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宅嶺隧道左洞進洞淺埋段處理施工方案中鐵二十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北侖白洋線公路局部路段改建工程第三合同段二九年七月十五日溫馨推薦您可前往百度文庫小程序享受更優閱讀體驗 不去了立即體驗中宅嶺隧道左洞進洞淺埋段處理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況 (一)設計情況 寧波市北侖白洋線公路局部路段改建工程第3合同段主線起點里程為K8+300,終點里程為K10+561,全長2.261公里,北港區連接線ZbK0+000ZbK1+430,長1.430公里,主線與接線成T字交叉。本合同段內有分離式中宅嶺隧道一座,左洞長725m(ZK8+645 ZK9+370),右洞長690m(YK8+675YK9+365)。隧道進出口
2、為V級圍巖,進出口各30m 區段采用108-6超前管棚支護,V級圍巖其余區段采用42-5超前小導管支護。隧道斷面形式為單心圓曲墻,開挖最大跨度為12.68m,開挖最大高度為10.28m,左洞出洞口淺埋段里程為ZK9+315ZK9+350,長35m,最大埋深12.5m,小于隧道2.5d。 (二)地質情況 地表地貌概況 中宅嶺隧道出口為山前沖洪積谷地,左洞左側為山脊,洞口正位于谷口,地表植被主要為低矮草本植物,無大型樹林,地形平緩,自然坡度15o左右,靠近山坡處有墳墓若干座。隧道左洞出口地質地貌圖見圖1、圖2。 地質情況 中宅嶺隧道巖性主要為強微風化玻屑熔結凝灰巖。隧道進出口表部為第四系殘坡積含碎
3、(礫)石粘性土,厚度0.33.0m,下部巖體完整性較差,圍巖級別為級。該段巖體破碎,圍巖穩定性差,圍巖空隙率比較大,且受地表徑流及地下水共同影響,圍巖透氣性和透水性均比較大,左洞出口淺埋段地質縱斷面剖面圖見圖3,淺埋段ZK9+315ZK9+350隧道地質橫斷面見圖4、圖5。 (三)目前施工情況 本項目于2009年3月1日開工,但由于前期受政策處理及洞口征地拆遷問題影響,于2009年5月17日才開工。目前隧道左右洞出口明洞邊仰坡開挖及防護已施工完畢,右洞YK9+345管棚護拱已施工完畢,左洞ZK9+350護拱已施工完畢,108mm大管棚于2009年7月2號開始鉆孔施工,由于左洞出口洞頂存在堆積層
4、,鉆孔過程中發生大面積漏氣、 卡鉆等情況,目前兩臺鉆機施工14天僅完成1#、2#、3#孔。又因隧道進洞已拖延工期3個月,使隧道工期更加緊張。 (四)存在問題及解決辦法 由于隧道左洞出口ZK9+315ZK9+350段位于不良地質構造中,圍巖空隙率較大,管棚鉆孔時,不斷發生嚴重的大面積高壓風泄漏、卡鉆現象,造成管棚鉆孔施工過程中石屑不能及時排出、鉆頭不能拔出、堵管等現象,從而無法進行大管棚鉆孔施工(洞頂漏氣現象見圖6、圖7)。 我項目部立即將此情況上報監理及業主,2009年7月9日經過與設計院、業主、監理等單位現場協商,對左洞鉆孔高壓風漏氣現象擬定出以下處理方案。 1、方案一地表小導管預注漿施工方
5、案 施工方案 在左洞ZK9+315ZK9+350段出口端管棚鉆孔施工前,首先采用42mm5mm小導管對山頂堆積層地表進行預注漿固結,從而有效的控制高壓風泄漏,并對圍巖進行固結。采用此種方案預計管棚施工工期為22天。 增加工程量 425mm小導管長度:595根*7.42m=4415m(計算見圖8、圖9、圖10); 被加固土體體積:(94.97m2+131.53m2)/2*35m=3963.75m3; 1:1水泥漿液體積:3963.75*30%+3.14*(0.042m/2)2*4415m=1195.2m3。(注漿 土體置換率30%計算;小導管直徑0.042m;小導管總長度 4415m) 方案一增
6、加工程量詳見表1。 表1 地表小導管預注漿增加工程量 增加費用 方案一共計增加費用781028元(計算過程見附表預算表)。 2、方案二循環鉆孔注漿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 在管棚鉆孔施工過程中,遇到鉆孔漏氣堵管現象后,拔出鉆頭進行壓漿施工,封閉孔道,待漿液凝固后再進行鉆孔施工,如此反復循環作業,直至鉆孔達到設計深度后進行最后壓漿施工。我項目部選取21#孔為試驗孔進行鉆孔壓漿試驗,2009年7月10號首次鉆進6m后遇到漏氣堵管現象,用時2小時5分鐘,然后進行壓漿施工;2009年7月11號進行第二次鉆孔施工,鉆進7m后遇到漏氣堵管現象,較第一次鉆孔施工鉆進1m。然后進行第二次注漿試驗,2009年7月12進行第三次鉆孔施工,鉆進9m后又發生漏氣堵管現象。正常施工情況下每天按2次循環鉆孔壓漿計算,一根30m大管棚施工至少需要7天左右才能完成,未施工管棚共計30根,2臺鉆機同時施工工期為105天。 增加工程量 1:1水泥漿液:264.69m3; 30根管棚循環鉆孔總長度:7560m(計算過程詳見表2)。 增加費用 單根管棚施工費用為:41406元(見預算表), 30根管棚施工總費用為:41406元*30根=1242180元。 3、方案一與方案二經濟性比較 表3方案一與方案二經濟性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