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工程概況XXXX段為軟土路基,大部分位于水田地,基底采用碎石樁加固,樁徑0.5m,樁間距1.4m,正三角形布置,加固深度范圍3.76.5m,樁頂鋪設厚0.4m的碎石墊層內夾鋪一層抗拉強度50KN/m的雙向拉伸高強聚酯長絲經編土工格柵。二、施工工藝及原理振沖碎石樁是以振動沉管方式擠土造孔,分層填加樁料并振實成樁,其加固機理為對土進行置換及擠密,促進排水固結從而提高復合地基的承載力。1.準備工作 1.清理平整場地:夯實回填素土至地面,消除高空和地面障礙物。2.測量放線:恢復中線,放出路段邊線樁,清理平整施工段地基表面,測量整平后的標高,做好排水系統,保證排水通道的暢通;3.按設計文件樁間距及形
2、式繪制碎石樁施工平面圖及布樁圖,按樁位圖準確放出樁位并編號,樁間距允許差為50mm;2.試樁 碎石樁施工前,應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成樁試驗,取得各種機械參數,以確保大面積施工質量,試樁的數量不得少于2根,成樁試驗要求達到以下目的:1. 根據本段路基不同的地質情況現場確定樁體的有效長度。本段設計樁長3.76.5m,樁徑0.5m,樁間距1.4m。2. 掌握滿足設計要求和各種技術參數,如振動頻率、留振時間、反插深度、樁管提升高度和速度、電機的工作電流及完成全過程的施工時間等。3. 掌握振動沉管的阻力情況,選擇合理的技術措施,確保擠密的均勻性和樁身的連續性。4. 檢驗試驗所確定的碎石灌入量是否能達到
3、設計要求。5. 檢測樁身的質量是否能達到設計要求。3.施工方法碎石樁采用振動沉拔樁機振動成樁法施工,施工順序采用從中間向外圍打樁,或隔排施工,具體成樁工藝如下:1 水田地段應排水疏干后挖除地表0.30.5m厚種植土,旱地及旱田地段挖除地表植物根系,并用土回填至原地面,對于水田內積水坑應先排水疏干再用土回填至原地面,回填土需進行碾壓,碾壓密實至壓實系數0.9,地基系數K90MPa/m。2 樁機就位,校正樁管垂直度應1.5%;校正樁管長度及投料口位置,使之符合設計樁長;設置二次投料口;在樁位處鋪設少量碎石。3 啟動振動錘,將樁管下沉到設計深度。4 稍提升樁管使樁尖打開。5 停止振動,立即向管內裝入
4、規定數量的碎石。(第一次投料)灌滿沉管。6 振動拔管,拔管前先振動1分鐘以后邊振動邊拔管,每提升1m導管反插30cm,留振10-20秒,拔管速度為12m/min。7 根據單樁設計碎石用量確定第一次投料的成樁長度,進行數次反插直至樁管內碎石全部拔出。8 提升樁管開啟第二投料口并停止振動,進行第二次投料直至灌滿。9 繼續邊拔管邊振動,直至拔出地面。10.提升樁管高于地面,停止振動進行孔口投料(第三次投料)直至地表。啟動反插,并及時進行孔口補料至該樁設計碎石樁用量全部投完為止。每根樁的反插次數一般不低于14次。11.孔口加壓至前機架抬起,完成一根樁施工。12.移動樁架至另一孔位,重復以上操作。13.
5、在施工時如遇下料困難,可往樁管內加水,即可解決。14.做好場地內的排水工作,地下滲出的水要及時排出。15.鋪碎石墊層時一定要清出樁頭,使排水通道暢通,地下水可利用挖排水溝排出路基之外。碎石樁流程圖4.施工質量控制1.碎石樁的測量放樣:應嚴格按設計圖紙進行放樣,確保樁間距及布置形式(等邊三角形)。2碎石應選用一定級配且不易風化的碎石,粒徑宜為2050mm,含泥量不得大于5%。3整個段落采用由中心向外圍推打進行。4根據成樁試驗確定的技術參數進行施工,操作人員應記錄施工開始時間、結束時間、成樁深度、碎石灌入量及電機的工作電流值,同時注意各種參數的變化。5振動法施工應嚴格控制拔管高度、拔管速度、壓管次
6、數和時間、填碎石量、電機工作電流,保證樁體連續、均勻、密實。6施工過程中應及時挖除樁管帶出泥土,孔口泥土不得掉入孔中。7填料要分批加入,不宜一次加料過量,每一深度的抗體在未達到規定的密實電流時應繼續加料,繼續振實,嚴格防止“斷樁”和“頸縮樁”的發生。8碎石樁處理軟弱土地基應檢驗成樁及復合地基質量,其復合地基的承載力應符合設計要求。碎石樁處理后的可液化土地基、樁間土的加固效果應符合設計要求。9施工完畢,整平場地,測量標高,整理施工記錄。10.施工允許偏差的檢驗碎石樁施工允許偏差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1樁位(縱橫向)50mm2樁身垂直度1.5%3樁長(m)不小于設計規定4樁徑(m)-20mm
7、11.施工允許偏差檢驗包括對樁徑、樁距、樁長、垂直度以及單樁碎石灌入量。實際投料量未達到設計用量要求時,應在原位將樁打入,補充灌碎石后復打一次,或在旁邊補樁。12、振沖碎石樁施工工藝流程圖振沖碎石樁施工工藝流程圖YesNoNoYesYes施工準備清淤、平整場地放線布置樁位機具就位后,使振沖器對準樁位啟動水泵、振沖器振沖器下沉至設計深度記下振沖器過各深度電流值和時間提振沖器至孔口向孔內倒入一批石料將振沖器下沉進行振密電流I密實電流記下電流和石料量樁體制作完成完工否結束NoYesNo組織調試設備 達施工技術參數布置現場、組織排水、排污系統記錄樁號造孔情況記錄振沖器移下一樁位三、試驗樁施工工藝1、首
8、先將振沖器垂直對準樁位,啟動水泵和振沖器,水壓控制在400600KPa之間,水流量為每分鐘350400(噴水中心偏差50mm),將振沖器徐徐沉入土中,觀察此過程電流變動范圍,振沖器繼續以每分鐘1.5m左右往下沉,通過造孔電流和造孔水壓的變化判斷是否已進入粉細砂層。2、提升振沖器進行“清孔”兩次,造孔完畢,記錄整個成孔過程所用時間。3、觀察電流何時達到密實電流(初定為50A),為保證不卡死振沖器,填料采用“間接填料法”隨著碎石料不斷下沉至孔底,孔內碎石也逐漸被振實成樁,記錄整個制樁過程共用時間和填料量。4、觀察幾根試驗振沖碎石樁的成樁過程和記錄數據:a、該區段淤泥層厚度情況,地質分布情況,是否經
9、常發生塌孔現象,振沖碎石樁成樁時間的長短。b、如果因地質較差,碎石填料擴散系數也較大,平均擴散系數較大,每米填料量相應增大,隨著制樁的增多填料量和擴散系數會相對減少,可加快制樁進度。c、將振沖置換振沖碎石樁試樁施工情況統計列成表,經分析比較取得該試樁區段施工技術參數:造孔電流、造孔水壓、加密電流、加密水壓、留振時間、填料量和加密段長度。d、根據試樁結果推斷地基承載力和最終沉降量,確定最終的施工樁長和終孔標準。四、碎石樁質量驗收標準及檢驗方法1、單樁復合地基處理效果檢驗:振沖碎石樁施工完成1月以上后(前期施工過振沖碎石樁養護期己超過),即進行單樁復合地基的靜載荷壓板的試驗,試驗數量為:每300根
10、樁隨機抽取1根進行檢驗,但總數不少于3根,抽樣應有代表性,土質較差的地段抽樣不少于2根。2、復合地基承載力檢驗:靜載荷壓板試驗是判定振沖碎石樁復全地基承載力的最主要、最直接和最真實的試驗方法,試驗的安全系數取1.52.0。試驗確定振沖碎石樁復合地基的極限承載力是否能達到設計要求的沉降量計算標準:、以粘性土為主的地基,取s/b或s/d=0.2所對應的荷載(b和d分別為壓板寬度和直徑)。、當Q-S線上出現明顯的拐點時,此拐點視為本復合地基的承載力極限值,可取該比例極限所對應的荷載,大于設計要求的100Kpa以上,即視為本次單樁復合地基過到設計要求。3、碎石樁樁體密實度檢驗:抽樣數量為總樁數的5%,
11、檢驗方法采用重型動力觸探測試,選取樁間土形心位置,取與貫入量10cm相應的擊數平均什確定復合地基承載力標準值。平均值取值范圍為樁頂或樁間土自然地面以下淤泥層1cm至樁端之間。4、利用原始參數進行質量鑒定:振沖器配合碎石樁施工質量自動監控記錄裝置,進行連續的記錄,監控碎石樁的整個造孔、制樁施工中的各種原始參數,以便檢查每米樁終孔電流、每段樁密實電流及留振時間,作為質量鑒定的主要依據。五、現場管理1遵循監理程序,及時檢測,計量旁站和施工工序的監督到位。2每臺樁機配備一名現場管理員全過程隨機施工;技術人員查崗巡視抽查各個樁機的施工參數及原始施工記錄。確保施工參數的準確性及資料的完整性。3根據段落、樁
12、號、樁機性能及施工的難易程度對每一臺樁機完成一顆樁全過程的施工時間進行一次標定,主要控制樁的成樁質量,確保擠密效果及樁身的完整性和連續性。4旁站人員根據樁長度詳細記錄每根樁的施工參數及碎石用量。且當天進行碎石乃是及施工延米的總量復核。5資料的整理及報送:施工資料由專人每天收集整理對每臺樁機建立獨立完事的施工記錄臺帳,施工過程中資料每天向監理組報送。六、安全環境保護1.施工現場垃圾渣土要及時清理出現場。2.施工現場道路應定期灑水清掃,防止道路揚塵;3.禁止將有毒有害廢棄物作土方回填料。4.施工現場攪拌站廢水,應盡量回收利用,未經處理不得直接將污水亂排、亂放。化學藥品、外加劑等要妥善保管,庫內存放,防止污染環境。5.保證施工區域內永久性的、臨時性排水設施暢通。6.嚴格控制人為噪聲,在人口稠密區施工時,嚴格控制作業時間;從聲源降低噪聲;在傳播途徑上控制噪聲。7.施工現場要設立警示標志標牌。