人工入管掏土,杜絕夯管超壓運作;當夯管夯至中砂層時,為避免水量過多、水壓
18、過大,阻礙到正在機械取土的設備,或造成鋼套管下沉現象,始終保持頭二節鋼套管含土夯進及水泵降水,再通過卷揚機連接小型取土推車,將后隨鋼套管內的土取出,有效地減小夯進壓力及阻力,確保夯管作業正常運行及鋼套管按設計軌跡夯進。(7)夯進過程中的糾偏A 切削履糾偏:通過在切削履上附著鋼板,使管端在夯進過程中出現土不平衡,達到糾偏效果,附著鋼板置于偏差的相反部位,此種方法適宜偏差較大時,但糾偏過程長度不宜小于 6m。B 頂木糾偏法:利用頂管施工的成熟經驗,在偏差管端置于 10cm*10cm方木,進行糾偏,此方法易造成管體變形,所以需在頂木上下端墊以大板以增大受力面積,此種方法適宜偏差較大,因宜造成管端變形
19、,僅試用一次而取消。C 土壓糾偏法:當偏差較小時,通過掘土使管端土壓力出現不平衡,偏差趨勢方向不取土,而相反方向多掘土,以土壓不平衡達到糾偏效果。D 導軌預拱度:通常頭兩節管夯進過程中宜出現因管體自重而引起的出土采取人工滑車出土18管端下扎趨勢,為解決此問題需在導軌安裝時預留 2%的坡度,即在原有設計坡度基礎上,管頭導軌移高 3%L(L 為導軌長度)。E 無論采取何種糾偏方法均不能生硬糾偏,應以近似趨勢為糾偏原則,達到緩慢糾偏,以免損傷管體。(8)減阻措施:打蠟、注漿減阻由于夯管距離較長,在夯進前,先對鋼套管外圍進行打蠟,起到一定的護管和減阻作用,再在夯進階段使用具有很好的潤滑能力和減小扭矩的
20、泥漿其基本配方是:7-8%預水化鈉基膨潤土+0.3-0.5%提粘劑+0.4%降濾失劑+2-3%的潤滑劑(RT-998)進行雙重減阻。在套管外部涂以工業石蠟,減少管體與土體阻力。(9)抽水針對此工程特點,預備兩臺水泵進行抽水作業,當水大時,采用 380V水泵抽水;當水小時,采用 220V 水泵抽水。供電中,安裝專用電纜線和漏電保護器,確保安全。由于此地層砂礫較多,對水泵進行紗網包裹來防砂,并且每 1 小時用水桶接水來檢查攜砂情況,如攜砂嚴重,將對水泵進行密網包裹或圍網過濾。十二、以下經驗供參考十二、以下經驗供參考(1)采用夯管錘工藝,有效的控制了路面的下沉,應用夯管錘技術上下和左右誤差控制在 0
21、.5%的范圍內.(2)仔細調查了解地層的情況,合理設計埋管位置,避免施工過程中遇到難以穿越的障礙。(3)鋪設長距離鋼管,應安裝導軌,事先嚴格控制方向,及時糾正偏差,避免偏差過大后,難以糾正過來,在施工過程中,重點控制導軌和19鋼管焊接過程中位置的校核、調整、做到“防為主,糾為輔”。(4)若場地條件允許,盡量采用長管,減少焊接次數。(5)鋪設長距離鋼管,做好減阻措施,提高鋪管成功率,發揮設備潛能,提高項目施工經濟效益。十三、質量保證措施十三、質量保證措施1、由現場施工人員按設計要求測量放出夯管入口位置,經現場質檢員及甲方代表復檢無誤后進行夯管施工。2、工作坑平整符合要求后下入導軌,導軌方位、高程
22、符合設計要求。3、第一根鋼管安裝后,按要求連好夯錘,進行高程及方位測量,確保鋼管方向及高程符合設計要求。4、初始夯擊時,每夯進 0.5 米后,測量一次,保證第一根鋼管按設計線路進入地層。5、后續管與第一根管焊接時,應保證兩根鋼管焊接平直,方向一致。6、夯擊時認真做好記錄,每夯一米記錄一次,并記清發現異常情況的時間、現象等。十四、質量管理措施十四、質量管理措施1 確保達到上述質量標準,實行質量三檢制,在項目部質檢員自檢基礎上,由我公司質檢員檢查,合格后與甲方或監理進行交接驗收,確保施工質量。2項目經理部成立以項目技術負責為首的質量管理小組,對整個工20程質量負全面責任,質檢員負具體檢查責任。3班
23、組長認真執行質量標準,按規程作業,對工序質量負責。4開工前,落實各級人員崗位責任制,做好技術交底,使每個施工人員對工程總體要求明確,對崗位職責、崗位技術要求及質量要求,有深刻了解,使人人都有很強的質量意識。5要積極配合甲方、設計、監理和質檢站對施工質量的檢查驗收,積極聽取其意見和建議,有問題及時糾正。6變更設計以書面為準。十五、營業線安全管理措施十五、營業線安全管理措施1營業線施工安全措施營業線施工,安全生產是永恒主題,在進行施工生產的前提下保證鐵路運營的暢通,是施工作業的職責所在,因此在施工生產的過程中采取“重點防護、要點卡死”的原則,確保營業線施工的安全。防護工作主要與鐵路部門協商簽訂安全
24、協議,鐵路工務部門派員進行監管,我部嚴格按濟南鐵路局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實施細則326 號文有關規定管理組織施工。2營業線的安全防護穿越營業線施工內容需在設備管理單位及監理單位監控下進行。施工安全防護工作是確保營業線行車安全和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為了確保行車和施工安全,必須按規定設置安全防護。未設好防護,不得進行施工作業。根據施工范圍的大小,在事故易發點安排防護人員進行防護,21施工生產中通過各防護人員的協調配合,確保營業線施工的安全在可控狀態。防護人員進行防護,具體內容為:(1)靠近營業線施工要設好安全防護。施工時,設 4 名具有濟南鐵路局安全防護資質的防護員其中駐站聯絡員 1 名,在防護網外
25、施工地點設1 名,夜班倒班防護,配齊應具備的防護用品、用具等。(2)防護人員必須認真履行職責,集中精力,站在便于瞭望的地點認真防護,及時聯系和掌握列車運行情況及列車在作業區段的運行時刻,及時通知作業人員下道避車,不容許做與防護無關的其他任何事情。(3)在該施工段所有設備、人員服裝、防護欄桿、旗幟等均不得應用明顯的紅色,以防止給火車司機造成錯誤信息。(4)按照鐵路相關安全要求,在該施工段兩端順鐵路沿線要求范圍內設置明顯施工警示標志。3營業設施的保護措施(1)開工前應根據設計文件和現場交樁資料,劃定施工線后,邀請工務段、電務段、通訊段、供電段等有關設備管理單位,共同到現場對施工范圍內可能影響通信、
26、信號、水電、通訊等營業設備正常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并采用管線探測儀探測,并人力開挖深溝,查明電纜徑路。(2)架空電線桿周圍 3 米范圍內不得挖坑、挖溝、取土。當在架空線桿附近棄土、堆土時,必須保證導線與地面距離不小于 2 米。架空電線路兩側各 10 米范圍內和地下電纜兩側各 3 米范圍內不得建房搭棚。(3)施工方案、安全措施和有針對性的應急預案經濟南鐵路局施工安全領導小組或有關業務處室審核同意后,相關設備管理單位、行車組織22單位簽訂施工安全協議,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未簽訂施工安全協議的工程不得開工。邀請濟南工務段配合人員隨時測量線路幾何狀況做到趟車檢查。(4)在營業線臨近、并行地段進行機械施
27、工作業時,不論是作業或停留,施工機械均不得侵入鐵路限界。機械施工作業時,必須設置一機一人專職防護,工地兩端必須按照規定距離設置安全防護員。火車通過施工地段時,必須停止機械施工作業。(5)作業開始前,施工負責人應認真、全面的做好技術、安全交底,明確安全注意事項,按照規定設置好防護,才能上道作業。施工過程中,要隨時掌握好進度和質量,及時消除不安全因素,施工完畢,要認真進行檢查,確認施工狀態合格,機具材料無侵限才能收工。(6)營業線施工作業人員,建立現場交接班制度,認真、如實填寫情況。(7)在管道夯進過程中,應隨時注意線路來車情況,同時聽從現場防護員的指令,做到線上來車時停止管道夯進施工。同時由于管
28、道夯進遇到地下不明情況,無法繼續夯進時,應及時停止施工,并上報設備管理單位、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研究處理方案,在處理方案未出具之前,不得施工。(8)夯管施工過程中,應在鐵路路肩上設置線路位置、高程觀測樁,并做到夯管過程中每2小時觀測一次,停止夯管施工時每6小時觀測一次,并將觀測記錄留存好,施工完成后存入竣工資料。(9)在施工過程中,每日給配合單位送達施工配合單,做到無施工23配合單不施工。同時每日記錄線路行車情況。4防止施工現場機械、車輛侵限的規定及應急措施(1)在營業線附近施工的任何機械設備,無論任何作業,均不得侵入鐵路限界。(2)施工負責人首先核實操作人員的操作是否過期,操作人員必
29、須持證上崗,嚴禁將機械交給無證人員和不熟悉機械設備性能的人員操作。(3)施工作業前,操作人員必須認證聽取施工技術人員的現場交底及有關注意事項,并對機械做詳細檢查。作業中必須集中精力,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4)施工作業時,必須有專職安全防護員指揮,實行“一人一機”進行防護,施工地段有列車通過時,所有作業的及限額設備必須停止作業。(5)嚴禁挖掘機,各種機械侵入鐵路限界。(6)如施工機械發生意外侵入鐵路限界,影響行車安全時,防護人員立即對線路進行防護后,同時用對講機向車站值班員、及鄰近駐站聯絡員發出緊急通知,采取緊急措施進行攔停列車,施工負責人快組織人力和機械(裝載機)將故障機械拉離鐵路限界外,排
30、除險情,恢復通車。在施工機械未撤出限界以外,行車安全沒恢復前,不得撤出停車防護。(7)施工人員應熟悉既有線施工的安全規定,熟悉列車運行情況和列車運行速度,熟悉各種信號及信號顯示方式,服從防護員指令,做到令行禁止。(8)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信號旗,信號燈等信號物品,或拿這些物品在既有線附近嬉鬧,以免影響正常行車及安全。245機械施工安全措施(1)機械設備應按其技術性能的要求正確使用,缺少安全裝置或安全裝置已失效的機械設備不得使用。(2)嚴禁拆除機械設備的自動控制機構、各種限位器等裝置,及監測、儀表、警報等自動報警、信號裝置,其調試和故障排除應由專業人員負責。(3)處在運行和運轉中的機械,嚴禁對其進
31、行維修、保養和調整作業。(4)機械作業時,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或靚啊機械交給非本機操作人員操作;嚴禁無關人員進入作業區和操作室內,嚴禁酒后操作。(5)進行交接班工作的機械設備實行交接班制,操作人員要認真填寫交接班記錄。(6)機械進入作業地點后,施工技術人員應向機械操作人員進行施工任務及安全技術措施交底,操作人員應熟悉作業環境和施工條件,聽從指揮,最受現場安全規則。(7)現場施工負責人應為機械作業提供道路、水電、臨時工棚或停機場地等必須的條件;夜間作業必須有充足的照明設備。(8)在有礙機械安全和人身健康的場所作業時,機械設備必須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操作人員必須配備安全防護用品。(9)當機
32、械設備發生事故時,立即報告施工負責人和有關部門組織搶修。256施工用電安全管理(1)施工現場的臨時用電,嚴格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執行。(2)臨時用電工程的安裝、維修和拆除,均由經過培訓并取得上崗證的電工完成,非專業人員不準進行電工作業。(3)電纜線路采用“三相四線”接線方式,電氣設備和電氣線路必須絕緣良好,場內架設的電力線路其懸掛高度及線距應符合安全規定,并架設在專用電桿上。(4)配電盤、配電柜要有絕緣墊,并按要求安裝漏電保護裝置。(5)各類電氣開關和設備的金屬外殼,均要設接地或接零保護。配電箱能防火、防雨,箱內不得存入雜物并設門加鎖,專人管理。(6)檢修電氣設備時要停電作業
33、,電源箱或開關握柄要掛“有人操作嚴禁合閘”的警示牌或設專人看管。(7)現場架設的電力線路,不得使用裸導線;臨時電線,不得掛在鋼筋模板和腳手架上,必須安設絕緣支撐物。(8)嚴禁用其他金屬絲代替熔斷絲。7管理保證措施(1)認真執行鐵道部鐵路營業線施工及安全管理辦法(鐵辦2008190 號)及濟南鐵路局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實施細則(2010)326 號文的規定,及時與鐵路局有關單位簽訂安全協議。制定嚴謹的施工方案和安全防護方案,并嚴格執行,杜絕無計劃、無方案、無安全措施的施工。26(2)加強對員工的安全教育培養工作,現場操作人員未經安全教育培訓并考核合格,嚴禁上崗作業。施工期間,主要領導必須在現場,要
34、安排防護人員值守,發現危及行車安全的情況要及時報告并采取措施,確保列車運行安全。(3)要以落實施工現場安全卡控制度為重點,加強現場作業控制,施工作業完成后,必須對施工場地進行徹底清理,并加強對已施工完成的跨線橋梁的安全防護,確保列車運行安全。十六、應急預案十六、應急預案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最有可能出現的一是人員傷亡,二是路基坍塌影響線路安全,為確保線路安全,特制定此應急預案。16.1 安全搶險小組組長:副組長:組員:16.2 搶險器材與安全防護器材名稱型號單位數量備注鋼軌P50m100m路基邊坡防護木枕根50吊車16T臺1起道機液壓/普通臺1/1線路維護套筒扳手把2線路維護活動扳手把2線路維護
35、搗固鎬把10線路維護鋼叉九齒把10線路維護耙子四齒把10線路維護撬棍根10線路維護對講機30 mw部2線路防護27響墩個6線路防護信號旗紅、黃面各 6線路防護信號燈紅、黃盞各 1夜間用喇叭只2線路防護軌道尺把1道碴方20線路搶修抽水機臺4挖基排水草袋個10016.3 具體搶險防護措施16.3.1 預防人員傷亡措施在既有線夯管施工過程中,防止材料、機具、侵限以及人員傷亡為施工安全重點之一,為防止出現由此引起的安全事故,在施工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1.在施工前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使每一個施工人員明白在施工前后、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安全問題,每一個施工人員都明白自己的安全職責。2.施工前所需的材
36、料應堆碼整齊、牢固,不能侵限;機械設備擺放整齊,在限界之外,施工隊伍要派專人看守。3.安全員、防護員加強安全監督,勇于負責,避免發現侵限現象。4.在施工過程中加強與車站及駐站聯絡員的聯系做到每 3-5 分鐘,當臨站鄰線發車時及時通報,加強安全監護。5.施工中,嚴格按審定的方案作業,施工負責人應隨時掌握進度與質量,監督施工人員執行各項安全規定,消除不安全因素,并經常保持與防護員之間的聯系。16.3.2 防止路基坍塌措施發生基坑塌方事故后應立即停止施工,切斷大型施工機械電源,28撤散附近施工、非施工人員。通知火警 119、急救 120 趕赴現場施救。成立現場應急救援指揮小組,組織專家制定詳細的救援
37、方案。同時項目經理、材料員根據救援方案補充應急救援設備、物資。通知各相關設備管理單位趕至現場(鐵路“四電”、市政水業、煤氣、污水、給排水、電力、通信等),配合救援方案實施拆遷、臨時施工等。16.3.3 線路發生危及行車安全故障時的一般防護辦法立即使用列車無線調度電話等通信設備通知車站或運行列車,并在故障地點設置停車信號,如瞭望困難,遇降霧、暴風雨(雪)、揚沙等惡劣天氣或夜間,還應點燃火炬。設有固定信號機時,應先使其顯示停車信號。如不知來車方向,應在故障地點注意傾聽和瞭望,發現來車,應急速奔向列車,用手信號旗(燈)或徒手顯示停車信號,并將響墩放置在能趕到的地點,使列車在故障地點前停車。如瞭望困難
38、,遇降霧、暴風雨(雪)、揚沙等惡劣天氣或夜間,發現來車后,奔向列車前,應在故障地點點燃第二支火炬。16.3.4 其他具體應急措施為防止影響列車運行安全,出現類似情況采取以下安全預案:1.準備好一定數量的應急搶險器材:備足 20 方道碴;準備好備用軌、鋸軌機、鉆孔機、軌枕等。2.準備好防護器材:準備好響墩、信號旗、信號燈、停車牌等防護器材,以備在緊急情況下使用。3.在線路安排好巡視人員,對線路狀態進行檢查,發現情況根據29情況的嚴重程度采取攔停列車、報告車站、及時處理。4.當作業點出現妨礙既有線行車安全的事故,施工點安全防護員及時通知前后安全防護員,并及時與駐站聯絡員聯系。5.施工前指定專門車輛作為人員傷亡搶險車,將交通醫院作為搶救傷員的頂點醫院,并做好聯系。6.發生侵限事故后,首先立即向施工現場指揮匯報,同時施工現場立即查明對既有線運營的影響程度,應該采取何種措施,如是否攔停列車,立即將侵限物品清除現場,并對其它物品進行檢查有無侵限情況。16.3.5 應急救援通信聯絡與各有關單位聯系人聯系號碼表序號單位聯系人職務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