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模板與承重架搭拆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審 定: *公司年8月目 錄第一章 編制依據2第二章 工程概況3一、基本信息3二、結構概況3第三章 模板方案選擇4第四章 材料選擇6一、梁模板6二、板模板6三、柱模板6第五章 模板安裝7一、樓板模板7二、梁模板支撐8第六章 構造要求10一、架體要求10二、架體特點10第七章 模板支架驗收11第八章 模板拆除13第九章 模板工程質量管理體系14一、模板工程質量控制程序14二、模板工程質量保證措施14第九章 混凝土澆筑注意事項16第十章 模板及支撐的操作規程和安全措施18一、模板施工注意事項18二、安全措施18第十一章 模板計算書20一、140
2、厚樓板模板支撐架計算書20二、200*600斷面梁模板及支撐架計算書27三、250*600斷面梁模板及支撐架計算書34四、250*600梁側模計算書41五、350*350斷面柱模板支撐計算書43 第一章 編制依據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2、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14、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5、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6、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規范JGJ59-20117、建筑施工承插型輪扣式鋼管支架安全技術規程JGJ231-2010。第二章 工程概況一、
3、基本信息建設單位: 設計單位:司勘察單位:監理單位:有限公司施工單位:責任公司建設地點:海南建設規模:工程總建筑面積平方米,本工程分單體,分為A、B兩個戶型。建筑高度11.3m12.5m。均無地下室結構。二、結構概況序號項目內 容1層數3層框架結構2設計使用年限50年3抗震等級四級4抗震設防類別標準設防類(丙類)。5層高一層4.07m,二層3.3m(斜屋面3.33-4.43m),三層3.33m(斜屋面3.3-4.63m)。6結構形式基礎結構形式樁基礎,柱下獨立基礎主體結構形式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柱斷面尺寸(mm)350350、200200、200350梁斷面尺寸(mm)200450、20050
4、0、200510、200600、250500、250570、250600、300310等樓板厚度(mm)120、130、100、110、140第三章 模板方案選擇本工程考慮到施工工期、質量和安全的多方面要求,在選擇方案時,充分考慮以下幾點模板及模板支架設計的原則:1、本工程別墅區A、B戶型(AB戶型結構類型一致)層高最高4.07m未超過8m,根據建質200987號文件要求只需編制專項施工方案,無需組織專家論證。2、模板及其支架的結構設計,力求做到結構要安全可靠,造價經濟合理。3、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使用期限內,能夠充分滿足預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4、選用材料時,力求做到常見通用、可周轉利用,便
5、于保養維修。5、結構選型時,力求做到受力明確,構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檢查驗收。6、模板支架搭設必須符合JGJ59-2011檢查標準要求,要符合施工現場文明施工標準化規定地的有關要求。綜上述幾點,結合本工程實際情況,決定采用以下模板及其支架方案:柱模板、梁模板、板模板(含斜板模板、屋面模板)均采用承插型輪扣式鋼管架搭設形式。設計方案采用最有代表性、最不利層高、板厚與截面尺寸構件進行計算。(本工程采用483.2的鋼管和4090的方木,具體計算中以483.0的鋼管和4090的方木進行驗算)。其中板模板計算,選用B戶型三層樓面板LB5(-軸/-軸)為代表,板尺寸51004800,板厚140m
6、m;板支架設計方案:立桿間距縱向、橫向間距為1200mm1200mm,縱、橫掃地桿離地300mm,步距1800mm。梁模板計算:1、選用A戶型KL1 (-軸/軸)為代表,三層樓面框架梁,截面尺寸為250600,跨度為6.0m,梁兩側板厚為100mm。梁支撐架設計方案:立桿縱向、橫向間距均為800mm1200mm,縱、橫掃地桿離地300mm,步距1800mm。2、選用B戶型KL5 (軸/-軸)為代表,二層樓面框架梁,截面尺寸為200600,跨度為5.1m,梁兩側板厚為140mm。梁支撐架設計方案:立桿縱向、橫向間距均為800mm1200mm,縱、橫掃地桿離地300mm,步距1800mm。柱模板計
7、算,選用一層柱為代表,KZ-4,截面尺寸為350350,層高為4.07m。柱支撐設計方案:對拉螺桿固定,間距300mm,對拉螺桿直徑M12。第四章 材料選擇承重架采用承插型輪扣式鋼管腳手架,由立桿水平桿豎向斜桿水平斜桿扣接頭連接套管可調底座、可調托座可調螺母連接盤、插銷組成。在模板滿足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提高表面光潔度,陰陽角模板統一整齊。一、梁模板 面板采用18mm 膠合面板4090方木(內楞)現場拼制,4090木方(外楞)支撐,采用步步緊進行加固。梁底采用立桿支撐,與架體連接成整體。承重架采用承插型輪扣式鋼管腳手架,采用Q345A鋼管。二、板模板 板底采用方木加鋼管支撐,
8、承重架采用承插型輪扣式鋼管腳手架,由可調支座、立桿、橫桿、接頭、水平桿等組成,采用Q345A鋼管。三、柱模板 采用18mm 厚膠合面板,在木工車間制作施工現場組拼,背內楞采用4090 木方,柱箍采用雙鋼管48 mm3.2mm加固,采用可回收M12對拉螺栓進行加固。邊角處采用木板條修補,保證楞角方直、美觀。個別采用斜向支撐,483.2鋼管斜向加固(盡量取45)。第五章 模板安裝一、樓板模板1、設計布置采用40mm90mm木方做板底支撐,中心間距300mm左右,輪扣式鋼管腳手架作為支撐系統,腳手架排距1.2m,跨距1.2m左右,步距1.8m(具體見計算書)。2、施工時注意點(1)橫板支撐立桿必須在
9、樓面彈線上墊木方;(2)排架搭設橫平豎直,縱橫連通,上下層支頂位置一致,連接件需扣接牢固,水平拉撐連通;(3)模板底第一排楞需緊靠墻板,如有縫隙用密封條封孔,模板與模板之間拼接縫小于1mm,否則用膩子封條;(4)根據房間大小,決定頂板模板起拱大小:46m為起拱10mm;(5)模板支設,下部支撐用滿堂鋼管架支撐下墊墊板。頂板縱橫格柵用壓刨刨成同樣規格,并拉通線找平。特別是四周的格柵,彈線保持在同一標高上,板與格柵用50mm 長釘子固定,格柵間距300mm,板鋪完后,用水準儀校正標高,并用靠尺找平。鋪設四 周模板時,與墻齊平,加密封條,避免墻體吃模,板模周轉使用時,將表面的水泥砂漿清理干凈,涂刷脫
10、模劑,對變形和四周破損的模板及時修整和更換以確保接縫嚴密, 板面平整;模板鋪完后,將雜物清理干凈,刷好脫模劑。(6)從柱根起步300mm 立第一根立桿以后按1200mm 的間距立支撐,這樣可保證立柱支撐上下層位置對應。水平拉桿要求設上、下兩道,考慮到人行通道,在支撐中留一條通道,下道水平不設(在頂板支撐完善之后拆除部分橫桿形成人行通道)。(7)當搭設高度不超過8m的滿堂模板支架時,支架架體四周外立面向內的第一跨每層均應設置豎向斜桿,架體整體底層以及頂層均應設置豎向斜桿,并應在架體內部區域每隔5跨由底至頂縱、橫向均設置豎向斜桿(圖1)或采用扣件鋼管搭設的大剪刀撐(圖2)。(8)本工程B戶型三層斜
11、板及樓面懸挑梁的支撐系統需結合樓面與腳手架作為支撐點,同時立桿從底部向上搭設,豎向每三跨設斜桿、水平方向在二層樓面位值每三跨設置水平拉桿,并且各支撐點必須連接牢固,保證支撐架體滿足整體穩定性要求。 (9)模板支架立桿可調托座的伸出頂層水平桿的懸臂長度(圖3)嚴禁超過650mm,可調托座插入立桿長度不得小于150mm;架體最頂層的水平桿步距應比標準步距縮小一個盤扣間距。123圖3 立桿帶可調托座伸出頂層水平桿的懸臂長度1可調托座;2立桿懸臂端;3頂層水平桿二、梁模板支撐1、設計布置梁側模板采用木方作為內楞,間距500mm,外楞間距300mm,采用步步緊加固水平間距500mm。梁模板采用18mm膠
12、合面板作為面板,梁底用4090方木縱向布置,滿鋪。縱向支承為單立桿與架體連接,間距800mm。梁兩側立桿間距1.2m,步距1.8m。2、梁模板施工時注意以下幾點(1)橫板支撐必須在樓面彈線上墊木方;(2)立桿排架搭設橫平豎直,縱橫連通,上下層支頂位置一致,連接件需連接牢固,水平拉撐連通;(3)根據梁跨度,決定頂板模板起拱大小:46起拱10mm,6 的起拱15mm;(4)梁底支撐架搭設必須與模板架體相連接,并按要求布置縱向水平桿和斜桿。梁底立桿不可有松動現象。(5)梁底立桿與架體出現不符合水平橫桿間距1.2m時,可采用扣件式鋼管扣接的形式與架體連接。(6)立桿支承在地梁上或夯實的回填土上但立桿底
13、部應設置墊板。第六章 構造要求一、架體要求1、保證結構和構件各部分形狀尺寸,相互位置的正確;2、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中所產生的荷載;3、構造簡單,裝板方便,并便于鋼筋的綁扎、安裝,澆筑混凝土等要求;4、多層支撐時,上下二層的支點應在同一垂直線上,并應設墊板;5、支架搭設按本模板設計,不得隨意更改;要更改必須得到相關負責人的認可。6、搭設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及考試合格,持證上崗。二、架體特點輪扣式腳手架是新型的一種便捷式支撐腳手架,它有點類似碗扣架又優于碗扣架,其主要特點是: 1、無活動零件; 2、運輸、儲存、搭設、拆除方便快捷; 3、可以自由調節; 4、安
14、全性、穩定性好于碗扣式、優于門式腳手架;缺點: 1、輪扣式腳手架搭設不宜在基層不硬實,地面不平整和不進行混凝土硬化的地面上;2、不宜直接在土質差的軟土層、地面易塌陷的地基上搭設。第七章 模板支架驗收1、模板支架進場投入使用前,必須對產品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外觀檢查注意以下方面:1) 鋼管應無裂紋、凹陷、銹蝕,不得采用接長鋼管; 2) 鋼管應平直,直線度允許偏差為管長的1/500,兩端面應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刺;3) 鑄件表面應光整,不得有砂眼、縮孔、裂紋、澆冒口殘余等缺陷,表面粘砂應清除干凈;4) 沖壓件不得有毛刺、裂紋、氧化皮等缺陷;5) 各焊縫有效焊縫高度應符合本規程第3.2.4條的
15、規定,且焊縫應飽滿,焊藥清除干凈,不得有未焊透、夾砂、咬肉、裂紋等缺陷;6) 可調底座和可調托座的螺牙宜采用梯形牙,A型管宜配置48絲桿和調節手柄、B型管宜配置38絲桿和調節手柄, 絲桿直徑不得小于36mm。可調底座和可調托座的表面應鍍鋅,鍍鋅表面應光滑,在連接處不得有毛刺、滴瘤和多余結塊;7) 架體桿件及構配件表面應鍍鋅或涂刷防銹漆,涂層應均勻、牢固;8) 主要構配件上的生產廠標識應清晰。2、項目經理、項目技術負責人和相關人員應參加模板支架的驗收。3、模板支架驗收應根據經批準的專項方案,檢查現場實際搭設情況與方案的符合性。4、對下層樓板采取加固措施的模板支架,應檢查加固措施與方案的符合性及加
16、固的可靠性。5、模板支架驗收要形成記錄,記錄表式見下表:模板支架驗收記錄表項目名稱搭設部位高度跨度最大荷載搭設班組班組長操作人員持證人數證書符合性專項方案編審程序符合性技術交底情況安全交底情況鋼管支架進場前質量驗收情況材質、規格與方案的符合性使用前質量檢測情況外觀質量檢查情況檢查內容允許偏差方案要求實際情況 符合性立桿垂直度L/500且505水平桿水平度5可調托座垂直度5插入立桿深度100-5可調底座垂直度5插入立桿深度150-5立桿組合對角線長度6立桿梁底縱、橫向間距板底縱、橫向間距豎向接長位置基礎承載力水平桿縱、橫向水平桿設置梁底縱、橫向步距板底縱、橫向步距插銷銷緊情況豎向斜桿最底層步距處
17、設置情況最頂層步距處設置情況其它部位剪刀撐垂直縱、橫向設置水平向掃地桿設置與已建結構物拉結設置其它施工單位檢查結論結論: 檢查日期: 年 月 日檢查人員: 項目技術負責人: 項目經理:監理單位驗收結論結論: 驗收日期: 年 月 日專業監理工程師: 總監理工程師:第八章 模板拆除1、模板拆除根據現場同條件的試塊指導強度,符合設計要求的百分率后方可拆模。2、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時混凝土強度要達到如下要求。在拆除側模時,混凝土強度要達到1.2MPa(依據拆模試塊強度而定),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后方可拆除。混凝土的底模,其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下表規定后方可拆除。3、拆除模板的順序與安裝模板順
18、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樓板模板拆除時,先調節頂部支撐頭,使其向下移動,達到模板與樓板分離的要求,保留養護支撐及其上的養護木方或養護模板,其余模板均落在滿堂腳手架上。拆除板模板時要保留板的養護支撐。底模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要求構件類型構件跨度(m)達到設計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拱、殼8758100懸臂構件-1004、模板拆除吊至存放地點時,模板保持平放,然后用鏟刀、濕布進行清理。支模前需刷脫模劑。模板有損壞的地方及時進行修理,以保證使用質量。5、模板拆除后,及時進行板面清理,涂刷隔離劑,防止粘結灰漿。第九章 模板工程質量管理體系一、模
19、板工程質量控制程序二、模板工程質量保證措施1、進場模板質量標準模板要求:(1)技術性能必須符合相關質量標準(通過收存、檢查進場木膠合板出廠合格證和檢測報告來檢驗)。(2)外觀質量檢查標準(通過觀察檢驗)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霉斑、鼓泡。不得有板邊缺損、起毛。每平方米單板脫膠不大于0.001m2 。每平方米污染面積不大于0.005m2.(3)規格尺寸標準厚度檢測方法:用鋼卷尺在距板邊20mm 處,長短邊分別測3 點、1 點,取8 點平均值;各測點與平均值差為偏差。長、寬檢測方法:用鋼卷尺在距板邊100mm 處分別測量每張板長、寬各2點,取平均值。對角線差檢測方法:用鋼卷尺測量兩對角線之差。翹曲度檢
20、測方法:用鋼直尺量對角線長度,并用楔形塞尺(或鋼卷尺)量鋼直尺與板面間最大弦高,后者與前者的比值為翹曲度。2、模板安裝質量要求必須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04-2002)及相關規范要求。即模板及其支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澆筑混凝土的重量、側壓力以及施工荷載。(1)主控項目1)安裝現澆結構的上層模板及其支架時,下層樓板應具有承受上層荷載的承載能力,或加設支架;上下層支架的立柱應對準,并鋪設墊板。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對照模板設計規范和施工技術方案觀察。2)在涂刷模板隔離劑時,不得沾污鋼筋和混凝土接槎處。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21、。(2) 一般項目1)模板安裝應滿足下列要求:模板的接縫不應漏漿;在澆筑混凝土前,木模板應澆水濕潤,但模板內不應有積水;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應清理干凈并涂刷隔離劑;澆筑混凝土前,模板內的雜物應清理干凈;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2)對跨度不小于4m 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應按要求起拱。檢查數量:按規范要求的檢驗批(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應少于3 件;對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得小于3 件。)檢驗方法: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第九章 混凝土澆筑注意事項1.施工部署本工程全部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澆搗作業安排在天氣睛朗時進行,施工員、質安員
22、跟班作業,負責檢查督促,同時做好各方協調工作。2.施工方法及措施(1)準備工作1)鋼筋的隱蔽檢查工作已經完成,并已核實預埋件、線管、孔洞的位置、數量固定情況無誤。2)模板的預檢工作已經完成,模板標高、位置、尺寸準確符合設計要求,支架穩定,支撐和模板固定可靠,模板拼縫嚴密,符合規范要求。3)由商品混凝土攪拌站試驗室確定配合比及外加劑用量。4)混凝土澆筑前進行技術、安全交底。5)澆筑混凝土用架子、走道及工作平臺,安全穩固,能夠滿足澆筑要求。6)混凝土澆筑前,仔細清理泵管內殘留物,確保泵管暢通。(2)混凝土澆筑和振搗一般要求:混凝土澆筑采用固定泵由遠到近進行澆搗。1)本工程砼一次澆筑完畢,每一條梁砼
23、應連續澆筑。如必須間歇,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并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將上層混凝土澆筑完畢。 2)澆筑混凝土時設專人看模,經常觀察模板、支架、鋼筋、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情況,當發生變形移位時立即停止澆筑,并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3)使用插入式振搗棒要快插慢拔,插點呈梅花形布置,按順序進行,不得遺漏。振搗上一層時插入下一層混凝土5cm以消除上下層間的接縫。振搗時間以混凝土表面出現浮漿及不出現氣泡、下沉為宜。梁、柱節點鋼筋較密時要用小直徑振搗棒振搗,并加密振點。振搗完畢后用2m刮尺刮平。嚴格控制實際施工荷載不超過設計荷載,在混凝土澆搗的過程中,混凝土不得大量堆積在同一處,堆積高度不超過100m
24、m,禁止無關人員站在樓板上面;振搗時不得漏振、過振。4)泵送砼應隨澆、隨搗、隨平整,砼不得堆積在泵管口附近。 (3)混凝土養護:1)澆水養護應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的12h內進行。2)混凝土的澆水養護時間,普通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3)澆水次數應根據能保持混凝土處于濕潤的狀態來決定。4)混凝土的養護用水宜與拌制水相同。5)當日平均氣溫低于5時,不得澆水。 (5)質量要求1)商品混凝土要有出廠合格證,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骨料、外加劑等必須符合規范及有關規定,使用前檢查出廠合格證及有關試驗報告。2)混凝土的養護和施工縫處理必須符合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定及本方案的要求。3)混凝土強度的試塊取樣
25、、制作、養護和試驗要符合規定。4)混凝土振搗密實,不得有蜂窩、孔洞、露筋、縫隙、夾渣等缺陷。5)鋼筋、模板工長跟班作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同時設專人檢查鋼筋、模板。第十章 模板及支撐的操作規程和安全措施一、模板施工注意事項1、混凝土澆筑前認真復核模板位置,柱、墻模板垂直度和梁板標高,準確檢查預留孔洞位置及尺寸是否準確無誤,模板支撐是否牢靠,接縫是否嚴密。2、混凝土施工時應安排木工看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3、為提高模板周轉和安裝效率,事先應按工程軸線置、尺寸將模板編號,以便定位使用。拆除后的模板,應按區段編號整理、堆放,安裝操作人員也相應執行區段,定編號的崗位負責制。4、模板邊沿要求順直方正,拼
26、縫嚴密,板縫應大于 1.5mm 。立模前,模板表面應清理干凈,并刷一道隔離劑。5、方木的小面要作刨平處理,以保證與膠合板緊密配合,大面不得彎形,無死節、無裂縫。6、所有柱模板,應在根部開 200mm200mm 的檢查口,以便在砼澆筑前檢查模內是否有雜物,確保無雜物,無積水,方可封閉檢查口。7、樓梯模板清掃口留在平臺梁下口,清掃口50100 洞,以便用空壓機清掃模內的雜物,清理干凈后,用木膠合板背釘木方固定。二、安全措施1. 所有進場用于搭設模板支撐系統的桿件使用前必須進行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還應進行目測驗收,對撓曲大、變形、開裂、端頭不平鋼管除去,磨損大、開裂、滑扣的件不使用。2模板支架搭設
27、人員必須是經過按現行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5036)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上崗人員應定期體檢,合格方可持證上崗。3. 精心設計混凝土澆筑方案,確保模板支架施工過程中均衡受載,最好采用由中部向兩邊擴展的澆筑方式;4. 模板支架使用期間,不得任意拆除桿件。拆模時操作人員必須掛好、系好安全帶。5. 當有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風和霧、雨、雪天氣時,應停止模板支架搭設與拆除作業。6. 澆筑過程中,現場將組織68人的應急搶救小組,以防扣件松動時搶救。澆筑砼工程中要有專人看模(木工、鋼筋工施工中派專人值班,并配有千斤頂),發現下沉、松動和變形情況及時組織搶修。情況緊急時,應采取迅速撤離人員的應急措
28、施,并進行加固處理。7. 支撐架應設置檢查通道:810m設一道,通道橫桿高度不小于1.8m,斜桿、水平桿在通道處斷開。為檢查模板及其支撐做好應急措施。8. 模型支撐架、柱、梁加固等,嚴禁與外架連接。9. 支撐架應設置斜撐或剪刀撐:四周連續設置,中間每柱間或8m設置一道。桿長大于6米,通過至少4道立桿,兩端頭扣在節點處距離不大于150mm的橫桿上。確保澆筑砼時架體的穩定性。10. 拆下模板堆放整齊,堆放高度不超過1.8米,以防倒下傷人。11. 澆筑梁板砼時,嚴禁板面砼堆積厚度不超過50cm,混凝土下料點盡量設在柱子周邊,避免壓塌支撐體系。第十一章 模板計算書一、140厚樓板模板支撐架計算書依據規
29、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 162-2008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建筑施工木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64-2008建筑施工承插型輪扣式鋼管支架安全技術規程JGJ231-2010計算參數:支撐立桿鋼管強度為300.0 N/mm2,鋼管強度折減系數取1.00。模板支架搭設高度為4.07m,立桿的縱距 b=1.20m,立桿的橫距 l=1.20m,立桿的步距 h=1.80m,次楞間距300mm。面板厚度18mm,剪切強度1.4N/mm2,抗彎強度15
30、.0N/mm2,彈性模量6000.0N/mm2。模板自重0.20kN/m2,鋼筋混凝土自重25.10kN/m3,施工活荷載2.50kN/m2。樓板支撐架立桿穩定性荷載計算單元按照模板規范條規定確定荷載組合分項系數如下: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S=1.2(25.100.14+0.20)+1.402.50=7.957kN/m2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S=1.3525.100.14+0.71.402.50=7.194kN/m2由于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S較大,永久荷載分項系數取1.2,可變荷載分項系數取1.40,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0。鋼管慣性矩計算采用 I=(D4-d4)/64,抵抗距計算采用
31、 W=(D4-d4)/32D。(一)、模板面板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考慮0.9的結構重要系數,靜荷載標準值q1 = 0.9(25.1000.1401.200+0.2001.200)=4.011kN/m考慮0.9的結構重要系數,活荷載標準值 q2 = 0.92.5001.200=2.700kN/m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120.001.801.80/6 = 64.80cm3; I = 120.001.801.801.80/12 = 58.32cm4;(1)抗彎強度計算 f =
32、 M / W f其中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彎距(N.mm); W 面板的凈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其中 q 荷載設計值(kN/m);經計算得到 M = 0.100(1.204.011+1.402.700)0.3000.300=0.077kN.m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0.07710001000/64800=1.188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 f,滿足要求!(2)抗剪計算 T = 3Q/2bh T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4.011+1.42.700)0.300
33、=1.547kN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1547.0/(21200.00018.000)=0.107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面板抗剪強度驗算 T T,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 v = 0.677ql4 / 100EI v = l / 250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6774.0113004/(1006000583200)=0.063mm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300.0/250=1.2,滿足要求!(4) 2.5kN集中荷載作用下抗彎強度計算經過計算得到面板跨中最大彎矩計算公式為 M = 0.2Pl+0.08ql2面板的計算寬度為5100.000mm集中荷載 P =
34、 2.5kN考慮0.9的結構重要系數,靜荷載標準值 q = 0.9(25.1000.1405.100+0.2005.100)=17.047kN/m面板的計算跨度 l = 300.000mm經計算得到 M = 0.2000.91.402.50.300+0.0801.2017.0470.3000.300=0.336kN.m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0.33610001000/64800=5.190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 f,滿足要求!(二)、縱向支撐鋼管的計算縱向鋼管按照均布荷載下連續梁計算,截面力學參數為截面抵抗矩 W = 4.49cm3;截面慣性矩 I = 10.78cm
35、4;1.荷載的計算(1)鋼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 = 25.1000.1400.300=1.055kN/m(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 q12 = 0.2000.300=0.060kN/m(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m):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q2 = 2.5000.300=0.750kN/m考慮0.9的結構重要系數,靜荷載 q1 = 0.9(1.201.055+1.200.060)=1.204kN/m考慮0.9的結構重要系數,活荷載 q2 = 0.91.400.750=0.945kN/m2.抗彎強度計算最大彎矩 M = 0.1ql2=
36、0.12.151.201.20=0.31kN.m最大剪力 Q=0.61.2002.15=1.548kN最大支座力 N=1.11.2002.15=2.838kN抗彎計算強度 f=0.31106/4491.0=69.03N/mm2縱向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300.0N/mm2,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V=(0.6771.204+0.9900.000)1200.04/(1002.06105107780.0)=0.761mm縱向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10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三)、橫向支撐鋼管計算橫向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集中荷載P取縱向板
37、底支撐傳遞力,P=2.84kN 120012001200 2.84kN 2.84kN 2.84kN 2.84kN 2.84kN 2.84kN 2.84kN 2.84kN 2.84kN 2.84kN 2.84kNAB 支撐計算簡圖 0.8841.149 支撐彎矩圖(kN.m) 2.452.450.390.393.233.236.076.074.264.261.421.421.421.424.264.266.076.073.233.230.390.392.452.45 支撐剪力圖(kN)變形的計算按照規范要求采用靜荷載標準值,受力圖與計算結果如下: 120012001200 1.34kN 1.34
38、kN 1.34kN 1.34kN 1.34kN 1.34kN 1.34kN 1.34kN 1.34kN 1.34kN 1.34kNAB 支撐鋼管變形計算受力圖 2.420.15 支撐變形圖(mm)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max=1.15kN.m最大變形 vmax=2.42mm最大支座力 Qmax=12.49kN抗彎計算強度 f = M/W =1.15106/4491.0=256.1N/mm2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設計強度,滿足要求!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10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四)、連接盤的抗剪承載力計算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盤扣的抗剪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
39、: 式中: FR作用在盤扣節點處連接盤上的豎向集中力;Qb連接盤抗剪承載力設計值,可取40kN;計算中FR取最大支座反力,FR=12.49kN,滿足要求!(五)、立桿的穩定性計算荷載標準值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1)腳手架鋼管的自重(kN): NG1 = 0.2974.07=1.209kN架體的自重計算參照安全技術規程附錄A 滿堂架自重標準值,設計人員可根據情況修改。(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2001.2001.200=0.288kN(3)鋼筋混凝土樓板自重(kN): NG3 = 25.1000.1401.2001.20
40、0=5.062kN考慮0.9的結構重要系數,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0.9(NG1+NG2+NG3) = 6.559kN。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考慮0.9的結構重要系數,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0.9(2.500+0.000)1.2001.200=3.240kN3.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0NG + 1.40NQ(六)、立桿的穩定性計算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為: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 = 12.41kN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59cm; A 立桿凈截面面積,A=4.5
41、0cm2; W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4.73cm3;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300.00N/mm2; 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0.50m; h 最大步距,h=1.80m; l0 計算長度,取1.15*h=2.070m; 由長細比,為2070/15.9=130 150 滿足要求!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0.396;經計算得到=12410/(0.396450)=69.64N/mm2;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為: 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W依據技術規程計
42、算公式5.4.2-3: MW=0.91.4Wklah2/10其中 Wk 風荷載標準值(kN/m2); Wk=uzusw0 = 1.490.600.5=0.447kN/m2 h 立桿的步距,1.80m; la 立桿迎風面的間距,1.20m; lb 與迎風面垂直方向的立桿間距,1.20m;風荷載產生的彎矩 Mw=0.91.40.4471.2001.8001.800/10=0.219kN.m; Nw 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心壓力最大值,參照模板規范公式: Nw=1.26.559+0.91.43.240+0.91.40.219/1.200=12.183kN經計算得到=12183/(0.396450)+
43、219000/4730=114.67N/mm2;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七)、立桿地基基礎驗算立桿底墊板的底面平均壓力p=N/(mfA)=12.41/(10.21.2)=51.71kPafak=150kPa,滿足要求!二、200*600斷面梁模板及支撐架計算書依據規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 162-2008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建筑施工木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64-2008建筑施工承插型輪扣式鋼管支架安全技術規程JG
44、J231-2010計算參數:立桿鋼管強度為300.0 N/mm2,鋼管強度折減系數取1.00。模板支架搭設高度為3.47 m,梁截面 BD=200mm600mm,立桿的縱距(跨度方向) l=0.80m,立桿的步距 h=1.80m,梁底一根承重立桿。面板厚度18mm,剪切強度1.4N/mm2,抗彎強度15.0N/mm2,彈性模量6000.0N/mm2。木方4090mm,剪切強度1.4N/mm2,抗彎強度11.0N/mm2,彈性模量9000.0N/mm2。梁兩側立桿間1.20m。梁底按照均勻布置承重桿1根計算。模板自重0.20kN/m2,混凝土鋼筋自重25.50kN/m3,施工活荷載2.00kN/
45、m2。 按照模板規范條規定確定荷載組合分項系數如下: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S=1.2(25.500.60+0.20)+1.402.00=21.400kN/m2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S=1.3525.500.60+0.71.402.00=22.615kN/m2由于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S最大,永久荷載分項系數取1.35,可變荷載分項系數取0.71.40=0.98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0。鋼管慣性矩計算采用 I=(D4-d4)/64,抵抗距計算采用 W=(D4-d4)/32D。(一)、模板面板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作用荷載包括梁與模板自重荷載,施工活荷載等。1.荷載的
46、計算:(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 25.5000.6000.800=12.240kN/m(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 q2 = 0.2000.800(20.600+0.20)/0.200=1.120kN/m(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P1 = (0.000+2.000)0.2000.800=0.32kN考慮0.9的結構重要系數,均布荷載 q = 0.9(1.3512.240+1.351.120)=16.038kN/m考慮0.9的結構重要系數,集中荷載 P = 0.90.980.32=0.282kN面板的截面
47、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20.001.801.80/6 = 10.80cm3; I = 20.001.801.801.80/12 = 9.72cm4; 200 0.28kN 16.04kN/mAB 計算簡圖 0.1080.000 彎矩圖(kN.m) 1.740.140.141.74 剪力圖(kN)變形的計算按照規范要求采用靜荷載標準值,受力圖與計算結果如下: 200 13.36kN/mAB 變形計算受力圖 0.0000.234 變形圖(mm)經過計算得到從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別為 N1=1.744kN N2=1.744kN最大彎矩 M =
48、 0.108kN.m最大變形 V = 0.234mm(1)抗彎強度計算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M/W = 0.10810001000/10800=10.0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取15.00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 f,滿足要求!(2)抗剪計算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Q/2bh=31740/(2800.00018.000)=0.181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面板抗剪強度驗算 T T,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234mm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200.0/250=0.96mm,滿足要求!(二)、梁底支撐木方
49、的計算 梁底木方計算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載 q = 1.744/0.800=2.18kN/m最大彎矩 M = 0.1ql2=0.12.180.800.80=0.14kN.m最大剪力 Q=0.60.8002.18=1.05kN最大支座力 N=1.10.8002.18=1.92kN木方的截面力學參數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4.009.009.00/6 = 54cm3; I = 4.009.009.009.00/12 = 243cm4;(1)木方抗彎強度計算抗彎計算強度 f = M/W =0.14106/54000=2.6N/mm2木方的抗彎計算強
50、度小于11.0N/mm2,滿足要求!(2)木方抗剪計算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 = 0.6ql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T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1050/(24090)=0.437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30N/mm2木方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3)木方撓度計算撓度計算按照規范要求采用靜荷載標準值,均布荷載通過變形受力計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木方計算跨度(即立桿間距)得到q=2.4kN/m最大變形v=0.677ql4/100EI=0.6772.4800.04/(1009000.002430000)=0.304mm木方的最大撓度小于800.0/250,滿足
51、要求!(三)、梁底支撐立桿的穩定性計算作用于立桿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1)腳手架鋼管的自重(kN): NG1 = 0.2973.47=1.03kN架體的自重計算參照安全技術規程附錄A 滿堂架自重標準值,設計人員可根據情況修改。(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200(0.2+0.47+0.47)0.800=0.182kN(3)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 NG3 = 25.5000.600.200.800=2.448kN考慮0.9的結構重要系數,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0.9(NG1+NG2+NG3) = 3.295kN。2.活荷載
52、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考慮0.9的結構重要系數,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0.9(2.500+2.000)1.2000.800=3.888kN3.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0NG + 1.40NQ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為: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最大值,它包括: 立桿的最大支座反力 N=9.40kN (已經包括組合系數)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59cm; A 立桿凈截面面積,A=4.50cm2; W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4.73cm3;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300.00N/mm
53、2; 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0.50m; h 最大步距,h=1.80m; l0 計算長度,取1.800+20.500=2.800m; 由長細比,為2800/15.9=176 250 滿足要求!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0.169;經計算得到=9400/(0.169450)=123.60N/mm2;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為: 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W依據技術規程計算公式5.4.2-3: MW=0.91.4Wklah2/10其中 Wk 風荷載標準值(kN/m2); Wk=
54、uzusw0 = 1.490.600.5=0.447kN/m2 h 立桿的步距,1.80m; la 立桿迎風面的間距,1.20m; lb 與迎風面垂直方向的立桿間距,0.80m;風荷載產生的彎矩 Mw=0.91.40.4471.2001.8001.800/10=0.219kN.m; Nw 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心壓力最大值,參照模板規范公式: Nw=1.23.295+0.91.43.888+0.91.40.219/0.800=10.231kN經計算得到=10231/(0.169450)+219000/4730=180.83N/mm2;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三、250*60
55、0斷面梁模板及支撐架計算書依據規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 162-2008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建筑施工木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64-2008建筑施工承插型輪扣式鋼管支架安全技術規程JGJ231-2010計算參數:鋼管強度為300.0 N/mm2,鋼管強度折減系數取1.00。模板支架搭設高度為3.3m,梁截面 BD=250mm600mm,立桿的縱距(跨度方向) l=0.80m,立桿的步距 h=1.80m,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桿。面板厚度18
56、mm,剪切強度1.4N/mm2,抗彎強度15.0N/mm2,彈性模量6000.0N/mm2。木方4090mm,剪切強度1.4N/mm2,抗彎強度11.0N/mm2,彈性模量9000.0N/mm2。梁兩側立桿間距 1.20m。模板自重0.20kN/m2,混凝土鋼筋自重25.50kN/m3,施工活荷載2.00kN/m2。 按照模板規范條規定確定荷載組合分項系數如下: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S=1.2(25.500.60+0.20)+1.402.00=21.400kN/m2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S=1.3525.500.60+0.71.402.00=22.615kN/m2由于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
57、S最大,永久荷載分項系數取1.35,可變荷載分項系數取0.71.40=0.98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0。鋼管慣性矩計算采用 I=(D4-d4)/64,抵抗距計算采用 W=(D4-d4)/32D。(一)、模板面板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作用荷載包括梁與模板自重荷載,施工活荷載等。1.荷載的計算:(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 25.5000.6000.800=12.240kN/m(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 q2 = 0.2000.800(20.600+0.250)/0.250=0.928kN/m(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
58、(kN):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P1 = (0.000+2.000)0.2500.800=0.4kN考慮0.9的結構重要系數,均布荷載 q = 0.9(1.3512.240+1.350.928)=15.999kN/m考慮0.9的結構重要系數,集中荷載 P = 0.90.980.4=0.353kN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25.001.801.80/6 = 13.50cm3; I = 25.001.801.801.80/12 = 12.15cm4; 250 0.35kN 16kN/mAB 計算簡圖 0.1690.000 彎矩
59、圖(kN.m) 2.1750.1750.1752.175 剪力圖(kN)變形的計算按照規范要求采用靜荷載標準值,受力圖與計算結果如下: 250 13.17kN/mAB 變形計算受力圖 0.0000.501 變形圖(mm)經過計算得到從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別為 N1=2.175kN N2=2.175kN最大彎矩 M = 0.169kN.m最大變形 V = 0.501mm(1)抗彎強度計算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M/W = 0.16910001000/13500=12.5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取15.00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 f,滿足要求!(2)抗剪計算截面抗
60、剪強度計算值 T=3Q/2bh=32175/(2250.00018.000)=0.725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面板抗剪強度驗算 T T,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501mm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240.0/250,滿足要求!(二)、梁底支撐木方的計算 梁底木方計算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載 q = 2.175/0.800=2.719kN/m最大彎矩 M = 0.1ql2=0.12.7190.800.80=0.174kN.m最大剪力 Q=0.60.8002.719=1.305kN最大支座力 N=1.10.8002.719=2
61、.393kN木方的截面力學參數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4.009.009.00/6 = 54cm3; I = 4.009.009.009.00/12 = 243cm4;(1)木方抗彎強度計算抗彎計算強度 f = M/W =0.174106/54000=3.22N/mm2木方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3.0N/mm2,滿足要求!(2)木方抗剪計算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 = 0.6ql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T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705/(24090)=0.544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30N/mm2木方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
62、求!(3)木方撓度計算撓度計算按照規范要求采用靜荷載標準值,均布荷載通過變形受力計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木方計算跨度(即木方下小橫桿間距)得到q=2.991kN/m最大變形v=0.677ql4/100EI=0.6772.991800.04/(1009000.002430000)=0.379mm木方的最大撓度小于400.0/250,滿足要求!(三)、梁底支撐立桿的穩定性計算作用于立桿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1)腳手架鋼管的自重(kN): NG1 = 0.2972.7=0.802kN架體的自重計算參照安全技術規程附錄A 滿堂架自重標準值,設計人員可根據情況修改
63、。(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20(0.25+0.5+0.5)0.800=0.2kN(3)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 NG3 = 25.5000.600.250.800=3.06kN考慮0.9的結構重要系數,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0.9(NG1+NG2+NG3) = 3.656kN。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考慮0.9的結構重要系數,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0.9(2.500+2.000)1.2000.800=3.888kN3.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0NG + 1.40NQ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
64、的穩定性計算公式為: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最大值,它包括: 立桿的最大支座反力 N=9.83kN (已經包括組合系數)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59cm; A 立桿凈截面面積,A=4.50cm2; W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4.73cm3;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300.00N/mm2; 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0.50m; h 最大步距,h=1.80m; l0 計算長度,取1.800+20.500=2.800m; 由長細比,為2800/15.9=176 250 滿足要求!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
65、0.169;經計算得到=9830/(0.169450)=129.26N/mm2;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為: 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W依據技術規程計算公式5.4.2-3: MW=0.91.4Wklah2/10其中 Wk 風荷載標準值(kN/m2); Wk=uzusw0 = 1.490.600.5=0.447kN/m2 h 立桿的步距,1.80m; la 立桿迎風面的間距,1.20m; lb 與迎風面垂直方向的立桿間距,0.80m;風荷載產生的彎矩 Mw=0.91.40.4471.2001.8001.800/10=0.219kN.
66、m; Nw 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心壓力最大值,參照模板規范公式: Nw=1.23.656+0.91.43.888+0.91.40.219/0.800=9.631kN經計算得到=9631/(0.169450)+219000/4730=172.94N/mm2;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四、250*600梁側模計算書(一)、梁模板基本參數梁截面寬度 B=250mm,梁截面高度 H=600mm,梁模板使用的木方截面4090mm,梁模板截面側面步步緊距離300mm。梁底模面板厚度h=18mm,彈性模量E=6000N/mm2,抗彎強度f=15N/mm2。梁側模面板厚度h=18mm,彈性
67、模量E=6000N/mm2,抗彎強度f=15N/mm2。(二)、梁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模板自重 = 0.200kN/m2;鋼筋自重 = 1.500kN/m3;混凝土自重 = 24.000kN/m3;施工荷載標準值 = 2.500kN/m2。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設計值;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產生荷載標準值。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計算公式為下式中的較小值: 其中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為0時(表示無資料)取200/(T+15),取5h; T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25.000; V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2.500m
68、/h; H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0.600m;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0.850。根據公式計算的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14.400kN/m2考慮結構的重要性系數0.9,實際計算中采用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0.914.400=12.960kN/m2考慮結構的重要性系數0.9,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F2=0.96.000=5.400kN/m2。(三)、梁底模板木方計算梁底木方的計算在腳手架梁底支撐計算中已經包含!(四)、梁模板側模計算面板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應該按照均布荷載下的連續梁計算,計算如下作用在梁側模板的均布荷載q=(1.21
69、2.96+1.405.40)0.60=13.867N/mm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60.001.801.80/6 = 32.40cm3; I = 60.001.801.801.80/12 = 29.16cm4;(1)抗彎強度計算 f = M / W f其中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彎距(N.mm); W 面板的凈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其中 q 荷載設計值(kN/m);經計算得到 M = 0.10013.8670.3000.30
70、0=0.125kN.m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0.12510001000/32400=3.86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 f,滿足要求!(2)抗剪計算 T = 3Q/2bh T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12.96+1.45.40)0.300=4.16kN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4160/(2600.00018.000)=0.580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面板抗剪強度驗算 T T,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 v = 0.677ql4 / 100EI v = l / 250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67712.963004/(100
71、6000291600)=0.406mm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300.0/250,滿足要求!(五)、梁支撐腳手架的計算支撐條件采用鋼管腳手架形式,參見樓板模板支架計算內容。梁模板及支撐計算滿足要求!五、350*350斷面柱模板支撐計算書一、柱模板基本參數柱模板的截面寬度 B=350mm,B方向對拉螺栓1道,柱模板的截面高度 H=350mm,H方向對拉螺栓1道,柱模板的計算高度 L = 3.970mm,柱箍間距計算跨度 d =600mm。柱箍采用4090mm木方。柱模板豎楞截面寬度40mm,高度90mm。B方向豎楞3根,H方向豎楞3根。面板厚度18mm,剪切強度1.4N/mm2,抗彎強度15.0N/m
72、m2,彈性模量6000.0N/mm2。木方剪切強度1.4N/mm2,抗彎強度11.0N/mm2,彈性模量9000.0N/mm2。 二、柱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設計值;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產生荷載標準值。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計算公式為下式中的較小值: 其中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為0時(表示無資料)取200/(T+15),取5h; T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25.000; V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2.500m/h; H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4m;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
73、修正系數,取0.850。根據公式計算的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44.625kN/m2考慮結構的重要性系數0.9,實際計算中采用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0.944.625=40.163kN/m2考慮結構的重要性系數0.9,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F2=0.94.000=3.60kN/m2。三、柱模板面板的計算面板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應該按照均布荷載下的連續梁計算,計算如下 150 150 31.94kN/mAB 面板計算簡圖面板的計算寬度取柱箍間距0.60m。荷載計算值 q = 1.240.1630.600+1.403.6000.600=31.94kN/m面板的截面慣性矩
74、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60.001.801.80/6 =32.4cm3; I = 60.001.801.801.80/12 = 29.16cm4;(1)抗彎強度計算 f = M / W f其中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彎距(N.mm); W 面板的凈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取15.00N/mm2; M = 0.125ql2其中 q 荷載設計值(kN/m);經計算得到 M = 0.12531.940.150.15=0.090kN.m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0.0901000100
75、0/32400=2.773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 f,滿足要求!(2)抗剪計算 T = 3Q/2bh T其中最大剪力 Q=0.62531.940.15=2.994kN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2994.3/(2600.00018.000)=0.416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面板抗剪強度驗算 T T,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 v = 0.521ql4 / 100EI v = l / 250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52140.1631504/(1006000291600)=0.061mm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225.0/250,滿足要求!四、豎楞木方的計算
76、豎楞木方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應該按照均布荷載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如下 600600 6007.985kN/mAB 豎楞木方計算簡圖豎楞木方的計算寬度取 BH 兩方向最大間距0.15m。荷載計算值 q = 1.240.1630.15+1.403.60.15=7.985kN/m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公式如下:最大彎矩 M = 0.1ql2=0.17.9850.600.60=0.287kN.m最大剪力 Q=0.6ql = 0.60.6007.985=2.875kN最大支座力 N=1.1ql = 1.10.6007.985=5.270kN截面力學參數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
77、為: W = 4.009.009.00/6 = 54cm3; I = 4.009.009.009.00/12 = 243cm4;(1)抗彎強度計算抗彎計算強度 f = M/W =0.287106/54000=5.31N/mm2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1.0N/mm2,滿足要求!(2)抗剪計算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Q = 0.6ql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T = 3Q/2bh T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2875/(24090)=1.198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最大變形 v=0.677ql4/100EI=0.6777.229600.04
78、/(1009000.002430000)=0.29mm最大撓度小于200.0/250,滿足要求!五、B方向柱箍的計算豎楞木方傳遞到柱箍的集中荷載 P: P = (1.240.163+1.403.6)0.15 0.600 = 4.79kNB 柱箍按照集中荷載下多跨連續梁計算。 250 2502.4kN 4.79kN 2.4kNAB B 柱箍計算簡圖 0.4800.839 B 柱箍彎矩圖(kN.m) 4.794.792.42.44.794.79 B 柱箍剪力圖(kN)變形的計算按照規范要求采用靜荷載標準值,受力圖與計算結果如下: 250 250 2.17kN 4.34kN 2.17kNAB B 柱
79、箍變形計算受力圖 0.0000.318 B 柱箍變形圖(mm)經過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 0.839kN.m經過計算得到最大支座 F= 4.79kN經過計算得到最大變形 V= 0.318mmB 柱箍的截面力學參數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鋼管慣性矩計算采用 I=(D4-d4)/64,抵抗距計算采用 W=(D4-d4)/32D。鋼柱箍截面抵抗矩 W = 4.49cm3; 鋼柱箍截面慣性矩 I = 10.78cm4;(1)B柱箍抗彎強度計算抗彎計算強度 f = M/W =0.839106/4.4921000=93.43N/mm2B柱箍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N/mm2,滿足要求!(2)B柱箍撓度計算 最大變形 v =0.318mmB柱箍的最大撓度小于350.0/400,滿足要求!六、B方向對拉螺栓的計算計算公式:N N = fA其中 N 對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對拉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N/mm2;對拉螺栓的直徑(mm): 12對拉螺栓有效直徑(mm): 10對拉螺栓有效面積(mm2): A = 76.000對拉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kN): N = 12.920對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4.79 NB方向對拉螺栓強度驗算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